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夏荷

河南報業網[客家遷移萬里尋縱]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19: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河南人的扬州

  在我们粗读史可法抗清的史料时,多少已在故事之外,揣摩那个时代汉人“保家护院”的意志,是一个民族的天性使然,史可法的骨气,来自民族气节,也来自忠君主义。“我死了,把我葬在高皇墓边,若不成,就把我葬在梅花岭吧!”面对由多铎率领的至少十万清兵,史可法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写出了一幕战场上的壮烈悲剧。但他这点可怜的愿望也没有实现,生前他无法选择,死后他依然无法实现。现在,葬于梅花岭的是一个衣冠冢,埋的是史可法生前的衣物和上朝时的笏板。
  如今,史可法纪念馆内,梅花岭尚在,梅花尚在,然而,史可法已不知魂归何处。
  史可法,已凝成为一种精神,那就是爱国主义。对于死者来说,这是一种安慰。对于生者来说,则是一面旗帜。
  史载,史可法欲自杀于西门不成,被部将簇拥着来到小东门,然而小东门也被清兵攻破。现在,小东门已不存在,而小东门桥还在,桥上人流如织,它已成为扬州繁华的步行街。
  关于史可法的死,史料记载很简单,说是史可法被抓后,清兵再次劝降,他不但不降,还破口大骂,惹得清军恼怒将其处死。扬州大学研究史可法的刘立人教授认为,史可法的死有两种可能,一是当时就被乱军杀死了。另一种可能是,被清兵俘获后,一刀一刀割死的,当时叫凌迟处死。事隔数百年,史可法当时究竟怎么死的,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史可法这个人,刘立人教授如是说。
  建过烧,烧过又建,扬州城仍然美丽。谢安的胜利也好,史可法的战败也罢,最终都没能在扬州一地,把汉人南迁的历史绾出一个结。它是客家行进中的歇脚处,不是客家人的落脚地啊!

◎之四

河南报业网
2003-10-21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19: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钟山风雨

钟山风雨
特派记者 于茂世 许笑雨 齐岸民 李红军/文 朱清河/图

  2003年10月1日,南京钟山风景区内游人如织,拜谒中山陵者摩肩接踵。
  孙中山是客家人,他在南京掀起的钟山风雨,不但驱除了鞑虏,恢复了中华,也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和他一起“先行”的,有很多客家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多半是客家人;在南京被暗杀、后与孙中山在钟山上一起“憩息”的廖仲恺,也是客家人。
  孙中山之前,还有一位客家人在南京掀起狂风暴雨,向满清政府“叫板”,他就是把南京改名“天京”的洪秀全。天京天王府住的是洪秀全,天京东王府住的是杨秀清,不但他们两位都是客家人,天京的整个领导班子,除萧朝贵一人外,其余的也都是客家人。
  南京是从中原而来的客家先民的“中转站”,他们离开南京,走向更南的南中国。在南中国,他们积蓄力量,至洪秀全、至孙中山,这些光荣的客家人后裔,又回到南京,北望中原。
  “知道客家人吗?”
  “不知道!”
  “知道洪秀全、孙中山吗?”
  “知道!”
  “他们俩就是客家人。”
  “知道莫愁女吗?她不但是客家人,还是你们洛阳人。”
  “呀!去过莫愁湖,还不知道她是洛阳人呢。我们一定再去看看。”
  10月1 日,南京中山陵,拾级而上时,两位姑娘看到记者身穿大河报采访服,就主动攀谈起来——她们是洛阳人,在南京东南大学读书。得知记者正进行“从洛阳到‘洛阳’·客家迁移万里寻踪”采访活动,尚不清楚客家人与莫愁女的老家在洛阳的两名大学生在听完一番介绍后说,一定要打电话给家人,让他们看《大河报》的报道,自己则一定要再去拜访南京莫愁湖畔的莫愁女故居。
  
◎之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1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钟山风雨

