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赖徽荣

客家赖氏根在宁都 桴源赖氏族谱谱序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3 19: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赣州,现辖18个县(市、区)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283个乡镇,3474个村,总人口846万,境内有41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为838.88万人,占总人口的99.16%;少数民族人口7.12万人,分布在19个县(市、区)(含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4个乡(镇)、486个村,有民族村30个。少数民族中畲族人口最多,达5万余人;数百人以上的有回族、满族、壮族和瑶族。回族集中在章贡区,全南县竹山乡腊树下瑶山村和龙原坝喇叭山是江西全省唯有的两个瑶族聚居区。同时赣州是客家人口最多、聚居范围最大的地区,客家人口占总人口的95%以上,少数民族分别是:畲、回、蒙古、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僳僳、高山、佤、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独龙、土、达斡尔、仫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锡伯、塔吉克、怒、乌孜别克、鄂温克等民族。

赣南历史悠久,远古时代就有“赣巨人”活动。新石器时代,赣州先民已在此繁衍生息,迄今已有四五千年。赣人第一次被文字记载的是,秦灭六国后,即秦始皇三十五年,活动在上洛山一带的大量“木客”,于赣南绿色林海中砍伐巨木顺赣江运往长安,崇山峻岭中飘逸的山歌荡漾着生命的激情,赣人从此为外界所认识。

赣巨人的出处见于《山海经》卷十八,海内经,文曰:“南方有赣巨人,人面长臂,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左手操管。”《山海经·海内南经》记载:“枭阳国在北朐之西,其为人,人面长脣,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左手操管。”《海内经》云:“南方有赣巨人,人面长脣,黑身有毛,反踵,见人则笑,脣蔽其目,因可逃也。”祖冲之《述异记》就更神秘了:“南康有神,名曰山都,形如人,长二尺馀,黑色,赤目,髦黄被身。于深山树中作窠,窠形如坚鸟卵,高三尺许。此神能变化隐身,罕见其状,盖木客、山兽之类也。”

古代赣人或通称“百越”中的“干越”人,其生活习俗至今尚可寻其端倪。汉《山海经》、《山海经·海内南经》、晋郭 《山海经注》、祖冲之《述异记》均有记载。乐史《太平寰宇记》、苏东坡《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序》依俗称为山都、木客。

赣人,这里的人们把它简化为干人,据著名学者何光岳先生考证:干与寒通用,寒即干,寒部落早在夏以前已出现。寒是黄帝之族,“寒哀作御”,始祖为黄帝驾御马车。寒人在夏初有过政权,寒国在今山东潍县县城,原叫寒亭店,寒国灭后迁至江西。寒人分干、戈两族,干即盾,这个部落勇武,精于制造干戈的技术。干人也有凿齿的习俗,干国为抵御吴国侵犯,曾举国参战打了胜仗。俞静安先生认为干国的所在地为邗,即今扬州。吴灭干后,又称干吴。卓越的铸剑技师干将,便是干人之裔。商末有迁至徐州之寒山的,其东有汉朝所置的赣榆县。所以何先生认为赣与干相通,江西赣江、赣州,皆因干人曾居于此得名,赣巨人是否与寒人有关?

关于赣人的传说,说干人和越人结合形成了干越,船形棺岩葬风俗,住干栏,凿齿,断发纹身,崇拜龙蛇,善用舟船,先后使用有段石锛、石钺、几何印纹陶。前面已经讲过干人善于制盾和用盾,用干为族名和国名,干国为吴所灭,一支迁江西余干,后来越灭吴,干越杂居,融合成干越。这样一来寒人,即赣巨人,是干人的一支。越王勾践之裔梅鋗曾统率一支越人加入吴芮的灭秦队伍,而梅鋗的部卒以扬越人为主。晋朝有攻破山夷即梅鋗后裔梅敷的记载。所以在赣南的山地里有干越、山越、扬越等人的后裔,通称为百越。

在讨论赣南客家文化的热潮中,有人引用苏东坡的“回峰乱嶂郁参差,云外高人世得知,谁向空山弄明月,山中木客解吟诗”中的木客,说是秦统一中国前后,流亡江南山区的六国贵族,沦为山中樵夫,有人并将唐太上隐者的五言诗,说是木客的吟诗云云,仿佛有点游戏笔墨的感觉。在清代有位诗人叫黄虞,在《赣江》诗中说:“彭水通湖汉,章流合贡津;编排鸠木客,怖浪祷江神。市闹龙船鼓,山逢赣巨人;从来称秀异,云壑好投纶。”把木客描写成弄潮驶排的水手,和他们同时代的赣巨人则是山中猎户。另一位著名诗人朱彝尊就说:“黄茅峡外野人居,潭影空明漾碧虚。长箭短衣朝射虎,鸣榔持火夜罾鱼。”这个射虎罾鱼的野人,可能更接近赣巨人和木客的。特别是鸣榔持火这种捕鱼方式,在深远山区至今尚有留存。

据赣南各地的传说,早年赣南各地均有野人,有的地方叫“人雄精”。福建省宁化县治平乡上坪村的深山中以前有过野人活动,据传说:山脚下有一个做土纸的纸槽,做土纸需要很多柴火烧,用来烘干纸,野人会从山上驮柴火到纸槽换食物吃,野人的食量很大,纸槽老板很难满足他的要求,但又不敢得罪他,怕惹出事来,有一天纸槽的师傅们加餐,油炸米果,这时野人又来要食,有一伙计性格比较暴躁,把一勺热油往野人手中一倒,这时野人哭叫着往山中跑,没过几天野人他带着他的妻儿下山报仇来了,野人的力气大得很,拆房屋只要用肩膀一顶房梁,用手往墙上一推,房屋就全部倒掉了,抓人就像抓一只小鸡一样,把人的颈勃子一扭然后往山下一扔,那些工友们死的死、伤的伤,一下功夫把整个纸槽全都捣翻了,然后扬长而去,这可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江西石城县的山中也曾有过野人,据目击者的描述,人面长脣长腿,身高为1人半高,大约2米多高,行走有二腿直立和四肢着地,用手拿东西时用二腿直立行走此时像人,空手时四肢着地此时像猿,其奔跑速度非常之快,非人可比。野人黑皮肤,全身长毛,见人就发笑,是一种杂食动物,以吃野果为主,也会吃肉食,还会吃人。智力低下,抓到人就高兴地闭着眼睛牵着人的手往深山里跑,据传说曾经有人被野人捉,野人也会模仿人,把捉的人用树枝、树叶盖在上面叫煨,这时那人放了个屁,野人说人已经煨熟了,都出香味了,我们赶快到河边洗漱干净嘴巴再回来吃人肉。当野人洗漱回来后,人早已逃走了,野人还说人肉都烧成了灰,太可惜了,以后可要早点吃。人们掌握了野人的习惯,为了防止被野人捉,于是每个人进山都的备带二个大竹筒,见到野人就把大竹筒套在手上,当野人抓着竹筒闭着眼睛往深山里跑时,你就可趁此机会逃走。

当地人的传说和《山海经》记载:“南方有赣巨人,人面长脣,黑身有毛,反踵,见人则笑,脣蔽其目,左手操管,因可逃也。”所描述的赣巨人一模一样,经分析是一种猩猩,他与山都、木客有区别,山都、木客是早期生活在赣南山区的土著人。由于他们的生活特点和某些形象与猩猩有相似之处,如在深山作巢、肤色黝黑、有毛等特征,但在语言和整体形象上是截然不同的,因为他们都善于隐身,少与他人接触,难得看见他们,有人偶尔能看见一面,其时间是瞬间的,到底是猩猩还是人混淆不清,所以学者们有的把他们当作赣巨人、有的把他们称为山都、木客。

宋李昉《太平御览》引《舆地志》的记载说,赣县上洛山(今属兴国)多木客,样子象人,说话的声音也象人,远远可以看见他,走近时他就躲起来了。能砍杉枋,聚居于高山峻岭之上。会与汉人交市,用木头换汉人的刀斧。交易的时候,你把东西放在枋下,然后躲开来。一会儿,木客就会来取东西,把枋卸下来给交易人,随便东西多少,特别信直而不欺诈。有人死了,他们也会哭泣殡葬,曾经有走山路的汉人碰到了他们的葬日,他们就拿出酒食来招待这个过路人。

又引南北朝时著名科学家祖冲之《述异记》说,南康和赣县均有山都,在深山树中作巢居住,隐身,难得看见他们。并记载了一个故事:赣县西北十五里有古塘,名余公塘,上有大梓树,约二十围,树老中空,有山都巢。宋元嘉元年,县治民哀道训、道虚兄弟二人伐倒此树,取巢还家。被山都看见了,对二人说,我处在荒野,碍你们什么事?大木材有的是,难道还不够用?树上有我的窝,而你们却故意把它砍倒了。今天我要报复,把你们的房子烧掉!果然,至深夜二更中,内外屋一时火起,整个房子被焚烧荡尽。

此外,有关资料还记载说,唐末时,木客尝就民间饮酒为诗:“酒尽君莫沽,壶顷我当发,城市多嚣尘,还山弄明月”。对此,宋大诗人苏东坡《八境图》诗之八亦云:“回峰乱嶂郁参差,云外高人世得知。谁向空中弄明月,山中木客解吟诗”。可见,直到唐宋时期,赣南地域仍有山都木客活动的踪迹。

不仅赣南有山都木客,据有关资料的记载,山都木客还广泛分布于福建、江西、广东、安徽、浙江、湖南、广西和四川等省,尤以闽粤赣交界地区最为活跃。其生活特点是:居深山密林间,

有树居也有室居的,少与他人接触,即所谓隐形。其身体特征,有的记载身材高大,有的说个子矮小,肤色黝黑。能劳动,会制木器;有语言和婚丧习俗。使用乐器,善歌舞以及喜吃虾蟹等。可见,山都木客明显是人,而不是神鬼怪物!也就是现在的畲族、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先祖。

畲族的名称,最早见于南宋刘克庄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三《漳州谕畲》,其文曰:“畲民不悦(役),畲田不税,其来久矣。”文天祥的《文山先生全集》卷一一《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洪公行状》载:“潮与漳汀接壤,盐寇、輋民,群聚剽劫,累政。”可见当时“畲民”与“輋民”两词并用,潮州所称“輋民”,与漳州的“畲民”,均同样指今日之畲族。

    “畲族”名称虽然最早见于南宋,但并不等于畲族也是在这个时期才产生的。“其来久矣”,说明它经过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根据文献记载,赣闽粤边区在“畲民”名称之前还出现过“峒蛮”、“蛮僚”等少数民族名称。如:《资治通鉴》卷二五九《唐纪》七五云:“(唐昭宗乾宁元年)是岁,黄连峒蛮二万围汀州(黄连洞在汀洲宁化县南),福建观察使王潮遣其将李永勋将万人击之,蛮解去……。”清嘉庆《云霄厅志》曰:“高宗总章二年(669年),泉、潮间蛮僚啸乱”。学者们经过研究认为,不论是“峒蛮”还是“蛮僚”,都是说的同一个民族,即指“畲民”的先民。

关于畲族来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要有:(一)畲瑶同源于汉晋时代长沙的“武陵蛮”(又称“五溪蛮”)说。此说认为畲族和大部分瑶族都家喻户晓地流传有属于原始社会遗留下来的图腾崇拜― 盘夸瓜传说,传说的内容与汉晋时代分布在长汉中下游的“武陵蛮”所流传的盘夸瓜传说大同小异,据此认为畲、瑶两族与“武陵蛮”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武陵蛮”是畲与瑶、苗同源共祖,最早,可溯源于远古的“荆蛮”,他们生息于古荆州地区。楚国时,居于楚境内的部分蛮族被迫向南、向西迁徙,从而加速了蛮族重心南移的过程。汉代,畲与瑶、苗的先人,被称作“盘瓠蛮”。盘瓠蛮的得名,因盘瓠传说而来。盘瓠传说,最早可溯源于《山海经》。《山海经·海内北经》卷一二说:“有人曰大行伯,把戈。其东有犬封国。”郭璞注:“昔盘瓠杀戎王,高辛以美女妻之,不可以训,乃浮之会稽东海中,得三百里地封之,生男为狗,女为美人,是为狗封之国也。”此即盘瓠传说之雏型。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东晋郭璞的《玄中记》、干宝的《搜神记》、《晋记》,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等,都有类似的记载。南朝宋人范晔将这一神话传说载入正史《后汉书·南蛮列传》,足见汉至南北朝其流传已相当广泛,颇具影响。   

盘瓠传说,不仅载诸史籍,而且还被编成史诗,在畲、瑶、苗等族民间广为流传。保留在畲族人民中的《盘瓠王歌》,又称《高皇歌》、《麟豹王歌》、《盘古歌》,就 是一篇七言的历史叙事诗歌,歌词长达400多行,内容涉及畲族的起源、迁徙、经济生活、政治斗争、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被誉为畲族人民的“传家宝”。其关于畲族起源的情节大致如下:上古时期,高辛皇后患耳疾三年,宫廷太医从她耳中挑出一条似蚕金虫,皇后耳疾顿消。于是将金虫育于盘中,天天盼着它长大。不久,金虫变成了一条长一丈二的龙犬。龙犬遍体斑纹,毫光显现,高辛帝见之大喜,赐名龙麒,号曰盘瓠。当时番王数侵边境,高辛帝遣将征讨,均不能擒胜。于是下诏求贤,告示天下:有能平番者,赐金千斤,封邑万户,并妻以第三公主。龙犬得知,即揭榜奔赴敌国,忍辱负重,服侍番王三年,使番王丧失警惕。一日,龙犬乘番王酒醉之际,咬断其头,渡海衔归,献于高辛皇帝。帝大喜,但因龙犬貌丑,欲食前言,不愿将公主下嫁。正在为难之际,龙犬忽作人语:“将我放在金钟内,七日七夜便可变成人。”入钟六日,公主怕龙犬饿死,就打开金钟,结果龙犬身子已变成人形,头却未来得及变。于是盘瓠与公主结婚。婚后,入居深山,开山种地为业。先后生下三男一女。长子出生后,用盘子装着去见高辛帝,帝即赐姓“盘”,名“自能”;次子出生后,用蓝子装着去见高辛帝,帝即赐姓“蓝”,名“光辉”;三子出生抱去见高辛帝时,正逢天上打雷,遂赐姓“雷”,名“巨祐”;女儿长大后招钟智深为驸马,其后裔遂姓“钟”。从此,盘、蓝、雷、钟畲族子孙繁衍。汉、晋时期,盘瓠蛮主要活动于洞庭湖西南的武陵(湖南常德)一带,因地名族,故名“武陵蛮”。

(二)“百越”后裔说:百越一名,首见于《吕氏春秋·恃君篇》。其文云:“扬、汉之南,百越之际,敝凯诸、夫风、余靡之地,缚娄、阳禺、兜之国,多无君。”《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粤杂处,各有种姓。” 唐司马贞《史记·秦始皇本纪·索隐》云:“渭南方之人,其性陆梁,故曰陆粱。”张守节亦云:“岭外之人多处山陆,其性强梁,故曰陆梁。”岭南越人与中原地区很早就有交往。相传尧曾“申命羲叔,宅南交”,舜曾“南抚交趾”。这里所说的“南交”、“交趾”,就是指的岭南一带(即:现在江西和湖南二省的南部和广东、广西二省全境)。
    商周以后,中原华夏文化逐渐传入岭南,岭南之特产奇珍,如珠玑、玳瑁、象齿、翠羽,以至“越骆之菌”、“南海之秬”,也先后传入中原地区。在这长期民族交往的基础上,至有秦一代,岭南终于成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越即粤,古代粤、越通用。越与粤,古音读如Wut、Wat、Wet。是古代江南土著呼“人”语音,越是“人”的意思。百越的百是多数、约数,而不是确数。越而称百,可见其聚处之广,种姓之多。其中大的部族,依其分布地区的不同,主要有于越、闽越、瓯越、南越、西瓯等几部分。 于越:一作放越。以先秦时的会稽(今浙江绍兴)为中心,主要分布在今浙江一带。其民“剪发文身,无皮弁搢笏之服”。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就是于越建立的。

春秋战国时期,江西境内的主要居民便是百越族。建国以来在这一地域也陆续出土了不少古文化的遗址或文物。如,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1983年定南县下历乡恩荣村大教场出土了石环、石镯、石镞、陶鼎腿等制品共10件,经省市文物部门鉴定,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物。商周文化遗址,仅定南县就发现了30多处;另外,在寻乌县文峰乡小布、于都县禾丰乡上湖塘、章贡区沙石镇新路村竹园下、赣县白鹭乡官村以及龙南、安远、兴国、大余、上犹等县都发现了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有石斧、石锛、石镞、石戈、石矛、石球、陶罐、陶片、陶纺轮、骨制品以及青铜礼器和剑、戈、矛、钺、削等青铜小兵器等,说明这一时期赣南的人类也开始跨入了文明的门槛。

从考古发掘的文物来看,北到九江瑞昌,西到萍乡,东至贵溪,南到赣南,都发现了属于古越民族文化特征的遗址和遗物。而考古学界普遍认为,“印纹陶文化”就是百越民族文化的共同特征之一。“印纹陶文化”的发生、发展历史与百越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是大致相符的。1975年,在赣南于都县禾丰上湖塘遗址出土的陶片中有多组印纹陶纹饰。同年,赣县白鹭乡官村发现的商周遗址,印纹陶以细方格、云雷、曲折纹为多,组合纹样较少。而1993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赣州地、市博物馆在对京九铁路沿线的赣州市沙石镇新路村竹园下商周遗址进行发掘中,发现了颇具特色的印纹陶鱼篓罐,以方格纹、曲折纹为主体纹样的装饰风格与江西吴城文化第三期和广东石峡遗址中层文化接近。这些印纹陶文化的发现,也印证了赣南先秦时期的土著居民就是百越族。

百越是对南方诸族的泛称。夏朝称“于越”;商朝称“蛮越”或“南越”;周秦时期的“越”除专指“越国”外,亦同样是对南方诸族的泛称。周朝称“扬越”、“荆越”;战国称“百越”。战国以前,《周礼:职方氏》中最早出现“七闽”名称。闽即古代东南地区越族的名称。古代百越民族多聚邑结寨散居于山川要塞、深林丛竹之中,溪谷之间,而且数目众多。

百越族的来源,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两种不同意见:一是认为百越族出源于夏民族,即“越为禹后说”;夏本为一胡狄、夷越、氐羌的联盟,氐羌在最底层,主导者为胡狄,其次是夷越,而盟主夏后氏以越为主【“夏后”之“后”可能为“夏”的修饰词,表明其越人来源;禹又名句龙;鲧又名共工】,系从东南良渚文化迁移而来,善于治水,与中原的尧、舜(胡狄、夷)联盟,逐渐成长为盟主,最终建立夏朝。夏亡后,胡狄部分向北、西迁移,发展为月氏、大夏、匈奴等;夷留中原、山东,逐渐华夏化,越部分向东、南迁移,演变为百越;氐羌则发展为后来的周。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说明“越”是“夏后”之裔。
二是认为百越族由当地原始居民发展而成,即“土著”说。但根据考古资料和史料,此说更为可信。夏族和百越族不但姓氏不同,分布区域和文化特点也不同。因此,百越族的来源和形成,尽管也包含一些其他民族的成分,但主要是由当地原始先住民发展形成的。
         越与夷,夏商周三代有一支傍渤海而居,南达江淮,善于航海的民族集团,称作“东夷”。因其支系较多,又称“九夷”。
夏后氏夏禹,称之为“戎禹”。《诗经·长发》:“禹敷下土方”,夏后氏是从河套一带沿黄河南下中原。商代以后东夷族一部分融入中原华夏民族,另一部分飘移海外,或南移与原居民族混合成为商代以后出现的“越”(商代时已遍布东南沿海地区)。东夷与百越的密切关系是学术界公认的。夷,后来泛指华夏东部、南部的民族,再后来指所有非华夏之族,但这是晚起现象,《史记》、《汉书》、《后汉书》所说的“东夷”、“南夷”、“西南夷”皆指东夷-百越族系。周代以后称“夷越”。自先秦以来,我国西南的广大地区,主要是今贵州、云南、四川一带,分布着许多少数民族,秦汉时期统称之为西南夷,汉、三国、晋亦泛称西南地区的百越为“夷越”。台湾在西汉三国时称夷州,“夷州人即山夷人是继闽越之后,台湾古代越族的名称。” 唐宋以后,百越后世仍不断被称作夷,有夷僚、蛮夷等称呼。傣族明清时称“百夷”、“摆夷”,民国《镇宁县志·民风志》称当地布依族为“夷族”、“夷家”、“补夷”,民国《富宁县志》亦称该县壮族为“夷人”。由于长期被称作夷,部分布依族和壮族便自称“夷人”,建国初部分布依族、壮族便自报“夷族”,误定为彝族,后来被误定的布依族已改称“布依”,而桂西个别地方的壮族仍归入彝族至今,如田林县定安镇常井屯。长期被称作“夷”并自认为夷人的,唯有百越后世。

