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5-3-9 02: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曾温公
从多姓村到单姓村:东南宗族社会生存策略研究——以粤东丰顺县为例
所属栏目 > 研究泛论
作者:曾祥委 发布时间:2005-1-13 12:54:32 点击数:406
提 要:通过丰顺县的个案,探讨福建、广东普遍的单姓村聚落的形成原因。田野作业结果表明,丰顺的单姓村,原来多数是多姓村,人们趋向大人口群形式聚居,后来被单姓村取代。强姓以兼并、驱逐以致肉体消灭的方式实现村落的宗族占有。笔者认为:南方丘陵地区小水源水稻耕作的经济形式及其引起的生存斗争导致了客家大人口群聚居的生存方式;宗族由于有更多的统合手段,更缜密的组织,得以最后取代异姓聚居群。在这个过程中,地理环境、时间长度和技术发展水平都有影响;生存需要决定客家的文化,生存斗争是客家传统社会的原动力,姓氏、宗族组织、祖灵崇拜、神明崇拜等等,都是客家的生存策略。
关键词:宗族 多姓村 单姓村 生存策略
研究中国东南宗族的学者,发现这里普遍呈现单姓村聚居形式,与其他地区大异其趣。
弗里德曼在《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一书中说:“几乎在中国的每一个地方,几个紧密相连的村落构成农村社会的基本单位。氏族通常只是村落的一个部分。但是,在福建和广东两省,宗族和村落明显地重合在一起,以致许多村落只有单个宗族,继嗣和地方社区的重叠在这个国家的其他地区也已经发现,特别在中部的省份,但在中国的东南地区,这种情况似乎最为明显。”①
东南沿海的宗族何以采取这样的聚居形式?学界迄今没有作出正面的回答。作者选取粤东丰顺县进行考察,试图解释这个问题。
一、区位背景
丰顺县位于广东梅县、汕头两地区交界处,与梅县、兴宁、五华、大埔、揭西、揭阳、潮州为邻。古代著名的揭阳岭距县城只有十余公里,古道蜿延,至今还有隋末陈政、陈元光和宋代朱熹的遗迹。榕江北河的支流夹城而下。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水运仍很兴旺。大批货物由此处上岸,再由挑夫送往梅县的畲坑等处。而山区的各种土产则由此处下船,运往下游的“潮揭三阳”。作为货物的集散地,交通、运输、商贸、服务行业一直兴旺。五十年代后,水运衰落,仅靠一条公路沟通外界,货物集散地的功能消失,商贸随之受到影响。五、六、七十年代曾建立过一些国营小工业,进入八十年代后大都破产。近二十年来,民间发展五金加工业,逐渐形成一定规模。但整个县仍以农业为主。汤坑镇是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五十年代初,常住人口已近万人,五十年代改为县城后,人口一直增加,近年已达八万余人,县城的范围也大大扩大。城内通用潮州话和客家话。以城为界,东南是潮语区,揭阳县界仅五公里,西北则为客家语区。县城一带三十里方圆的客家话,被称为“半山福”,意为既有山客话的特点,也有福佬话的特点,与揭西、新丰县城和福建汀州的客家话最为相同。如果从人口的比例来说,丰顺县的客家人约占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潮州人约占百分之十五。而在城中则不感到那种人占优势。
根据史料和地方文献以及族谱的记载,该地的人口是明初以后重建的。宋末元初,梅江和韩江流域的许多宗族参加了文天祥的抗元斗争,遭到元军的残酷镇压,“兵败,地为之墟”。明初以后,闽西、闽南大量移民进入该地,形成了今天的人口格局。目前,该地的宗族绝大部分是这一时期迁入的。都可泛指为“客家”。
宗教背景,民间普遍建有“老爷宫”,敬奉三山国王,大王爷(刘)、二王爷(关)、三王爷(张)、北帝、七姑娘等神祗。其中,二王爷关公的崇拜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城内有两处专门的关爷庙,一在县城东边的制高点金瓯山顶俯瞰全城,另一在老城的中心十字街处。老城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叫“关爷前”,庙前的横街左为“布街”,右为“米街”,都是旧日殷实商家所在。整个县城的商业区,都以关爷庙前为中心扩展而成。
此外,佛教在当地有相当程度的影响,五十年代以前有数处寺院尼庵,其中城北太平寺最为有名,是近代名人丁日昌读书处。近年香火鼎盛,地盘亦相应扩张,有大批信众。
