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湖阳 2007年度农民文化艺术节暨蓼王庙会
中国·湖阳 2007年度农民文化艺术节暨蓼王庙会
盛大开幕
2007年4月15日(农历2月28日),一年一度的湖阳镇农民文化艺术节暨蓼王庙会在湖阳镇新华西路隆重开幕,世界廖氏宗亲总会理事长、马来西亚廖氏总会会长廖福生先生代表会长廖泽云先生致辞。河南省唐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国强、政协副主席陈新杰到会祝贺。
开幕式由湖阳镇人民政府镇长朱伟主持,党委书记靖忠增致开幕辞。与会的世界各地廖氏宗亲206人与十余万古蓼国人民一同庆祝大会开幕。
开幕式后,来自世界各地的廖氏宗亲与当地政府领导一起登临蓼山,参加了“丁亥年世界廖氏宗亲祭祖大典”及“蓼王庙廖氏始祖叔安公纪念馆”奠基仪式。
下午,来自世界各地的廖氏宗亲在唐河县泗洲宾馆举行了座谈,共同商议蓼王庙廖氏始祖叔安公纪念馆建设大计。
参加此次活动的宗亲会有(排名不分先后):
新加坡南洋廖氏公会
马来西亚廖氏公会
香港廖氏宗亲会
广东连平廖氏宗亲会
安徽省淮南市廖氏宗亲会
广州市廖氏宗亲会
深圳市廖氏宗亲会
福建上杭古田廖氏宗亲会
福建省永定县廖氏宗亲会
广东省河源市廖氏宗亲会
广东省东源县廖氏宗亲会
广东省汕尾市廖氏宗亲会
广佛地区大埔长教百一郎公宗亲联谊会
广西省桂林市廖氏宗亲会
广东省梅洲市廖氏宗亲会
江西省龙南县廖氏宗亲会
广东省兴宁市廖氏宗亲会
四川省廖氏宗亲会
广东省紫金县廖氏宗亲会
湖南省炎陵县廖氏宗亲会
江西省宁都县廖氏宗亲会
福建省顺昌县廖氏宗亲会
广东省阳春县廖氏宗亲会
浙江省温州市廖氏宗亲会
河南省唐河县廖氏宗亲会
荷兰廖氏宗亲代表
英国廖氏宗亲代表
来源于:房德亮
历史名镇 文化古镇 山水大镇 资源富镇--金 湖 阳
历史名镇文化古镇山水大镇资源富镇金湖阳
湖阳镇地处豫鄂边缘,版图面积1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2万亩,辖25个村(居)委会,6.2万人;东部为浅山区,属桐柏山余脉,西部为缓冲平原,河流遍布,阡陌纵横。
——悠久的历史沿革湖阳起源于夏,叔安疏洪治水,分封蓼国,都置湖阳;春秋归楚,战国归韩。秦置二十四县,湖阳为其一;东汉刘秀称帝后,将其姊刘潢封邑于此,谓湖阳公主,湖阳因此而得名,素有“金湖阳”、“帝封之乡”之美誉。唐宋以来皆为县。“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之前,曾先后隶属桐柏山革命根据地和鄂豫边革命根据地,邓小平、李先念、王树声、王震、黄火青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长期在此从事革命活动,为新中国成立点燃了革命圣火。1948年解放后设湖阳公社,后改乡,1984年建镇。
——璀灿的蓼国文明湖阳镇具有悠久的历史,尤其是古老的蓼国文化是湖阳璀璨的文明史。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南阳郡湖阳县,“故蓼国也”。古蓼国都邑在今河南省唐河县南四十公里湖阳镇,东北依蓼山。古蓼国辖境,约当于今河南省唐河县南部,湖北省枣阳市北部,向东包括桐柏、随州一部分。蓼灭于楚,其后,楚在此置湖阳邑,继之设湖阳县。