历史上用来称呼百越及其后世的名称还有一些,如“蛮”、“洞蛮”、“洞僚”等。史学界认为,“越”作为族称历史久远,商代即已出现,因其支系较多,战国末年又被称作“百越”。从历史文献看,对百越及其后世的称谓除了越,常见的还有夷、夷越、蛮夷、瓯及俚僚等数十种。分布在东南的夷越,为“淮夷”、“东夷”、“三苗”、“南蛮”、“百越”。 伏羲氏太昊,是夷越(苗蛮百越等)的宗神。“伏羲作卦”(江淮考古中发现了八卦雏形),可见当时文明程度较高。淮河流域的部落称之为“淮夷”。伏羲氏向北逐步扩展为“九夷”,“东夷”其首领为少皓。“九夷”也作“九黎”。“黎”是“夷”的转音(“黎民”即“夷民”皆为同源)。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3 19: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如:南康蓉江镇东门村秋千坪袁氏、岭背奚氏都是隋末从河南迁入的。(新编《南康县志》)宁都管氏,始祖石码公于唐前期从浙江龙泉县徙肖田带源开基;卢氏,宗泰公于唐开元癸丑年(公元713年)从湖南桃源县徙居怀德乡清音里韶坊(即洛口麻田);蒙氏,富一公于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从东蒙山(在山东)徙虔化县,其云公于唐大和年间(823-835)移居赖村蒙坊;宁氏,显凝公于唐开元年间(713—741)从建宁县宁家源徙小布梨树排。廖氏,唐贞观年间由山西迁浙江,再迁今宁都县城西门鹅鸭塘;丘氏,唐开元年间由河南洛阳迁今宁都洛口乡灵村定居。石城温氏,唐开元年间温誗为虔化令,有惠政,百姓戴之,遂家于万田;居六世,少四郎于唐开成元年(839年)徙石城丰义。朱氏,世居河南亳州,三十九世牧于唐开元十七年(729年)迁虔州郁孤台下,后因寇乱避于石城之耸冈。此外,因为石城位于赣闽两省交界的武夷山脉中段西麓,与福建长汀、宁化两县隔山而居,自古以来是进入闽西北直至粤东的主要通道,素有“闽粤通衢”之称,所以,不少姓氏曾在石城驻足或繁衍数代,再外迁的。如:黄、刘、张、李、邓、许、吴、曾、王、何、谢、周、杨、朱、白、邹、傅、巫、范、程、钟、余、连、黎、彭、宋、蔡等姓氏都曾于唐代迁入石城,后外迁,复于宋明时期迁入石城的。

    在文物考古方面,这一时期的墓葬发掘也逐渐增多。如,1980年在兴国永丰马良发现一座东晋墓,出土的花纹砖上印有“平固令”、“寿六十岁功臣平固令”、“府君”等铭文。根据《兴国县志》“晋武帝太康元年置平固县”的记载,考知该墓主人即为东晋平固县的县令。南朝墓葬,在赣州市河东片的章贡区、赣县、于都、兴国、宁都、会昌,以及河西片的大余、上犹、信丰等县均有发现,且以纪年墓较多。如:赣县白鹭官村的齐建武四年(497年)方氏墓、储潭乡罗溪村宋景平

     这一时期,官方文献也开始有了关于赣南方面人口资料的单列记载,其中最早的是西晋太康年间的统计。当时赣南已设立南康郡,治所在雩都。据《晋书·地理志》的记载,太康三年,南康郡在籍户口1,400户,人口失考。时南康郡下辖赣、雩都、平固、南康、揭阳五县,每县平均户数为280户。而当时全国每县平均户数为2,037.68户,南康郡所在的扬州每县平均户数1,794.22户,相邻的庐陵郡每县平均户数则为1,220户,均大大超过南康郡的每县平均户数,可见当时赣南人口尚少!到南朝刘宋大明八年(464年),南康郡有户数4,493户,口数34,684口。时南康郡下辖7县,每县平均户数为641.86户,比全国每县平均户数743.42户尚差一百来户。而到隋大业五年(609年),南康郡户数已上升为11,168户,较两晋和南朝时期有了较大的增长。

     这一时期,赣南开始有了被载于史籍的文化名人。如,邓德明,南朝刘宋时期南康郡(今赣州)人。他自幼刻苦求学,曾于宋文帝元嘉末(约445年)不远千里,投师于当时的著名学者、豫章(今南昌)人雷次宗名下,从此学业大进,以广闻博识、贯通古今见称。他以毕生精力写成《南康记》一书,以《尚书·禹贡》为据,参考后世有关山经水志方面的著作,兼用考据、叙述、描写、议论等方法,综合介绍了家乡南康(今赣州)的山川胜迹、自然景物、社会风俗,以至奇闻佚事。这是一部赣南最早的山水人文志。明代天启年间郡人谢诏主编的《赣州府志》盛赞此书为“此邦文献之冠”,称邓德明为赣州全境第一个学者,把他列于《赣州府志·文苑》之首。

    然而,综合以上诸方面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出,就整体来说,两晋南朝直至唐以前,迁入赣南的北方汉民是零散的,且“人数无多”对于“地大山深”的赣南来说,唐以前的人口是稀少的,其开发是很不够的。

第二次大迁徙是在公元880——1126年间。唐中后期至五代,先后发生了安史之乱、唐末农民大起义和五代纷争等重大变乱,由此造成西晋丧乱以来的第二次移民高潮,也为客家先民的大批进入客家地区带来了契机。安史之乱前后经历了8年之久,战乱几乎遍及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叛军所到之处,烧杀掳掠,对北方造成极大的危害,“大兵之后,民无畜积,饿殍相枕”,“人多逃窜他邑以避祸”,“编户转徙,庐井半空”。黄淮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成了荒原。大诗人李白当时正辗转江南一带,亲眼目睹了这一情景,他在诗中描绘道:“三川北虏乱如麻,

四海南奔似永嘉”。不管是官宦人家,还是平民百姓,纷纷南迁避难。 叛军曾有过南下江淮的打算。但是,其东线被挡在了睢阳。当时,真源(今河南鹿邑)县令张巡与睢阳(今河南商丘)太守许远合兵死守睢阳,使“贼锋挫衄,不至江淮”。其西线亦受阻于襄阳,使“南夏得以保全”。对阻挡叛军南下起了重要作用。于是,避难的北方移民便在淮河、汉水以南各地驻足下来。

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交界的南岸,北接湖北和安徽,所以,相对于中原和江淮来说,江西仍是较为平安的区域,它作为这股南来的人流落脚重要地区之一,吸引了不少北方流人来此避难。有学者指出,经过安史之乱,江南地区 的人口普遍上升,其中江西境内增长1∕4。江西成为“安史之乱”后移民聚集区之一,安史之乱引起的北民南徙的迁入地主要在江淮和赣中赣北,进入赣南地区的尚属少数。

经过安史之乱的打击,唐朝从此由盛转衰,朝政亦日趋腐败。唐朝后期,宦官在中央掌权,藩镇在地方割据,社会更加黑暗。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大土地私有制不断发展,均田制已遭破坏。到唐末,大量土地集中于贵族、官僚之手,而全国半数以上农民失去土地,大批农民沦为逃户。唐懿宗咸通十四年(873年),潼关以东直到海滨的广大地区遭大旱,小麦只有一半收成,秋粮几乎颗粒无收。入冬,农民只得吃草根、槐叶,很多人饿死。灾情这样重,官府却照样催逼赋税,加紧剥削,致使阶级矛盾迅速激化。当时,山东一带就流传着一首歌谣说:“金色蛤蟆争努(怒)眼,翻却曹州(今山东曹县北)天下反”。这预示着一场大规模的起义风暴就要来临。

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春,濮州(今山东濮县东)私盐贩王仙芝首先在长垣(今属河南)起义,自称“天补均平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发布檄文,声讨官府的黑暗和赋役的沉重。冤句(今山东曹县北)人黄巢起兵响应,队伍发展到数万人,在王仙芝、黄巢领导下出山东,转战淮南荆襄间。王仙芝不幸战死,黄巢成 为起义军的领袖,展开了更大范围的流动作战。农民军先南渡长江进入江西,进军虔(赣州)、吉(吉安)、饶(波阳县)、信(上饶)等州。又转抵浙东,开仙霞岭700里山路进入福建。接着攻占广州,稍事休整后挥师北上,向长安进军。到荆门(今属湖北)时受阻,又转战到江西。调整部署后,由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渡长江北上。攻下东都洛阳,又西破潼关,直入长安。客家地区流传着一则“黄巢与葛藤坑”的历史传说,很能反映这场农民战争与客家先民的关系。

这次起义前后经历十年,转战半个中国,对社会的震荡是空前的。起义失败后,紧接着是藩镇之间的相互攻战和并吞,“五代十国”,天下大乱,搞得国无宁日,这一情况在唐朝统治的中心区域——北方显得更为激烈。不堪忍受战争之祸的广大人民,只有避难逃亡,从中原乃至鄂、皖迁往江南南部的江西赣南和福建西北及广东东北边。

黄巢农民军虽然两次进入江西,但均系流动性的,停留的时间很短,且波及面不大。其进军路线均在赣闽粤三角区外围,这一区域可说是相安无事,对于广大农村,特别是山区,几乎没有造成大的危害,堪称乐土。于是,大批移民从中原、江淮、荆襄乃至赣北、赣中进入这一地区,而赣南处于赣闽粤三角区的北部,得接纳北来汉民之先,又成了“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正如罗香林先生所言“其地址踞闽赣要冲,客家先民,大抵本自中原南下徙赣,再由赣徙闽,复由闽徙粤。

赣南移民的增多其中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户口数有了增加。 据嘉靖《赣州府志》载,晋代南康郡(即赣州地区)人口一千四百户,一户以五口之家计算,共七千人,地广人稀。

唐初,虔州辖赣、虔化、南康、雩都4县,太宗贞观年间只有户口8,994户(据639年统计)。而到天宝年间(742—755年),则增至37,647户,较前增加了四倍多。以旧有的4县统领显然显得太松散,于是就有了新县之设。高宗永淳元年(682年),析南康更置南安县,“以其地接岭南,人安物阜,谓之南安”。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统一全国县名,因泉州(今福建)有南安县,改名信丰,取“人信物丰”之义。经济发展,人口增殖是南安(信丰)设县的重要原因。到中宗神龙元年(705年),以南安地域过广,遂割南安县地置大庾(今大余),以其“当五岭之一也”,意在加强对梅岭边上过往商人的管理。安远析自雩都,原因是“雩都是以地辟人稀,每有赋徭,动逾星岁”,贞元四年(788年),刺史路应奏请析雩都三乡并信丰一里再置。

由于中原汉人的加入,据《新唐书·地理志》载,唐代虔州(隋唐间赣州名虔州)人口已达二十七万五千四百一十人。

第三次大迁徙是在公元1127——1644年间,由于金人、元人的相继入侵,宋高宗南渡,客家人再度迁徙。宋末元初文天祥在赣州组织勤王之师,在闽粤赣山区力抗入侵外族,三省交界处成为双方攻守的重地。客家子弟纷纷参加抗元军队,卷入保卫宋室、抵抗元兵的勤王战争。如,宁都的连、谢、吴、唐、明、戴六大姓,就有几千人参加,赣闽粤成为抗元的主要战场。在抗元斗争中,赣南客家人死伤惨重。如,景炎元年(1276年),十二月,元丞相塔出及吕师夔率兵万余,进攻上犹县城,时任南安巡检的李梓发与县令李申巽及县城义士唐仁、刘渊子等率领军民守城拒敌,用弓弩铳炮等给来范之敌以沉重打击。元军重重包围县城达72天,攻城数十次,终未下。最后城中粮尽弹绝,李梓发告别祖宗家庙,率子侄47人自焚而死。许多义士及义民亦争相自焚、自刎、自尽。县令李申巽与元兵搏斗致死。城破后,全城“死者1316家,年80以上及襁褓无遗者”,因藏匿及时而幸存者仅68人(《上犹县志》)。宋亡后,除死于战乱外,更有大批人避难转迁至闽西和粤东北。所以,赣南的人口由宋崇宁年间(1102~1106)的有户约310159户,口约827709口,下降至元时(1279~1368)的有户约121898户,口约588814口。由此引起客家文化中心的南移。至明代,梅州已成为客家人的第二块根据地,此地人文渊薮,超过赣南闽西。而赣南、闽西却相对地走了下坡路。赣南是客家大本营地区接受北来汉族移民的第一站;许多客家姓氏源流资料也昭示,他们的祖先在赣南繁衍生息了若干代,后来因某种历史原因才进一步往闽西、粤东迁移的。

第四次大迁徙在明末清初(公元1645——1843年间),明末政治腐败,又值连年灾荒,赤地千里,民不聊生,加之文官贪敛,武官诛戳无辜,致使官逼民反,农民起义各地蜂起。另一方面,满洲部族入主中国。清军入关,进逼京师,旋又南下,史可法殉难,南都失守,福王出降,腥风血雨,遍于国中。在抵抗清的入驻无力之后,民众再次分头迁徙,被迫散居各地。相当一部分人,迁入四川等遭兵火毁灭之地,重新开辟垦殖。

清兵入闽,汀州、赣州大批民众仓皇逃难,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且有一小部分迁至贵州南边及西康之会理。
明末清初张献忠农民起义失败后,四川一带遭兵火之灾,田园荒废,地广人稀。康熙年间诏命农民迁往开辟垦殖,这是清代有名的一次大迁移,所谓:“移湖广,填四川”,康熙皇帝为了争取南方的民心,赐给每个男子8两银子、妇女儿童4两银子,鼓励客家人迁入四川、广西及台湾,此为客家人的第四次大迁徙。

其时,闽粤边界由于客家内部人口膨胀,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需要寻求新的生存空间及受满州人南下之影响,以梅州和闽西南为策源地,四出向外播迁。分迁至粤中及滨海地区,且有一小部分迁至贵州南边及西康之会理。此时,因为广东和福建的大部分均已为广府系和闽南系人所占据,他们无法插足,只好避居沿海地区甚至渡海至台湾、南洋,还有一部分被挤向西南地区。而当闽粤客家在四面受阻,陷入困境之时,赣南,这块曾经是客家人第一故乡的地方,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此时正处于地广人稀的状态。于是,具有强烈寻根意识的客家人又扶老携幼,大批回迁入赣,并在赣南这块故土上迅速地繁衍发展,从而最终奠定了赣南居民的现代格局。

第五次大迁徙是在1866年以后,发生于太平天国起义末期。由于太平天国的首领洪秀全是客家人,太平天国失败后,许多客家人在清政府的压力下,纷纷向理智偏远的南方。另一种原因是人口日多,山区条件差,不足养口。于是,客家人分迁往南至雷州、钦州、广州潮汕等地,渡海则出至香港、澳门、台湾、南洋群岛,甚至远至欧美等地。当在清后期。这可以说是一次世界范围的迁徙。

年(423—424年)胡氏墓、上高村宋元嘉七年(430年)胡氏墓;于都石上乡池布村大同七年(541年)梁朝墓;兴国大明六年(462年)南朝宋墓、永明二年(484年)南朝齐墓、天监十六年(517年)南朝梁墓等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3 20: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盘古山女娲山考

提要:
盘古、女娲的历史记载和传说是研究中华文化起源和探索中华文化灵魂的重要课题,因此考察盘古山和女娲山首出之地就有重要的意义。史籍上记载最早的盘古山和女娲山在今江西省于都县境内,是一对雌雄山脉。盘古山、女娲山的山名是依照自然勘舆学上龙脉的原理而定的。盘古山、女娲山是《易经》与赣派自然勘舆学相结合的一个原型标本,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盘古山,女娲山,中华文化,《易经》,赣派自然勘舆学

