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赖徽荣

客家赖氏根在宁都 桴源赖氏族谱谱序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8-5 13: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赖姓源流

一.渊源
  赖姓的出源有三处:
  (一)赖氏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姬昌的后代,以国名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及《文献通考》等资料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姬叔颖于赖国(今河南息县)。西周景王贵七年(公元前538年),赖国被楚灵王所灭;赖国王室后裔被迫迁往鄢陵(今湖北宜城),子孙遂以赖为姓,奉姬叔颖为得姓始祖。这一支赖姓最为兴旺,史称赖氏正宗,即为河南赖氏。
  (二)赖氏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以国名为氏。
据《中国史稿》、《炎黄源流史》等资料载:炎帝后裔有四支,属于古羌族的四个氏族部落,其中一支是烈山氏。商代时,烈山氏在山西介休建立厉国。古时烈、厉、赖相通,厉国亦称赖国。周武王灭商,厉国南迁至河南鹿邑东的赖乡,受周武王封赐,为赖子国。春秋时,赖子国被楚所灭,其后裔子孙以原国名称赖氏。
(三)源自少数民族有赖姓:
  1. 阿昌族赖姓源于阿昌语“喇来”,因其尾音与汉语“赖”字谐音,故姓赖。
  2.满、土、蒙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赖姓。
  
  二.迁徙
  赖姓发源于河南省境域,周武王之弟叔颖的后裔最早居于古代颍川一带。所以,《赖氏族谱》载:“赖氏之先本姬姓,为周文王第十三子仲叔九代之孙颖公。宣王时锡封颍川,是为赖国。颍公之后,计十四世而国并于楚,子孙遂隐居颍川,以赖为姓,以颍川为郡焉。” 叔颖建赖国于何方,历史有多种说法:有以西晋杜预为代表的“湖北随县”之说,有以西晋司马彪为代表的“河南息县”之说,有以明末清初的王夫之为代表的“河南鹿邑”之说,有以明末清初的顾祖禹为代表的“河南商城”之说,甚至近代的一些地理学家还主张“山东章丘”之说。但,据专家考验证认为,随州、鹿邑之赖多称厉国,商城之说形成较晚,章丘一般认为是邑名,息县为叔颖建国之地颇得众多学者认可,如 宋朝的郑樵、罗泌,元朝的马端临等都赞同这种说法。专家们认为,当时的赖国国都在汝宁境域,即今河南息县包信镇。汝宁,秦代时属颍川郡。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置颖川郡;其境域相当于今河南登封、宝丰以东,尉氏、郾城以西,密县以南,叶县、舞阳以北县地。西周景王贵七年赖国被楚国所灭后,赖氏后裔被迫迁徙至鄢陵(今湖北宜城)。关于这段历史,《春秋左传• 昭公四年》有一段记述:“楚子以诸侯伐吴,……遂以诸侯灭赖。赖子面缚衔璧,士袒,舆櫬从之,造于军中。王问椒举,对曰:‘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璧,焚其櫬。’王从之,迁赖于鄢。”鄢即荆州的鄢陵,在今湖北宜城一带,一度为楚国都城,并非河南鄢陵。颍川赖氏后裔长时间在荆州一带繁衍生息。所以,《元和姓纂》载:“汉有交趾(今越南河内市西北)太守赖先,蜀零陵(今属湖南省)太守赖文。”其活动范围也都在古荆州境域。
  秦短暂的统一中国后,由于秦二世的昏庸无度爆发了全国大规模的反秦战争,大批中原先民为避战乱纷纷南下。赖姓也开始了南徙的经途。
  东晋兴宁年元年(363年),颍川赖氏的赖忠诚任虔州(今江西赣州)知府,举家迁徙至虔州。太元九年(384年),赖忠诚的儿子赖光擢官为浙江观察御史,举家迁居浙江松阳,繁衍发展了松阳赖氏一族。隆安二年(398年),赖光的裔孙赖遇任江东太守,他奏请朝廷准许他以松阳为府第。晋安帝司马德宗恩准并御笔题写“松阳世家”匾赐予赖遇。松阳赖氏以“松阳”为郡望,成为当地望族。据台中赖罗傅宗亲会的资料载:南北朝后期,松阳赖氏的赖灿有7个儿子,其中2个儿子留居松阳,其余5个儿子全部迁往江西。后来,留居松阳的赖氏后裔又有一些人迁居福建,先后定居在汀州、宁化、上杭、永定、吉田、延平、永安、南靖、诏安、平和,以及广东程乡、大埔、饶平、揭阳等地。其中,居于诏安的赖延显生有5个儿子,分别迁居平和心田、葛竹、安厚等地。据台湾《西盛赖氏族谱•松阳七十二房考略》载:东晋安帝四年(400年),颖川赖氏有一支迁居潭州丰陆桴原(今湖南长沙一带),不久又迁到虔州石城礼上里秋溪,至宋代又迁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田心里石壁城,明洪武二年(1369年)又迁漳州府平和县葛竹社。
  南北朝元嘉十一年至三十年间(434-453年),颖川赖氏第五十七世、赖光的后裔赖硕与其弟赖毅为避战乱迁居南康郡揭阳。“南康”为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置郡,东晋时移治赣县,相当今江西省南康、赣县、兴国、宁都以南地。赖硕在南康开基南康赖氏一族,这一支赖氏以“南康”为堂号。这支赖姓中又有人迁居赤竹坪;隋开皇十八年(598年),赤竹坪改虔化县,他们也改称虔化赖氏。其后裔播衍湖南潭州、福建汀州、清流、宁化、上杭、永定等地。
  唐乾元年间(758-760年),江西雩都(今宁都赖村)出了一位著名的学者赖斐。赖斐从小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以七岁能文,弱冠通九经百氏而远近知名。乾元年间,赖斐中进士,被任命为崇义馆校书郎。但赖斐无意于宦途,悄然引退,回到家乡,以诗书安享余年。赖斐的崇高的胸怀得到许多人的敬重。唐大历初(约766年),于都县令李景肠说:“三国时隐士庞统名其家乡日冠盖,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称其家乡为通德,赖棐与他们比并不逊色”。于是,人们把赖棐的住宅称为“秘书坊”。赖氏后裔以“秘书堂”为堂号,祀祠先祖。唐末时,赖硕的后裔赖由率领族下从宁都沿石城进入福进,定居于长汀,后又迁居上杭古田、清流、宁化、永定、连城等地,明清间又进一步迁到广东大埔、梅州、兴宁等地,也是赖姓在南方影响较大的一个支派。唐乾符年间(874-879年),赖朝英出任福建汀州府宁化知县,举家定居于宁化石壁田心。福建、广东许多赖姓族人都是赖朝英一支的后裔。
  至宋代,中原一带的赖姓族人一部分以起源地为轴心逐渐向周边地区扩衍。河南郡、河内郡都是赖姓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河南郡境域相当如今河南省黄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以北原阳县。河内郡境域相当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地区,以至野王(今河南省沁阳)。赖姓是这两郡的当地望族。这里的赖姓族人分别以“河南”、“河内”为郡望。另一部分赖姓族人则纷纷渡江南下,向江南诸地扩衍。南宋时,湖南也已有大量的赖姓族人。据湖南的一些《赖氏族谱》载,湖南最早的赖姓来之福建汀州上杭县古田,为赖标的后裔,居于三湘、益阳一带。著名的茶贩起义军领袖赖文政就是湖南人。赖文政,一名五,南宋荆南(今湖南)人,以种茶、茶贩为生。当时的茶赋是朝廷的重要财政收入之一,朝廷垄断茶叶的经营。广大茶家不堪朝廷的压迫,纷纷起来反抗。乾道九年(1173年),赖文政参加了湖南茶贩起义。淳熙二年(1175年),赖文政被湖北茶贩推为领袖。领导的茶军自湖北起义,进而转入湖南、江西,多次打败官军。赖文政领导的起义军是得到广大百姓支持的。曾居宰相的周必大向朝廷奏报说:当地居民给起义军通风报信,“故彼设伏而我不知,我设伏则彼引避”。官吏赵善括也说,百姓与起义军“互相交结”。朝廷调集重兵进行镇压,也屡战屡败。后来朝廷任用辛弃疾为江西提点刑狱,专力镇压茶贩起义军。辛弃疾把赖文政引诱到江州后杀害,茶农起义才失败了。
  约在元代,赖廷贵(赖雍的长子)由福建宁化田心(赤岭马江)迁居泉州赖厝(今晋江青阳镇赖厝村),遂为泉州赖厝始祖。赖廷贵有5个儿子:长子赖隆、次子赖卜英、季子赖卜芳、第四子赖十芳、第五子赖十梦。宋末元初,赖廷贵的裔孙赖泽翁由泉州择居晋江八仙山凤山里。晋江赖厝赖姓为当地名门望族,人才辈出:赖忠郎为明翰林侍讲、江东太守中宪大夫;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其第九世祖赖凤进士出身,为兵部给事中;其第十一世祖赖庭桧嘉靖年间(1522-1566年)进士,为四川按察使;其第十二世祖赖克俊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二甲一名传胪,授礼部郎中;其第十二世祖赖长熙天启年间(1621-1627年)进士,授广西思州正堂。值得一提的是赖存业与海青天海瑞结下了一段情谊。明嘉靖年间,泉州赖厝的赖存业、赖存谨兄弟均为贡生。赖存业以岁贡出任琼州教谕。当时,海瑞考入庠(秀才),赖存业成了海瑞的老师。赖存业对海瑞极为器重;海瑞对老师也非常尊重。后来,海瑞在南京吏部任职时特为恩师立匾额,题写了“兄弟明经”、“两邦总翰”二匾。现在这两匾仍然挂在青阳镇赖厝村赖氏家庙内。泉州赖厝的赖氏后裔分衍福建的惠安涂岭、罗溪、德化、平和、长汀、内坑社仔村以及台湾、新加坡等地。
    明代始,赖姓族人也相继迁居四川、云南一带者;并且有些族人融入阿昌等少数民族中。福建赖氏族人纷纷迁徙至广东潮州地区。明初,宁化知县、宁化县石壁乡城田心赖氏开基始祖赖朝英的后裔迁入广东海阳县上饶上坪村(今饶平上饶镇)置业创基;另一支迁入海阳县新丰葵坑、蔡子角(今饶平)等处安家立业。不久,又有福建赖姓族人迁居广东揭阳县坡洋,开基其赖氏一族;明末,其后裔赖龙渠又从揭阳县坡洋迁往潮阳县黄陇都埔尾(今两英镇)另创基业。明朝中叶,福建诏安县人赖洪和 迁徙至广东潮州贵山都官田赖厝乡(今谷饶镇),开基当地赖氏一族; 同治十年(1871年),其裔孙赖明初移居黄陇都司马浦下乡(今司马浦镇)。清初,福建莆田的赖奕强兄弟4人分别迁徙至广东南澳云盖寺(今云澳)、海阳县金石村(今潮安金石镇)、澄海县港口村(今澄城镇)、澄海县东陇村(今东里镇)建村立寨。当时广东的东陇、樟林是对外通商口岸,造船业比较发达。赖奕强、赖奕明本是有名的造船工匠,很容易就在滨海之地安居立业。因此,兄弟俩便成为东陇、樟林两地赖氏的开基始祖。现在潮汕赖姓人口约12万多人。
  明至清时,福建赖姓族人也陆续迁徙至湖南。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福建上杭的赖熙照经商入湘,衍居于益阳欧公店。据湖南《宁乡赖氏族谱》载:明末清初,福建的赖时能、赖时泰兄弟入湘。赖时能先迁衡阳三泥洞,后居湘乡评事二十九都黄泥洞,时泰公居湘乡宣丰二十都杏子区藏石冲。清初时,福建赖姓有10支迁至广东宁乡。这10支赖氏的先祖为世居福建的赖待衿。赖待衿有3个儿子:赖寿卿、赖明甫、赖舞庭。赖寿卿的后裔子念、子广、子仪,赖明甫后裔子海、子凤、子勤、子嘉、子岳,赖舞庭后裔子兆、子任共10支,陆续迁至湖南宁乡。清顺治间(1644-1661年),又有福建的赖应元迁居湖南醴陵高冈冲;其后裔分布于石报滩、龙山铺、神福港等地。乾隆年间(1736-1795年),福建龙岩的赖起镕迁居醴陵枧头洲;其后裔分布于普口市、萍乡等地。光绪年间(1875-1908年),福建汀州赖炳元迁居炎陵十都圩。
  明末清初,赖姓族人开始迁徙至台湾。据《台湾文化志》、《云林沿革志》等书载:南明永历三十一年(1677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原郑成功部将赖某与杜某合垦沙连堡社寮庄及山脚庄;另还有一位赖姓人与林杞一起入垦台湾竹山镇后埔社寮东埔蚋,成为第一批进入台湾岛的赖姓人。
清政府统治台湾后,开始将东南沿海大批大陆百姓向台湾迁徙。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至道光十五年(1835年)共有过14规模的迁民运动,许多赖姓族人也就在这段时间迁徙至台湾。如据《新埔赖氏族谱》载:康熙六十年(1721年),有漳州平和县葛竹乡人赖天经入迁台北板桥镇,成为新埔赖氏开基祖。台中赖罗傅宗亲会资料载:乾隆年间,原居平和县心田乡的赖云从迁居台中三份埔,其子五人各具才能,人称「心田五美」,发展成为台中一带影响最大的赖姓支派。《台北县志稿•开辟志》:雍正五年(1727年),广东人赖玉苍与曹姓人一起迁居台北,倡建今阳明山区士林镇市街。德化《侯卿赖氏族谱》载:该县下涌东阳派的赖祖等8人,因前往台湾经商而定居于彰化院务三佳春。从大陆迁居台湾的赖姓人以福建漳州、泉州各县为最多,其次为广东饶平、大埔、揭阳、福建宁化等地的人。从福建迁台的赖姓族人大都居住于台湾的沙鹿、鹿港、清水、台南、高雄等地;从广东迁台的赖姓族人则大都定居于台湾的北部和中部的新竹、苗栗、桃园、台中等地。如今,赖姓在台湾是一个大姓,在姓氏人口中排列 第15位。
  如今,赖姓遍及全国各地,在中国姓氏人口中排行第98位,约250万,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8%;其郡望地有:“颖川”、“南康”、“河南”、“河内”、“松阳”;堂号有:“颍川”、“秘书”、“南康”、“河南”、“西川”、“松阳”、“五常”、“五美”、“锡美”、“怀德”、“积善”、“思敬”、“水声”等。但是,赖姓人口还是以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四川等省最为集中;尤其是广东最多,约占全国汉族赖姓人口的54%。

