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赖徽荣

客家赖氏根在宁都 桴源赖氏族谱谱序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3 00: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催 官 篇》

《催 官 篇》
赖文俊(追龙大侠赖布衣)
辨 龙 章
催官第一是皇龙,剥龙换入天市东。少微阳纵左关局,廉贞起祖峰重重。
右关廉贞降枢兑,变换太乙东南雄。穴承阳枢乘生气,或更受穴天皇宫。
阳枢穴癸为正向,天皇太微为上龙。四神八将应位起,三火并秀三阳冲。
三阳洋潮入庚震,食邑载府应三公。更生仙翁与佛子,蓬莱真境超凡风。
天枢起祖降兑巽,变艮作穴官位同。少微起祖降枢巽,亦主富贵永兴隆。
六秀变出紫薇局,砂水应位官无穷。六秀行度间庚震,三吉受穴文武崇。
阳衡起祖降三吉,震庚受穴应武同。亥山一丈可敬富,巽水一勺能求贫。
辛山十文富相亲,难养过房异姓人。震庚砂水秀潮位,持节边疆统卒戎。
少薇转巽还少薇,人财昌炽官职卑。太乙少薇复太乙,亦主文官持彩笔。
迢迢酉兑入天皇,清贵翰院夸文章。天皇迢迢入西兑,亦主清贵寒冰霜。
迢迢天皇剥入艮,富贵兼美入兰芳。天皇布在龙第一,巽辛丁官可必  。
最喜廉贞作祖宗,廉贞作祖为官疾。阴枢南极及天汉,行支受穴俱荣吉。
天屏巽丙同逶迤,只主优游富才食。鬼牛二气灾害萌,拜礼神佛崇香灯。
雨煞独行岂为吉,宜与丁艮相兼行。丁艮行度龙局吉,男女多痣家丰盈。
阳权软伏蜂腰起,阴权砂水来相迎。切忌戌亥来照穴,鼓盆反覆灾相乃。
阴权坎癸贵积后,冈势磊落如流星。阳权砂水秀潮穴,龙虎抱术公侯生。
阳龙阴光砂水秀,阴阳砂拱官班荣。阳光瑶光阴权位,行龙懒缓生未泓。
阳光单行更高耸,孕生六指无猜疑。阴玄行龙兼鬼气,少亡孤寡并僧尼。
阳机来单最凶恶,绝嗣无主坟榛荆。魁罡行龙不堪穴,少亡恶逆常争竞。
山奇水秀穴周密,暂可致富随伶仃。阴机无梧若受穴,痼疾疯跛人生盲。
寅甲行龙穴奇巧,仅可一发人温饱。阳龙懒缓不须裁,形孤穴露生凶灾。
龙行起伏如万马,阳局周完要奇雅。世不尽爱龙委蛇,不明曲折兼醇离。
天皇行龙莫曲折,玑亲气亲非瑰琦。天气逶迤失正气,天厨天掊为深疵。
阳璇切忌间亢气,兑庚委曲咸利宜。阴璇也忌间娄气,乘气慎勿差毫厘。
辨龙中抽左右落,吉凶官职定荣削。左落乾亥如双行,乾多亥少那堪作。
右落乾亥亦同行,亥多乾少堪裁多。中抽乾亥如平分,可作行龙穴休  。
壬亥双行洋左落,亥多壬少官荣爵。双行右落龙不纯,壬多亥少家消索。
中抽壬亥如平分,转换真奇莫差错。单行中抽爵禄麻,左落乾顶真龙云。
右抽壬顶为四辅,龙行宫旺何须疑。艮顶中抽为第一,最喜真龙嫌逶迤。
左落量顶为半吉,右抽寅顶生疯痍。丑艮对顶平他出,颖异亦主先光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4 22: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史记商贾列传--昌星列传

新史记商贾列传--昌星列传
    闽人 昌星,国朝五十年(1999)亡命于外邦,迄今六载,我朝虽动天威之怒,屡迫加拿大械其归,然则彼邦律法森严,明知其为巨盗魁首,仍视乎平等之众生,三堂会审不得其详,乃继之五堂以外,虽繁文缛节,不厌其烦,此乃彼邦文明处,不可不赞者。然则赖氏之归,未知何年也。

盖  昌星,闽中一介农夫尔,国朝九年生人,少年贫贱失学,愁惨度日,然心机敏聪,尊老护幼,虽排行其三,然友兄爱弟,乡人颇誉之。国朝四十年以来,闽浙乃中兴之大省,开放之前驱,既濒于大海,复占中兴之先机,赖氏乃脱颖出焉。

先是,开估衣铺于乡里,牛刀小试,小富未安,其间,纵小艇而夹带私货,驱芥舟而私过海关,竟得走私之利,且亦屡试不爽,乃移居香港,排兵布阵,树远华之招牌于闽粤,开走私之通道于东海,四十七年以来,竟尔暴富东南,遂成商界巨子。地方大员授其桂冠,督抚道台坐其上席,  氏环头豹眼风光于外,家族鸡犬升天荣华于乡。此诚九族之嘉年者也。

夫走私,国之痈疽,朝之隐伤,于私立可巨富,于公银税流失,故明清以降,或者闭关禁海,或者关卡虚设,然闽粤浙之民颇习此道,相沿成习,代有枭雄巨魁出焉,国朝中兴以来,海禁大开,虽关哨森严,究竟疏而不密,赖氏以下,正未知群盗几何焉。

夫   ,枭雄也,察官吏之贪婪于胸,定收伏之计于内,喜孔方者献之以金银,好淫欲者奉之以美色,上收四品大员于京师,中擒六品花翎于红楼,下拿七品小吏于关卡,于是乎上下无所不通,左右无所不畅,乃纵其艇艐破浪乎东海,来往乎列国,免检于必检之森严,避缴于必缴之赋税,计四十七年(1996)以来,走私五百亿,逃税三百亿,身家百亿余,且收伏大小吏员二百余口。

五十年秋八月,   携妻儿投加拿大,案发,天威震怒,有司彻查,大小有染之官,或论死,或械狱,或夺官,或谪庶,天下大哗,舆情汹汹,至今未绝其响。

论者曰:  氏之败,国家之幸也,杀一儆百,  氏以后,或者海疆稍可静也。余则谓:不然,  氏之兴,乃朝纲腐败之证也,夫红楼之奢靡,小巫也,歌星之坐驾,绯闻也,大案之告破,非功也,耻也。一介匹夫,竟成世之枭雄,时势之造也夫!舍其天时、地利、人和,  氏之匹夫仍匹夫也;然则天时、地利、人和如旧,或乃更甚于彼时,则张氏李氏等匹夫遽尔枭雄者,然也。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4 22: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赖”姓渊源

“赖”姓渊源
(一)赖氏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姬昌的后代,以国名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及《文献通考》等资料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姬叔颖于赖国(今河南息县)。西周景王贵七年(公元前538年),赖国被楚灵王所灭;赖国王室后裔被迫迁往鄢陵(今湖北宜城),子孙遂以赖为姓,奉姬叔颖为得姓始祖。这一支赖姓最为兴旺,史称赖氏正宗,即为河南赖氏。
(二)赖氏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以国名为氏。
据《中国史稿》、《炎黄源流史》等资料载:炎帝后裔有四支,属于古羌族的四个氏族部落,其中一支是烈山氏。商代时,烈山氏在山西介休建立厉国。古时烈、厉、赖相通,厉国亦称赖国。周武王灭商,厉国南迁至河南鹿邑东的赖乡,受周武王封赐,为赖子国。春秋时,赖子国被楚所灭,其后裔子孙以原国名称赖氏。
(三)源自少数民族有赖姓:
1. 阿昌族赖姓源于阿昌语“喇来”,因其尾音与汉语“赖”字谐音,故姓赖。
2.满、土、蒙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赖姓。
赖姓发源于河南省境域,周武王之弟叔颖的后裔最早居于古代颍川一带。所以,《赖氏族谱》载:“赖氏之先本姬姓,为周文王第十三子仲叔九代之孙颖公。宣王时锡封颍川,是为赖国。颍公之后,计十四世而国并于楚,子孙遂隐居颍川,以赖为姓,以颍川为郡焉。”叔颖建赖国于何方,历史有多种说法:有以西晋杜预为代表的“湖北随县”之说,有以西晋司马彪为代表的“河南息县”之说,有以明末清初的王夫之为代表的“河南鹿邑”之说,有以明末清初的顾祖禹为代表的“河南商城”之说,甚至近代的一些地理学家还主张“山东章丘”之说。但,据专家考验证认为,随州、鹿邑之赖多称厉国,商城之说形成较晚,章丘一般认为是邑名,息县为叔颖建国之地颇得众多学者认可,如 宋朝的郑樵、罗泌,元朝的马端临等都赞同这种说法。专家们认为,当时的赖国国都在汝宁境域,即今河南息县包信镇。汝宁,秦代时属颍川郡。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置颖川郡;其境域相当于今河南登封、宝丰以东,尉氏、郾城以西,密县以南,叶县、舞阳以北县地。西周景王贵七年赖国被楚国所灭后,赖氏后裔被迫迁徙至鄢陵(今湖北宜城)。关于这段历史,《春秋左传· 昭公四年》有一段记述:“楚子以诸侯伐吴,……遂以诸侯灭赖。赖子面缚衔璧,士袒,舆櫬从之,造于军中。王问椒举,对曰:‘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璧,焚其櫬。’王从之,迁赖于鄢。”鄢即荆州的鄢陵,在今湖北宜城一带,一度为楚国都城,并非河南鄢陵。颍川赖氏后裔长时间在荆州一带繁衍生息。所以,《元和姓纂》载:“汉有交趾(今越南河内市西北)太守赖先,蜀零陵(今属湖南省)太守赖文。”其活动范围也都在古荆州境域。
秦短暂的统一中国后,由于秦二世的昏庸无度爆发了全国大规模的反秦战争,大批中原先民为避战乱纷纷南下。赖姓也开始了南徙的经途。
东晋兴宁年元年(363年),颍川赖氏的赖忠诚任虔州(今江西赣州)知府,举家迁徙至虔州。太元九年(384年),赖忠诚的儿子赖光擢官为浙江观察御史,举家迁居浙江松阳,繁衍发展了松阳赖氏一族。隆安二年(398年),赖光的裔孙赖遇任江东太守,他奏请朝廷准许他以松阳为府第。晋安帝司马德宗恩准并御笔题写“松阳世家”匾赐予赖遇。松阳赖氏以“松阳”为郡望,成为当地望族。据台中赖罗傅宗亲会的资料载:南北朝后期,松阳赖氏的赖灿有7个儿子,其中2个儿子留居松阳,其余5个儿子全部迁往江西。后来,留居松阳的赖氏后裔又有一些人迁居福建,先后定居在汀州、宁化、上杭、永定、吉田、延平、永安、南靖、诏安、平和,以及广东程乡、大埔、饶平、揭阳等地。其中,居于诏安的赖延显生有5个儿子,分别迁居平和心田、葛竹、安厚等地。据台湾《西盛赖氏族谱·松阳七十二房考略》载:东晋安帝四年(400年),颖川赖氏有一支迁居潭州丰陆桴原(今湖南长沙一带),不久又迁到虔州石城礼上里秋溪,至宋代又迁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田心里石壁城,明洪武二年(1369年)又迁漳州府平和县葛竹社。

南北朝元嘉十一年至三十年间(434-453年),颖川赖氏第五十七世、赖光的后裔赖硕与其弟赖毅为避战乱迁居南康郡揭阳。“南康”为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置郡,东晋时移治赣县,相当今江西省南康、赣县、兴国、宁都以南地。赖硕在南康开基南康赖氏一族,这一支赖氏以“南康”为堂号。这支赖姓中又有人迁居赤竹坪;隋开皇十八年(598年),赤竹坪改虔化县,他们也改称虔化赖氏。其后裔播衍湖南潭州、福建汀州、清流、宁化、上杭、永定等地。

唐乾元年间(758-760年),江西雩都(今宁都赖村)出了一位著名的学者赖斐。赖斐从小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以七岁能文,弱冠通九经百氏而远近知名。乾元年间,赖斐中进士,被任命为崇义馆校书郎。但赖斐无意于宦途,悄然引退,回到家乡,以诗书安享余年。赖斐的崇高的胸怀得到许多人的敬重。唐大历初(约766年),于都县令李景肠说:“三国时隐士庞统名其家乡日冠盖,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称其家乡为通德,赖棐与他们比并不逊色”。于是,人们把赖棐的住宅称为“秘书坊”。赖氏后裔以“秘书堂”为堂号,祀祠先祖。唐末时,赖硕的后裔赖由率领族下从宁都沿石城进入福进,定居于长汀,后又迁居上杭古田、清流、宁化、永定、连城等地,明清间又进一步迁到广东大埔、梅州、兴宁等地,也是赖姓在南方影响较大的一个支派。唐乾符年间(874-879年),赖朝英出任福建汀州府宁化知县,举家定居于宁化石壁田心。福建、广东许多赖姓族人都是赖朝英一支的后裔。

至宋代,中原一带的赖姓族人一部分以起源地为轴心逐渐向周边地区扩衍。河南郡、河内郡都是赖姓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河南郡境域相当如今河南省黄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以北原阳县。河内郡境域相当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地区,以至野王(今河南省沁阳)。赖姓是这两郡的当地望族。这里的赖姓族人分别以“河南”、“河内”为郡望。另一部分赖姓族人则纷纷渡江南下,向江南诸地扩衍。南宋时,湖南也已有大量的赖姓族人。据湖南的一些《赖氏族谱》载,湖南最早的赖姓来之福建汀州上杭县古田,为赖标的后裔,居于三湘、益阳一带。著名的茶贩起义军领袖赖文政就是湖南人。赖文政,一名五,南宋荆南(今湖南)人,以种茶、茶贩为生。当时的茶赋是朝廷的重要财政收入之一,朝廷垄断茶叶的经营。广大茶家不堪朝廷的压迫,纷纷起来反抗。乾道九年(1173年),赖文政参加了湖南茶贩起义。淳熙二年(1175年),赖文政被湖北茶贩推为领袖。领导的茶军自湖北起义,进而转入湖南、江西,多次打败官军。赖文政领导的起义军是得到广大百姓支持的。曾居宰相的周必大向朝廷奏报说:当地居民给起义军通风报信,“故彼设伏而我不知,我设伏则彼引避”。官吏赵善括也说,百姓与起义军“互相交结”。朝廷调集重兵进行镇压,也屡战屡败。后来朝廷任用辛弃疾为江西提点刑狱,专力镇压茶贩起义军。辛弃疾把赖文政引诱到江州后杀害,茶农起义才失败了。

约在元代,赖廷贵(赖雍的长子)由福建宁化田心(赤岭马江)迁居泉州赖厝(今晋江青阳镇赖厝村),遂为泉州赖厝始祖。赖廷贵有5个儿子:长子赖隆、次子赖卜英、季子赖卜芳、第四子赖十芳、第五子赖十梦。宋末元初,赖廷贵的裔孙赖泽翁由泉州择居晋江八仙山凤山里。晋江赖厝赖姓为当地名门望族,人才辈出:赖忠郎为明翰林侍讲、江东太守中宪大夫;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其第九世祖赖凤进士出身,为兵部给事中;其第十一世祖赖庭桧嘉靖年间(1522-1566年)进士,为四川按察使;其第十二世祖赖克俊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二甲一名传胪,授礼部郎中;其第十二世祖赖长熙天启年间(1621-1627年)进士,授广西思州正堂。值得一提的是赖存业与海青天海瑞结下了一段情谊。明嘉靖年间,泉州赖厝的赖存业、赖存谨兄弟均为贡生。赖存业以岁贡出任琼州教谕。当时,海瑞考入庠(秀才),赖存业成了海瑞的老师。赖存业对海瑞极为器重;海瑞对老师也非常尊重。后来,海瑞在南京吏部任职时特为恩师立匾额,题写了“兄弟明经”、“两邦总翰”二匾。现在这两匾仍然挂在青阳镇赖厝村赖氏家庙内。泉州赖厝的赖氏后裔分衍福建的惠安涂岭、罗溪、德化、平和、长汀、内坑社仔村以及台湾、新加坡等地。

明代始,赖姓族人也相继迁居四川、云南一带者;并且有些族人融入阿昌等少数民族中。福建赖氏族人纷纷迁徙至广东潮州地区。明初,宁化知县、宁化县石壁乡城田心赖氏开基始祖赖朝英的后裔迁入广东海阳县上饶上坪村(今饶平上饶镇)置业创基;另一支迁入海阳县新丰葵坑、蔡子角(今饶平)等处安家立业。不久,又有福建赖姓族人迁居广东揭阳县坡洋,开基其赖氏一族;明末,其后裔赖龙渠又从揭阳县坡洋迁往潮阳县黄陇都埔尾(今两英镇)另创基业。明朝中叶,福建诏安县人赖洪和 迁徙至广东潮州贵山都官田赖厝乡(今谷饶镇),开基当地赖氏一族; 同治十年(1871年),其裔孙赖明初移居黄陇都司马浦下乡(今司马浦镇)。清初,福建莆田的赖奕强兄弟4人分别迁徙至广东南澳云盖寺(今云澳)、海阳县金石村(今潮安金石镇)、澄海县港口村(今澄城镇)、澄海县东陇村(今东里镇)建村立寨。当时广东的东陇、樟林是对外通商口岸,造船业比较发达。赖奕强、赖奕明本是有名的造船工匠,很容易就在滨海之地安居立业。因此,兄弟俩便成为东陇、樟林两地赖氏的开基始祖。现在潮汕赖姓人口约12万多人。