一、盘古山考
盘古传说是一个普遍的文化现象,南北均有。古往今来,中国大大小小的盘古地名很多。近代学者多引宋朝黄休复《益州石画录》所引《益州学馆记》以证东汉时人们已经崇拜盘古: “献帝兴平元年,陈留高联为益州太守,更葺成都玉堂石室,东别创一石室,自为周公礼殿,其壁上图画上古盘古、李老等神,及历代帝王之像。”典籍上最早记载盘古的是《路史·前纪一》罗苹注中提到的《六韬·大明》。其云:“召公对文王曰:‘天道净清,地德生成,人事安宁。戒之勿忘,忘者不祥。盘古之宗不可动也,动者必凶’”。一九七二年考古发现西汉前期《六韬》抄本,证明《六韬》至少是秦汉时期的作品。
盘古传说中的盘古和天地山脉河流是分不开的。较早记载盘古的历史典籍还有三国时期吴国徐整的《三五历纪》和《五运历年纪》,两书均轶失,从他书中得见: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艺文类聚》卷——引三国吴国徐整《三五历纪》)
“天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绎史》卷一一引《五运历年纪》)
“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广博物志》卷九引《五运历年纪》)
民间的盘古传说早于历史典籍的记载,但是民间的传说究竟起于何时何地却一直苦无确切的历史记载。从逻辑上来说,最早传播盘古文化的地方应该是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的所在——盘古山。从流传时间上看当早于秦汉,从流传的地域空间上看,是在“吴楚间”。梁任昉《述异记》卷上曰:
“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盘古氏泣为江河,气为风,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睛,怒为阴。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
“吴楚间”究竟是何处呢?根据《路史·前纪一》罗苹注:
今赣之会昌有盘古山,本盘固名,其湘乡有盘古保,而雩都有盘古祠,盘固之谓也。按《地理坤鉴》云:“龙首人身。”而今成都、淮安、京兆皆有庙祀。事具徐整《三五历纪》及《丹壶记》。至唐袁天纲推言之《真源赋》,谓元始应世,万八千年为一甲子。荆湖南北今以十月十六日为盘古氏生日,以候月之阴暗,云其显化之所宜,有以也。《元丰九域志》:“广陵有盘古冢、庙”,殆亦神假者。
会昌历史上是雩都之地,雩都在历史上数度属吴又数度属楚,其沿革正合“吴楚间”的地域特征。《于都县志》第 57页记载:
“春秋,于都地处楚吴边域。楚若敖二十一年(前770年)属楚。吴阖(闾)十一年(前504年),属吴。战国,周元王三年(前473年)十月,越王勾践灭吴,于都属越。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楚灭越,复归楚。秦统一中国,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全国为36个郡,于都属九江郡。西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楚项羽立英布(即黔布)为九江王,于都属楚。四年,九江郡改为淮南国。五年,汉灭楚,仍为淮南国,于都始属汉。六年(前201年),颖阴侯灌婴平定江南,析淮南设豫章郡,郡治南昌。于都始设县,以北有雩山,取名雩都县,治所东溪的南面(今西郊乡古田),属豫章郡。……三国是属吴。”
北宋时“赣之会昌”的盘古山就是今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盘古山镇的盘古山。于都原称雩都(1957年改为于都),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立县治,管辖今于都、宁都、石城、安远、瑞金、会昌、寻乌七县 。后七县先后从雩都管辖的地域析出设立县治。其中会昌县在雩都的东部紧邻,于公元982年从雩都析出。《宋史》志第四十一 地理四载:“太平兴国中(公元982年),析雩都六乡于九州镇置”。析出的六乡就包括了今于都县的盘古山镇、靖石乡、铁山龙镇、小溪乡的一部分以及现在会昌县的其它地区。罗苹是《路史》作者罗泌的儿子,罗苹生活在公元1100年左右,是当会昌设县不久,所以罗苹注《路史》说:“今赣之会昌有盘古山” 。盘古山在今于都县的盘古山镇和靖石乡境内,该地区982年以前属于雩都县,982年——1952年属于会昌,1952年又从会昌县靖石区划回雩都县,仍称靖石区。1957年6月从靖石区分设出盘古山镇(参见1990年版《于都县志》第59、64页)
今盘古山地处现江西省于都县盘古山镇、靖石乡、利村乡境内,属于九连山的余脉,盘古山镇距于都县城53公里,主峰龙王山与龙山(屏坑山)相连,龙王山海拔1210米,富含钨矿(盘古山钨矿1922年开始开采,是著名的钨都),盘古山东有贡江支流靖石河和濂江,东南有长龙河,龙山附近有山森水库,龙王山龙山西接密石顶、祁山、禄山(海拔均在千米以上)。
罗苹所言“其湘乡有盘古保”,以前人多谓是湖南的湘乡,其实单从词句上理解,也是指会昌的湘乡。今会昌县筠门岭镇境内有湘水,古有湘乡地名。今会昌县城又名湘江镇,皆源于县内之湘水。此外,筠门岭镇南部有盘古塧、西南有盘古嶂。
今天我们所知的国内称为盘古山的地方,可谓多亦,然时间上均晚于对雩都盘古山的记载。比如今河南省泌阳县陈庄乡境内的盘古山,最早的记载只是据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第一册,山川志55页):“盘古山在县南四十里,按水经盘石山蔡水所出,今讹为田市河,水径比水注,比阳故城南有蔡水出南盘石山,亦曰盘石川,县志盘古山,县南三十里蔡水出焉,本名盘石山,后讹为盘古,立盘古庙于上案盘。” 可见泌阳县陈庄乡境内本无盘古山,《水经注》明言的是盘石山。后来讹传附会为盘古山,而何时讹为盘古山,亦无确切的历史记载,其盘古庙何时而建亦无早于明朝的史籍记载。
根据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正史上最早记载雩都盘古山的是《新唐书》。
据《新唐书》志第三十一地理五:“雩都,上。有金,天佑元年置瑞金监;有君山,有般固山。” 般固山即盘古山。可见,最迟在唐朝就必定有盘古山之名了,这是正史上关于盘古山的最早的记载。
另于都民间传说:当年赣派勘舆学祖师杨筠松(唐朝末年雩都人)曾骑马过靖石,遥望巍峨的盘古山,心中凛然,乃下马徐行,谓此山非同小可,必有大人出于此地。
雩都盘古山的历史在闽西地方文献上也有记载。
林国平发表在《圆光佛学学报》第三期(1999.2)《定光古佛探索》一文提到:
现存最早的有关记载闽西定光古佛生平的文献是南宋文人周必大(1126-1204)的《新创定光庵记》:定光,泉州人,姓郑名自严。干德二年(964年),驻锡武平南安岩,淳化二年(991年)别立草庵居之,景德初(1004年)迁南康郡盘古山,祥符四年(1011年)汀守赵遂良即州宅刱创后庵延师,至八年(即祥符八年,1015年)终于旧岩。
《鄞江集》载:初波利尊者自西土来住盘古山,即有谶曰:“后五百岁有白衣菩萨自南方来居此山,即是定光佛也。”《临汀志》也有类似的记载:“初,南康盘古山被利禅师从西域飞锡至此,山有泉从石凹出,禅师记云:‘吾灭五百年,南方有白衣菩萨来住此山。’其井涌泉,后因秽触泉竭,与议请师主法席,以符古谶。师许之,乃泛舟而往。(南宋开庆《临汀志》卷7〈仙佛〉)
按照上述两段史料推测,波利尊者可能是在504年去世的,可是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十九册《释氏稽古略》记载,波利尊者在唐朝仪凤元年即公元676年去过五台山。若《释氏稽古略》记载准确,则波利尊者并非在504年去世的,那么波利尊者究竟哪一年去的盘古山便无法确定了,总之,波利尊者去盘古山时决不会迟于唐初。由此知盘古山亦是早期佛教圣地。龙王山、龙山、密石顶、祈山、禄山,可称五顶山,据《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释迦牟尼佛曾言,在赡部洲(指印度)东北方有一个叫“大振那”的国家,国中有一座大山,山有五峰,称为五顶山,后文殊菩萨将化身居山中为众生说法。中国人向以为山西五台山就是“大振那国”的五顶山。这使我们想起波利尊者先住盘古山,后去五台山礼见文殊菩萨受阻之事,其中必有蹊跷。何况,五台山岂是五顶山。初波利尊者自西土来住盘古山,即有谶曰:“后五百岁有白衣菩萨自南方来居此山,即是定光佛也。”故1004年有定光佛往住盘古山。今千年一越,古谶当年有约否?
又《太平御览◎卷四十八地部十三南楚诸山》所载:
“《南康记》曰:盘固山有石井,井侧有大铜人常守之。按此石井五百年,水一涌起高数丈,铜人以手掩之,其水即止。其山盘纡峻嶒,因号为盘固山焉。”
《南康记》是现存最早的关于南康郡和雩都的文献。一般以为邓德明为晋朝人,实误,邓德明乃南朝刘宋时期人,生活在公元450年左右,同治版《雩都县志》有详细记载。上述史料是关于盘古山的最早记载,距离今1500多年。
今天我们所知的国内称为盘古山的地方,至少有六个,然或无史料记载,或有记载而时间上均晚于对雩都盘古山的记载。除了盘古山,雩都还有盘古祠,今仍有盘古帝庙,在城郊古田东北方向数公里处的长岭村。每年农历2月12日盘古诞辰日,四乡群众在此举行隆重的祭祀大典,杀鸡宰猪,抬着供品,搭台唱戏。
根据上述记载,可知雩都至少在1500多年前的南朝就有盘古山之名了,这意味着盘古山还有着更久远的历史,毫无疑问,雩都乃迄今为止所知最早的盘古文化中心。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3 20: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盘古山山名考
盘古山究竟何以名为盘古山?人向以为只要有盘古的传说便可名盘古之山,其实问题没有这么简单。有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呢?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追寻下去我们可以窥视到中华文化的灵魂深处。
盘古山的山名不是随便可以起的,必须是自然勘舆学上讲的龙山,没有龙脉和巨龙的气势便不成盘古山。一般的山若有龙脉而名之为龙山尚且差强人意,若名之为盘古山是必定被人笑话的。
中国的自然勘舆学始于何时,目前尚无定论,学术界多引《周礼.地官司徒第二》:“大司徒之职,……以土圭之法,辩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利害”。《仪礼.既夕礼第十三》:“筮宅,冢人物土。卜日吉,告从于主妇”,郑康成注:“谓物,犹相也,相其地,可葬者乃营之”。可知相地勘舆之学周时已有,最迟也不会晚于秦。
在盘古山的故乡,唐朝时出了一个著名人物——杨筠松,是唐朝以后中国最著名的自然勘舆学大师。
《赣州府志》:“杨筠松,窦州人。(唐)僖宗朝,掌灵台地理事,官至金紫光禄大夫。黄巢破京城,乃断发入昆仑山,步龙至虔州。以地理术授曾文辿、刘江东。世号救贫仙人是也。卒于虔,葬雩都药日坝”。兴国县三僚村曾氏族谱云:“杨公仙师祖籍山东窦州府,父名淑贤,剩三子,长曰筠翌,次曰筠殡,三曰筠松。杨公仙师名筠松,字益,号救贫,生于大唐中和甲寅三月初八戌时。幼习诗书,一览无遗,十七岁登科及第,官拜金紫光禄大夫之职,掌管琼林御库。至四十五岁,因黄巢之乱,志欲归隐山林,偶遇九天玄女,授以天文地理之术,遂携御库秘籍弃职,云游天下,寄情山水之中,印证所学。至虔州之崇贤里黄禅寺,与吾祖曾文辿公邂逅于方丈之内,晤谈之中,文辿公感杨公所学非凡,遂拜杨公为师,朝夕跟随,职尽弟子之礼,观玩山水,寻龙捉脉,得杨公仙师尽心指点。观龙以势,察穴以形,峦头砂水,体用兼妙,遂通堪舆之大道,始得传播海内外,王公大夫欲见师徒一面,而难可得。”昆仑山是中华祖山,在中国地理上是龙头之地,从昆仑山向东向北向南分出三条龙脉,南龙深入南海,今盘古山一带甚至赣南和大部分江西之地在地质史上曾是一片汪洋大海。杨筠松乃寻龙而至虔州,可见是逮住了南龙的龙脉。杨筠松先后居雩都和兴国,
风水地理学非自杨筠松始,现传最早的一部风水地理学著作是《黄帝宅经》,不知何许人所作,后有青乌子作《青囊经》,晋朝郭璞着有《葬经》,杨筠松乃承先启后之大师。风水地理学起源于自然之道思想,并直接依据易经的思维逻辑。郭璞在历史上是著名的国学大师,著有《穆天子传注》、《山海经注》。杨筠松自然熟悉郭璞之书。《四库全书》言杨筠松为赣州人,准确说是唐末虔州人,虔州在公元1153年南宋时期才改称赣州。雩都原是虔州治所所在地。杨筠松避黄巢战乱而回故乡实属情理之事,杨筠松先居住在雩都,后其弟子曾文辿找到邻近雩都的三僚村,杨筠松与曾文辿皆居住于此。杨筠松死后却回葬雩都,可见,基本上可以认定杨筠松是虔州雩都县人。若言杨筠松祖籍为山东窦州府,何以他后半生舍荣华富贵而居住赣南(雩都和兴国)并最后葬于雩都?则唯一合乎逻辑的解释就是:赣南之地在风水地理上的位置不同凡响,杨筠松才会乐而忘返。雩都古为赣南七县之母,宁都、瑞金皆从雩分出。古代汉朝刘邦的祖坟在宁都天子岭,近代孙中山其祖先孙誗墓也在宁都,现代赣南是苏区和中央红军之地,雩都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之地,邓小平曾任苏区会昌县委书记,瑞金是苏维埃共和国首府。此外兴国是将军县,出了共和国最多的将军。赣县和赣州皆源于赣水之名,后江西简称为赣,亦源于赣水,赣水则源于赣巨人之名。古往今来这些典型的事实从风水地理上来说,确切表明赣南是生龙之地,而非穷困死寂之地。
“盘古”之名本身是什么意思呢?盘者,藏也、搬也、察也、复也。盘古,藏古也、搬古也、察古也、复古也。十在口上是古,十在口内是田,古田者,搬古也,雩都古代诗人有诗曰:“今人不见古时田,独有此坪田尚古”,故雩都古田一带自古至今有盘古祠庙。伏羲者,伏藏也,而传盘古生于混屯之中,即伏藏于混屯也,此处伏羲与盘古意思相同,伏羲与盘古的形象皆是龙身,盘古首分阴阳,伏羲以阴阳为基础,观天察地而画八卦,盘古夫妻首分阴阳,伏羲兄妹成婚繁衍人类,伏羲、盘古的形象和功绩相似,盖源于自然之道思想无疑也。
盘古伏羲女娲皆是龙身,很显然,中国人的始祖和中华文明的始祖都是以化身为龙作为象征的,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而中国人的始祖和中华文明的始祖何以都以化身为龙作为象征?为何不是以别的动物或事物为象征呢?因为龙实在不仅仅是所谓的“图腾”,龙实际上包含着极其深刻的思维逻辑。这个问题牵涉极广,笔者另有《盘古学——原道自然学》一书专论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3 20: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女娲山考略
关于女娲山的最早历史记载又何在呢?
《路史》记载:“女包娲氏乃立号曰女皇氏,治于中皇山之原所谓女娲山也”
罗萍注曰:“山在金之平利”,平利在今之陕西省。
比《路史》记载更早的有五代蜀国杜光庭的《录异记》:“房州上庸界有伏羲女娲庙,云是抟土为人民之所,古迹在焉”。房州上庸界也在平利。但这还不是女娲山的最早记载。
清《江西通志》卷十三:“盘古山……相接者为君山,《述异记》云:‘中有玉台,方广数丈,周围近白石,覆如屋,四面多松杉,一名娲宫亦曰女姥石,每风雨后闻鼓吹声,山魈木客为之唱舞。”
《述异记》即南朝梁任昉所著之《述异记》。
目前所知最早的记载是雩都人邓德明的《南康记》,邓德明比任昉要早一些。
《艺文类聚》卷六十二·居处部二引《南康记》:
“雩都君山上,有玉台,方广数丈,周回尽是白石柱,柱自然石覆,如屋形也,四面多松杉,遥眺峨峨,乡像羽人之馆,风雨之後,景气明净,颇闻山上有鼓吹之声,山都木客,为舞唱之节。”
这一段记载,同治年版《雩都县志》也有记载,只是文字稍有不同。
《太平御览◎卷四十八地部十三南楚诸山》又载:
“《南康记》曰:君山,翠丽鲜明,遥望若台榭,名曰娲宫,亦曰女姥石山。山去盘固山五十里,上有玉台,方广数十丈,上有自然石室形。风雨之后,景气明静,颇闻山有鼓吹之声。”
邓德明生活的时代距离今天约在一千五百多年。这是目前所知的关于女娲山(君山)的最早记载。娲宫亦曰女姥石,娲宫即女娲宫,女姥石即女娲石,君山又名女姥石山。娲宫和女姥石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关于女娲的文物了。
关于君山,隋唐两代正史也均有记载。
《隋书》志第二十六地理下:“雩都……有金鸡山、君山” 。
《新唐书》志第三十一地理五:“雩都.…..有君山,有般固山。”
君山(女娲山)到底在哪里呢?与龙王山相联之山有龙山,相接之山有密石顶、祁山、禄山,皆有玉台、娲宫之遗迹,显然,这一带都留下了女娲的足迹。
笔者曾上龙山,山顶大石累叠,玉台残迹犹在,然白石已为山火烧黑,兼之千年的风吹雨打和狂风呼啸,今山顶树木无几,晴日登临尚且飓风袭人。登石临风,立足难稳,风欲裹挟人飞舞临空,有着震撼人心的魔力!遥想当年女娲君临山顶炼石补天的雄姿,不由人不肃然起敬!无怪乎山魈木客为之歌唱舞蹈。山魈木客者是何人也?《述异记》言“南康有神,名曰山都。形如人,长二尺余,黑色、赤目、长发披身。于深山中作窠,窠形如坚鸟卵,高三尺许。此神能变化隐身,罕睹其状,盖木客,山峭之类也。” 又《山海经·海内经》言:“南方有赣巨人,人面长臂、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唇蔽其面,因即逃也。”又云“南康今有赣水,以有此人,因以名水”。据《于都县志》载,西晋太康三年(282年)设立南康郡,郡治在雩都。龙王山、龙山、密石顶、祁山、禄山一带是于都地势最高的山区,周围有原始森林,有奇禽异兽。赣巨人和山都神、木客、山峭皆同类,都是赣人的祖先。而且是一类性喜居住山林与大自然为伍的“怪人”,自古以来多有志怪小说和武侠小说以之为主角。木客的含义并非单言与山林树木为邻和驻巢于树上,其实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那就是指修道之人。修道之人常常隐居山林,修炼时在外人看来亦形如槁木,读《老子》即知。这些人的隐世生存方式恰恰是道家的生存方式,常人不明其理,故常常视之为神仙鬼怪之异类,现代也有人视之为“野人”,看作是类人生物,更是误解。今人多言江西出“怪人”、“怪才”,这是有历史渊源的。
雩都在先秦历史上属于南楚或吴西,在黄帝时期属于三苗之地。三苗是上古时代主要生活在赣江、鄱阳湖区域的先民,此可参见张英明:《三苗文化:赣文化古老的源头》。山海经上提到的赣巨人大致就是三苗时代。雩都君山,女娲君临之山,故曰君山,又称女娲宫、女姥石山。根据笔者的考证,雩都女娲宫就是现在的密石顶山,和祈禄山并列,与盘古山山脉相接,离盘古山约50华里山路,这是一座非常神秘的山,因为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众神仙得道之山。女娲宫的得名除了上有玉台和自然石屋(当地人石刻的《祁禄二山记》石碑上称之为“重门夏屋”),遥望 之有类台榭外,估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此山最高峰密石顶形如一位斜卧的妙龄少女,仰天的头面部和飘逸的头发、姣好的身段、高耸挺拔的胸部、优美的屈膝,绵延的龙身,让人叹为观止!

《淮南子》曰:“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火监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盘古山周围一带在982年划出去并在九州镇成立了会昌县治,龙王山、靖石、龙山、密石顶、祁山、禄山与九州镇一带是相连的。今有诗曰:“九州当年裂,女娲四极立。龙山生乱石,补天遗靖石。赣南有巨人,娲宫存姥石。海内谈木客,女娲山在此。”今周围有龙王山、龙山、密石顶、祈禄山,可称四极乎?
在与龙山龙王山相望的东北方向,有一块孤零零的巨石自成一山,直挺挺地树立在地面,海拔有三百多米,石顶上有树木和灌木,像一顶青帽子,“靖”字于都人念“青”,靖石的地名当是由此而来。显然此石当与女娲补天传说有关。人们还把这块巨石叫做“饭甑”,因为其形状类似雩都农村蒸煮饭的炊具“饭甑”。 “饭甑”之说又与盘古开天辟地有关。当初盘古在盘古山上开天辟地,众神仙赶去帮忙,天色熹微中,众神仙飞过靖石,有一早起扫地的女人看见天空中众仙飞过的影子,惊叫起来,用扫把指着天空叫人来看。神仙吓了一跳,不慎掉落了给盘古送饭的“饭甑”,于是化为“饭甑”山。
这个传说很有意思,它说明雩都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口碑传说与我们现代所理解的盘古开天辟地之说不同。盘古山有很多原始的深广洞穴。盘古时期当是石器时代人类开始由居住自然洞穴时代进入人工洞穴的时代。《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专著,其中提到很多高山,都叫做天都,山中还有建木、扶桑、若木一类的通天大树,可知上古时代人们是把人类居住的高山叫做“天”的。《说文解字》曰:“天,颠也”,即人头顶之上,近年考古又发现“天”字的一种写法是在宝盖头下一个“天”字,足以证明,远古时代人们曾经将人类居住在高山上的山顶洞穴之顶叫做 “天”。我们现在仍然把屋顶称作“天花板”,实隐藏着远古历史的渊源。中古以来人们把名山胜地仍然叫做“别有洞天”,亦是一证。由此理解女娲补天,便知是石器时代人类遭受地震和洪水的袭击,洞顶塌陷,女娲乃炼石补天,便是补洞。古史有言女娲集芦灰止淫水,芦灰当是石灰合泥沙。今龙王山、龙山、密石顶、祈山、禄山一带多有石灰岩开采,亦是一证。
盘古、女娲作为有史记载以来中国人的祖先,并非宇宙的造物主,乃是生活在石器时代中国人的祖先,比盘古女娲更早的祖先没有传说流传下来,所以古人追溯天地起源时代的历史时,很自然就把盘古女娲老祖宗放置到天地与山川河流初创时代中去了,这并非古人愚昧无知,恰恰相反,却反映了远古时代人类具有非常高妙的艺术美感和认识到自然界具有整体灵魂的思想。我们看徐整的《三五历纪》,所言者乃盘古随天地开辟和天地长而长,并无一处说盘古创造天地。盘古是自然之子,是天地宇宙孕育而生者。盘古又是自然灵魂的化身,《五运历年纪》记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这里没有一丝一毫的近现代人们所理解的那种“神话”色彩,且明明白白告诉我们:盘古已经成为自然界山山水水和自然现象的象征性化身。近代西方的神话学传入中国以后,学者们按照西方的思维将我们的祖宗异化得面目全非了,生搬硬套西学之祸于此为甚。中国很多地方关于盘古女娲的历史遗迹都反映出人类在石器时代的生活特征,比如湘西的沅陵丑溪口村半溪山有盘古洞,洞中有数十张石床,广西来宾也有以盘古命名的岩洞。广州花都区狮岭镇的盘古王庙中的盘古铜像,就提着一把开山的斧子,盘古身上的筋脉肌肉鼓突,活脱脱一个凿石开洞的力气男子汉!其实,关于盘古女娲的“神话”,非但不是古人创造的,倒更像是我们近现代的神话学者们“首创”出来的。上古时代人们所谓“神”,和我们近现代人所理解的神也全然不同。《国语》卷十八 楚语下曰:
“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月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是使制神之处位次主,而为之牲器时服,而后使先圣之后之有光烈,而能知山川之号、高祖之主、宗庙之事、昭穆之世、齐敬之勤、礼节之宜、威仪之则、容貌之崇、忠信之质、禋洁之服而敬恭明神者,以为之祝。使名姓之后,能知四时之生、牺牲之物、玉帛之类、采服之仪、彝器之量、次主之度、屏摄之位、坛场肿、上下之神、氏姓之出,而心率旧典者为之宗。于是乎有天地神民类物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民是以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祸灾不至,求用不匮。
及少昊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蒸享无度,民神同位。民渎齐盟,无有严威。神狎民则,不蠲其为。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或。 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 是谓绝地天通。”
上述文献是研究上古历史极为重要的资料。仔细研究上述资料,便可以发现,不管是“民神不杂”时代还是“民神杂糅” 时代,所谓“神”,都不是现代人们所理解的那种由愚昧落后思想中产生出来的“神”,更不是西方人所理解的上帝之类的“神”。古人理解的民和神,区别只在于“其智”、“其圣”、“其明”、“其聪”的高下不同,以及“能知”的范围不同。神其实就是巫觋、史祝、五官,就是“圣之民”,就是“圣人”,神仍然是人,是民。
理解了上古人们对“天”、“神”的含义,我们理解象《山海经》下面的一些记载就容易了:
《海外西经》:“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以上下也。”
《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有灵山、咸咸、巫郡、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
《海内经》:“华山青水之东有山,名曰肇山,有人名曰柏文高,柏高上下于此,至于天。”
《大荒西经》:“有互(氐)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互(氐)人,是能上下于天。”
可见,上古所谓神话,我们当还其历史的本来面目。从逻辑上正确理解史料和传说,可以判断:盘古之神、女娲之神当是上古石器时代的圣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3 20: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盘古山女娲山与《易经》和赣派自然勘舆学理论之关系考
什么山才能成为龙山呢?何为龙脉?龙山龙脉都是自然勘舆学上的概念。“龙脉”的由来, 源于《易经》乾卦、坤卦。
“盘古夫妻首开阴阳”,“伏羲画八卦”,古人不是随便说这两句话的,易经作为我国最古老的经典著作,集中反映出这两句话的思想。易经建立在八卦的基础上,八卦建立在阴阳的基础,混屯之时阴阳不分,盘古开天辟地,首分阴阳——首,龙也,盘古也,龙分阴阳,盘古分阴阳也。阴阳分而万事万物分类而生,故曰:“首出庶物万国咸宁”——龙出而生万事万物,万物成而宇宙秩序定。如前所述,盘古不仅仅是中国人的祖宗,盘古更演化为中国人信仰自然的灵魂,“天道净清,地德生成,人事安宁”——这就是“盘古之宗”,亦即盘古的三项基本原则。国者,域中也,即老子曰域中有四大之域中,即宇宙也。万国者宇宙也,非寻常地上之众国也。地上之国乃效法自然宇宙之道,故亦称为国。“中國”何意?其实“中國”就是“域中”,即宇宙。中国人信奉“道法自然”,就是要严格遵循自然宇宙之理来建国立邦。“盘古之宗”便是“道法自然”的思想渊源。为什么中国人自古将天文历法星相作为人事的准则和参照呢?盖因此。
《易经》曰: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威宁。
九者,龙也,阳也,天也。潜龙者,山在水中,无用之龙;见龙在田,山之龙脉显现,利大
人降世;或跃在渊,言山之龙脉与水交界处,无咎;飞龙在天,山之龙脉气势恢宏,直上云天也,利大人降世;亢龙有悔,龙脉至高处必然回旋;群龙无首,群山高耸,龙脉没入云端,神龙见尾不见首也。乾者,龙也,潜也,天也。乾乾者,观龙之潜伏变化也。圣人善于龙变,而君子则终日夕惕若厉,观龙之潜伏变化,能明了自然之理,何咎之有? 乾卦《彖》曰,皆言龙变也。
《易经》曰: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初六:履霜,坚冰至。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括囊,无咎无誉。
六五,黄裳,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用六,利永贞。
《文言》曰:……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六者与九相对,龙也,阴也、地也。何以九六皆龙?《青囊序》曰:“龙分两片阴阳取”,盖龙自含阴阳,自身不可分而能分万物阴阳,易经以牝马与乾龙相对,牝马可谓坤龙也,后世则以凤与龙对。坤,元亨,利牝马之贞。乾无坤不成宇宙,坤无乾不成阴阳。故曰: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诸)。君子于坤中寻得乾,故得阴阳,吉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喻言寻找来龙去脉、阴阳消长之道,《青囊序》是谓“江南龙来江北望,江西龙去望江东”。安贞故能吉利。乾龙至阳则亢,亢则入云端而群龙无首而回落,坤龙至阴则冷,冷则履霜至坚冰。水凝为冰,水龙无用。此卦与乾卦相对而言。直者,洛书也,方者,河图也,洛书河图皆宇宙大书,直方皆大,知悉洛书河图则知自然之道,不必蓍卦,亦无不利。习,卜而后以蓍草占卦也。《青囊序》是谓“是以圣人卜河洛,瀍涧二水交华嵩,相其阴阳观流泉,卜年卜世宅都宫”。水龙现于河洛,无不利也。含,合也,章,章法也,合于自然之法,可贞。或从王事,或,国也,国从王事,和于自然之道,终会成功。风水之法自然,终将获福。括囊,包容广大,言坤龙吞吐宇宙之气,包容阴阳之道,不在乎毁誉,顺其自然。黄裳,指坤地(大地)也,大地如穿黄色衣裳。水龙止于坤地。元吉,始吉。《青囊序》是谓:“山管山兮水管水,此是阴阳不待言。山上龙神不下水,水里龙神不上山”。龙在山为乾龙,为金龙,龙在水为坤龙,为血脉。《青囊序》是谓:“先看金龙动不动,次察血脉认来龙”。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此言坤龙终于出土入野,与乾龙纠缠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故《文言》曰:“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龙不可离阴阳也,故乾坤皆龙,龙生阴阳,阴阳生天地也。用六者,用坤龙也,故利永贞。
由上述乾坤二卦的解析可知,《易经》之乾坤二卦几与《青囊序》思想天衣无缝。下面我们完整地来看《青囊序》开头一段:
“杨公养老看雌雄,天下诸书对不同,先看金龙动不动,次察血脉认来龙,龙分两片阴阳取,水对三叉细认踪。江南龙来江北望,江西龙去望江东,是以圣人卜河洛,瀍涧二水交华嵩,相其阴阳观流泉,卜年卜世宅都宫。晋世景纯传此术,演经立义出玄空,朱雀发源生旺气,一一讲说开愚蒙。一生二兮二生三,三生万物是玄关。识得阴阳玄妙理,知其衰旺生与死,不问坐山与来水,但逢死气皆无取。山管山兮水管水,此是阴阳不待言。山上龙神不下水,水里龙神不上山,用此量山与步水,百里江山一响间。”
杨公即杨筠松,四库全书言《青囊序》旧题曾文辿撰。养指盛,老指衰。雌雄非阴阳,阴阳是深刻的逻辑概念,雌雄只是具体的牝牡相对之概念,犹言乾坤也。此处指看山寻龙必然要看雌雄之山,山无雌雄,乃孤山野岭,断然无龙。金龙乃乾龙,指山所依无形之气,龙势要动,不动则死,龙势动,坤地血脉方得循气而行。龙分两片即分金龙与血脉也,以阴阳识别金龙与血脉的旺衰,水多分叉,要细认踪流。一生二兮二生三,三生万物是玄关。识得阴阳则把握了玄关。龙在山中走,龙在水中行,山龙水龙走向不同,然而阴阳则是一气,如人之营卫之气,《灵枢经》第十八营卫生会言:“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杨筠松乃赣派自然勘舆学祖师,其理论承前启后,其理论与实践又是密不可分的。杨筠松自入昆仑山之后步龙至雩都,足迹踏遍了赣南的山山水水。戏剧家李炅(雩都人)近年著有《杨救贫传奇》一书,收集整理了有关这位风水大师的二十篇传说。杨救贫在雩都、兴国居住多年,留下许多神奇的传说,在民间堪称家喻户晓,耳熟能详。遗憾的是书中未能收入有关杨救贫与盘古山的传说。
今观江西省于都县盘古山主峰龙山和龙王山之山势与龙脉,惊人地与《易经》和《青囊序》相合。经常可以观测到龙王山头云雾缭绕,群山群龙不见首,山在半天中。今有诗一首形容道:“晨岚朝起看龙王,群龙无首腾云端。天生一座盘古山,十万八千日日长。”从盘古山镇仁风圩看龙王山,龙王山座北朝南,左右两条龙脉蜿蜒而上,右龙蜿蜒而上龙王山,正面看似乎只是一条蜿蜒的巨龙,绕到右侧面看,则群龙奔腾;左龙则伸展入龙王山的背后西北方向的龙山中,此龙山势较为平缓,龙身多高山,龙骨如驼峰一般耸立。从盘古山镇仁风圩看不见龙山,因为龙山比龙王山高出100米,在龙王山西北方向,龙山为龙王山之屏,故今人又称龙山为屏山。从龙王山山顶走到龙山约需要走2个小时的山路。在山下看龙王山龙尾,是龙现于田,在龙王山山顶看龙身,龙隐不见,神龙见首不见尾,原现于田之龙尾在山顶上看则与田地的高度相差无几。盘古山镇是背倚两座龙山,为两条龙身环抱,前面南方有长龙河环绕,长龙河多有分叉。盘镇古有水口,水口设在西南方向,今仍然有水口地名和水口庙。西面山上有山森水库。果然好一座盘古山, 好一座盘古山镇!更重要的是,龙山与龙王山正是一对雌雄山脉。从于都县城出来沿着于都县城至盘古山镇的于盘公路先进入靖石乡,由靖石乡可以进入龙山。由龙山可以爬到龙王山。由靖石乡的古今地名和到处都是卵石以及龙山上的层层叠叠的石头和卵石,以及密石顶、祁山、禄山上的巨石以及当地人讲的“拱轿石”,都使人联想到女娲炼石补天的传说。此外龙山龙王山相连,两山与密石顶、祁山、禄山三座山峰相接,亦可以看作是两组雌雄山脉。可以说,盘古山女娲山是《易经》与赣派自然勘舆学相结合的一个原型标本,由此亦可判定,《易经》本身原是一部自然勘舆学与占卜学结合在一起的著作,由此也就知道了为何有三易:连山、归藏、周易,乃分别指:乾龙、坤龙、龙变。乾龙、坤龙、龙变是指《易经》的三个不同视角,而并非三代不同版本之易。而《易经》作为中国有史以来现存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其博大精深的自然学思想承先启后,演绎了后世中华灿烂的文明。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7 01: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贺           词

