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赖徽荣

客家赖氏根在宁都 桴源赖氏族谱谱序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19: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陆军上校赖祝珊[1936.3]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生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19: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赖琏

赖琏,字景瑚。1901年生,福建永安人。曾获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任《中央日报》总编辑,南京市政府秘书长,国民党湖南省党部主任委员,西北工学院、西北大学校长,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次长,国民党中央海外部副部长。1948年赴美国。后任联合国秘书处中文部主任、华美日报社社长。1978年到台湾。是国民党第六届中央常委。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22: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赖若愚

赖若愚

赖若愚:(1910-1958),男,汉族,1910年生,山西五台人,原名耒秉敬,1929年10月在北大工学院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大学文化。出生在一个商人家中,早年在家乡上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1930年暑假被派往上海中央训练班接受组织暴动训练。回京后任北京军委书记,并参加了行动委员会。1930年11月被捕入狱。1932年8月出狱后被派往太原,任中共山西特委组织部部长。1933年春回到五台家中,后因太原党组织受到破坏,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到1934年底正式恢复组织关系。1935年被派往张家口税务局工作。1936年4月起任中共北平市委组织部干事。10月开始做人民武装工作,长期从事地下斗争。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去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同年12月任中共山西晋城县委书记。1939年3月起调任中共晋冀豫区委党校副校长、校长,9月起任中共晋冀豫区委委员、中共晋冀豫区晋东特委(地委)书记,10月起任中共晋冀豫区第一地委书记。1940年1月至1943年3月任中共晋冀豫区委书记。1940年6月起任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委员。1943年起任中共太行区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1947年6月起任太行军区政治委员,7月起任中共太行区党委书记。1948年10月起任中共太原市委书记。1949年9月至1950年9月任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1950年9月至1952年1月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任中共中央华北局委员,其间:1950年9月起曾兼任山西省军区政治委员;1951年2月至1952年5月任山西省人民政府主席。1952年起调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1953年5月至1958年5月任全国总工会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书记。1958年在全国总工会整风会议案中蒙受冤屈。1958年5月2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他去世后不久,在5月26日到8月5日召开的全国总工会党组第三次扩大会议上,与全总的其他领导人一起受到错误的批判,被定为“严重的右倾机会主义和宗派主义的错误”。1979年6月全国总工会做出《关于赖若愚同志问题的复查结论》,否定了原结论,得到彻底平反,恢复了名誉。在1953年5月召开的中国工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总工会主席。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1956年9月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6 00: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赖传湘

赖传湘,生于1903年,江西南康人,1925年8月,入黄埔军官4期学校,1926年10月毕业。
    曾参加过北伐战争,因英勇善战,晋升第一补充师第三团指导员。
    历任国民革命军总部交际科员、上尉副官、少校科长、少校副营长、上尉连长等职。
    1937年7月,任四十七师十八团上校团长。
    10月,奉命率部增援武宁,堵截日军,坚守河山圆棺材山等阵地,击退敌军多次进攻。
    1939年3月,该师奉命开抵黄埠岗,在金鸡山口战役中,歼敌千余。后敌军大批增援,并用飞机大炮坦克配合,向阵地疯狂进攻。他率十八团独挡阵地正面,与敌周旋,激战3昼夜,终于击退了敌人。
    12月,晋升本旅少将旅长。
    1941年5月,调任国民革命军第10军第190师副师长。
    1941年9月,率部参加湘北二次会战,指挥所部英勇杀敌。
    1941年9月24日在抗倭战争第2次长沙会战中牺牲于湖南梁家塅。
    后国民政府追晋赖传湘为陆军中将。
    1984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6 00:34:43 | 显示全部楼层

赖琏与连云港市最早的城市规划

赖琏与大连市最早的城市规划
2006年2月10日 苍梧晚报 □ 张廷亮
近代连云港的发展凝聚了几代人的努力,赖琏就是其中值得回忆的一位。

  赖琏,生于1900年,福建永安人,字景瑚,笔名觉仙。1919年毕业于雅礼大学预科,同年7月,赴美留学,入伊利诺大学学习机械工程。1924年毕业后,在密西根州底特略福特汽车公司,研究汽车制造及工业管理。

  赖琏与连云港的“姻缘”,起源于连云设市。1935年民国江苏省政府第718次会议决定设立连云市,并决定调他任连云市筹备组的组长,全权负责连云建市的各项筹备事务,赖琏也是拟议中的连云市第一任市长。

  此刻的赖琏年富力强,踌躇满志,又有留美经历和南京市政建设的不俗政绩,迅速开展了筹备组的各项工作。他首先罗织一批市政工程的专家作为筹备组的负责人。如工务组主任严宏桂,曾经留学美国,专攻土木及水利工程,且分别担任过青岛和南京的工务局长,均表现了辉煌的成绩。

  主持地政的张丕介曾经在德国研究过土地问题,主持民政的徐佛观是刚从日本归国的军事专家。筹备组的成员约30人,大都是从国外刚回来或在国内大学刚毕业,有的是在行政机关做过事,但还没有染上官僚习气的。大家怀抱着“开辟新天地,建设一个我国史无前例,最伟大,最现代化的新都市”的美好理想投入到了连云市的勘测,规划,建章立制的工作中。

  赖琏还多次拜会了陇海铁路办事处负责人钱宗泽,两淮盐运史缪秋杰以及当地的一些绅士。宣传连云设市的重要意义,并请求他们在经费方面的支持。赖琏多次考察东西连岛,港口码头,大桅尖,铁路沿线,盐场滩涂,临洪河口,为连云港市的城市规划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他还经常往来于墟沟,南京,镇江等地,寻求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

  筹备组在最初的一两个月,就在民政上创制了重要的法规,训练了警卫队,建立了预算系统和会计制度,预计一年的土地测量工作,不到六个月即告竣。

  经过艰苦的工作,一个东方大都市规划逐渐形成:“临洪河口以南,烧香河口以北,东沿东西连岛,西沿临洪河新浦,板浦以东”都列入了规划范围,规划以老窑一带为港务区,墟沟为住宅风景区,大浦为工业区,黄九堰一带为市政中心和商业区。这是我市最早的,具有现代理念的城市规划。

  连云港建市的计划极大地吸引了众多学者,专家,社会名流的关注和思考。其中汪寿康在“擘画墟沟商埠意见书”中认为宜采用英国伦敦模式进行建筑:以平山为中心辐射五条线,一线达孙家山与码头相接;一线穿五洋湖至大小板桥;一线通朱曹;一线经新县达猴嘴;一线至西墅海滨。将行政中心设于平山一带,学校区设于马山,龙山,新线一带。这些想法至今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

  可是好景不长,抗战爆发,政府已无暇顾及新都市的建设,连云市的筹备工作也告一段落,所有规划档案均被省府封存。尽管海滨大都市的建设中途夭折,但是赖琏及其筹备组的开创性工作永远为海属人民所记忆。

  离开连云港以后,赖琏曾经担任西北大学校长,教育部常务次长,国民党中执委常务委员,联合国秘书处中文组主任,“总统府”国策顾问等职。年老时仍念及连云港的发展,著有<<连云忆语>>的回忆文章,1983年8月13日病逝于台湾。


经过艰苦的工作,一个东方大都市规划逐渐形成:“临洪河口以南,烧香河口以北,东沿东西连岛,西沿临洪河新浦,板浦以东”都列入了规划范围,规划以老窑一带为港务区,墟沟为住宅风景区,大浦为工业区,黄九堰一带为市政中心和商业区。这是我市最早的,具有现代理念的城市规划。

  连云建市的计划极大地吸引了众多学者,专家,社会名流的关注和思考。其中汪寿康在“擘画墟沟商埠意见书”中认为宜采用英国伦敦模式进行建筑:以平山为中心辐射五条线,一线达孙家山与码头相接;一线穿五洋湖至大小板桥;一线通朱曹;一线经新县达猴嘴;一线至西墅海滨。将行政中心设于平山一带,学校区设于马山,龙山,新线一带。这些想法至今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
这对于今天何止是借鉴呀,应该是汗颜呀.这黄九堰离老窑已有十五公里左右吧,这在当时落后的交通工具的前提下,是需要多么大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的呀.相比之下,我们在墟沟港区及其附近大兴土木地建设新城是多么地目光短浅,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呀.

[ 本帖最后由 赖徽荣 于 2007-11-6 00:36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6 00: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琏,字景瑚,笔名觉仙。福建永安人,生于1900年。 1919年毕业于雅礼大学预科,同年7月,赴美留学,入伊利诺大学,习机械工程。 1924年毕业后,于密西根州底特律福特汽车公司,研究汽车制造及工业管理,后应程天放之邀,赴加拿大主持《醒华日报》,并在多伦多大学选修政治经济学。 1925年再度到美国,入康奈尔大学研究院,于次兼宣传部部长。1932年起历任南京市政府秘书长、财政局长、连云港市市长。1935年去职,当选为国民党第五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37年递补)。1936年12月派为湖南省党部特派员。1939年3月后,任西北工学院代院长(其中包括北洋工学院)。 1942年10月21日被任命为西北大学校长,1944年8月1日免去校长职务,赴重庆任教育部常务次长。 1945年5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7月调任中央执行委员会海外部副部长。1946年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同年11月当选为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8年当选为第一届立法委员、立法院侨务委员会委员;同年5月,赴美国。 1949年起在新泽西州乔经柯特大学执教3年。在此期间,创办《华美通讯社》、《华美日报》。 1953年入联合国秘书处,任中文组主任。1967年退休,应台北《中国时报》之邀,为国际问题专栏撰稿。1978年定居台湾,受聘为"总统府"国策顾问。1983年8月13日逝世。

背景资料: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7月30日,天津沦陷。9月10日,教育部下令“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3月,西安临时大学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7月教育部指令西北联大改组为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医学院。
    国立西北工学院由北洋工学院与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私立焦作工学院合组而成,学院设在陕西固县古路坝,初设土木、电机、化工、纺织、机械、矿冶、水利、航空八个系,后又增设工业管理系。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1 08: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赖国后裔发展与宁都客家赖氏