明至清时,福建赖姓族人也陆续迁徙至湖南。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福建上杭的赖熙照经商入湘,衍居于益阳欧公店。据湖南《宁乡赖氏族谱》载:明末清初,福建的赖时能、赖时泰兄弟入湘。赖时能先迁衡阳三泥洞,后居湘乡评事二十九都黄泥洞,时泰公居湘乡宣丰二十都杏子区藏石冲。清初时,福建赖姓有10支迁至广东宁乡。这10支赖氏的先祖为世居福建的赖待衿。赖待衿有3个儿子:赖寿卿、赖明甫、赖舞庭。赖寿卿的后裔子念、子广、子仪,赖明甫后裔子海、子凤、子勤、子嘉、子岳,赖舞庭后裔子兆、子任共10支,陆续迁至湖南宁乡。清顺治间(1644-1661年),又有福建的赖应元迁居湖南醴陵高冈冲;其后裔分布于石报滩、龙山铺、神福港等地。乾隆年间(1736-1795年),福建龙岩的赖起镕迁居醴陵枧头洲;其后裔分布于普口市、萍乡等地。光绪年间(1875-1908年),福建汀州赖炳元迁居炎陵十都圩。

明末清初,赖姓族人开始迁徙至台湾。据《台湾文化志》、《云林沿革志》等书载:南明永历三十一年(1677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原郑成功部将赖某与杜某合垦沙连堡社寮庄及山脚庄;另还有一位赖姓人与林杞一起入垦台湾竹山镇后埔社寮东埔蚋,成为第一批进入台湾岛的赖姓人。

清政府统治台湾后,开始将东南沿海大批大陆百姓向台湾迁徙。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至道光十五年(1835年)共有过14规模的迁民运动,许多赖姓族人也就在这段时间迁徙至台湾。如据《新埔赖氏族谱》载:康熙六十年(1721年),有漳州平和县葛竹乡人赖天经入迁台北板桥镇,成为新埔赖氏开基祖。台中赖罗傅宗亲会资料载:乾隆年间,原居平和县心田乡的赖云从迁居台中三份埔,其子五人各具才能,人称「心田五美」,发展成为台中一带影响最大的赖姓支派。《台北县志稿·开辟志》:雍正五年(1727年),广东人赖玉苍与曹姓人一起迁居台北,倡建今阳明山区士林镇市街。德化《侯卿赖氏族谱》载:该县下涌东阳派的赖祖等8人,因前往台湾经商而定居于彰化院务三佳春。从大陆迁居台湾的赖姓人以福建漳州、泉州各县为最多,其次为广东饶平、大埔、揭阳、福建宁化等地的人。从福建迁台的赖姓族人大都居住于台湾的沙鹿、鹿港、清水、台南、高雄等地;从广东迁台的赖姓族人则大都定居于台湾的北部和中部的新竹、苗栗、桃园、台中等地。如今,赖姓在台湾是一个大姓,在姓氏人口中排列 第15位。

如今,赖姓遍及全国各地,在中国姓氏人口中排行第98位,约250万,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8%;其郡望地有:“颖川”、“南康”、“河南”、“河内”、“松阳”;堂号有:“颍川”、“秘书”、“南康”、“河南”、“西川”、“松阳”、“五常”、“五美”、“锡美”、“怀德”、“积善”、“思敬”、“水声”等。但是,赖姓人口还是以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四川等省最为集中;尤其是广东最多,约占全国汉族赖姓人口的54%。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4 23: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潘、赖、罗、廖、孙、蒋、白、傅等姓氏《根在信阳》

信阳市人民政协主席宋效忠先生,经过广泛收集和深入细致的考证,在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根在信阳》一书。书中详细挖掘黄、潘、赖、罗、廖、孙、蒋、白、傅等十几姓氏在信阳的起源和流迁过程。

诗人泰戈尔曾说过:“无论你走得多远,你的心永远和我们相连;无论树的影子有多长,它总是与根相牵”。

原信阳市人民政府市长王铁同志在给《根在信阳》一书作序中给予很高的评价:

这该是一本史书。

信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是姓氏之根。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地处江淮间的河南信阳,作为历代中原河洛人南迁的肇始地和集散地,由于在河南移民史上的重要位置和深远影响,而成为“独树一帜”的中原侨乡。据史料记载和初步考证,在当今汉族100个大姓中,就有十多个姓氏源于信阳或有一支源头在信阳。据考证,黄、潘、赖、罗、廖、孙、蒋、白、傅等姓都源于信阳。近年来,海峡两岸的历史与考古学家,研究姓氏源流的学者,台侨界领导人士和大众传媒,一起将热情关注的目光投向信阳这片古老的土地,纷纷著书立说,追寻那久远的,解读那封尘的姓氏起源。《根在信阳》一书,上至春秋,下至明清,广泛搜集了各方挖掘信阳姓氏历史的名品佳作,有《东南早报》发表的《中原人三次南迁造就闽南话》的文章,有黄氏研究会、赖氏研究会撰写的文章,更有欧潭生先生三篇探究台闽豫祖根渊源的文章等等,既集中阐释了信阳人的根文化,又由近及远,以丰富的历史史料向读者论证了姓氏之根在信阳的历史渊源,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史书。

这又是一本家书。

自唐代以来,“河南光州固始”人两次大规模南迁入闽。据书中记载,唐代,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和王潮、王审??、王审知三兄弟率部入闽,为开发闽南作出了突出贡献。陈元光后被尊为“开漳圣王”,王审知后被封为“闽王”。陈氏父子、王氏兄弟及所率部属85姓的后裔广泛分布于广东潮汕、福建漳州及邻近地区。他们中的一部分后代又于明清之际徙居台湾或东南亚,由此,造就闽台及东南亚大部分人与信阳“家”的关系的历史渊源。不论历史如何变迁,不论现在身居何处,因为根在信阳,所以,所有信阳人常说,信阳永远都是自己心中的家。现如今,精明能干的信阳人后裔虽将事业做到了天南地北,但隐隐中流露的文是对家乡信阳的牵挂。宋效忠先生主编的《根在信阳》一书,也正是从家在信阳的角度出发,既写史又写实,既述过去漂泊的家事,又述现在兴旺的家事,既展现乡情又透露乡音,是一本展现成功家人辉煌家事的家书。

这还是一本情书。

情缘割不断,血脉总相连。诗人泰戈尔曾说,无论你走得多远,你的心永远和我们相连;无论树的影子有多长,它总是与根相牵。浓浓的乡情、亲情、友情,处处传递着的感情,是《根在信阳》最大的特色。综观书中光州固始与闽台渊源,源于信阳的姓氏,信阳历史名人和今日信阳资料,书中乡语、乡音、风俗人情的考证,让人备感亲切;桑梓故人的记载,邻人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姓氏起源和光州固始与闽台渊源的叙述,使信阳与海内外赤子血浓于水的亲情跃然纸上。书自故乡来,多载故乡事,《根在信阳》是793万信阳儿女对游子的一片赤诚之心,书中跳动着的始终是信阳人的情脉,是一本传递真情的情书。

这更是一本好书。

近年来,闽台同胞、海外侨胞,不远万里,回到信阳,寻根访祖。为了报效家园,他们有的在信阳创办“反哺”产业,有的倾情捐资助学,为信阳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根在信阳》一书,用一定的篇幅描述了信阳的自然资源、区位优势、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科技文卫和信阳旅游,展示了信阳今日之形象,是一个崭新的窗口,让世界了解信阳,让信阳走向世界,也让更多的寻根游子认识家乡。这本书的出版发行,将充分发挥其精神纽带、招商平台、寻根桥梁的重要作用,吸引海内外游子为家乡的建设发展出智谋、献良策,是一本展家貌、话乡情的好书,是一本重人意、结心缘的好书,是一本聚人气、促发展的好书。

站在现在与未来的起点上,回望过去信阳这块古老的大地,有我们难以割舍的情,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更需要我们倾注无限的爱。信阳赤子携手并进,信阳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4 23: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何为“五鬼”?指的是气息中非正常气息,为何“鬼”,乃指非常规手段而已。
摘录原文:
「五鬼運財」之局,據說傳自楊筠松.楊氏有「救貧」之號,而有朝貧暮富之術者,實由於此.賴布衣能傳其術,故賴氏繼曾文辿,廖金精之後,為堪輿四大家之一.相傳楊公在浙江處州(故城在麗水縣東南)山中,為一貧家孝子改陽宅,課云:「辛龍甲向坤門路,只管用現財,自有五鬼運將來.」辛龍即巽之納甲,甲向即乾之納甲,用對宮起貪狼之法,巽之貪狼在坎,巨門在坤,廉貞五鬼在乾.巽辛龍立乾甲向,是五鬼臨門,坤乙巨門掌財帛,謂之「五鬼運財」.但陽宅要有進氣之門路,陰宅要有特朝之旺水,尤須合三元九運之旺山旺,向又要宅主命與宅命配合;亡命及祀子命與山運配合,方能產生效應.
「五鬼運財」八大局,都是陰陽正配.乾坤二卦用雷風相薄格,震巽二卦用天地定位格,坎離二卦用山澤通氣格,艮兌二卦用水火不相射格,男卦龍用女卦向,收男卦水或門路氣;女卦龍用男卦向,收女卦水或門路氣,方能應驗.
大遊年卦,陽宅用之,翻卦變爻與天父卦相同,坐山配輔弼為伏位,以貪狼,廉貞,武曲,祿存,巨門,破軍而按照其次序推排,例如乾宅(甲同),以兌為貪狼為生氣,震為廉貞為五鬼,坤為武曲為延年,坎為文曲為六煞,巽為祿存為禍害,艮為巨門為天醫,離為破軍為絕命.其捷訣為:「乾六天五禍絕延生}
而以貪狼,巨門,武曲為三吉方,破軍,祿存,文曲,廉貞為四凶方,輔弼不言吉凶.正門,主房,?房均要在三吉方,又,乾,坤,艮,兌,為西四宅,震,巽,坎,離,為東西宅.西四命人住西四宅為吉,東四命人住東四宅為吉.是以

乾坤互遇,艮兌互遇,坎離互遇,震離互遇,均為生氣.
乾艮互遇,坤兌互遇,坎震互遇,巽離互遇,均為天醫.
乾坎互遇,艮震互遇,巽兌互遇,離坤互遇,均為六煞.
坎艮互遇,乾震互遇,巽坤互遇,離兌互遇,均為五鬼.
坎坤互遇,離乾互遇,震兌互遇,巽艮互遇,均為絕命.
乾巽互遇,兌坎互遇,震坤互遇,離艮互遇,均為禍害.

總之,卦例一門,變化很大,如果「膠柱鼓瑟」,則呆板八卦,呆板六十四卦,呆板三合,呆板玄空,有以異乎?無以異也.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可矣!

发此贴说明:一、任何风水格局,都是后天布局,依据周围环境来布置,绝非就房论房,任何格局都可以步成“运财”
二、格局一定要符合周围环境,结合房子具体情况和个人生辰八字,才能和局,大家看看,若是有房子和局,对操作有疑问,我可以指点一二。
三、好格局也是可遇不可求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4 23: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的赖国与当下的赖姓”系列之 3 一个爱情故事掀翻一堆经典