石城长溪赖氏敦睦堂祠委会:
秋风送爽,金果飘香。值此屏山长溪赖氏宗祠(敦睦堂)创建三百周年庆典之际,宁都赖氏海内外联谊会代表客家赖氏发源地以及宁都三万赖氏宗亲,向举办这次活动的组织者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向支持并参加这次活动的来宾表示最美好的祝愿和亲切问候!
客家赖氏自宁都发源一千七百余年来,裔孙繁盛遍布海内外,人口众多逾百万。石城赖氏是客家赖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底蕴深厚,尤其祠堂文化更为突出,从古至今,石城赖氏都为奠定、保护、开发客家赖氏文化起到了模范作用,当属赖氏文化中的杰出代表。现举办这样盛大的庆典活动又为增进友谊,扩大开放,发展经济开辟先河,此举将在赖氏文化的历史上增添光辉的一笔。
在这喜庆的日子里,祝愿赖氏枝繁叶茂、人财旺盛、万世永昌,宗谊长存。祝参加庆典活动的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庆典活动圆满成功!

江西宁都县赖氏海内外联谊会
二00六年十月三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7 01: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征用土地、山林补偿协议书

        征用   方:宁都赖氏代表赖晓清、赖国芳、赖吉生、赖功章、赖传桂、赖文生(官竹园村)、赖芳德、赖文生(刘坑村)、赖书椿、赖芳桂(以下简称甲方)
被征用   方:梅江镇高坑村村民委员会 (以下简称乙方)

座落在梅江镇高坑村319国道旧加油站旁的赖仲方墓,是宁都县城的开基始祖,距今1500多年,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故于一九九九年三月四日经宁都县十四届政府第十三次常务会通过,将其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几年该墓西北面兴办机砖厂,采挖墓堂周边原土,形成数米高坎。近年该厂易为养鸡场和饲料厂不断扩建,部分村民在墓地前后种植作物,护墓原体逐年减少。赖仲方及其孙辈赖宣著、赖宣仁、赖宣绎的墓体都遭到严重破坏。为切实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做好该重点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需征用土地山林统一规划、建设、修缮。现经甲乙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征用土地、山林座落在梅江镇高坑村319国道旧加油站旁,四至界限为:以二00六年四月九日双方实地征用界址为准。详见“宁都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坑隋仲方公墓征用土地、山林示意图”。为防止侵占文物保护用地,甲方将在已征土地、山林范围四周砌挡土墙,建围墙或打界桩。
二、征用土地、山林的补偿价格标准:水田每亩17000元(含青苗补偿费);旱地每亩7000元(含青苗补偿费);荒山每亩3000元。
三、征用土地、山林面积及补偿金额:征用水田0.601亩,补偿金额10217元;征用旱地1.13亩,补偿金额7910元;征用荒山0.141亩,补偿金额423元。以上合计补偿金额壹万捌仟伍佰伍拾元整。
四、付款办法:在签订本协议十天内,甲方付清乙方征用土地、山林补偿款,乙方出具收款收据给甲方。
五、空地时间:本协议签订后十五日内。
六、乙方责任:1、赖仲方墓正北面的养鸡场东墙外前截空地因乙方租给养鸡场业主倒车用,致使甲方不能征用,乙方要保证今后此地不做任何建筑物影响文物视线,如出现建筑物,甲方可以无条件拆除,不负任何责任。2、乙方要保证租用厂房的业主不在厂门口的房内外养禽畜,避免禽畜破坏赖宣著、赖宣仁、赖宣绎三公的墓地。如出现禽畜破坏,甲方可以采取相应措施。3、乙方及其村民持有该征用地的土地、山林执照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证书一律作废无效,并同时要将证书中已征用的土地、山林面积分割给甲方办证。4、涉及被征用土地的权益争议、土地收益分配由乙方解决。在甲方建设期中,乙方要做好工作,不得阻挠、影响甲方施工。否则,造成的损失由乙方负责。
七、因县财力不足,缺乏文物保护修缮经费,这次征用土地、山林的补偿费全部由赖仲方的裔孙捐款解决。现征用的土地、山林权属归赖仲方裔孙所有。
八、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有关单位存查二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附:宁都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坑隋仲方公墓征用土地、山林示意图壹张
甲方:宁都赖氏代表人(签字):



乙方:梅江镇高坑村民委员会
代表人(签字):
村民小组组长(签字):
村民小组代表人(签字):


在场人(签字):
  二00六年四月九日
拆房补偿协议书

拆房方:宁都县文物管理委员会       (以下简称甲方)
被拆房方:                         (以下简称乙方)

座落在梅江镇高坑村319国道旧加油站旁的赖仲方墓是宁都县城的开基始祖,距今1500多年,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故于一九九九年三月四日经宁都县十四届政府第十三次常务会通过,将其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该墓东北面的养鸡场和饲料厂不断扩建,在文物的保护范围内建了房屋及厂门,成千上万的鸡在墓地扒土破坏,危及文物本身,并影响统一规划和修缮。为切实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做好该重点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需拆除该文物保护范围的房屋及厂门。现经甲乙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拆房范围:赖仲方墓东北面319国道旁的6间一层砖木结构平房及厂门。赖仲方墓西北面一层砖木结构锅炉房2间。
二、拆房的补偿价格标准:房屋每平方米     元,厂门共计     元。
三、拆房面积及补偿金额:房屋    平方米,补偿金额     元;厂门补偿金额     元。以上合计补偿金额         元。
四、拆房时间、工资及旧料处理:拆房时间在2006年
月    日前,拆房工资由乙方负责,旧料归乙方处理。
五、付款办法:在签订本协议时,甲方付给乙方拆房补偿总金额的50%,余额在全部拆除后第三天付清。
六、乙方责任:乙方持有该拆除房及厂门的《产权证》或山林、土地经营权证书一律作废无效,并同时要将证书移交给甲方备查。涉及被拆房屋、厂门的权益争议、土地收益分配由乙方解决。在甲方建设期中,乙方要做好工作,不得阻挠、影响甲方施工。否则,造成的损失由乙方负责。
七、因县财力不足,缺乏文物保护修缮经费,这次拆除房屋及厂门的补偿费全部由赖仲方的裔孙捐款解决。
八、本协议一式   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有关单位存查    份。

甲方:宁都县文物管理委员会
代表人(签字):

乙方:
代表人(签字):

在场人:

二00六年四月    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7 01: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赞清明祭祖

纪念祖先不忘根,子孙发奋永隆兴。
清明时节来祭祀,爱国尊贤客家魂。


咏“宁都赖氏”

始祖忠诚公,中华客家魂。
热水喷温泉,肇基头桴源。
源远流更长,发迹到松阳。
火龙吐明珠,发祥在宁都。
繁荣枝叶茂,发达遍全球。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7 01: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为赖氏族谱作序
族有谱牒,则人知其所出,知所出则尊其祖,尊其祖,则知爱其身,修身慎行,自不容以不谨矣。非徒以昭姓氏,叙昭穆,别亲疏,辨异同而已也!奈何世俗沦糜,慕华失真,于是拜汾阳墓地为先茔者有之,冒前代有功德帝王为祖者有之,上诬其祖,下欺其心,与谱之意相背驰矣。吾乡永丰、万安,赖氏最著之望族也,又有长房徙居福建上杭,皆一脉其祖矣。汝玉又为明德乡之望云,乃吾家之婿。一日持谱帙造吾门,请序于予。吾按赖氏先世,汉时,赖先为交趾太守,生仙芝,封金紫银青光绿大夫,芝生好古,古生珠,汉桓帝时封丞相;珠生妙通,官拜崇政殿大学士。通生忠郎。又十五世孙曰明亮,明善兄弟博览古今,代有其人,皆祖宗功德流光之报也。欧阳子观赖氏之族,屡朝仕宦,诗书继美,为万安县之最;簪缨相辉,又为吉州之最也。欧阳子游宦五十年,乐道林泉,某再三求余,言而勿勒,曰吾与某有瓜葛之好,赖氏之族,吾何得而议焉。又岂可不勒而不叙?正当叙其族谱云。
赐进士前参政大夫欧阳修顿首拜撰

附  译  文
一个家族有了记述世次的册籍,族人就知道自己上代是从哪里来的,知道了自己的渊源,就会尊敬自己的祖宗,也就会珍惜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这样,当然不会允许自己不谨慎行事了。可见族谱,不单用来明了姓氏,讲述辈份,分别亲疏,辨别异同就罢了。
无奈,当今社会风俗,趋于败坏,常常有人因羡慕浮华而不讲真实情况。有把别人在汾阳的墓地,当作是自己祖先坟墓的;也有把前代非自己姓氏的有功业和有德行的帝王,当作自己祖先的,这样,既诬蔑了祖先,又欺骗了自己。这就跟修族谱的用意背道而驰了。
我家乡(江西省)永丰县、万安县赖氏是颇有声望的世家大族。而迁徙至福建省上杭县的长房子孙,与永丰、万安的赖氏是一脉相传的。汝玉是明德乡德高望重的人,又是我家族人的女婿。有一天,他拿着一本《赖氏族谱》来我家,要我给它写序言。
我考赖氏先世,汉时,赖先任过交趾太守(辖广东、广西大部和越南北部、中部);他的儿子叫仙芝,被封为金印紫绶和银印青绶的光禄大夫。仙芝的儿子叫好古;好古的儿子叫珠。赖珠在汉桓帝时(公元146年)拜封为丞相。珠的儿子叫妙通。妙通被授予崇政殿大学士的官职。妙通的儿子叫忠郎。到了十五世的明亮、明善,两兄弟都广泛地阅读古代和当代的典籍,学识渊博。此后,他们历代都有读书做官的人。这都是祖宗积德遗荫所得到的报应。我深深知道赖氏于每个朝代,都有做官和学识渊博的人,在万安县中是鼎鼎有名的;做高官的人,又是在吉州各县中无与伦比的。
我在外奔走谋官五十年了,现已退休而安乐地隐居山林。汝玉一再要求我写序言。他言辞恳切,没有丝毫强求之意。并说,我与某某且有亲戚关系。对于赖氏这族,我是没有什么可再评说的了。但我又哪能因为他没有强求之意而就不写序呢?我觉得正应为赖氏族谱写篇序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7 01: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南赖氏重修谱文天祥序
伐鼓扣钟,鸡人号唱,边檄累警者,此何时也。余得一旦脱身归睡乡之境,席藁松室,琴剑横左,笔砚具右,昏然不生七情,茫然不交万事,荡然不知天地日月,抑不知其有利害也。忽剥啄三四,惊我周公,起而视之,两少年秀眉丰颊,举一函进,揖曰:“中郎君璋书。”启而读之,乃君璋先世事实,征吾言以序诸首。破甑敝帚,复增九鼎之重也。赖氏高明,先君子素加敬畏,余复何言哉。吾亦尝闻,古者至治之世,天子推恩,以收天下之望,以固人心之本。若夫明昭穆,辨尊卑,立大宗小宗之法,亦其一事也。盖昭穆不明,穆得以紊昭也,尊插不辨,卑得以逾尊也,宗法不立,疏得以间亲,则孝弟之道不立矣。教弟之道不立,则风俗浇漓矣,则人心何自而固哉。今天下多事之秋,赖氏立身于万世之表,面以谱牒讲究,不亦盛哉。观晋、隋、唐、五代之间,仕者以尧舜之道辅其君,以伊周之志为己任;不仕者贯六经百史之文,焕三代两汉之词也;贞节者慑淫奔而骇史笔也。呜呼,定风丕振于前,茄公丕显于后,云仍丕承于累世,实赖氏积德之厚而至也。所谓“合抱之木,不生于步仞之丘;千金之子,不出于三家之市”,讵不信哉,君璋,余至友也,群居不倚,独立不惧,实又赖氏之白眉者。
宋咸淳九年岁在癸酉二月仲三日
赐进士及弟直学士院致仕郡友                文天祥   拜撰
(序文中“君彰”即本族三世祖文兴公,字君彰,官名福清,在任太平府知府间与文天祥友善,为致仕友。返乡修谱时,书请文天祥撰此序。)
附   译   文
击鼓敲钟,报晓官员高声叫唱,边境危急告紧的文书不断传来,这是什么时候啊!我能得到片刻时间,摆脱事务,进入了睡梦之乡。就在这简陋的木屋里,左边横放琴剑,右边摆着笔墨砚台。昏昏然,喜、怒、哀、乐等七情不生,茫茫然,不接触一切事物;荡荡然,不知有天地日月,也不知有什么利害得失了。
忽然,听到三、四“剥啄、剥啄”敲门的声音,我从睡梦中惊醒。起来一看,两个眉清目秀的少年,双颊丰厚,拿着一封信直走进来,向我作揖说:“中郎君璋的信。”我打开一看,原来是记述君璋上代祖先事实的谱册,征求我为谱册作序言。这就好比一个象破瓦甑、烂扫帚一样拙劣的人,又增加了这“九鼎”似的重任。赖氏历代有很多德高望重的人,先父一向很敬重钦佩,我又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也曾经听说,古代太平盛世,帝王推行优抚政策,以争取天下人的拥护,作为巩固和安定民心的根本。至于分清辈次,辨别辈份高低,建立各种各样的宗族法规,也是太平盛世中的一件重要事情。因为辈次不分清,辈份高低紊乱了,或者辈份高低不分辨,那么,辈份低的就有可能凌驾于辈份高的了;宗族法规不建立,疏的就可能间杂亲的,那么,孝悌等伦理道德,也就建立不起来了。孝悌等伦理道德不建立,社会风气就会浮华轻薄。这样,人心从何而得到安定呢?
现在国家正处于多事的时代。赖氏在这时代中,树立万世的表率,研究编纂族谱,不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吗?观察晋、隋、唐、五代(梁、唐、晋、汉、周)之间,做官的人,都用尧舜之道辅佐君主,把伊尹、周公之志,当作自己的职责;没有做官的人,也通晓经史百家,深明三代两汉的文辞;忠贞守节的人,使邪恶放荡的人害怕,也使编史书的人震惊。
唉!在前有定风直士赖光恢宏振作,后有茄(茹)公赖匡官居相国,宏大显赫,这以后历代都有显赫发迹的人,实在是赖氏积累功德之厚而得来的。人们所说“合抱的大树,不会生在低矮的山丘,尊贵的人不会出于穷乡僻壤的地方”,哪里能不相信呢?君璋是我的好朋友,与群众相处中不仗势欺人,受人孤立时也毫不畏惧,实在又是赖氏家族中的佼佼者。

宁都莲湖赖氏元延佑庚申朝举公第三修谱序
予闻赖氏姬姓为周之胤得封于赖,遂以国为氏。今蔡州有赖亭,即其地也。西晋永兴间,祖光公任浙东使诏加大尉。东晋宁康间,祖臣庆任江东太守,祖廷辅官至相国太师进爵茹公。宋代庆甫祖、三杰祖俱登乡进士。梦泉、梦符、人俊并登进士第。支裔蕃衍,衣冠不绝。今按译史公之始祖太尉列宝公,活州丰宁县人也。自周秦以后至汉,其祖讳先公出守交趾至晋代有任浙东。颖川郡流自福州,后迁南剑松阳县就号松江郡。东晋末,天造草昧,群雄角力,城郭改,而人民非。祖仲方,洁家寓汀州古城,逦迤石城丹阳,桴源复迁揭阳县清泰乡唫光里三都而居焉,人盛家殷。一日忽遭洪水,楼阁屋宇尽为漂渺,祖焚香祷祝天地及水甫平,沿江寻觅漂去之物。行至金精山堑口,见本宅金花鼓,祖四望,此地平坦环绕,遂暂驻焉。因虎伤牛畜,集众赶至今县场石笋、石峰、行龙,由长迳桥虎陂山出来,势若蛇形,山水拱揖拥朝,就辟开赤竹造厅堂、亭庑居之,遂号筑室翁。由是日愈丰裕,金银宝物靡所不聚。其境东至猪冈山,西至覆船冈及有鹅鸭塘,南至螺石寨,北至当口岭。东畔池塘阁,西畔覆松园,南畔白竹巷,有甘泉井,北畔小溪书屋。住此,家厚势隆,远近悉闻。隋开皇间,有司奏,将赤竹坪易为县治。朝廷褒封赖文辉公食邑千户,赐职土官。辉固辞,曰:臣世食邑颖川今去爵位迁徙至此,一身之荣何足为贵,愿乐田里得已,遂斋金银各百两及地名官竺园、钓洲、绕塔岭下田地贸易,将祖坟地宅改立虔化县治。故谱断自始祖列宝、二世远大、三世士谨、士端,四世臣庆、五世廷辅、其六世仲方配潘氏生三子,长文献生辰早亡。次文华,号东谷居士,生定,任潭州转运使遂家潭州。三文辉,号枕流遣老,生昭派于本县关厢、莲湖、武村、会同、田西。得派于汀州、清流、宁化、上杭、永定。度派于热水桴源、永丰、万安城。明派于水西、抚州、宜黄、乐安。思派于石城秋溪、建昌广昌、新坊驿前。更分一支归居于官竹园。求派于信丰、瑞金。彦任扬州通判,派于扬州。按谱载,其世祖昭行良一字宣著号复轩,配邹氏邓氏生四子埙篪琴瑟。琴于唐贞观间徙居莲湖,至祖谢九郎字   质,生忠兴,传生朝举、朝佐、朝宗兄弟,哉克世家。元初试诸路儒士,朝举以人才中选,赐名忽倪察,授江西行省都镇抚司译史通议大夫,居官六载。归暇乃阅家谱,先修于唐嗣圣,再修于宁绍定,遂承先世遗泽,褒集旧谱,而三修焉,以完厥美以垂永久。俾后来若子若孙知所自出而不敢忘其本,其用心洵仁且厚矣噫。古立小史官,定世系,办昭穆,至汉司马迁著《史记》,因周牒而作。所以,立宗法叙天伦也。若废散无以统则祭祀之礼,家自为之支子不得不祭,不必告于宗子矣。或播迁于外,各仕其方,而遂家焉。虽有期功视如途人,甚有若鲁人之,不吊谱者可胜叹哉,是知有家有族者,谱其可少,即今观译史公之草谱,考其先世仲方,闻晋乱岁  是慧见不忍闭户,独饱尽捐其有以济贫乏,其先祖志著忠节者有定风直士,劾成都王颖骄恣声,振朝堂臣庆,报国以忠勇,乞骸骨。上为之祖饯而靦颜焉,茹公大称赏于张邵日真宰相,拂衣归曰,无人食西山薇久矣。如元延祐间汀州、宁化、禄孙孝行当蔡九五乱,负其母挈其妻子随众避之,禄孙守母不出盗,将叨其母,禄孙身翼蔽其母,曰:“宁杀我,勿伤吾母。”时母病渴觅水不得,禄孙含唾呴之,盗相顾骇叹不忍害,反取水与之。有掠其妻,去者众责之,曰:“奈何辱孝子,夫使归之事,闻诏旌表其门赖氏忠孝之操,尤卓卓尔噫。何盛哉。”固公之谱等而上之至于高高俨然之可尊等,而下之至于县,县秩然而有叙,自始祖列宝至译史为三十三世,其间或韬晦然代有闻,人其言行政事芳声茂著谱不胜书,吾知是谱之作,不特为赖氏一门子孙谋为一乡一邑,矜式有俾于风化者耶,抑赖氏之多贤而能断前人,休光虽百世未艾也,传曰:“公侯之子孙必复其始为是谱之子孙者其勗之哉。“
皇元延祐七年庚申孟冬月之吉
诰授奉训大夫常    宁州知州兼劝农事倪圭顿首拜撰