古赖国后裔发展与宁都客家赖氏
江西省宁都县客家联谊会 赖华 赖文生
        一、古赖国及赖氏探源
        赖氏系出何处,曾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出自姜姓,是炎帝的后代;一说是出自黄帝世系,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前者的基本出发点是认为古代的厉国与赖国为同一诸候国。厉国楚国结盟国,在今湖北随县北厉乡。而《通典》、《通考》、通鉴地理通释》、《春秋地名考》等书,皆说赖与厉为两国。 清人张澍更加明确地说:“汝南褒信”之赖国,非炎帝后之赖。春秋灭赖,古本作厉,世以为即厉,非也。《晋志》云:厉、赖二国。何光岳《炎黄源流史》说“赖又作厉、列、烈”;赖国源于烈山氏,“居于山西介休之烈山,商周时立国于今河南鹿邑之赖乡,后被周所伐,遂南迁到商城赖乡。春秋时赖国服属于楚,后被楚强迁到湖北随州之厉乡”。
        另一种说法见于《中国文化大博览》。该书称:“因武王弟叔颖,受封于赖(在今河南省),鲁昭公四年,为楚灵王所灭,其后以国为氏。”此足以说明赖国开国君主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叔颖,其余与《通志》所说相同。该书还说“赖国旧址,即秦时颍川郡,亦即今原许州、陈州、汝宁、汝州诸府州之地。赖氏始发于此,族人以‘颖川'为郡号。”清康熙年间的《御制百家姓》载:“以周文王迁于岐山,即西歧,叔颖为文王之子,追本溯源”将赖列为西川郡,称其堂号为“西川堂”。将赖国旧址说成“颍川郡”是错误的。“颍川”是赖氏的郡望,而不是赖氏的发祥地。今河南息县褒信古赖国王城遗迹出土,从而完全可以确定赖地之所在息县褒信无疑。西晋司马彪《后汉晋郡国志》载:“赖,子爵,蔡之褒信有赖亭,故赖国”。又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载:“褒信东息县东北七十里,……后废为集,古赖国,今赖亭是”。寻根探源,赖自分国得氏,历二千数百余载,郡望可考有颍川、松阳、南康、西川,凡以上四大堂号之赖氏,乃同宗同源一脉相承。
        《百家姓氏词典》载:“赖,这个著名姓氏,根据考证是来自春秋时代周天子名下众诸候之一的赖国。他们的古老源流,在《姓氏考略》一书上记载得清清楚楚。赖氏真是我国一个最为幸运的古老家族,自得姓以来的两千多年来,整个家族脉络分明,所有的子孙都可以源源本本地找到自己的来龙去脉。”赖国是个诸候小国传十五王,历五百余载,鲁昭公四年被楚国兼并后,迁赖于鄢,鄢在河南西境,即后来颍川郡境,赖国子民历尽磨难,心怀故国,遂以国为氏,遵叔颖为赖氏始祖,以颍川为号,称“颍川堂”,自此有赖氏之谓。赖氏祚失三百余载,直至西汉,赖先出任交趾太守,赖氏方兴。
        二、客家赖氏的形成与发展
        何谓“客家”,何谓“客家人”,在过去的书籍中包括《辞源》、《辞海》、《民族辞典》等工具书无法找到较为统一的界定。而赣南师范学院谢万陆教授在《客家学概论》专著中,对客家概念作如下表述:“客家系汉民族中一支稳定的民系,他们本为中原汉人,其中不少是衣冠士族,从晋起,因战乱、灾荒或王朝更替等原因,经今之豫、鄂、皖等地辗转南迁,渐次定居赣、闽、粤边三角地带, 在与当地土著居民交往中,相互融汇,到宋时,他们又在保持汉族基本族性的基础上,形成了基于共同文化,共同心理凝聚而成的民系个性,从而结成牢固的共同体。后世,人们为使他们及他们的后人区别于原居地的汉人与新居地的土著,遂取其最初是客居者的本义,概称为客家。”通过上面一段话的阐述,人们对什么是客家有个大致了解。谢教授还明确服“客家人”具备的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客家是汉族中的一支民系,并非少数民族;第二、其历史就是自晋以后,由中原南迁的汉人,经过不断融合当地土著民族而发展壮大起来的;第三、区域中心范围是赣南、闽西、粤东这块三角地带。因赖氏迁入宁都 甚早,故被世人误为“土著人”。从《宁都莲湖松阳赖氏族谱》中描述:蒙山,县北25里,与群峰相望,山间常云气蒙蒙故名,有悬崖飞瀑注石池中,山顶有岩方丈,前为户牖、石床、石梯,石假斧凿中虚一窦河可容百余人,建浮屠祠山鹿有岩十余,或大或小多极其妙,东晋时土人赖箕(也许是赖光弟赖通或赖道的后裔?)庐于此。
        客家客家,就是客家人自己认为在新居地只不过是做客,终久还是要回自己的祖居地的。由于这个深入骨髓的信念,不少客家人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回到了自己魂萦梦绕的祖地。一生一世都回不了祖地的客家人,也是时时刻刻惦记着自己的祖居地,向往着自己的祖居地。这就是我们汉族人典型的叶落归根!我们每一个人的简历上都有一栏籍贯,籍贯就是祖居地。大多数客家人流落它乡,甚至漂洋过海,他们每到一个地方便落地生根,开创基业,然后又分出一批人,继续往前走,当歇下来的时候他们又想起了祖居地,于是便寻根问祖,有的也就干脆回到祖居地安居乐业。   
        据客家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认证:宁都赖氏不但具备客家人的基本特征,而且是距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客家姓氏,誉为“客家第一姓”。
        (一)、客家赖氏的形成
        中原汉人的南迁形成客家,而南迁原因无非以下一些情况:或战乱,或官职迁调,或不仕贰朝,或人口流散,或南下逃荒,或作工卖艺,或朝庭奖贬等。而赖氏南迁之由有以下两种说法:一说赖忠诚三国时人,于东晋兴宁间官任虔州知府时见桴源山清水秀,遂家于此。一说赖忠诚之父赖功行公,在晋室之乱中,“乘祖宗荫不仕,徒入赣州,选有高山大岭作屏障的桴源(即今宁都县肖田美佳山村)为生息养育之地,子赖忠诚曾以士族身份出任浙江处州(今丽水)知府,终因世乱,复移桴源。”根据《宁都赖氏族谱》记载:“赖忠诚,生于三国后汉(蜀汉)建兴十四年丙辰八月十二日戌时,自活州丰宁县平宁里徒揭阳之桴源,殁于永熙戍午二月十八日,葬三都热水,火龙吐珠形,丑山未兼癸丁三分。”而台湾国立师范大学文学系赖贵三教授,以及台湾苗栗赖松森先生多年研究赖氏源流,他们认为:单从进行老谱中所提到的“松阳”、“揭阳”、“虔州”、“處州”世人容易混淆生讹,甚至将宁都古揭阳说为现今广东揭阳等等。详查宁都历史上的古揭阳县名存在198年48年(即公元280—477年236-284)。
        详考赖氏各谱,均提到“揭阳桴源”,也有不少仕迁说法。信丰《赖氏永城第六修族谱》“仕宦记“中载:“忠诚……宦虔州知府,遂家此。”安远思公之孙辅公(荪公长子)周显德二年乙卯冬月念日撰文《赖氏源流序》中称:“活州丰宁有忠诚讳尚宓,官至虔州守。”安远县儒学训导褚汝文,在宣统元年五修序中说“忠诚公任虔州太守,见山水之秀,遂卜居焉,今宁都州也,复徒桴源。”寻赖氏族谱(得公派)在赖氏世系中载:“忠诚公……任南康太守。”《瑞金赖氏族谱》定南历市《赖氏源流志》(龙信公派)均载:“忠诚公见桴源山表水秀,遂卜居焉。”
        综合上述史证、物证,其说法虽然不完全相符,但其中相互联系,相互印正是显而易见的。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赖忠诚确属三国末西晋初人;二是赖忠诚与刘备创建的蜀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西晋永兴元年甲子(公元304年),赖忠诚子赖光,字列宝,号定风直士,因文选有功,出任浙江观察使,复任南海提刑观察使,督理学校副使;继后次子赖达又赴广西任柳州点兵元帅,赖通、赖达暂留居桴源,据守家业。西晋短暂的稳定繁荣,紧接而来的是“八王之乱”,皇室离散,骨肉相残。赖列宝忠义刚直,于永兴二年乙卯(公元304年),上章奏劾成都王司马颖,言其“骄奢诈刻,破坏国体,使国中元气离散、民心扰动,羌胡必侵”等侃侃数千言,“至今读其章,仍令人毛竖”(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南昌人张元桢东白先生在明成化庚子年赖氏五修谱序中),后被晋室诏加为太尉。同年秋七月,赖列宝跟随东海王司马越,出征讨伐成都王司马颖,中途卒于军营,时值壮年,赉受天府治丧,返葬浙东城(据说是绍兴)西半舍许(15华里)太宁乡。桴源三世祖赖元(玄),字远大,奔父丧而往浙,因“哀毁过礼”,而留居浙。四世祖赖庄,字士端,世居桴源,东晋孝武帝宁康年间(公元373—375年)任南康郡太守,加崇政班御史,荐升司马。“后见世事日非”而离赣,因祖父光公葬于浙东,故迁居浙江松阳县。赖庄谢仕后,该地适逢水旱两灾,公罄其所有,赈恤灾民,乡称仁人。从上可以知道,赖忠诚开辟桴源后,其二、三、四世三代子孙都是从江西宁都桴源迁往浙江的。五世祖赖遇,字臣庆,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公元393年)任郎中,后迁任江东太守,加升副史兼管屯田事。东晋安帝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十一月十六日上表奏请松阳为郡,次年十一月十三日诏下,并加职赖遇为屯粮道监察御史。由此,赖氏在浙江松阳称盛。赖遇年老谢仕后,著有《忠告集》五卷。赖遇之子赖匡,字廷辅,东晋安帝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任大学博士,官武英殿大学士,升相国,位太师,爵茹公,因见水旱盗起,刘裕擅权,晋室凌夷,慨然曰,“无人食西山薇久矣!”遂弃爵归隐松阳。忧时愤俗,于元熙元年(公元419年),次年刘裕建立宋,
贲志以殁。赖匡著有《食禄散官集》五卷、《山林逸史》七卷。
        松阳赖氏源于宁都赖氏,虽忠诚公于宁都桴源开辟繁衍短暂,但其奠定了客家赖氏的基石,在赖氏中尊忠诚为客家赖氏“始祖”、“实宗”应毫无异议。
        (二)客家赖氏的发展
        东晋末年,赖匡之赖硕,字仲方,东晋安帝时(公元397—418年)官任太常寺,时政归刘裕,晋室无救,继承父志,亦弃官归隐松阳。于刘裕即位后十三年(宋文帝元嘉九年,公元432年),因避变乱,与弟赖毅(字仲坚),“追寻先祖忠诚公芳踪,避居古地揭阳之桴源”。这是赖氏有文字记载的第二迁入桴源。桴源地处山谷之中,地势低洼,暴雨时往往洪水为患。赖仲方定居桴源后遭洪水,家物荡然无存,因焚香告于天,置金花鼓于江流(今宁都县梅江河),愿视鼓所止而居,后鼓止于金精堑口(今宁都县梅江镇迳口村境内),看地势平坦,暂住于此,但虎豹逼人,伤及家畜,不便久居。遂于刘宋元嘉末年(公元453年),迁至赤竹坪(又称雪竹坪,今宁都县城梅江镇),不辞辛劳,拓荒筑室,兴建厅堂亭庑,自号“筑室翁”。赤竹坪在梅江河西畔平川地,地平土肥。虽属洪荒,且竹木茂密,经逐年开发,勤劳恳种,终成赖氏乐土。当时赖氏在赤竹坪开发的范围,东至猪冈山,西至覆船冈(今梅江镇刘坑村枫树垅小组后)、鹅鸭塘(县烈士陵园附近),南至螺石寨(今竹笮乡大富村石板桥后老鹰山),北至当口岭,方圆数十华里。所建厅堂屋舍,气派非凡。东畔开“爱莲池”,西畔立“复松亭”,南畔白竹巷凿“玉泉井”,北畔建“小溪书屋。”赖仲方诗礼传家,洁身自好,传承耕读治家的中原士族传统和典型的客家门风。后来,教谕游宽曾题其榜,有“草堂春暖乾坤润,不沾王门半点尘”之句。
        赖仲方领赖氏在赤竹坪(即雪竹坪)立足定居后的140余年间,丁口大发, 是客家赖氏鼎盛发展的时期,赖仲方生三子,长子赖徽,字文献,生子辰;次子赖郁,字文华,号东谷,生子定,字大用,官潭州(湖南长沙)转运使,其后裔家潭州;三子赖灿,字文辉,号枕流遗老,生子七,赖昭,字宣著,号东轩,生子四,埙(字声和)、篪(声叶)、琴(字声清)、瑟;赖得,字宣仁,号云谷,生三子,标、极、枢;赖度,字宣仪,号象庵,生子五,诚、忠、佑、奉、瑞;赖明,字宣光,号健翁,生子二,杞、松;赖思,字宣绎,号容易老,生五子,兰、蕙、芷、荪、萃;赖求,字宣行,号将相老,生子三,播、抑、扬;赖彦,字宣杰,号,生子一,栋。以上总称“七宣八派”,各派子孙繁盛。
        经一百四十余年几代人的开发,到隋初雪竹坪已“人烟日繁,俨然胜地”,谱载:“有人畜地脉所致(即好风水)”。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地方官因见赤竹坪赖氏,人财鼎盛,便奏请朝庭迁县治于雪竹坪。朝庭准奏,改宁都县为虔化县,迁县治于雪竹坪。并准备给赖氏族人以爵秩,赖氏固辞,曰“先公食邑颍川,本系世禄之后,尝言一身之贵,不足为荣,奚以食邑为哉,愿乐田园足矣!”遂以金银各百两,及官竹园、钓州坝、绕塔岭周围二十五里田地贸易,置换雪竹坪作虔化县官署衙门。
        从雪竹坪设县治以来,宁都古城延续到现在,一直都是县衙或是州署所在地,已有1400多年历史。为念赖氏开拓之功,当时朝庭在县城敕建“神司”、“华表”、“灵山”三庙,合州永祀。封赖文辉“神司神”,建“神司庙”,在州治仪门外左,州宪朔望行香。封赖文华为“华表神”,在州治东大街石桥头,即削筋街,建“华表庙”,每值神诞,合关迎神像于大街,孕惠庙连日演戏庆祝。《宁都直隶州志》载:“《辛酉志》曰:上三庙,传为祀赖氏祖文辉、文华、文献,州治旧名雪竹坪,系赖姓地基,故设祠祀。”后人为纪念赖仲方开发县城奠基雪竹坪所创立的历史功绩,在宁都州衙后面(现称老衙背)建“仲方公祠”。举人陶庄作联云:“为布衣子孙虽簪缨不离本色,掌秘书门户有经籍仍见光华。”在仲方公祠西面建“文辉公祠”。为发展教育,清乾隆三十三年, 在州城衙背仲方公祠之西,文辉公祠之东建 “松阳试馆”;嘉庆二十五年,在仲方公祠后蔡屋巷内高棚下又建“赖溪试馆”,均为童生考试上进之用。经历代修葺与保护,赖仲方公墓(今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至今尚存于县城南郊,梅江镇高坑村麦畲埏,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三、客家赖氏的播迁
        因雪竹笮坪改为虔化县治,“七宣”公子孙各徒一方。长房赖昭公后裔依俗留守祖业,居原处。与夫人邹氏合葬归仁里麦畲埏。子四埙篪琴瑟,长子埙公,字声和,支分虔化县城(今宁都县城)和县内湖田、上下七里、罗家排、志坑、会同大斜、陂头、腰田、竹笮九塘、新街、田头长塘、田埠大兴(大盆)、对坊潮山、固村岚溪(上磜)、固厚禾溪、角付坝、石城小别(小弼)和广东增城、东莞、云南、四川、香港、台湾及美国等地。三子琴公,字声清,于唐贞观丁亥(公元627年)徒本县石上莲湖,为莲湖始祖。裔传广昌头陂、赣州、云南、四川、广东等地。
        赖得公官至太尉,与夫人黄氏合葬归仁里高屋上麦畲埏,子三标极枢,长标,仕唐,直殿将军,由虔化移居福建上杭古田,派下十一代皆世袭将军。次极,由虔化迁福建宁化县石壁村开基。三枢,由虔化迁福建清流县黄家地开基。裔孙分迁汀州、武平、平和、沼安、莆田、永定等地,后迁广东饶平、平远、普宁、潮阳、潮州、汕头、深圳、长乐、揭阳、惠阳、惠来、和平、连平、河源、兴宁、鹤山、梅州、澄海、紫金、韶关、潮安、蕉岭、五华等广东的诸多县市。又传广西云南等地,明清时期有返徒江西定南、广昌、南康、会昌、瑞金、于都、宁都、石城、兴国、泰和、上犹、崇义、赣县等地。现福建、广东及台湾、香港乃至东南亚各国的客家赖氏大多为其派,人数最多,繁衍最广。
        赖度公配邱氏,“深痛先人之坟墓庐舍无人看守,因而思归故里,复转桴源”,此赖氏第三次迁入桴源,夫妇合葬热水岭,子五诚吉佑奉瑞,世居清泰乡桴源(今宁都县肖田乡),后分徒吉安、永丰、万安、抚州、宜黄、建昌(南城)、南丰、乐安、丰城、龙南、安远、瑞金、南昌、奉新等处。度玄孙赖靖,字慕董,号雪溪夫子,十二岁能文,唐嗣圣年间(公元648年)在桴源立尊孔堂,撰《五经讲易》十卷,《说春秋》十二集(载《雪溪集》)等著作。武后即位后韬光晦迹,晚年倡立修谱,赖氏一修谱主修。
        赖明公配徐氏,子二,杞松,分徒水西(抚州)、宜黄、乐安、等处。其它资料不详。
        赖思公配方氏,合葬归仁里高屋上麦畲埏,子五兰蕙芷荪萃。长兰,徒江西石城县秋溪(今横江镇);次蕙,徒石城县长溪(今屏山镇);芷荪萃三公居官竹园、信丰小江、于都禾丰等地。
        赖求公配符氏,与兄思公曾游帝都,见高孝基,基大奇,为赞其行,赠券以归。子三,播抑扬,分徒赤坎、湖田桥,后分会昌、瑞金、上犹水垅孜等地,其中扬、播裔曾居雩都羊岭脑(今宁都赖村墟镇),又叫赖溪,有赖棐,七岁通九经唐肃宗乾元二年己亥(公元759年)登进士,赠秘书坊,世居秘书里(赖水里),称秘书里神童(中华一统志有载)。今赖村镇新民村枫树排村(与于都县葛坳镇交界处)尚有一支近百人属求公后裔。
        赖彦公配王氏,隋开皇十七年丁巳(公元597年)出任扬州州判,遂家扬州,子一,栋,后裔又迁河南、江西会昌等地。
        自赖仲方雪竹坪开基以来,不仅宁都地方昌盛,而且客家赖氏得到极大的繁衍发展,迄今后裔不但遍播江南各省及港澳台,而且远徒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南亚各国以及欧美,后裔逾百万。史书上有称“赖氏望出颍川、南康”,而南康赖氏尽出于宁都。
        综上所述,赖仲方公于南朝宋元嘉年间,为避战乱重返祖居故地桴源,元嘉末双定居雪竹坪,拓荒筑室“理乱而不闻、明哲保身”、“洁身自好,诗礼传家”,使赖氏由弱到强得到发展,逐渐兴旺发达,所以说,宁都是由颍川发展的大流,是百万客家赖氏的源和根!
                                  二00三年八月于宁都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1 08: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宁都客家赖氏历史文化与经济发展计划

宁都客家赖氏历史文化与经济发展计划
(征求意见稿)
        “尊贤敬祖,敦亲睦族”乃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赖氏自忠诚公迁入宁都至今一千七百多年,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丰富的客家文化底蕴。特别是《客家第一姓——宁都赖氏》一书的出版发行,标志着宁都赖氏将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海内外赖氏将进一步关心宁都,了解宁都,走进宁都。那么宁都赖氏也应切合实际,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走迎进来、走出去的路子,做一些力所能及且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全体赖氏宗亲的事情。为今后更好地加强与海内外客家赖氏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客家经济的发展,制定如下发展计划:
        
