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客 发表于 2014-9-10 15:43:15

hkguu 发表于 2014-9-10 13:38
多謝說明 !
1. 我想, 除了以上所舉的例子外, 應該可以找到很多的字, 既讀"見"母,又讀" 溪" 或"匣"的.    我 ...

《說文》和《廣韻》實際相隔很多年,兩者有差異無可避免。《說文》屬於上古漢語時代,相比中古漢語時代的《廣韻》、《集韻》,《說文》有更多不確定因素,比如有學者曾進行統計,《說文》裡作為聲符的字共有1600字以上,這些聲符中出現最高的頻率多達33次(即有33個字作為這個字的聲符),看似相當龐大。然而有三分之二的聲符出現的頻率只有五次或以下,而多達一半的聲符只出現兩次或以下。如果以聲符作為有效音節來看待,這整體來說實在有點詭異。到底“從?聲”是指發音完全相同、或聲母相同、或韻母相同、聲調和韻母相同、聲母和韻母相同等等...

注,哥是“從二可”非“從可聲”,兩者意思不同。

yanxiuhong 发表于 2014-9-12 10:58:40

hkguu 发表于 2014-9-9 08:48
1. vugˋ ha/kaˊ 的 haˊ 以方向(下)來解釋似乎有討論的空間
在台灣,



下, 由最初的 底下 这个位置 引申,泛指,虚化 到 冬下

犹如 背,本来 指后面,引申为:上背,下背,转背,外背,前背....

yanxiuhong 发表于 2014-9-12 11:00:05

hkguu 发表于 2014-9-9 08:48
1. vugˋ ha/kaˊ 的 haˊ 以方向(下)來解釋似乎有討論的空間
在台灣,



等 表示 人称代词 复数,那声调不符合客家话的阴平。

老猴1233 发表于 2014-10-27 21:44:17

提一下!:lol

阿林古 发表于 2015-4-8 01:22:06

個人認為本字是 屋家 比較妥當

老猴1233 发表于 2015-4-11 19:17:54

:lol:lol:lol

anson2812 发表于 2015-7-4 11:35:06

yanxiuhong 发表于 2012-6-4 10:34
家,在语音上通不过。再好也是训读,绝非本字。

下,在语音(既能解释 ha,也能解释 kha,还能解释khua ...

这里不太认同哦。我们有很多 ~下(有厅下 灶下 社下 脚下),但就是没有屋下。
uk kua
uk
kua
有三种表示家的用法,又怎么解释呢?

anson2812 发表于 2015-7-4 11:38:30

yanxiuhong 发表于 2014-9-12 11:00
等 表示 人称代词 复数,那声调不符合客家话的阴平。

还有说是 人家 这个词,我们可以说 人ga/ka/,又可说 人kua/khua/。这里能用 下 来解吗?

怡保客 发表于 2015-7-4 18:59:08

本帖最后由 怡保客 于 2015-7-4 19:07 编辑

这个帖子又浮现了。这些年本人也陆续看过不少资料,什么五花八门的说法,语音都有。本人很怀疑未必有单一的来源,当然是有可能是其中一个是原始说法,后来读音分化后,一些地区的人根据他们的理解将该音韵扩散到其他用词。但是这个理论可以未必只适用于某一种说法,也就是说每个说法都可以根据这个推论构建一系列的音变理论。这里本人就只列例子,不进行最后总结,各位自行判断。

1. 首先是vuk ga(/vuk ka/),读音明显就是“屋家”,之前我说没有资料显示客语有这个说法,但是后来发觉其实是有的!(由于目前手头上资料不多,所以有些例子只能凭记忆列出一部分,其他的有机会再补上)但是保留这种说法的地区非常罕见,其中一个就是揭西客家话(见《客赣方言调查报告》),但是很妙的是该客家话则根据说法不同分别有ga(/ka/)和ka(kha)两种现象,分别是“vuk ga”(家)和“zhon vuk ka”(回家)。这让人很纳闷,到底是记录读音的人记错了其中一个说法,还是实际情况就是如此呢?之后我们再参考和客家话音系相近的赣语,根据《黎川方言词典》,黎川赣语就有huk ga(家)的说法,ga读阴平,明显也是“屋家”。

2vuk ka (/kha/)
2. 1 vuk ka(/kha/,读阴平)。据资料所得,这个说法占客家话很大部分。也是正是容易产生争议的说法之一。ka的发音可以说是(家:ga)和下(ha)之间,要说从前者任何一个说法演变而成严格上来说也是说的通的。之前说过太多,这里就不再重复。