于都城南赖氏族谱序
谱牒何自而作也。益古圣王,有见于世系之不可不明,昭穆之不可不序。与夫尊卑亲疏之不可不辨。故有大宗小宗之法,俾后之子孙知源流之所自。自宗法废,而谱牒与焉。君子有志于存礼,其可置而弗讲乎。吾雩城南赖氏,望族也。考其得姓之始,昔周封颖公于赖,遂以赖为氏。自周以来,人文日盛,中间闻人达士为显宦者,代不乏人。然世远年湮,不可详考,惟东汉时,其始祖忠郎公者,为两粤监察御史。道由赣州,见其风俗淳厚,欲家于斯,而未果,未几卒于官。二世祖评二郎公,生子乐潭公讳渊。顺帝时(126—144年),为裨将出戍赣州,思以继先人之志,广布恩泽,军民悦服,遂卜居焉。然赣属十二,惟雩为最近,故其创业多在于雩。厥后长茂公讳萱,赋性淡静,不乐居繁华之地,乃迁于雩之水南,耕读传家,子孙蕃衍。其以一经,补郡邑弟子员者,指不胜屈。是雩之有赖氏实自长茂公始也。传至十六世,忱父公讳棐者,七岁能文,博通经史,凡所读之书,过目辙不忘。唐乾元(758—760年)举进士,授崇文馆校书郎,不就退居田里,开馆授徒,一时名贤皆出其门下。建有“秘书坊”、“秘书楼”。殁后门人举入乡贤,永受享祀。载之郡邑二志,班班可考也。公生子三:长与幼,仍住旧居,惟中子仲明公讳灿,迁城内十字街,公之曾孙沛公生子五,别徙者二,不传者二,其次子梁二郎公,生承武公讳烈,旷达能文,工于诗赋,递传至四十七世,志先公讳崇圣,文行兼优,生子二:长曰长祥讳巨发,分居城西斜街下。次曰均祥讳巨祯,分居城东古学宫背。从此两房各分东西,行派亦别,西长房汝贤公讳汝,大有才干,官都察院司务升经历,未任遂卒。东二房静斋公讳效良,早丧。蔡氏孺人廿八守贞,邑候旌之,曾孙二,长鸿卿公字鼎衡,次鸿儒公字永叔,皆为邑名诸生。他如盛庵公讳廷茂、礼所公讳希周、慎吾公讳嘉言,俱有隐德,好行善并举乡饮。礼所公生子去昧公讳先泽,博学鸿才,早岁蜚声黉序,邑之先达,咸以远大期之。易犀厓先生赠以匾曰:“秘书堂”。益冀其复秘书坊之意也,乃屡战棘围,不偶,竟以一衿老。长子书云讳孙文,谦谨自持,好学不倦,康熙癸丑学使黄公讳虞再,深嘉其文,以第三名入泮。惜终不得志,于主司唯手一编以自娱。次子絅仲讳著,悉皆循循雅芳,儒而未显。至若老成耆彦,如完五、淑远、仲求、季皇、吉人君贤诸公,均不失为名贤硕德之后。呜呼赖氏可谓盛矣!弟鼎革以后,祠宇颓圯,家谱散轶,书云、絅仲,吉人等深以为虑,乃集族众商榷,谋建祠宇,修谱牒。而赖氏诸公亦皆踊跃从事,于康熙乙酉(1705年),买南门城下曾姓房屋一所,以妥先灵,而展拜固有其地矣。然谱牒不修,终不免于祖宗之怨,恫复于乙未(1715年)秋因旧谱及各房支派,旁搜远采,裒集成编,付之剞劂,属序于余。余与书云素称知交,揆之于义,是宜序巳。夫世之为谱者,往往攀援强附,以富贵相矜诩。不知古之称世家者,以道德,不以富贵也。故虽簪缨奕叶,亦必推尊先世之积隐德者,而始称大族。赖氏自棐公以迄于今诗书相传,引而弗替。虽科第之盛,仕宦之显,或待将来然。而衣冠文物济济称盛,且其乐善好义,足为人所矜式者。实繁有徒。若赖氏者,真不愧为世家者也。今谱牒已告成矣,世系昭穆尊卑亲疏井然不紊。其于先王尊祖敬宗之道,不深有合乎。向非、书云三人,加意纂集,又安能有此详,且备哉。诗曰缵戎祖考。又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赖氏之谓矣。后之君子,尚其发奋激昂,以孝友修其身,以诗礼世其家,安知不有翘首青云如忱父公者,亢赖氏之宗也耶。余故览其谱而欣然为之序。

康熙乙未岁    小春月                      吉旦
礼部试进士后学      管奏英     顿首拜撰
(2006年正月录自吉安洋二郎公派同治三年抄录康熙五十四年版于都赖氏三修族谱)

龙南桃川赖氏六修族谱序
礼有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家谱之立,所以敦族谊也。世系明,虽在远迁而本源可溯,传之百世,服尽而亲未尽也。始祖泰重公,由桴源徙桃川之龟湖,桴源旧属揭阳。先世散处颖川,忠诚公于三国时迁桴源,公之子列宝公,西晋永兴间,仕浙东遂家于浙,孙庄公徙居松阳,七世仲方公刘宋元嘉又转迁揭阳之赤竹坪,子灿公仍居赤竹坪,及罢揭阳,将赤竹坪改为虔化。灿公七子:昭、得、度、明、思、求、彦遂各徙一方,惟度公复徙桴源,后虔化又改为宁都,是州邑,沿革无定。而桴源不异其名。桴源今在宁都清泰乡,距州城百有七十里,忠诚公葬热水即其地也。列宝公祠宇在焉。递传而泰重公徙龙邑,则在南宋高宗时矣。在桴源时,家谱立自靖公,是始祖未迁桃川,已经一修也。再修于三世祖福清公,公仕宋咸淳,以宦绩入乡贤,子三:长秀石公,次龟山公,子孙世居上蒙龟湖,三子平山公,至孙海真公、杨溪公乃由龟湖迁太平东水坳下。杨溪公移居杨村。元延祐甲寅同居龟湖已续三修。明永乐分居两堡,万历丙子又续四修,至本朝康熙丙午登庸、维翰、仕珑诸公辑为五修矣,于今记之甲子近二周。圣天子仁化翔洽休养生息,丁口十倍于五修,源流支派本合,而分之则散,须原其所以,同已分而合之恐乱,必辨其所以异家谱之修。今日其尤亟欤。昔曾议修而不果,雍正丙午已进局而终辍,以丁繁而费浩也,乾隆癸巳平山公房绅耆族长亟欲重修,推宣扬总其事,弟通扬为总理,自揣愚陋,坚持再三而未获,始会三房共订六修。秀石、龟山二公房,则弟应扬、赓扬总其事,叔祖纯与弟宣为总理,佥总杰以勷厥美。各支分择英杰清丁集费。幸皆赴事踊跃。乙未始与编修会集新旧世系,互参考订,必条分缕晰,确凿不诬乃敢记载。经十余月而谱稿成。诹吉于丙申冬月起谱局,诚恐延搁废弛,再请督修勤慎催查序次考核,期无漏无讹无涉,僭越无虚诞混冒,然后付梓。凡有光于谱者,如忠孝节义、科第岁荐必登,仕宦封赠文章政绩必登,懿行隐德及闺门贤淑详郡县志乘者必登,未敢妄为板援,越己亥秋而竣。宣与诸同事固未敢辞其劳也,自兹以上源流,清支派,辨昭穆,明长幼,序生卒,取葬详,而孝弟之道,宗族亲睦之义于斯有厚望焉,是为序。

皇清乾隆四十四年己亥岁       仲秋月         吉旦
原任饶州府余干县儒这教谕兼摄训导事
十七世孙  宣扬谨撰

宁都桴源赖氏族谱一修序
按赖氏之先,春秋有赖国者,本周姬姓。季世艰运,赢秦祸作,鲸吞虎至,波漫流荡,揭姓更郡后,自活州丰宁县平宁里有曰定风直士,字列宝者,仕浙东。西晋永兴末,成都王颖恃功骄诈,入朝上章,其略曰:以颖辅政,离散民心,扰动羌胡,为天下患矣。既而寝疾归,逮士端,值国祚颠覆移松阳,子江东太宁臣庆奏,家松阳,以松阳为郡也。宁康间,臣庆以年老赴阙谢仕,上供祖帐甚盛优。中书谢安,面见颜弗及,迄廷辅参佐朝事,名闻天下,称宰相才。张劭知其为人也,封相国茹公,其子仲方遭世乱,逦迤至揭阳之桴源,后又迁赤竹坪,筑室不三世。有司谋赤竹治县基,奏闻,诏罢揭阳改虔化。时七世文华子,讳定,宦湖南潭州转运使矣。惟文辉诸子诸孙徙石岭、会同、武村、高唐者;徙赤坎、湖田桥、五子石者;除扬州判官者;宣仪复徙热水桴源各处。虞佐令栎阳,一明秋月,鲁宁叹服,越今十二世。雪溪先生韬光晦逸,业五经,立尊孔堂,开寻颜轩,语诸弟子曰:以圣贤之心为心,四海一家也。名动四方,守令欲闻,遂先承书拜公府,辞曰:此非吾时也,拂衣归来。适虑先代谱牒久未新也,予因上疏不报,驾舟东访,雪溪跃,出谱牒,且曰:光吾姓氏,待子久矣。至于国祚长短天也,明良有待子其勉之。至若出处事实,虽唐尧虞舜犹不能逃,皋凌直笔然后信也。笔吾谱牒,子其拒乎?予于雪溪斯文,骨肉奚敢却步?噫!管摄天下人心,睦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惟明谱世系,族立宗子法可也。观于先颍川,而后松阳郡,虽两立而同其支也。亭亭伦序,晰晰昭穆,十科世哲,忠孝贤才,富贵福泽,照耀银黄,光映竹帛,垂诸不朽,固非屈抑草茅之夫!而求附高明之后者,比也。余于赖氏挽首,下风万万,是为序。
唐嗣圣十九年壬寅十月望一日
逸士武宁苏安恒撰

宁都桴源赖氏一修谱跋
尧桀之分,义利而已。华夷之辨,治乱而已。婚姻之别,氏族而已。人伦之序,尊卑而已。世系之明,牒谱而已。不以义利分,则不知谁为尧桀;不以治乱辨,则不知何为华夷。别婚姻,叙人伦,明世系,不以氏族尊卑,谱牒何以焉?尧之有天下,以治道先。婚姻别,人伦叙,世系明,华之外,虽夷而亦华矣。桀之有天下,不以治道先,而继之以祸乱。婚姻无别,人伦不序,世系不明,虽华而亦夷矣。哀哉!谱帙之作,尧治道中事也。历虞、夏、商、周、秦、汉,上下几千年,受姓别氏,分职厘务,至详至悉。后之人,知不出此,辄量望族,以矜阀阅,弃所亲而不录者,人心何在?吾赖氏,本周姬姓。嬴氏祸漫,至晋代以来,文武忠孝之业一盛,经南北朝、晋、隋之乱,衣冠道丧,谱牒坠逸。入于我唐,乃复可纪,纪之乃详。详则可以正本根,本根正,则吾赖氏子孙了然。喻其身之所从出,则又不可不知孝弟也。非孝无以亲其亲,非弟无以亲长其长。亲亲长长之道立,不立谱虽明何益于族哉?为吾赖氏子孙者,服诗书,谈礼乐,则亲亲长长之道立矣。亲亲长长之道立,由一人而刑于一家;由一家而刑于一乡。推而达于远,将有不胜其化者。是以有子以为行仁之本,孟轲氏以为仁义之实,信不诬也。然则是谱之作,其有关于孝弟之教,谱之功亦大矣。为吾赖氏子孙者,虽千万世之下,岂可忽诸。
唐嗣圣十九年壬寅九月初一日
定风直士直下远孙靖雪溪氏顿首撰


宁都桴源赖氏相国茹公发迹二修谱序
初祖忠诚公,三国时人也。子定风直士,字列宝,由宦居浙东,卒葬城西半舍许太宁乡,时光熙元年。夫人吴氏,附右。既而庄公,字士端,避地松阳,与罗氏卒葬永泰乡安宁里。父臣庆,守江东,东晋宁康间谢仕,卒葬休祥里。夫人潘氏,葬永德乡。茹公居颍川,殁元熙,葬颍川东南区蟠龙形。夫人刘氏葬辉明堡。兵烬百变,城郭改,而人民稀,不知所存可验者。惟颍川、松阳二郡,各相传录。又一传,字仲方者,值时颠覆,逦迄刘宋元嘉至揭阳赤竹坪筑室,号“筑室翁”。后隋开皇十八年有司谋治县基,奏赐金银百两,仍以官竹园、钓洲、绕塔岭下田地贸易。罢揭阳,改虔化,诸孙遂各徙居矣。今虔化邑衙背先坟在焉。又六传讳靖者,十二能文,号雪溪,有《雪溪集》。噫!一人之身,千万人之身也。自吾身推之而上,曰父。自父而上,曰祖。自祖而上,曰曾祖高祖,自高祖而上至于厥初,生民之祖。吾身生平千万世之下,而厥初祖之祖,实具形于有天地之初。天地生而吾身生。其世代之递传,岂一朝一夕哉?又自吾身等而下之,曰子、曰孙、曰曾孙、元孙。自元孙而下,又子其子,又孙其孙,气相传而形相续,则吾之身将与天地同敝矣。知乎此者,则相国茹公发迹指诸掌。
宋淳化甲午秋月朔日
远孙极肇初氏敬撰


宁都桴源赖氏七修族谱跋
人生千百世后,而知千百世以前之人与事者,盖其以然之迹载于方册有可考也夫。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垂于当世,传于后世,流连慨叹,知其人而见其事,非有所记载,乌能久而不坠乎?故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史载一代之盛衰,而谱载一姓之世系。虽巨细不同,而其理则一也。予赖氏本周姬姓,封赖国,以赖为姓,而赖氏兴焉。至三国末,忠诚公隐名避世,自活州丰宁之平宁至揭阳之桴源,见山水幽静,开辟而居。生光公,号定风直士,官浙东使,乃家于浙东。生元公,以其家松阳,以松阳为郡。生厚公、庄公,庄公生遇公,遇公生匡公,字廷辅,封相国,又以颖川为郡。颖川、松阳其本一也。生硕公,字仲方,遭晋祚末乱,复徙揭阳,追忠诚公之芳踪,过赤竹之坪,观其山水秀丽,大胜于桴源,遂筑室而居,号“筑室翁”。生徽公、郁公、灿公。灿公生七宣,隋开皇十八年,有司谋宅作县治,兄弟各徙。惟度公复徙桴源,四传至靖公,别号雪溪,生天瑞、天佑、天奉。至是而子姓繁矣。据清泰乡之上游,天瑞公位下徙管源,分派宜黄、乐安、永丰等处。天佑公位下分派南丰、广昌、抚州等处。天奉公位下徙赖坊、小源、林坑、建昌、石城、吉安、南昌等处。此岂传述相沿,要皆记载所由来也。故自唐、宋、元、明至清康熙丙戌,谱经六修矣。非欲后之子孙孝其本源,以动其孝思也乎。于是癸亥冬,会祭于赖坊祠,蒸事毕,长幼咸集,公同而言曰:谱自丙戌修后,至今三十有九年矣,若不早为复修,恐世远年久,生死错讹而莫知也。爰甲子年孟秋,卜吉开局纂修,散逸罗各房之源流入大成之统者,不至生殁失所昭穆溷淆,如日星明,如脉络贯,后之视今,亦如今之视绪,凡属毛离里者,未有不油然而兴起也。越乙丑仲秋,功乃告竣,众属予文,以志其后。予衰老憨愚,愧不能文,敢纪其始末以继诸君子之后之人,修而明之,由一本而九族,由始祖以及始祖所自出,精神所贯,孝思所格,虽百世如一日世。又何有湮没莫传之患哉?谨记。
皇清乾隆十年乙丑仲秋月    吉日
三十九世裔孙邑庠生为龙薰沐撰


宁都桴源赖氏八修家谱跋
谱以明系,亦以收族。其载者,昭穆尊卑,生婚卒葬,上以溯乎祖德之源流,下以记其支派之迁移,循叙递及,无使远近有遗忘而已。何庸增文饰哉。予赖氏本周姬姓,颖公封于赖国,后之子孙遂以国为氏。历朝至三国忠诚公,自活州平宁里至揭阳,见桴源山环水绕,含岈爵勃,结宅而居焉。生光公,派列宝,字定风,为一世祖,迄今四十有四世矣。其间忠义节孝,代不乏人,流寓播迁,世亦常有,此岂传闻相沿,实由先辈诸君子经心考正,详述列祖之实迹,迁移他郡而各得其地焉。惟我祖宣仪,深痛先人之坟墓庐舍无人看守,因而思归故里,复转桴源。至四传,生雪溪公。雪溪公生五子,长曰一郎公,即天瑞;次曰二郎公,即天佑;三曰三郎公,即天奉;四曰四郎公,即天庆;五曰五郎公,即天仪。独四五郎子孙未载谱籍,恐世变流亡失于稽查,而一郎、二郎、三郎子姓繁衍,不能群聚州处,或为仕而宦游他邑,或为商而营谋外郡,亦复四散不一,而地址里居,班班可考,藉非屡修记载特真,何以至今日一睹而了然耶?兹逢盛世,明良筋令改修。己亥冬,族中诸豪杰议修家谱,予固无能,不敢身任其事,公举督修仲辉、开谋、荣预、圣瑞等,开局于赖坊祠内。削句删笔谨遵上谕;更名换派,字字恪凛王章;书生,正始也;书殁,慎终也;书支派,正名定分也;书婚配,便稽戚好也;书葬,葬之为言藏也,所以藏祖妣之体魄也。而书葬独详者,何以地名、山向、形象、碑墓,使于子孙日后登茔挂醮,且杜他姓侵占之端也。条分缕析,慎而明之。至秋而谱告竣,予展卷而观其始末,恍日月之在天,江河之在地。次舍分派,井然不紊,实诸豪仁孝之心疲精劳神所斟酌而厘定也。由此连一脉,绵祭祀,祖德聿新,孝思不匮。盖谱所以明系,亦以收族,固大有功于名教也,岂仅为记载而已哉!总期后之君子,共鉴此微意以相勉焉可也。
皇清乾隆庚子岁仲秋月               吉旦
四十一世裔孙治博薰沐谨志




