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谈
我同意你的观点.
对于一些大谈"大客家"主意的人,我想问一个问题
究竟民族是如何defined?
世面上有许多千奇百怪的defination,搞地我头都晕,这里有三个选择,
A. 血统
B. 文化/语言 认同
C. 以上两者
选 option A则代表,汉人是一个血统,客家是一个血统,这里有两个选择
A甲:客家血统是汉族血统的一部分,或说百一点就是客家血就是汉血.(但反之则不尽然)
A乙:客家血统非汉族血统的一部分,或客家血不是汉血.
for
A甲: 客家人流的血就是汉人流的血,不关身上有多或少的"汉血".客家人就是汉人.
conclusion of A甲: 那些以祖上是非唐人而不认同为汉者,没人可阻止,但请别以客家人自称.他充其量只是个接受或认同客家文化的人而已.无论是某岛上的某人或某教授仰或总统.讲客话,行"客礼"不能代表客人.
A乙:虽然客人流的血有汉人的血,但不关是多或少.客是客,汉是汉.河水不犯井水.
conculsion of A乙:我们可恭喜中国多了一个少数民族.但,重此别再说什么"客家文化是保留........中原....汉人.....或我们源自....."之类的话.
又或我们举大旗一起声讨那些"背叛者",将他们赶出族,"永不录取",与他们划清界线,免的让他们败坏客家的声名,不关他门是"纯客人"与否.更别论是一名小卒仰或"总统".
固然,有人可说什么......我选option A丙,因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还是要去那人的"客文化"认同........等等等等. 讲这话的人就不要选A"在这里搞搞震".去选B吧,选"客文话"认同.
option B.
选B者以文化认同来define一个人是否客人.这里无论(最好是)你祖先是否汉人或少数民族,只要你认同"客家文化"及讲客语(不管那方的version),你就是客家人.百一点,只要你认为是(当然要有少少根据拉),那你就是.
(题外话: 虽然也是有些case发生过, 就是有些当事人不认同为客家人但却被一些"大客家"情意节者,"学者"们硬硬的套上个客家民系的帽子.)
讲了那么多,那
客家文化的中心点是否认同意 "客家文化就是汉文化的一种或客家人就是汉人(反之则不尽然)" 呢???
两个可能:
B甲:- 一些人讲(自豪的讲)....当然是, 一定是...."因我们是唐宋时从中原......."<唔...有到理>
B乙:- 另一些讲: 那就未必.....我们之中虽有汉血但也流有许多少数民族的血,更有些是original的道道地地的土族,没半点汉血(虽然选B,但这里还是用回A的理由,血统!!顶!! 问A时用B来答, 问B时用A来答. 但见怪不怪,因这些都是"学者"的专利.係咪??),而且有一些文化也有所不同.所以还的慢慢分类,总的来说,有的是,有的不是.<这里就是所谓非汉人可以是客家人的争议来原.>
B丙:决不
听来似是又似非....好吧,无论怎样,"当"两个都有理由吧.但,在这个关系到"客家民系"的根本/根源的切身问题时,一个一致意见是必须的,别跟我说"客文化是包容的多元的,可容下不同意见"之类的话.一个文化有多元性是好的,但只应在一些次要的地方.试问如果连这个关键性的问提闹分裂,不能统一,还说什么"大"客家人民系,谈什么客家文化?更不必说什么"大客家人民系",which分布在由福建,江西到两广等等一大片地方.到这时是应该检桃客家人的涵义及概括了.
好了,如果有了一致的答岸,到底是B甲或B乙?
如是B甲,问题是少很多.但不是没有.
conclusion of B甲: 既然客家人文化是中化文化,是汉人文化;既然客家人文化认同客家人是汉人.在这情况下,是没有所为的"非汉人的客家人"的歪理.至于那些(由其是那些在XX岛上的)讲客话,有"客家文化"(但不包括中心民族认同意识/思想)又不认同是汉人的人,他们是否不应该称为客家人而更应该归类为"受客家文化影想的"少数民族"",或"采纳/拥有客家文化的非汉人",又或一些应被称为忘祖的人 (注意:非汉人就理所当然的非客家人,不管他的"客家文化"多深,应为在B甲下是没有非汉人的客家人,客家人就是汉人)
如选B乙, 那就好咯,因为客家人成为真正"大民系"了,让我们来看有什么后果.
conclusion of B乙:本来以为客家人是汉人的一支,先在倒象是汉人是客家人的一支.广东人,福建省人,上海人无论如何"狂氓",始终认同汉(唐)人的身分.坚持是汉人,对外时致汉人于本身籍贯之上,在关起门来,对内才自我标榜为广东人,上海人,福建人.所以,无论从衣食住行到处事方式都与北方人有多大差异,这通通都是内部竞争.一个广东人是广东人也是汉人,但这两个身分没冲突,广东人的身分是包涵在汉(唐)人内的.但,当客家人为了加强本"系"的"势力"笵围,把无论是不是汉人都称之为客家(只要认同客家),那么一个客家人可有两个平行身分了,"客家民系"及"汉人民系".任何一个"民系"认同都可能在一个客家人观念中会占上风,他可以在道德上,身分认同上毫无问题地转换"民系认同".他也可能失去了对汉人最高的诚认,也失去了对作为一个汉人的"光荣",自豪.所有的认同只在"客家民系".到头来,起他汉人籍贯将如何看待这"拥有两个民系身份"的"汉人"???? 说到底这就象台湾当局用台湾国的国家主义来聚合台湾"汉人"对抗汉人自古以来的大汉(唐)人主义.难那就不觉惊讶台湾岛上少数一些"有客家人文化的非汉族"想建个"大客家民系"了.
最后,本人想之所以有"非汉人的客家人"的争议是源自有人完弄血统及文化两面旗帜.当一个"两面旗"的客家人对人强调说自己是汉人时,他祭出血统(当然也有文化)旗.但一谈起"跨族大客家民系"时,就闭口不血统,加强文化(客话)认同,更把汉人意识主义丢到一旁.这些把"客家"主义放在"中华民族意前面是不明智的.不但引起籍贯的不满,更有可能先有本身的认同混淆.请不要听信对岸一些"有客家文化的非汉人大客家民系主义"者的迷惑,为了壮大客家阵容而"录取"他们.客家文的认同化归认同,但别建在牺牲或模糊客家人的100%汉(唐)人身分认同(无论身上"唐份"有多或少)而得不偿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