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4-11-4 19: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韩江不肖生 at 2004-11-1 01:42
田先生的逻辑有什么问题?我实在看不出来。田并没有说广府只有疍家,也没有说广府来源不是最多的。珠江却硬要给人家套上“罪名”并加以驳斥,此非仁者之辩,乃侫者之辞。珠江这类的做法不算少。
总的感觉情系珠江 ...
田先生的逻辑有什么问题?近代融进广府民系的水上居民(疍家)约几十万人,所占比例不大。而且体质特征与华南汉族并无质的分别。即使有很大分别,也不足以影响到整个广府民系体质特征相对偏北。
我不是搞学术的,不管何种观点,与我都没有利害关系,旁观者清,上网砸砖、抛砖引玉而已。
李敖、柏杨都不是历史学家。学历史出身的不等于历史学家,只要文学细胞活跃的不同常人,即使是历史学家也会变成姚雪垠第二,把自己的伟大思想灌输到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中,浑身每一个细胞都是长篇小说。这方面,文学才子司马迁、吴晗、郭沫若等等的资格更老、经验更加丰富。与文笔平平的“纯正”历史学家司马光相比,司马光的“细胞”都是硬梆梆、没甚么水分的,但离历史真实十分贴近。
元朝对核心区与边缘区的统治方式是不同的(下文有述)。
广东汉族三民系均以土著为主体,融进历代移民而成。熟悉广东情况的都知道,三民系均具有华南人特征,一般情况下难以区分,只有仔细探究才能发现差别。中山大学的研究,研究对象达910人,此前还有长达数十年的零星田野调查,是客观的、准确的。
韩愈、柳宗元、苏东坡等人被贬南迁,不是在广府地区。据研究,广府地区的经济文化强势在宋代已经形成,广州则从汉代开始就是发达的商埠(专家有“发达的广州、落后的广东”的观点)。您说“只有象客家先民这样在北方痛失家园,带着国恨家仇而举族南迁寻找新的家园的人群才会产生大规模移民的现象,而他们来到南方,平原地区的资源已经有当地土著(而不是什么更早南下的北方移民及后裔)所占据,他们只能迁到条件恶劣的人烟稀少的开发较迟的山区,后与畲、瑶等少数民族融合为客家民系,从这点(客家的成因)上说,客家比广府、潮汕民系带有更多的北方中原汉族血统。”这种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难道古代的移民像直升飞机空投,从空中看到平原人烟稠密,于是转飞到山区?三大民系形成的时空不同,都有山脉阻隔。“举族南迁”的神话是经不起历史研究、民俗研究、人类体质研究、基因研究的检验的。
“多数北方人认为客家话比广府话、潮汕话更容易听懂”,那是因为他们听的是客家话的“文读”,明清的书院正音,与汉剧一样,是缺乏群众基础的,与老百姓的本色语言差异很大。真正的客家话,北方人一句也听不懂。在韶关、清远乃至梅州,现在都有不少北方人才被引进,我专门问过他们,都说听不懂当地人说话,在韶关、清远的,则是分不清他们到底在说白话还是客家话。如果“文读”说书面语可以算数,那么当普通话在客家地区通行的时候,或者客家话深受普通话影响而趋同于北方话(正如壮语“文读”趋同于柳州官话)的时候,能否就印证了北京人“南迁”的历史?
(饭后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