  莫愁女的“中兴”,源于上世纪80年代很流行的一首歌曲,“莫愁湖边走,春光满枝头……”其实,这首歌曲只不过像电影《少林寺》一样,起了个普及的作用。南京的莫愁湖因为有了洛阳的莫愁女而得名,南朝以降,它就成了“金陵四十八景”之首。
  有关莫愁女的歌,最早可追溯到南朝的一位皇帝萧衍。萧是文学家,南朝的梁武帝,他在南京做皇帝时写的《河中之水歌》中有“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擎履箱……” 的诗句,将莫愁女的身世交代得很清楚——莫愁女是洛阳人,后来嫁作南京的商人妇。
  诗中所咏的莫愁女的故居郁金堂上,原有一副大才子王湘绮的对联:
  莫轻他北地胭脂,看画艇初来,江南儿女无颜色;
  尽消受六朝金粉,只青山依旧,春来桃李又芬芳。
  “江南儿女无颜色”?这还了得!江南士大夫蜂起抗议,认为这简直是莫大的羞辱——此时的南京,已经产生了陈圆圆、李香君、董小宛、柳如是等“秦淮八艳”,他们的抗议,自然不是没有道理的。迫于众怒,王只好把“无颜色”改为“生颜色”,但一个漂亮的洛阳姑娘,渡江来到南京,反而让江南儿女“生颜色”,怎么讲得通?通不通都不是问题了,清一代的江南可以小看河洛文化,则是问题的关键。
  产生于洛阳的洛神,也和莫愁女一样,在南朝王羲之、顾恺之的笔下变得愈加“翩若惊鸿,矫若游龙”。洛神与莫愁女和从洛阳、从中原而来的“衣冠上族”一起,南迁了。这之前,洛阳的美女绿珠在金谷园跳楼了,这之后,洛阳的美女红拂随李靖西奔了。不再拥有美女的洛阳,成为外族统治的天下,是五胡十六国的地盘了。
  莫愁女留在了南京,客家先民却在江淮徘徊了一段时间,继续南迁。
  南迁的客家人,在1000多年后,每人都戴一个式样独特的头巾,杀回南京。这独特的头巾,正是广东客家人的传统服饰,它却成了太平天国的“国服”,直到现在,粤北的许多客家人还在做这样的打扮!
  
◎之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19: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钟山风雨

  太平天国后期总理朝政的,是洪秀全的弟弟洪仁玕,他写的《资政新篇》,是我国第一部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治国大纲,是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当时,中国正处在向西方学习的初级阶段,以历史的眼光看,洪秀全从西方基督教身上吸取“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并批准颁布《资政新篇》,且引进西方的军事装备、军事技术和建筑技术,用以争取国家独立,扫除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尽管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但洪秀全仍然不失为愿意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的一位先进人物。\r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客家人”。被迫从中原走向大海的客家人,从太平天国开始走向以西方先进的思想重整中国、北望中原的征程。此后,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进程中,南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是客家人,据客家研究泰斗罗香林教授所著并由孙科作序的《国父家世源流考》记述,孙中山的祖先是于唐朝末年从河南陈留(今开封)迁于赣南宁都,然后迁于闽西长汀又迁于广东紫金直至香山的,孙中山即出生在香山县永宁乡。而孙的“海洋背景”,更让他在南京成就了一番伟业。
  “没有任何一座城市,也没有任何一个建筑群像南京长江路292号总统府这样,毫无遗漏地见证了风云激荡的中国近代历史。总统府,这座充满东方园林幽雅之美的院落,目睹了清王朝由盛而衰的屈辱,感受过太平天国‘十年壮丽天王府,化作荒庄野鸽飞’的悲壮,也目睹过中国封建制度的完结,更见证了解放战争时期的钟山风雨和国民政府的兴衰荣辱。”在“总统府”博物馆从事研究工作的柳处长对记者说。而在爸爸的带领下游览“总统府”的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则感叹:“爸爸,这也太大了吧!”据了解,目前“总统府”占地9万多平方米。

◎之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19: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钟山风雨