  三.入明与定居
  南北朝元嘉末年(453年),赖硕迁徙至江西宁都。赖硕的裔孙赖得(赖硕的第三子赖灿的儿子)入仕,由宁都迁居福建上杭古田。赖得有3个儿子,其中长子赖标由古田迁居宁化石壁。南宋时,赖标的第十二世孙赖五为守殿将军。他有9个儿子,其中赖八迁居清流、当化;赖九迁居上杭;赖十迁居大埔,后又转徙汀州赖坊;赖十三迁居兴宁、长乐;明初,赖七的次子赖祖华、赖 祖三由宁化迁居广东梅县的程乡四都开基。赖六的次子赖朝美为南宋理宗(1225-1264年)时进士,初授巡检,后升任武平县令,擢升为中宪大夫,举家定居福建永定,为永定汤湖赖氏开基始祖;元泰定年间(1324-1328年)其后裔由上杭迁居永定。(见广东梅州《赖氏族谱》) 据明溪瀚仙《松阳赖氏家谱》载:赖标的第十二世孙赖万一为安远巡检。他的孙子赖通正迁居明溪胡坊大地。赖通正的第五世孙赖益有4个儿子:长子赖念四迁居明溪瀚仙岩地,为瀚仙岩地赖氏开基始祖;次子赖念五迁居闽县;第三子赖念六迁居晋江;第四子赖念七迁居建安。赖念四的第九世孙赖丙一迁居永安;第十世孙赖宗胜(赖甲一的季子)迁居明溪城东,为明溪城东赖氏开基始祖。
  唐武德五年(622年),赖得的次子赖桂自浙江松阳迁居宁化石牛村(今曹坊双石)。(见宁化下曹《松阳赖氏族谱》)
  唐乾符元年(874年),松阳赖氏的后裔赖标迁居汀州古路上杭县古田。赖标的裔孙始迁居清流,其后裔分居赖安、赖武等地。
  北宋年间,赖二十郎从福建清流县移居永安安砂,是为永安赖姓始祖;其后裔分迁到安砂、曹远、大湖、小陶及永安城关等地。(见永安大湖《赖氏族谱》)南宋初,赖小一从永安安砂迁徙至龙岩;赖小二从永安城区移居永安大湖。其后,永安安砂赖氏的赖千一的后裔,一支移居留塘,一支移居曹远;赖千五的长子、第三子的一支移居明溪。据永安大陶洋头《赖氏族谱》载:赖氏第四十六世明房,仕宋为处州路(今浙江)松阳县尹,封为松阳大夫。明房之孙二十郎宦游延平府浮流村(今永安),卜居安砂。二十郎次曾孙小七(字志大)于南宋年间移居赖山林口坪(今漳平市新桥镇南半村),忠演于明正德年间由赖山迁居永安小陶大陶洋头峰头坑,生三子,长子玄朝、次子玄坤、三子玄圭。另据贡川《赖氏家谱》载,先祖赖安,由南剑州迁徙沙邑之贡川定居,郡望为颖川。
  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赖极(报),号素轩,从江西宁都迁居宁化登荣巷(赖家巷)。(见宁化中沙《赖氏族谱》)
  宋代时,江西石城秋溪颍川赖氏的一支迁居宁化石壁,明洪武二年(1369年)又迁居漳州府平和县葛竹社;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裔孙东渡台湾。(见台北《西盛赖氏族谱》)
  明洪武初,永安大湖赖小二的第九世孙赖志仁迁居明溪城南门,为明溪城南门赖氏开基始祖。赖志仁有3个儿子:长子赖宗佑、次子赖宗宝迁居沙县;第三子赖宗继留居明溪城南门。赖宗纱的后裔分居胡坊奋发新华坊。(见明溪雪峰《松阳赖氏族谱》)

  四.迁移
  明代,永安小陶的赖玄坤移居江西;赖玄圭移居今漳平市双洋镇。永安小陶赖氏的后裔赖家蟠、赖惟勲、赖惟铭、赖惟泽、赖积鑫于解放前从小陶移居台湾。
  明代,明溪城南门赖宗继的裔孙迁居新加坡。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21: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赖氏起源考:赖国地望与赖姓起源刍议

赖姓源流考

   赖姓在宋人编写的《百家姓》中被排在第276位,在当今以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国姓氏中为第98大姓。赖姓形成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

                                 一、赖姓起源

    赖姓源于赖子国,系以国为氏。《姓氏考略》引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姓氏篇》云:“春秋时有赖国,其后以国为氏。”唐代林宝的《元和姓纂》也说:“《左传》赖国为楚所灭,以国为氏。”南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交代更为具体:“三代诸侯赖子之国,春秋鲁昭四年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按邓名世所说,赖国为子爵国,曾经历了夏、商、周三个朝代,于鲁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为楚国所灭,亡国后的赖国子孙以国为氏,就是赖氏。

   《左传·昭公四年》对楚国灭赖有明确记载:楚灵王“遂以诸侯灭赖,赖子面缚衔壁,士袒,舆榇从之,造于中军。王问诸椒举。对曰:“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壁,焚其榇”。王从之,迁赖于鄢。引文中的“舆榇”,为置棺材于车,表示有罪当死或以死自誓;“椒举”即伍举,楚国大夫,伍参之子,伍奢之父。1989年出版的《息县志·大事记》根据《左传》的记载记述道:“周景王七年(前538年)秋,楚灵王领诸侯灭赖国。赖子两手反绑,嘴衔玉壁,士兵袒胸露臂,抬着棺材跟从,到楚中军见灵王。楚灵王听从椒举之言,亲手为赖子解绑,接受玉壁,烧掉棺材,迁赖国至鄢地”

   关于赖国的地理位置,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明确地写道:“赖氏,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赖亭,即其地也,昭四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清代人张澍《姓氏寻源》引西晋史学家司马彪的话说:“汝南褒信县有赖亭,故赖国,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这里所说的“褒信”,东汉置县,属汝南郡,南朝宋改名苞信县,隋大业初复名褒信县,唐天佑中改名苞孚县,北宋复名褒信县,属蔡州,即今河南省息县所属之包信镇,位于息县城东北35公里处。于此可见,赖姓祖根在今息县包信镇。

   关于赖姓的系出,有两种说法:一说出自姜姓,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一说出自黄帝世系,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主炎帝后裔说者,基本出发点是认为古代的厉国与赖国为同一诸侯国。《春秋》鲁僖公十五年;“秋,七月,齐师、曹师伐厉。”西晋学者杜预注:“厉,楚与国,义阳随县北有厉乡。”此言厉国是楚国的结盟国,在随县北厉乡。随县今属湖北。《汉书·地理志》云:南阳郡随厉乡,故厉国也。注:厉,读曰赖。《通典》、《通考》、《通鉴地理通释》、《春秋地名考》、《方舆纪要》等书,皆说赖与厉为两国。张澍更加明确地说:汝南褒信之赖国,“非炎帝后之赖。春秋灭赖,古本作厉,世以为即厉,非也。《晋志》云:厉、赖二国。”清人顾栋高则谓厉与赖通,实为一国(详见其所编《春秋大事表》)。又,《康熙字典》释“烈”字云:“与厉通”,“又音赖”,并引《礼·祭法》注云:“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烈山氏。”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称“传说中的炎帝后裔有四支,可能是属于古羌的四个氏族部落。一支是烈山氏,其子名柱,会种谷物和蔬菜,从夏代上被奉为稷神。据说,烈山氏在今湖北的一些地方,烈山氏就是烧山种田的意思。”所谓“烧山种田”,即放火烧山,将草木焚为灰烬当作肥料,进行原始的农业生产(刀耕火种)。何光岳《炎黄源流史》强调“赖又作厉、列、烈”,说:“赖国起源于神农氏炎帝之后的一支烈山氏,居于山西价休之烈山,商周时立国于今河南鹿邑之赖乡,后被周所伐,遂南迁到(河南)商城赖乡。春秋时赖国服属于楚,后被强迁至湖北随州之厉乡,因楚灵王所迫,再行迁至(湖北)宜城之鄢地”。

    主张赖国系出黄帝后裔姬姓的说法,见于南海出版公司1990年出版的《中国文化大博览》。该书称:周武王弟叔颖,国为氏。还说;“赖国旧址,即秦时‘颍川郡’亦即今河南原许州、陈州、汝宁、汝州诸府州之地。赖氏发祥于此,族人遂以‘颍川’”为郡号。又说,清康熙年间的《御制百家姓》,“以周文王迁于岐山,即西歧,叔颖为文王之子,追本溯源,将赖氏列为西川郡,称其堂号为西川堂”。

                                  二、播迁演变

    赖国灭国后,其遗民部分被迁至鄢地(今河南鄢陵),还有一部分散居于今河南省的其它地方,后在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禹州,后移治今河南许昌)、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武陟)形成望族。颍川赖氏由于任官和战乱等原因,有一支播迁于江南,分布于今江西、福建、湖南、浙江、江苏、广东等省的一些地方,还有一支在南康郡形成望族。所以,《通志·氏族略》说,赖氏“望出南康、颍川、河南”;南宋时的《古今姓氏书辩证》说“赖氏今望出河内”。