在湖阳灿烂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古老的蓼国文明是最辉煌的篇章。据史料记载,出土文物考证和群众口碑介绍,古蓼国辖今唐河县南部、枣阳市北部、随州、桐柏一部分。国都在今湖阳镇,人民以国为姓,为蓼(廖)氏。聪明的蓼国国王蓼叔安为了疏洪治水和抵御外来侵略,在蓼山脚下开挖两条人工河——蓼阳河和蓼阴河,蓼山上建有两道石砌寨墙,蓼阳河南侧土夯城墙3米多高,在蓼国多年征战中如钢铁长城般守护着蓼国的安全,在卫国战争中,牺牲的蓼国将士和达官显贵大多安葬在蓼山南麓,并矗立塔纪念形成塔林,可惜这些珍贵历史文物在文革中遭到彻底毁坏,只有蓼阳河边的那块塔地依然被人们传诵。
公元前六三九年,古蓼国被楚襄王铁蹄践踏,城池被毁,生灵涂炭,蓼国臣民举族外迁,在安丰、固始等地建立了多个蓼国。不愿背井离乡的蓼国人散落在湖阳周边地区,其中,蓼山北麓隐藏起来的蓼姓后人改“蓼”为“董”,形成村庄,名为董楼,现在董姓也已成为一个旺族,遍布海外,他们每年也都上山拜祭蓼王。
——适人的气候环境湖阳镇地处南阳盆地的南缘,秦淮气候分界线,属长江流域,兼南北气候之优点,长年光照充足,年均气温15℃,降雨量800毫米,冬季较短,少雨雪,基本无霜冻,夏季较长,雨量充沛,春秋气候适人。
——秀丽的山水资源湖阳镇山水资源丰富,著名的有世界廖氏文化发祥地蓼山,叔安后裔廖玉于公元前546年修建的千古名刹龙泉寺、南天一柱紫玉山、璀灿名珠白马堰、东汉名冢公主墓等等,这些资源一经开发,将是湖阳一笔宝贵的财富。
——便捷的交通优势湖阳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和西气东输(中线)的十字架支点,豫49线承南启北,与宁西铁路、襄渝线、二广高速、沪陕高速、汉十高速、京珠高速,312、316国道相连,襄樊机场、南阳机场均不超过三个小时车程。湖阳地处武汉——十堰国家级汽车走廊的北缘,在中部掘起中起到贯通南北、融合东西的独特作用。
——丰富的矿产资源湖阳地处浅山区,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现已探明有铜、镍、铂、钯、铁、镁等有色金属及花岗岩、大理石、石英石等矿产资源,尤其是处于叶山工业区的铜镍矿,是仅次于甘肃金川的全国第二大富矿,铜镍净储量360万吨,氧化铁含量占矿石总量36%,举世罕见。赤铁、磁铁、氧化铁等有色金属亦有零星开采。
——新兴的工业经济湖阳是传统的农业大镇,工业起步较晚,但随着改革开放和中部崛起的步伐加快,新兴的工业经济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唐河县工业区和我镇叶山工业园区的兴起,时代矿业集团、天骏纺织有限公司、唐南酿造总厂、环宇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柳泉酒厂、太子童车厂、程氏钢犁厂等一批企业相继在湖阳建成投产,成为镇域经济的一个新兴支撑点。
来源于:房德亮
在蓼王庙奠基儀式致辭
在蓼王庙奠基儀式致辭廖澤雲
尊敬的唐河縣政府代表,尊敬的湖陽鎮政府代表,尊敬的來自世界各地宗親,您們千里迢迢來到湖陽鎮蓼山,出席重建“蓼王廟廖氏始祖叔安公紀念館”奠基儀式,本人代表世界廖氏宗親總會表示衷心的感謝!