        一、组织机构
        (一)尽快成立“宁都赖氏海内外联谊会”,选举(推荐)产生第一届联谊会组成人员,主要由:名誉会长、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会员等组成。力争县里支持,使其合法化,隶属“宁都客家联谊会”。
        时间:2004年4月1日——4月15日。
        (二)相应筹建“宁都县松阳赖氏基金会”,主要资金由海内外赖氏赞助,用于扶贫帮困,社会公益事业,体现海内外赖氏大团结精神,树客家第一姓之形象。
        
        二、文物保护
        “饮水思源”乃中华民族之古训。忠诚公裔孙数以百万,然而,宁都赖氏的多处文物古迹因时间的磨砺和人为的破坏而岌岌可危。而日益富足,安居乐业的裔孙能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吗?
        一九九九年三月十六日宁都县政府正式批准“桴源赖氏宗祠”和“仲方公墓”两处列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县里只能给个名份,要依靠县里财政支付平常的维修费用显然是不现实的。赖氏裔孙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也不能抱观望态度,应身体力行投入文物保护工作中,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献计献策,共谋发展。
        (一)文物古迹现状
        1、“桴源赖氏宗祠”和“忠诚公墓”座落在肖田桴源,此处山高路远,平时少有他人光顾,祠堂年久失修,险象环生。于1999年到2002年间由龙南县赖观扬宗亲倡导“两修”,并向全国曾有联系的赖氏宗亲寄发过倡议书,也收了一些款,据说是两万多元,但宣传费、邮寄费就花掉了大半,后只对忠诚公墓进行了简单的加固整修。
        2、“仲方公墓”位于宁都梅江镇高坑村麦畲埏。赖仲方是宁都县城的开基始祖,对后来宁都县城的发展及人们的定居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该墓本身尚好。由于十年前该墓北面兴办的砖窑厂,逐年采挖墓堂前面原土,形成高坎,再加日晒雨淋,护墓原体逐渐崩塌减少,危及墓体,亟待加固维护。
        3、仲方公夫人“潘氏太婆墓”曾在1792年重修,20世纪90年代又修,墓体尚好。
        (二)维修保护  
        对文物的维修保护,要按照轻重缓急、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解决实际问题。目前急需解决的是仲方祖墓加固、维修、保护问题,预作如下计划:
        1、作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如果加固维修,不能赖氏单方面行动,应争取县文物部门的支持,现场勘察定界,制定维修计划,共同实施。
        2、邀请梅江镇镇村干部以及土地权属单位到现场明确文物的土地控制范围,防止日后土地争端,引发不安定因素。
        3、召开宁都赖氏宗亲代表会议,层层落实,倡议修缮仲方、昭、得、思公祖坟,举全族之力搞地工作。可在今年清明期间进行宣传发动,听取各族意见。
        4、适当时间可以函请海内外的客家赖氏提出意见,提供支持。这项工作要在年内有较大体现。
        
        三、今后几年的工作及努力方向
        (一)努力以《客家第一姓——宁都赖氏》为纽带。加强与海内外赖氏的交流,响应政府号召,打好“客家牌”为宁都的招商引资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1999年的普宁会议以后,有倡导召开全国赖氏族谱研讨会的赖坚训宗长,以及深圳市汇德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赖少军先生,他们都有一个愿望,希望能在宁都召开全国性或世界性的会议。赖少军先生去年10月8日上午来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对《客家第一姓——宁都赖氏》一书出版表示祝贺,该书编得好,今后更应以该书为桥梁,让海内外客家赖氏更多了解宁都、关注宁都;二是希望宁都方面的政府支持,利用两年左右的时间进行筹备,促成世界性赖氏企业界名人投资招商恳谈会在宁都召开。如果能促成,意义深远,利于宁都,利于赖氏。
        以上草稿敬请赖氏宗贤阅后校充。
                       
        宁都赖华执笔于二00三年八月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1 09: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赖忠诚迁宁都浅析

赖忠诚迁宁都浅析
*宁都赖徽荣(文生)*
        经过许多前辈多年考证,“赖忠诚是宁都最早的客家先民” 已成定论,毋庸多疑。然而赖忠诚何因来宁,何地来宁(虽然说是活州丰宁县平宁里迁宁,但目前尚考证活州到底在哪里。)这些问题尚不明了。
        详考赖氏各谱,信丰《赖氏永诚祠第六修族谱》“仕官记”中载:“忠诚公。。。宦虔州知府遂家此。”安远思公之孙光辅公(荪公长子)周显德二年乙卯(公元955年)冬月念日撰文《赖氏源流序》中称:“活州丰宁有忠诚讳尚宓,官至虔州守。”安远儒学训导褚汝文, 在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五修谱序中说“忠诚公任虔州太守,见山清水秀,遂卜居焉,今宁都州也,复徙桴源。”寻乌赖氏族谱(得公派)在赖氏世系中载:“忠诚公。。。任南康郡太守。”《瑞金赖氏族谱》、定南历市《赖氏源流志》(龙信公派)均有记载:“忠诚公见桴源山青水秀,遂卜居焉。”
        据查,晋陈寿《三国志》中有两处,“赖恭,蜀汉镇远将军,官太常。”一是先主刘备占领汉中后,由关羽、马超、张飞、法正、诸葛亮等表奏刘备为汉中王;二是公元221年,縻竺、许靖、赖恭、黄权等劝汉中王即皇帝位。由此看,赖恭应是蜀汉举足轻重的人物。但历史上却无赖恭之传,包括《三国志》,这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明凌迪知《万姓统谱》中有“赖文,任蜀汉零陵太守。”《岭南嘉应东楼敦厚居赖氏族谱》赞记中有“赖忠郎,汉末晋初,为两朝侍讲,因忠贬广东、广西两省监察巡按御史,晋陶渊明为其写赞:谪贬巡按,国学才衡,两朝侍讲,天子门生。”还有。。。赖炯,官任蜀汉令史,为诸葛武侯常赞颂,后任参军官。台湾省台中市赖氏宗亲会所编《赖氏大族谱》中有“忠郎公,汉昭烈帝章武元年(221年),任太常寺卿兼翰林院侍讲;因汉末(?)忠谏,贬广东 、广西两省御史,复兼巡按而卒。”《桴源赖氏族谱》有“赖忠,字忠诚,任蜀汉都尉、太常卿。”再考江西省宁都县肖田乡美佳山村桴源热水赖忠诚公墓,有清道光乙酉年(公元1825年)碑文曰:“据旧碑载,公生于后汉(三国·蜀汉)建兴十四年丙辰(公元236年,请注意这是蜀汉纪元,而非魏、吴纪元)八月十二日戌时,自活州(是不是洛州?)丰宁县平宁里徙揭阳之桴源,殁于永熙戊午年(公元298年,这是西晋纪元)二 月十八日,葬三都热水,火龙吐珠形,丑山末兼癸丁三分。”
        根据上述资料和实物分析论证,其各种说法虽然不完全一致,也不能前后衔接妥当,丝丝入扣,有序可查,但是我们似乎至少能够这样推定:一是赖忠诚确属三国末西晋初人无疑;二是赖忠诚与先主刘备创建的蜀汉有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能不能这样说,“蜀汉是赖氏兴盛的另一个重要时期”(这个问题是历代族谱未提及的,属本人大胆设想)。三是蜀汉历史值得赖氏重点研究。
        据《赣州通》赣州沿革考中,“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与后汉[蜀汉]建兴十四年丙辰同一年)分庐陵郡置庐陵南部都尉(治于都),又析于都白鹿营地置阳都 ,又析阳都陂阳地置陂阳县(随后改名为揭阳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年)阳都改名为宁都,太康三年(284年)揭阳复名陂阳,南北朝·宋永初元年(402年)改南康郡为南康国,南朝·宋孝武大明五年庚子(460年),以宁都虔化屯另置虔化县,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南康国复名南康郡,隋开皇九年(589年),灭陈,改南康郡为虔州,虔化并入宁都,开皇十三年(593年),陂阳并入宁都,开皇十八年(598年),宁都改虔化,县治迁至雪竹坪(又名赤竹坪,今宁都县城---梅江镇),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改虔州为赣州,改虔化为宁都,沿用至今。
        由上述史料可知,古揭阳县属今宁都县的一部分(或含今石城县一部分),历史上仅存48年(236---284年),值三国末、西晋初,南康郡在西晋初始建,至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为虔州,后隋炀帝大业三年丁卯(607年)改为南康郡,唐高祖武德五年壬午(622年)又改为虔州,因此南康郡(南康国)历史上存在323年,即两晋、南北朝、隋初、隋末唐初期间。
        从而可知,赖氏族谱中说到的“揭阳之桴源”必是今江西省宁都县肖田乡美佳山村桴源(桴源和热水其实是宁都县肖田乡美佳山村的两个小自然村,甚至连村小组都不是,但到现在还被当地人沿用称呼,只是所指地方很小,除当地人外少有人知道),而其所记载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发生年代当在三国末西晋初的几十年。进而可以肯定三国时人赖忠诚早于南北朝刘宋元嘉年间的赖仲方到达宁都,其到达宁都之时应在280----284年之间。而赖仲方到桴源的元嘉期间(424—453年),桴源应称为南康国陂阳县桴源,已不再称为揭阳桴源了。揭阳已在284年复名为陂阳县,历时已140多年了,纵有习惯沿用称呼,也不可能延续这么长时间。既然各种老谱有称“揭阳之桴源”就只能是赖忠诚迁来“揭阳之桴阳”。
        史书记载,公元263年曹魏灭蜀汉,265年司马氏篡魏建立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中国。根据以上资料能不能这样推断:赖忠诚祖辈、父辈、兄弟及其本人均先后在蜀汉为官,魏灭蜀后,忠诚公等随蜀汉后主刘禅降魏,随后晋篡魏又灭吴,然后赖忠诚等被西晋派到原属东吴的庐陵郡南部都尉或是南康郡 (822----284年之间,前后相差两年)为官,当时的南康较中原来说是属于偏远蛮荒之地的,而蜀汉降官属西晋王朝的非嫡系官宦,有点带贬的意思。如此说来,于情于理较合乎逻辑和实际。由此“仕迁”之说更为可信。只是有待于有心人从正式史料中予以印正。
        然后,由于几经辗转迁徙,世事变幻莫测,战乱的创伤给予赖忠诚太深的记忆,而且“西晋集团是一个以杀夺滥尝始,又以杀夺滥尝终的黑暗集团”、“司马氏集团中人,相互间只有一种极阴恶的杀夺关系,见得必夺,以杀助夺,”、“高级士族压迫中下级士族,不得升迁。”(范文澜《中国通史》)身为中下级士族,又是蜀汉降官的赖忠诚,更深感危机四伏,祸患无穷,寻思摆脱如此的处境。见南康郡之揭阳桴源,崇山峻岭,水秀山清,交通闭塞,正是当时两晋、南北朝期间中下级士族向往的避世遁迹、去祸免灾、与世无争的“桃花源”境界。于是便在桴源被窝岭下辟居筑室,开荒农耕,并按中原士族的方式,教子孙习文练武,过上营谋耕读、与世无争的安宁日子。当时的桴源,也就是当时的陶渊明所追求的“桃花源”!
        由此,桴源成了赖氏繁衍生息、兴旺发达的避风港。
        查《中国历史地名辞典》,丰宁县,北魏正始中置,治所在今陕西西乡县西。隋大业三年(607年)改为西乡县,徙治今西乡县。现西乡县还有丰宁镇。洛州,前秦初置,治所在宜阳县(今河南宜阳县西)。寻移治陕县(今河南西城陕县),又移治洛阳县(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后复徙丰阳县(今陕西山阳县),后废,古洛州有没有辖古丰宁县,这就不得而知了,只有详查当地地方志等史料。但洛州州治曾有离丰宁县治很近的一段历史,令人不得不联想。汉中郡,战国秦惠王十三年(前312年)置, 治所在南郑县(今陕西省汉中市)。西汉移治西城县(今陕西安康县西北)。东汉还旧治,后为张鲁所据,改名汉宁郡,建安二十年(215年)复改汉中郡。隋开皇三年(583年)废。西城县、安康县,西城县西汉置,治所在今陕西安康县西北汉江北岸。西魏移治今安康县。北周天和四年(569年)废。隋义宁二年(618年)复改金川县为西城县,治所在今安康县。元废。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置,治所在今陕西省安康县。
        因此,活州丰宁是不是就是“汉中丰宁”或“洛州丰宁”呢?
        不管是不是,只要现在的西乡县丰宁镇可以找到平宁里,能够在附近找到成规模的赖姓或是成规模的赖氏墓葬。哪它就是原来的活州丰宁县平宁里。就如松阳古市、揭阳之桴源一样,除非本地人,外地人是不会知道的。真诚地希望,有知情者(如丰宁镇人等)能证实,让真相大白天下。
        如果活州丰宁县确实是西乡县(丰宁镇),哪更能说明赖忠诚从蜀汉走来,从陕西走来,更加符合我上述的推断。而赖氏郡望之一“西川郡”也更有解释的根据。
        
        2004.3于宁都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1 22: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权倾朝野的诸葛亮

权倾朝野的诸葛亮
               ——从刘备托孤与《出师表》及北伐看诸葛亮其人
                                 文/碧血汗青
  