   《元和姓纂》说:“汉有交趾太守赖先,蜀零陵太守赖文”。交趾郡治民在今越南河内市西北,零陵郡治所在今湖南零陵。这说明在汉代已有赖姓人物活动于最南部的岭南地区,三国时又有赖姓人物在今湖南南部做官。广东蕉岭《赖氏族谱》及兴宁《赖氏源流》尊叔颍为赖氏始祖,称汉交趾太守赖先为叔颖的14世孙。叔颖22世孙赖深,初任贵州知府,后升陕西道监察御史,卜居丰宁(今陕西西乡),为丰宁赖氏始祖。叔颍25世孙赖忠诚,东晋兴宁元年(363年)任虔州知府,因见松阳(今浙江境内)山清水秀,遂在当地安家,为松阳赖氏开基祖;其曾孙赖遇,东晋时任江东知府,秦请以所居松阳为府郡,晋安帝亲题“松阳郡”三字赐之,赖氏复以“松阳”为郡号。叔颖30世孙赖硕,于南朝宋元嘉末年迁江西宁都;其第三子赖灿,娶丘氏,生7子:昭、德、明、庆(一作广)、思、永(一作球)、彦。这7个分支汀、闽、赣、苏等省,又形成一些支派:赖昭徙居会同(今属湖南)武村,赖德徙居福建上杭古田,赖明徙居江西宜黄乐安,赖庆以其后代分衍于江西龙南、上犹等地,赖思及其后代分衍于江西石城、秋溪、建昌、广昌及福建岩前等地,赖永及其后代分衍于江西信丰、瑞金、南康等地,赖彦任江苏杨州通判,在当地安家。赖硕还有一孙叫赖定,因在潭州(今湖南长沙)做官而家于当地。赖德的长子赖标,自上杭古田迁福建宁化县石壁村,其11世孙赖朝美徙居福建永定汤湖;另两个11世孙赖祖华、赖祖三于明初由宁化石壁迁至程乡(今广东梅州),后又分衍出蕉岭、平远等支派。赖氏谱牒资料还记载:赖氏族人为避楚灵王之害,有改为罗、傅二氏者,以其毗邻,兼有姻戚关系,因有赖、罗、傅联宗之说。

    又据道光《云南志钞·土司志》载:“赖罗义,四川巴县人。明正统时,兵部尚书王骥征麓川,罗义为左哨把总,随师有功,令守户撒。”户撒即今云南陇川县户撒区一带。这说明在明初或明以前已有赖氏族人徙居于川、滇一带。其中,多数人融入阿昌族。

   另据台湾谱牒资料记载,清朝乾隆年间,赖云从自福建漳洲渡海至台中开基,为赖氏入台湾始祖。此后,闽、粤赖氏陆续有人迁往台湾,有的又进而移居海外,去新加坡等国谋生。

                                三、名人业绩  

    在历史的长河中,赖姓人才辈出,为社会的繁荣与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除上文述及者外,唐代有雩都(今江西于都)人赖棐,乾元中进士,拜崇文馆校书朗,不就,退居田里;还有光禄少卿赖文雅;宋初有画家赖祚;宋代有处州(今浙江丽水)人赖文俊,好相地之术,著有《绍兴六地八铃及三十六铃》等;清流(今属福建)人赖绂,官终清远军节度使判官;淳熙初年,荆南人赖文政(即赖五),领导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的茶贩、茶农起义,反抗南宋政府压迫。元代有宁化(今属福建)赖禄孙,以事母至孝著闻;天台(今属浙江)人赖良,采录元末人诗,编有《太雅集》。明代有福建人赖天赋,洪武任兴宁修;永定(今属福建)人赖先,同终常德知府;广昌(今属江西)人赖礼,历官武功、兴宁、沅江知县,廉介不阿,所至有称。清代有仁和(今浙江杭州)人赖以邠,善画兰,雨晴风雪,各尽其态,兼长诗词;清流人赖用贤,事母至孝,又五世同居,当时所称;永安(今属福建)人赖珍,诗、文、书、画俱臻其胜,尤擅长画兰竹;城西人赖镜,工画山水,笔力遒劲,作诗清削幽异,兼工书,时称三绝;会昌(今属江西)人赖方勃、赖方度兄弟及方勃之子赖鲲升,皆工诗,因辑投赠之作为《友声集》。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有两位著名的赖姓将领:赖汉英、赖文光。赖汉英,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洪秀全妻弟,参加金田起义,1853年升夏官副丞相,屡立战功,后任东殿尚书,不久,死于杨韦事件。赖文光,广西人,参加金田起义,于1864年封遵王,转战陕西、河南、安微、湖北等地,屦败清军,后在突围时被俘,英勇就义于江苏杨州。现代有福建永定赖际发,建国后曾任建材部部长等职;江西赣县人赖传珠,建国后曾任北京军区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作者系中原姓氏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发布时间:2005-6-26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21: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赖氏起源考:

从楚伐吴朱方之战探讨赖国地理位置  


    在我国的姓氏起源中,有一种是以国为氏。它产生于先秦时期,系诸侯国的人们以本国的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赖氏起源于赖国,也是以国为氏的姓氏之一。由于赖国在春秋时期属于小诸侯国,史书上记述不多,只知其为子爵,受封于西周初期,有姜姓之说,被楚国灭于公无前538年。关于赖国的地理位置,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在随县(今湖北省随州市);一种认为在褒信县(今河南省息县包信镇)。提出第一种观点的是杜预,他是西晋著名的学者和将领,曾任镇南大将军,以灭吴之功被封为当阳侯。撰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春秋释例》、《春秋长历》等书。提出第二种观点的是司马彪,他是西晋皇族、史学家,著有《庄子注》、《九州春秋》、《续汉书》等。因为杜预和司马彪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以至于后来的学者对他们的观点遵从不一,至今争议较大。本文通过对《左传》记载的楚伐吴朱方等战役的分析,来谈一下个人对此问题粗浅的看法。

   一、楚进军与返回路线

   公元前538年,楚灵王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树立在诸候中的威望,召集一些小诸侯国到楚国朝会,然后带领这些小诸侯国,以付伐杀君后被逐出齐国、移居在吴国朱方(今江苏省丹徒县东南)的齐国贵族庆封为由,进行了征伐吴国的战争。《左传·昭公四年》:“夏,诸侯如楚。……六月丙午,楚子合诸侯于申。……秋七月,楚子以诸侯伐吴,……使屈申围朱方。八月甲申,克之。执齐庆封而尽灭其族。……遂以诸侯灭赖。……迁赖于鄢。楚子欲迁许于赖,使斗韦龟与公子弃疾城之而还。”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楚与诸侯伐吴朱方的这场战役,从自申出发到留斗韦龟与公子弃疾在赖地筑城结束,前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左传》接下来记述的是“九月,取曾阝”,以及这一年冬天,吴为报复楚伐朱方,兴师伐楚,攻入了楚边境上的栎(今河南省省新蔡县北)、棘(今河南省永城县南)、麻(今安徽省砀山东)三邑。

   楚与诸侯伐吴朱方的进军与返回路线,我们可以根据《左传》等有关记载进行推论。楚灵王让诸侯集结在申,是因为申是楚国的军事重镇,楚在这里组建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而且申和当时的楚都城郢相距不远,两地这间的地形上有一条通道,是楚通向北方的主要出路。“楚适诸夏,路出方城”方城之内的申是楚北上的大本营。吴的朱方在申的东南,按当时的交通条件,其进军路线应是从申行军至豫南信阳地区时顺淮河而下抵达朱方。此次与楚灵王一起伐吴的诸侯,除淮夷(今江苏省淮阴市一带)外,蔡(今河南省上蔡县)、陈(今河南淮阳县)、许(今河南省叶县)、顿(今河南省项城县北)、胡(今安徽省阜阳市西北)、沈(今河南省沈丘县东南)等基本上都位于河南省的东南部或与之相邻的地区。在攻克朱方之后,仍应按来路沿淮河返回。

   楚伐朱方的这年冬天,吴兴师伐楚。吴军的反击路线也是沿着淮河进行的。吴军攻入楚三邑中的栎,在淮河北岸的楚息县(今河南省息县西南)东北不到70公里。棘、麻二邑也都位于息县的东北,很可有当吴军沿淮河进至息县地界时,受到申、息之师的阻击而改向东北攻击的。申、息之师是春秋时期楚国一支强大的军队,能单独担负防守边境某地或执行出击敌国的任务,曾同晋国的主力军队进行对抗。后来吴率唐、蔡联军伐楚,沿淮河而上,然后弃船于淮氵内(今河南省淮滨县东洪河入淮处),避开息县,翻越大别山,五占及郢,迫使赶在息县调集军队防守的楚军统帅“左司马戌及息而返”。吴与唐、蔡联军的进军路线与此次反击楚伐朱方的路线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吴军攻取了栎、棘、麻三邑后,楚灵王又派人在钟离(今安徽省凤阳东北)、巢(今安徽省寿县东南)、州来(今安徽省凤台县)三地筑城,以防备吴国的进攻。这三地都临近淮河,也说明了楚伐朱方和吴反击伐楚都是沿淮河而行的。该年冬天,“东国水,不可以城,彭生罢赖之师”。杜预注:“彭生,楚大夫,罢斗韦龟城赖之师”由此可见,赖国与钟离、巢、州来三地同属于楚国东部的边境地区,灭赖是楚与诸侯在伐吴朱方返回的途中,顺便采取的一次军事行动,其他点与淮河相距不会太远。

   二、楚灭之赖非随地之厉国

   楚与诸侯伐吴朱方之后所灭的“赖”,《公羊传》与《谷梁传》均作灭“厉”,这是因为先秦时期赖与厉二字同音可以相互通用。然而史书上记载的确有一个厉国,在今湖北省随州市厉山一带。《汉书·地理志》:随县“厉乡,故厉国也。”颜师古注:“厉,读曰赖”。《春秋大事表》:“厉国,姜姓,厉山氏后。今湖广德安府随州北四十里有厉山,山下有厉乡。”由于赖与厉二字的通用,楚灭之赖是否就是随地厉国的问题史学上争论已久。《晋书·地理志》明确地将赖、厉各列为一国。《路史·国名纪》:“赖,子爵,蔡之褒信有赖亭。楚灭之,非炎帝后之赖。春来灭赖,古本作厉,故世以为即厉,非也。”《文献通考》将赖国列为爵俱姓不俱之国,厉国为姓爵俱失之国。清代顾栋高编著的《春秋大事表》一书中,则专门作了《春秋时期厉赖为一国论》。上述看法哪一种符合历史事实,我们可从《左传》的有关记载进行分析论证。

  《左传·僖公十五年》注:“楚人伐徐。三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盟于牡丘,遂次于匡。公孙敖帅师及诸侯之大夫救徐。……秋七月,齐师、曹师伐厉。”传:“伐厉,以救徐也。”杜预注:“厉,楚与国,义阳随县北有厉乡。”从《左传》这段记载看出:楚伐徐,鲁等诸侯救徐,驻扎在。此  应在今河南省瞧县西,徐国则在今江苏省淮阴一带。鲁等诸侯大夫帅师救徐,齐、曹之师去攻打楚与国厉以牵制楚对徐的进攻。杜预所注的厉国位置,与历史事实相差过大。因为楚国这时为成王时期,国势正盛,北部边境不但有方城之固,申、息之师强大,而且还灭掉了淮河上游的黄(今河南省潢川县西北)、弦(今河南省光山县西北)等国。齐、曹之师不会在未进行一次大战的情况下就越过这些地区而深入到位于楚腹部的随地去的。随地与楚伐吴朱方顺便灭赖的地理环境也不相符。明代王夫之《春秋稗疏》云:“此所伐之厉,即楚所灭赖也。……齐桓帅八国之兵以伐楚,尚次陉而不深入,安能轻率一曹,越江,汉之北而向随乎?”齐、曹之师所伐的厉,王夫之认为在苦县之厉乡,即今河南省鹿邑县境内。现在有人赞同王夫之的说法,并指出齐伐厉以救徐是想避免同伐徐的楚师作正面交锋,防止楚人作出猛烈的反应。