自2004年以來,世界各地宗親為重建“蓼王廟”做了不少工作,付出了不少心血。宗親們不但相約組團來蓼山進行實地考察,挑選建廟地址,並成立臨時委員會,先後在廣州、中山、新加坡舉行四次籌備會議,為宗族的事業盡心盡力,為重建“蓼王廟”作出重大的貢獻。
去年9月24日,世界各地宗親在廣東惠州白雲山莊寶田國際度假會議酒店,舉行世界廖氏宗親總會首屇大會,近四百宗親參加。世界廖氏宗親總會除加強團結海內外宗親、凝聚廖氏宗族的群體力量外,又可以使重建“蓼王廟”的統籌工作能更好地展開。
現在,世界廖氏宗親總會已成立“籌建蓼王廟廖氏始祖叔安公紀念館委員會”,各地宗親積極參與,目前各地宗親的認捐款項近一百五十萬港幣,為重建“廖王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期望通過今日舉行的奠基儀式,在各地宗親的熱情支持下,出錢出力,重建“廖王廟”的工作將會順利進行和圓滿成功!
最後,本人代表世界廖氏宗親總會,對唐河縣人民政府、湖陽鎮人民政府為本會重建“蓼王廟”的大力支持,並對出席奠基儀式的各地宗親,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謝!
2007年4月15日
我所亲历的蓼王庙(一)
我所亲历的蓼王庙(一)房德亮
蓼王庙终于要重建了。
蓼王庙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蓼山的象征。人们提起蓼王庙总会有说不完的话题。但能够真正讲清楚蓼王庙的来胧去脉的却寥寥无几。
到湖阳工作,就有听过关于蓼王治水的种种传说。最神奇的一种要算是“蓼山尖儿上挂渣草”了。说的是大禹治水时,湖阳饱受水患,一年夏日,阴雨连绵,持续数日不退,一日上游山洪爆发,水位彪升,一直淹没了蓼山顶,方圆一片海洋,百姓流离失所,幸存无几。大禹乘船视察水患,苦思无策,连夜船上设帐召开会议,研究退水之法,众将面面相觑,亦无良策,无奈打算放弃此城,转治襄阳。这时帐中走出一员大将,拱手拜过,曰:“大王休要烦恼,微臣不策,但有治水之法,承蒙大王厚爱,让小臣在此治水一年,准保洪水自退,城池不失”,大禹细看此将,身高五尺,雪髯鹤发,布衣青履,气度不凡。知道此乃军中一员猛将,文滔武略、履立战功的叔安也。熟料正在束手无策之时,主动请表,好不欣慰。当庭颁旨,令叔安戍水湖阳,如若功成,重加犒晌云云。
大禹率众将直下襄阳,只留得叔安公同众水将每日驾船巡查,研究治水之法。直到洪水稍退,叔安公才得以全面考察湖阳及周围地区的地理地貌,渐有心得。原来湖阳东临桐柏山,属伏牛山系,绵延八百里,西临唐白河,碧波千丈,沃野万里,洪水自东向西顺流而下,势不可挡,与其采用传统之法,筑堤围堰,有如螳臂挡车,以卵击石,不如顺其自然,疏而导之,才能顺应风水,事半功倍。于是叔安确定了疏水的方针,汛期一过,便征调数千民工,以蓼山为中心,开挖两条人工河,山北为阴,谓蓼阴河;山南为阳,谓蓼阳河。阴阳二河,吸天地之灵气,疏洪水于根本,从此湖阳无水患也。
次年大禹在襄阳治水凯旋而归,沿唐白河逆流而上,行至湖阳境内,沿岸杨柳清风,水肥鱼美,牛养成群,童叟揖手相庆,争相上奏叔安治水之功。船行蓼阳河,河水潺潺,地沃黍丰,断无灾害之相,一片丰收之景,早以喜笑颜开。见得叔安来迎,急忙跨步下船,挚手相拥,王臣泪似泉涌,倾诉治水之苦。
且说大禹果不食言,当即颁诏,犒晌叔安臣等,分封叔安为候,国号为蓼,随(州)枣(阳)唐(河)桐(柏),皆归蓼国,一干臣民,均赐蓼姓,各置家产,就地屯田,春种夏收,开疆立祖,繁衍后裔。