  公元223年,在连连遭遇了东部咽喉重镇荆州于曹魏和东吴的夹击下被夺取,情同手足的心腹大将关羽、张飞身亡及夷陵大败等一系列重大挫折的蜀汉昭烈帝刘备,于白帝城病故。
  刘备病危之时,召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托孤,命二人辅佐其子刘禅,其间刘备与诸葛亮曾经有一段对话,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是这样的:“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这段话和事情的经过,就是被后世人所津津乐道,推举为君臣之间肝胆相照的千古佳话的白帝托孤。此段加上后来诸葛亮为北伐而上的《出师表》,一直以来被作为推崇诸葛亮“千古第一人臣”的典范事例和佐证。
  对此,我是有不同看法的。
   诸葛亮,作为一个在乱世之中奉行法家申韩之术的人物,其面目绝非象一直以来文人骚客们所描绘的那样谦恭,而是一个懂得时刻要牢牢把持权利和实力,关键时刻对任何人都绝不手软的政治家,包括对其第二个主子刘禅以及朝野上下的大臣、百姓在内,莫不如此。
  我们先来看看白帝托孤。
  白帝托孤,刘备对诸葛亮说的“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一段话和诸葛亮后来的“鞠躬尽瘁”,既不是刘备首创,也不是仅仅只发生在诸葛亮身上。远的不说,在三国早期,东吴奠基人孙策在临终时就已经上演过这样一出戏文。《三国志》《吴书》《张昭传》:“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张昭)上表汉室,下移属城,中外将校,各令奉职。权悲感未视事,昭……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
   此时孙权年约十九,而刘禅是十七岁登基,两人的年纪大体相仿。但孙策死的时候,正值各路军阀混战、孙策势力东征西讨乘机扩张之时,其势力并未得到巩固,显然比不得早已扎稳根基的蜀汉政权,所以张昭受孙策临终嘱托后,其“上表汉室,下移属城,中外将校,各令奉职。权悲感未视事,昭……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等一系列的举动,比之刘备托孤后诸葛亮的作用,要重要的多。而论地位,张昭之于东吴不逊于诸葛之于蜀汉,再论发生年代也是孙、张在前,后世人等独推昭烈、孔明而漏桓王、子布,显然并非是记性不好忘记了此事,这掠人之美的举动,其用意只怕就是要让孔明专美于前。因此认真说起来,此事并无什么值得大肆褒扬的地方,真要说也应该说孙策和张昭才对。
   另外刘备在白帝托孤之时,并非只找了一个诸葛亮,还有一个李严在侧。刘备能把远在成都的诸葛亮召来托孤,说明他托付诸葛、李二人,并非是仅仅因为李严在身边方便之故,而是有其很成熟的考虑的,甚至可以说是煞费苦心的。
  我们知道,蜀汉政权的根基主要是由三个势力集团组成的:占主导地位的刘备嫡系荆楚集团,前益州刺史刘璋的东州集团,本地的益州集团。益州集团从刘璋时期开始就没能在政治上占据大的舞台,一直处于一个陪衬的地位,所虑不大,需要考虑的乃是荆楚、东州集团之间的问题。
  战略要地荆州的丢失,关、张败亡以及夷陵之战,这一系列的事件使得荆楚集团遭到了重大创伤。而在这个时候刘备又一病不起,当然会想到自己身没以后这三者之间的矛盾和蜀汉政权的巩固问题,同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他对诸葛亮并不是完全信任和没有顾虑的。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既然以这样的方式将这话明白地说了出来,那诸葛亮也只有以“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这样的态度,来明确地表示他惟有尽忠而死也不会取而代之一途了。不管怎么样,在那个年代里,他是不可能爽快地答应一声“好”的。但是如此一来,倘若日后刘禅昏庸而诸葛亮真的想要取而代之,那他就要先背上个辅佐不力,背主食言的骂名,在政治、舆论以及民心上都将会面对“不臣不忠不义”的罪名,并因此导致师出无名而居于劣势。所以刘备这话与其说是信任与托孤,不如说是一种先发制人的威胁策略,而另一位重要人物李严,在刘璋时期就是东州集团中的佼佼者。自刘备入主成都以后,他在任上又屡次以少数兵力平定大规模的叛乱,充分表现了他的出色军事和政治能力。相比较而言,诸葛亮此前在政治和外交上展示了他的出众能力,但在军事上并没有什么建树的机会,因此刘备很明智地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1)。
  实际上,在刘备临终的前一年章武二年,就已经把李严拔为尚书令,在官阶上可与诸葛亮比肩了。由诸葛亮照行丞相事,而李严则主掌内外军事,这样的分配正好能让二人互相制衡,以免有一方坐大。而从当时蜀汉政权的权利机构的构成和实力分配来看,也让我们相信,刘备要防备坐大的一方,绝非是当时不处在权利中心和主导集团领袖地位上的李严。在短短的一年多内,通过将李严从犍为太守地方长官的位置上提升到尚书令,并籍由其政治地位的上升以及原有的基础,人为地将李严制造成为了实际上的东州集团代表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刘备对李严更多的是笼络,而不是提防。刘备将这样一个快速提升起来、以前从未进入过权利中心的政治新秀李严,列为两名托孤重臣之一,并且命其“统内外军事”,再联系“君可自取”的言语,显然说明刘备要防备、制衡的目标是诸葛亮无疑。
  但在另一方面,做为一个君主的刘备,又是肯定希望他们二人能够全力合作来加强其政权的。正好李严除了前面说的那些优势外,另外还有一个有利条件,那就是他是南阳人,而“诸葛公侨客兹郡,有乡党之分”,因此刘备希望这样二人可以多点“必能协规”的可能性(2),从而通过这两大集团的领袖人物的通力合作来协调两大集团,以应付他身没以后蜀汉政权可以想见的要面临的各种危险局面,进一步地巩固蜀汉政权。
  遗憾的是,诸葛亮并不愿意看见李严与他分享权利,甚至连李严进入政治权利中心机构所在的成都他都极端地不愿意。
  二个托孤重臣,无论从那方面讲,都应该居于首都成都,尤其李严还是“统内外军事”这样一个相当三军司令的人物。如果说刘备死时蜀汉与东吴处于敌对状态,李严留镇永安是必须的话,那么在蜀汉与东吴在建兴元年“吴王孙权与蜀和亲使聘,是岁通好”(4)后,还是将李严这么一个“统内外军事”、各方面都与诸葛亮并列的托孤重臣,继续置于和东吴交界的永安,显然是不合适的。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于建兴四年春李严却去了面对东吴的二线城市江州,依然没能进入政治权利中心的首都成都。
  作为一个混迹官场几十年,又有很强军政能力的人物,李严是不可能不明白远离政治权利中心的负面效应乃是远离统治阶层的各个官僚集团,其政治影响力越来越小,最后逐渐被人遗忘。而他还不至于也不会敢想去自立为王,因此不太可能自愿求居江州。从他后来曾“更成大城,周回六十里,……求以王郡之巴州,丞相诸葛亮不许”(3)的举动来看,他是非常想进入权利中心的。只是既然不能进成都,那只好退而求其次“以王郡之巴州”,当然相信他也明白这样的可能性更渺茫,因此这也许仅仅是他一种表达不满和要求的姿态而已。但是不管怎么样,这都可以说明他并不是自愿远离政治和权利中心成都的,而有能力能做到这一点的,蜀汉举国上下惟诸葛公一人而已。
  他们二个照后世的称谓,乃是“顾命大臣”,因此从官位和政治地位以及权利分配上讲,都应该是基本并列的。但事实上自从诸葛亮扶刘备灵柩回成都之日起,李严就被已经撇在了一边:“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建兴元年,封(李严)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
  ——《三国志》《蜀书》《李严传》
  同是托孤重臣,诸葛亮此前已假节钺,现在晋封乡侯,并且开府、领益州牧,其中的开府、领益州牧,意味着他可以向朝廷推举府属官吏,并成为了益州的最高军政长官,都是把握实权的举动,而李严虽然也晋封乡侯、假节,但却只加了个光禄勋的虚衔,相比之下显然分量就轻得多了。
  我们如果不是一味盲目景仰,而是客观地去看待的话,从诸葛亮那篇被后世百般推崇的《出师表》中,也可以深刻地感觉到当时诸葛亮大权独揽、权倾朝野,明显地时常对后主刘禅指手画脚,甚至还表露出咄咄一副逼人的威胁态度来迫使刘禅就范,同时在他心里还有着许多忧虑。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从中体会到当时蜀汉朝廷权利斗争的激烈状况。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1 22:43: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在《出师表》中,先说了当前是危急存亡之秋,形势严峻,而后话锋一转道:“诚宜开张圣(德),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这其中的“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一说,就把刘禅的“宫中”和他开府的“府中”归成了“俱为一体”,将皇帝的宫中等同于他的丞相府。然后说“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这就进一步地明确要求刘禅把宫中的事体也要交给他“开府”后的幕府来管,不用宫中的管理机构来处理了。而如若刘禅不答应的话,那就是“内外异法”了,那么“陛下”你就有不“开张圣德”,不“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偏私”并且不“平明”的嫌疑。我相信在看见诸葛丞相罗列了这么多不答应之后会产生的罪状之后,刘禅大约是不敢不应的。这些话更象是一个上司在教训属下,那里是一个臣子对皇帝说的话,然而却是出自诸葛亮这样一个被后人推举为千古第一人臣,被称为“一身唯谨慎”的臣子之口,难道不奇怪么。
  只是诸葛亮觉得这样还不够,继要刘禅将宫中事体交给他的幕府处理后,诸葛亮又举荐了将军向宠“为督”,掌管京师的近卫军,说只要“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睦,优劣得所”。此前执掌皇室保卫的近卫军头领是刘备的心腹赵云,刘备以赵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在进成都后升为翊军将军,翊,卫也,依然是刘备的头号保镖统领。而此刻诸葛亮将其带走出征,换成了自己保荐的向宠,虽然从另一方面来说是人尽其用,但是联系《出师表》的前后语义和当时形势,不能说一点都没有其他目的在内。“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此话又显有所指,只是到底是在说谁,我们现在却不得而知了,不过这也是拜诸葛公不设史官所赐。
  说起这个,我想以诸葛亮之“达于为政”,思维之周密和“杖二十以上亲决”的精细作风,应该是知道不置史官之害的。“国不置史”的举动所产生的最直接后果,是蜀亡以后作为蜀汉著名史学家谯周弟子的陈寿,奉命修编三国史,但即使是在当时人修当时史的情况下,也惟有蜀书因为“行事多遗,灾异靡书”,资料严重匮乏,许多著名和重要的人物无法单独作传,而导致仅仅只修了一卷而作罢(5)。倘若说在刘备手上是因为蜀汉初建无暇顾及的话,那么在刘禅当政后这么长的时间内,无论经济和政权稳固度都大大得到了提高,并且在拥有刘巴、秦宓、谯周、许靖等多名出色的文、史学人才情况下,作为自承汉朝正统的蜀汉朝廷依然“国不置史”,那就不太能以诸葛亮“犹有未周”这样简单的失误所能解释得通了,而要是从“行事多遗”这个角度去看,多少会更令人疑惑其“国不置史”的目的何在。
  除了对刘禅提出了这样一些不能不从的“建议”外,诸葛亮当然也不会忘记安排他北伐离开成都后朝中的人事问题。“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於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原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我们可以发现,诸葛亮提出在他离开成都后,要后主“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的人选,无一例外的全部是荆楚集团的骨干,东州和益州人士一个也没出现。尤其是李严,作为这样一个和诸葛亮并列、“统内外军事”、官拜尚书令的托孤重臣,在北伐这件关乎国计民生的军国大事上未能有一点说话的机会,而在诸葛亮不在的情况下,也理应是由他来主持朝政的,然而在诸葛亮这份要求北伐、安排北伐之后朝中主持工作人选的表章中,连提都没提他,不管从那个角度而言,这都是不正常的。而诸葛亮所谓的“亲贤臣”,要刘禅亲信的郭攸之、费祎、董允、向宠等荆楚集团人士虽然的确都是贤臣,然换而言之,李严、费观、何宗、王谋(6)等人难道就不是贤臣了吗,而且他们或是托孤大臣或是位列九卿的官员,单就官阶论也要远高于这几位侍中、侍郎,不提他们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因此诸葛亮这样做绝非是偶然的。
  在诸葛亮的内心,他是始终将自己摆在一个凌驾于众人之上的位置上的,一直以为蜀汉在他“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7)。同时相信他也很清楚刘备安排李严和他共同辅佐刘禅的目的,是利用李严来制衡他。因此为了保证他对蜀汉政权的操控性,他是绝不会允许李严这样一个能在政治上对自己形成威胁的人,来进入权利中心和掌握军事实权的。所以他除了一直制止李严进入成都这个政治权利中心外,已经在开始北伐前又进一步地发动了削弱李严的实质性行动。
  在前面我说过,诸葛亮在北伐前并没有机会在军事上一展身手的机会,始终是在政治和外交上表现他的才华,刚刚结束的南征,由于对手是被视为蛮夷的少数民族,也并不能给他带来多少军事上的声誉。而在他发动北伐后,魏国“以蜀中惟有刘备。备既死,数岁寂然无声,是以略无备预”的反应,也说明了曹魏根本没有将他作为一个军事上的对手来考虑。因此诸葛亮发动北伐,固然有蜀汉政权在战略上的需要,但在面对着李严这样一个在军事上有很强能力、二名托孤重臣之一的政治对手,以及朝中一批对他并不心悦诚服的政治势力时,还有着其个人在政治上的强烈需要。
  诸葛亮在发动北伐前,曾以北伐之后汉中会出现军事力量空虚的理由为名,向李严提出了要李严带驻扎在江州的部队前往汉中的要求。假设李严真的去了汉中,很明显实他的军队就会被收编,成为由诸葛亮统帅的北伐军中的一支,而他也将成为诸葛亮帐下的一名将领,那么他这个被刘备定为“统内外军事”、与诸葛亮并列的托孤大臣,将就此彻彻底底地丧送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的地位和实力,李严是很清楚这样的后果的,于是以各种理由拒绝了诸葛亮的要求。而诸葛亮在对此事的处理上,就相对显得比较无力。因为江州是蜀汉东部与东吴、曹魏交界处的二线重镇,和面对北方曹魏势力的汉中地位相当,在这件事情上,诸葛亮无法提出令人信服的、一定要将李严与江州部队调到汉中理由。
  而富有政治经验的李严这个时候不但拒绝了诸葛亮这一要求,还借机发起了反击。他乘势提出将蜀汉东线的巴、巴东、巴西、涪陵等五郡组成巴州,并由他担任刺史。
  早在建兴元年,诸葛亮就已经“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此后“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而作为仅次于诸葛亮的尚书令,又是两名托孤重臣之一的李严,却只被授了一个光禄勋的虚衔,并被弃于远离权利中心成都的江州,这样实际产生的后果,就是导致象北伐这样大的军事行动,完全没有他这个被刘备遗命“统内外军事”的托孤大臣说话和发表意见的份。因此他以这样的举动明确表示了他的不满,并提出了在政治上享受与诸葛亮“领益州牧”那样同等待遇的要求,要成为巴州刺史。刺史即州牧,一旦真的设置巴州并由李严任刺史,那等于将整个蜀汉东部都划进了李严的势力范围,而作为尚书令的李严,就可以与诸葛亮这个丞相兼益州牧在各个方面都平起平坐了。他的这一要求,按照他当时的身份和在蜀汉政权中的地位,应该说是正当的、并不过分的。只不过作为诸葛亮而言,是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的,但此时他却又拿李严毫无办法,因此不得不将此事不了了之,只好暂不再提起将李严与江州部队调往汉中的事情(8)。
  李严第一次发出的对他被压制的抗议,使得蜀汉政权两个托孤大臣之间首次冒出了公开的、不和谐的声音,这也使诸葛亮进一步意识他在蜀汉政权里的地位是有威胁的,东州、益州集团的势力不可小觑。因此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现出来那些耐人寻味的举动,以及对刘禅所说的如:“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些话的目的和指向,也就都有了合理的解释,同时也表现出当时蜀汉政权内部的权利斗争开始激烈起来。
  建兴六年春,这场由诸葛亮筹划已久的北伐终于开始,但却由于诸葛亮亲点的先锋马谡严重缺乏实战经验,所统帅的数路大军被“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9)的曹魏五大名将之一张郃,轻易于街亭一带先后击败,导致这场诸葛亮策划的蜀汉政权首次北伐不但整个无功而返,而且还遭受了一定的损失。
  做为被诸葛亮亲自提拔的先锋大将的马谡,当时并没有象广为流传的那样去诸葛亮那里请罪,而是在军败之后选择了畏罪潜逃一途,后被缉捕归案,在诸葛亮判其死刑后,还没来得及执行,就于狱中病故。马谡潜逃案还导致了与马谡关系很好的荆楚集团的另一骨干向朗(向宠叔父),因知情不报而被革职赋闲达二十年之久(关于此事见拙作《诸葛亮没有杀马谡》一文)。可以这样说,首次北伐失利使荆楚集团和诸葛亮都开始面临刘备死后的最严重的打击和考验,而这次危机的源头,完全是源自于诸葛亮的刚愎自用。
  在此次选拔北伐先锋人选的问题上,诸葛亮充分表现出了他性格当中刚愎自用的一面。刘备临终前,或许是由于知道马氏兄弟与诸葛亮的亲密关系,因此曾特别提醒过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然而在刘备去世以后,“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可见诸葛亮并没有把刘备的告诫当回事,说严重点,此举甚至可以说是“背主”行为。而诸葛亮的一意孤行,将魏延、吴壹等宿将弃之不用“违众拔谡”的举动,也是可以想见会让这些人很不高兴的(10)。
  如果北伐取得一定战果,这些问题自然是烟消云散不成其为问题的,然而此次北伐不但无功而返,还遭受了较大的损失,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问题便显得格外严重起来。
  首先,诸葛亮要遭受来自魏延、吴壹等这一干军队中实权派们的质问,为什么先帝明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你还要违背先帝意旨、不用我们而“违众拔谡”;其次当然是来自朝中的政治对手李严等人的诘难。
  以李严等人为首的东州、益州集团,一直遭受以诸葛亮为首的荆楚集团的排挤打压,在这次北伐整个过程中,身为“统内外军事”的托孤大臣李严甚至未能有一点点发表意见和起作用的机会,虽然他不至于会对这次完全由诸葛亮策划和指挥的北伐进行掣肘和为难,但对于这样一个难得的、有可能彻底打跨诸葛亮和荆楚集团的机会,他们显然不会轻易放过,必定会乘机大做文章。
  面对如此严重的政治危机,诸葛亮一方面上表自贬:“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然而他也知道仅仅是“授任无方”、“明不知人”这样的说法,是不可能摆脱李严、甚至于是魏延、吴壹等人的责难的,因此另一方面诸葛亮还需要有一个人来承担这次由他全权指挥的北伐战役失败的责任,以便给自己一个脱身的机会,而这个机会显然就只能来自于马谡。于是其后果终于、也只能是“戮谡以谢众”,诸葛亮则贬为右将军,但是却依然“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11)。关于此次事件中马谡被杀这个结果,我以为正是诸葛亮本人造成的,马谡做了他的替罪羊,成为了政治权利斗争中的牺牲品:
  1,正是诸葛亮背刘备遗命而 “违众拔谡”,其罪在先;
  2,这次北伐是由他全权指挥,虽然马谡在街亭有“违命之阙”,但而后的行动中却还有“箕谷不戒之失”,这个总不能也怪罪马谡吧,因此追究起来还是他“授任无方”“不能训章明法”,完全委过于马谡有失公允;
  3,马谡虽然“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然而有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做为一个前线指挥官是有一定的自主能力的,即使战败也罪不致死。
  4,最后一点,实际上也是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诸葛亮从来都不是象人们所称赞的那样执法公允而严明的,他的执法严明是要看对象和是否有政治需要的,也绝对没有任何所谓的公允可言。《三国志》《蜀书》《法正传》曰:“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主公……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法正仅仅因为睚眦之怨就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在蜀郡作威作福,而诸葛亮面对他人的举报和要求他去请求刘备劝阻法正滥杀无辜的建议时,却连对转达的请求都一口回绝,甚至进而还说,既然法正能让刘备“翻然翱翔,不可复制”,那现在为什么要去阻止他快意恩仇呢。这又那里是一个执法严明之人所会说出来的话,分明是一个惯于予取予夺之人的口吻。因此我说在马谡的生死这个问题上,诸葛亮要是有可能,是完全有能力和权利让他不死的,并且他也绝不会去顾虑什么执法严明的形象问题,因为在他而言,所谓的国法军法要不要执行,纯粹取决于被执行对象的重要性和是否有执法的政治需要,而不是在于对象事实上有没有过失和犯罪。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1 22: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名与诸葛亮过往甚密处于权利中心、又熟知军政事宜的谋士,马谡当然是知道他这一败在政治、军事上的后果的,也清楚这样的结果将会给诸葛亮乃至整个荆楚集团带来的危害,同时也更深知诸葛亮的为人,相信这才是他畏罪潜逃的原因所在。因此在狱中他才会在给诸葛亮的信中这样写道:“原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12),他援引“殛鲧兴禹”这个典故和使用“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这样的语句,一面表明了他自承有罪,另一面也无疑表明了他希望能以他承担罪责这一举动,来换取让诸葛亮躲过对手攻击,再继续主导蜀汉政权的局面,这样一来就可以让我们更进一步地理解诸葛亮为什么不顾蒋琬等人的一再劝阻,甚至对劝阻他杀马谡的丞相参军李邈进行处罚,坚持要杀、惟恐杀不成的态度。其实,以诸葛亮和马良、马谡兄弟同为荆楚集团骨干的关系,平素又称兄道弟的亲密程度,倘若他真的是出于执法需要而无奈斩杀马谡,那应该对劝阻他杀马谡的人心怀感激才对,但事实上他对劝阻他杀马谡的人不但不感激,甚至可以说很厌恶,并不惜进行行政处罚:“马谡在前败绩,亮将杀之,邈谏以‘秦赦孟明,用伯西戎,楚诛子玉,二世不竞’,失亮意,还蜀”——《三国志》《蜀书》《李邵传》,由此可见他一再坚持要将马谡处死,而在判决马谡死刑时却又“为之流涕”,马谡死后又“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的态度,绝不仅仅出自与马氏兄弟的深厚感情,还有着更深层次的政治原因在内,也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他非杀马谡不可,而且还惟恐杀不成。
  实际上,真正可以导致马谡被处死的罪状,乃是马谡畏罪潜逃一事,但在诸葛亮请罪自贬的表章中,对此事却一个字也没提起,这也正是诸葛亮的厉害之处。因为他要让马谡来承担北伐失败的主要责任,要是马谡是因为畏罪潜逃而被处死,显然在北伐失败的问题上,诸葛亮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就要更大一些,这一来对他自己所做的处罚就会显得轻了很多,不足以平息因此带来的这场政治危机,因此他对此一字不提。而这样做的结果乃是他成功地依靠马谡之死,暂时解脱了这次可以危及他本人乃至整个荆楚集团在蜀汉政权中主导地位的危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在我看来完全不象一直以来人们称赞不已的那样,是表明诸葛亮执法严明过于孙武的例证,相反联系他纵容或是支持法正滥杀无辜的事例来看,正好表现了他刚愎自矜而又老于政治手腕,做为一名权臣在政坛上善于翻手为云覆手雨的一面。
  诸葛亮虽然借马谡的人头暂时成功地摆脱了这场军事和政治上的危机,但是他既没有取得军事上的成果,也没能在政治上进一步稳固自己的地位,更严重的是他非但没有证明自己在军事上的能力,还给李严等在军事上有着多次成功记录的对手以及象魏延、吴壹这样军中的宿将们,留下了对他军事能力进行质疑的把柄。因此他这次北伐的目的全然没有达到,甚至还可以说是完全失败和大大地退了一步。
  有鉴于此,无论是出于他对蜀汉政权战略判断上得出的需要,还是出于他本人的政治需要,诸葛亮都必须再次开始北伐来摆脱这样的局面。北伐虽然是诸葛亮主动发起的,但街亭之败却犹如启动了一辆连他自己也无法使其停止的战车,使得他不论是否愿意,都必须跟着、而不是驾御着北伐这辆战车向前冲下去,将他此后的政治生涯和北伐紧紧地捆在了一起,并因此使他到达了人生里程中最辉煌的顶点。
  同年冬天,二次北伐开始,蜀军围陈仓,由于军粮耗尽再次无功而返。
  次年建兴七年,三次北伐,诸葛亮遣大将陈式攻魏之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军迎战,诸葛亮出建威,郭淮退还,亮取二郡。至此,后主诏诸葛亮复丞相职。然而这数次北伐中,依旧不见李严等一干东州和益州集团骨干人士的踪影,相信李严对此是肯定不会没有意见的。
  李严在诸葛亮北伐期间,也没有闲着,他积极地策反原蜀汉降将曹魏的上庸守将孟达,在其中的一封信中曾以这样的语句来招降孟达:“吾与孔明俱受寄讬,忧深责重,思得良伴”,从这里可以知道,他一直以来对自己与诸葛亮并列为托孤大臣这一重要的政治地位是时刻不忘,也是时刻以此为己任和十分看重的。但蜀汉前后三次北伐这样重大的行动,诸葛亮都没有一丝让他参与的做法,也肯定是让他十分不满的,因此他除了发出前面所说的要将“王郡之巴州”等等表示不满的信号外,还以另一种方式展开了对诸葛亮一直以来排挤他这一举动的反击。
  他在一次给诸葛亮的信中“劝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这和孙权劝曹操称帝相仿佛,但又很难说清楚他是想把诸葛亮摆上众所矢的的位置,还是在嘲讽诸葛亮。总之不管怎么样,诸葛亮很清楚李严这一举动绝没安什么好心,因此明确表示自己不会上这个当:“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13)
  不过诸葛亮这话却前后有点矛盾,前面他说“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似乎对目前位极人臣的状况已经心满意足,但后来却话锋一转急转直下。称王受九锡,就成了有着自己封“国”的诸侯,乃是那个时代人臣所能达到的颠峰,诸葛亮在回绝了这一不知道是有着什么居心的建议后,在结尾时又偏偏来上了一句“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这话就与他前面表现的心满意足的态度产生了矛盾,非但矛盾还迹近于大逆不道,“虽十命可受”,就是说他甚至可以接受超越称王受九锡的待遇,那犹如直说称帝了。这样的说话出自诸葛丞相之口,与他历来被说成“谨慎谦恭”的风格是极不相称的,但我却以为这才是他个性和思想的真实写照,他虽然拒绝了李严的建议,但却不自觉地露出了他自傲的、乃至于漠视刘禅的态度。
  建兴八年,魏大将军曹真三路攻蜀,诸葛亮拒之,随即准备第二年出军进行第四次北伐。这回他再次要求李严率军北上汉中受他节度,诸葛亮在后来列举李严罪状的表章中对李严的反应是这样写的:“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汉中,平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臣知平鄙情,欲因行之际偪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时之务。”(14)
  李严这个时候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显然正如诸葛亮所言的那样是“欲因行之际偪臣取利也”,而李严以司马懿等开府辟召为借口向诸葛亮逼利,也并不是随便拿来就用的借口,他对诸葛亮开府而他没能享受同等待遇一直是耿耿于怀的,此刻他看似随便地举了这么一件事情做例子来逼诸葛亮,事实上正是表达了他北上汉中的条件是要得到他这个和诸葛亮并列的托孤重臣应该得到的“利”,也就是要和诸葛亮一样,可以开府选拔官吏。
  诸葛亮当然是不可能答应也不会允许发生这样的事情,但他也明白,在面对曹魏势力强大的压力下,与李严这样长期僵持下去也并不是什么好事。而李严和他二人,虽然在权利斗争中互不相让,但在对维持蜀汉政权生存的这一根本点上却是绝对没有分歧的。因此他做出了妥协,“表严子丰为江州都督督军,典严后事”,继续把江州一带保留给李严;而相对他的妥协,李严也作出了对应的姿态:“将二万人赴汉中”,同时接受诸葛亮的任命,担任中都护署府事(15),并将自己的名字由严改为平。按那时的解释,平字含义大致为行事有序、平定乱事,这相当符合当时的形势。李严终于去了汉中,与诸葛亮在刘备死后首次共事,看上去似乎诸葛亮和李严二人就此握手言和了。
  建兴九年春,蜀军在诸葛亮的统帅下四次北伐,兵出祁山与魏军对峙。然而诸葛亮这次依然运气不太好,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碰上了连续暴雨天气,导致汉中的粮运不继。而后的整个事件就显得比较富有戏剧性了:“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籓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平闻军退,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又表后主,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平违错章灼。平辞穷情竭,首谢罪负。”
  之所以说这次的事件有戏剧性,是因为以李严这样一个极富政治经验和军事能力的人物,居然犯了如此低级的错误,仅仅由于暴雨而导致粮运不继,他就先让参军狐忠、督军成籓等一群人去前线以朝廷名义召诸葛亮撤军,然后上表后主说诸葛亮撤军是诱敌之计,而当他在汉中听说诸葛亮开始撤军时,却又假装吃惊地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种种互相矛盾的的漏洞前后非一,导致最后“辞穷情竭,首谢罪负”。
  不过这件事情,虽然因为蜀国“国不置史”和各种原因造成资料不足,因此不足以让我们有理由做出其他的解释,但从逻辑上来讲,以李严这样的人物,犯下这样的低级错误未免显得过于愚蠢了些。如果说他设计这个圈套的目的是在于“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的话,那么他又焉能想不到他这一大堆公文全都捏在诸葛亮和后主的手中,“前后手笔书疏”都“违错章灼”历历在目,他这个目的显然是不可能得逞的。断粮退军在蜀汉北伐中并非首次出现,况且由于天降暴雨导致道路不畅的粮运不继,也并不会对他政治生涯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在这样的小问题上去冒如此大的风险,而且还明显是拱手把自己的把柄送到对手和皇帝面前去让他们来处理自己,这样的错误和圈套实在也过于弱智了些。要是连这些李严都意识不到的话,那他这个筋斗载得一点都不冤,因为这完全不象是他这样一个拥有几十年军事、政治斗争经验的人所应该犯的错误。
  不管事情的真相是什么样子,李严最终被贬为平民,在与诸葛亮的权利斗争中败了下去,这标志着蜀汉政权中再没有可以威胁荆楚集团地位的势力存在,而诸葛亮也再找不到一个有足够分量和他分庭抗礼的对手,彻底地巩固了他的地位。在蜀汉政权中甚至将皇帝包括在内,他也都是唯一掌握着蜀汉最强实权的第一人。诸葛亮当时在蜀汉政权内的威势,可以从诸葛亮的属官丞相参军、犍为太守李邈的奏章中稍见一斑。诸葛亮死后曾刘禅下令全国素服发哀三日,李邈不以为然上疏道:“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偪,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
  他这话说得非常有趣,诸葛亮在世其间,“臣常危之”,诸葛亮一死,他顿时觉得“宗族得全”,于是一家人“大小为庆”,因此上书劝谏刘禅不必太隆重要全国都素服发哀三日,结果被刘禅砍了头。砍头归砍头,他的话却透露了不少信息。
  李邈以霍光等人做比喻,说诸葛亮虽然未必有反叛之心,但是权势太强,“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以至于“主畏其威,故奸萌生”,这个恐怕正是他掉脑袋的原因,居然说刘禅因为诸葛亮手握重兵而怕了他,导致国内奸邪萌生,这叫后主刘禅的脸往哪儿搁。至于说几句诸葛亮的不是,那还不至于要到摘他脑袋的地步,因为刘禅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和谐的。据载:“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于道陌上。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于成都者,后主不从。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等共上表……于是始从之。(16)”连大臣上表请为诸葛亮这个刘禅的相父立庙,刘禅都是再三阻挠不情愿,二人的关系可略见一斑。
  其次,诸葛亮一死,他李邈就“宗族得全”,而“西戎静息”,于是“大小为庆”,这说明他对北伐不以为然,是反对的。
  从历史记载来看,象他这样态度的人,在蜀汉政权大小官吏中,是为数不少的。例如诸葛亮亲自点定的继任者蒋琬和费祎两人,就对北伐压根就不感兴趣,并且还都一致地长期压制要求北伐的姜维,尤其是他的第一任继任者蒋琬,十数年内一次也没发动过北伐。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李邈的态度,是代表了蜀汉政权内部相当一批数量官吏的想法。这从其他两则资料中,也可以得到佐证,同时我们还可以从这些资料中发现其他一些问题,以及当时身处社会下层的许多百姓对诸葛亮的北伐政策也相当反感,绝不象一些人所描绘的那样,是欢呼雀跃衷心拥护的。
  《三国志》《蜀书》《吕乂传》:“丞相诸葛亮连年出军,调发诸郡,多不相救,乂募取兵五千人诣亮,……蜀郡一都之会,户口众多,又亮卒之后,士伍亡命,更相重冒,奸巧非一。乂到官,为之防禁,开喻劝导,数年之中,漏脱自出者万馀口。”
  《三国志》《吴书》《薛综传》:“孙休时,珝为五宫中郎将,遣至蜀求马。及还,休问蜀政得失,对曰:‘主闇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臣闻燕雀处堂,子母相乐,自以为安也,突决栋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祸之将及,其是之谓乎!’”
  这两则资料表明,由于诸葛亮连年出兵北伐,兵员不足,遂调各郡兵补充北伐部队,然而各郡大约是以各种借口为由而拒不发兵,形成了“多不相救”的局面。而在诸葛亮死后,军队中大量士兵和下级军官更是纷纷逃亡,做为地方长官的吕乂,数年中仅在一个蜀郡就查出了万余名逃避兵役者。延续至蜀汉后期姜维北伐期间,蜀汉已经出现了“经其野民皆菜色”的景象,可见连年北伐对蜀汉经济造成的伤害之大,因此百姓们对北伐不支持是比较正常、毫不奇怪的,在任何一个时代,从根本上百姓们总是厌战和期望和平的。
  另外一个问题,乃是诸葛亮作为一个法家思想的秉承者,对申韩之术习之精而用之果,史称其对官吏“用法峻严”,而且大权独揽,“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杖二十以上亲决”其负面效果就是直接导致蜀汉朝廷在一旦缺乏了象诸葛亮这样强势而又出色的政治人才以后,整个统治机构“主闇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一片闇然的局面,对这样的后果,诸葛亮这个蜀汉政权实际上的统治者、所有既定方针的制定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必须承认,诸葛亮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他对蜀汉皇朝的忠诚令人感叹,然而作为一个周旋于政治、军事舞台上的政客和权臣,他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这个特定的舞台上游戏规则的制约,因此他绝不是一个没有缺陷和没有污点的人,一个历史的人是不可能完美的,诸葛亮的人格和道德魅力以及政治、军事能力,在长期以来的盲目推崇中被放大乃至发展到最后的完美,大量一直存在的、可以说明问题的资料被视而不见,或者被斥为不可信的资料,这是不客观的。对我而言,历史的真实总是被隐藏在拆开裁减过的文字里,也许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真相,但我们需要发现和发现的勇气。
  