0705B2501.jpg



  □首席记者于茂世文图
  《春秋》曰“遂灭赖”,但在解读《春秋》的《春秋三传》中,《左氏传》释“遂灭赖”为“遂以诸侯灭赖”,《公羊传》、《谷梁传》释“遂灭赖”为“遂灭厉”。
  一个灭国事件,《春秋三传》把其“分化”为“赖”、“厉”两种不同的写法,却没有详述该国的地望,这为该国在湖北还是在河南,埋下了千年之争。
  到了两汉时期,《汉书·地理志·南阳郡》云:“随,故国。厉乡,故厉国也。”《后汉书·郡国志·汝南郡》云:“褒信,侯国(此侯国乃言汉代所封褒信侯国,非指周代子国赖国)。有赖亭,故国。”在《汉书》与《后汉书》中,“厉”、“赖”两个“故国”倒是被分开“安置”了,它们一个在今日湖北随州,一个在当下河南息县,但因为语焉不详,它们并没能从此真正“安居”下来,两不相涉。
  到了晋代,争议骤起。起因在于杜预根据《汉书·地理志》注释《左传》“赖国,在义阳随县”,将“厉”、“赖”置换,他的这一注释,把《春秋三传》、《汉书》与《后汉书》有关“厉”、“赖”的遗留问题,彻底“祸”成了一锅粥。之后,唐人颜师古、清人洪亮吉都跟随其后,认为赖国地望在今日湖北省随州市。
  如果都跟着杜预走,倒也省却很多“事端”。但问题是,同为晋人的司马彪就举手反对,他注释《后汉书·郡国志》云:“汝南褒信县有赖亭,故赖国。”与《后汉书》“旧言”相比,他虽然了无新意,但却是一种“表态”。之后,支持这一观点的更不乏史学大家,如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云:“赖,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赖亭,即其地也,昭(公)四年为楚所灭。”宋人罗泌《路史·国名记》:“赖,子爵,蔡之褒信有赖亭,非炎帝后厉子相通之赖。”元人马端临《文献通考》云:“赖姓,子爵,国在……今蔡州褒信县……汉褒信县,刘宋改苞信,元省为包信镇,今在息县东北,其赖亭则在。”清人顾栋高《春秋大事表》云:“今河南光州息县东北为赖国地……息县西南有息城,赖在息县东北。”清人张澍《姓氏寻源》云:“司马彪曰‘汝南褒信县有赖亭,故赖国’。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赖古作厉,世以为即厉,非也。《晋志》云:厉、赖二国。”清人桂文灿编绘的《春秋列国图》,标志赖国在息县东北,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等编绘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亦标志赖国在息县东北……明嘉靖年间编撰的《息县志》云:“褒信废县,(息)县东北七十里。(东汉)建武四年设,后废为集。古赖国,今赖亭是。”清顺治年间编撰的《息县志》云:“赖子未详始封姓氏,子爵,武王十有三年己卯建国,至景王七年癸亥秋七月楚子以诸侯伐吴,遂灭赖……(楚灵王)迁赖于鄢。遂亡。传国历五百八十五年。”
  文献复文献,注释复注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果不跳出注释家的“陷阱”,就是再争论两千年,赖国之谜照样还是一个无解结局……
  “赖古作厉,世以为即厉,非也”
  息县包信镇东南2公里的闾河南岸,有一片突兀的台地与一条绕该台地而围的水沟,它就是赖国遗址。
  赖国遗址早在2006年6月8日就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但到了2007年的春天,记者能够在赖国遗址看到的,还是1995年12月包信镇人民政府立在遗址南侧的息县文物保护单位——周代赖国遗址石碑。
  石碑很小很薄,立在一个很小的4级水泥台阶上。水泥开始剥落,有的部位已经露出红砖。
  石碑与麦苗覆盖下的赖国遗址一样,默默地静听着两千年来中国学者关于赖国地望的争辩,从不多言。
  文献复文献,注释复注释——都是“纸上谈兵”,即使说包信因有“赖亭”故曰古赖国就在包信的人,又有谁曾到这儿看上遗址一眼呢?
  1995年12月26日至27日,“赖氏起源学术研讨会”在息县召开,河南大学朱绍侯教授,河南博物院许顺湛研究员,河南省社科院马世之研究员、陈建魁副研究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郝本性研究员,中原姓氏文化研究所谢均详研究员等实地考察了赖国遗址,并撰写论文探讨有关赖国的问题。会议纪要指出:一、息县包信镇古称褒信,乃古代赖国故地;二、息县包信镇东南2公里的闾河之滨,有一座古代城址,该城址即是周代赖国故城;三、与会学者经过对赖氏起源全面深入分析,一致认为赖氏祖根在息县包信镇;四、为进一步对赖氏起源问题进行探讨,建议有关部门对赖国故城进行全面勘查发掘,加强对赖国文物的搜集与研究,并将赖国故城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0年之后,赖国故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但专家期望中的对赖国故城的全面勘查发掘工作并未在此后顺利展开,所以今天我们只好先拜读朱绍侯教授在《赖国地望与赖姓起源刍议》中的论述。
  为了跳出晋代之后注释家赖在“湖北河南”争议不休的“陷阱”,朱绍侯教授直追成书于战国时代的《世本》。朱绍侯教授写道:“成书于战国时代的《世本》,对于古国世系与姓氏源流的记载,最为可靠,司马迁写《史记》、班固著《汉书》曾多次引用,但《世本》在唐代已经残缺,到南宋已经佚失,现在只能靠各家的辑佚本和补辑本了解一些残缺的情况。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世本八种》中收录有秦嘉谟辑补《世本·氏姓篇》,其文曰:‘赖氏,国名,以国为氏……《世本》给我们提供的信息仅能说明中国古代有一个赖国和赖氏起源于赖国而已’……《世本·氏姓篇》还有厉氏条:‘厉氏,国名,神农生于厉乡,所谓烈山氏也,春秋时为厉国’……《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云:‘厉山在随州随县北百里,山东有石穴,曰神农生于厉乡。’据上引资料可知,厉氏也是以国为姓,厉国的地望在湖北省随州市,厉氏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由于厉、赖古音相同,有人把河南省包信镇的古赖国误释为厉国,并成为赖国地望在湖北省随州市的主要依据……尽管赖、厉、烈古音相同,赖国有时写作厉国,厉国有时也写作赖国,但赖国、厉国不是一国,赖氏、厉氏也不是一姓。对此,清代学者张澍在其所著《姓氏寻源》中就说:‘赖古作厉,世以为即厉,非也。’《晋志》云:‘厉、赖两国。’这就说明,早在晋代就已经明确指出赖、厉是两国而不是一国。现在息县人仍把赖字读为厉(li),赖、厉、烈读音不分,但息县人很清楚赖国不是厉国,故赖国在息县包信镇……”
  下里巴人很清楚,中国历代最优秀的学者中却层出不穷地老闹“糊涂”,哈哈哈,看来应了一句古话“礼失而存之于野”——其实,把这“礼”找回来也不麻烦,拿出孔子“礼失而存之于野”的治学精神就行了,只要不文献复文献、注释复注释地“恶性循环”,在读万卷书的同时不忘行万里路,“厉”、“赖”与它们的地望也就解决了——厉国在湖北随州,赖国在河南息县——中国历代学者争论了两千年的问题,这下子又打回到孔子在《春秋》中所言的“遂灭赖”的原点:“赖”、“厉”尽管古音相同,但“赖”不是“厉”,“赖”就是“赖”。
  “厉孟姬”的爱情让赖、厉分道扬镳
  “厉”、“赖”古音相同,鉴于此,就把它们解读为一个国家,无疑撞到了南墙。
  但“厉”、“赖”不分,在中国古代并非只此一例,甚至“厉国”并非湖北独有,河南鹿邑也有一个“厉国”,老子就出生在苦县(今鹿邑县)厉乡。《春秋·僖公十五年》曰:“秋七月,齐师、曹师伐厉。”《左传》释为:“秋,伐厉,以救徐也。”面对此“厉”,虽然古代注释家乃至当代的郭沫若先生,也把它解读在湖北随州,但明清之际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王夫之认为该“厉”是河南省鹿邑县东老子所生之苦县厉乡的说法,却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赞同:齐、曹挥师伐厉以救徐(在今安徽泗县一带),实施的是“围魏救赵”之计,王夫之的说法当然最为合理。若该“厉”在湖北随州,那齐、曹倒不如挺进徐国了;若非让齐、曹打到湖北来个“围魏救赵”,那齐、曹统帅不是太傻帽了吗?
  《水经注》云:“涡水又东迳(经)苦县西南,分为二水,枝(支)流东北注,于赖城入谷……”据此,赖城在北魏时代可能还存在着,至少还有明显的遗址。古代厉国都城在鹿邑县,也就是现在的老子故里;晋《太康地记》云“苦县城东有濑(赖)乡祠,老子所生地”。还有更多的文献可以佐证,在鹿邑县,“厉”、“赖”不分,是重叠在老子故里的。
  如果“和稀泥”的话,把一切“厉”、“赖”都纳入老子故里,那谁都不用争了。
  当然,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把湖北随州之“厉”与河南息县之“赖”整合为一的办法,也不是做学问的法儿。
  “厉”不是唯一,“赖”也不是唯一。《左传·哀公十年》云:“毁高唐之郭,侵及赖而还。”东汉经学家服虔云:“赖,齐邑。”当代《汉语大辞典》称:“赖,古地名,春秋齐邑,在今山东聊城。”
  至少,在先秦时期,天下有两个赖国、两个厉国——当然有人可以将此解释为迁徙的结果,但四个赖、厉之国都是一个宗族的观点,至少是难以解读赖、厉的复杂历史的。
  “鲁大司徒 (yí)”的铭文,就是最为有力的证明。
  “鲁大司徒 ”铭曰:“鲁大司徒子仲白作,其庶女厉孟姬媵 ……”这段今文的意思是说,鲁国大司徒
  的女儿孟姬所嫁之国就是厉国,按照春秋的礼制,她婚后应冠以她夫君之国的国名等,所以称“厉孟姬”(“厉孟姬”是“孟姬”婚后的称谓,“厉”是其夫君的国名,“孟”是排行“老大”的意思,“姬”是鲁国公族之姓)。无论这个厉国是河南鹿邑的,还是湖北随州的,她的夫君之国,就不可能是姬姓之国——鲁国是周公的后代,而在周代,同姓是绝对不能通婚的。“厉国既然娶了姬姓鲁女‘孟姬’,那么厉国就绝对不可能是姬姓之国。这‘厉’,也就因此与赖国产生了麻烦,因为赖姓是周王室的后代,赖国出自黄帝姬姓,是周文王第十九子叔颖的后代,大多数赖姓人和赖姓家谱,均主此说。大多数赖氏谱牒皆云:周武王十三年(公元前1122年),始祖叔颖公受封于赖,为子爵,建赖子国,史称赖子,此后累世相传,至鲁昭公四年为楚所灭,子孙为纪念故国,改姓为赖,以国为氏。”郝本性先生说:“赖与厉,古音虽同,但字形不同,赖为赢也、雠也(赖从贝,通俗地讲就是交易的意思,‘老赖’、‘赖账’亦源出于此),厉为旱石、磨石(也就是‘磨刀石’,这也许是之后才有‘厉害’、‘雷厉风行’的原因),相差十万八千里。战国至两汉年间,通假之例甚多,滥用别字,造成混乱的情况甚多。只有找出本字,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由此可见,“厉”、“赖”虽古音相同,但水火难以相容,把“厉”、“赖”捏在一起,认为赖国就是厉国,厉国就是赖国,是开了两千年的天大的玩笑。
  湖北厉国是炎帝后裔,姜姓。且不说“厉孟姬”嫁的是河南鹿邑的厉国,还是湖北随州的厉国——但至少,周代的“婚姻法”是允许湖北随州的厉国娶鲁国的姬姓之女,而河南息县的赖国,是不能把她娶过来的。
  反观赖国与赖氏及赖、罗、傅同宗同源,我们不难发现,在赖、罗、傅灭国前,他们恰恰不是一家人——关于傅姓起源,史书说出自殷高宗武丁的名相傅说,《姓源》说古傅国(在今山东省枣庄南),是舜的后裔,以国为姓,称为傅氏;关于罗姓起源,史书说出自祝融,他的儿子陆终生有六子,其中老六季连被夏启王封到罗地(今河南省罗山县一带),建立罗国,之后南迁湖北宜城并在楚灭罗国后,以国为姓,称为罗氏。
  之所以现在有赖、罗、傅同宗同源的说法,那是因为赖、罗、傅三国曾长期联姻——赖国作为周王室的姬姓之国,当然可以和罗、傅两国联姻——正是这种长期联姻的结果,才有了在楚国相继灭掉赖、罗、傅三国后,赖、罗、傅三国的部分子民为避“楚祸”,相互借用他国之名作为自己姓氏的局面,才有了赖、罗、傅同宗同源,但赖、罗、傅三姓不通婚姻。
  因为赖、罗、傅三国数百年联姻,才有了后来赖、罗、傅三姓两千年不通婚姻——历史的残酷与无常,似乎总是没有道理可言的。
  图为位于息县包信镇闾河南岸的赖国遗址石碑。该碑为包信镇人民政府1995年12月所立,如今赖国遗址已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4 23: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宗族特征
    1、赖姓是一个发源于北方,而在历史演进中成为以广东为主居地的典型南方姓氏。
    2、赖姓人才辈出,尤以宋明两代江西万安为盛,故有:“一县两代人才多,江西万安赖氏兴”的佳话流传于世。
    3、赖姓字行严谨,寓意深远。如民国时抄本《赖氏家谱》中有福建赖姓一支字行为:“寿福承祖泽,光宗寄昆贤。”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4 23: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赖国与赖姓的几个问题

关于赖国与赖姓的几个问题

赖国是先秦时期的割据国家之一,也是传说中赖姓的受姓渊源所在。由于这一国家过于弱小,加上史书记载颇多歧异,故为后人的研究带来诸多不便。今天,在人们开始重视对赖姓研究的同时,认真探讨一下赖国的历史,弄清其它望族所在和与赖姓之间的关系,对于整个赖姓历史的研究将是不无裨益的。本文定名为「关于赖国与赖姓的几个问题」,便是要解决与二者有关的一些问题。

一、赖国地望及与厉国之间的关系

赖字在古代的读音与厉字相通,根据古汉语同音通假的规则,常常与厉字混淆在一起,赖国也因此被称为厉国。如在「<春秋>三传」中,同样记载昭公四年楚灭赖国一件事,在<左传>中作「赖」,在<谷梁传>、<公羊传>中都作「厉」。故而有人认为,古代的赖国就是厉国。但事实上把所有的赖国「以为即厉非也」。特别是历史上并不仅有一个赖(厉)国,更使赖国的历史显得扑朔迷离。仅在赖国地望问题上,就存在以下六种说法:

甲、赖国在湖北随州。主张这一说法的人,最有代表性的是西晋人杜预。他在<左传.桓公十三年>「楚子使赖人追之不及」注中说:「赖国在义阳随县。」这里所说的义阳即义阳郡,当时郡治今湖北桑阳东南。随县即今湖北随州东北殷店(旧称殷家店)一带。由于赖、厉通假,这里的赖国也称厉国,赖国灭亡后的地方也称厉乡或古厉乡。如<汉书.地理志>南阳郡随县注曰:「厉乡,故厉国也。」颜师古注:「厉,读曰赖。」又在<西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书中,收录有一首中鲫铭文,其中有「王锡中马自隘侯四騄」等字,有人认为其中的「隘」即厉字,说明在西周初年的湖北随州一带就有一个厉国。但大多数人认为,这一厉国也仅是厉国,与赖国无关,杜预所说的在随州的赖国实际是厉国之误;

乙、赖国在河南鹿邑。主张这一说法的人,以明清之际的王夫之为代表。他在<春秋裨疏>一书中,不赞成杜预对<春秋.僖公十五年>「齐师、曹师伐厉」一句对厉国地望的注释,认为厉国不可能像杜预所说的那样是「楚与国,义阳随县北有厉乡」,而应在鹿邑老子所生的苦县厉乡。<史记.老子列传>也记载:「老子,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注:「正义曰:厉,音赖。」<普太康地记>:「苦县东有赖乡村,老子所生地。」<魏书.地形志>:「武平有赖乡 城。」上述所指都是一处。此外,近人杨伯骏也在<春秋左传注>中支持王夫之的说法,认为「以地理考之,齐移救徐之师以伐厉,<裨疏>之说较合」。事实上,当时齐、曹两国的军队讨伐厉国,是因为楚国军队入侵徐国,伐厉的原因是为了救徐。从方位上看,假设杜预所说的厉国在湖北随州符合事实,但徐国在今安徽泗县一带,与厉国相去甚远,中间又有其它国家相阻隔,齐、曹显然不可能用兵于千里之外。况且从齐曹两国的力量看,在齐国最为强盛的齐桓公时期,曾联合宋、陈、卫、郑、许、曹六国军队与楚国作战,但也仅得以进军到远离楚国腹地的楚国边境陉(今河南方城一带)。更何况这时的齐国已经衰落,又缺乏当年七国联军的声势,仅以齐、曹两国绵薄之力,断然不可能进军到楚国腹心之地的厉。所以,这里所说厉国显然不是远在湖北随州的厉国,而只能是距徐国最近的鹿邑一带的厉国;

丙、赖国在河南息县。主张这一说法的人,以西晋的司马彪为代表。他在<后汉书.郡国志>中注汝南褒信(今息县东北包信镇)曰:「褒信,侯国,有赖亭,故国。」此后,宋朝人郑樵、罗泌、元朝人马端临等都赞同这种说法。如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说:「赖,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赖亭,即其地也,昭四年为楚所灭。」罗泌<路史.国名纪>、马端临<文献通考>中有也有同样说法。清朝人顾栋高着<春秋大事表>,两次提到赖国在息县东北。其中在<楚疆域表>中说:「昭四年灭赖,今河南光州息县东北为赖国地。」叉在<列国地形犬牙相错>中说:「赖在息县东北。」另外,在嘉庆年间编修的<息县志>中,也说「褒信在息县东北七十里,……后废为集。古赖国,今赖亭是」。上述主张赖国在息县东北的人都是不同时期历史地理学界的权威人物,言之凿凿,且记载联贯,具在较大的可信性。况旦从鲁昭公四年的历史事实考察,当时的楚国军队一直在淮河流域活动,其灭赖是在东伐吴、取朱方、杀庆封之后、取山东之曾之前的一次行动,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象杜预所说的那样去灭掉早已归属楚国并远在楚国心腹之地的随州之厉,而只能在回到自己边邑地区稍作休整时灭掉息县之赖。关于这点,从楚国灭赖后对赖国后事的处理上也可看出一些端倪。如据<左传>记载,楚灭赖后,欲迁许于此,并使斗韦龟、公子弃疾城之,而楚大夫申无宇却说:「城竟莫校。」杜预注:「谓筑城于外竟,诸候无与争。」杨伯骏注:「筑城于边境。」这些实际上都是在告诉我们,楚国灭赖后要筑城的地方是在楚国边境,由于这里是赖国故地,因此赖国也只能是在淮河流域的息县之赖,而不可能是别的地方的赖国;丁、赖在山东聊城西。主张这一说法的人,以东汉人服虔为代表。他曾着有<春秋左氏传解>一书,提出这一观点。后来,唐朝人裴捆为<史记.齐太公世家>「晋赵鞅伐齐,至赖而去」集解,叉引他的话说:「赖,齐邑。」此后,清朝人江永着<春秋地理考实>,也认为<左传.哀公十年>「毁高唐之郭,侵及赖而还」中的赖「地近东昌府高唐也」。这里所说的高唐便指今聊城西部一带:

戊、赖在山东章丘西北(或历城东)。主张这种说法的人主要是近代的一些地理学家。他们认为,<左传.哀公六年>所记「齐侯阳生使胡姬以安孺子如赖」之赖所指即此,并引<后汉书.郡国志>曰:「菅县有赖亭。」菅县即今章丘西北一带:

己、赖在河南商城南。主张这一说法的人,以明末清初人顾祖禹为代表。他在<读史方舆纪要.河南汝宁府光州商城县>注中说:「赖亭,在县南,春秋时赖国也。昭四年,楚灭赖,楚子欲迁许于赖即此。」此后,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存灭表>中也主此说,认为「今河南光州商城南有赖亭」。但当代研究者认为,这种说法「与较早的文献记载不合」,是「清初<读史方舆纪要>以来的误记」,因而不足取信。

上述六种说法,基本上包括了古今关于赖国地望的主要观点。其中随州、鹿邑之赖多称厉国,聊城、章丘之赖一般认为是邑名,商城之说形成较晚,只有息县赖国被较多的人认为是<左传.昭公四年>所记被楚国灭掉的赖国。也正因如此,<通志.氏族略>才说这一赖国在「昭四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成为赖姓人得姓的渊源之地。

二、赖国先祖与血统源流

关于赖国是怎样来的一个国家,古今也同样存在着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以下两点:

甲、赖国是炎帝后裔所建的国家。这种说法起源较早,一般认为在魏晋时就已经出现。如在西晋人皇甫谧所撰的<帝王世纪>中,就认为湖北随州一带的赖(厉)国与炎帝神农氏有关,说「神农氏起于列山,谓列山氏,今随厉乡是也」。至唐代,李泰撰<括地志>,也赞同这一说法,认为这一赖国以境内的厉山而得名,其山「在随州随县北百里,山东有石穴。昔神农氏生于厉山,所谓列山氏也。春秋时为厉国」。此后,<太平寰宇记>、<路史.国名记>、<读史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等都袭此说。另外,在宋人编撰的<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辩证>等书里,也认为赖国是「三代诸侯赖子之国」,或「周不得姓之国」,主张其血缘另有所出。清朝人顾栋高撰<春秋大事表>,更进一步指出厉国是炎帝本国,姜姓。上述这些都告诉我们,在湖北随州一带的厉国是一个姜姓国家,血缘先祖是炎帝。此外,当代学界也有人根据古代厉、赖、列等字相通的事实,指出炎帝及其后代最早活动在山西汾水流域,后约在商代东迁河南鹿邑的厉乡。也就是说,在鹿邑一带的厉国也是炎帝的后裔所建的国家,血缘出自炎帝系统;

乙、赖国出自姬姓,是周文王第十九子叔颖的后代。大多数赖姓人和赖姓家谱主此说。如在近年台湾流行的<台湾姓氏堂号考>、<台湾姓氏源流>、<中华姓氏源流堂号考据>等书中,均以赖姓家谱为依据,认为赖国是叔颖的封国,鲁昭公四年为楚所灭,其地「在褒信县,今息县东北」,「即秦时颖川郡,亦即今河南原许州、陈州、汝宁、汝州诸府州之地。赖氏发祥于此。」此外,<焦岭赖氏族谱>等也说,赖国是周武王弟叔颖所建的国家。叔颖与他的父祖一样,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代和周文王第十九子,在周武王十三年(公元前一一二二年)受封于赖,为子爵,建赖子国,史称赖子。此后累世相传,至鲁昭公四年为楚所灭,子孙为纪念故国,改姓为赖,以国为氏。

综合上述两点可以看出,围绕赖国血缘先祖的争论,主要集中在是炎帝之后还是黄帝之后等间题上。如果仔细分析一下便可明白,主张是炎帝之后的人主要指在湖北随州和河南鹿邑的厉(赖)国,而在河南息县的赖国显然出处自黄帝系统。也正因如此,宋朝人罗泌在<路史.国名纪>中便指出:「赖,子爵,蔡之褒信有赖亭,楚灭之(昭四年),非炎帝后。赖,<春秋>灭赖,古本作厉。故世以为即厉,非也。」也就是说,尽管历史上曾经有过几个赖国或厉国,并且其血统来源不一,但后来诞育了赖姓的国家只有一个,也就是叔颖在西周初年所建、鲁昭公四年为楚所灭、其地在今息县东北包信镇的那个赖国。