  1853年3月29日,洪秀全乘坐的黄色大轿在众人的簇拥下,由水西门进入南京。他掀起轿帘,太平军将士甲胄鲜明、刀戟林立;胆战心惊的金陵百姓跪在道路两旁,迎接天王大驾。这一天,无疑是这位农民军领袖人生的顶点,这一天,他下令在原两江总督署的原址上扩建他的天王府。当时,洪秀全起用大量女兵及江南女子建造宫殿。那些从两广而来的客家妇女,都是天足,又跟随太平军转战多年,个个孔武有力;而江南女子却几乎人人缠足,客家女子监督江南女子做工时,“雌威严厉,毫不放松”,“稍不遂意,责鞭捶立下”。躲在天王府中的洪秀全,在天京为清军围困、城中断粮已久、全城百姓天天以野菜充饥的情况下,终于在清军和88个娘娘的双重包围之下, 于1864年6月1日“升天”,那一年,他51岁。
  曾国藩这位名将名儒拿下南京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重建秦淮河的画舫,想以“妓女”重振南京的昔日繁华。曾国藩的身后,是左宗棠、张之洞、刘坤一这样一串如雷贯耳的名字,他们穿着满清王朝两江总督从一品的冠服,站在总督署衙门月影稀疏的院墙下吟风弄月。这看似太平的日子一直持续到1911年末,12月1日,革命军的炮火轰走了清王朝最后一任两江总督张人骏。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总督署的大堂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他曾自称是“洪秀全第二”,命运果然又将他和半个世纪前的那位起义者联系在了一起。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卸任临时大总统。这一天,孙中山起身很早,他逢人就说,从今天起,我就是自由公民了。两天以后,孙中山离开了总统府。从1月1日就职那天起,他一共在此呆了91天。
  
◎之四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19: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钟山风雨

  总统府大门上的这三个字,是1948年蒋介石当选总统后匆匆挂上的,换下来的,是原来“国民政府”四个字。现在的“总统府”是2002年11月21日悄悄地挂上的,没想到,这引来的却是一片叫好声。2003年9月30日,记者看到,总统府的对过是一片大工地,大塔吊的手臂伸得很长很长,在总统府的大门前晃来晃去,要建设的,是个宽阔的市民广场。
  总统府中轴线依次是大门、大堂、礼堂、会客室、总统办公楼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19: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山依旧在

青山依旧在
刘书志

  将这组以扬州和南京为载体写客家的稿件读毕,已是在赣南的赣州了。既然伙伴们采访之后驱车便走,于途中构思,在膝头撰稿,作为“第一读者”的一分子,也就随之“享受”阅读了,这便是进行式采访、移动式发稿的甘苦所在吧,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下榻处不远便是郁孤台了。眼前稿件中是客家人的维扬风骨和金陵豪气,心中却时时翻腾着“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的稼轩名词。开始是自我怀疑这种“链接”的错乱,细思量,方感觉到稼轩词、客家精神状态、自己的阅稿心境有种内在的关联。你想吧,一部客家迁移史,就是西晋之后的中国大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国丧乱带来的精神和肉体的痛苦,漂泊迁移时的路途维艰与心中怅然,求生图存中的胸中抑郁和坚忍不拔,奋起抗争的凛然气节和生死两抛,一路走来,客家人群体和无数个体的生命方式再也不是书本上静态的文字,而是鲜活地展示在你的面前,怎不令人在“江晚正愁余”的游思飘过后,焕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悲壮之气。
  中山陵前话中山,伙伴们都颇有感慨,从孙先生的客家血脉到知识结构到精神境界,得出的认识是,正是这些元素的会聚,给了中国一个轰塌封建制度的“孙大炮”。之所以相为比邻的明孝陵比中山陵“气派多了”,就因为中山先生超越了推翻一个皇帝自己做皇帝的历史怪圈,也不会去标榜“反清复明”迎请一个似真而假的前朝“遗脉”来糊弄国民,而是明白地提出“恢复中华”、“建立民国”的主张。这个划时代的伟大人物既是客家的,更是中华民族的。
  于是,当两位大学生知道我们的来历后道:“哟,‘文化苦旅’呀!”伙伴们都笑了,“是文化之旅。有点儿累,没那个‘苦’字”。
  从客家的祖根宗源而来,一路抚摸着客家先民留下的中原文化印痕,车上的报社字样、车牌标记和采访服是我们的身份证,由此我们被认同,由此就有客家亲人主动前来攀谈……
  “史可法不仅是我们扬州人的骄傲,更是你们河南人的骄傲啊!”——这话,我们收下了,谨代表客家故土的9600万父老乡亲。

