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by homo at 2005-12-5 09:12
情系珠江是否能清楚地说明,作为DNA分子重要组成单元的取代嘧啶,为什么
只能以二级胺的形式稳定存在?对于任何一个试图真正理解DNA的人来说,这
是相当基础的。你可以使用任何语言回答,但是我敢肯定你根本无法 ...
[quote]Posted by homo at 2005-12-5 09:38
我参加过的学术会议,还没有多少人ppt不是用英文做的。我看过的中国人写的有质量的论文,还没有多少不是用英文写的。我们这里甚至有些本科生专业课程的教材作业考试全部是英文的。建议珠江来我们这吼一嗓子,让大家都改用中文,不要“向中国人民耀武扬威“。
还有,珠江反复说我的帖子中有病句,却一直没有明确指出哪句话是病句。哪怕有病句又有什么要紧?从严格的语法观点来看,中文的论坛上有多少帖子没有错字、病句?你使用的“咸虾灿“这个词符合规范的中文书面语的标准吗?你不是以写东西为职业的么?
何况这里并非是咬文嚼字之所,只要不是吃饱了撑的,谁看文献会从语法方面方面研究?倒是对生物科学一窍不通的文盲,津津乐道于咬文嚼字,其实是借机人身攻击,转移话题。如果不知道嘧啶的互变异构,那么就说不知道,这样除了表明你自己对现代生物学一无所知,根本不知道DNA为何物以外,没有资格在这里对血统问题说三道四以外,并不峤档湍愕牡赖滤
Posted by jf01 at 2005-12-5 23:19
客家是在山区一直以来不断的同化畲瑶等少数民族,广府在平原自古以来也不断的同化众多南来的汉人,到了科学发达的今天,两份生物学报告仍然显示广府的汉族血统比例低于客家的汉族血统比例。从这里可以看出,两个族群的早期来源是多么的不同呀。
有时想想很有意思,早期的广府汉族血统比例是多么的低,反到广府人一直以来处处宣传我们是少数民族,真是钱有时能让人晕了头。
傻猫要是想在客家人民面前炫耀广府的汉族血统,看来还要等几十年,等到那些南来的汉人的后代都认同广府时,才能有所谓的“扬眉吐气”呀。你就慢慢的等吧,就快要赶上客家了,别灰心。
Posted by 情系珠江 at 2005-12-5 08:27
1、那篇“英文”是怎么回事,只要回头看看,就可知某些人的水平和心态是怎么回事了。错字、病句那么明显,有人还拿着这个东东来向中国人民耀武扬威 我就接触过其专业与英语密切相关的生物学、矿物学(参加过原子弹试验)、航空等方面的专家,英语水平之高,而且在国内、海外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专业水平和为人的风范岂是某些“咸虾灿”能比的。专家讨论问题都无需外文,只有全新出现的外文信息或者专业性很强的名词才会用外文来注解,而O蛋及其徒弟用蹩脚英文 “甩书包”的搞笑言论,就是因为中文一塌糊涂,辩论不过,心虚之下成了“咸虾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