  (1)(13)(14)(15)《三国志》《蜀书》《李严传》
  (2)《三国志集解》
  (3)《华阳国志》
  (4)《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5)《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又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诸葛亮虽达于为政,凡此之类,犹有未周焉。”
  (6)《三国志》《蜀书》《杨戏传》:“王元泰名谋,汉嘉人也。有容止操行。刘璋时,为巴郡太守,还为州治中从事。先主定益州,领牧,以为别驾。先主为汉中王,用荆楚宿士零陵赖恭为太常,南阳黄柱为光禄勋,谋为少府;建兴初,赐爵关内侯,后代赖恭为太常。……后大将军蒋琬问张休曰:‘汉嘉前辈有王元泰,今谁继者?’休对曰:‘至于元泰,州里无继,况鄙郡乎!’其见重如此。”
   何彦英名宗,蜀郡郫人也。事广汉任安学,精究安术,与杜琼同师而名问过之。刘璋时,为犍为太守。先主定益州,领牧,辟为从事祭酒。后援引图、谶,劝先主即尊号。践阼之后,迁为大鸿胪。建兴中卒。
  (7)(11)(16)《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8)《三国志》《蜀书》《李严传》:“臣(诸葛亮)当北出,欲得平(李严)兵以镇汉中,平穷难纵横,无有来意,而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
  (9)《三国志》《魏书》《张郃传》
  (10)《三国志》《蜀书》《马良传》:“臣松之以为良盖与亮结为兄弟,或相与有亲;亮年长,良故呼亮为尊兄耳。……良弟谡,字幼常,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除绵竹成都令、越隽太守。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为郃所破,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
  (12)《三国志》《蜀书》《马良传》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2 19: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中西乡