河南报业网
2003-10-21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19: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赣江北流望中原(上)

赣江北流望中原(上)
文风剑气一脉传
特派记者 许笑雨 于茂世 齐岸民 李红军/文 朱清河/图

  一江赣水向北流,浩浩荡荡注入奔腾东去的长江。
  从中原迁居于江淮的客家先民是逆江而上,溯赣南行,来到赣中南的红土地上,并客居于此的。这些客人反客为主,在这片红土地上秉承中原的文脉剑胆,颠覆了这千古洪荒的赣中南——文化的力量犹如太阳的光芒,总是可以让大地光辉起来的。
  客家先民在赣中南的落脚,是在北方游牧民族挤压下的无奈之举,显有退却之嫌,但中原文化在这儿的光大却是一种积极的挺进,它改变的是整个中国文化的格局——黄河文明把赣中南作为一个跳板,很快流布于东南、岭南,乃至南亚、东南亚了。
  2003年10月7日,江西赣江中游,吉(安)泰(和)盆地的爵誉村。
  康氏宗祠高大厚重的木门在深沉的挤压声中双扇敞开,迎面白红二色十分抢眼。白色的是匾,高悬厅堂之上,黑字劲书“参军第”三个大字,是表彰康氏二世祖南唐私户参军子行公功绩的匾额;紧贴匾额下边挂着条红色横幅,上面是标准的电脑打印宋体字——“祝贺康晓珠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
  村支书康德九介绍,现在,只有逢婚丧嫁娶之类的大事,才使用祠堂。“去年这个时候,康晓珠的爸爸在这里摆了30多桌酒席!连回廊、天井里都坐满了人。”济济一堂的康氏族人觥筹交错,老酒熏红的脸洋溢着兴奋的祝福,为了康氏家族走出一名赴大洋彼岸的学子而骄傲;康晓珠的双亲自是四处敬谢,满面生辉。
  康氏祠堂始建于宋,历代重修,至今保存完好。在爵誉村,还有规模更大的周氏宗祠,此地周姓始祖周炬是南唐天成年间进士,为了避唐末之乱,举族南迁来到这里,兴修水利,福泽乡里,并倾其毕生积蓄办学,后代人才辈出,封官授爵者甚多,爵誉村因此得名。
 “历史上,我们村出了42名进士,全国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村庄,村名还是皇帝起的呢!”70多岁的周海清是今天爵誉村的贤达之人,他从家中拿出族谱,指点给我们看:周氏祖上显贵,到了宋朝,人才鹊起、科第蝉联,因此仁宗皇帝赐“爵誉”村名。
  祝贺康晓珠留学海外的条幅已经悬挂了一年,不知是否能在家祠中永驻。而在爵誉村康氏、周氏祠堂里,炫耀前辈骄傲的“名宦乡贤”、“两省文宗”、“国师大夫”、“功盖南唐”等众多匾额已经挂了成百上千年。

◎之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19: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赣江北流望中原(上)