南康赖氏伯通公族重修谱序
人道莫大於亲亲联属族人,所以亲亲也。亲尽服穷服穷情疏相视竟如路人,悲夫!则合百千人之心,皆知身有所自而不至於忽忘者,情可尽也。情尽则亲亲之道,得此谱系所由作也。家之有谱旧矣,粤自明新祖迁洛阳传序,三十五世希泰祖迁於赣至继先祖录著源流,其弟继祖举继先枢葬南  县治之北岗。其子伯通罄家自赣迁居奉墓祀南  之有赖,自伯通始也,至我曾祖讳礼於甲辰岁将继先公所遗之谱增集编续,然后实址源秩序如也。我祖懋显又因旧谱编次威伏  考手泽备载世次倘其晚生之未录者,蕃衍滋盛,多不相识,偕兄先觉姪孙承与博访各房采录,足之庶各亲其亲而不至相视如途人也。其间仕而有功隐,而有德妇而能节,子而能孝,各有传以发明之,是谱之作,可以睦族,可以敦伦,可以风世皆我祖文山仰山之力,予忘其固陋,特按旧本而续其世次,之末及闻附以传亦仿遗式,何敢妄出己见。族人览之亲亲贵贵之意油然而生,使后世得有所考,以续夫将来则亦未必无小补云。
嘉靖庚子年孟秋         孝孙养威继
祖重修序命门下姪孙承与述次谨书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7 01: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桃川赖氏本修族谱序
盖闻,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祖者,人之所自出也。由一本及九族,由始祖以传于万世者,皆赖谱纪之也。家谱之修,可不亟矣!我赖氏受姓之始,于春秋由来已久,难以备述。溯先公任交趾太守,相传以下,皆为显宦,至定风直士,列宝公,于西晋永兴时,仕浙东,殁葬于此,而因以家焉。四传而至臣庆公于东晋宁康间任江东太守,其子廷辅,封相国爵茹公,食邑颍川,而颍川赖氏盖著。再传至仲方公,遭晋末逦迤,始徙揭扬赤竹坪,筑室恧在,后以赤竹坪为县基,遂改揭扬为虔化。时文辉公生七子:昭、得、度、明、思、求、彦,彼六公徙各州县,唯我度爸,仍居桴源,即昔之赤行,今之宁都也。后分派龙南、永丰、万安、丰城等处。传至靖公,于唐嗣圣时,有“尊孔堂”、“寻颜轩”,时号雪溪夫子,而于谱已经一修。至泰重公自桴源徙信丰黄田岗,而转徙龙南,由杨坊徙龟湖是泰重为龙南始祖。三世祖福清公,以宦绩入乡贤,仕宋咸淳,又经一修,是为重修。公生子八:瑛、俊、泰、忠、仁、青、让、华,彼四公或迁或止,不能悉考,俊、泰、忠、青四公,居龙南。斯时仝居龟湖。于元延佑元年甲寅岁,已续三修。至明皇洪武十八年,遭周三官、谢仕真之寇,各相逃避,散处他方,越数年,二贼已平,安堵如故,我允隆公兄弟,仍旋故里。于洪武二十七年,颁宪起图立里,得准户名“赖天恩”。伊三房及方回,未经开户,故帮银于我祖,合成一里。自后俊忠二房居龟湖,青公房居太平,我泰公房居大田,于成双历丙子又续四修。及国初遇杨贼之变,焚毁劫掠,家谱亦受其灾,幸祖宗有灵,十中犹存八九,兼先世所遗草稿,犹可考核,虽有残缺,不甚错讹,于雍正壬子年续为五修,六修于嘉庆丙寅。兹七修,自庚子年俊忠青三房相邀合谱,连年酌议,因丁口蔗,不能合一。遂订定字客,各房各修,世派如一。青公房于壬寅年起局,字客由龟湖修竣,而至大田。我大田欲推余督其事,余甚忧之,房居住星散,恐有遗漏,与叔鸣周、兄鸣宴、侄声荣等,私相计议,曰修谱重事也,须敬之慎之,于是议定总理、编修,将新旧世系条分缕晰,考核详明,毫不容紊。汇成一稿,然后付梓,于乙巳年起局,十月告竣。谱成而观之,见源流、清昭穆、序长幼、辨尊卑,明若纲在纲 ,有条不紊,无有遗漏,无有舛错,余乃转忧为喜,不揣愚陋,因援笔而为之序。

皇清道光二十五年乙巳岁   孟冬月
十八世孙  邑庠生  焕文  敬撰
统修谱序(九修)
夫谱者,史也。族谱和方志一样,为国史提供依据。志叙区域,谱载宗支,皆阐其源流发展,继先人之志,述先人之事。我赖氏渊源久远,历颖川、松阳,三千余载,若世系不清,何以纵观历史?我桃川族大丁蕃,居地广阔,若无谱牒,何以寻根联谊。然八百多年来,吾族裔孙散徙各方,形成五种同族各异之谱,有八修、四修、七修不等之状,加之当时局限,记述有异。还有壼蚀兵燹,存谱无几。民国己丑赣闽粤曾期联修,也难成全。如此状况,焉能辨别昭穆尊卑。
今逢改革开放,盛世修谱,吾辈岂能旁观,癸酉孟夏,连平宗亲鼎力筹措发起修谱,各地耆老欢声拥护,海内外贤达慷为解囊,退休老干为之奔波。不数月,修谱春风拂拂扬扬,全族上下精神振奋。然而,族大地阔,统修谈何容易,社会工程浩大,文化工程繁杂,况不时又有干扰相袭,可谓困难重重矣。幸有董事、时贤之可仰仗,总理之老成,编修英杰之勷理。至甲戌仲秋,稿就而付梓,亦为快矣。
统谱以其广索史料,兼蓄各谱,欧苏结合,源流清楚之新貌,奉献宗亲。其上继祖宗之志,下开万世之蔽,是我族元、明以来之空前聚首,各支散徙之盛大联谊,本族兴盛之汇典,迈向新境之商筹。
值统谱发行,愿全族共勉,学谱用谱,继承祖训,修身正心,表率后昆,发其爱敬之良,启其敦本之念,汇流而润泽,绵绵而济美,尊师重教,人文蔚起,繁荣经济,齐家治国,使民富族强,为国家昌盛作出更大贡献。
金风送爽,统修谱竣,族荣丁欢,岂不悦乎,是以为序。

公元一九九四年甲戌季秋月望四日                         吉旦
广东省连平县人民政府县长             二十二世孙  兆璜  敬撰

麦冈赖氏八修族谱序
近尝读欧罗巴人所著书,每好读种族,其法鉴毛色辨音声,昭昭焉若黑白而不可混。然而一姓之亲疏,一族之支系,则懵然而不之辨,无他宗教,殊而亲亲之谊未著也。中国自载籍以来,尽祖黄帝无所谓异种之说。其受姓命氏,则历代綦详小史奠系,世族师校,登夫家之众寡,三代之制也。百家之谱上诸吏部,魏晋六朝之制也。唐贞观显庆间,再奉勒撰《氏族志》。宋元以隆私家谱牒,递相纂述,下至穷乡僻壤,无不各有其家谱,且必间世而一修焉,或二三世而一修焉,盖至今而不废。予赏谓中国氏族之学,比欧美为信,而有徵者此也。龙南地界岭峤,匿伏万山之中,自中原视之亦穷乡僻壤之一也。邑中称望族者,首届赖氏,其祖泰重公。自南宋时,由宁都之桴源,徙居邑南上蒙堡之龟湖,越四世勔国俊、国忠二公则仍居龟湖,国青公又由龟湖分居太平,由是三公子孙分居二堡,其丁口之蕃息,无虑二万,乡贤名宦代不乏人。而其谱自七修以来,亦越数十年於兹矣。赖氏族众谋所以赓续之稿成,行将付梓,赖氏诸君子书函索序於予,予以远宦京华未克见此书之体例,惟是赖氏诸君子,其学皆辨源流,明事理,且继序前人之成绩,所谓私家 谱牒递相纂述者,盖中国亲亲之教有以致之,其足以阐扬前烈也,毋俟予言。予惟夫自西儒辨种族,近百年来同种之争,不概见於欧美而以之凭陵外族兼并异种,则独智勇而不可御。夫非有文明之化抵制之力,则其种之独立而不可败者,几希非洲南洋群岛盖其前事矣。龙南赖氏其俗尚端悫,其性耐劳苦駸駸乎,有期巴达之风曩者。发逆之乱,吾邑之得以不陷者,赖氏乡勇之功多,苟得二三君子,本其敬宗收族之心,开其忧国恤家之智,作其敌忾同仇之气,教其进退作止之方。异目者东南多故,异族逼外,进则可以立功於天下,退亦可以保障一隅。此亦为湖北之湘乡,粤中之三元里,於史乘且有光焉,予盖不禁郑重企望之也。
光绪三十一岁次乙巳仲秋月
赐进士出身诰授中宪大夫刑部主事加二级
同邑  许受衡  谨撰

周陂赖氏四修世系谱序
礼曰:万物本乎天,而人本乎祖,苟属在一祖属虽支分派别,而今始依然一体也 ,顾欲於稽始,由始核今,非凭宗谱其曷从知之,亦曷从考之乎,我族派衍颍川以来,历代承继迁徙水一,人文仕宦世不绝书、展读前人叠修谱序,原原委委详哉。其言也,夫何俟予今日之赘叙欤,惟自三修迄今,又阅百有余年远不具论,即就海宗公传至于今二十世,各房之生齿日盛,散处愈多,若不将谱而增修,诚恐生迁卒葬庐墓婚姻与夫伦序尊卑亲疏远近之等。杀未由稽查时当民国庚申夏间邀集通族酌议,翕然有重修之志,谓予身当族任,应主斯事,予揣  拙,年近八旬,性不耐剧,诚恐谱中条贯缕分之烦,未得周详见得罪先人,奈通族屡以祖武当绳为言,因而勉强从事,幸蒙各房老成英杰戮力图功,详核稽查,共襄斯举,遂择于本年八月十五日告庙兴工,阅二月而谱稿编就,奈因时势大乱,刊工未敢远来,只请文人照稿书正,谱至腊月而告竣矣,此宁非予族上下百余年子孙之厚幸也哉。今者谱事已观成矣,尤愿族众念深一本,情切同宗既兴敬祖之思,更怀睦族之意,斯生齿虽蕃,依然一家也,世代虽远,犹如一日也,休戚与共忧乐可同,宁至如秦越人之视肥瘠,漠不相关也哉,则所谓吾宗无以为宝,惟说以为宝也,可将见后来子孙阅是谱者,佩服先训,能以慈孝友恭存诸心,仁义礼乐措诸事,尊尊亲亲之道备矣,则祖祖孙孙之声宏,谱之功亦大矣哉,乌得视为徙纪系之远,生齿之繁也耶。

民国九年岁次庚申仲秋月中浣之吉
周陂十四世孙附贡生族首    成基   敬撰

连平赖氏文清公族谱序
尝闻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有史则帝王授受祖传,越千百世,可以按牍而知,有谱则祖宗递传,湮祀历千百世,可以考世系而悉,所以族谱世系存先代之声灵,编宗纪祖,启后裔这衡监,是故族谱者,世系之宗志,子孙之盛典也。
我赖氏出自春秋,郡称颍川,布衣陈言,权贵弗避,间有为卿士,为国相,世不乏人,由来久矣。世系缺略述记无由,诚足也。舜道公商游惠阳,笃生胜四公,胜公生福兴公,适闻连平星分牛女,地接龙门高腾凤嶂,山清水秀,是往观焉。及见夫连之东南胜境,曰:“大埠”,层峦峻起,水绕山环,遂筑室而居,创造维勤安居斯境。于是兴公生法宣公,以孝弟为宗,以仁义为主,复以忠信为常。宣公生仕通公、仕连公。仕达仕选二公其嗣失考。通连二公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善继善述,德积昌后。而通公生富公贵公,连公生鼎公、昌公、晨公、升公、日山公,由是胜公以下已五世矣。族氏稍众,当万历丁酉岁六世孙子效公等编修族谱迨数十余年,七世孙应伟公等仍复重修整饬族纪,维系宗支。其后,八世孙瓒公载笔重修,渊源统绪,皆由一脉之传,直自一气之分族内之条款,谱中戒勉,凿凿可考,良有以也。迄今戴乾坤之深恩,承祖宗之培德,族众蕃衍,烟户熙攘,兹逢熙朝有道,国泰民安,吾辈共享升平之福。幸蒙乐利之休,若不重修补编,则后代之流裔枝派,九原祖莹不几有遗略之憾也。或是以九世孙永升等痛念祖宗,欲效先人接其前面启其后,于是爱集族老,敦请嗣孙,薰沐敬编,通连二公以下,分作三大房,撰写二部,俾通公之祚胤而知通公之源流,连公苗裔而知连公之统绪,故曰: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祖宗之递传脉络,所以历千百世考系而悉者也。岂非继先烈而垂奕世者哉。吾愿后之子孙世世勿  俾炽俾昌,绵绵反瓞也。夫谨叙。

龙飞康熙五十三年岁在甲午仲冬月              吉旦

南康赖氏伯通公族重修谱序
人道莫大於亲亲联属族人,所以亲亲也。亲尽服穷服穷情疏相视竟如路人,悲夫!则合百千人之心,皆知身有所自而不至於忽忘者,情可尽也。情尽则亲亲之道,得此谱系所由作也。家之有谱旧矣,粤自明新祖迁洛阳传序,三十五世希泰祖迁於赣至继先祖录著源流,其弟继祖举继先枢葬南  县治之北岗。其子伯通罄家自赣迁居奉墓祀南  之有赖,自伯通始也,至我曾祖讳礼於甲辰岁将继先公所遗之谱增集编续,然后实址源秩序如也。我祖懋显又因旧谱编次威伏  考手泽备载世次倘其晚生之未录者,蕃衍滋盛,多不相识,偕兄先觉姪孙承与博访各房采录,足之庶各亲其亲而不至相视如途人也。其间仕而有功隐,而有德妇而能节,子而能孝,各有传以发明之,是谱之作,可以睦族,可以敦伦,可以风世皆我祖文山仰山之力,予忘其固陋,特按旧本而续其世次,之末及闻附以传亦仿遗式,何敢妄出己见。族人览之亲亲贵贵之意油然而生,使后世得有所考,以续夫将来则亦未必无小补云。
嘉靖庚子年孟秋         孝孙养威继
祖重修序命门下姪孙承与述次谨书

安远槎江梧桐赖氏族谱跋
自古天子因生赐姓命氏,所以统击百世使人知所自出也。然远代迁,支分派别不有谱系曷以联族属而统百世哉,故族必重有谱,而谱之为教又彝伦风化修身齐家之道攸关焉,赖之受姓本自周封赖国,始郡颖川,至遇祖守江东更郡松阳,厥后慕古公致仕迁万安南乾族已蕃,硕宋醇  间子隆公自南乾驻湘水晓村而衍今槎江梧桐,其传世源流历代仕宦,在唐宋元明诸先贤序之详矣。无何往牒残於兵燹饱於蠹鱼,几有典型若坠之,汉爰集族谋续而修之,参订旧简纂辑新篇,凡旧之残者补之,繁者删之,或昔无而今增之,规式准诸欧苏而栽制,务合乎义理,远溯受姓重本始也。  详历代不忘所传也,祖子隆明所自出也,书爵纪行重君恩扬贤德也。若名字,若婚配,若生殁葬祭悉,注各以义起也条而分之,系详其目如众星灿列经纬不紊汇而合之,图总其纲如万派归源,脉络分明,凡兹书法议例详列家规森严,寓劝懲於其中,所以敦伦纪端风化修身齐家之道举在是焉。帙既成,以告族众,凡我嗣人披卷而观式遵谱训,崇孝弟,敦忠节,一家蔼然,九族雍然诗书礼义之风流,於百世斯有光於谱而无负作谱之深意焉。敬为跋。
康熙二十九年庚午月     日          嗣孙添眷谨识
(公元1690年)

安远槎江梧桐赖氏四修族谱序
世称东南多故族良民,况今享国家升平立福,凡聚族而居之衍派纷,每姓生齿不下数百千丁,非有谱以纪之,讵免照穆失序、邱墓遗忘之憾,此欧苏二公立谱之意也。余自甲午来铎安邑,见夫安之士习岸然近古,迢迨院试得接见,北乡赖生光鸣盛上伦安峰学壮茂材辈胥彬惟雅享厚崇实浮之士,因知赖氏尤北乡翘楚哉,岁戊戌功令着民间族谱敬避圣讳,淘删偕妄芜祠专其任於本族儒干,并委贵於郡邑司教,己亥秋有赖生学壮赍其家谱到学呈念,余阅之是将原谱细加改削,查其世族原受姓于周封赖国郡始颖川嗣分松阳,微论其先世之赖好古布衣奏事,赖先为交址磁守赖丹为汉校尉,散见于姓氏谱风俗通玉海经诸书炳炳载籍之。可据者即先明槎江有乔狱为粤东饶平令,梧桐有国宾为柳州融县令,皆廉明永颂德政播扬他而以明经司谕诸郡邑及硕德优学者代不乏人,令其谱去其命氏发源之荒,远近宗始居远之子隆世系中行实及前辈轶行传序亦不既废,而切实简明语皆斟酌有体有要不失通人手笔视他姓之举,一废百者有异余心嘉之,因与议论点示者屡日,而赖生并不乞余曰善哉,山脉发昆仑迤里而成,五狱水源出星宿分折而渚百川,民生代衍命氏受姓,固有源始倘必穷究尽头,保无荒诞附会之外,况大宗之礼既废,而别子为祖继别为宗,故小宗建今槎江与梧桐,宗始子隆既非攀援名贤,且不冒托贵胄,其于寻源溯本之道极亲且切矧。自宋元明以及当今经四朝代传数十春秋,堙祀世守弗替簪缨冠裳俊先济美应当自成一家,如泰恒衡岱巍然峙列何必远诩昆仑,淮泅汉江江洋萦洄奚事更推星宿,赖氏之谱奚得而议焉,行见谱修而享宗睦族之思,日笃敦诗说礼之风益长,族愈衍而愈大,德弥增而弥光,余于槎江梧桐之赖氏有厚望焉,岂第序其谱牒而巳哉。

乾隆四十四年岁次己亥(1779年)仲秋月       吉旦
礼部进士候选   知县
特授赣州府安远县儒学正堂前任饶州万年县儒学
正堂加三级修江弟燕师古       拜撰
一九九四甲戌    春     转载

安远赖氏得、度、思公后裔联修志
国有史,省郡有志,族则有谱。木有本,水有源,受姓以来,各族必有族谱。这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习俗,姓氏族谱是族人的珍贵文化遗产。
我安远赖氏得、度、思公后裔首次联修族谱,由鹤子乡龙岗;新园乡符山;凤山乡田心、赖屋岗;县城濂江江头落华山;重石乡梧桐;龙布乡阳光、上林;双芫乡湖坑;塘村乡小白兔、大白兔;浮槎乡大江头等十三部谱牒,经过细心整理,理顺世系,精心编纂成安远赖氏总谱一部。正本清源,赖氏族谱光照千秋万代。
我安远赖氏联修总谱,做到了统一谱面,统一谱序,谱跋,统一世系,统一字派,理同义合。将为增强亲族和睦团结,爱族尊祖。同时,促进社会文明,做出贡献。
各公房先祖遗留下的祠宇、祭产、祖坟山地山、池塘等等产业,仍由各公房遵照党纪、国法现行规定,在房谱上自行记载印刷装谱。深信各公房必有能人,定使各公房族谱胜利成功,世代荣昌,万载兴隆。
二十八世嗣孙鹏尧    敬撰
公元一九九四年季春月      吉日

信丰、南雄、南康重修族谱序
赖氏族谱修於明永乐丙申至康熙元祀。
重修历今五十九年,族众益繁,人文益盛。赖生君秩等绳厥祖武,既然有光前裕后之思用,是  族敛费而请叙於余。余观赖氏一谱源远流长,由汉唐晋宋元明以来二千余纪,一脉相承,累累有如贯珠,其分支别派若江西之瑞金、信丰,福建之汀州、泉州,广东之保昌则又星罗基置嘹如指掌,其中若忠孝节烈真艺文学以至仕宦科名都分例编次成帙。族谱之善无过赖氏者矣,而予谓家贵有谱,非徒述祖宗发祥之盛,子孙蕃衍之茂,藏为家珍示不朽也。夫固有其本焉昔老泉作族谱亭记,以子孤收贫为急而其卒也,瑞摘六行之污痛以为憾。大示警戒亦可谓识其本者,然余犹谓警戒之敬宗,敬宗故收族,族而曰收缀之,使不散联之,使相亲敦一本之爱,不至漠不相关等於路人,斯其为作谱之本旨乎,且收族之道又非以概求之族者也,必有敦本之士励廉隅明礼让於同祖共宗之人,加意敦睦毅然以收族为己任,而后族可收也。且自春秋二祀及一切冠婚丧祭往来聚会益示之,以相亲相爱又相与观祖之忠义节孝以生其作孝之心,观祖之德艺文学以起其力行好古之心,观祖之丰功峻烈以彭其继志述事之心,则谱之为功诚钜而要亦修谱者之责也。夫匹夫为善尤能行一乡,况一族耶。是予所厚望於赖生者矣     时
康熙庚子五十九年
赐进士第文林郎知保昌县事汪度宏     题

赖氏族谱跋
国有史家有乘二者均传后之书也。史以记事实,谱以序照穆,二者又均不可无之书也。序以叙其源流,故弁这於首;跋以要其成功,故絷之於后。贰者又恒相须之文也。赖氏修谱,其先垂泽之远者则曰祖功宗得焉,人则日遐想家先明德民巳远矣。予则曰永延后人遗爱不亦犹存,乎览篇章之传录则怵惕兴思改世系之攸,序由天怀动念仰英灵恍云烟之飘缈,想清爽俨容与之徘徊,则夫开卷而科名满纸,实堪射策天人式重枫宸,薇省披牍而仕宦盈篇,真能望隆铉鼎聿跻翰苑清华观忠臣者,固将列仙掖而日补山龙观孝子者毋忘守苫块,而时啻乌鸟文学奕世风池典一代,县纶历落班香宋艳循吏流芳琴堂,遗百世恩泽纷纶花邑甘棠听指下之,遣音恍惚乎南风之操陋,彼流水高山见律端之矫,举依稀乎王郑之能羡兹盘镜金针德行勤大史之奏节负,妣卫女之贤文武聚於一门忠孝全於一家猗欤盛哉,万载本源天高地厚,千年宗派海阔狱峙。今日修乎千百世之上异日传乎千百世之下族谱攸存观者起敬。
大清康熙癸卯二年仲夏五月望四           吉日
赐进士第礼部观政通家弟萧翔才           拜撰