   按齐、曹之师伐厉以求徐,确有避免同伐徐的楚师作正面交锋之因,但并不能因此说厉国就距齐近而距楚远,或者齐国惧怕同楚国恶战。《左传·僖公十六年》:“夏,齐伐厉,不克,救徐而还。”齐伐厉不克,说明厉国有一定的军事实力,或者厉国得到了楚军的援助。救徐而还,说明齐国的军事行动起到了威胁楚军后方的作用,从而达到了救徐的目的。我们知道,楚国北上争霸,主要依靠北部边境上的申、息二地之师,伐徐之役也应当有申、息之师参战。齐为救徐所伐的楚与国只有在靠近楚边境重镇的情况下,才能起到化解楚进攻徐的作用,最有效的当然是去征伐靠近申或息二地的楚与国。可以想象,如果齐所伐的厉靠本国而远离楚国,那么对伐徐的楚军起不到威胁作用,是不会达到救徐的目的。再者,《左传·僖公十七年》:“春,齐人为徐伐英氏,以报娄林之役也。夏,……师灭项。”杜预注:“英氏,楚与国。”齐因为鲁僖公十六年楚在娄林之地击败了徐而于次年春去讨伐楚的与国英,英位于今安徽省金寨县,比鹿邑更远离齐而近于楚。这年的夏天,鲁师又灭了项,项在今河南省项城县城。鲁师的征伐也越过了鹿邑而更靠近楚境。可能看出,这时不但齐不惧怕同楚发生战争,就连鲁也敢于向楚境逼近。所以说厉应该是靠近楚边境重镇的诸侯国。

   楚灭赖后,迁赖于鄢。春秋时鄢有两地:一是郑地,原为鄢国,后来被郑武公所灭;在今河南省鄢陵县西北。二是楚地,在今湖北省宜城东南,楚惠王曾迁都于此。;从楚灵王八年又迁许之民于城父(今安徽省亳县东南),迁城父之民于陈,迁方城外之民于许的情况来看,楚灵王迁移都是在楚边境及其以外地区进行的。那么赖灭后所迁的鄢,应该在鄢陵县一带,与随地的厉国没有任何联系。

   三、赖国所在的具体地点

  《后汉书·郡国志》记载:“褒信侯国。有赖亭,故国。”《通志·氏族略》:“赖氏,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赖亭,即其地也。昭四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清嘉庆《息县志》:褒信在“县东北七十里……后废为集。古赖国,今赖亭是”,以上史书都认为赖国位于现在息县的包信镇。

   包信镇在息县东北35公里,地处属于淮河支流的闾河北岸,东南距闾河入淮处不远,西南距古息城39公里,北与新蔡县相近,距楚栎邑约30公里,其位置同楚与诸侯伐吴朱方顺便灭赖的地理环境相符合,与齐、曹之师所伐厉国的地理条件也一致。包信镇保存的清道光二十七年《重修东岳庙大殿拜殿后楼碑记》石碑,碑文中记述有:“包信镇,古春秋赖子国也。汉为褒信县,建武五年,又自息析置为褒信侯国,刘宋改曰苞信,隋复旧,……至元,废入息县为包信镇”,与《后汉书》、《通志》等史书的记载吻合。在包信镇的闾河南岸不远处,有一座古城址,东西113米,南北112米,高于附近地面2米左右,四周有水沟环绕,沟宽40米左右。因当地群众称其地为“古城”,故名“古城遗址”。从古城遗址上采集的陶片来看,器形有鼎、鬲、罐、豆、等,纹饰有绳纹、瓦纹、划纹、指窝纹和附加堆纹,质地分红陶、灰陶、夹砂红陶和夹砂灰陶,时代以西周和春秋时期的为主,也有少量偏早和偏晚一些的。在古城遗址西北约3公里的玉带河弯曲处,有一座古墓,墓冢东西长30米,南北66米,高约2.5米,附近群众传为赖国国君墓。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判断,包信镇一带就是赖国所在地。

   综上所述,楚伐吴朱方时所灭的赖国就在息县的包信镇。包信之赖国立国于西周时期,被楚国灭于公元前538年。赖国灭后,被迁于鄢陵一带的赖国后人以国为氏,逐步在当地发展成望族,进而迁徙至南方各地。在赖氏族谱上,多以鄢陵所在的颍川郡作为赖氏的祖根。广东省蕉岭的《赖氏族谱》则追根到底:“赖氏,自春秋以来,历世二千余年……而其根源则本于赖国在褒信县,今息县东北。”然而留在赖国故地的赖人,为避免楚灵王迫害,财皆改为傅姓或罗姓,形成了今包信镇的傅姓和罗姓特别多,这也为赖、罗、傅联宗之说提供了佐证。

    (张泽松作者系息县文化局副局长)


发布时间:2005-6-26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21: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赖氏起源考:

关于赖姓的几个问题  
     

    赖姓是一个常见的姓氏,在中国分布很广。但由于资料所限,有关赖姓的起源、地望、迁徙等许多问题,尚未完全弄清。因此,有必要对赖姓作全方位的研究。

   一、赖国的地望

   春秋时有赖国。公元前538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此为赖姓的起源。但春秋时赖国的地望,却有两种说法:其一,《通志,氏族略》谓:“赖氏,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赖亭,即其地也。昭四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蔡州褒信县即今之息县包信镇;其二左传,桓公十三年》载:“楚子使赖人追之,不及”。西晋杜预注:“赖国在义阳随县。”义阳随县即今湖北随县。

   我们认为,春秋时的赖国在今息县包信镇,杜预把赖国划在义阳随县是把“赖”国与“厉”国混在了一起。在先秦,厉、赖音同易混。《春秋,昭公四年》:“遂灭赖”,“赖,《公羊传》、《谷梁传》均作“厉”,即是明证。又如《睡虎地云梦秦简》中提到的“厉”病,实则为“懒”病,即今之麻疯病。像这样的例子还可举出很多。因此,必须把赖姓材料中的“厉”和“赖”区别开来。《左传,僖公十五年》:“秋七月,齐师、蔡师伐厉。”杜预注:“厉,楚与国。义阳随县北有厉乡。”杜预对“厉”的这个解释是完全正确的,今湖北随县北有厉山,应为厉国之所在。《左传,桓公十三年》“赖人追之”的“赖”我们认为此“赖”当为“厉”。桓公十三年为公元前699年,正当春秋中期偏早,此时楚国刚开始大规模向北扩张领土,因此杜注“赖人”与“厉人”,为“厉人仕于楚者”。那时楚国尚未灭赖国,因此楚王在对罗国(今湖北宜城西)的战争中指使“赖人”为其效力是不可能的。由于杜预没有把“赖人”与“厉人”弄清,因此便对“赖”随便解释,说“赖国在义阳随县”,又对“赖人”胡乱定义,说“赖人”为赖人仕于楚者。再者,春秋中晚期,楚国国势强,而随县处于楚国的中腹地带,楚国绝不会等到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才把赖灭掉,同时,也不会“欲迁许于赖”,若是把并不算太弱小的许国迁至楚国的腹地,这对楚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赖国的地望应为今河南省息县包信镇,杜预所说“赖国在义阳随县”是没有把“厉”和“赖”弄清楚。

   二、赖国迁鄢地望

  《左传,昭公四年》:“遂以诸侯灭赖—迁赖于鄢。”杜预注:“鄢楚邑。”春秋时楚国有鄢,为楚之别都有,在今湖北宜城。我们认为,杜预把赖国划在湖北随县,导致了他对“迁赖于鄢”的“鄢”的错误解释。

   《通志,氏族略》、《风俗通,姓氏篇》、《尚友录》等姓学专著提到赖姓的地望,都把颍川列在首位,因此颍川实为赖姓最早产生的郡望。秦汉始行郡县制,而“郡望”为“郡中望族”之意,“郡望”的划分,是以两汉及其以行政区划来划分的。因此,赖姓在汉代时,颍川郡已有赖姓的势族大家,南康、河南这两个赖姓郡望则是颍川赖姓迁播而形成的。

   颍川郡始设于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辖今河南中部及南部。汉代郡的范围大为缩小,颍川郡辖境相当今河南登封、定丰以东,尉氏、郾城以西,新密以南,叶县、舞阳以北县地。其后,颍川郡的辖境屡有变化,但所辖范围越来越小。中国各个姓氏的郡望,指的都是汉代以后各姓的郡望。今之息县包信镇,不在汉代颍川郡范围之内,杜预谓“迁赖于鄢”的“鄢”在今湖北宜城,就离颍川更远了。而赖姓最早形成的郡望却是颍川,这该如何解释呢?

   春秋时期,以鄢为地名的有三处:一在今湖北宜城,附近有河名鄢水,公元前699年楚国联合厉人进攻罗国的战斗就是在鄢地附近展开的。一在今河南鄢陵。一为莒国辖地。我们认为,公元前538年,楚灭赖之后,“迁赖于鄢”的“鄢”当在今河南鄢陵。而鄢陵在汉代属颍川郡,赖国子孙被迁往鄢陵后以国为姓,在颍川郡形成了赖姓的第一个郡望。

   春秋中期,楚国攻地掠地势力范围北达今河南中部,安徽西北部。《左传,昭公四年》记载楚国灭赖之后,想把许国迁至赖地,后因赖地大水无法筑城而罢。许国原在今许昌东,公元前576年在楚、郑逼迫下迁至叶(今河南叶县西南)。鄢地原有鄢国,为郑所灭,成为郑国地盘,这是春秋早期的事情。春秋中晚期,在楚国的强大攻势下,郑国、许国均屈服于楚。楚国把赖迁至鄢陵实为充实北部边邑的力量,也可起到威慑郑国的作用,使其完全依附于自己,这次许、赖换防,赖人北迁至鄢陵,许南迁赖地的计划却未成功。又过了五年,即公元前533年,“楚公子弃疾迁许于夷。实城父,取州来淮北之田以益之。伍举授许男田,然丹迁城父人于陈。以夷濮西田益之。迁方城外人于许。”(《左传,昭公九年》)。这段记载说明,公元前538年许国迁赖未成,到公元前533年,楚国又把许国迁到夷(即城父,今安徽省亳县东南),取州来(楚邑,今安徽省凤台)的一部分土地给许人来耕种。楚国同时还把城父人迁至许(今河南叶县)。楚国这次大换防仍是为了加强自己在北部及东北部与顺国接壤地区的边防力量。可见,楚国的北部边疆经常换防是楚国惯用的伎俩。公元前529年,吴国攻灭州,楚国又把许复迁至叶县。

   其后的几十年间,楚国势力在与邻国的抗衡中有所削弱,但河南中部、安徽西北部一带一直为楚所掌握。楚平王时,派“(太子)建守城父”(《史记,伍子胥列传》),楚惠王时,“召胜,使居楚之边邑鄢,号为白公”(《史记,伍子胥列传》)“鄢”地所在,《史记集解》引徐广曰:“颍川鄢陵县是”。因此,今河南中部及安徽西北一带在春秋后期一直是楚国与其它诸侯国争夺的焦点,楚国不断调防以充实北部的边邑。因此,公元前538年楚“迁赖于鄢”的“鄢”不是处于楚国腹地的“鄢”(今湖北宜阳),而是在今河南中部的“鄢”(今河南鄢陵)。

   三、赖姓人口及其迁徙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杜者甫、袁义达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1982年汉族人口的千分之零点五即57万余人的随机抽样进行频率统计,按人口的多少排列,赖姓排在第98位。

   赖姓的第一个郡望是颍川,是由迁鄢的赖国子孙发展而来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内战不止,加上五胡乱华,中原大受其害,百姓纷纷外迁。其迁移方向多为南方,也有向北方及西北、西南迁移。赖姓在迁移过程中,又在南康(今江西南康)、河南(今洛阳一带)形成望族,从而产生了赖姓的南康、河南这两个郡望。

   赖姓所居的颍川,处于中原腹地,在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大动荡中,赖姓南迁也较早,逐渐散播至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又从福建、广东渡海入台。

   据史记载。早在汉代一统天下之后,就有赖氏从河南颍川迁居浙江的松阳(今浙江松阳)而且已有杰出的赖氏人士,称著于松阳。晋朝隆安二年(公元398年),松阳的赖氏就出了一位赖庄,官拜江东太守。这支赖姓势族的主要支系在永嘉之乱时,迁至南康郡之揭阳(今江西宁都),并在此发展很快,从而使南康成为赖姓的郡望之一。留居松阳的赖姓人,以后又有人移居福建、广东乃至过海到台。