西乡县位于陕南汉中盆地东部,县境东临安康市石泉、汉阴县,南界镇巴及四川通江,西连城固、南郑,北与洋县相接,总面积3240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284个村,总人口41万人,有汉、回、苗等13个民族。总面积3240平方公里,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区占65.1%,丘陵占28%,平川占6.9%。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4℃,年均降雨量1000mm,无霜期246天,是天然优质的生态型茶叶适生区。全县有耕地47万亩,其中水田21万亩。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正常年景产量14万吨左右。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茶叶、烤烟、蔬菜、干鲜果和中药材等。
西乡古属梁州,设城置县起自东汉和帝永元7年(公元95年),三国刘备封张飞为西乡候,西晋武帝太康2年(公元281年)以西乡为县名,相延至今已有1910年。西乡是革命老区,原廷水乡人陈浅伦于1932年在此创建红29军,建立苏维埃政权,开辟了川陕红色交通线,之后涌现出江隆基、余洪远等老一辈革命家。1990年,西乡一中学生汪建华在第31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以满分获得金牌,杨河中学学生黄晓平在第11届亚运会上获赛艇冠军。县内名胜古迹甚多,县城东南10公里处的午子山,。史称"汉南胜景"且有传说张飞手迹"飞凤山"摩崖石刻。境内有全市最大江面茶镇湾汉江旅游区及县骨外闻名的万亩樱桃沟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3 00: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廿六正史所記載始祖之事蹟—賴姓

廿六正史所記載始祖之事蹟—賴姓
《史記》
齊太公世家第二(史記三十二)
賴:首見賴字,可見於齊簡公時,已有賴姓子民了。
《三國志》
《蜀書:先主傳第二(卷三十二)》
賴恭:蜀漢太常,與諸葛亮等勸進劉備即帝位於成都。
《蜀書:鄧張宗楊傳第十五(卷四十五)》
賴雄:賴恭子,丞相西曹令史,早夭,諸葛亮惜之。
《新校本宋史》
《本紀/卷三十四 本紀第三十四/孝宗二/淳熙二年》
賴文政起湖北,轉入湖南、江西,官軍數為所敗,命江州都統皇甫倜招之。
列傳/卷一百十六 列傳第四 諸王一/太祖諸子二/寧王權
僉事賴鳳
《列傳/卷一百二十四 列傳第十二/陳友定》
牙將賴政
《列傳/卷一百五十九 列傳第四十七/熊概/葉春》
御史賴英
《列傳/卷一百九十 列傳第七十八/楊廷和》
中官賴義
《列傳/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一百三十五/鄧子龍》
巨盜賴元爵
《列傳/卷二百五十五 列傳第一百四十三/黃道周》
下士中書賴雍
《列傳/卷二百九十四 列傳第一百八十二 忠義六/張鵬翼》
賴萬耀攝醴陵縣事
《列傳/卷三百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 雲南土司一/大理》
以賴鎮為指揮僉事
《新校本清史稿》
《本紀/卷六 本紀六 聖祖一/康熙二十年》
大將軍都統賴塔(?-1684),清将领。那穆都鲁氏。满州正白旗人。皇太极时因功任前锋侍卫,非我族类。
《志/卷一百五十四 志一百二十九 邦交二/英吉利》
參將賴恩爵
《列傳/卷二百二十四 列傳十一/鄭成功》
平和守將賴陞
《列傳/卷四百二十二 列傳二百九/廉兆綸》
都司賴高翔
《列傳/卷四百七十五 列傳二百六十二/洪秀全》
丞相賴漢英
檢點賴裕新
匡王賴文鴻
增王賴文光
來王賴桂芳
《列傳/卷四百九十二 列傳二百七十九 忠義六/賴高翔》
賴高翔,福建和平人.少入行伍,累功至千總.擢漳州城守營都司.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3 00: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尋龍點穴秘訣