外来宗教在当地发展较早,民国时有基督教、天主教堂共四处。基督教的各个派别如长老会、浸信会、安息日会和聚会处都有组织。基督教和天主教都办有学校,信徒达数百人。
笔者的考察,主要在县城附近的汤坑、汤西、汤南、北斗、东联等镇进行。
二、单姓村:宗族兼并的结果
田野作业的结果表明:单姓村的现象在丰顺县几乎没有例外。原来多姓共居的许多村落,慢慢也变成了单姓村。单个的宗族总是倾向大人口群共居;同姓宗族也趋向共居,产生大面积的同姓村落群;同一地域性的同姓用联宗的方式表现出追求大人口群的趋势。
个案一,汤西镇的新棠寨。
现在是曾姓的村落。但是,村中保存的一块清朝道光庚寅十五年的公约碑,表明这里原来是多姓村。其文曰:为遵守前约立碑申明以肃寨规事,缘我新棠寨自康熙初年韧建,世居此寨者,惟曾、陈、刁、梁、朱、李、黄七姓同居,耕读为业,世相亲爱,至今一百六十余年,但前辈成议立约,必祖父在此世居嫡派,前有移出他处者,后裔方许入寨,至他乡异姓,并七姓中之同姓,非我世居子孙,断不容入寨插居,兹因日久人繁,恐有不肖招引匪类入寨滋事,故众议立碑申明,永彰古例,有敢违约,将招引者合众送官,务宜恪守前规,毋犯禁约,则和气致祥,万福攸同矣。
道光庚寅十五年冬月立
从该碑看:
该寨立寨于18世纪初,其时七姓共居,可见仍处于人口不拥挤或稀少状态,需要多姓力量守望相助;
其曾姓由近处的河沟村迁来,仍要与他姓共居,可见,曾姓仍力量有限;
19世纪30年代即道光年间,该寨仍七姓同居,但已经人口拥挤,可能已出现打破平衡的状况,因此,有必要立碑禁止外人迁入;
该寨到民国时,已变成曾姓的单姓村,因而,从19世纪30年代起,到上世纪初,是其他各姓消失的时间,曾姓的力量一下子壮大起来,最后独占了该寨。
于是,出现一个问题:原寨中的其他六姓那里去了?
目前所知的情况是:
寨中原有的刁、梁、朱、李四姓后来下落不明,在汤西镇范围内,四姓并无大人口群。换句话说,是弱姓;
黄姓,在同一镇内有万人以上连片居住的人口群,但新棠寨附近,并无黄姓村落;
陈姓是曾姓强邻,其力量总体上强于曾姓,自清朝同治年间起,两姓交恶后,时常磨擦,甚至械斗。
该寨曾姓,发脉于寨西不远处的河沟寨,属曾温氏,连同邻近的新洋、和安连片同姓居住,目前已近5000余人,形成一个较大的聚居群。
个案二:汤南镇的罗姓。
罗姓在县内素称大姓。根据族谱记载:其始祖罗安于南宋末年由福建莆田迁来,但至明朝时还算不上强姓,与其他潘、胡、黄、林、张、邓、曾、廉、泷、黎、刘、廖、邢、丘、李、王等十七姓共居,共建有红狮古庙,祀三山国王。但是,这个古庙,现在只剩罗姓人承祀了。目前,汤南罗姓连片四万余人居住,上述不少姓氏都不见了。据调查:到明朝初年黄姓还很强,曾经在官司上胜了罗姓,使罗姓八世祖气得吐血。后来明末崇祯年间,出了进士罗万杰,曾任吏部主事,此后罗姓成了当地最强的大姓,到清初时人口已达万人,连地名也改成“罗家约”
清乾隆三年,设置丰顺县时,揭阳县蓝田都九、十两图划归丰顺县,但世居此处的罗氏不同意。其理由是:“本族数百年来,属潮州揭邑,传统习俗,学子从师,士子科场,习农学艺,商贾买卖,皆趋潮汕。北方崇山峻岭,客家习俗,语言不通,罗氏宗族向来世代簪缨,科甲蝉联,若划归丰顺县,恐仕途闭塞,科甲无望,请求勿划归丰顺县。”官府只好与罗氏签约:“罗家如划为丰顺县后,五十年内如无殿试科甲,则可重归揭阳县。”②后来,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罗龙光会试中五十四名,殿试三甲第四十三名进士,至此罗家约才永归丰顺县管辖。
罗姓强盛起来后,人多势众,其他各姓在清初后纷纷迁走。现在隔河不远属揭阳县的汾水,地方不大,但姓氏繁多,据了解有不少是当年被迫从现在罗姓的地方迁出,到这个边缘的地方立足的。
目前汤南镇53个自然村43000人中,杂姓合共不超过1200人,其他的都是罗姓,其中新楼的新埔黄,现有100人左右,曾经姓罗,直到50年代土改以后,才复原姓。
调查时,罗姓乡民的回答是:杂姓“从清初开始大部分陆续迁走了,一部分不想迁走的自愿改姓罗了。”
个案三:汤坑镇徐姓。
现在的三汤片,大姓素称“徐、罗、张”,都是联片数万人聚居,徐姓排在首位。
关于徐姓的发迹,通常被归决于祖上得到了好风水。其中一个故事流传甚广:
徐姓原来人口不多,处于弱势,而舅家杨姓,有一穴好风水,叫“金鹅孵卵”,做外甥的徐姓偷偷挖了个邃道把自己先祖的骨殖放到舅家祖先骨殖的后面,吃到了龙气。结果人丁就发达起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