   台湾的赖姓,与福建、广东的赖姓,都源于浙江松阳这一系,是同宗的子孙。 到台的赖姓族人,分别由福建和广东迁居。福建的一支,来源于泉州,入台后多居于沙鹿、鹿港、清水、台南、高雄等地。来自广东的一支,多源于广东的饶平、大埔,入台后多居中部和北部的新竹、苗栗、桃园、台中等地。 赖姓人口在台湾排第15位,这与赖姓较早南迁、并向福建、广东发展,进而渡海入台播迁不无关系。唐林谓《闽中记》曰:永嘉之乱,中原仕族林、黄、陈、郑四姓先入闽。现在这四姓在台湾人口中分别排第二、三、一、十二位。因此,中原姓族较早南迁者,也都较早地在台湾发展,台湾人口中,张、王、李等中国大姓远较陈、林、黄姓的人口为少、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作者陈建魁)


发布时间:2005-6-26  
关 闭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21: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赖氏起源考:关于赖国与赖姓的几个问题

关于赖国与赖姓的几个问题

    赖国是先秦时期的割据国家之一,也是传说中赖姓的受姓渊源所在。由于这一国家过于弱小,加上史书记载颇多歧异,故为后人的研究带来诸多不便。今天,在我们开始重视对赖姓研究的同时,认真探讨一下赖国的历史,弄清其地望所在和与赖姓之间的关系,对于整个赖姓历史的研究将是不无裨益的,本文定名为“关于赖国与赖姓的几个问题,”便是要解决与二者有关的一些问题。

                       一、赖国地望及与厉国之间的关系

    赖字在古代的读音与厉字相通,根据古汉语同音通收的规则,常常与厉字混淆在一起,赖国也因此被称为厉国。如在“《春秋》十传”中,同样记载昭公四年楚灭赖国一件事,在《左传》中作“赖”,在《谷梁传》、《公羊传》中都作“厉”。故而有人认为,古代的赖国就是厉国。但事实上把所有的赖国“以为即厉非也”。特别是历史上并不仅有一个赖(厉)国,更使赖国的历史显得扑朔迷离。仅在赖国地望问题上,就存在以下6种说法:

   1、赖国在湖北随州。主张这一说法的人,最有代表性的是西晋人杜预。他在《左传·桓公十三年》“楚子使赖人追之不及”注中说:“赖国在义阳随县。”这里所说的义阳即义阳郡,。当时郡治今湖北枣阳东南。随县即今湖北随州东北殷店(旧称殷家店)一带。由于赖、厉通假,这里的赖国也称厉国,赖国灭亡后的地方也称厉乡或古厉乡。如《汉书·地理志》南阳郡随县注曰:“厉乡,故厉国也。”颜师古注:“厉,读曰赖。”又在《西周金文不对题辞大系图录考马秉 》一书中,收录有一首中斛铭文,斛中有“王锡中马自  候四马秉”等字,有人认为其中的“阝”即厉字,说明在西周初年的湖北随州一带就有一个厉国。便大多数人认为,这一厉国也仅是厉国,与赖国无关,杜预所说的在随州的赖国实际是厉国之误。

   2、赖国在河南鹿邑。主张这一说法的人,以明清之际的王夫之为代表。他在《春秋稗疏》一书中,不赞成杜预对《春秋,僖公十五年》“齐师、曹师伐厉”一名对厉国地望的注释,认为厉国不可能象杜预所说的那样是“楚与国,义阳随县北有厉乡”,而应在鹿邑老子所生的苦县厉乡。《史记·老子列传》也记哉:“老子,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注:“正义曰:厉,音赖。”《晋太康地记》:“苦县东有赖乡村,老子所生地。”《魏书·地形志》;“武平有赖乡城”。上述所指都是一处。此外,近人杨伯峻也在《春秋左传注》中支持王夫之的说法,认为“以地理考之,齐移救徐之师以伐厉,《稗疏》之说较合。”事实上,当时齐、曹两国的军队讨伐厉国,是因为楚国军队入侵徐国,伐厉的原因是为了救徐。从方位上看,假设杜预所说的厉国在湖北随州符合事实,但徐国在今安徽泗县一带,与厉国相去甚远,中间又有其他国家相阻隔,齐、曹显然不可能用兵于千里之外。况且从齐曹两国的力量看,在齐国最为强盛的齐桓公时期,曾联合宋、陈、卫、郑、许、曹六国军队与楚国作战,但也仅得以进军到远离楚国腹地的楚国边境陉(今河南方城一带)。更何况这时的齐国已经衰落,又缺乏当年七国联军的声势,仅以齐、曹两国绵薄之力,断然不可能进军到楚国腹心之地的厉。所以,这里所说的厉国显然不是远在湖北随州的厉国,而只能是距徐国最近的鹿邑一带的厉国。

   3、赖国在河南息县。主张这一说法的人,以西晋的司马彪为代表。他在《后汉书·郡国志》中注汝南褒信(今息县东北包信镇)曰:“褒信,侯国,有赖亭,故国。”此后,宋朝人郑樵、罗泌,元朝人马端临等都赞同这种说法。如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说:“赖,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赖亭,即其地也,昭四年为楚所灭。”罗泌《路史·国名纪》、马端临《文献通考》中也有同样说法。清朝人顾栋高著《春秋大事表》,两次提到赖国在息县东北。其中在《楚疆域表》中说:“昭四年灭赖,今河南光州息县东北为赖国地”。又在《列国地形犬牙相错》中说:“赖在息县东北。”另外,在嘉庆年间编修的《息县志》中,也说:“褒信在息县东北七十里,……后废为集。古赖国,今赖亭是。”上述主张赖国在息县东北的人都是不同时期历史地理学界的权威人物,言之凿凿,且记载联贯,具有较大的可信性。况且从鲁昭公四年的历史事实考察,当时的楚国军队一直在淮河流域活动,其灭赖是在东伐吴、取朱方、杀庆封之后,取山东之曾阝之前的一次行动,即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象杜预所说的那样去灭掉早已归属楚国并远在楚国心腹之地的随州之厉,而只能在回到自己边邑地区稍作休整时灭掉息县之赖。关于这点,从楚国灭赖后对赖国后事的处理上也可看出一些端倪。如据《左传》记载,楚灭赖后,欲迁于此,并使斗韦龟、公子弃疾城之,而楚大夫申无宇却说:“城竟莫校。”杜预注:“谓筑城于外境,诸侯无与争。”杨伯峻注:“筑城于边境。”这些实际上都是告诉我们楚国灭赖后要筑城的地方是要楚国边境,由于这时是赖国故地,因此赖国也只能是在淮河流域的息县之赖,而不能是别的地方的赖国。

    4、赖在山东聊城西。主张这一说法的人,以东汉人服虔为代表。他曾在《春秋左氏传解》一书,提出这一观点。后来,南朝宋人裴马因 为《史记·齐太公世家》“晋赵鞅伐齐,至赖而去”集解,又引他的话说:“赖,齐邑。”此后,清朝人江永著《春秋地理考实》,也认为《左传·哀公十年》“毁高唐之郭,侵及赖而还”中的赖“地近东昌府高唐也。”这里所说的高唐便指今聊城西部一带。

   5、赖在山东章丘西北(或历城东)。主张这种说法的人主要是近代的一些地理学家。他们认为,《左传·哀公六年》所记“齐侯阳生使胡姬以安孺子如赖”之赖所指即此,并引《后汉书·郡国志》曰:“营县有赖亭。”营县即今章丘西北一带。

   6、赖在河南商城南。主张这一说法的人,以明末清初人顾祖禹为代表。他在《读史方舆纪要·河南汝宁府光州商城县》注中说:“赖亭,在县南,春秋时赖国也。昭四年,楚灭赖,楚子欲迁许于赖即此。”此后,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存灭表》中也主此说,认为“今河南光州商城南有赖亭”。但当代研究者认为,这种说法“与较早的文献记载不合”,是“清初《读史方舆纪要》以来的误记”,因而不足取信。

   上述6种说法,基本上包括了古今关于赖国地望的主要观点。其中随州、鹿邑之赖多称厉国,聊城、章丘之赖一般认为是邑名,商城之说形成较晚,只有息县赖国被较多的人认为是《左传·昭公四年》所记被楚国灭掉的赖国。也正因如此,《通志·氏族略》才说这一赖国在“昭四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成为赖姓人得姓的渊源之地。

                        二、赖国先祖与血统源流

    关于赖国是怎样来的一个国家,古今也同样存在着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以下两点:

   1、赖国是炎帝后裔所建的国家。这种说法起源较早,一般认为在魏晋时就已经出现。如在西晋人皇甫谧所撰的《帝王世纪》中,就认为湖北随州一带的赖(厉)国与炎帝神农氏有关,说“神农氏起于列山,谓列山氏,今随厉乡是也”。至唐代,李泰撰《括地志》,也赞同这一说法,认为这一赖国以境内的厉山而得名,其山“在随州随县北百里,山东有石穴。昔神农氏生于厉山,所谓列山氏也。春秋时为厉国”。此后,《太平寰宇记》、《路史·国名纪》、《读史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等都袭此说。另外,在宋人编撰的《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辩证》等书里,也认为赖国是“三代诸侯赖子之国”,或“周不得姓之国”,主张其血缘另有所出。三代诸侯赖子之国,或“周不得姓之国”,主张其血缘另有所出。清朝人顾礴高撰《春秋大事表》,更进一步指出厉国是炎帝本国,姜姓。上述这些都告诉我们,在湖北随州一带的厉国是一个姜姓的国家,血缘先祖是炎帝。此外,当代学界也有人根据古代厉、赖、列等字相通的事实,指出炎帝及其后代最早活动在山西汾水泥流域,后约在商代东迁河南鹿邑的厉乡。也就是说,在鹿邑一带的厉国也是炎帝的后裔所建的国家,血缘出自炎帝系统。

   2、赖国出自姬姓,是周文王第十九子叔颖的后代。大多数赖姓人和赖姓家谱主此说。如在近年台湾流行的《台湾姓氏堂号考》、《台湾姓氏源流》、《中华姓氏源流堂号考据》等书中,均以赖姓家谱为依据,认为赖国是叔颖的封国,鲁昭公四年为楚所灭,其地“在褒信县,今息县东北”,“即秦时颍川郡,亦即今河南原许州、陈州、汝宁、汝州诸府州之地。赖氏发说于此。”此外,蕉岭《赖氏族谱》等也说,赖国是周武王弟叔颖所建的国家,叔颖与他的父祖一样,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代和周文王第十九子,在周武王十三年(公元前1122前)受封于赖。为子爵,建赖子国,史称赖子。此后累世相传,至鲁昭公四年为楚所灭。子孙为纪念故国,改姓为赖,以国为氏。

   综合上述两点可能看出,围绕赖国血统先祖的争论,主要集中在是炎帝之后还是黄帝之后等问题上。如果仔细分析一下便可明白,主张是炎帝之后的人主要指在湖北随州和河南鹿邑的厉(赖)国,而在河南息县的赖国显然出处自黄帝系统。也正因此,宋朝人罗泌在《路史·国名纪》中便指出:“赖,子爵,蔡之褒信有赖亭,楚灭之(昭四年),非炎帝后。赖,春秋灭赖,古本作厉,故世以为即厉,非也。”也就是说,尽管历史上曾经有过几个赖国或厉国,并且其血统来源不一,但后来诞育了赖姓的国家只有一个,也就是叔颖的西周初年所建、鲁昭公四年为楚所灭、其地在今息县东北包信镇的那个赖国。

   另外,需要明确的是,尽管赖姓人共尊叔颖为血缘先祖,并说他是赖国国君,然而这种说法的起源十分晚,并且也只仅仅见于赖姓家谱,在古代典籍和历代有影响的姓氏学著作中都没有记载。所以,时至今日,我们还无法从学术的角角解开叔颖身世之谜。