2.2 vuk ka (/kha/,读阳上),这个例子可以说是支持“下”为本源的主要证据之一。客家话素有浊上归阴平的特点。但是有些客家话却比较另类,他们保留了独立阳上调。主流看法是现在大部分客家话浊上读阴平的字,在之前是读阳上调的,也就是说今天主流的六声调客家话,之前是七个声调的,而去声保留阴阳对立的客家话,则是八调声调的客家话。总的来说,保留阳上调的客家话在调类分化上比大部分客家话都古老。根据研究所得,龙川某村客家话正保留了独立阳上调,而他们读阳上调的辖字,则和大部分客家话读阴平的辖字相若,如“弟淡软有断”等等。而且vuk ka(/kha/)的ka是读阳上的,客厅说tang ha(ha读阳上)和厨房说zha ha(ha读阳上),似乎就在说明这个ka和其他的ha都是同源,来自“下”。反而和来自清平且今读阴平“家”扯不上关系。保留阳上调的客家话不多,还有上犹东山镇,粤北梅村(以前被归类为粤北土话),这些地区没有详细资料,剩下的就是在赣东北地区的“汀州腔”客家话。说汀州腔的客家人正式从闽西上杭迁徙到该地的。根据研究描述,说“汀州腔客家话保留阳上调,没有浊上读阴平的现象”。然而本人却从该研究的词语表,发现有不少字浊上读阴平字词(印象中“老弟”的弟就读阴平)。当然有不少浊上字是读阳上的(如舅舅的舅,还有就是下,如厅下、灶下),不过该研究却找不到vuk ha/vuk ka或相似音节的说法,所以汀州腔客家话只能参考无法证明“下”为本源。

3 vuk kua(/khua/读阴平),比如梅县、武平、电白等等。这个形式比较非常另类,其中一个原因是必须保留u介音,无论是用“家”或“下”在语音上都不容易全面解释。不过更令人棘手的是,根据楼上电白网友,除了说uk kua,他们则是连“人家”的“家”也说kua,楼上老猴网友也曾说他们有ngai ka(意思为“我的家”;老猴家乡说vuk ka)的说法,老猴家乡的兴宁话没有保留u介音,从两者看来很容易认为家是有kua(兴宁变kua变ka)这个异读。这个现象比较有力的支持“家”为本源的说法,不过也没有解释“家”为什么会读kua。

4 vuk ha(ha读阴平),说这一类的客家话很多,直接音读很容易认为是“下”,不过如果解释是从ka/kua音变而来的话也并无不可。前面已经解释很多,就不再重复。

5 vuk ha/ka (/ha/和/kha/,读阴平/阳上以外的声调,如上声或去声/阳去),这个说法也不是很多。我也忘了是何处客家话(印象其中有一个是四川客家话),但是犹记得无论他们vuk ka/ha的ka/ha读上声或去声,其他相应的说法如厅下、灶下的下(ha)也会变得和前者的ka/ha声调一致,似乎在暗示他们的本来就是同源的。假设本源为“下”,全浊上虽然客家话有读阴平,但是有更大部分是读去声(或阳去),少部分读上声(如“技具”),就是说下读上声或去声仍符合客语音变规律。还有再参考赣语,赣语全浊上比较主流的分化是读阳去,所以赣语“厅下”的下一般读ha阳去(去声)。少数读上声或阴平(同客家话),不过从资料看来,赣语里“回家”这个词有和客家话相似说法的只有建宁和南城,分别是“去屋gua”和“去屋ha”,明显前者对应客家话vuk kua的kua。不过令人纳闷的是前两者的gua和ha都不读阴平(前者印刷不清,难以判断,不过肯定不是调号1的阴平,后者读阴去)。联系了客语的kua和赣语的gua,客语读阴平和赣语不读阴平。从声调分化来说,这个例子更排斥"家"为本源的假设。

老猴1233 发表于 2015-8-10 20:16:43

这个帖子又出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个问题可以有多个解释,正如数学上的“解”一样,可以有多个“解”,或者有一群“解”。

至于本帖的“解”究竟有多少,还是请大家继续探讨吧。:lol

一个山一个念 发表于 2015-9-11 12:40:06

听过屋ka,ha,kua这三个读音。ka在粤东听到,ha在福建听到,kua在粤西听到。

亞司家 发表于 2023-8-3 10:48:28

ngai den即是「我等」,而nga deu本字是「吾諸」

兴宁阿哥哩 发表于 2023-10-1 13:49:09

我倾向于写“屋宇”。
宇的上古拟音\ɢʷaʔ\,夸的上古拟音\kʰʷraː\,同为声符于(夸的亏也是于)。
《后汉书·卷八一·独行传·雷义传》:「默投金于承尘上。后葺理屋宇,乃得之。」
唐·杜甫〈茅堂检校收稻〉诗二首之一:「喜无多屋宇,幸不碍云山。」

a123472 发表于 2023-10-4 20:01:09

𠊎認為係"屋下",下有方面、方位的意思。

yanxiuhong 发表于 2023-10-7 00:22:39

兴宁阿哥哩 发表于 2023-10-1 13:49
我倾向于写“屋宇”。
宇的上古拟音\ɢʷaʔ\,夸的上古拟音\kʰʷraː\,同为声符于(夸的亏也是于)。
《 ...




闽西 就叫 ha,不能割裂。

khua 是 vuk ha变的

vuk ha>vuk kha> vuk khua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屋家,屋下,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