  在距离爵誉村不远的大江村,村民欧阳汝森蹲在一间堂屋的角落,为我们讲述其家族的显赫历史。自欧阳氏南宋建炎年间迁居于此,800多年中,大江村文风鼎盛,代有名人。明代永乐年间,欧阳哲三兄弟均中进士,被称作“鸣阳三凤”;正德年间欧阳嵩兄弟八人高中进士,同时受到皇帝接见,后人称之为“朝天八龙”;这里还曾出现过“兄弟尚书”、“父子进士”、“三世宪台”等人文盛况。说到得意处,欧阳汝森声调高昂,两眼放光。大江村当然也少不了供奉这些家族先贤的宏伟祠堂。
  爵誉村和大江村是赣江中游和赣南地区文化厚重、人才辈出的典型代表。在这一带,古村落成百上千,家庙宗祠成千上万!认祖归宗、秉承家族文化、彰显先辈功绩在这里蔚然成风,传流不衰。从客家迁移的历史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赣江中游的吉泰盆地即历史上的庐陵地区,是如今客家聚居区域的北部边缘,其东南毗邻的赣南、闽西地区,90%以上的人口为客家。无论是赣南的客家聚居地,还是赣江中游的吉泰盆地,现今保存较完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上曾经的人文盛况,都与客家先民南迁关系重大。
  赣江中游和赣南地区远离中国文化中心,处于偏远的山陵地带,为什么会有如此厚重的文化传留?原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历史学家周銮书先生认为:历史上中原的三次战乱,就是西晋永嘉之乱、唐代天宝之乱和后来的黄巢起义、北宋靖康之乱,迫使大批中原人向南方迁移,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也随之大规模输入这里,使这一地区从南北朝至隋唐逐步发展并超过北方,至宋、明达到鼎盛。
  在我们沿赣粤高速公路由南昌向赣南进发时,平行相望的还有两条南北通道,一条是105国道,一条是赣江。如今南行的人,几乎没有人再选择赣江这条水路了,可在当年,客家先民南迁时,它是最重要的通道。
  离开南昌之前,我们登临那座著名的滕王阁,赣江在脚下滔滔北流,向着鄱阳湖,向着长江。面对江面上的浩淼烟波,不由感叹:当年这条大江不知负载了多少客家先民的苦难,也正是这条大江,把无数中原汉人带到躲避战乱的安宁之地,使得中原文化沿赣江播迁,在这个原本蛮荒地带扎根、成熟、壮大。
  
◎之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19: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赣江北流望中原(上)

  自春秋至南北朝的千余年间,赣中南地区文化近乎贫乏状态,史书中关于此地这个时期的记录乏善可陈。
  我们在这一带的古村落里采访,逢人便问其家谱,祖根地,迁移至此的时代、过程和原因,实地访问证实了史书的记载,这些村庄绝大部分从北方中原迁来,或在唐末,或在宋末元初,或是明清从闽粤返迁。当中原古代文化鼎盛之时,赣中南地区还是一片文化的沙漠。
  爵誉村陈海清老人指着绿树秀水掩映的村庄,感慨地对我们说,当年老祖宗周炬肇基于此时,爵誉村是一片荒滩,“现在一米多深的地下还是沙粒石子呢”!
  南迁的客家先民,不但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了南方,还把传统观念、风俗习惯也一并带来,在这里行走,中原文化的留痕随处可见。在赣江中游吉安的渼陂村,走在鹅卵石铺就的窄窄巷道里,看到家家户户门旁刻着、刷着、贴着对联,大门上更是少不了“出门大吉”的红字,“这不是和咱们中原农家‘出门见喜’ 如出一辙嘛!”就连客家特有的擂茶,怎么品都感觉有我们武陟油茶的味道。
 当年南迁的客家先民中有不少是中原的世家大族,他们虽然是落魄的逃难者,但举手投足仍存有贵族气质,祠堂楼舍依然极显气派。这些“衣冠南迁”的世族千方百计地保持着昔日的气势,试图有朝一日东山再起,他们格外重视教育,盼望儿孙能科举中第,封官授爵,光宗耀祖。
  10月9日,我们前去宁都县的洛口镇灵村。宁都县是赣南的纯客家县,灵村全是客家人。一路上,我们几乎是在梅江的江岸上行进。
 
◎之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19: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赣江北流望中原(上)