                          三、同异共存的赖罗傅关系

    在台湾和新加坡等地的赖、罗、傅三姓人中,一向流行三姓联宗之说,并因此成立了三姓宗亲联谊会。他们根据代代相传的家族历史和家谱上的记载确信,早在春秋时期的鲁昭公四年楚灭赖时,“赖氏族人为避楚灵王之害,有改罗、傅二氏的,以国属近邻,兼有姻亲关系,故有赖、罗、傅联宗说法。事实上,三姓除赖姓出自叔颖之后外,大多数罗姓或傅姓的人另有自己的血统源流。

    首先,从姓氏来源看,赖姓出自古代的赖国,而罗姓则主要出自古代的罗国,相传是祝融或颛顼的后代。另外,出自北魏鲜卑族的破多罗、叱罗等姓的人,以及唐代西突劂可汗斛琴罗的后代,清朝皇族爱新觉罗、贵族萨克达等也都有人改姓为罗;傅姓则主要尊奉商朝宰相傅说为祖先,或者自称是周代受封于傅邑的大由的后代。

    其次,从郡望堂号上看,赖姓主要分为颍川、松阳、南康、河南四支,罗姓则有豫章、长沙、三龙、柏林等望,傅姓也有清河、北地、巨鹿、茂陵、襄阳、庐州、庆阳、宁夏、邺下、青州、尚儒、双凤、义渠、三德等支派,可见也不一致。

    再次,从家族文化和祠联堂联上看,赖姓称“名噪秘书,志匡王室”,罗姓称“鸟迹徵奇,藻思发琳琅之笔;钱江互瑞,倡言成吴越之功”,傅姓称“尊儒尚学,崇位抑奢”,也不相同。

    更为重要的是,三姓各有自己演变和播迁的历史,有着较大的区别和本质的不同。

    因此,我们在对赖姓进行研究的时候,尽管应首先着眼于它与罗、傅二姓之间在血缘上的共同之处,同时也应看到它们各自的特点,不应一味地认为它们全都尊奉叔颖为祖先,尤其是在罗、傅两姓中,尊奉叔颖为祖先并认为与赖姓同宗的,其实只是一少部分人而已。我们不可以由于在台湾和新加坡等地有三姓同宗联谊会的缘故,就一概地认为所有的三姓都是如此。

                      四、赖姓向南方各省和台湾的迁徙

     关于赖姓发源以后的迁徙问题。是赖姓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更好地为寻根谒祖服务的依据。如果要全面进行研究,显然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这里仅根据手中掌握的资料,重点探讨一下赖姓人向南方各省和台湾的迁徙问题。

    关于赖姓人向南方各省的迁徙活动,目前在海内外流传较广的蕉岭《赖氏族谱》、台北西盛《赖氏族谱》、福建德化《侯卿赖氏族谱》等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如蕉岭《赖氏族谱》记载,赖姓在得姓以后,由于受姓之地在秦汉时期属于颍川郡的管辖范围,因此也多称自己的郡望或堂号为颍川。后来,一部分人在赖庄的率领下由祖居地迁居松阳,至其子赖遇时便落籍为当地人,形成赖姓松阳郡望。后来,这支赖姓人中有一部分人在南朝刘宋元嘉未迁居南康郡揭阳(原注今江西宁都,实则广东揭阳),开创了赖姓南康郡望。此后,这支赖姓中又有人迁居赤竹坪。至隋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赤竹坪改虔化县,他们也改称虔化人。随唐以后,这支赖姓人中又有人相继迁到潭州、汀州、清流、上杭、永定、宁化、永春、漳州、程乡、镇平、平远等地,成为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等省赖姓的最大支派。

    台湾西盛《赖氏族谱·松阳七十二房考略》也记载,他们是在东晋安帝四年(公元400年)迁居潭州丰陆桴原(今湖南长沙一带)的,此后不久又迁到虔州石城礼上里秋溪,至宋代又迁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田心里石壁城,明洪武二年(1369)又迁漳州府平和县葛竹社。此外又有谱称,东晋时,有位名叫赖忠诚的人任处州(今浙江丽水)太守,至其孙赖硕等人时西迁入江西,定居于虔州阳都,其后代便在当地发展繁衍。至唐未时,这支赖姓人又在赖由得率领下从宁都沿古城进入福建,定居于长汀,后又迁居上杭、古田、清流、宁化、永定、连城等地,明清间又进一步迁到广东大埔、梅州、兴宁等地,也是赖姓在南方影响较大的一个支派。

   另外,台中赖罗傅宗亲会的资料也说,居住在松阳的赖姓人大约在南北朝后期的赖灿时因生有七个儿子的缘故而分七支,其中有两支留居松阳,另外五支全部迁往江西。留居松阳的人后来又有一些迁居福建,先后定居在汀州、宁化、上杭、永定、吉田、延平、永安、南靖。诏安的赖延显生子5人,分别迁居平和心田、葛竹、安厚等乡,或者留居当地,分别成为各有关地区的开基祖。

    综合以上各种家谱资料的记载,我们可知道原生活在发祥地或颍川郡的赖姓人大约在东晋时开始向南方迁徙,定居在浙江松阳一带,以后又进一步分衍出南康郡望,并以松阳、南康为中心向江西、福建、湖南、广东等省发展,散居在许多县乡之中,遂使赖姓成为南方大姓之一。

    至于赖姓人向台湾的迁徙,大约开始于明清之际,是由郑成功收复台湾一事引起的。据《台湾文化志》和《云林沿革志》等书记载,早在南明永历三十一年(1677)时,就有原郑成功部将赖某杜某合垦沙连堡社庄及山脚庄,另外还有一位赖姓人与林杞一起入垦台湾竹山镇后埔社东埔虫向,成为第一批进入台湾岛的赖姓人。此后,随着清朝的统治在台湾的确立,又相继有一些赖姓人由东南沿海迁居台湾。这些迁徙可考的约有14次,分布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至道光十五年(1835年)间,其中康熙时期3次,雍正时期1次,乾隆时期7次,嘉庆时期2次,道光时期1次。如据《新埔赖氏族谱》记载,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时,有漳州平和县葛竹乡人赖天经入迁台北板桥镇,成为新埔赖氏开基祖。另据台中赖罗傅宗亲会资料记载,乾隆年间,居住在平和县心田乡的赖云从迁居台中三份埔,有子5人各具才能,人称“心田五美”,后来发展成为台中一带影响最大的赖姓支派。又据《台北县志稿·开辟志》记载,雍正五年(1927年)时,广东人赖玉苍与曹姓人一起迁居台北,倡建今阳明山区士林镇市街。另据《屏东县古碑文集》记载,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时,有位名叫赖永汉的人迁居县中坊街从此也在当地发展繁衍。另外,据德化《侯卿赖氏族谱》载,该县下涌东阳派的赖祖等8个,因前往台湾经商而定于彰化院务三佳春。总计由大陆沿海陆续迁往台湾的赖姓人以原居于福建南部的漳州、泉州各县者为最多,其次为广东饶平、大埔、揭阳、福建宁化等地的人。其中来自福建南部的人在迁入台湾后多居住在沙鹿、鹿港、清水、台南、高雄等地。而来自广东的赖姓人则定居在台湾的北部和中部,如新竹、苗栗、桃园、台中等地。

                              五、赖姓人口及其分布

     在当代,赖姓是在大陆百家大姓中排名第98位、在台湾排名第15或19位的著名姓氏,但其人口数量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数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则由于赖姓人口分布过于广泛,居住地区过于分散,给统计工作留下了较大难度;再则在过去全国性的人口普查中,所重视的多是各地人口的总体数量和职业构成等与现实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统计数字,而忽视了对姓氏使用情况的统计,因此也使我们无法得知赖姓人口的确切数量。不过,尽管如此,一些有心人还是利用这些统计的原始资料进行重新统计,或在一定范围内对姓氏的使用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并且得出了颇能令人满意的结论。今天,我们利用这些抽样调查资料,便可推知赖姓人口的大致数量。

    在近年所进行的人口抽样调查中,较为可信的资料是一些研究者根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所作的抽样调查。在这次抽样调查中,他们把全国分作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等6大区,并分别从中抽出辽宁、北京、上海、福建、广东、陕西、四川作为调查重点。他们共抽查174900人,发现其中有364人姓赖,占人口总数的0.208%,并以此居全国百家大姓的第86位。这是一个非常可贵的数字。我们若以这一人口比例进行人口推算,并假设现在的人口比例与此差别不大的话,那么,在当今大陆12亿人口中,赖姓人口约在240万左右。若再加上台、港及海外的赖姓人口,赖姓的总人口应在260万人上下。

    如果更具体一些说,在对辽宁等地人口姓氏使用情况的抽样调查中,共调查辽宁25029人,其中赖姓有2人,占被调查姓氏的256位;调查北京24948人,其中有6人姓赖,占被调查姓氏的223位,调查上海25092人,其中赖姓仅1人,占被调查姓氏的286位;调查福建25244人,其中有赖姓36人,居被调查姓氏的60位;调查广东25646人,其中有244人姓赖,居被调查姓氏的25位;调查陕西23795人,其中有14人姓赖,占被调查姓氏的246位;调查四川25239人,其中61人姓赖,占被调查姓氏的75位。从这一调查结果可能看出,赖姓人在华东、华南、西南地区的人口比例比较高,在其他地区则相对低一些。

    赖姓人在分布上所以呈南多北少局面,与其历史潮流史源流有密切关系。如历史上的赖姓知名人物多集中在南方,北方较少,甚至几乎没有。如唐代的赖  是雩都人,宋代的赖文俊是处州人,赖绂是清流人,赖良遂是长汀人,赖梦龄是福宁人,赖文政是荆南人;元代赖陆孙是宁化人,赖良是天台人;明代赖厚福是增城人,赖献民是龙岸人,赖瑛是广昌人,赖祖是南康人,赖凤是泉州人,赖迁用是永定人,赖隆是河源人,赖嘉谟是永丰人,赖万耀是英德人,赖道南是永安人,赖燧是平和人;清代赖华钟是明溪人,赖文光是嘉应人,赖以分是仁和人,赖锐是城西人,赖鲲生是会昌人,赖文鸿是广西人;现当代赖和是彭化人,赖心辉是三台人,赖世璜是石城人,赖可可是广东人,赖传珠是赣县人,赖汝樵是平江人,赖若愚是五台人,赖昌祚是瑞金人,赖经邦是吉安人,赖少其是普宁人,赖亚力是内江人。赖其芳是武平人,赖绍尧是汝城人,赖春风是宁冈人,赖祖武是福州人,赖爱光是惠阳人,等等。从上述这些赖姓名人的籍贯上,可以看出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江西、湖南、四川等省,正符合赖姓人在分布上南多北少的基本规律。

                                            (王大良作者系河南省社科院副研究员)


发布时间:2005-6-26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22: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赖氏起源考:赖姓渊源考

赖姓渊源考   

    赖姓在当今中国常见的汉族100大姓中居第98位,人口和分布情况尚无确切统计,但据有关资料估算,赖姓人口约有260万左右,主要集中于我国南方及西南各省区,如江西、浙江、湖南、福建、广东、云南、四川等地,均有赖姓族人聚居。在台湾岛,赖姓人口排列第十九位,近30万人,是当地大姓之一。

    赖姓又是一个很古老的姓氏,他的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赖国,属于以国名为姓氏之类。据唐代林宝《元和姓纂》记载:“赖,《左传》赖国,为楚所灭,以国为氏。汉有交趾太守赖先。”宋代王应麟《姓氏急就篇》引《风俗通》云:“赖氏,国名,以国为氏。”郑樵《通志·氏族略》、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罗泌《路史》及清代张澍《姓氏寻源》等亦有类似记载。总之,古代各种姓氏书都一致记述,赖姓源出于春秋时期的赖国,鲁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赖国被楚国所灭,其公族及子孙遂以原国名命姓,为赖姓。
    但是,对于春秋赖国的来历和变迁,史料记述颇为纷杂,对此,本文略作剖析。

                               一、周代赖子国的地望

     历史文献对古赖国的地望记载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有四处,即:河南鹿邑县东的厉乡,河南息县之包信镇,河南商城县南的赖乡,湖北随州厉山店。