另外,需要明确的是,尽管赖姓人共尊叔颖为血缘先祖,并说他是赖国国君,然而这种说法的起源十分晚,并且也只仅仅见于赖姓家谱,在古代典籍和历代有影响的姓氏学著作中都没有记载。所以,时至今日,我们还无法从学术的角度解开叔颖身世之谜。

三、同异共存的赖罗傅关系

在台湾和新加坡等地的赖、罗、傅三姓人中,一向流行三姓联宗之说,并因此成立了三姓宗亲联谊会。他们根据代代相传的家族历史和家谱上的记载确信,早在春秋时期的鲁昭公四年楚灭赖时,「赖氏族人为避厉灵王之害,有改罗、傅二氏的,以国属近邻,兼有姻亲关系,故有赖、罗、傅联宗说法。」。事实上,三姓除赖姓出自叔颖之后外,大多数罗姓或傅姓的人另有自己的血统源流:

首先,从姓氏来源看,赖姓出自古代的赖国,而罗姓则主要出自古代的罗国,相传是祝融或颛顼的后代。另外,出自北魏鲜卑族的破多罗、叱罗等姓的人,以及唐代西突厥可汗斛琴罗的后代,清朝皇族爱新觉罗、贵族萨克达等也都有人改姓为罗;傅姓则主要尊奉商朝宰相傅说为祖先,或者自称是周代受封于傅邑的大由的后代;

其次,从郡望堂号上看,赖姓主要分为颖川、松阳、南康、河南四支,罗姓则有豫章、长沙、三龙、柏林等望,傅姓也有清河、北地、巨鹿、茂陵、襄阳、庐州、庆阳、宁夏、邺下、清州、尚儒、双凤、义渠、三德等支派,可见也不一致;

再次,从家族文化和祠联堂联上看,赖姓称「名噪秘书,志匡王室」,罗姓称「鸟迹征奇,藻思发琳琅之笔;钱江互瑞,倡言成吴越之功」,传姓称「尊儒尚学,崇位抑奢」,也不相同;

更为重要的是,三姓各有自己演变和播迁的历史,有着较大的区别和本质的不同。

因此,我们在对赖姓进行研究的时候,尽管应首先着眼于它与罗、傅二姓之间在血缘上的共同之处,同时也应看到它们各自的特点,不应一味地认为它们全都尊奉叔颖为祖先。尤其是在罗、傅两姓中,尊奉叔颖为祖先并认为与赖姓同宗的,其实只是一小部分人而已。我们不可以由于在台湾和新加坡等地有三姓同宗联谊会的缘故,就一概地认为所有的三姓人都是如此。

四、赖姓向南方各省和台湾的迁徙

关于赖姓发源以后的迁徙问题,是赖姓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间题,也是更好地为寻根问祖服务的依据。如果要全面进行研究,显然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这里仅根据手中掌握的资料,重点探讨一下赖姓人向南方各省和台湾的迁徙问题。

关于赖姓人向南方各省的迁徙活动,目前在海内外流传较广的<蕉岭赖氏族谱>、台北<西盛赖氏族谱>、福建德化<侯卿赖氏族谱>等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如据<蕉岭赖氏族谱>记载,赖姓在得姓以后,由于受姓之地在秦汉时期属于颖川郡的管辖范围,因此也多称自己的郡望或堂号为颖川。后来,一部分人在赖庄的率领下由祖居地迁居松阳(原注今浙江松阳县西,实则遂昌东南古市镇),至其子赖遇时便落籍为当地人,形成赖姓忪阳郡望。后来,这支赖姓人中有一部分人在南朝刘宋元嘉末迁居南康郡揭阳(原注今江西宁都,实则广东揭阳),开创了赖姓南康郡望。此后,这支赖姓中又有人迁居赤竹坪。至隋朝开皇十八年(公元五九八年),赤竹坪改虔化县,他们也改称虔化人。隋唐以后,这支赖姓人中叉有人相继迁到潭州、汀州、清流、上杭、永定、宁化、永春、漳州、程乡、镇平、平远等地,成为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等省赖姓的最大支派。

台湾<西盛赖氏族谱:松阳七十二房考略>也记载,他们是在东晋安帝四年(公元四○○年)迁居潭州丰陆桴原(今湖南长沙一带)的,此后不久又迁到虔州石城礼上里秋溪,至宋代又迁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田心里石壁城,明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又迁漳州府平和县葛竹社。此外叉有谱称,东晋时,有位名叫赖忠诫的人任处州(今浙江丽水),太守,至其孙赖硕等人时西迁入江西,定居于虔州阳都,其后代便在当地发展繁衍。至唐末时,这支赖姓人又在赖由得率领下从宁都沿石城进入福进,定居于长汀,后又迁居上杭古田、清流、宁化、永定、连城等地,明清间又进一步迁到广东大埔、梅州、兴宁等地,也是赖姓在南方影响较大的一个支派。

另外,台中赖罗傅宗亲会的数据也说,居住在松阳的赖姓人大约在南北朝后期的赖灿时因生有七个儿子的缘故而分为七支,其中有两支留居松阳,另外五支全部迁往江西。留居松阳的人后来又有一些迁居福建,先后定居在汀州、宁化、上杭、永定、吉田、延平、永安、南靖、诏安、平和,以及广东程乡、大埔、饶平、揭阳等地。其中居于诏安的赖延显生子五人,分别迁居平和心田、葛竹、安厚等乡,或者留居当地,分别成为各有关地区的开基祖。

综合以上各种家谱数据的记载,我们可知原生活在发祥地或颖川郡的赖姓人大约在东晋时开始向南方迁徙,定居在浙江松阳一带,以后又进一步分衍出南康郡望,并以松阳、南康为中心向江西、福建、湖南、广东等省发展,散居在许多县乡之中,遂使赖姓成为南方大姓之一。

至于赖姓人向台湾的迁徙,大约开始于明清之际,是由郑成功收复台湾一事引起的。据<台湾文化志>和<云林沿革志>等书记载,早在南明永历三十一年(一六七七)时,就有原郑成功部将赖某与杜某合垦沙连堡社寮庄及山脚庄,另外还有一位赖姓人与林杞一起入垦台湾竹山镇后埔社寮东埔蚋,成为第一批进入台湾岛的赖姓人。此后,随着清朝的统治在台湾的确立,又相继有一些赖姓人由东南沿海迁居台湾。这些迁徙可考的约有十四次,分布于康熙三十四年(一六九五)至道光十五年(一八三五)间,其中康熙时期三次,雍正时期一次,乾隆时期七次,嘉庆时期二次,道光时期一次。如据<新埔赖氏族谱>记载,在康熙六十年(一七二一)时,有漳州平和县葛竹乡人赖天经入迁台北板桥镇,成为新埔赖氏开基祖。另据台中赖罗傅宗亲会数据记载,乾隆年间,居住在平和县心田乡的赖云从迁居台中三份埔,有子五人各具才能,人称「心田五美」,后来发展成为台中一带影响最大的赖姓支派。又据<台北县志稿.开辟志>记载,雍正五年(一七二七)时,广东人赖玉苍与曹姓人一起迁居台北,倡建今阳明山区士林镇市街。另据<屏东县古碑文集>记载,乾隆四十二年(一七七八)时,有位名叫赖永汉的人迁居县中坊寮街,从此也在当地发展繁衍。另外,据德化<侯卿赖氏族谱>载,该县下涌东阳派的赖祖等八人,因前往台湾经简而定居于彰化院务三佳春。总计由大陆沿海陆续迁往台湾的赖姓人以原居于福建南部的漳州、泉州各县耆为最多,其次为广东饶平、大埔、揭阳、福建宁化等地的人。其中来自福建南部的人在迁入台湾后多居住在沙鹿、鹿港、清水、台南、高雄等地,而来自广东的赖姓人则定居在台湾的北部和中部,如新竹、苗栗、桃园、台中等地。

五、赖姓人口及其分布

在当代,赖姓是在大陆百家大姓中排名第九十八位、在台湾排名第十五或十九位的著名姓氏,但其人口数量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数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则由于赖姓人口分布过于广泛,居住地区过于分散,给统计工作留下了较大难度;再则在过去全国性的人口普查中,所重视的多是各地人口的总体数量和职业构成等与现实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统计数字,而忽视了对姓氏使用情况的统计,因此也使我们无法得知赖姓人口的确切数量。不过,尽管如此,一些有心人还是利用这些统计的原始资料进行重新统计,或在一定范围内对姓氏的使用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并且得出了颇能令人满意的结论。今天,我们利用这些抽样调查资料,便可推知赖姓人口的大致数量。

在近年所进行的人口抽样调查中,较为可信的资料是一些研究者根据一九八二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所作的抽样调查。在这次抽样调查中,他们把全国分作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等六大区,并分别从中抽出辽宁、北京、上海、福建、广东、陕西、四川作为调查重点。他们共抽查一七四九○○人,发现其中有三人姓赖,占人口总数的○.二○八%并以此居全国百家大姓的第八十六位。这是一个非常可贵的数字。我们若以这一人口比例进行人口摧算,并假设现在的人口比例与此差别不大的话,那么,在当今大陆十二亿人口中,赖姓人口约在二四○万左右。若再加上台、港及海外的赖姓人口,赖姓的总人口应在二六○万人上下。

如果更具体一些说,在对辽宁等地人口姓氏使用情况的抽样调查中,共调查辽宁二五○二九人,其中赖姓有二人,占被调查姓氏的二五六位;调查北京二四九四八人,其中有六人姓赖,占被调查姓氏的二二三位;调查上海二五○九二人,其中赖姓仅一人,占被调查姓氏的二八六位;调查福建二五二四四人,其中有赖姓三十六人,居被调查姓氏的六十位:调查广东二五六人,其中有二四四人姓赖,居被调查姓氏的二十五位:调查陕西二三七九五人,其中有十四人姓赖,占被调查姓氏的二四六位;调查四川二五二三九人,其中六十一人姓赖,占被调查姓氏的七十五位。从这一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赖姓人在华东、华南、西南地区的人口比例比较高,在其它地区则相对低一些。

赖姓人在分布上所以呈南多北少局面,与其历史源流有密切关系。如历史上的赖姓知名人物多集中在南方,北方较少,甚至几乎没有。如唐代的赖 是雩都人,宋代的赖文俊是处州人,赖绂是清流人,赖良遂是长汀人,赖梦龄是福宁人,赖文政是荆南人;元代赖陆孙是宁化人,赖良是天台人;明代赖厚福是增城人,赖献民是龙岩人,赖瑛是广昌人,赖祖是南康人,赖凤是泉州人,赖廷用是永定人,赖隆是河源人,赖嘉谟是永丰人,赖万耀是英德人,赖道南是永安人,赖燧是平和人:清代赖华钟是明溪人,赖文光是嘉应人,赖以邠是仁和人,赖锐是城西人,赖馄生是会昌人,赖文鸿是广西人;现当代赖和是彭化人,赖心辉是三台人,赖世璜是石城人,赖可可是广东人,赖传珠是赣县人,赖汝樵是平江人,赖若愚是五台人,赖昌祚是瑞金人,赖经邦是吉安人,赖少其是普宁人,赖亚力是内江人,赖其芳是武平人,赖绍尧是汝城人,赖春风是宁冈人,赖祖武是福州人,赖爱光是惠阳人,等等。从上述这些赖姓名人的籍贯上,可以看出主要集中在福建、广束、江西、湖南、四川等省,正符合赖姓人在分布上南多北少的基本规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4 23: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锁赋]