信丰南雄、南康赖氏四修族谱序
旧志吾赖出自黄帝苗裔武王,时国於赖周衰,为楚兼并,子孙因以为氏。秦以后氏渐著显于汉晋盛于唐宋,粲乎佣哉,神明之式也。赵宋鼎革,旦臣公以十世熏旧改进,元相伯颜怒削氏籍,赖之族由是鼠处海内播迁靡定,及明世始由会昌肄籍信丰、南雄牛子石又支分南康诸路,今则庚赣之散布龙万之远归外而川洧闽浙志,其去而不复知其处者,所在都有嘻椒聊蕃衍何其盛也。夷考会昌来时,其在有明末季乎初无谱,谱益防於国朝康熙元年壬寅岁追宗福建衍派古田,特其时未施剞劂不过善写粉本佣脉绪耳。迨康熙庚子兴议重修,历雍正乙巳卸事,积阅六寒暑工倩梨桔法仿欧苏,若凡例,若家规,列祖宗之像图,名公卿之序赞,有瓜藤以提其纲,有世系以张其目仕宦科名分汇为记,忠孝节烈胥著于编鸿裁钜制体悉备矣。然亦祗就文祖一支修辑焉。又门十馀年至嘉庆丁巳楷式一遵旧谱第增宗派续世次牍累篇,连浩瀚乎机族谱之大观,盖是举也。毕集隆宣禺文章五大房沿流溯源订合宗盟,其於一本亲亲之谊实又补前修之弗逮,至若道光中建议毕,喙争鸣自庚子讫於辰巳,局分信雄事每参差自世派以下决裂,补缓议者谓其貂续信,然今既距嘉庆三修越八十稔矣,且值寇警兵焚之,馀老成凋谢纪载沦亡殆,恐杞人于夷庸讵知诵芬扬烈,如周郯子式勿替祖宗之官礼也哉。且夫谱之修也,辨尊卑,序长幼,正昭穆,明是非,举其事也。年允则硫则尊卑长幼之伦渐致废驰而昭穆是非遂涸乱而不能明,昔旦臣公在流离倾覆时尚汲汲而为修谱计者诵,然兴数典之怀五房旧起询谋佥同遂定程式,著稿由各房编修汇送门有,夹亲者,颠乱者,局设一总编修叙次誊正行梓,自序像以逮世系率由旧章科派支费酌用称量编列值事,则总理十人按月司局各房分理催督钱钞输於总理。总理权掌之而以纂修者,监董其数之,出人日书之於簿,用则从俭功必积勤经画颇当,始事於同治癸酉仲春,竣工於乙亥夏月,几阅两岁而告成,丁口逾万之半编号四千有奇,谱凡三十馀部,挥金万有六千,回想画策之,初莫不逆计以三五年而,岂料成功之神速如此哉,是盖人心之勇于赴义,其  亦祖宗之灵之有以默相乎?谱成因笔其事宝志于简端而蜚腾姓氏麟炳,史乘用以赞姬周之旧服而埒盛于汉晋唐宋之伟烈,则又延宁以族来者。
大清同治十三年甲戌腊月      之吉
十九世嗣孙州廪生文炳        谨撰

赖氏永诚族六修谱序
国有史乘,以志朝代;录天下之政要,集古今之精华;观今鉴证古,治国立法;国家昌盛,世事清明。
族有谱牒,以序昭穆;记氏族之源流;载宗亲之所出;世代根枝,纲目有序;颖川松阳,源流远长。
基祖永诚一枝,源深流远,枝繁叶茂。本源河南颖川,祖居福建古田,迁江西会昌,徙信丰罗兜,后裔遍信丰、南雄牛子石,赣县、南康、大余、崇义等地;散居闽、粤、赣、湘、桂、蜀、黔、浙诸省及广州、珠江三角洲诸县市以至港澳台,根伸海外。赞曰:隆宣禺文章  繁衍裔永昌。
厚望后来者,德业纪检以阳。
维祖功德,源发松阳;勋名彪炳,事业辉煌;衍传孙子丕,承有烈光班;联昭穆继述,允多臧人文;济美公堂能,保世滋大昌。
永诚祖后裔修谱始于康熙元年(公元一六六二年),以明正德至嘉靖年间福建古田所修族谱为据。序可追溯至明朝景泰、永乐,宋朝咸淳、熙宁、天圣年间(公元一零三一年),唐中宗嗣圣年间(公元七零二年);二修于清雍正元年(公元一七二三年);三修于清嘉庆二年(公元一七九七年),为五房合修,尊永诚公为基祖;四修于清同治十三年(公元一八七四年);五修于民国十二年(公元一九二三年;现有六修,遵五修缮本,详者仍详略者仍略,因原谱代代续修,或抄、或刻、或印,个别字词可能与原本有异,存有值得商榷之处。为尊重历史,忠实于原谱,未曾擅改,只在原处用( )或注释注明之。
本世纪以来,全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各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近半个世纪以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我们的先祖在神话传说中听说的“飞毛腿、顺风耳、千里眼、太极图”等科幻美景进行类比,则大多数已变成现实,日行万里已不算奇。可以预见,永诚祖后裔在二十一世纪将人才辈出,根伸全球。在这承上启下的重要年代,以发祯叔祖为首的理事会众位贤达,以极大的热忱,辛勤耕耘,使六修族谱胜利告竣,为我族宗亲序昭穆行孝义,受桑梓,修德业,承前启后,发扬民族优良传统树立了榜样。
子孙贤达    孝义德行    光荣耀祖    福荫后人
爱家爱国    桑梓亲情    寻根问祖    慎终追远
十九世孙南雄县中学高级教师    桂林谨撰
公元一九九五年十月二十一日

赖氏六修族谱序
当思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益史所以纪勋,酞而谱所以序昭穆。余荣赖氏,自周姬姓,琥王刺封二弟讳颖于赖春秋时而赖姓权舆于此。我姑祖颖川王传至十四世添公之子先公,仕汉为交趾太守官致大司马,妣李氏封孝德一品诰命夫人,生子先芝公。汉景帝时,行紫金光禄大夫嘉上柱国爵一品,赠太子太师,资善大夫。夫人尹氏传至二十八庄公之子遇公,东晋安帝时恭赞军务兼理屯田道升授兵宪大夫,奏请松阳之地改为郡名,蒙恩准奏,卸笔亲书松阳郡三字赐之,此先有颖川后松阳了。又传到四十五世六郎公次子朝美公字宋宝,宋大观七年任祠卢县知县,夫人江氏、吕氏、叶氏俱赠夫人。六郎公之四弟九郎公之六子念六郎公,字元招,元泰定,甲子科岁进士,夫人严氏,自周以降历二千余年,屡朝显宦,历代将个,以学问佐君王,以武功安社稷,忠则昭乎日月,义则炳乎乾坤。春间科第名贤,簪缨诗礼代不乏人。溯吾族谱牒,由来已历数修,姑于宋继以元三无明延至本朝康熙年间,由为赣建祠于都城之均井其巷。道光  亥年有族叔祖文、宋族叔景熊二公提介兴修朝美公与念六郎公为一始祖,分为廿五小房。自五修谱牒以来及今四十余载,年代既久支庶繁昌,累次议及修谱,余坚辞不诺,惟谁乡荐之。后阖族俱以修谱专责于余,余以才疏学浅为辞,族中父老佥曰今选延日久,若不急为重修,则生迁卒葬虚墓婚姻必多遗漏。此心阙如,时有文宋公嗣步昭叔,前次修谱之事犹了然在羽,编定修谱条目,再三劝余与昌秀伯二人为主修,步昭叔为副修,相成美举,于是择吉告庙起局,肇修无何。起局之后步昭叔一病弗痊,斯时欲止而不能,欲成而非易,只得身任其事免强图成,幸获诸君共相辅理,历周年而谱稿始究,由是世系源流,条分缕晰,错者改而残者补,不敢自作聪明,疑则阙而信则传,何容妄恭意见,其谱茂条例以及家规图叙无非遵前人老谱旧章稍为变通,至有前次未能合谱者,或因来稿参差无从取证,兼之人羽弗协,限于时势,非余之流力为开导也。但愿继起有人后之重修此谱者,斟酌采访,克竟其事而伸志气愤水逮斯,则余之幸耳,兹当谱牒千竣,付之剞爰孟手而为之序。

光绪十一年岁次乙酉仲秋月      谷旦
例授文林郎士午科举人  选知县写
十九世嗣孙汝谋  谨撰

赖氏七修族谱序
无地晦暝,日月无光,刀斗时闻烽烟累车书未能混一。南北互相雄长噫。此何时也,此非举世信信众之皆醉之时乎。而族中贤达如尊纲、自芳、文焕、汝英、新涛、国堂等特以家族为函要之。图群起挽余而主修之。殆欲于黑暗中,而放一线光明者孔。余以才疏庸,难胜任,累辞弗允。座以大义所在责不容辞,遂与子达叔共肩其任,然后源流世系,由周秦而汉唐,由汉唐而降以逮,今日无勋,名宦、博士、通儒与夫贞归、烈女孝子贤孙,谱牒之所记载,亦皆班班可考。无事删订更张自易编辑册。我族自周姬姓,武王敕封弟颖于赖,传至十四世添天之子先公仕汉为交趾太守,官至大司马,肇基、颖川。厥后遇公继为东晋安帝参赞军务兼理屯田道,升授兵宪大夫,秦请松阳改这郡名三字赐之。后之无识者往往以松阳支派与颖川支派悬殊,比殆妄加臆断,而未得窥我赖氏之真诠者也。居恒伏读宋文文山,元吴草庐先生诸伤痛逑之其详。益赖姓敕封,先有颖川而后有楹阳,足见松阳支派本出颖川,血统相传渊源一脉。今虽卜年数千卜世数十我族之家声腾达如故。我族之世系蕃衍如故。谓非先代积德累仁之所致欤。缅六修以及今,兹历三十余年矣。而一世祖朝美公与念六郎公,支分二大派,族聚数千,其间生迁卒葬礼庐墓婚姻,以及家庭伦序,诸事基不及时参考而厘定之,势不必举家族而沦胥。以终呜乎可爰是一三贤达殚精研虑,竟委究源。博采旁求,拾遗补阙,惟敏勉以竟其事,泊三载而告成。然尤未敢自信,为无遗余力,母使稍留余憾斯,不愧为前人贤孝之孙亦即可为后世功德之祖,岂不懿欤予不敏爰孟手而为之,序付之剞劂,俾后之览斯,谱者得从,而光大开皇,买予之所深源也,谨序。

民国九年岁次庚申秋月              谷旦立
清郡廪生曾任湖港学校校长
现任赣县第六区保卫团团总
嗣孙心田    谨撰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7 01: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定南、大余赖氏泰通公五修族谱序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是普天下炎黄子孙共同创造。国之有史、族之有谱;国史记兴衰,族谱序源流。建志修谱是中华民族子孙共有的传统美德。树有根,水有源;自古至今,无论是功成名就之士,或是贫寒度日之人,寻根溯源,缅怀祖宗业绩的虔诚之心犹犹可见。
赖氏之族出自西周初。本姓姬,始祖叔颖公,乃周武王之弟,周文王之第十九子。公元前一O六六年,武王克商得天下,叔颖公因伐纣有功被封赐地,得封地汝州颖川(今河南汝阳一带),号称赖国。封地内族人以国为姓,勤耕细织,子孙蕃衍,绵延十四世。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后),赖国被楚国所灭。赖氏族人为避战乱,逃离迁徙,遍布华夏,客居他乡,历经三千余年,带来当今赖姓各派宗亲的繁荣藩衍,列中华民族百大姓之九十七位。
本族支祖泰通公,乃复兴公第三子,始祖叔颖公第四十四代孙,三十二世祖硕公的第十二代孙。硕公,字仲方,官至大理寺少卿。晋末(公元420年前)为避乱辞官,迁居虔州揭阳县万斛里赤竹坪(今江西宁都)。四十世祖继祥公公生子三,长子文献早夭。二子文华,官任潭州转运使,举家迁往潭州。三子文辉,公生七子为我泰通公派系及江西南部、福建闽西,四川里严、江苏扬州赖氏宗亲之嫡传。
赖氏原谱牒始于唐。唐太宗奏天下谱牒退新门进旧望,左膏梁,右寒微;合天下谱牒一百九十三姓,赖氏首称其焉。宋咸淳八年、九年(公元一二七二年、一二七三年),南宋进士欧阳修,文天祥为赖氏宗族重修原谱牒撰写了谱序。明永乐年间,谱牒大盛,乙末年(公元1424年),前吏部观政奉差礼部主事,钦取广西道巡按监察御史,进士方鼎为赖氏原普撰写了原始纪略。始见赖氏族谱本正源清,渊源流长。明永乐乙末年后至清乾隆七年的三百二十年间,赖氏众亲散迁不一;或各派分居别有记载,或有原谱遗散毁损,无据可查,实为憾事。
我泰通公派系自清乾隆七年(公元1743年)重修龙南族谱,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9年)创修定南下历始谱起,至民国十七年(公元一九二八年)龙、定两邑二次合修族谱止,历经一百八十七年,已四修族谱,清乾隆年间进士钟一诚,民国时期的定南县县长赖天球为我族修谱撰写过谱序和传记。
四修族谱后,我族宗亲枝叶繁茂,清源流,序昭穆,机不我待。一九四九年春,成立过谱局,推举年加为主编,远成、锦梁、庆芬等为编修,在恩荣老厅着手续修事宜。但,世道变迁,政权更迭,中断续修,乃至我族谱六十六年没能续修,四修谱本现存极少。族史,听之甚微,世系不明,同宗不清。
公元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十九日和十二月九日,由家先生景先,赖华发起,礼堂、佛尧、春光先生赞同,邀集了各房代表人士,两次在恩荣老围岗上春光家聚会,共商续谱大计。协商推举续修族谱理事会组成人员,着手续修族谱的编修工作。全族宗亲,为正本清源,宏扬祖德,造福子孙,踊跃奉献,一片赤诚之心可告慰列祖列宗,启示全族后人。
欧阳修说:“族之有谱,欲人知所自出,则知敬其祖,爱其戚;而非以昭姓氏,别亲疏,分异同而已也”。族之有谱,昭清穆楚,人人皆知其所出,尊其祖,敬其戚,爱其身,是历代直至当今社会推崇的道德伦仁之礼。族谱功告之日,你我宗亲应告诫自己,启迪子孙后代,不忘先辈养育之恩,怀念祖宗创业之艰辛,养成爱祖国,爱民族爱事业之义举,实为我族当今续修族谱之根本。
泰通公第二十一世孙、五修族谱
名誉理事长、赣县副县长  汝添谨志
一九九五年冬

定南、大余赖氏族谱序
下历赖姓,定邑望也。予赖弥甥。先祖母与先母均氏赖。记予  角卯时,从吾母到井亨某邱某水与所嬉游诸儿历历如昨。洎入泮后多游学在外数十年不至其地,岁戊辰自崇义学署归里曾一,至丁丑自山右定襄归里又一,至夫以车步下历相距止仙岭之隔,不过十余里许。历数十年仅一至再至,则予性疏慵可知也。今岁秋月,表叔、文明、自观、一峰将修家乘寄示源流并寓书属于为序。予言不文,何能增重九鼎,然为赖之自出知赖姓事甚详,岂敢以不敏辞。考赖姓始于春秋时有赖国,其后以国为氏,历汉、唐、宋、元、明代有闻人若。汉时赖先为交趾太守。宋绍圣时赖仙芝与东坡游罗浮。赖好古上书:行在言事有理蒙上称许其最著者下历井亨之有赖氏也,实自子仁公由闽之永定徒居也。溯而上之又为宁都仲方公之苗裔,先虔后闽,由闽转徒。先属龙南,后隶定南。簪缨仕宦,明经秀士,联袂接踵迩来。能文之士,益角立挺出。科明仕途显达迁擢岂非山川幡郁之奇,祖宗孕毓之厚,正直发祥耶。论其支派,房分东西,世传十五,人丁数千,如倡修宗谱意也,领袖一人,因云杰士其族子,亦皆怂恿  全故能成期美举。此真仁人孝子之用心,敬宗收族之雅勇也。今赖氏云礽振振绳绳睦族敦伦。方且相与表扬,世德聿新谱牒则先世之美盛。既传后来之继述益善行,见有典有则弥炽弥昌。异日大史采风,述世系表文献,必不能不有徵于斯谱也。是则予之重有望于赖氏也夫。

乾隆廿三年(公元一七五八年)岁次戊寅仲秋月

赐进士出身文林郎,原任知山西忻州定襄县事充庚午壬申癸酉三科,山西乡试同考前已酉科拔贡乙卯北闱副车教习。内廷补授崇义儒光教谕戊午科举人已培养会试联捷。
愚表侄钟一诚   顿首拜撰
道光二年(公元一八二二年)岁次壬午仲复月      重修
民国十六年(公元一九二七年)丁卯九月          续刊
公元一九九五年十二月                          续刊

定南赖氏续修族谱序
民国丁卯之冬,天球忝长斯县越明年县治,迁决万象更新,乃予族适修家乘,而允文贡士主修谱事,嘱予作文,以志之粤稽闽杭汤湖之分徒也。
泰通公发祥于龙南子仁公开基于定垂数百载矣。其家学渊源,日趋发达,丁增数千,富超百万,而文人学士济济跄跄,或抱经纬以用世遗名召南,或韫美玉以待沽传教,河北用舍行藏各舒其志。虽曰后人之辛岂非前人之德哉,此则龙定之盛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吾今而作是志者所感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日居月诸,年湮代远,有斯谱也。则见好古芳徽山高水长天子屡召登朝不仕竟以布衣传家,此其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咸慨而悲者矣。至若源源续修,井井伦纪,迁徒卜葬详于纪载,典谟训诰,昭然若揭,非但此也。尤见松阳荣封秘书传名,此又增家史之荣光,不禁欣然而喜者也。嗟夫,予感而悲岂徒然哉。予欣而喜良有以也抑且原族人士,由宗族团体进化民族之义,以臻世界于大同,而顺潮流之趋向诚为予所厚望焉。天球才疏学浅,乏善贡献谨所感为序云。

中华民国十七年(公元一九二八年)夏月                   吉旦
江西省第一届议会议员
大本营第七路游击司令官                天球             谨撰
历任龙南崇义定南县县长
公元一九九五年十二月                                   续刊

全南赖氏泰通族谱序
古往今来,物换星移,转瞬间我们又进入了新世纪的2005年。赖氏族谱记载了拥有四、五百年赖氏族人辉煌文明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眩丽灿烂的古赖子国家族。赖氏族谱之所以不断加以传承、光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祖先懂得在历史中不断开拓进取,让我们赖氏后人掌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增强族人自信心、自尊心和奋发图强的精神。赖氏儿女以其特有的生命力,在龙南里陂、全南龙下、南康麻双、信丰崇仙、广东南雄和牛子石龙口等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存,繁衍起来了。历经300余年的风霜雪雨,不改赖氏族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不变赖氏儿女坚贞不屈的顽强意志。赖氏族谱记载了先人们去追求社会进步中遭遇的种种曲折和痛苦。举凡兴衰、荣辱,大至为国献策,小至待人处事,赖氏族人同样从风雨坎坷中走来,踏上富民强国之途,迎接了新世纪的曙光。再次重修赖氏族谱是一件可贺可喜的事情,它标志着赖氏族人的觉醒和赖氏家族的复兴。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赖氏家族发展的历史蕴含着真知灼见与社会经验,古往今来,凡有所成就的有识之士,大都是通古博今之人。重修族谱,不仅是为了追溯过去赖氏家族的来源,了解昨天,更重要的是为了把握今天,创造明天,是为了充实赖氏后人的头脑,感悟宝贵的人生启迪。为造应赖氏族谱发展的需要,赖氏族人:赖炳星、赖槐房、赖中辉、赖庆华、赖槐林等家人精心编撰重修这部新编赖氏族谱。此谱体例严谨,史料祥实,内容创新,无愧为赖氏家谱的珍品,全谱从清朝康熙年贯穿至公元2004年12月止。为当今跨度较长的一部谱牒资料。
我们应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去观赏,不断加以发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作出新的总结,推进赖氏家族的兴旺发达,更好地迈向未来,创造更辉煌的赖氏业绩。

赖 槐 江
二OO四年十二月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为赖氏族谱作序
族有谱牒,则人知其所出,知所出则尊其祖,尊其祖,则知爱其身,修身慎行,自不容以不谨矣。非徒以昭姓氏,叙昭穆,别亲疏,辨异同而已也!奈何世俗沦糜,慕华失真,于是拜汾阳墓地为先茔者有之,冒前代有功德帝王为祖者有之,上诬其祖,下欺其心,与谱之意相背驰矣。吾乡永丰、万安,赖氏最著之望族也,又有长房徙居福建上杭,皆一脉其祖矣。汝玉又为明德乡之望云,乃吾家之婿。一日持谱帙造吾门,请序于予。吾按赖氏先世,汉时,赖先为交趾太守,生仙芝,封金紫银青光绿大夫,芝生好古,古生珠,汉桓帝时封丞相;珠生妙通,官拜崇政殿大学士。通生忠郎。又十五世孙曰明亮,明善兄弟博览古今,代有其人,皆祖宗功德流光之报也。欧阳子观赖氏之族,屡朝仕宦,诗书继美,为万安县之最;簪缨相辉,又为吉州之最也。欧阳子游宦五十年,乐道林泉,某再三求余,言而勿勒,曰吾与某有瓜葛之好,赖氏之族,吾何得而议焉。又岂可不勒而不叙?正当叙其族谱云。
赐进士前参政大夫欧阳修顿首拜撰

附  译  文
一个家族有了记述世次的册籍,族人就知道自己上代是从哪里来的,知道了自己的渊源,就会尊敬自己的祖宗,也就会珍惜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这样,当然不会允许自己不谨慎行事了。可见族谱,不单用来明了姓氏,讲述辈份,分别亲疏,辨别异同就罢了。
无奈,当今社会风俗,趋于败坏,常常有人因羡慕浮华而不讲真实情况。有把别人在汾阳的墓地,当作是自己祖先坟墓的;也有把前代非自己姓氏的有功业和有德行的帝王,当作自己祖先的,这样,既诬蔑了祖先,又欺骗了自己。这就跟修族谱的用意背道而驰了。
我家乡(江西省)永丰县、万安县赖氏是颇有声望的世家大族。而迁徙至福建省上杭县的长房子孙,与永丰、万安的赖氏是一脉相传的。汝玉是明德乡德高望重的人,又是我家族人的女婿。有一天,他拿着一本《赖氏族谱》来我家,要我给它写序言。
我考赖氏先世,汉时,赖先任过交趾太守(辖广东、广西大部和越南北部、中部);他的儿子叫仙芝,被封为金印紫绶和银印青绶的光禄大夫。仙芝的儿子叫好古;好古的儿子叫珠。赖珠在汉桓帝时(公元146年)拜封为丞相。珠的儿子叫妙通。妙通被授予崇政殿大学士的官职。妙通的儿子叫忠郎。到了十五世的明亮、明善,两兄弟都广泛地阅读古代和当代的典籍,学识渊博。此后,他们历代都有读书做官的人。这都是祖宗积德遗荫所得到的报应。我深深知道赖氏于每个朝代,都有做官和学识渊博的人,在万安县中是鼎鼎有名的;做高官的人,又是在吉州各县中无与伦比的。
我在外奔走谋官五十年了,现已退休而安乐地隐居山林。汝玉一再要求我写序言。他言辞恳切,没有丝毫强求之意。并说,我与某某且有亲戚关系。对于赖氏这族,我是没有什么可再评说的了。但我又哪能因为他没有强求之意而就不写序呢?我觉得正应为赖氏族谱写篇序言。