    1、鹿邑厉乡

   《史记·老子列传》称老子为“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其地在今鹿邑县东。《正义》云:“厉,音赖。”意思是古时厉与赖读音同,可通假。《后汉书·郡国志》陈留国载:“苦。春秋时曰相,有赖乡。”晋《太康地记》云:“苦县东有赖乡村,老子所生地。”《魏书·地形志》:“武平有赖乡城。”这里所说的赖乡,均指鹿邑之厉乡,即老子的出生地。
    另据史载,周武王伐商时,曾命伯韦伐厉,俘获甚众。后世学者多认为周武王所伐之厉,即今鹿邑赖乡。商周之际,曾有一支厉(或作赖)人在鹿邑一带建国,为一依附于商朝的小方国,后因受周军讨伐而被迫南迁。

    2、息县包信赖亭

   《后汉书·郡国志》汝南郡载:“褒信侯国,有赖亭,故国。”明确指出褒信赖亭为古赖国故地。宋元以来,又有大量的史籍认定息县包信是古赖子国所在地。《通志·氏族略》云:“赖氏,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赖亭,即其地也。”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说:“赖姓未详,子爵,国在……今蔡州褒信县。”清代很多历史地理学家及地方文献也认同此说。如清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顾栋高《春秋大事表》、沈钦韩《春秋左传地名补注》及清顺治、嘉庆《息县志》等,都认为褒信是赖国故地。今人顾颉刚等编绘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亦标赖国于息县东北。
   当今赖氏族人也多认为其祖居地在息县包信,如《蕉岭赖氏族谱》说:“赖氏,自春秋以来,历世二千余年……而其源则本于赖国……赖国在褒信县,今息县东北,其赖亭则在商城县南。息县、商城皆属河南汝南府光州……是颍川君(郡)为赖国子孙散处之区明矣。”该族谱虽将息县、商城两处赖亭混为一谈,但也认为褒信是古赖国所在地。

   3、商城赖乡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河南汝宁府光州商城县说:“赖亭,在县南,春秋时赖国也。昭四年,楚灭之,楚子欲迁寻(许)于赖,即此。志云‘殷城县有赖亭’”。近人何光岳撰《炎黄源流史》更具体地说:“赖国之赖乡在商城县南四十里的通城店。店临九水河,为九井之水所汇。北汇灌水而注入淮河。九井是烈山氏的诞生地,故被赖人由鹿邑的赖乡南移到商城的赖乡,以后再西移至随州厉乡之九井。可见凡有九井之地,都有关于神农氏、烈山氏诞生的传说,故商城之厉乡为赖国所迁之地无疑。”这段文字的意见是,古赖国源出于神农氏炎帝之后的一支烈山氏,商城赖乡有许多关于炎帝、烈山氏诞生的传说,因此是赖国所迁之地。

   4、湖北随州厉乡

  《左传》桓公十三年载:“楚屈瑕伐罗……楚子使赖人追之,不及。”杜预注云:“赖国在义阳随县。赖人,仕于楚者。”杨伯峻说:“赖,国名,今湖北随县东北有厉山店,当即其地。或以为在河南省商城县南,恐不可信。”杨氏在此否定赖国在商城县南。又据《春秋》僖公十五年载:“楚人伐徐。”齐国为报复楚国,便与宋、陈、卫、郑、许、曹会盟于牡丘,后又联合曹国伐厉。对于齐、曹之师所伐之厉,杜预注道:“厉,楚与国,义阳随县北有厉乡。”杨伯峻认为此厉应是河南鹿邑厉乡。他说:“厉,国名。惠栋(清人,撰有《后汉书补注》)《补注》以为即桓公十三年《传》之赖,在今湖北随县之厉山店,此晋、宋以来之传说。王夫人《稗疏》则以为此又一厉,即今河南省鹿邑县东老子所生之苦县厉乡。
    以地理考之,齐移救徐之师以伐厉,《稗疏》之说较合” 不论上述诸家对齐、曹之师伐厉的地点怎样分歧,他们都认为周代赖子国应在今湖北随州一带。而当今出版的一些著述也附和此说。如近几年出版的《姓氏辞典》(王万邦著)、《中国姓氏起源》(史国强著)等,均说赖国在湖北随县。
    综上可见,对周代赖国的地望,文献记载主要有四处。那么,赖氏得姓的赖国究竟在哪里?我认为,要想确定此事,关键是弄清赖子国灭亡的时间和地点,因为赖氏得姓是在赖国灭亡之后,以国为氏。

                              二、赖国灭亡的地点

    春秋赖子国于鲁昭公四年,即公元前538年被楚灵王所灭,对此,史家均无歧议。而赖国灭亡之地,各家说法不一。
    鹿邑厉乡,或称赖乡,为商周之际赖人初建国之地,周初即被迫南迁,而国尚未亡,不存在得姓受氏问题,可以排除不计。
    商城赖乡,自清代始有顾祖禹提出商地县南有赖亭,楚灭赖后,“欲迁许于赖,即此。”而其根据是“志云:殷城县有赖亭。”顾氏所据之“志”不得而知。查殷城县,本汉期思县地,南朝宋侨立苞信县于此,曰西苞信。梁改称苞信隋开皇四年更名为殷城,宋初避讳改名商城。故城在今商城县西。由此可知,殷城得名较晚,其前身曾名苞信,是南北朝时宋朝为安置流民,侨立(息县)苞信县于此地。所以,殷城亭很可能是由息县苞信赖亭附会于该地。故扬伯峻认为:“或以为在河南省商城县南,恐不可信。”因而商城赖乡也不是春秋赖子国灭亡之处。
   随州厉乡,被一些学者认定为楚灵王灭赖之地。据《春秋》昭公四年秋七月记载:“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沈子、淮夷伐吴,执齐庆封,杀之,遂灭赖。”《左传》详述其事云:“秋七月,楚子以诸侯伐吴……使屈申围朱方(地在今江苏镇江市丹徙镇南),克之,执齐庆封而尽灭其族。……遂以诸侯灭赖。赖子面缚衔壁,士袒,舆榇从之,造于中军。王问诸椒举,对曰: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壁,焚其榇。王从之。迁赖于鄢。楚子欲迁许于赖使斗韦龟与公子弃疾城之而还”。对于这件事,杨伯峻说:“赖《公羊》作厉。即桓公二年《传》之赖国,今湖北随县东北之厉山店。”此说恐有误,因其立足点是“厉、赖”古音同通假,汉代以来一些史籍均记后作赖,所以厉国就是赖国。
    但是,春秋时期的厉与赖是否为一国,尚属疑案。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说:“按赖与厉,旧作两国,《通典》、《通志》、《通鉴地理通释》、《春秋地名考》、《方舆纪要》皆同主分列,顾栋高则谓厉与赖通,实为一国。”由此可知,厉与赖,历来被视作两个小国,直至清代,始有人将二国合为一国。其后,台湾学者陈褩及《中国史稿》等同意此说。陈褩在《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撰异》中说:“赖即厉,非二国矣。”《中国史稿》东周列国存灭表亦列赖、厉为一国。然而,要想确认赖、厉为一国,还需要新的考古资料予以证实。因赖、厉二字虽古时音同通假,但从字源、字形、字义上看并无丝毫联系,若仅凭音同通假就认定厉就是赖,似乎有些牵强。
    春秋时的厉和赖不是一国,史书早有明载。《晋书·地理志》云:“见于春秋经传者百有七十国焉,百三十九知其所居。”其中列赖、厉为二国。唐杜佑《通典》亦以赖、厉为二国。关于厉国,据文献记载在今湖北随州之北。《汉书·地理志》载:“南阳君随厉乡,故厉国也。”注:“厉,读音赖。”《帝王世纪》云:“神农氏起列山为列山氏,今随厉乡是也。”《风俗通》云:“厉氏,国名。神农生于厉乡,所谓烈山氏也。《春秋时为厉国》”《古今姓氏书辨证》说:“厉,谨按《春秋》,厉国在义阳随县北之厉乡,楚与国也。其后以国有氏。汉有义阳侯厉温敦,后居东阳。”从这些记载可知,厉国本出自姜姓炎帝之后的一支烈山氏,建国于今湖北随州北之厉乡。其后以国为氏,有厉姓。
    厉国灭于何时,史无详载,有人把它记为楚灵王所灭之赖,也有人说厉国于春秋时改名为随国,即《左传》桓公六年“汉东之国随为大”之随国。本世纪70年代未,随县出土了曾侯乙墓,李学勤先生曾据之提出“随即曾”,也就是随国就是曾国。后来有人指出,春秋时本无随国之名。“可能是《春秋》、《左传》作者为贬低曾国(因曾国长期追随楚国与周为敌)而记为随国的。”由此看来,厉、随、曾三国关系密切,可能是一国多名,或前后交替于一地。又据古姓氏书载,古厉、随、曾灭亡后有厉姓、随姓、曾姓,但这三姓人从未有与赖姓联宗者。可见随州之厉虽古读作“赖”,实与春秋楚子灭赖毫无关系。
   又据《左传》所记,春秋昭四年楚国灭赖之前,六月,楚王会合诸侯于申(杨伯峻说此申在今南阳市北)。七月,楚出兵伐吴,八月、攻克朱方,其地在今江苏镇江市南,然后回师灭赖。当时楚都在郢,即今湖北江陵一带。如果赖国在今湖北随州,位于楚郢都之南稍东,则不在楚军回师路上。而楚军于一月之间,由南阳出发,东抵今镇江“克朱方”,现迂回于随州灭赖往返数千里而作战,似乎不太可能。杨伯峻曾对此解释说:“克朱方与灭赖盖以两支军同时进行……《传》先叙克朱方,屈申为帅,而灭赖,则楚子自帅,故知分为二军。”这种解释似有一定道理,但《左传》叙楚克朱方时,楚王似亲自在场。当时楚军执庆封,欲杀之。椒举劝阻楚王说:“臣听说没有缺点的人才可以诛戮别人。庆封就是因为违背君命,才在这里被擒,他肯服服帖帖地被诛戮吗?如是丑事在诸侯中宣扬,为什么要那么做呢?”楚王不听,让庆封背上斧铖,在诸侯军队中巡行示众,还让他说:“不要有人像齐国的庆封那样杀死他的国君,削弱国君的孤儿,来和他的大夫会盟!”庆封说:“不要有人像楚灵王的庶子围杀死他的国君—哥哥的儿子麋,而取代他,来和诸侯会盟!”楚王赶紧让人把庆封杀了。据此,杀庆封时楚王在场,就不可能再自帅一军去随州灭赖。以地理考之,昭四年六月楚王会诸侯于申,应是东申,即今河南信阳市一带。然后楚挥师向东伐吴,克朱方,回师途经今息县包信附近,因赖人未会楚之盟,遂顺手灭之。所以,楚灵王所灭之赖是在今包信一带。
    包信赖亭为楚灭赖之地,对此,史不乏书。如前文所引,《后汉书·郡国志》载:“褒信侯国,有赖亭,故国。”这是较早见于记载的包信之赖国,其文出自晋代史学家司马彪之手,必有依据。此后,宋代郑樵更明确地说:“赖氏,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赖亭,即春地也。昭四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指出赖姓源出于褒信赖子国。宋代以后,又有许多学者和地方文献认定包信为春秋赖国故地。如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说:“赖姓未详,子爵,国在……今蔡州褒信县。”清初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云:“昭四年……执齐庆封杀之,遂灭赖……《后汉志》褒信有赖亭,故赖国。《文献通考》云;赖国在褒信县。汉褒信县,刘宋改苞信,元省为包信镇,今在息县东北。”清沈钦韩《春秋左传地名补注》载:“汝南褒信侯国有赖亭。”清顺治《息县志》载:“赖子未详始封姓氏,子爵,武王十有三年已卯建国,至景王七年癸亥秋七月楚子以诸侯伐吴,遂灭赖……迁赖于鄢,遂亡。传国历五百八十五年。清嘉庆《息县志》云:“褒信在息县东北七十里,后废为集,古赖国,今赖亭是。”清张澍《姓氏寻源》说:“《风俗通》云:春秋时有赖国,其后以国为氏。澍按:司马彪曰:汝南褒侯(一作信)县有赖亭,故国。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非炎帝后之赖。春秋灭赖,古本作厉,世以为即厉,非也。”
    即如主张厉、赖为一国的顾栋高、陈褩等也不否定褒信曾为赖子国故地。顾栋高《春秋大事表》说:“息县西南七里有息城,赖在息县东北。”陈褩则称:“河南鹿邑、商城、息县湖北随四县,并有厉、赖之遗址,如除去随县不过为厉山氏出生地,且已属随侯之国。可以不计,则只余鹿邑、商城与息县之赖。鹿邑县南距息县二百数十里,小国迁徙毋常,故此三地并有其遗址。”
    另外,顾颉刚、谭其骧等编绘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明标赖国于今息县东北。
    综上,息县包信为古赖子国所在地和亡国之处,已为众多的历史典籍所认定。近几年在息县包信镇附近出土有十余种形状各异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箭头和楚国金币等,并发现了周代古城遗址,从而证实古文献记载无误。