賴公七十二葬法
《風水要義-尋龍點穴秘訣》 王豪,武陵出版社,1984。
賴公七十二葬法
  葬者乘生氣也,天之靈氣所鐘,不啻萬殊,而人事亦如之,豈得有常法乎,是法者糟粕也,臭腐也,理者神明也,奇也,顧神明固不在糟粕而舍糟粕更無以覓其神明,然則神明也糟粕也存乎其人,有其人則能貫通乎,法之中更能變化乎,法之外無其人則人為地害者固多,而地為法害者尤多,乃知人存則臭腐可化為神奇亦化為臭腐。
第一節
  審諸穴場之體段而用法者凡四,穴場生氣有大小淺深之不同,而葬法因之,其大小有相去什佰淺深,有相去咫尺,當相其體段,消息始生氣得乘,而生人受蔭,不則乘死氣矣,謂之與棄尸同奚疑。
●01 大葬法
  生氣闊大,則靈氣之乘亦大,良由星晨高大龍虎寬舒而融結此闊大生氣,拘小葬之,則星辰龍虎內堂之靈氣所凝結者大,而穴小不足以收,則滿而溢於穴外矣,向能返氣納骨耶,大者大其羅圈塚堆也,雖無定式,而大略權衡於十尋五尋間。
●02 小葬法
  生氣小,葬法亦宜小,而塚墓不出二尋一丈之間?蓋小穴其星辰龍虎內堂大都俱小,亦居於大局之中者,必大局中已有微茫小局在,故融結此穴,但有影無形,而心粗氣淬者,不能察耳,葬得其法發揚極快,茍失其法,則滿棺蟻水,而冷退絕丁。
●03 淺葬法
  仰掌之脈氣輕清,而靈光寒於皮土,鋤一二尺土色佳,三四尺以下便砂石矣,若置棺於砂石之中,則泥水浸,而骨黑爛。
●04 深葬法
  厚重之質,其氣深釀,平岡上皆鬆散土,山隴上皆砂石,土失之於淺,則白骨爛而不及,放深則未納盡其氣,僅小發而已,江北平岡有深至數十丈,江南山隴未有深至十丈者,而江南平岡與江北又大異也。
第二節
  取諸四勢而用法者凡二,垣局有大小,則化工之寓不薄厚,得其大鐘大福,小鐘小福,若氣不與棺相應,造化何能相屬。
●05 厚葬法
  厚葬者塚墩土厚也,但局寬廣,則氣寬,須土厚以納之,薄則靈氣游而不宿,不宿則棺內烏有得氣。江北平岡龍虎動經數十里,故深葬而不去其土,良有以也。
●06 薄葬法
  垣局緊小,靈氣亦薄,須薄土以發越極快,不耐久耳。土培墳,則氣僅凝於塚土,而不入棺。中氣不入棺,何異鼠穴存金。
第三節
  審諸生氣之質性而用法者凡十五。天地交而萬物生,交者陽噓陰吸之候,中和之境也,陽一噓而陰得承,陰一吸而陽得施,造化唯一中和者。中之者其賦於形質者,有其清、其濁、其厚、其薄,而剛柔強弱之病形焉者,兩儀之有象也,若夫默默運於穆穆之中,目所不能視,手所不能指,而實先天地而常存,後天地而固有者,太極之無形也。然太極之無形,則在兩儀之有象處求之,而交即見端於不交,自可由不交以求其交中,即隱於不中之中,自可由不中以適其中得其交,而陽噓陰吸之情當矣。夫人之葬也,豈真藏也。云夫乃葬夫天地之交也,葬大天地之交之中也。
●07 吞葬法
  入首開窩,大深乎太陽在內,外太陰,陰陽相接有微突,少陰之胎,太陽凝少陽之氣,從陽入聚,氣猶如人之吞物,穴體微小,不宜打破,如損壞立見天之四勢平夷,右加塚,因於其上則氣來乘風散,而陽噓陰吸之情泯矣,故用吞法葬之,其法於微凸下穿一小孔洞將棺相值,則內之山靈氣,由外之堂氣而凝如法則法福大,而綿遠,如明堂傾散不用。
●08 吐葬法
  太陰之脈,峻且強少舒,太陽便成穴,要知胎自太陰成,雖經變化,氣還急,葬法用吐氣始和淺井放棺毋淺入,人吐元氣,還到辰聚,氣俱喉裡出,後岡劍脊,化出陽氣,少許雖已成穴,而氣尚未和,湊之則骨黑爛,而速禍,離之則氣脫,而冷退絕丁,氣不離棺,棺要得氣,棺氣相值,富貴始得故以吐法葬之,其法有橫吐,直吐,斜吐之不同,真以太陽旺處分葬而截其上截之近太陰者,至一空壙而下截,稍鋤尺許,結壙置棺與上空壙相連,則殺氣和,而生氣接矣,大抵太陰之脈必大舒陽氣,殺氣方盡,如其不爾,則置棺於皮土之上,今見陽氣尚少,而四勢又無容,用載故用也,必形體闊大穴場寬廣,土質深膩者,始可以吐法葬之,不然一塊豬羊右吐之禍生旦夕。
●09 斜葬法 (註:《玄龍經論七十二葬法》內缺此法,故本經文有七十三法)
  穴場窄了,直葬則上下難容,生氣稍斜,故放棺亦斜,若直兩壙,或橫放其棺,不用斜法,非首受殺,則足就冷矣。橫必稍闊為喜。
●10 啣葬法
  花將放時曰啣蕊,靈氣雖發,尚未散噓,吸之情自昭然,神明若隱又若現,不解,但有人啣物重則入口,輕則脫,入首星辰大開陽面,卻橫身俱靜而死,只有微微一點昭然,此真天精天粹之極妙也,非至貴之地,極秀者不能有此,若逗號一點之中,則靈氣放,而滿棺泥水雖云一點之外,則靈氣脫,而冷退絕丁,卻以啣法葬之,卻與含不同,含者含在口內,啣者啣在口,致半在外,其法將棺半入脈內,半安脈外,不可用磚砌壙,即灰葬亦不可過厚,蓋此一點真靈之氣,寸土即寸金也,倘用大磚結砌與打破何異,附烏樟樹葉搗汁,和灰周棺三寸許萬年不朽。
●11 息葬法
  星辰雄大,元武粗重,殺氣直奔入於穴中,合口雖有一分之餘,生氣的,居極旺之中,若不阻卻其來,烏能沖和其止,息者憩也,止也休也,經曰地氣行乎中其行也,因地之勢其聚也,因勢之止,又曰,宛而中蓄然則葬也者,葬夫止也,今見主欠端嚴,龍處把衛,明堂朝對,俱休一定垂頭粗重峻急,而無止處,故以息法葬之,蓋粗重峻急之氣,稍憩,則殺氣休,而生氣止矣,其法於穴後大開平基,將粗之體,伐成天輪形樣,以作近身蓋氣,復鑿一深大之并於蓋氣之下,而立穴氣,空壙之前培削,相其形勢,大抵息法與借法相同落坪之借不須息高山之息須用借,而亦有不借者,而深葬必無。
●12 閃葬法
  純陰木化渾身死出身俱是貴格龍,端巧明堂不在中,巧拖閃法有神功,橫施之勢可追蹤,直就之情細研窮,閃者,躲避而復窺竊之意,垂頭孤曜渾身之殺犯其當頭主屠戮之禍若龍其局備,則近身左右必有明堂十分端巧,當就有堂一邊立穴,然猶殺未盡更以閃法葬之,其法挨實處作一空壙,不鋤寸土或更培土,而與無脈處結井,放棺兩壙並立,稍開一尺而合塚為一,更於穴右殺出其水星天輪形,則逼身之煞百出,而龍局之貴氣納矣,此等穴格的主威勢,倘穴則閃,而不以閃法葬之雖貴而難光於形,大抵閃之脈與吐之脈相似,吐真受而閃旁竊,故異各也,閃之機與吐之機不同,吐以迎其吉閃以避其凶,故異法也,三者俱劍脊龍,主損地師,富預定穴基定分全而去,不可見破土,與土升棺尤忌。
●13 浮葬法
  天氣下降,要得地氣上升接天,得地交不與地交,偏陽亢孤,向以不交,體厚之故,少陽之脈,氣本淺凝,乃天氣下降而成者也然必借地氣之上升,而後陽得陰吸而交通,今茲少陽之體而得厚重之形,則天氣降,而地氣之升尚未和,不和則天氣不與地交,犯陽孤絕,往往有龍真局備,而結少陽厚重之穴,本當奕世富貴,而僅小發則絕者,蓋因此也,欲得陰吸之情,必引其上升之氣故以浮法葬之,其法,深鑿全井,結空壙於底,而置棺於空壙之上,則地升氣而與天降之氣者接矣,出人秀穎,早登科甲、勳垂竹帛。
●14 沉葬法
  地氣上升,要得天氣下降,升與降,接地得天交,不與地交,偏陰毗孤,何以不交,勢勝之故,少陰之脈,氣本深藏,乃地氣上升而成者也然必借天之下降,而後陰得陽噓而交通,故少陰之脈,多用闔開局面,作深大塚堂倘審諸四勢而又高厚完固,則又不可闢,闢則陷而囚矣,若置棺於土皮之中,則氣從下過小發而止,竟深葬,則下之生氣,不受天陽鬱結木得舒,生氣便為殺氣,至生人顛沛而絕。語云善葬者寧失之淺,毋失之深,正謂此種穴法也,欲盡地之力量,當以沉法葬之,其法深鑿金井,結壙置棺,再加空壙於上,實以納其地氣之升,虛以接其天氣之降,則生氣沖和而富貴得矣,往往見接天之地,詢之俱係絕塚者葬之不得其法也。
●15 虛葬法
  峻極星辰落大坪,靈神瀰漫無棲止,龍真局備造化全,細看明堂交含水,週虛真井以住婦,夫便留兮交媾成,此等星辰鋪出大坪,而界水分明,元辰交合,此是太陰竟變太陽,乃擎天勳業之地,其穴固在水交之上,而葬之卻成蟻水穴者何哉,良以無婦則然耳,蓋太陽之結地,氣絕無全是天氣之聚,故名氣穴影穴,一陰一陽之謂道,天下豈有無婦而夫福者乎,故必鑿一大井,淺深相其形勢,而結一大壙高丈訐,廣數丈,再結小壙,於中以置棺,而上下前後左右俱虛,使地之上升者,得有所納,則天氣自凝,而交媾成矣。
●16 懸葬法
  龍秀砂拔砂軟媚外山外特來會入穴,那堪是純陰,打去石尖懸葬法,女淑自然遇良人,陰煞潛消陽自降,懸法之葬理元微,明堂須要十分奇陰來陽受此定論也,乃有來龍出身甚貴,入首星辰聳技清秀,龍處曲抱有情,且外局更水交山會,其為真氣之聚,無疑陰吸觀其穴所,上則嵯峨陡峻,下則巔尾鎗頭吐葬立傷人口大凶,閃葬則明堂不納,靈氣不聚,冷退絕丁,當以懸法葬之,其法將鼠尾鎗頭石塊盡行打去,以吉土培作平基,厚簿相乎形勢,而造壙石屋於平基之上棺用銅鍊懸掛於中,六合俱懸空而不著實,外封土而成墳,則陰殺僅侵石屋下腳而不結於棺,天賜之氣得納,而富貴得矣,蓋純陰之穴,純是砂石,每逢天雨則水,從砂裏石縫中溜出,所謂殺矣,懸則水侵棺,而殺出矣,故有龍真穴的,而穴場是細砂者,亦用懸法以避水也,懸與虛相似,而所施不同,虛於入穴之純陽,而懸施於入穴之純陰。故用虛者,無礙於用懸,而懸者斷不可用虛,懸以避水,虛以注氣,苟不細究其立法之義,安能動收其用法之功效。
●17 通葬法
  入穴生氣濁大,則獃滯而不靈動,雖能處元武與外之砂水甚秀,甚貴,終出人粗,久而不發富貴,當以通法葬之,大開羅圈,半圈放棺,半圈深鑿一洞,用磚砌如壙樣,以通其氣,棺在左通其右,棺在右通其左,無則左右俱通,更甚者則通其後,通者獃滯之氣使之流行通明也。法與閃相似,而閃以避其煞,以行其氣,理與吐相似,而吐,用於氣之直,通用於氣之斜。
●18 從葬法
  從者從也主居正位而門下從之,則曰從者生氣福大,宜大葬以收其氣,若徒其大圈塚而棺不靈,則天靈之氣,乃凝於塚,而不入於棺,終不發福,且多阻滯,故以從之,其法大造羅圈,將正棺葬於的穴之處而左右前後多葬無嗣之棺以從之,蓋從棺得氣,則正棺之氣愈旺矣,此等地昭穆葬,而有數十世富貴者俱以地氣闊大,葬者俱得生氣故也。
●19 鋤葬法
  有大龍來,四山拱衛,入首跌斷特起成柳篙星辰,勢上聚而不開口,然後龍趺特起,地氣成由下而升上,天氣下降而凝於土皮,深不過五六尺,淺葬地氣不得接,深葬天氣不得納,若闢其頂而葬之,則造化以來,所凝之靈氣盡闢而去之,甚為可惜,且四山雖拱衛,而稍遠闢,則天氣收而豈能頓聚,初年必陷,陰結之殺,故當鋤法葬之。其法於山頂受穴處,大開其井,而結壙直棺於平鋪,樹木之上壅土成墳,山頂如舊,其井深數丈,至嫩石為止,將難朽之木,橫直層鋪,填平大井。葬後日久,木漸朽爛則塚與圈漸陷四圍漸鋤去之。初年納天氣,而地氣未嘗不升,且得地氣,而天氣亦凝結而不散。葬後滿床兒女簪纓奕世,萬不失一,形似照天蠟燭。
●20 隧葬法
  龍氣深厚闊大,淺則犯陽流之煞,深葬而井小犯陰結之殺,皆主凶,當以隧法葬之,其法大關金井,深數十丈許,造石屋於下,中具兩石凳,
蓋石平而棺擱於上,理與通相似,而通則淺而小,隧則深而火,法與懸略同
,而懸則幽於地上,隧則入於地中,江北平岡土厚水深,氣沉脈大,多用
隧法,江南萬中之一。
●21 倒葬法
  倒騎龍湧泉受氣則穴居,當春形體固是平夷,而質性尚屬堅硬,無法以葬之,一發便瘟火而絕,法當腳後與兩旁棺底,俱砌一空壙於貼脈處掛鉤之結,不當以倒騎論。
●22 洩葬法
  龍脈飽旺雄實,葬後多生瘟火,形戮須以洩法葬之,其法葬後擇一吉日指出棺木以洩其氣,甚者再抽一次至第三次,然後葬真骨,始無凶禍而永福。便法將牛骨入壙中,初次牛骨黑如赤漆,初次為灰白色,二次漸有紅潤色,方可辨真骨。
第四節
  審諸穴場之生死而用法者凡十一,生氣之乘法多端,而承棺之八尺最切,蓋此八尺,乃造化之所凝,而以骨乘之者也,其凝也固無方體之可擬,而要木出星辰五行之性,與體段之質,以宗剛柔厚薄之情,使八尺之棺,居於生氣之處,自然生人受福。
●23 沿葬法
  倒地木星,形體固巳嫩小,而生氣仍如轉,反則穴在夾堅夾軟之處,闊氣多許正葬,止一棺沖和,兩棺便多偏枯,故以沿法葬之。沿者仍循其氣而依之也,其法將棺斜放,更參差以接生氣,外則合塚立碑,以受堂局,出人清秀、聰明,少年發達,苟失其法,難免瘋疲痼疾,孤寡僧道之患。
●24 頂葬法
  倒地木星鍬皮穴也,木體橫身是硬,便渾身是死,若是真龍,背面分明,其開面一邊,有木皮拖出,形如魚腹樣,正百死中之一生也。若單葬一棺,上下猶自有餘,正葬兩棺,左右便見不足,故以頂法葬之。其法就生氣鑿一長井,兩棺一直而葬,頂者下棺之頭頂,上棺之腳也,須陽在下而陰上,陽作塚,而陰藏形,蓋天氣重於地氣而男勝於女骨,故更有橫受於皮,或棺腳相頂,俱看生氣。
●25 坡葬法
  有等平岡體闊大瀰漫如鋪氈,展席之式大則數百畝,次則百餘畝,小亦數十畝,四周俱是界水蟠繞,此是平坡穴也,當認掌心窩中,但形體散漫其的處非日力所能測,法以夏秋之候用壟糠偏灑兩週,看糠聚處以得局,特異者為真穴。稍去浮土五六十、磚砌封墳過二三年後,地氣升足,然後擇日進棺,形如錦被藏珠,蓋珠圓而走,遇凹則住,亦輕浮若坡也故名。
●26 佩葬法
  入穴處必邊厚簿,然後有生死動靜之分,而棄死接生之法始得行焉當脊受煞此定論也,乃有真龍局備而入穴卻是中脊分略無偏勝之勢,而體又窄小,非旁穴結兩穴之格,故以佩法葬之。其法在中脊作準立圈,而置棺於圈之兩翮,將中脊空中而結空壙於土皮之上,合塚成墳以納堂局主產社稷名臣,神靈血食苟失其法清鋒不免矣,佩卸佩玉佩帶之佩,垂於四旁亦淺露而不深藏之意。
●27 比葬法
  有等窩穴,堂氣正中,而生氣止得一邊正葬則犯冷而偏葬又堂局不合,棺內又無生氣故以比法葬之。比,堂也,法將滿窩作圈,而置棺於有生氣處,其死氣處砌一空壙較賣壙更深尺許,外則合塚,以接堂氣,發福極快,但當貴人俱土偏生。
●28 析葬法
  書曰厥民析,久者形分散,而實相合之謂也,穴雖不甚大,又非藏車隱馬者比,則氣在兩旁,而中槽冷死,葬之必死絕,故以析法葬之,將棺葬於兩旁,而中槽掘一大溝,闊三尺許,深五尺許,直通出與橫池而以粗砂和灰填實,復用石板蓋而結空壙於上,使陰殺從溝中滲出則生旺矣。中空者借天陽之光消陰殺也。
●29 橫葬法
  橫者腰受氣之穴也,立體極高勢峻,直葬則首剛而足冷,故橫放其棺,橫龍貼脊亦然。眠體漸旺,氣闊橫騎當脊者亦然。
●30 立葬法
  此葬石壁之法,大貴之龍遙奔江湖之中而開石壁,壁立難容立足者,然中有縫,吞啣借倚各葬俱不得,以立法葬之,立者棺直立也,形如橫壁飛蛾,閩越徒山高崖,用瓶盛骨而葬,亦即此義。
●31 併葬法
  拋地直珠固眾大葬持小,眾小葬持大,或三台葬口或兩突葬頸然有等怪穴,大小不可口頸無足憑,當用併法葬之,其法將中登交處,立標上山認定靈氣以立穴,將穴前亂堆挖去,更開出一小明堂,與前之中堂相應,穴後將客土堆一大頂,兩腳抱穴如矢輪影樣,則參形雜勢之殺出,而金水之清不淆矣。但遇此等怪欠,須細心揣摸,萬物無穴情方用此法,不然佳地,損於彫琢之手,豈非造化之罪人。
●32 寄葬法
  寄者以托也,即寄物寄居之寄,不是營造之謂。大幹融結件件貴徵,而穴場卻是一石洞,寒天入洞煖如火燠,法當置棺洞內,而以吉土封洞門,內不作壙,外不作塚,如寄跡然,故曰寄。
●33 奇葬法
  來龍入格,元武正直,左右龍虎,明堂、界水、分合, 件件合法,乃落穴之處,是一水潭,名為天池穴,法當葬於潭中,不用磚砌,不用土培,得氣,則水自乾。後水潭漲起,而屍變化而去。此等大地,故所稀有,亦所稀藏,而發富貴極速。
第五節
  納星辰之秀而用者凡四,氣之有無審諸勢山與水交不交也,氣之美惡貴賤,審諸形貌之靈秀與粗濁也,然靈秀與粗濁固有本之失天,而後天無可挽者,亦有先天藏其體,必假後天以伸其用者,荊山之璞,非良工便不得為瑚璉之氣。
●34 破葬法
  頭面星辰微有肩翅,而不大開口,或是巒石皮則難下手,然之四勢穴確在中,故以破法葬之,其法於受穴處,用人丁打開,裁成大窩,而葬其弦,收山者,必有佳土方真,收局者,不計其土色,蓋此星辰含蓄靈秀於中,為重濁之質所蔽,如王藏石中,必破石而玉始見,此非至貴之龍不能融聚,倘蠻鑿無用之處,則受禍最慘。
●35 速葬法
  頑星穴拋在角,大葬之法不可用,何也,穴在中氣盛,在旁則氣微,大葬則生氣淺矣故用速法葬之,速即邀速之速,賓原有會主之意,而主更速之使會也,其法小開金井,灰築成墳,不用磚砌,初年不宜放水,及至得氣之後始可放水,亦須淺溝小圈為是,法與攢相似,而攢用於穴之陽,速用於穴之陰,攢以避風,速以納氣,故法同而各異也。初年不放水,以體不可傷也,增土作圈,便非速法。
●36 載葬法
  載者負者也,寓也,如舟之載物,舟與物本非一物,而賞相終始,有葩豔文質,靈光散靈散露於外,不可鋤掘寸土,如倒地木星微起即泡,而穴於節泡之下者,如天財微窩,而窩心藏穴者,俱不動寸土,不用磚砌,封土成墳得法則發,福大而且久。
●37 肥葬法
  元武龍虎,內堂俱闊大寬厚,而穴基窄小,落頭細瘦,無法以葬之,則不發而絕,當以肥法作之,肥者厚重其落頭,廣增其穴基也。
第六節
  葬局之法凡五,宇宙一太極,天者大圈也,合之統體一太極也,地之一物具一太極,與天之統體一太極,交則有氣入之葬也,葬於天地交之中,則便成生氣,今之深葬者,鑿煖如火澳,豈真地氣有來路乎,亦盡皆日月之照臨,五星之纏次而聚之耳,往往見以頂脈為得氣而葬之,盡為絕塚可笑。
●38 培葬法
  平洋田壟俱培葬,亦陽來陰受,使之隆然而起,愈高愈妙,然田壟掘寸土則寸水,掘尺土則尺水,勢不得不培,乃有山壟之穴,來龍入格,砂水會合,元武龍虎俱特異可愛,只入穴之處,渾是大石,審中氣起在何處,將竹竿立定,看水長水落有多少高低,便於氣起之處,立壓與落水相平,壓上蓋石板,板上培土,較長水更高數尺,砌壙安棺,壘土成墳,其水仍在壓下流去,其氣在,壓土透入,葬後發富貴綿遠,俗呼明珠出海,又曰平與合同一理而異法也,蓋水有必歸於北,而別無他洩者,則合用法有勢歸於此,而尚有他道得洩者,則用于法,何也,咀於此則水於彼也,故當用合者無礙於用乎,而不必用平,當用平者,用合為易而斷不可用合。
●39 實葬法
  有等寬大空窩,絕無弦稜湧凸,此是純陽無陰,葬之則為蟻窟。若果龍真局備,當以實法葬之。其法略去浮土一二尺,將佳土堆成一泡上具化生腦,下具唇氈則界合分明矣。然不可隨堆隨葬,以初堆土未堅,仍有水無氣也。實者本虛窩,而使之實非,理與借相似,借用於陰之峻,實用於陽之夷,借以補陽,實以補陰,故施功之有異者也。
●40 架葬法
  上聚之穴,高山深窩,卻是石窟,當以架法葬之。法於石窟之旁立石柱築諸四勢,非破露之格,亦用培法葬之,更有穴基本是佳土,築貴平基,只堆龍虎太高或太緊,培葬使出囚壓之殺,其法取佳土築寔平基,後則三五尺,薄則五六寸,而置棺於上,壘土成墳,發福極大極小。
●41 借葬法
  龍虎砂小俱貴,而元武峻瀉無受穴處,立穴於山上則陟,立穴於山下則濕,故以借法葬之。法於受穴處築成闊大平基,而葬於平基之上,借者借穴星以收堂局也,三局具有,為收襟之局發稍遲以順局也,三停有借,而泥將之穴力更大於低處也。
●42 攢葬法
  局甚佳,而聚處是一深窩,不可埋葬,以囚殺故也,須以攢法作之,於深窩處培一深高之基,造一石屋,門可啟閉,而棺閣於中,名為鄉堂。攢後至人財大旺,百餘年,加土封成墳,頓生災禍而絕。
第七節
  避水之法凡三,葬必求穴中之有生氣,而氣與水不同途,有水無氣,有氣則無水,故有龍局真備,而穴場是水窟者苟不避其水,氣何能納,若能避其水,何喚不納氣。
●43 合葬法
  有穴場,住水中,四時有氣起透天,是每月水中之氣,沖透合月宮,然水面一望無際,況有水深難葬,故以合法葬之。其法將土築起半月形,選擇每月初三後至十四前十二日內擇吉日葬之,將天上半月,合照水中,培起半月,共成一局,發富貴而悠久。
●44 平葬法
  有山水會合,而穴場住水中,四時氣透。將土培起,則氣便旁浮四散,故以平法。葬之,看水作牆,而以大石板蓋於石牆之上,前開一隙,令水仍流出,置棺石板之上,壘土成墳,立催富貴。
●45 漏葬法
  地有兩脈相合,而穴居中者,形喝「玉箸箝饅頭」,故以形狀名,亦以力之所到在此處也,然竟造墳於中,後面水無出處,當以漏法葬之。於受穴處,造一溝在下。上以石板蓋之,然後填基砌壙而成墳,使從溝中隱於潢池,則二龍之氣自凝,如規模宏大者,用石板砌成橋,高大可容人出入,非欲其水之去速而然也,亦以消其陰濕之煞耳,二龍五龍皆依此法。
第八節
  出煞之法。宇宙無他,生與殺而已,地道生機,人道殺機,天道兼之,出身加民而用殺者,皆天也,地也者承天以生人,以為天者也,故有生氣隨有殺氣,而得其生者自生,得其殺者自殺。出乎殺之上自能役殺,入乎殺之中自能受殺,今觀六合之內何莫而不相搏擊兼者乎,乃知生之殺之,亦宇宙自然之氣也,若曰神珍鬼秘以待有福造化亦何心哉。
●46 露葬法
  有等大地穴場是塊巒石,縱工深鑿,並無寸土,當以受穴處將頑石盡鑿去,以抖其煞。天雨,則水從石縫中流出,所謂殺也。待太陽照臨數年,陰殺消,而水自止,然後將吉土培之。再數年土堅實,擇日葬之。此等地多是收水之結,而收山之結,閒或有之。今人動日鑿石逢土而葬,不知地真,何必問土,若無地之處而鑿石得土,亦可葬耶。
●47 屏葬法
  屏者,逐之使去也,傳曰屏諸四夷,不與同中國。凡見大地龍局,甚是可愛,而穴場甚多砂石,則以屏法葬之。其法將砂石盡行撒去,而以吉土培足,少待數年,然後葬棺,使殺氣不侵,生氣自旺。
●48 衣葬法
  有龍穴甚佳,龍虎元武近案,或渾身是黑石,縱極貴之地,凶徒之產在所不免,若穴稟天地之正氣,而有此,則有刑戮之禍矣。欲去其殺,須掩其形,故以衣法葬之。其法將草蓋於石上,以極細黃泥薄舖,累經雨過,以松子偏撒之。數年後,鬱然青翠。木蓮、蒲子亦可。 青紫石不必衣。
第九節
  取諸龍虎而立法者凡九。夫龍虎者上所以衛生氣,下所以聚明堂,即太極圈也,欠缺不齊天工,人其代之。
●49 鑽葬法
  小巧陽窩,當以鑽法葬之。深開金井,築土堅固,小起墳堆,何以故?龍虎低也。 語云:藏車馬不畏寒,藏隱二字最有味。如實平其陽窩,氣便游散。鑽者,鑽入於下也,亦彌堅之意,必土質佳者,若是一塊鬆砂,鑽之必絕。
●50 翼葬法
  亦如羽翼之翼,水木行龍,到頭結穴,借外山作龍虎,以關堂氣,本為佳地,只是兩肩無蓋,穴於風吹,生氣便散,雖龍真局備,亦不發福。揚各土增起兩蟬翼砂,便得此等穴。雖葬後亦可知工,但久遠之墳,修之無益,以骨被風吹,久則日爛故也。
●51 壅葬法
  龍格貴,局勢秀,砂水交。只是入穴處是一片石,圓者如頓鼓,長者如冬瓜竹筒,無近身龍虎,又不容於裁窩。用客(土)壅成小龍虎以護穴。形喝「飛龍嘯天」。蓋龍嘯則氣噴狀,其不深藏也,雲從龍狀,其壅成龍虎以衛穴也,又仰高穴,故曰嘯天。
●52 圍葬法
  有等大地在平洋處,羅城甚是固密,只嫌其無近身龍虎,而大寬,又無近身界合,則周圍打牆,以圍其氣,凡圍三匝,出入門路俱三奇定法。
●53 凹葬法
  結穴處,或左或右有凹缺,則賊風射入,須於凹法葬之。於當凹處,砌一空壙,與正穴相連,淺深同之,更或入他骨於中,又於圈外堆一小山,以蔽其凹,則房分均而福力大。
●54 伏葬法
  龍虎貴相讓,鬥便不佳,然可以人力伏之。其法有二,一則削平之,便無鬥射之形,一則聯為一內堂蓄水,從左右九曲放之,稍擎拳者,更於壩上造屋聯之。若南離之向,而高擎拳,亦無可如何也。