相有前定,世无预知,非神异以秘授,岂尘凡之解推,人生富贵贫愚,寿夭,福祸善恶,一定于相之形貌,皮发骨格,声音,世人无有能预知者,惟希夷而已。骨格为一世之荣枯,气色定流年之吉凶。三停,平等,一生衣禄无专亏,五岳朝归,今世钱财自旺。身上三停,头,腰足。五岳,额为南岳,地阁为北岳。鼻为中岳,左颧为东岳,右颧为西岳。颏为地阁,见晚岁之规模,鼻乃财星,管中年之造化。额方而阔,初主荣华,骨有削偏,早年蹇滞。眉清目秀,定为聪俊之儿,气浊神枯必是贫穷之汉。天庭高耸,少年富贵可期,地阁方圆,晚岁荣枯定取。视瞻平正,为人刚介平心,冷笑无情,作事机深内重。准头丰大心无毒,面肉横生性必凶。智慧生于皮毛,苦乐观乎乎足。发际低皮肤粗,终见愚顽。指节细而脚背肥,须知俊雅,富者自然体厚,贵者定是形殊。南方贵宦清高,多主天庭丰阔,北方公候大贵,皆由地阁宽隆。重颐丰额,北方之人贵且强,驼背面田,南方之人,富而足。河目海口,食禄千钟,铁面剑眉,兵权万里。龙颜风颈,女人必配君王,燕颔虎头,男子定登将相。相中诀法,寿夭最难,不独人中惟神是定。目长辅采,荣登天府之人,神短无光,早赴幽冥之客。面皮虚薄,后三十寿难再期,肉色轻浮,前四九如何可过。双条项下遇咎而愈见康强,凡骨顶头中,有疾厄而终无难险。骨发旋生,形容忽变,遇吉则推,逢凶可断。常遭疾厄,只因根上昏沉,频遇吉祥,盖谓福堂润泽。泪堂深陷囊肉横生,鼻准尖垂,人中平满,克儿孙之无类,刑嗣续之难逃。眼不哭而泪汪汪,心不忧愁眉缩缩,旱见刑克,老见孤单。面似桔皮,终主贫穷,神带桃花,也须儿晚。肩峨声泣,不贱则孤,鼻若梁低,非贪则夭。富贵多生劳禄,为下停长,贫穷到老不闲,粗其骨格。星辰失陷,部位偏亏,无隔宿之粮。三光明旺,财自天来,六府高强一生富足。红光满面,发财家自安康,朱脂砑光,克子终无成日。面皮太急,虽沟洫长而寿亦亏,两目无神纵鼻梁高而寿亦促。眼光如水,男女多淫,眉卓如刀阵亡兵死。眉生二角,一生快乐无穷,目秀冠形,管取中年遇贵。黄气发从高广,旬日内必定转官,黑色横自三阳,半年期须防损事。奸门青惨必主妻灾,年寿赤光,多生脓血。白气如粉,父母刑伤,青色侵颧,兄弟唇舌。山根青黑,四九前后定多灾,法令绷缠,七七之数不可过。女子眼恶,嫁即刑夫,声杀面横,闺房独宿。额尖耳反虽三家而未休,颧露声雄,纵七夫之不了。额偏不正,内淫外貌若无,步走不正,外好而中心最恶。腮见耳后,心地狡贪,眼恶鼻勾,中心险恶。脚跟不着地,卖尽田园而走他乡,行步稳重,富而财丰。鼻窍露而仰,卒被外灾,而终旅舍。唇不盖齿,无事招嫌,沟洫露髭,为人少力。印堂太窄,子晚妻迟,悬壁昏暗,人亡家破。结喉露齿,骨肉分离,粗骨急皮,寿年短促。形容俊雅,终作高贤,骨格清奇,必须贵显。卧蚕丰下,定子息之晚成,泪堂平满,须儿郎之早见。龙宫低黑嗣续难得而愚昧,阴阳眼润男女易养而聪明。面大鼻小,一生常自历难辛,鼻瘦而肥,半世钱财终耗散。边地四起,过五十始遂亨通,输骨隆高,才三九则居官从。鹤形龟息,洞宾之遇仙得向,龙脑风晴,玄龄之拜相入相。法令入口,邓通饿死野人家,腾蛇锁唇,梁武饿死台城上。虎头燕颔,班超封万里之候,虎步龙行,刘裕至九重之位。山林骨起,终作神仙,金城骨分,即登将相。诀死生之期,先看形神,定吉凶之兆,莫逃气色。睛如鱼目,带死之期,气若烟云,凶灾日至。形如土偶,天命难逃,天柱顷欹,幻身将去。貌如锼铁,运气钝邅,色若神云,前和亨泰。名成利遂,三台俱有黄气,文滞书难,两眉头各生青气。黄气少而滞气重,功名来又不来,青气少而喜气多,富贵至而又至。滞中有明,忧而亦喜,明中有滞,吉而反凶。正面有黄光,无不遂意,印堂多喜气则谋无不通。年寿明润,一世平安,金匮光润,诸吉频来。部位无亏,一生平稳,气色有滞,目见凶钝。人物巉岩海底有明珠之聚。要一辩黄色,次听其声,更察夫神,再观皮肉。呼聚唱散,只因双颧并起于峰峦。引是招非,盖谓两唇不遮乎牙道。狼行虎吻,机深而心事难明,猴食鼠食都各而奸谋到底。头先过步初主好,晚景贫穷,灶仰撩天中限败。女人耳反,亦主刑夫,男子头尖,终无成器。腰圆背厚,方保玉带朝衣,骨耸神清定主威权忠书。伏犀贯顶,一品王侯,辅骨插天,千军勇将。形如猪相,死必分尸,眼似虎睛,性严莫犯。须黄睛赤终主横尸,齿露,唇掀,须防野死。口唇皮皱,为人一世孤单,鱼尾多次,到老不难安逸。二眉散乱,须忧聚散不常,两目雌雄,必主富而多诈。面多班点,恐非老寿之人,耳有毫毛,定是长生之客。脚背无肉,必主孤贫,胸上生毛,性非宽大。莫教四反五六,必主凶亡,更忌神昏八九、也无称意。天庭高阔须知仆马无亏,地阁方圆,必钱财堆积。脸上青光汲汲,贪婪孤贫,准头赤色重重,奔波诡计。圆融小巧,毕竟丰亨,方正神舒,终须稳耐。手脚粗大,难为富贵之徒,齿鼻齐丰,定享庄田之客。手软如绵,闲且有钱,掌若血红,富而多禄。眉抽二尾,一生常自足欢娱。根有三纹,中主必然多耗散。耳白过面,朝野闻名,神称于形,情怀舒畅。足生黑子,英雄独压万人。骨插边庭,威武名扬四海。声自丹田下出,有福而享遐龄,骨从脑后横生,发财且增长寿。地库光润,晚景俞好,而得安闲,悬壁色明,家宅无忧而多喜庆。土星薄而山林重,滞气,多灾。前相好而背负亏,虚名无寿。阴骘肉满,福重心灵,正面骨开,粟陈贵朽。鬓毛球织,或先富而后贫,筋若蚓蟠,定少闲而多厄。眉棱骨起,纵有寿而孤刑,项下结喉,恐无儿而客死。眼如鸡目,性急难容,步若蛇行,毒而无寿。青遮口角,扁鹊难医,黑掩太阳,卢医莫救。白如枯骨,亦主身亡,黑若湿灰,终须寿短。贫而恒难,只因满而悲容,夭更多灾,盖谓山根薄削。平生少疾,皆因月孛光隆。到老无灾,大抵年宫润泽。血不华色,少遂多忧,行不动身,积财有寿。神光满面,富贵称心,鬼色见形,贪愁度日。病淹目闭,有神无色。神脱口开,天柱倾欹者死。五岳俱正,人可延年,七窍不明,寿难再久。华盖黑色,必主卒灾,天庭青色,须防瘟疫。赤燥生于地阁,定损牛羊,青白起于奸门,祸侵妻妾。三阳火旺,主诞男,三阴木多,定须生女。流魄放海,须防水厄之灾,游魂守宫定主丧身之苦。道路昏惨,防跌蹼之灾,宫室燥炎,恐火汤之咎。耳根黑子,倒死路傍,承浆深纹,恐投浪里。眼堂丰厚,亦主贪淫,人中偏斜,亦多刑克。鬼牙尖露,诡谲奸贪,神若峥嵘,凶豪恶死。人形似鬼,衣食不丰,生相若仙,平生闲逸。谷道乱毛,号作淫杪,耳根高骨,名曰寿堂。骨格精神,瘦亦可取,肉地浊浮,肥何足夸目多四白,主孤克而凶亡,鼻有三凹,必贪穷而孤苦。三尖六削,纵奸巧而贫贱、四方五端,虽不谋而富贵。腿长脚瘦,常年奔走不停,唇薄口尖,好说是非无了。部位伶俐,自然无祸无灾,纹痣交加,到底有嗟有怨。峨肩鼠食非惟吝而且贫,剑鼻蜂睛,不特凶而又贱。若孩童易养,声大有神,夭折难成,贤浮不深,山根青色,出胎而频见灾厄,年上黑光幼岁而多生脓血。阳囊若荔,定为坚耐之儿,肉类浮沤,决是虚花之子。头尖无脑骨,能言而亡,目缓少精神,将行而死。色紧肉实,可养无虞,声响气清,端为颖异。鼻梁低塌,当生啾唧之灾,发际压遮,定是孤刑之子。发齐额广,莫俊聪明,气短声低,糊涂夭折。外郊插额,利处山林,正面无权,难居宅舍。乱纹额上,男女并生孤刑,黑痣泪堂,子息恐云有克。眉不盖眼,财亲离散之人,眼大露睛,寿促夭凶之子。上轻下垂,未主伶仃,上阔下尖,终无结果。额尖鼻小,侧室分居,喉结脚长,终临处处。有权有柄,皆因两脸有权,无识无能,只因双眉不秀。身白过面,衣食丰盈,神赛于形,庄田荣足。男儿腰细,难主福财,女子肩寒,孤刑在嫁。头大额大,终主刑夫,声粗骨粗竟主孀妇。眼光口阔,贪淫求食之人,摆手摇头,诡滥刑夫之妇。发浓鬓重,兼斜视以多淫,声响神清,必益夫而得食。山根不断,必得贤夫,部位停匀,应招贵子。骨格细腻,富贵自主清闲,发鬓粗浓,劳苦终为贪贱。皮肤香腻,乃富室之女娘,面色端严,必豪门之德妇。发细光润,禀性温良,神紧眼圆,为为急燥。二颧高凸,刑夫未了期年,两耳反薄,克子终无成日。手粗脚大,必是姨婆,鼻尖额低,终为侍妾。卧蚕明润而紫色,必产贵儿,甲匮丰腴而黄光,终兴家道。女人口阔,先食田庄而后贫,美人背圆,必嫁秀土而得贵。身肥肉重,得阴阳而反荣华,面圆腰肥,类男形而亦富。乾姜之手,女子必善持家,绵囊之拳,男子定兴财产。头小腹大,一生不守多食,骨少肉多,三十焉能可过。眉粗眼恶,频数刑夫,声雄气浊,终无厚福。眼光如醉,柔中之约无穷,媚靥渐生,月下之期难定。面如满月,家道兴隆,唇似红莲,衣食丰足。山根黑子,若无宿痴必刑夫,眼下皱纹,亦主六亲若冰炭。齿如榴子,衣食丰盈,鼻若灶门,家财罄尽。形如罗汉,见子必迟貌若判官,得儿尤晚。三山突阔,万顷规模,四渎清明,终生福气。形清神浊,不久贫穷,小人声洪,定须超越。头面宽厚,福禄双全,神气澄清,利名双得。面皮绷急,寿促无疑,骨格恢弘,前程可靠。少肥气短,难过四九之期,唇缩神痴,难保三旬之厄。形体局促,作事猥、气宇轩昂,一生快顺。鼻梁露骨,名为破祖刑家,背脊成坑,号曰虚花无寿。鼻有三曲,不卖屋则卖田,面见两凹,必成家而成业。獐头鼠目,保必求官,马面蛇睛,须遭横死。睛青口阔,文笔高人,面大颐丰,钱财满屋。语言多泛,为人心事难明,貌容温和,作事襟怀洒落。骨粗发重,何曾剩得一钱,体细身轻,那得停留片瓦。巨鳌入海,必作尚书,龙骨插天,应为宰辅。日月角耸,必佐明君,文武双全,定为刺史。眼若三角,很毒孤形,鼻带两凹,破财疾苦。骨轻手硬,必是庸常,眉秀神和,须知闲雅。声乾无韵,何得荣华,肤涩少光,终无安逸。凶归十恶,皆因眼下睛黄,死在九洲,盖谓龈披唇膘。形神不蕴,贫夭两伍,筋骨莫藏,懦愚双得。眼光嘴翘,为人执拗不良,齿啮头摇,其性奸贪无比。得意中面凄惨,先富后贫,遭窘处颜貌温和,早穷晚发。金形得金逢土,可比陶朱。(土形人,面深,腰背露形)木形人(修长),火形人(浑厚上尖),水形人(圆厚),金形人(方而正)。金人火旺,财发若尘,木旺金伤,钱消如土。火逢光彩带红活而愈进家财。火逢黑肥,得厚圆而倍增福寿。火人带木,必定荣超,水局得金,终须快畅。土逢乙木,不润泽亦可疏通。木遇微金,必斫削方或器用。水逢厚土,忽破资财,火得微金,卒难进益。当观气色之往来,看纹痣之吉凶,更审运限之长短。额为火星,管前三十年之荣枯,鼻乃财星,管中年之休咎。承浆地阁,管尽未年,发际印堂,周维百岁。平生造化,当首取于四强,人世玄机,须先观夫三主。气色明润,固为快须,限步崎岖,亦多蹇利。头尖额窄,固不可以求官,色惨神枯,兼何由发迹。眼光如鼠,似偷盗之徒,睛窜若獐,如横死之汉。眼凸蜂目,亦主凶刑,口匾信心鲇鱼,终须困乏。视瞻不正,必定好淫,举止多轻,须知贫贱。眼若桃花光焰,但图酒色欢娱。面如灰土尘朦,定主家财破败。人生富贵,皆由前世修行,土处贫穷,尽是今生作恶。若问前程,先要观乎气色,欲求仙兆,次则辩其形容。先以五岳为根基,后以气色定祸福。大则活人性命,小则救人难厄,不为世见阴功,亦作来生道果,寿夭穷通,莫逃相法,富贵贫贱、奚出此篇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5 00: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明山由于地形复杂,气候独特,动植物资源丰富,相对高差大,形成了明显而奇特的四季景观。“春之岚,夏之瀑,秋之云,冬之雪”是大明山四季景观的缩写。大明山长年云雾缭绕。电影《神女峰的迷雾》、《雾界》、《心泉》等的外景多拍摄于大明山。  






唐代杨公题留:大地龙脉,巽龙,九龙朝宗之大贵之地。

镆铘山上好风光,龙头龙爪世无双。六千粉黛迎送远,八百烟花遮半天。五星归垣明堂现,龙楼凤阁到面前。大地日日有神守,龙真穴的待英贤。福人有缘点得对,代代当出王与侯。

其二,宋朝国师赖布衣赖公题词。

山中年年结雾烟,阵势巍峨插碧天;山高日夜生明远,大平南宁降横州;金云生定半天吹,归结祖宗万笔荣;五山无极山,鼓响胜天边;乾山乾向水流乾,合山合水胸中立;三百六十龙神足,三十六公朝天子;千水万水归一水,水曲迢迢又湾湾;广东大海作明堂,洪福滔天作圣君;固是天子地,万世着帝袭。

赖公并点评曰:此地结三穴,上穴出神仙,中穴出帝君,下穴出臣相,只有九代阴功大福之人方葬得着,无福之人勿需强求,谨记。

其三,明朝萧公题大明山。

老龙年年结雾烟,降势巍峨挂碧天。高山日夜生明月,万里来龙到此眠。九宫八卦朝天子,五岳四灵镇山川。明堂广阔堆金浪,狮象随护舞翩翩。横洲南宁作朝案,边江来宾降波毡。粉黛娇娥居左右,文臣武职振喧喧。镆铘山真遥望主,洪福滔滔万万年。若有九代积功德,土神送与祖宗眠。大仁大义配天地,无仁无义鬼无传。

其四,明朝萧公题大明山。

大明山上一穴崇,四方行龙东山峰;金系牛星隐谁知,楼台帝坐半天云;万山聚伏远朝辑,广东大海作明堂;龙虎角砂关过穴,天生非常非易逢;两边文武星峰现,世代皇候万万春。

此格主出世代天子之应。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7 01: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佛山祖庙的来源&缅怀一代宗师赖布衣

关于佛山祖庙的来源&缅怀一代宗师赖布衣2007-09-05 15:37    居住在佛山已多年,初初,喜欢上这个城市是出于多方面的原因。不仅因为这是我和爱人的相识结缘地,也因为这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特殊的地理背景,良好的文化传统,还有我喜欢的人情风俗。

    我想,如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第一次知道佛山又名禅城,禅城这个名字配合着这座城市的林林种种,深深的吸引着我;自小心诚向佛的我总觉得这座城市对我来说有很多值得自己去探寻的“宝藏”,此外,更多的为着是说不出的理由。

    数年来我特别喜欢位于禅城中心区古典而质朴的祖庙和仁寿寺,很难想象在一个如此竞争剧烈人心浮躁,并有着广东第三大城市称号的城市市中心还能存在这两个静谧的地方。每次我到仁寿寺烧香拜佛或者到祖庙探寻古迹都会抖落一身外界的尘埃。对于祖庙我情有独钟,曾多次游走在祖庙里,问及一些工作人员竟无一人得知祖庙的来源,哀叹之余不禁可惜!只是略有几位长者知道六百多年前重修过一次,要知道,祖庙至今已近千年历史。由此散发思考,大概里面的工作人员对此是莫不关心,也许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时下的生计问题等等。

    说起祖庙,不得不提一个人:赖布衣。一个赫然出现在我生命中而又令我那么可敬可佩的名字。正是因为这个名字自己才走上堪舆风水之路。永远无法忘记那天,我曾随意的试图从一个江湖术士口中问及: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风水大师。后来在一大串名字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有杨救贫和赖布衣,而后者似乎与我有着时空和命运的联系。我开始在网上搜索这三个字,搜索他的故事,他的书籍,关于他的电影电视剧,熬红明眸废寝忘食……直到有一天我知道很多很多关于他的故事。

祖庙的起源就是与这位一代宗师有着密切且重要的关系。

下面让我们一起去追寻,去回忆,去思考,去品味那些悠久而生动却似神话般的历史片断:

赖布衣传奇(传奇节选,关于祖庙章节,转自“中华风水名师网”)

赖布衣简介

    赖布衣(生卒年月不祥),字太素,名文进,贬官广东后,改名文俊,学名人俊,号布衣。江西宁都人。南宋嘉熙二年戊戌年(1238)进士,理宗时拜国师。精善地理,著有《催官篇》,其后裔迁徙广东河源一带。广州白云山,土名白石岗,立有赖布衣公墓。而其真骸则葬福建上杭县丰念寺圩背。碑文有河南国师赖布衣公墓字样(先祖河南),文星赶月形。

乡民同心建大庙


驱邪避灾保平安


    当夜,赖布衣告诉霍员外,若想避过这场灾祸,必须建造一座可容纳万人的大庙,以及一尊用上等擅木刻成的佛像。霍员外家财万贯,建一座庙绝不成问题.可是要建一座可容纳万人的大庙,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他向赖布衣建议,找五羊城中最有声望的梁府出面,或许可以集合众人的力量一起来完成。赖布衣听了便催促他尽快行事。

    梁老爷一向乐善好施,听到五羊城将发生灾难,便义不容辞的捐出五百两银子,可是这对建大庙的经费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梁老爷于是召集五羊城的乡民,到乡中的庙街募捐.梁老爷亲自站在高台上。向众人仔细地叙述三头蛇出现的始末,末了还向大家介绍赖布衣。乡民们一听到赖布衣的大名便拼命地往前挤,想一睹赖布衣的庐山真面目,并且有人高喊着:“赖大师在此,五羊城必可逢凶化吉,大家不妨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兮”

    赖布衣看到五羊城乡民们这么齐心,心里很受感动,他向众人深作一揖,然后说:“这蛇怪不知何时会出现,因此建庙宇及刻佛像之事不可延误,我看就由霍员外、梁老爷俩人负责监工,明日丑时破土兴建。”当下掌声如雷,众人纷纷解囊捐款,不一会儿,就凑足了经费。

    当晚,赖布衣为了庙宇的事,忙到五更天才歇息,临睡前他把司徒德和李牛唤醒,要他们前往紫擅山,寻找一株来受尘嚣污染的擅木,司徒德和李牛点头称是后,便立刻动身。

    司徒德和李牛顺着山势,一路蜿蜒到山顶,都没瞧见赖布衣所形容的那种擅木。

    李牛说:“大叔,待会儿怎么向师父交待?"

    司徒德说:“这擅术事关五羊城众人的祸幅,我们若找不到,就甭回去了。”

    李牛一脸惊愕地说:“这怎么成?"

    司徒德看李牛吓成那样,连忙笑着说:“跟你闹着玩的!不过,若真是没有收获,我也没有脸回去见大师。我看我们就再仔细找个两天,届时万一仍找不到.那也只好空手回去交差了。”

    李牛无奈地答应了司徒德,然后继续找到天黑。照赖布衣的说法,那佛像所需的擅木必须生长在远离尘嚣的深山里,而且要经过山泉一年的洗涤,这实在是不易觅得。

    到了夜晚两人找了一休息处,倒地便睡。半夜,李牛感觉一阵凉意,在这荒山野地里,哪来的被子御寒?他只好缩起身子,用口呵气暖手,突然,脚上似乎有种冰凉滑溜的感觉。他睡眼惺忪的揉揉双眼,定神一看,“哇!”的一声,李牛吓得从地上弹了起来。

    身旁的司徒德被这突如其来的叫声吵醒,便叫道:“李牛,你在搞什么名堂?"

    李牛以打颤的声音说:“大叔,三头蛇正在你背后呢兮”

    原来刚才三头蛇卷住李牛的脚蹂,正准备把李牛咬死,不料在千钧一发之际,李牛却醒了过来,现在它正游移到司徒德的身后。

    司徒德一听到李牛说三头蛇在他身后,马上拉着李牛没命的跑,三头蛇发出“嘶!嘶!”的声音,紧跟在后,没多久。便直逼着李牛而来。

    眼前是一冰冷的大湖,李牛命在旦夕,只得跳入湖中,而司徒德这时早已站在湖中的一块巨石上了.三头蛇似乎不识水性,在湖边停了下来,它观望了一会儿,最后一摆尾.隐身在附近的草从中。

    司徒德和李牛经过刚才的折腾,睡意全消,足足在湖中的巨石上站了一个时辰之后,才敢回到岸上。司徒德静静的望着那湖面,只见一块木头,从一股漩涡中凸起,任凭水流的冲击,它依然静止不动。司徒德大叫:“李牛,你瞧瞧!那可是擅木?"