                     三、褒信赖子国出自姬姓的传说

    对于春秋赖子国的来历,值得注意的是赖氏族人的传说。据明、清以来的各种赖氏家谱记载,赖姓源出于姬姓,是周武王之弟姬叔颖(或作颍)的后代。《中国文化大博览·一百大姓考》说:“赖氏,出自姬姓。综据《风俗通》、《通志·氏族略》、《文献通考》载,周武王弟叔颖,受封于赖(在今河南省),鲁昭公四年,为楚灵王所灭,其后以国为氏。据谱载:赖氏族人为避楚灵王之害,有改罗、傅二氏者,以其毗邻,兼有姻戚关系,故有赖、罗、傅联宗之说。”《台湾百家姓与大陆源流》称:“源于赖姓的赖国,是春秋时周武王之弟叔颖所建,为当时的一个侯爵之国(应为子爵)。于鲁昭公四年,被楚国所灭后,赖国的后代子孙以国为氏而开始了赖姓。实际上,赖氏也是黄帝姬姓的子孙。”
    这些传说均来自赖氏谱牒,虽不尽准确,却也绝非空穴来风。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历来就有敬宗崇祖的传统,重视传宗接代,如无特殊情况,绝不会轻易改变姓氏,更不会无缘无故地去冒认祖宗。赖姓人世代尊奉姬叔颖为始祖,并认为赖国出自姬姓封国,必有依据,只因年代久远,史迹湮灭,难以稽寻罢了。尽管如此,赖姓源出姬姓并非完全无线索可寻。据宋代罗泌《路史》说:“赖,子爵,蔡州褒信有赖亭,楚灭之(昭四年),非炎帝后。”这说明,在宋代已有“褒信赖国”不是出自姜姓炎帝之后的说法。史泌还特别说明道:“春秋灭赖,古本即厉,故世以为即厉,非也。”指出春秋时的厉、赖不是非曲直国。而春秋厉国,一般认为是出自炎帝之后的烈山氏,即出自姜姓。这里,罗泌虽未明说赖国源于姬姓,但据赖氏族人世代相传为姬叔颖之后,亦可以判定赖国为姬姓封国无疑。
    另外,本世纪60年代,台湾赖、罗、傅三姓宗亲会根据族谱传说编有一首会歌云:“赖罗傅,我宗亲,休戚相依,齿与唇。不论富贵,不论清贫,同是文王后代人。—”无独有偶,近年来,息县赖氏研究会在包信镇调查发现,这一带也流传有许多关于赖、罗、傅三姓联宗的故事,说是赖国灭亡后,残存下来的赖人为避楚灵王之害,相约改姓为罗、傅、看守祖坟。并且在今包信镇周围,“姓傅的村庄星罗棋布,围绕古城和叔颖公陵墓的大命脉城、小傅庄、大傅围孜、小傅围孜、傅小庄和前傅楼,傅腰庄、傅后楼,万人一姓,无有旁姓。周围乡镇罗、傅两姓列多,自古以来,两姓不通婚。”这说明,海内外都有赖、罗、傅三姓同宗的传说,并非历史巧合。当然,关于赖国始祖姬叔颍其人其事,于史无征,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但赖姓的发源地和祖居地在今息县包信一带,则确凿无疑。
                          (刘翔南作者系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副编审)
发布时间:2005-6-26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9 22: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9 23: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零陵、永州是两个重要的古地名。永州在隋朝以前称零陵。隋朝以后,永州、零陵成为一地二名。

  零陵得名于舜葬九疑。《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这里所说的零陵,实际上就是舜陵,或者说是舜陵的别称或美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立零陵县,也有纪念舜帝之意。隋文帝统一中国后,按“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废除州、郡、县制,实行州、县制。因郡西南有“永山永水”,将零陵郡改置永州总管府。从置永州总管府到现在,永州这一地名和行政区划名称,已经存在1400多年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9 23: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赖氏迁移路线??

息县------颍川---零陵----成都----汉中-----西乡(丰宁)----宁都----松阳---宁都----七宣八派各徒一方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9 23: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凌迪知 字穉哲,号绎泉,明代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世宗时官至兵
部员外郎。《古今万姓统语》,姓氏谱录,一四六卷,依姓氏分韵编次,记载各姓
著名人物的籍贯、事迹。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20 00: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屹立在处州三县屋脊的千年古刹━云和“经堂下”

在浙江云和县地图的西北边沿处,有一个小圆圈,一行小字:“经堂下”,人们显然会认为是一个村庄,殊不知,这里屹立着一座规模宏伟的千年古刹。这里何时有庙,年纪最大的老人也无从知晓,只知非常久远。距此一里许,有赖氏村庄“三望排”,系松阳赖性同一支系,与松阳城西赖氏为兄弟。相传“经堂下”原为赖氏的随带香火,赖氏谱载:公赖忠诚,于东晋兴宁元年(363)任虔州(江西)知府,辞官后举家卜居松阳,闽粤赖氏,均为松阳赖氏之后。后有史料记载:乾隆初年(1736),王增山从福建迁至云和桃子坑村三望排定居,在此处重设“益经堂”,供奉西方三圣之一的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咸丰元年(1851)夏月,由王增山后人及周围村民集资,在此处重修观音堂。据推算,古刹建庙旧址距今已1600余年。清光绪、民国年间进行过修缮,中国“文革”的硝烟曾给她带来破坏性的灾难,而虔诚的善男信女没有忘记对她荫佑的感恩,最后一次修缮时间是两千年十月。

  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这里海拨800余米,处于高山之巅,庙址属云和地界,北邻松阳,西行龙泉,处于三县分水山脉的屋脊,四周眼望,惟馀莽莽。每当雨天,雾气缭绕,仿佛置身于仙界。古刹虽处于高山,而庙址却位于平洼之地,一块平地约有2亩见方,左右青龙、白虎分明,山环水抱,玄武来龙绵延起伏,前望朱雀秀丽挺拨,煞是一番风景。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20 00: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松阳卯山风景名胜区

卯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古市镇东北1公里处。面积约3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431.8米。卯山山势平缓,秀松如展,怪石鳞鳞,昔为道家叶法善修炼之所。叶法善(616--720)字道元,松阳人,为唐朝名道士,深究道教精义和方丹金石之术。处高宗、则天、中宗历五十年,往来名山,常应诏入内廷,被尊为上宾。在道、佛两教中,以其声望和道术,始终未失尊宠。先天二年(713),拜鸿胪卿,再封越国公。法善不以爵位之尊贵所动,仍为道士。开元八年(720)老死在长安景龙观。二十七年,唐玄宗李隆基作《叶尊师碑记》悼法善。卯山山顶原有通天宫、点易亭、紫霞馆等久废,山腰有道院、俭公祠、白鹤洞等古迹犹存,俭公祠为松阳叶姓后裔纪念始祖叶俭而建。旁为叶俭第十七世孙叶法善道院,内有天师渠、浴丹池,泉清现底、水质甘冽,冬暖夏凉,终年不涸。抗日战争期间,浙江湘湖师范、私立俭公中学曾设于此。
     山下东角垄村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松阳郡赖氏宗祠,保存完好。1993年,台湾省台中市赖氏宗亲会曾来此寻根问祖。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20 00: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赖若愚(1910-1958)原名耒秉敬

赖若愚(1910-1958)原名耒秉敬。山西五台人。出生在一个商人家中,早年在家乡上中学,毕业后考取北京大学工学院。1929年10月在北大工学院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暑假被派往上海中央训练班接受组织暴动训练。回京后任北京军委书记,并参加了行动委员会。1930年11月被捕入狱。1932年8月出狱后被派往太原,任中共山西特委组织部长。1933年春回到五台家中,后因太原党组织受到破坏,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到1934年底正式恢复组织关系。1935年被派往张家口税务局工作。1936年4月任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干事。10月开始做人民武装工作,长期从事地下斗争。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去延安进中央党校学习。12月任中共山西晋城县委书记。1939年3月调任晋冀豫区委党校副校长,后任校长。8月任晋冀豫区晋中地委书记。1943年3月任太行区党委组织部长,1947年11月任太行区党委书记。1948年10月任中共太原市委书记。1949年9月任山西省委副书记。1950年9月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山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同时兼任山西省军区政治委员和中共中央华北局委员。1952年调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在1953年召开的中国工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总工会主席。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1956年9月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58年5月20日因病在北京去世。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他去世后不久,在5月26日到8月5日召开的全国总工会党组第三次扩大会议上,与全总的其他领导人一起受到错误的批判,被定为“严重的右倾机会主义和宗派主义的错误”。1979年6月全国总工会做出《关于赖若愚同志问题的复查结论》,否定了原结论,得到彻底平反,恢复了名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20 00: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赖昌作(1907-1936)又称赖昌祚。江西瑞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少时学徒做工。1926年秋参加工会。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先后任共青团瑞金县瑞林区委书记、小共瑞林区委书记、中共瑞金城区委书记、中共瑞金县委书记等职。工作积极负责,作风深入,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发展生产,拥军优属,动员群众支援红军反“围剿”作战。1933年9月调到中共中央局机关工作。同年12月任瑞金中央扩大红军突击总队河东区突击队队长,按期超额完成“扩红”任务,受到表彰。1934年7月调任中共闽赣省委书记。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领导发动群众支援第五次反“围剿”,部署开展边区游击战争。同年10月中共中央、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奉命留在原地坚持斗争。他不顾病情日益严重,迅速组织闽赣省党政军机关和部队,转入分散的游击战争。12月底,中共中央苏区分局决定成立中共瑞林特委,任书记。他在铜钵山区主持特委开展工作,组成百余人的游击大队,派干部下山恢复建立地下党组织,广泛开展游击活动。1935年5月主持会议,将游击队分成9支小分队,分散活动,坚持斗争。1936年夏因病情恶化,转移到瑞金罗汉岩养病。不久遭叛徒杀害。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20 00: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赖经邦(1899-1928)原名赖泽智,号有济。江西吉安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6岁入东固涧东书院读书。1919年夏毕业后,考入吉安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23年7月毕业,到吉安永和高等小学任教。192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北伐军刚收复成立的县教育局巡学员。同年冬被派回东固发展建立中共产党的组织。1927年2月主持成立东固秘密党小组,成立九区农民协会,组织农民自卫军,领导开展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9月主持成立中共东(固)(南)龙党支部,任书记。不久成立东固农民协会,任执行委员,成立东龙游击队兼任队长,领导开展东固地区的农民武装斗争。10月,争取—“三点会”首领段月泉率绿林武装加入游击队。他率东龙游击队攻打富田、永和圩和吉水水南圩等地民团,转战永丰发动群众,不断得到发展。同年12月下旬,根据中共赣西特委指示,将东龙与永吉两支游击队编成江西工农革命军第七纵队,任党代表兼参谋长。1928年2月,率纵队到兴国支援崇贤农民暴动,歼灭反动靖卫团。随后奔袭太和天符庙靖卫团,攻打永丰罗坊和吉水水南的反动武装,接连获胜。领导逐步建立起东固的武装割据地区,成立了中共东龙区委,他是赣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最早的创建人之一。同年6月30日,率领第七纵队攻打枫边靖卫团,在战斗中遭敌人包围被俘。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旋即壮烈牺牲。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3 07: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