  赣中南地区的客家古村落的共同特点,不是沿江就是临河。爵誉村紧挨着牛吼江,渼陂村曾经1公里多长的繁华商业街就傍着富水河;大江村更是四面环水位于赣江与蜀江交汇处,早先这里就叫蜀江洲。这些江河都是赣江的支流,梅江也不例外。在陆路交通落后的时代,水运发达是成就一个城市、一个村镇的必要条件。古代南迁过来的客家先民许多都是逆赣江而上,再顺着赣江的诸多支流找寻栖身之所。当他们在一个地方落脚后,第一件大事就是建祠堂家庙,把祖宗的牌位供奉起来。
  灵村的邱氏家庙宏伟壮观,远远望去白墙灰瓦,飞檐翘角,大门前两只石狮怒目而视,威严地守卫在邱氏族人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家庙内部的结构布局和赣南大多数祠堂一样,有厅堂、天井、回廊,镂花斗拱,红石檐柱,门楣、窗棂、影壁、山墙,或为书画,或为雕刻,内容不同,风格各异;门头悬匾彰显前辈的功绩,廊柱引经据典书满楹联……
  邱氏家庙的最深处,供奉着其家族先辈的100多个牌位,红色的灵牌整整齐齐、密密麻麻排列在一起,牌位下面放着几个木箱,箱子上面盖着塑料布,塑料布上压着木块砖头,其中一个小箱子上面写着“灵村邱氏十修通谱”字样,看管家庙的邱氏族人告诉我们:所有箱子里存放的都是《邱氏族谱》。
  这么多的牌位、族谱让我们大开眼界,而令我们更为惊喜是,这里聚居的邱姓客家人先祖都是从河南洛阳迁移过来的。邱让泉是如今灵村邱氏家族事务的管理者,他对邱氏家族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其先祖可追溯到姜太公的第三个儿子穆公,穆公的封地在山东营丘,以地为姓,穆公的后人皆姓丘。后来丘氏在洛阳逐渐繁衍,成为当地望族,至今邱(丘)姓皆自称“洛阳郡人”。到了唐代乾封二年,丘氏的先祖因直言进谏,惹怒了唐高宗,被贬到今天的赣州当地方军事长官。到了唐开元年间,丘氏61世祖文仲公沿梅江找到灵村,开辟蛮荒,定居于此,繁衍生息。如今海内外认同邱(丘)文仲为始祖的邱(丘)氏后裔已达到130余万人。
  
◎之四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19: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赣江北流望中原(上)

  在灵村的邱氏家庙,既有“邱”氏,也有“丘”氏,询问邱让泉先生,原来其中还有一段故事:清康熙年间,为了避讳圣人孔丘的名号,一道圣旨让所有的丘姓人都“长上了耳朵”。雍正皇帝和他老子的看法不同,到他“当家”的时候,又下了一个“文件” ,让邱姓人恢复原姓,收到这个“文件”的就去掉了“耳朵”,宁都邱姓当年没有获得这个信息,至今还长着“耳朵” 。
  今年7月,邱让泉到河南旅游,还专程去了一趟洛阳,希望能找到祖根地的邱姓宗亲,结果没能如愿。他遗憾地对同行的堂弟说:1000多年前,这里可是咱们邱家的地盘啊!如今我们到这里却是客人了……
  据《邱氏族谱》记载,灵村历来重视教育,清代后期,由邱氏宗族举办的私塾在当地很有名气,历史上出过许多名人。邱让泉告诉记者,原台湾省的“财政部长”和国民党“台北市主席”都是祖居于此的客家人,现在的泰国总理他信也是邱氏的客家后裔呢。
  我们好奇地问:他信总理知道吗?“当然知道了,他是文仲公大儿子的后人。”邱让泉说,刚刚在香港注册的“中华邱氏联谊会”准备今年就组团去泰国访问他信总理呢。
  在赣南客家聚居区和毗邻的赣江中游吉安(庐陵)地区,学堂、书院数不胜数,方圆一平方公里的渼陂村,过去有5所书院,至今保存完好的还有4所。南迁的客家先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化观念,特别是书院、学馆的兴建蔚为风尚,史书上说这里“序塾相望,弦诵相闻”,“人无贵贱、无不读书”,“三尺童子,稍知文章”。重读书的风气,完备的教育系统,培植了大量的人才,仅仅以赣江中游的庐陵地区,历史上状元、进士迭出,官至正副宰相的17名,尚书督抚数以百计。欧阳修、文天祥、杨万里、解缙这些客籍庐陵人,哪个不是中国历史上的重量级人物?
 