    李牛此时惊魂来定,突然又听见司徒德大叫一声,很生气地朝着司徒德瞪了一眼,再向那湖面望去.

    “司徒大叔,在水中,你向来威猛,现在怎么只在岸上观看呢?要看是不是擅木,就下水去看个究竟啊?"

    司徒德当然知道下水方能看个清楚,可是此时湖水就快结冰了,就是身强体壮的汉子,也不敢贸然下水。司徒德心想:若真是檀木,那就可以回去向大师交差了。于是,他脱去一身衣裤,热了热身,便跃入湖中,奋力的向那术头游去。

    过了一会儿,司徒德向岸上大喊:“大师要的檀术可找到了!”此时,李牛也想跳入湖中帮忙,但他想到自己不识水性,只得在岸边等司徒德回来.过了约半柱香的时间,司徒德终于拖着那块木头上岸,他冻得脸色苍白毫无血色,浑身颤抖,李牛赶紧用他的衣裤,帮司徒德擦拭,司徒德摇头叹气说:“人老了,不中用了,想当初我。。。。。。”

    李牛知道司徒德又要述说当年的英勇事迹,连忙阻止说:“大叔,您还是赶紧穿衣服走动走动,等全身暖和之后,再告诉我您当年的英雄事迹吧!”

    司徒德知道李牛一方面是担心他身子受风寒,另一方面是怕他话匣子一开,又没完没了。他笑着敲了李牛头一下,然后起身穿衣四处跑动,等他身子逐渐暖和,天也渐渐放亮,两人兴高采烈地扛起木头,就往山下霍府走去。

    这时,赖布衣在霍府正坐立不安,等着一天一夜没有音讯的李牛和司徒德。突然,有家丁前来案报说:“司徒大爷和李牛兄回来了。还扛着一根大木头。”赖布衣立刻走到大厅,看见司徒德和李牛的肩上果真扛着一根巨木。他以鼻噢了一下,连声称赞司徒德和李牛办事妥当。霍员外看他们俩人又倦又饿的,便吩咐下人准备酒菜。赖布衣向霍员外说:“现在可派雕刻匠雕刻佛像,不过必须在禁闭的净室,闲杂人等不可出入。”霍员外允诺照办。

    匆匆过了一个月的时间,庙宇终于在众人的努力之下如期完工。众人聚集在新庙字之前,只见庙字巍峨耸立,气势宏伟,肃穆之中别具艳丽,艳丽之中又不失庄严,赖布衣领头走进庙内,司徒德和李牛则捧着佛像,跟在他的身后。赖布衣拿起笔,在黑色的匾额上,挥洒“祖庙”两个大字,众人鼓掌喝彩,鞭炮声响起,新建庙宇就此落成。

    众人在鞭炮声响之后涌入庙内参观。庙内的陈设与一般神庙不同,它除了一般的摆设之外,还有一对比
人还高的石狮,以及巨型的大钟、大鼓和大铁鼎。霍员外看见这些奇怪的东西,便问赖布衣:“大师,这些石狮、钟、鼓和铁鼎,为什么比一般寺庙中来的大?"

    赖布衣回说:“钟、鼓、铁鼎是用来擒拿三头蛇怪的,自然与一般寺庙的大不相同,而那对石狮乃镇邪之用,无论那邪物如何厉害,终究是敌不过它那对狮爪。

    说罢,赖布衣率领众人进入正殿。这时梁老爷也发问:“大师,请问 这尊金身金面的木雕神像有圣名?"

    赖布衣跪拜佛像前,连磕三个头之后,起身说道:“此乃北天玄武大帝!”

    众人一听齐呼:“北天玄武大帝,请佑我五羊城(古代的佛山属广州,广州现在又名五羊城,两地相隔很近,坐车约40分钟)子民世代平安。”说完,也齐磕了三个响头。

    突然,赖布衣脸色大变,望着木雕神像长叹了一口气,霍员外向来懂得察言观色,这不寻常的脸色,他一眼就看出来了。他将赖布衣拉到一边,小声问道:“大师,其中可有什么不对?"

    赖布衣愁容满面地说:“我曾在三头蛇出没的地方钉下三根符针,但刚才玄武大帝却告诉我,百年之后。三头蛇将破此阵一涌而出。下载如果告知乡人,恐怕会引起不安,但百年之后的灾劫又无法避免,你看,这该如何是好?"

    霍员外说:“依我看,这件事不用告诉乡人,儿孙自有儿孙福,一切就由老天去安排吧宁何况现在五羊城还有玄武大帝镇守着,纵使百年之后,邪物现身,玄武大帝也会出面相救的。”

    赖布衣听完霍员外说的话,心里暗自赞叹霍员外为人豁达,见解也比常人深远,五羊城日后出现的救星,很可能就是他的后代子孙。

    霍员外回到大厅之后,便向众人说:“祖庙与我五羊城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今后我们要经常告诫子孙:‘祖庙香火日日燃。北帝庇佑年年安。’这样才不致辜负了赖国师的一片心意。”
   
    众人异口同声的说:“是!”

    当日,赖布衣见祖庙己落成,一切安排皆已妥善。便向霍员外、梁老爷辞行。霍员外、梁老爷一直慰留赖布衣多住几天,赖布衣无法拒绝,于是在五羊城又多待了几天。他趁空闲时在祖庙大门外,题了一副对联,左联是:“凤形涌出三尊地”,右联是“龙势生成一洞天”。听说这两句话在现在的五羊城旧地(的确如此,我每次到祖庙都要站在那个灵应祠门前抬头看这副对联,然后遐想甚多。想得很久,很远……),仍然广为流传。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11: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侍郎张东白先生元祯

侍郎张东白先生元祯
      张元祯字廷祥,别号东白,南昌人。少为神童,以闽多书,父携之入闽,使纵观焉。登天顺庚辰进士第,入翰林为庶吉士。故事教习唐诗、晋字、韩欧文,而先生不好也,日取濂、洛、关、闽之书读之。授编修。成化初,疏请行三年丧。又言治道本原在讲学、听治、用人、厚俗,与当国不合,移病归,家居二十年,益潜心理学。弘治初,召修《宪宗实录》,进左赞善,上疏劝行王道。陞南京侍讲学士,终养。九年,召修《大明会典》。进翰林学士,侍经筵,上注甚,特迁卑座,以听其讲。丁忧丧毕,改太常卿,掌詹事府。以为治化根源,莫切於《太极图说》、《西铭》、《定性书》、《敬斋箴》,宜将此书进讲。上因索观之,曰:“天生斯人以开朕也。”武宗即位,进吏部右侍郎,未及上而卒,正德元年十二月晦也。先生既得君,尝以前言往行非时封进,不知者以为私言也。孝宗晏驾,为人指谪,先生亦不辩。先生卓然以斯道自任,一禀前人成法。其言“是心也,即天理也”,已先发阳明“心即理也”之蕴。又言“寂必有感而遂通者在,不随寂而泯;感必有寂然不动者存,不随感而纷。”已先发阳明“未发时惊天动地,已发时寂天寞地”之蕴。则於此时言学,心理为二,动静交致者,别出一头地矣。
  语要
  斯道在天地,不患践之不力,所患知之弗真。
  萧宜翀蚤游聘君之门,友克贞、公甫、居仁诸子,不饰廉隅於泥坐蛇行,不诡冠服於吕縚象佩,不纵浮谈於太极。
  此道自程、朱后,所寄不过语言文字,循习既久,只形诸文字,而言语殊不之及。形诸文字,才能执笔,即於性命之奥,帝王之略,极力描写,不以为异。若言语间有及之听者,虽面相隆重,退即号笑之曰:“此道学。”又或公排摈之曰:“此伪学。”士风一至於是。然实由言语者所谈非所见,所见非所履故也。
  吾人致力於大本,须灼见外教同中有大不同处。此理在天地间,如今造版籍粮册相似,有总有撒。止知囫囵一大块,而不知辨析於毫釐,略窥影嚮,便尔叫噪,不复致详致谨,反谓得人所未得真乐。鄙礼法为土苴,嗤简策为糟粕,卒至颠瞀老死。大抵实有此者,气象自别,语言动静,何莫非此。若不养得深厚,皆是徒然。此本不跷蹊,不差异,不高远,不粗率,不放肆,彼言动之跷蹊、差异,或务为高远、粗率、放肆者,则其人之能有此与否,可知已。
  天地所以相播相荡、相轧相磨,昼夜不息者,其心无他,惟在生物而已。虽其雷霆之震击,霜雪之凋残,亦所以破其顽而禁其盛,非心乎杀之也。人即天理所生之物也,如花木之接,水泉之续,然实皆得是生物之心以为心者也。苟非得是心,则是身无以生矣。是心也,即天理也。天理之在此心,日用之间,本无不流通。但以既有此身,则不能无耳目口鼻。耳目口鼻既不能无,由是诱之以声色之纷华,臭味之甘美,得之不得,而喜怒哀乐之发,遂不能无私焉。身既有私,则此心或为之蔽,而天理渐以泯矣。
  寂必有感而遂通者在,不随寂而泯;感必有寂然不动者存,不随感而纷。

[ 本帖最后由 赖徽荣 于 2007-11-18 14:37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19: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城赖氏昭公派长安敬睦堂分徙图
(昭公以下三十代)

昭公(宣著)       埙公(声和)        宜东      八官人      九郎(宗益)子念三郎
                箎公(声叶)未详    宜本 宁都会同 另详
                琴公(声清)宁都莲湖 另详
                瑟公(声雅)未详

念三郎      少二郎(天瑞)       评士(肇初)     双逊(世能)     奉承(龙波)子大三郎
高逊 未详

大三郎      四郎               大郎       安郎        十五郎 子五郎

二郎  未详

五郎       十七郎               三五郎       十九郎       念四郎(东埜子嫩五郎等)

           十八郎 未详                       十六郎 未详

   嫩五郎        万九郎(桂堂) 未详

                 万十郎(椿堂)    安国(宋辛未进士)
谢赖七郎 未详                  安道(四五郎)    良佐(一弼)    季方(普郎)子士英等
                             安天            良佑         季文
                             安节            良甫         季张
                             安礼                         季立
                                                          季高
士英
士进
士贤(司马)     洪一裔居宁都上石示、上旻、大坌等处
徙武溪村
士贞             洪二              梧郎              富郎
士兰                                              贵郎
宁都七里赖氏昭公派埙公族分徙图
(3)      (4)     (5)      (6)       (7)       (8)       (9)     (10)   (11)
昭公    埙公    宜东    九郎    念三郎    少二郎    评事    O    双逊
                                                                  高逊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O    O    O     O    O    泰承    二四   大郎    三郎(殇)
                            泰用(失考)       二郎     又四郎(殇)
                                                    五郎
                                                     六郎(未详)
                                                    友先(殇)
                                                    友得(未详)
                                                     友志(未详)

                                            
                                   (24)                     (25)    (26)
   (21)      (22)        (23)    — 万九(桂房)           — 安民——纪生
  十七郎   念四郎  — 嫩五郎 —                        — 安福(后续吊)
                               — 万十(椿房)(另吊)      — 安超(后续吊)
                   — 谢赖七郎                        — 安荣(后续吊)


(27)
(26)      —季聪
(25)    —良进—   —季端
安福——            —季兴
—良达   ——季云
—季曦
—季茂




(27)
—季贤         (28)
(25)     (26)     —季安       —士汉(居宁都县李园、罗家排等地)
安超——良才———季昌 ————士贵(居宁都固厚七里、忐坑等地)
                —季康       —士富
                —季华
                              (28)
                   (27)        —士仁(居宁都固厚、七里、石城观下等地)
        (26)      —季甫 ————士道(居宁都县城下河等地)
(25)  —良友—   —季常       —士举
安荣—          —季显      ——士儒(居宁都背村、九塘等地)
      —良信     —季达
                —季寿
                —季林
                                     (28)
                        (27)        
        (25)      (26)   —季文  —士进(居宁都赤坎、石榴排、横田等地)
       —安国   —良佐——季方——士贤(居宁都固村、石城小弼等地)
(24)        —安道           —季立——士明(居宁都会同腰田、长胜、赖坊、赣州丰城、瑞金等地)
万十(椿房)——安夫                   —士祖(居宁都七里村)
           —安节                   —士济(居宁都会同大斜开基祖,分徙江西、四川等地)
           —安礼   —良甫——季礼——士彰(居宁都田头长塘等地)
—士虔(居宁都对坊、广东潮汕等地)
—季真—
  —士诚(居宁都会同陂头、梅江镇等地)

宁都罗家赖氏昭公派必超族分徙图

(1)硕公—(2)灿公—(3)昭公—(4)埙公—(5)宜东—(6)九郎—
—(7)念三郎—(8)少二郎—(9)评事—(10)   —(11)双逊—(12)  (13)   —
—(14)   —(15)    —(16)    —(17)泰承—(18)四郎—(19)大郎  —
—(20)五郎—(21)十七郎—(22)念四郎—(23)嫩五郎—(24)万九—(25)安超—
—(26)良才—(27)季昌—(28)士汉—(29)十郎—(30)必超(开基祖)
宁都大斜赖氏昭公派士济族分徙图

(1)硕公—(2)灿公—(3)昭公—(4)埙公—(5)宜东—(6)九郎—
—(7)念三郎—(8)少二郎—(9)评士郎—(10)阙—(11)双逊—(12)   —
—(13)   —(14)    —(15)    —(16)    —(17)泰承—(18)四郎—(19)大郎 —
—(20)五郎—(21)十七郎—(22)念四郎—(23)嫩五郎—(24)万十—
—(25)安道—(26)良甫—(27)季礼—(28)士济(开基始祖)
宁都固村岚溪赖氏昭公派祥善族分徙图

—卅五
—洪—公——卅七(田埠乡大兴祠四修另修)       —祥衡
—卅八—友德—      —时富——     —祥卿
                    —时达         —祥禄
—洪二公(石城小弼,另修)      —时逸         —祥泰
                             —时通         —祥瑞
                                            —祥善(后续)
                                            —祥义(子孙徙上饶县)
—志逊(子孙徙赣州市)
              —志杰(子孙徙广信、建宁、永丰中村)
              —志敏(子孙徙永丰沙溪)                              —尚兴
祥善(生九子)——志立(子孙瓜瓞宁都县城、官竹园、罗江、会同鹧鸪)———尚茂
(1396年开拓上石示)                                                    —尚盛
                                            —尚(   )
              —志政(子孙分居固村镇下旻村)———尚(   )
                                             —尚先
                                                                       —尚(  )
              —志礼(子孙分居一新街、岚溪、中石示、洛口、宁都县城、石城县)———尚(  )
                                                                       —尚(  )
                                                                       —尚(  )
注:祥善公于公元1396年到岚溪(上石示 )开拓。志立、志政、志礼三兄弟(祥善公九子中的三个)则于1406年定居。岚溪祠建于1651年,下旻祠建于1694年。
宁都田埠大兴赖氏昭公派宗达族分徙图
(31)   (32)
(30)  —念二郎——仲进(子二)
—卅五—
         —念七郎——明郎(未祥)
                           (29)              —七十郎
                          —洪一————卅七—
                                               —留十郎
(27)(28)                           —卅八(另修)
秀方——士贤(子二)————
(1265年由宁都县城徙田埠武村)
                          —洪二(徙石城小弼,另修)


(35)(36)
         —宗仁——本琼(徙会昌)
(32)(33)(34)                  —本厚(失考)
——德和—子云—彦祥———          —本英(未祥)
                            —宗义——本言(未祥)
—德明—子仁—添福——            —本清(未祥)
德昭—子原—添进        —宗礼——本廉(未祥)
—本刚(未祥)
—宗智——本固(未祥)
        —本德(未祥)
—本茂(未祥)
(37) (38)
—宗达——庆贵—庶常—正球(子三)
        —庆机—庶纲—正玢(子一)
—用郎(徙石城)
                —正瑄(子四)
—庆祥—庶广——正修(子二)
                —正纬(子一)
                            —宗寿(续吊) —庶贤——正璇(子未祥)
                                                   —正玑(子未祥)
—宗德(未祥)
                       —正顼(子二)
—正显(子一)
—宗正(未祥) —庶恒 —正顺(未祥)
                      —正道(子七)
                      —正隅(子一)
                      —正琳(子四)
宁都莲湖赖氏昭公派琴公族分徙图

昭公
                  —有先—诗公—孟公—绪公—珠公—瑞五—吉公————
琴公(昭公三子)——有德—书公—孔公—纪公—玉公—朝六—园五———
                  —有信—易公—曾公—  公—珏公—贱公—悦公——


——景公—辰卿—福公—笛公—相公—克盛—继芳—————
———仕公—宦卿—寿公—箕公—卿公—克匡—继科(后续)
————谏公—嘉卿—禄公—裘公—仁公—克荣—继成(另吊)

——贤甫—大理—时济—梦泉—人伟—南山—景骏—先韬(子孙散徙,失考)
—端甫—大人—时遇—梦麟—人忠——南江
                                —南汉
—吉甫—大纶—时发—梦周
—昌甫—大中

—朝甫—大纪—时泰—梦鳌—人恭—南阳
—园甫—大纲
               —时清
—仕甫—大钦—
              —三才
继科——宦甫—大恭
—寿甫—大敬—时通—梦熊—人信—南林
—时甫—大缙—时达—梦龙—人杰—南沼(后裔迁徙信丰)
—卿甫
                                      —景焕—先质—忠兴—    —朝臣
—儒甫—大绅—时雍—梦符—人俊—南塘——景煜                  —朝举
                                      —景灿                  —朝佐
(朝佐、朝宗二房如双峰并崎绵远子孙繁衍故成望族,裔传宁都莲湖、—朝宗
石杵、雪竹、湖田、县城,迁徙广昌、云南、四川、赣州、信丰等地)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3 19: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赣人的来由------巫元彪