南宋名臣文天祥为赖氏族谱作序
伐鼓扣钟,鸡人号唱,边檄累警者,此何时也。余得一旦脱身归睡乡之境,席藁松室,琴剑横左,笔砚具右,昏然不生七情,茫然不交万事,荡然不知天地日月,抑不知其有利害也。忽剥啄三四,惊我周公,起而视之,两少年秀眉丰颊,举一函进,揖曰:“中郎君璋书。”启而读之,乃君璋先世事实,征吾言以序诸首。破甑敝帚,复增九鼎之重也。赖氏高明,先君子素加敬畏,余复何言哉。吾亦尝闻,古者至治之世,天子推恩,以收天下之望,以固人心之本。若夫明昭穆,辨尊卑,立大宗小宗之法,亦其一事也。盖昭穆不明,穆得以紊昭也,尊插不辨,卑得以逾尊也,宗法不立,疏得以间亲,则孝弟之道不立矣。教弟之道不立,则风俗浇漓矣,则人心何自而固哉。今天下多事之秋,赖氏立身于万世之表,面以谱牒讲究,不亦盛哉。观晋、隋、唐、五代之间,仕者以尧舜之道辅其君,以伊周之志为己任;不仕者贯六经百史之文,焕三代两汉之词也;贞节者慑淫奔而骇史笔也。呜呼,定风丕振于前,茄公丕显于后,云仍丕承于累世,实赖氏积德之厚而至也。所谓“合抱之木,不生于步仞之丘;千金之子,不出于三家之市”,讵不信哉,君璋,余至友也,群居不倚,独立不惧,实又赖氏之白眉者。
宋咸淳九年岁在癸酉二月仲三日
赐进士及弟直学士院致仕郡友                文天祥   拜撰

附   译   文
击鼓敲钟,报晓官员高声叫唱,边境危急告紧的文书不断传来,这是什么时候啊!我能得到片刻时间,摆脱事务,进入了睡梦之乡。就在这简陋的木屋里,左边横放琴剑,右边摆着笔墨砚台。昏昏然,喜、怒、哀、乐等七情不生,茫茫然,不接触一切事物;荡荡然,不知有天地日月,也不知有什么利害得失了。
忽然,听到三、四“剥啄、剥啄”敲门的声音,我从睡梦中惊醒。起来一看,两个眉清目秀的少年,双颊丰厚,拿着一封信直走进来,向我作揖说:“中郎君璋的信。”我打开一看,原来是记述君璋上代祖先事实的谱册,征求我为谱册作序言。这就好比一个象破瓦甑、烂扫帚一样拙劣的人,又增加了这“九鼎”似的重任。赖氏历代有很多德高望重的人,先父一向很敬重钦佩,我又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也曾经听说,古代太平盛世,帝王推行优抚政策,以争取天下人的拥护,作为巩固和安定民心的根本。至于分清辈次,辨别辈份高低,建立各种各样的宗族法规,也是太平盛世中的一件重要事情。因为辈次不分清,辈份高低紊乱了,或者辈份高低不分辨,那么,辈份低的就有可能凌驾于辈份高的了;宗族法规不建立,疏的就可能间杂亲的,那么,孝悌等伦理道德,也就建立不起来了。孝悌等伦理道德不建立,社会风气就会浮华轻薄。这样,人心从何而得到安定呢?
现在国家正处于多事的时代。赖氏在这时代中,树立万世的表率,研究编纂族谱,不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吗?观察晋、隋、唐、五代(梁、唐、晋、汉、周)之间,做官的人,都用尧舜之道辅佐君主,把伊尹、周公之志,当作自己的职责;没有做官的人,也通晓经史百家,深明三代两汉的文辞;忠贞守节的人,使邪恶放荡的人害怕,也使编史书的人震惊。
唉!在前有定风直士赖光恢宏振作,后有茄(茹)公赖匡官居相国,宏大显赫,这以后历代都有显赫发迹的人,实在是赖氏积累功德之厚而得来的。人们所说“合抱的大树,不会生在低矮的山丘,尊贵的人不会出于穷乡僻壤的地方”,哪里能不相信呢?君璋是我的好朋友,与群众相处中不仗势欺人,受人孤立时也毫不畏惧,实在又是赖氏家族中的佼佼者。

龙南桃川赖氏五修谱序
按族谱之作,本自欧苏,凡以保姓受氏,序年齿、志婚葬尔已,或则表兰玉,树门阀,著人地尔已。余族源于汉时,递衍唐宋元明间,自祖先以后,代有传人。至於靖公始修谱序以至三修,宋信国文公、元司成吴公、侍制刘公张公、历有纪述。夫以苏文吴刘诸先生皆为名贤,壁立千仞之概,乃不郗如椽缕缕吐肝隔发,金玉敷扬,先训昭然足纪也。自延佑甲寅至明神宗丙子逮二百六十余年,九世锴公、益治、益作公、暨饩庠本谦公、继世振珥益奖,启公渠公暨诸公,起而四修,尊泰重公为鼻祖。蓄立居虔南龟湖、生秉五公,公生文兴,官名福清,宋末知政。姑熟明成祖时,琼公时雍公并举乡贤诚异数也。其经明行修优游泉石独行特立者亦备载焉。自丙子越今近百年,老谱之仅存者,复虑过此无稽,则系族之亲疏靡别矣。念及此不禁泣然。予奉命筠阳氇席六载,时太平族叔元睿者,以馈运藩省,过署讯视,函庠叔登庸、兄上举辈,亟欲重新谱系之意予也,翘首千里不能效壶功缩地法,觐庭除用惬厥志。适奉新例秩满,以留任候选,请假还籍,岁丙午诣郭晤廪庠叔祖维翰庠弟上聘、修齐、上拨、侄德玉、以任、必捷,族长承宁、维坦、登宠,首肯初议,即遄归乡,会两堡庠兄修仕、侄福思、弟上弼、任举,族长元棣、修迪、修兆、福育,达者维世、士美、魁荐、修隐、上烽,上友、德奇联浃三大房詹吉告虔。余与庠叔登庸不避祭鱼之诮,核前北洋军阀,以誊今文,合闽粤而归一致,挑打展勘,濡笔披陈,苏子美之斗酒不足多也。丙子以来箕裘先业,有鸣琴灌水之亨公,花满庸城之魁耀公,储裕姑苏之 良相公,武相接也。如将仕省员,及宝婺主粟之副,荏平迁邑之佐横岗备戎之守,虽曰正异文武之殊途然。
国家原是立贤无方矣,且支分派别,向也圭湖二房以数百计,今则千余计矣。向也太平以千余计今数千余计矣。凡兹名实丽亿皆於谱成得之,谱成故观於品望,则怀析薪负荷之虞观於谱记,则深生齿教训之筹,或继而望思归来或遣改以明其自外若修帏簿,饬篇凛凛纠匡,凡绝恶於未萌,而起教於微渺,隐辞大义即存於叙志表述中,岂仅树阀阅作优孟衣冠已哉。

康熙六年丁未岁孟夏月    谷旦
原任瑞州府高安司训摄学正事又南安府大余县学正陛北直保定府清苑县县尹
十四世孙仕珑    薰沐拜题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7 01: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于都南乾赖氏续修族普序
赖以国为氏,汝南包信镇,古有赖亭周子爵之国也。鲁昭公四年为楚所并。迁之于鄢城,子孙散徙。其后,为南康颖川。河南望族,兹万安之赖,出晋定风直士之后,颖川之后裔也。唐天佑时,有仲方者,徙虔之赤竹。厥后慕古又徙万安镇。复自镇徙今之南乾。至是二十又四世矣。旧谱亡于世乱。宏治戊午尝辑之,请序学士张公,今且八十年,遭逢熙运,宗派蕃积党里相遇,至不能相名,赠夏官,即石泉公。洁深以为念,尝以命其子,今邵武太守嘉谟谟不敢忘。兹乃于理郡之暇,贻书宗人协力重纂复后,贻书于余乞一言引其篇端,据所贻书其先世之谱一序,于苏安恒,则雪溪先生、靖所修也,载序于揭文。安则砥轩,君贵所修也。序于吴文正,则高士先生所修也。其间言忠者、孝者、贞者、节者,晋隋唐宋代有其人。然序存,而谱亡,其详不可得而考矣。
国初解公缙绅为纪其源流,自赤竹南乾而下世,次为可按,洪武癸未谱益因之昔欧阳文忠序。其家谱自九世以上失其世,次者载黄山谷自七世以上失其谱。今赖氏乃至二十四世,而代系不夹。非文献绳承之盛曷以有此哉。古族籍兴,于官以辨贵贱,以别婚姻,以勋德,魏氏以来,州郡中正,亦有簿状,然门胄兴,替自不可常,而毛滋沙转欲,一一尽著,于官固亦难矣。五代以后,官局既废,士大夫乃益尽志于家谱。而至眉山庐陵谱义为益章。凡以追远崇本,收族睦亲。开德义之原,兴孝弟之化。所关于世风不少也。
明兴二百余年。道化文明之会极夏名,宗罔不知,建宗祠修系谱,为家之要务。然笏岁朝在康庄之列。或询其高曾不得其名者,亦恒有之。襄乱披离,无贤子孙时,孝而辑之久仆。乍兴靡可探沂,不得其所承。 日以积资为心,故置弗讲者亦多矣。石泉公宦阶虽薄,植义甚高,大守公力缵其志。郡政殷重既殚心于民。又能不忘其崇先睦族之举,而族故多贤者,遂克襄之八十年之久,万五千指之蕃,藉以不致涣逸者,太守之德皆诸宗彦之力也。余于是益羡赖氏之献绳承之盛。继自今赖氏子孙隆德义修,孝弟自当不忝其世。不负孜孜辑谱者之心必为益族无疑也,所修全谱。余未之见,故仅述其略,若此苏逸士序本,周姬姓虽无所考。然留宦于浙。而避地于虔。雅得其实,故特为著之。

明万历三年岁次乙亥仲春月    吉日
赐进士第前嘉义大夫南京太常寺卿雨京国
子祭酒司业翰林国史检讨同修
国朝会典兼管内阁诰勅    旴江王村序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7 01: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南桃川赖氏五修谱序
按族谱之作,本自欧苏,凡以保姓受氏,序年齿、志婚葬尔已,或则表兰玉,树门阀,著人地尔已。余族源于汉时,递衍唐宋元明间,自祖先以后,代有传人。至於靖公始修谱序以至三修,宋信国文公、元司成吴公、侍制刘公张公、历有纪述。夫以苏文吴刘诸先生皆为名贤,壁立千仞之概,乃不郗如椽缕缕吐肝隔发,金玉敷扬,先训昭然足纪也。自延佑甲寅至明神宗丙子逮二百六十余年,九世锴公、益治、益作公、暨饩庠本谦公、继世振珥益奖,启公渠公暨诸公,起而四修,尊泰重公为鼻祖。蓄立居虔南龟湖、生秉五公,公生文兴,官名福清,宋末知政。姑熟明成祖时,琼公时雍公并举乡贤诚异数也。其经明行修优游泉石独行特立者亦备载焉。自丙子越今近百年,老谱之仅存者,复虑过此无稽,则系族之亲疏靡别矣。念及此不禁泣然。予奉命筠阳氇席六载,时太平族叔元睿者,以馈运藩省,过署讯视,函庠叔登庸、兄上举辈,亟欲重新谱系之意予也,翘首千里不能效壶功缩地法,觐庭除用惬厥志。适奉新例秩满,以留任候选,请假还籍,岁丙午诣郭晤廪庠叔祖维翰庠弟上聘、修齐、上拨、侄德玉、以任、必捷,族长承宁、维坦、登宠,首肯初议,即遄归乡,会两堡庠兄修仕、侄福思、弟上弼、任举,族长元棣、修迪、修兆、福育,达者维世、士美、魁荐、修隐、上烽,上友、德奇联浃三大房詹吉告虔。余与庠叔登庸不避祭鱼之诮,核前北洋军阀,以誊今文,合闽粤而归一致,挑打展勘,濡笔披陈,苏子美之斗酒不足多也。丙子以来箕裘先业,有鸣琴灌水之亨公,花满庸城之魁耀公,储裕姑苏之 良相公,武相接也。如将仕省员,及宝婺主粟之副,荏平迁邑之佐横岗备戎之守,虽曰正异文武之殊途然。
国家原是立贤无方矣,且支分派别,向也圭湖二房以数百计,今则千余计矣。向也太平以千余计今数千余计矣。凡兹名实丽亿皆於谱成得之,谱成故观於品望,则怀析薪负荷之虞观於谱记,则深生齿教训之筹,或继而望思归来或遣改以明其自外若修帏簿,饬篇凛凛纠匡,凡绝恶於未萌,而起教於微渺,隐辞大义即存於叙志表述中,岂仅树阀阅作优孟衣冠已哉。

康熙六年丁未岁孟夏月    谷旦
原任瑞州府高安司训摄学正事又南安府大余县学正陛北直保定府清苑县县尹
十四世孙仕珑    薰沐拜题

评二郎公派三修族谱
重修本族谱系叙
余族自周封颖公于赖,遂以赖为氏。盖赖受周爵,由春秋战国,西秦两汉,东西两晋,迄今将近百世矣。其间席封侯国,位列公卿,或守故国,或徙他邦,不能殚述。惟我始祖忠郎公,东汉初升两粤监察御史,道由章贡,见山水秀丽,人文焕彩,遂留意于斯。归而谋诸子,无何未儿而任终。越二世祖评二郎公子乐潭公讳渊,顺帝时为裨将,协戍章贡,军民悦服,相依为命,遂家于此。肯堂构,置田庄雩邑倍多,是公诚为创业垂统之令祖。抑亦为善继善述之孝孙矣。独是乐潭公之孙长茂公讳萱,不乐居郡城,乃迁雩水之南庄,耕田凿井,家业裕饶,子孙众多,教以诗书,娴以礼乐,郡邑庠士代有其人。而余族之世守于雩者,实始于公也。递传而下英贤笃生,至十六世祖忱父公讳棐,出类拔萃,七岁能文,经史道释博览无遗,唐乾元举进士第,授崇文馆校书郎,不就退居田里,著书纂谱。远近名贤悉游门下,建“秘书坊”,又建“秘书楼”。楼废而坊名不泯没。后门弟子举入乡贤,永受享祀,至今犹未艾也。公生子三,长幼居原所,惟中子仲明公讳灿,独迁于城中十字街,子孙由此居焉。公曾孙沛公生子五:别徙者二 ,不传者二,其次子梁二郎公生承武公讳烈,博通于史,工于诗赋,家修谱牒,不思廷献至四十七世志先公讳崇圣,文学素优,孝友兼全,生子二:长曰均祥讳巨祯,分居城东古学宫背,东西两房从此而分,行派亦自此而别,东二房静斋公讳效良早丧,妻蔡氏婆廿八守贞,抚孙成名,县尹旌之,孙二皆邑庠生,长鸿卿公字鼎衡,次鸿儒公字永叔,西长房汝贤公讳汝大,有才官都察院司务升经历,未任遂卒。公玄孙盛庵公讳廷茂,好善乐施,忠厚传家,乡党评之。公之孙即余之大父也,礼所公韦希周,与东二房慎吾公讳嘉言,均有隐德,并举乡饮大宾,余父讳先泽字去昧,雄才博学,大有经济,皇明辛巳入县庠,去浮易先生宠异之,赠以匾曰:“秘书堂”,正冀其攀龙附凤,必将有复古秘书坊之日也。惜乎不第而终老于泮水。忆自汉唐以来,人才繁盛,分房之后,户口益增。有在城者,有散徙各乡者,有去故土而远驰者,由是各居一方,各拓一基,因而各传一派,昭穆世次,任各为之,不相统一,故行派重复混淆。鼎革后散徙各乡者,仅存东乡之人。远驰者竞鱼雁无传,加之洪水之患,祠宇冲而颓圯尽,旧谱存而渍蠹多。呜乎!尚忍言哉。所幸者,余族中颇有材力,如余叔叔远,房叔彩云、仲求,挺身而务蒸尝之。本族叔季皇,族兄吉人,堂兄抡茨,堂弟君贤,胞弟纲仲,相聚而谋祀先之所。至乙酉年买市衙前南门城下曾宅大屋一所,易其腐败,新其栋础,而展拜固有地矣。今虽有祠,以妥其祖考。而祖考之支裔世次不明,昭穆无别 ,则祖考终怨且恫。余与吉人、纲仲,所以拳拳于谱帙之宜修也。遂邀集族众而商确之。于是正月初十,各房子姓欣欣而来,愿起局鼎修焉。今而后行派名字及生殁葬娶井井可考。由高而曾而祖而父又朗朗在目,故至于此而加详尔。俾昭穆明而尊卑辨,夫既以定其世次,辨其昭穆,谱之事毕矣。更恐后来行派名字,或仍蹈前辙,重复混淆,特拟二十四字勒之谱端,自“希”字起,端次立派,世世遵守,罔敢越序,今日修谱,昭、思两房,各立本支世次,合而纂修可谓盛矣。则草创之勤庶几无负也。已虽然非吾仲氏博采搜览,较正妥确,乌能有此全璧哉。祈我宗裔毋替厥念。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岁小春月
颖川六十世孙  孙文  百拜谨书
(吉安市富田镇评二郎公裔赖保供原谱复印稿)
于都城南赖氏族谱序
谱牒何自而作也。益古圣王,有见于世系之不可不明,昭穆之不可不序。与夫尊卑亲疏之不可不辨。故有大宗小宗之法,俾后之子孙知源流之所自。自宗法废,而谱牒与焉。君子有志于存礼,其可置而弗讲乎。吾雩城南赖氏,望族也。考其得姓之始,昔周封颖公于赖,遂以赖为氏。自周以来,人文日盛,中间闻人达士为显宦者,代不乏人。然世远年湮,不可详考,惟东汉时,其始祖忠郎公者,为两粤监察御史。道由赣州,见其风俗淳厚,欲家于斯,而未果,未几卒于官。二世祖评二郎公,生子乐潭公讳渊。顺帝时(126—144年),为裨将出戍赣州,思以继先人之志,广布恩泽,军民悦服,遂卜居焉。然赣属十二,惟雩为最近,故其创业多在于雩。厥后长茂公讳萱,赋性淡静,不乐居繁华之地,乃迁于雩之水南,耕读传家,子孙蕃衍。其以一经,补郡邑弟子员者,指不胜屈。是雩之有赖氏实自长茂公始也。传至十六世,忱父公讳棐者,七岁能文,博通经史,凡所读之书,过目辙不忘。唐乾元(758—760年)举进士,授崇文馆校书郎,不就退居田里,开馆授徒,一时名贤皆出其门下。建有“秘书坊”、“秘书楼”。殁后门人举入乡贤,永受享祀。载之郡邑二志,班班可考也。公生子三:长与幼,仍住旧居,惟中子仲明公讳灿,迁城内十字街,公之曾孙沛公生子五,别徙者二,不传者二,其次子梁二郎公,生承武公讳烈,旷达能文,工于诗赋,递传至四十七世,志先公讳崇圣,文行兼优,生子二:长曰长祥讳巨发,分居城西斜街下。次曰均祥讳巨祯,分居城东古学宫背。从此两房各分东西,行派亦别,西长房汝贤公讳汝,大有才干,官都察院司务升经历,未任遂卒。东二房静斋公讳效良,早丧。蔡氏孺人廿八守贞,邑候旌之,曾孙二,长鸿卿公字鼎衡,次鸿儒公字永叔,皆为邑名诸生。他如盛庵公讳廷茂、礼所公讳希周、慎吾公讳嘉言,俱有隐德,好行善并举乡饮。礼所公生子去昧公讳先泽,博学鸿才,早岁蜚声黉序,邑之先达,咸以远大期之。易犀厓先生赠以匾曰:“秘书堂”。益冀其复秘书坊之意也,乃屡战棘围,不偶,竟以一衿老。长子书云讳孙文,谦谨自持,好学不倦,康熙癸丑学使黄公讳虞再,深嘉其文,以第三名入泮。惜终不得志,于主司唯手一编以自娱。次子絅仲讳著,悉皆循循雅芳,儒而未显。至若老成耆彦,如完五、淑远、仲求、季皇、吉人君贤诸公,均不失为名贤硕德之后。呜呼赖氏可谓盛矣!弟鼎革以后,祠宇颓圯,家谱散轶,书云、絅仲,吉人等深以为虑,乃集族众商榷,谋建祠宇,修谱牒。而赖氏诸公亦皆踊跃从事,于康熙乙酉(1705年),买南门城下曾姓房屋一所,以妥先灵,而展拜固有其地矣。然谱牒不修,终不免于祖宗之怨,恫复于乙未(1715年)秋因旧谱及各房支派,旁搜远采,裒集成编,付之剞劂,属序于余。余与书云素称知交,揆之于义,是宜序巳。夫世之为谱者,往往攀援强附,以富贵相矜诩。不知古之称世家者,以道德,不以富贵也。故虽簪缨奕叶,亦必推尊先世之积隐德者,而始称大族。赖氏自棐公以迄于今诗书相传,引而弗替。虽科第之盛,仕宦之显,或待将来然。而衣冠文物济济称盛,且其乐善好义,足为人所矜式者。实繁有徒。若赖氏者,真不愧为世家者也。今谱牒已告成矣,世系昭穆尊卑亲疏井然不紊。其于先王尊祖敬宗之道,不深有合乎。向非、书云三人,加意纂集,又安能有此详,且备哉。诗曰缵戎祖考。又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赖氏之谓矣。后之君子,尚其发奋激昂,以孝友修其身,以诗礼世其家,安知不有翘首青云如忱父公者,亢赖氏之宗也耶。余故览其谱而欣然为之序。

康熙乙未岁    小春月                      吉旦
礼部试进士后学      管奏英     顿首拜撰
(2006年正月录自吉安洋二郎公派同治三年抄录康熙五十四年版于都赖氏三修族谱)
于都南乾赖氏续修族普序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5 12: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