◎之五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19: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赣江北流望中原(上)

大名鼎鼎的白鹭洲书院就是赣江中游地区教育发达、人才辈出的典型体现。今年的10月6日,我们踏上赣江中流的白鹭洲时,恰逢白鹭洲中学“改制百年”庆典。所谓改制?就是将建立于1241年的“旧学”白鹭洲书院改为“新学”的中学。引人注目的是它的校训——“崇尚气节,建功立业”,它的另一条标语也正可用来注解引申——“这里是文天祥的母校,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这里是人才成长的摇篮,愿你志存高远建功立业!”一位外国人正在用英文朗诵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语调也很是铿锵有力,最后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也挺胸提气拔了个高音。问一名学生此人何来?学生干脆地回答:“我们的英国朋友!”
  创建于南宋淳祐元年的白鹭洲书院,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四周碧水环绕,洲上茂林修竹,因为洲上多鹭鸟,人们便以李白的诗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为其命名。当年吉州知府江万里看到这里幽静雅致,认为是个读书讲学的好地方,便决定创建书院。公元1256年,也就是创立书院15年后的科举考试,吉州同时考中了43名进士,而那年中状元的正是客家人文天祥。宋理宗皇帝亲书“白鹭洲书院”以示褒奖,从此书院声名大振。
  书院至今存留有明代修建的云章阁和风月楼,云章阁里供奉着孔圣人和6位配祀先贤。6位贤人中至少有一半与河南有关,程颐、程颢是地地道道的河南人,邵雍一生治学、讲学都在河南。
  随着客家先民的南迁,以儒学精神为主体的文化潮流也在赣江流域广泛传播,一波又一波地涌向赣江中下游一带。安宁富庶的南方,为中原正统的儒家文化提供了积蓄发展的条件。书院的兴起更加扩大了儒学经典传播的范围。
  历史上,赣中南地区曾出现过一大批“文节俱高”的儒士,“文节俱高”是正统儒学精神熏陶下形成的一种理想品格。他们忠义坚贞、经时济世的观念强烈,其中代表人物首推客家人文天祥。随着后来程朱理学的兴旺发展,忠贞不贰、至死守节、保持节操的观念更加深刻地影响着赣中南的儒士、英才。他们恪守“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把立德、立功、舍生取义视为最高境界。许多学者都认为,理学思想的熏陶造就了这里的一大批忠烈之士。
  
◎之六

[ 本帖最后由 夏荷 于 2007-12-17 14:40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19: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赣江北流望中原(上)