嘉靖四十二年(1563)蓝松三领导的粤东大埔、程乡畲民起义等等。这一时期起义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畲汉人民联合斗争,其中以正德年间爆发于赣南横水、左溪、桶岗等地(今崇义县)以谢志珊、蓝天凤为首的畲汉民起义规模最大。谢志珊、蓝天凤“自称盘皇子孙,收有传统宝印画像。”他们“原系广东流来,先年奉巡抚都御史金泽行令安栖于此,不过砍山耕活;年深日久,生长日蕃,羽翼渐多,居民受其杀戮,田地被其占据;又且潜引万安、龙泉等县避役逃民并百工技艺游食之人,杂处以内,分群聚堂,动以万计。”正德十一年(1516),谢志珊、蓝天凤以横水、左溪、桶岗为中心,发动起义,旋在下新地、稳下、义安等地设营寨80余处,并与广东高快马、湖南龚福全等起义相互声援,转战于湖南的桂阳、酃县、宜章和江西的遂川、万安、泰和、永新等地,纵横千里,声震朝廷。于是,明朝廷任命王守仁为南赣巡抚,节制赣、粤、闽、湘四省八府的兵力,采取剿抚并举的方针,才把这次起义给镇压下去。这次起义,表明汉畲民族融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此后,为防范汉畲人民再度造反,王守仁上奏朝廷设立崇义县治,县衙就在横水镇。又采取一系列措施对畲民进行压迫和限制。从此,畲民不敢聚居于一起,一些畲民隐瞒族性或依附汉姓;客家地区畲族的族性迅速走向消失,以致有清一代直至民国时期,地方文献资料里面已很难找到关于畲民起事的记载,在广大的客家地区,也罕有完整的畲族村落。从上资料表明,有些“山都”、“木客”,他们大多也是“外来人”,畲族也不是赣南最早的先祖。

谁是赣南最早的先祖,据历史传说和有关资料分析:最早生活在赣南的土著人是九黎族人的后代。

五千年前,中国的中原地区早已是多民族的集居地,人类已进化至部落社会,部落各有首领名为酋长,称为(诸侯),各部落为了拥有较多的财产,迅速扩大范围,于是部落与部落之间产生战争,战胜方把所获得的俘虏强制给人当奴隶,并吞并战败方的全部财产和地盘,叫兼并诸侯,各诸侯的联盟,历史上叫做国,国君对战争有功者进而有封邑,由于权力和财物的欲望,暴力和掠夺所起的作用,这样奴隶主的野心就越来越大,战争就越来越多。早在4986年前就有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争夺盐湖资源的部落战争——炎黄二帝战蚩尤。

当时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集中着几个势力较大的部落:有炎帝族、黄帝族、夷族和九黎族等。

黄帝族居住在黄河中游南岸、嵩山以东、以新郑为中心的密县、禹州、郑州一带。

以炎帝为首领的部落,原居姜水流域,现陕西省宝鸡境内,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建都陈城,今河南准阳,迁都曲阜,今山东兖州。


而水稻的种植技术和陶器制作工艺又在江西波阳湖东南岸地区以及湖南省的道县等地。为什么水稻的种植技术说成炎帝的功劳了呢?其实并不奇怪,不是有句古话“败者为寇,成者为王”。

至于那些神话和史料,只不过是人们的一种良好想象而已,不可能所有这些发明,都是炎帝一个人的功劳。他只不过代表一个时代,一个象征。著名史学家范文澜说:“中国古代学者认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因而一切文明制度都推在他身上”,,而且也科学地说明了所有发明创造都不是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一个历史时代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这就是我们所常常讲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古典上关于炎黄二帝战蚩尤有多种说法:有说炎帝原居姜水流域,后沿渭水东下,到达河南、湖北一带,炎帝部落初期从事采集、渔猎,因发明农业,开始了半定居的农业迁徙生活。炎帝部落对中国农业发展有伟大贡献。炎帝“遍尝百草”,发现可食用植物并培育成农作物;发明了生产工具,取代刀耕火种,开创了农业文明史。同时,改善饮食结构,了解植物的治疗作用,开创了中国医药史。

后来蚩尤从南方北上与炎帝争夺地盘,蚩尤把炎帝打败赶到涿鹿,炎帝打不赢蚩尤就请黄帝帮忙才把蚩尤打败。其实不然,经中美考古学家考证,江西万年是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有着一万两千年的水稻种植历史。在约1.2万年前的晚更新世末期,随着气候变暧,野生稻已经分布在江南一带,鄱阳湖东南岸,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成为长江流域栽培稻的起源。在万年县的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中,野生稻和栽培稻的遗存都有发现,时间大约在1.2~1万年前。对两遗址的出土遗物和遗迹现象的研究表明,在大约1万年前的一段时期内,仙人洞是原始群落的主要居住场所,而吊桶环则成为临时性的屠宰场所和稻谷收割后的打谷场。伴随着原始稻作农业的出现,人类烧制出最初的陶器(条纹陶和绳纹陶器)。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出土的陶片经测定都在1万年以前,是世界上最早的陶器之一。


炎帝部落是当时最强大的一个部落,是西戎羌族的一支,最早从西方游牧迁入中部,而后又迅速向湖北、湖南、安徽、江苏、山东一带扩展。与当地人杂居,学习当地人的水稻农耕技术,由游牧转变为农民。湖北省神农架和湖南省茶陵一带是炎帝神农氏长期活动的地方,后来炎帝就死在湖南省的茶陵县。安徽省的黄山是黄帝活动的地方。随着人口的激增,当地人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威胁,因此,炎帝族与当地人的关系骤然紧张起来,时常发生争夺斗争。炎帝族进入华东地区后,首先与蚩尤部族发生了正面冲突。蚩尤族联合巨人夸父部族和三苗等九个较大的部落,用武力击败了炎帝族,并进而占据了炎帝族居住的“九隅”,即“九州”(扬州、荆州、豫州、青州、兖州、雍州、幽州、冀州、并州)。炎帝族为了维持生存,遂向黄帝族求援,而后炎黄二族合战蚩尤,打了多年的仗,还是九战九不胜(有说是久战久不胜)。当时蚩尤族集结了所属的81个支族(一说72族),在力量上占据某种优势,所以,双方接触后,蚩尤族便倚仗人多势众、武器优良和地形条件等优势,主动向黄帝族发起攻击,打的炎黄部落节节败退。据说九黎族人善于制作兵器,其铜制兵器精良坚利,擅长角牴、他们个个手持利器,英勇善战,历史上称九黎族人的首领蚩尤,兽身人言,铜头铁脖子,头上有角,耳上生毛硬如剑戟,能吃砂石。其实九黎族人身上穿的是盔甲,盔甲和铜制兵器都是九黎族人最早发明的。九黎族人把盔甲制成各种动物形象的装饰,穿在身上,戴在头上,一来可以防身,二来可以吓唬敌人,还可以当武器用,因为这种盔甲是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炎黄部落人从未看见过,于是就有“兽身人言,铜头铁脖子,头上有角,耳上生毛硬如剑戟”等传说。至于能吃砂石,实际上吃的是沙糖和冰糖,形状像砂石,北方人以前没有看过更没有吃过。

黄帝虽然暂时败于蚩尤,但是黄帝比蚩尤聪明,他总结了战败的原因,1、地形不熟,水土不服,战场对他不利。长江和准河流域深山洞穴和沼泽湖泊多,九黎族人凭借地形的优势,又有驾驶船只和流放木排的特长。九黎族人采取游击战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逃,你奈何不了他,九黎族人实行持久作战方案,其目的是守住自已的地盘,不让别人侵占。据说刚洞庭湖畔一个地方就打了好几年的仗。而炎黄部落是西方人,从未进过深山老林和湖泊沼泽,很难辩别方向,因此处处挨打。于是黄帝制造了指南车,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黄帝想:山区和水上作战他不是九黎族人的对手,而平原作战他炎黄部落可占优势。2、以前的作战方式不对,因为蚩尤部众勇

当时生活在赣南山区的土著人,也就是现在的畲、瑶族,人口不多,赣南人口的增长主要是中原汉人的迁入。

首次进入赣南的中原人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命尉屠睢率50万大军分五路征岭南百越,其中一路就经赣南而进驻今梅岭“守南埜之界。”后因西线进攻的尉屠睢失败,秦始皇于公元前214年再派任器和赵佗领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这批戍卒有无留居赣南并传下后裔,已无从稽考。今天赣南已经找不到三国以前入居的老姓氏。我们只能从考古资料和地方志的传说资料中寻觅秦汉时期汉民的踪迹。

如,考古资料方面:1982年赣州地区文博部门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在大余池江长江村寨上发现许多汉代南埜古城遗物。1996年,又在城址旁边发现了一只变形的汉代青釉釜,首次发现赣南汉代窑址弃物。赣南的西汉墓没有完整的出土资料,仅1982年南康县蓉江镇杉树岭西汉土坑墓出土了一批硬陶青釉四方壶等。东汉墓葬则在赣南发现较多。比较重要的有:1980年在赣州市蟠龙镇武陵狮子山清理发掘的东汉初墓葬,其墓画像砖上印有:二骑二从的官吏武士出行图及一官吏盘腿端坐,侍女跪地执扇,旁立武士,一人匍匐朝拜的二幅图案,反映了墓主人的生前地 位。据考,墓主人当是食三百石的赣县县官。1995年赣州地区博物馆在定南蕉坑清理发掘一座东汉墓,墓曾被盗,仅得一枚陶纺轮,但墓画像砖上印的虬须人面图案,却十分精彩。1996年在南康三益荒塘清理发掘的东汉晚期墓葬,出土了 一批珍贵的青铜器,其精美程度当为赣南之冠;据考,墓主人为当地贵族。

赣南人口的增长和变迁是从西晋末年开始,大批的中原汉人因避战乱南迁赣南,从此赣南人口逐渐递增。历史上,客家先民自中原迁居南方,总计大迁移五次。时延1500年的记载。

第一次的大迁徙是在公元317—879年间,东晋怀帝妥朝时,由于西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形成对汉民族影响深远的“五胡乱华”之局,晋代的中央政府,不得已也迁到建康,就是现在的南京,中原地区的不少官员,也纷纷随着渡过黄河南下。内地的人民有迁移力量的,或有迁移的机会的,都相率南迁,当时称为“流人”。东晋后期,长江流域战火纷飞,汉族民众又继续向南迁移。建武年间晋元帝率臣民南渡,即“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由中原迁建康(今南京)、豫(河南)、鄂(湖北)南部、皖(安徽)、赣(江西)、延长江北岸,赣江上下游。辗转迁入赣闽粤边区。稍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当时,江西赣南,福建闽西,及广东粤东、粤北这一三角地带,地处东南海滨,局面较为稳定,因此南迁的中原民众一批一批涌来赣南,其中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一部分则散居赣南各邑。为了避免和原户籍者发生混淆,便把这些新来的户籍称为“客”。这是“客”字第一次在中华民族上出现。

据对客家姓氏谱籍资料的调查,发现目前赣南最古老的姓氏就是从晋代开始入居的。如:

     宁都赖氏,据桴源忠诚公墓碑及《松阳赖氏重修族谱》载:西晋“永嘉之乱”,赖功行之子赖忠诚从浙江处州迁高山丛林的肖田桴源,是宁都有文字可查的最早南迁中原汉民。其玄孙光公由桴源官任浙江松阳,遇公为江东太守,赖姓始改松阳郡。硕公字仲方,官任太常少卿,于东晋末又避乱辞官归隐桴源。南朝元嘉初因遭水患,仲方漂流至雪竹坪(今梅江镇)定居。这是宁都县城最早的开基姓氏。

     石城郑氏,据石城《井溪村郑氏六修族谱》载:“晋怀帝五年,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迁奔吴,(郑氏)避居豫章西山龙园梅井坪”,至“晋义熙八年壬子(412年),兄弟迁南康郡揭阳县石 逯速(今石城小松镇 脑)……后移居南桥岭。”这是石城现存最古老的姓氏。

     又据赖际熙《崇正同人系谱》卷2《氏族》“钟氏”条载:“东晋末,有钟简者,世居颍州,生三子:长曰善,次曰圣,三曰贤。元熙二年(公元420年),避寇南迁,……贤则徙居江西赣州。”钟氏在赣州居住了一个时期,后移居宁化石壁,成为钟氏入闽始祖。

    整个南北朝时期直至唐初,由于政治动荡,不断有北方汉民流入赣南。如:钟氏,其先人本为中原世家大族,因避“五胡之乱”而南迁,侨居金陵(今南京)。南朝时,因“候景之乱”,钟氏再度南迁,其中一支转辗来到虔州(赣州)孝义坊(今孝义巷),后又迁居兴国篮田里。

九黎族也叫九夷,由九个部落联盟组成,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生性凶悍勇猛。九黎族居住在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带。据说,盔甲和铜制兵器的发明制造、水稻种植技术和陶器制作工艺都是九黎族人最早发明的。据考古学家考证,我国采冶铜的历史源于江西、安徽、湖北一带。江西省瑞昌市铜岭古矿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年代最早、内涵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大型古铜矿采冶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遗址面积7万平方米。专家认为这里是我国青铜器时代主要铜料基地之一。从江西清江的吴城遗址和新干大墓出土的古文物,这里早已是长江中游的青铜王国,是南方青铜文明的圣殿。还有湖北大冶铜绿山古矿遗址、阳新港下古铜矿遗址,安徽的铜陵金牛洞古铜矿遗址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稻种植技术和陶器制作工艺逐渐发展到湖南、湖北、浙江、江苏、安徽、四川及河南省的南部地区,这些地方早已有人类居住,被称为九黎族人,九黎族是江南多民族的统称。猛剽悍,生性善战,还会巫术和诅咒。他知道用武力是斗不过蚩尤的,要想打败蚩尤只有智取。涿鹿之战古典上有几种说法,一说黄帝用美人计,历史上第一个采用,黄帝叫女魃迷惑蚩尤,然后下药毒死蚩尤,同时又得九天玄女授兵法“六壬”、“遁甲”,才把蚩尤打败。二说蚩尤虽然勇猛,力大无比,无人可敌,但他有勇而无谋,只适合打分散相的游击战,不适合打大部队的骑兵战。于是黄帝调整战略部署,采用边战边退,把九黎族人引诱到华北平原,当他撤离到河北的涿鹿地方时反击猛攻,发挥西戎羌人骑兵的作用,还有巫咸臣相发明的鼓,以擂鼓为进,鸣金为退的战斗号令,大批骑兵部队以排山倒海之势猛冲杀过来,九黎族人从未经历过如此强大规模的战斗,还未等蚩尤想出应战之策时早已成了西戎羌人坐骑之下的鬼魂。黄帝把以前的不利因素转化为自已的有利因素而得胜。而蚩尤他在江南是条龙,到了华北是条虫。再说他的部落也是一样,虽然各有特长,个个英勇善战,但没有经过正规军训练,是由多个部落组合而成的,虽然人多,武器装备也好,但没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性,步调不一致。因此,蚩尤一死,群龙无首,再加那些西北汉子就像西部草原上的饿狼,手持利器,猛扑过来,九黎族人那里抵挡的住,个个纷纷败下阵来,涿鹿之战,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九黎族惨败退出中原,散往四荒之地。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族被彻底打败了,他们一部分败回南方,一部分被俘虏,留在北方,成为“黎民”。炎黄取胜而统一中国。涿鹿一战,轩辕族和此后数百年都被“玄宗”子弟追杀。为了保存九黎族最后的血脉,残余的九黎人不得不隐姓埋名,和当地的部落杂混而居,并发展出东夷、百越、北狄、南蛮、西戎、西瓯。百越和南蛮就是赣、闽、粤几省的祖先。涿鹿一战被炎黄族打败的九黎族人逐渐向南逃离,有的逃到赣南山区,沦为山中樵夫,称为山都、木客。现在赣南的畲、瑶族就是九黎族人的后裔。从畲、瑶族的民族特色、生活习俗以及崇拜信仰等诸方面都保留了古代九黎族人的特点,因此,证实赣南的先民就是九黎族的后代。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3 19: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秦及秦汉时的“蛮”主要指居住在长江中游及汉水、淮河流域的少数民族,和今天的苗瑶民族关系较密切,后来才用来泛称南方少数民族,其中蛮俚、蛮僚、西原蛮、洞蛮等指百越后世。隋唐以后,五岭周围(主要是岭南)百越后世居住的地方被称作“洞(峒)”或“溪洞”,于是有“洞蛮”、“洞民”、“洞僚”、“洞客”等称呼。东欧和闽越:东匝亦名瓯越或东越,以今温州一带为中心,主要分布在浙江南部的瓯江流域。闽越以今福州一带为中心,主要分布在福建闽江流域及其沿海岛屿上。南越和西瓯:主要分布在岭南的广东、广西一带。亦泛称扬越、外越,又曰陆梁。
   百越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和南方各地,直至越南北部的广大地区。正如史书所说,自浙江会稽至交趾,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各姓”,就国内来说,即现在的苏南、上海、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省、市、自治区,都曾是古代百越居住的地区,这同我国东南沿海新石器文化的分布是一致的。