●55 曲葬法
  龍虎要曲,曲則有明堂,有交媾,財祿方裕。倘兩臂直出,極大之地,亦飲食難娘,離鄉得福。山壟無可施工,平岡平洋掘之使曲可也。
●56 閤葬法
  下砂不足,而用人工補出,謂之閤之義,即陰吸之情也,非下手寬而僅築堤閉塞之也。
●57 闢葬法
  上砂有餘,而用人工掘去,謂之闢,闢之義即陽噓之情也,非嫌其砂之順水而去也。
第十節
  取諸穴前小明堂而用法者凡九。穴前小明堂與穴內生氣相表裏,所謂外接堂氣者,正接此小明堂之氣也。地固有龍真穴的,而近身元辰不交者,終少年阻滯,衣食艱難。語云:山管人丁水管財祿,然有明堂而無毬簷,葬得其法亦主財丁;有毬簷而無明堂,法無可施者,雖是大富貴之地,亦主衣食艱難,離鄉發福。則知堂氣勝於生氣。
●58 注葬法
  龍勢闊大平,元辰交遠,立穴於盡氣則氣薄。立穴於氣旺之處,則龍氣不住,故以注法葬之。其法於氣旺立穴,而於穴前開一小明堂,用時築砌,或方或員,大倍於穴,較井深一二尺,將穴兩旁裁出微微蝦鬚水以會之,擇吉方放出,或只引一邊近身而界水灣環穴前流下平而去,復以薄石板蓋其深堂,使外視與金井底磚平,而石下虛空,注水流通,無非脈遇水止之意。
●59 隱葬法
  龍脈到頭,氣旺已止,而餘氣尚去。注水之處堂局極佳,立穴於氣旺之處無其堂則可惜,立穴於受堂之處,脫其旺氣更不是,故以隱法葬之。其法於氣旺處立穴放棺,不起墳塋。於受堂處作一假墳,放水立碑。亦生氣貫棺不貫冢,山水朝冢不朝屍之意。
●60 兜葬法
  穴有傾瀉,則勢便不止,不止則氣便不聚,主傷小口,而艱於衣食。法當於數丈前堆一小案,或眠弓或蛾眉或玉尺隨其五行及形勢作之,可救其失。
●61 裁葬法
  元武嘴長高裁,宜剪去其火嘴,所謂剪火挨金也。曰裁者,不獨以掘去為義,有增之成之裁成輔相之意。
●62 明葬法
  明堂固貴團聚,尤貴舒暢,若團聚而不舒暢,則頑蠢瞽目,衣食艱難。法當於穴前水聚處開一深池,則光明軒豁,使富貴文秀,無不如意。
●63 制葬法
  貴龍結穴,鋪出裀褥,成乎地火星,或二三或四五,此是貴秀所鍾,裁之固非,然終為尖利之殺,聽之亦初年欠利,法當以穴前開一方堂,引隨龍水會之,注水五六寸,(以)又擇吉方出水,蓋內堂明淨則外之尖利為權柄。制者制伏尖殺也。
●64 蓄葬法
  元辰直出固無害真龍之結,若明堂寬曠而內堂又直出,終為美玉之瑕。故築壩蓄水,以聚其氣,發越極快。
●65 清葬法
  有等大地,入穴是一片牛皮,細審之,則兩旁有微分龍虎,中有微起脈氣,只因口中腮中福而大多故難入目也。清其界水、明堂,則穴內生氣自旺。形如「蝶撲梨花」,有生死動靜之義。
●66 瀦葬法
  一泓箭射,定是孤寒。倘龍真穴的,宜鑿一大池瀦之,蓋水得瀦則直射之水煞脫矣。大江洋潮不謂之沖正,以形闊則煞散矣。
第十一節
  控制山川之法凡五,經曰:氣之盛雖流行,而其餘者猶有止,則地固不在窮盡處也,雖零散而其深者猶有聚,則生氣全以積蓄而聚也。又有在天成眾在地成形,而人遇之則成事,則知吉凶美惡自有預定,而大醇小疵者亦可以人力修之,而不使嘆世界之缺陷也。
●67 阻葬法
  龍已結穴,而餘氣復去,似乎腳重身輕。法於去山不止處,深鑿溝井,使山去之形有止蓄之意,則氣亦止。蓋形止則氣亦止,形行則氣行,豈真有路以穿去乎。有以大塊砂石枯炭填實滿井者俗見也。
●68 留葬法
  龍有穴真,而去山不相回顧,則破其反面,堆其鉤腳,使去山有衛我之情,而妻孥無執拗之病。留與阻多用於鬼劫之龍,而去勢重者用留,輕者用阻,留則高堆岡埂,阻則深鑿溝井。
●69 揜葬法
  揜不善而著善也,亦遮寒也。有凶煞惡水,或種樹造屋亭臺揜之。
●70 招葬法
  招者導之使來也。有吉水而不入口,則鑿去攔阻而使之到堂。有秀砂而不顯出,則削去障蔽而使之昭明。常有近案醜而遠朝,削平其近案,固是改近處之頭面,亦以招遠方之秀氣。
●71 席葬法
  經曰:山岳鐘靈,產豪毓秀。山川聚氣,發富發貴,乃知富貴豪傑之家,俱由山川秀氣所凝聚而得之也。有等大地山圍水會,而穴處擴大瀰漫,則靈氣亦遊散,而無的聚之處,如用虛、圍、懸、壅等法葬之,俱不發越,以無真明堂故也,當以席法作之。於大穴前開一小明堂,而旁開微茫蝦鬚水會之。其外原基,即作近身龍虎本案,富貴便得。席即筵席之席,所以會聚佳賓好友之處也。法與注相似,但注以正氣,席以邀局。理與招相似,而招則去濁迎清,席則作主正客。此多在山岡騎龍成十面星辰,而近身無龍虎,內堂只是龍真局備,彼以知為真結也,造化元機出於作者之乎,非聖人而能若是乎。
第十二節
  打動龍神之法凡三。陵谷變遷,山川改色,固天運之開通乎,亦人力為之也。雖天氣動於上,而人為應之,有莫知所以然而然者,若神明之師則能迎天運而佐之,蓋天運到,人力至;人力盡,天運開。天乎人乎,共相需並列者乎。
●72 開葬法
  萬仞山巔,窮源僻塢,高邱大塚,突裀稀少,則靈氣為草木蒙澤所藪,雖有佳地,葬之不發。開者,開其境界,而使之通明也。法當於深秋久旱之時,縱火烈焚,後以人力開之,使陽光照臨,陰暗潛消,富貴自得。
●73 鑿葬法
  水為山之神,每見其方,泉源多出則繁茂,舊泉乾渴則消索,故水靈山亦靈,水滯山亦滯,卜地首嚐泉,信不誣也。而打動龍神,以水泉為首務,金陵疏秦淮而王霸兆基,吳山開六井而人文濟盛,閩越人才文明亦如是。故知龍真穴的,而近地無泉者,當於少祖「足共」峽受胎之處,左右各開一池,如龍神靈動,葬之發福。不然橫禍立生,是以免災禍當疏泉流。


 赖布衣,名赖文俊,世称布衣。江西宁都人,宋代著名风水大师,为江西派第三代传人。中国古代风水术分江西(形势宗)、福建(理气宗)两大派,江西派着重山川形势,觅龙点穴,福建派则以罗盘方位为主。赖布衣精通阴阳术数,善点怪穴,赫赫有名,可谓是几百年一见的易学大师。此人一生飘泊江湖,晚年不知所终。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5 12: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