  民族英雄文天祥是白鹭洲书院培养出来的状元,他的事迹妇孺皆知。赣南兴国县社联主席、客家研究学者张长生说:在南宋末年政治黑暗的时代,文天祥起兵抗元是“明知不可而为之”,那种时代,那种国运,对他的理学人格来说,是一种逆境,是一种不平。他奋斗不息的一生,正是理学人格的实践。
  张长生说,国外有专家评价客家人是天然的革命者,不无道理。公元1274年,正在赣州知州任上的文天祥收到朝廷的勤王诏书,3天之内在赣州、吉州起兵5万,北上勤王。这5万士兵中绝大多数是客家人。如果不是在客家地区,文天祥很难在如此短的时间里积聚这么大的力量。
  如今在吉安县文天祥纪念馆的一面橱窗里,展示着抗元将领刘士昭的一张血书,上面写着:“生为宋民,死为宋鬼,赤心报国,一死而已!”这种精神自古至今,始终在客家先进分子身上传承,太平天国时的太平军,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军,直到红军中的客家战士。
  赣南的兴国县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从这里走出了54位共和国的将军,而这54位将军无一例外都是客家人。如今,在兴国县城南面刚刚落成的将军园里,客籍将军们的半身雕像齐聚于此,述说着一部当代的客家英雄史。
  我们徘徊在白鹭洲书院的旧址上,正在感慨明朝一代97名状元中就有13位出于吉安时,有位着校服披绶带的女孩前来为我们讲解。“是中学的社会活动吗?”“不是,是学校为建校100周年专门培训为你们服务的。”“哦,那我们很荣幸,在文天祥的母校由文天祥的同学给我们讲解。”“我不是他的同学,他是我们的前辈。”“你们是吉安的重点中学吧?”女孩有些不高兴了:“我们是省级重点高中呢!”
  也难怪,她心中对自己学校的那份自豪而敬爱的情感,我们是隔着距离的。在中学校园最醒目的位置,青石镌刻着它让人震撼的校史,单就现代,这座学校就走出了数千名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20多位大学校长和学部委员,4位将军和3位省级领导。
  于是,在那位女孩含笑道别时,我们反而颇为郑重地连说“再见”了……
 
◎之七

河南报业网
2003-10-21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19: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赣江北流望中原(下)

赣江北流望中原(下)
红土青江载客家
特派记者 齐岸民 李红军 于茂世 许笑雨/文 朱清河/图

  一路自鄱阳湖逆赣江而上的小船,终于在赣州城下的章、贡两水合流处找到了一个可以暂栖的港湾。客家先民于今天的赣州城八境台下陆续登岸,在赣南的山山水水间寻找着可供生存的土地。
  在南昌赣江东岸的滕王阁,登阁眺望,我们情不自禁地感叹:如此浩浩江水穿城而过,是南昌的福气,更是客家先民的福气——他们也许没有像我们一般登临滕王阁时感慨不已,但滕王阁下的赣江却是他们的必由之路,流动的江水虽然没有记忆,但谁能说这一江赣水所书写的不是客家迁移史的重要篇章呢?
  10月6日,当我们一路风尘抵达赣江的南端——江西赣州市时,暮色已经降临。就餐时,偶然间遭遇客家人,竟有些不能抑制的亢奋。从这次大型报道活动开始以来,我们念念于怀的是“客家”,但在扬州、在南京,那些地方的学者无数次谈到客家,却总是见不到客家人。而今与我们面对面聊天、热情布菜的,随口一问就是客家人……
  在这次“客家迁移万里寻踪”出发前,在对史料的查阅过程中,无意间产生的一个效应就是用历史套现在:西晋“五胡乱华”时,中原有26万难民躲避于今天的江苏省,这样的数字是个什么概念?扬州一地,6个人里有一个是中原人。于是,我们开始了在街头大肆搜索客家人,结果是白忙活。这种痴迷,一直萦绕着我们,过了长江、鄱阳湖,到了赣州我们才终于被一个客家女孩“电击”了过来——确切地讲,是她的一句“客家人跟着水草来”,让我们醒过神来。
  “水草”二字,让人久嚼其味。在采访车队路经江西婺源时,乡野坑溪间,水清草长,有一种说不清理由的和谐,婺源古属徽州之地,也是一处北方“流民”栖居地,它的地貌与今天客家人聚居地的赣闽粤接合部太“酷似”了。
  翌日登临八境台,眼力所及山色水姿,诉求的依然是水清草长。在中原,你不可能奢望水色碧清,草叶翠嫩。南国的美,是公认的。宋代之前,水草旺盛的南域却是荒蛮之地。赣州市博物馆的一位专家就着一张赣南地图,在江西和福建地界线上顺势上下来了一笔:“南北走向的武夷山分隔了赣南与闽西,它也是大中原地域概念的分界线,越过武夷山之东,便是当年的化外之地。仅一山之隔,水的走向也变了。赣南的水北上流向中原,闽西的水南下归入海洋。”
  
◎之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6 00:0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