百越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生活、斠化特点。百越语为黏著型 ,不同於汉语的单音成义,故百越语蠯成汉语时一字常译为两字,如爱为栐职,热为煦虾。有人认为越语蠇今壮侗语系的语言十分接近。百越族的生活、风俗习惯也有特点,是﹕凿齿; 断发纹身;契臂为盟;多食海产;巢坚;善使舟及水战;以及善铸铜器 ,如青铜剑、铜铎(大铃)等。

古代百越族的居住地,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新石器文化遗址,反映了“先越文化”的特征。从河姆渡遗址第四层出土的稻谷和骨耜来看,证明我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是世界上栽培稻谷的起源地之一,稻谷并不是由国外引进的,百越族则是我国最早栽培稻谷的民族。河姆渡遗址还出土了家猪尤其是幼猪的骨骼,表明我国饲养家猪的历史,也可以远溯到七千年以前。从而断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猪的国家之一,百越族则是最早饲养家猪的一个古老民族。

《史记·货殖列传》称,“楚越之地,饭稻羹鱼”。因为于越多葛稀,所以春秋时越王就“使越女织治葛布”。《越绝书》还记载“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等以及百越地区普遍存在的干栏式建筑,这就构成了东南百越稻作区域文化基本的地域特点。

百越族的铸剑技术更是闻名天下,吴越故地是春秋时代青铜宝剑的故乡。干将和莫邪的故事流传甚广,浙江莫干山即由此得名,并有剑池遗址。因越人擅长铸造和使用青铜剑,所以在古越族居地每每发现有青铜剑遗存。1965年在湖北出土一把越王勾践的宝剑;1973年在湖北江陵又出土一把越王州句剑。
   百越人不但铸剑技术高超,越人也擅长航海。越人“水行而山处”,为习水民族。百越族人民素以善制舟楫,巧于驭舟,首创水师,富于航海经验而著称于世。


百越族的航海技术是很发达的。在交通相对落后的古代,海上交通较陆上交通更为容易。借助季风和洋流,从江南到达日本,一周时间就够了,甚至更短。

在中国历史上,中国江南的广大地区,在秦朝、汉朝以前都是百越族的居住地,他们所使砨的古越语,与中国北方所使用的上古汉语也相差极大,彼此不能通话。根据语言学者的研究,在现在所谓汉语七大方言中,北方方言( 官北话 )可以粗略看成是古汉语数千年来在中北方发展出来的结果,而其余六大方,却是由于历史上北方居民数度南迁与南方民族的语言相互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尤其是吴语,闽语和粤语,更与百越民族的古越语有相当密切关系。现在居住在中国南方属壮侗语系和苗瑶语系的各个民族,不论是在语言上,或者是在文化习俗上,都与古代的百越族有一定程度的关系。此外,也有某些学者认为,堨现今中南半岛的一些民族,比如说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掸族、越南的京族和芒族、甚至属于南岛民族的台湾原住民,也都和百越族有相当程度的密切关系。

现有的一些语言学研究均指出,在癠越族被汉化以後,其所使用的很多字咏,却依旧遗留在不少民族现在的语言中,比如说属侗壮语系和苗瑶语系皠中国某些少数民族,被归为汉语方言皠一些南方方言,甚至包括印尼、马来西亚、夏威夷、新西兰等地的南岛民族,其语言中都可以找堰属於古越语的同源字 。

百越中最早出现的一支是春秋时的于越。于越初一会稽为中心,至勾践建越国。春秋末期,吴越常相攻占,公元前492年越国为吴王夫差打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19年后终于攻灭吴国,与诸侯会盟徐州,号称霸主,勾践就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统一天下,吴越故地的百姓不满秦的统治,成为秦朝统治者的忧患。史载当时越族分为内越和外越。外越流徙于海上,长期与秦朝统治者作斗争,由于秦防范很严,外越无法回到故乡,被迫逃生,寻求海外居地,遂到日本。
     日本文化由绳文文化向弥生文化过渡是一次质的飞跃。而创造了弥生文化的并不是日本列岛上的原住民,有学者认为,秦汉之际曾有大批吴越百姓迁徙到日本。这批一民把先进的文化技术(例如水稻种植技术)带到了日本,使日本本土文化有了一次飞跃,产生了“弥生文化”。

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百越族在历史长期的发展中经过多次分化和聚合,百越族同我国其他古民族一样,在长期与其周围特别是同汉族的不断交往中,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交流,而且在血统上彼此融合。百越族大部分混合与汉族之中,最后于春秋战国时融合于华夏民族之中。而南越、东越、闽越则于西汉之时逐渐同化于汉族。至东汉三国时,百越族已经逐渐消失。

而百越族以其他一些部落或部落联盟,逐步形成为中国南方壮侗语族中的畲族、壮族、傣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

畲族同胞认为:畲族乃古代越人的后裔,此说根据史籍中关于古越人和今天畲族在分布地域上的对照、民间传说和历史记载的偶同或从族称义、音的演变去推论以及畲,越具有共同的盘夸瓜传说,共同的生产方式,生产水平和共同的风俗习惯等,认为畲族乃古越人的后裔。在“越人”后裔说中,又有许多不同的具体说法,如认为畲族乃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或范蠡的子孙;有认为是我国秦、汉时代的越人后裔;有认为是源于汉晋讨代的“山越”,特别是与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6 年)封地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的越人后裔南海王织有密切的渊源关系,等等。

虽然在今天已经找不到一个名字叫百越族的民族或族群,不过,百趠文化事实上却透过种种不同的方式,圠很多不同民族的文化里面留下了种种痠迹。如百越民族之习俗的洗骨葬,所谓的洗骨葬,或称二次葬,在中国长江各地,比如说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台湾的汉人,以及很多少数民族,比如说壮族、藏族,都有这种习俗。事实上,一直到现在,台湾的鹤佬人和客家人也都还采用这种丧葬仪式,在土葬数场後开棺取骨,然後将全副骨骼一一置堥一称为金的陶甕当中。 这种洗骨葬的习俗,事实上并不是汉族所固有的,而是环太平洋原始族中普遍分布的一种文化特质,广及中国大陆、东南亚和东北亚、南太平洋诸岛、以及南美洲、北美洲 。根据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学者凌纯声的研究,整个洗骨标化圈裏诸民族所采行的洗骨文化,基栬上均为来自相同起源的一个文化习俗。而这个习俗最早的起源地,正是百越族所居住的中国大陆南部。
   百越族的许多支系都有所谓的“断发文身”,喜食虫蛇蚌蛤腥味之物等习俗。他们认为剪了发,便于下水,而文身像蛟龙的形象,可以避免水中动物的伤害。可见,百越族的文化特点、语言和生活习俗,均明显不同于夏民族,且一直保留到汉代仍很突出。

百越在秦汉以降,百越及其后世不断融合于汉族,居住地域萎缩了,但这一民族并没有消亡,从先秦西汉的百越到中古时期的俚僚,再到现代侗台语民族,其发展脉络是很清晰的。

百越族的文化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也受到其周围古文化、特别是中原文化的影响,从而日益汇入到中国古文化之中,为缔造经过的历史文化做出了自己卓越的贡献。

( 三)东夷说。远古时期,东夷集团与炎黄部落联盟并居黄河流域。东夷集团主要分为蚩尤、帝俊、徐夷、莱夷和淮夷五大部分。他们的地理分布情况是:蚩尤部居今山东西南一带,帝俊部

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淮河与黄河之间的“东夷”里靠西南的一支“徐夷”有密切的渊源关系。认为畲族和大部分瑶族同源于“武陵蛮”,而“武陵蛮”是“东夷”迁居鄂、湘西部地区后,融合了其他民族成份而形成的。此说从先秦氏族的迁徙、神话传说、考古资料及文化特点等方面,论证了“武陵蛮”中的一支“诞”(即“莫徭”)是由“东夷”族群迁到湘西、鄂西后,融合了三苗、氐羌(犬戎)的成份而形成的。到唐宋之际,“莫徭”在迁徙过程中,又分别发展形成新的族体—— 畲族、瑶族,有一部分加入苗族中。有人更从畲族的族谱记载中找到畲族与“东夷”密切关系的线索。传说在盘夸瓜王时,“东夷”王献美女奇珍、奇珪、奇珠三人,美貌丰姿,盘夸瓜王以长女奇珍赐配长男盘自能,以次女奇硅赐配次男蓝光辉,兰女奇珠赐配三男雷巨佑,孙女龙郎宫主配与钟智深为婚。已故的潘光旦教授更把长沙“武陵蛮”的渊源关系往前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生活在淮河和黄河之间的“东夷”里靠西南的一支“徐夷”。他认为“徐夷”与苗、瑶、畲都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后来向长江流域活动进入五岭山脉中的一部分,就是发展为今夭的瑶族,一部分从五岭山脉向东在江西、福建、浙江的山区里和汉族杂居融合而成为畲族;另一部分曾定居在洞庭湖一带,即后来进入湘西和贵州的苗族。有人从高辛氏和“东夷”、畲族的文化遗产作了比较,如死人洞葬,拾骨重葬,丧葬以歌代哭,结婚时男女不对拜,女子结髻、蒙青巾、扎红头绳、插花鸟银饰、穿戴凤羽样衣冠、梳妆用“铜镜”,煮饭用“鬲”,生产用“镐”,打猎用“弩”,脚穿木拖鞋、草笼鞋,喜唱山歌,对本族人说“山哈”话,自称为“徐家人”,称中土汉人为“阜佬”,称土著汉人为“闽家人”,爱狗,流传“一犬九命”(意即打死一城头狗要赔偿九条人命)的故事,传颂“风凰鸟”,结婚时正门横眉上写“凤凰到此”四个字的横联等等,说明高辛帝喾、东夷、徐夷、畲族具有极其密切的渊源关系。
   (四)河南“夷”说。畲族源于古代河南“夷”人的一支,是属于高辛氏近亲的一支氏族部落。有的认为畲族源于河南,其祖先是“龙麒”,等等。

(五)“南蛮”说。认为畲族乃“蛮”或“南蛮”的一支,是广东的土著民族。此说认为盘夸瓜传说不仅流传于“武陵蛮”中,也包括《 搜神记》 中所说的“今即梁汉、巴蜀、武凌、长沙、庐江郡夷是也”,相当于今天大半个南中国。因此,说畲、瑶同汉晋时代长江的崇奉盘夸瓜传说的“南蛮”有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又因福建、浙江等地这畲族家喻户晓传说广东凤凰山乃是他们民族的发样地,从而论证畲族乃东汉时期久居广东的“南蛮”一支,是广东的土著民族。
   (六)福建土著“闽”族后裔说。认为闽、越乃我国南方的两个古老民族,闽族系福建土著,乃畲族之先民,越乃福建的客族,畲族非衍出于越族。
   不管是武陵蛮还是东夷百越人,他们都是少数民族,在当时由于受到汉族封建统治者的压迫,他们开始向外迁移,并在迁移过程中,逐渐发生分离。其中较早往西迁徙,进入黔北黔西、川南、滇东、桂西的一支,后来演化成了苗族。于隋唐时期进入赣、闽、粤三省交界地区的一支,后来形成为畲族。而唐宋时期由湘南越南岭,分道进入广东、广西的则成为瑶族。隋唐开始进入赣闽粤交界区的畲族,其迁徙的路线是:从洞庭湖边出发,沿着衡州、郴州等区域南行至南岭北麓,不逾岭而东折湘赣边,入赣中赣南,再至闽西南而粤东,广泛散布于赣闽粤三角区,逐渐形成畲族族群。畲族在赣闽粤三角区流徙的过程中,曾结集于潮州(隋、唐时期的潮州辖境包括今梅州的大部分县市)的凤凰山一带,并作了较长时期的住留。所以,畲族中流传着关于祖居地凤凰山的传说。如著名史诗《高皇歌》咏道:“龙麒起身去广东,文武朝官都来送;凤凰山上去落业,山场地土由其种。……蓝雷钟姓出广东,广东原来住祖宗;……广东路上去安葬,广东路上是祖坟;走落潮州凤凰山,住在广东已多年……”。原来,畲族因居住山林,刀耕火种,是不需交粮纳税的。正如《高皇歌》所咏:“当初掌(畲语称“住”为“掌”)在凤凰山,做得何(畲语称“有”为“何”)食是清闲;离天三丈无粮纳,离木三丈便种山”。所以,唐宋时期,畲族人口发展很快,几乎占领整个粤东地区。清光绪《嘉应州志》云“梅地古为畲、瑶所居”。可见畲族对粤东地区的影响是很深的。宋元时期,由于畲族人口急剧增加,加上其它政治、经济等原因,畲族复又由粤东向赣南、闽西等地迁移。流传在闽东、浙南畲族中的《畲族祖先传说》这样说:“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凤凰山的名气越来越大。官府知道了,要他们按地纳粮,照人抽税。他们交不起粮税,官府派兵围剿。在交战中阿郎和爱莲(畲族的男女祖先—引者)不幸牺牲。他们的劳动成果被官府霸占,迫使其子孙逃离凤凰山。” 子孙后裔虽然迁走了,但结集地烙下的信息却是深刻的。因此,凤凰山之与畲族,就象宁化石壁之与客家人、南雄珠矶巷之与广府人、洪洞大槐树之与华北人一样,都是移民史上象征意义极强的“祖居地”。

畲族与历史时期迁入的汉族一样,对于赣闽粤这片广袤的山区地域来说,也是移民。因此,他们与不同时期迁入的汉族构成了杂居错处的格局。如:赣南,据清光绪《江西通志》卷四八“南安府条”载:“当五岭最东为交广襟喉,地多瘴,与輋人杂居。”又,“崇义俗杂五方,虽风气与三邑略同,而輋人附居,多射猎为食”。《衢志》卷八“风俗志”载:“龙南山中有畲客,其妇恒终岁赤足与南子杂居作度日,不与汉族通婚。后来畲族由闽粤播迁处之深山丛中,渐渐阑入衢境。”闽西,据清杨澜《临汀汇考》卷三载:“唐时初置汀洲,徙内地民居之,而本土之苗仍杂处其间,今汀人呼为畲客。”粤东,据宋人编撰的《太平寰宇记》载:梅地宋代的民族,“主为畲瑶,客为汉族”。 …………杂居错处必然打破民族界限,促进汉畲人民的接触和交往,而这种接触和交往的过程,便是汉畲民族融合的开始。民族融合的规律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里,被压迫阶级反抗统治的斗争往往成为民族融合的催速剂。宋元时期,畲民反抗统治或起义之事屡见于史,且有些斗争是跟汉族的下层平民百姓结合在一起的。如:绍兴五年(1145),虔州、梅州以及汀漳等地蛮僚相继起义。宁宗嘉定元年(1208),“值江西峒寇李元励窃发”,“众数万,连被吉、彬诸县”,后又向广东南雄梃进,并进逼赣州、南安军,兵威闽粤赣地区。最后宋王朝“诏以重赏,募人讨之”,起义坚持四年之久而失败。理宗景定二年(1262)漳州爆发了大规模的畲民起义,“群盗益深,距城仅二十里,郡岌岌危矣。”后朝廷采取剿抚并举的方针,才把这次起义平息下去。通过这场起义,“畲民”这一名称才首次在刘克荘《漳州谕畲》一文中出现。畲民反抗统治阶级的起义和斗争,加速了汉畲人民的交往和融合。特别是宋末元初,面对蒙古铁蹄的侵扰,汉畲人民联合起来进行抗元斗争,演出了悲壮的一幕。如,宋恭宗德祐元年(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元兵攻破鄂州,挥师渡江,南宋震惊,诏诸路勤王。时任赣州知府的文天祥“捧诏涕泣”,起兵勤王,“使陈继周(宁都人)发郡中豪杰,并结溪洞蛮;使方兴招吉州兵,诸豪杰响应,有众万人。”文天祥的妹婿彭震龙也组织畲民参加抗元队伍,“……乃结峒獠起兵。天祥兵出岭,震龙接应,复永新县。”当时另一位抗元大臣张世杰的队伍中也有一支由畲族首领陈吊眼和畲民妇许夫人 率领的“畲军”配合作战。他们“聚众十万,连五十余寨,扼险自固”,斗争持续六年之久。陈吊眼在广东畲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至今仍广泛流传着陈吊王抗元斗争的英雄事迹。传说他后来退守在凤凰山的一座山头上壮烈牺牲,今凤凰山区(广东潮安县)仍保存着历史遗迹“陈吊王寨”。许夫人也是一位畲民中的巾帼英雄,战死在抗元疆场。民国38年版《潮州志》有载:“许夫人,潮州畲妇也。景炎元年,宋帝趋潮州,张世杰招义军,夫人倡率诸峒畲妇应命。二年六月,世杰自将淮兵讨蒲寿庚,夫 人率所部往会,兵势稍振。后帝泊浅湾,夫人复率兵海上援之,至百丈埔,遇元兵与战死焉,土人义而祀之。” 继陈吊眼之后,又有黄华和钟明亮领导的畲民起义,他们打出“复宋”旗帜,予元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这种“抗元”、“复宋”的斗争,一方面反映了汉畲民族融合的成果,另一方面它又将大大促进汉畲之间的更加团结和走向融合。有明一代,各地畲民起义时有发生,如洪武十八年(1385)和成化十四年(1478),钟子仁、钟三领导的闽西上杭畲民起义;居今山东和河南交界的地区,莱夷居今山东东部地区,徐夷居今苏北淮河以北徐州一带,淮夷居今淮河以南的苏南、皖南地区。其间还有一些小的氏族或部落。从这个分布中可以看出东夷集团主要分布在包括淮河流域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5 12: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