这个故事尘封在历史的长河中,早以被信息时代的人们淡忘,只是被耄老人津津乐道,和在县志、镇志中零星记载。(待续)
中华廖氏崇德公祠、墓重修工程动工仪式邀请函:
邀请函:中华廖氏崇德公祠、墓重修工程动工仪式本月20日将在江西省宁都县举行,邀请世界廖氏宗亲参加,要求与会代表19日晚以前到达江西省宁都县城,联系人廖远耿(电话13902442227,深圳),廖运堪(联系电话13907070872,宁都),请与会代表启程前电话联系,以便接待。廖名龙祝愿各位代表一路平安,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来源于廖名龙
紫金文史·姓氏篇(廖氏)
紫金文史·姓氏篇(廖氏)廖氏
一、廖氏来源
据史料和旧谱记载,廖氏是黄帝的后裔。廖氏远祖主要有二:一是,周文王有一子叫伯廖,后裔以他的名为姓,成为廖姓起源。另一支是,黄帝后裔叔安,受封于飂国(河南汝南郡,今唐河县西),以国为姓,就是飂姓。叔安是颛顼的后代。叔安传至37世,到春秋时,飂伯高将飂字去风加广成为廖姓。另外,有史料载,鲁文公五年(公元前622年),楚国灭蓼,蓼氏族人为保存自己,改蓼为廖。廖氏由来已四千年,祖系已蕃衍到一百三十多代以上。主要分布在江西、福建、湖南、四川、广东、广西、台湾等省。
二、迁徙史略
(一)根在中原?
自虞舜时代,始祖叔安分封飂国(今河南唐河县西),以国为氏至今历经二千余年来,廖氏先祖一直以中原河南为中心,如唐河、钜鹿、汝南、洛阳等郡县聚居繁衍,在当地廖氏成为大姓、望族之一。后裔播迁到湖北襄阳,湖南南陵,甘肃武威等郡县,因而有“汝南”、“钜鹿”、“武威”等郡望和堂号。春秋时,六十四代廖化原居湖北襄阳,蜀国亡后,于264年迁河南洛阳,西晋六十八代廖子璋家居河南洛阳。?
(二)源自洛阳?
客家廖氏祖先,源自洛阳。西晋末年,即公元307年之后,因皇族内部八王争战(史称八王之乱),特别是北方匈奴南侵,洛阳地区先后有八、九十万人南迁,不少官家望族,率领族民大批南迁江浙、福建一带,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移民潮。廖氏六十八代、虔化一世廖子璋,祖居洛阳,南京任职,至其子六十九代二世廖从宪,封左卫大总管,其子廖五桂又承袭封征吴大总管,均居洛阳。于东晋年间(即317年)年间,自洛阳迁浙江省松阳县顺义乡诚信里开基。?
(三)复迁松阳?
廖氏七十一代四世廖钦,生八子。他在东晋升平年间(357~361年)袭封大总管,镇守泽州(今山西),携廖守崇、廖诚希等后裔迁居山西高平县,部分后裔仍居松阳县顺义乡。据旧谱载,五世廖诚希,时任扬州大守,因五胡之乱,于大元九年(384年),复迁江南。?
东晋至唐代(384~652年)的200多年里,廖氏先祖一直在浙江松阳县安居创业。?
(四)落户虔化?
唐朝贞观年间(约640年),七十九代十二世廖崇德,登进士,任江西虔化县令。任满后,将松阳三郡兄弟子侄迁入虔化(今宁都)石泥排落居,成为广东客家廖氏的远祖。?
(五)避乱宁化?
唐朝后期(755年以后),先后爆发“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席卷全国,引发第二次大移民潮。廖氏八十二代十五世廖琳宣,以武功封银青光禄大夫,其后裔迁福建莆田。另一支八十二代十五世其弟弟廖瑞宣,后裔迁广东增城。黄巢起义,引发大批移民,宁化石壁寨一地,成为客家人的母亲城。谱载,廖氏八十三代十六世廖四十一郎,时居宁化。?
(六)转入顺昌?
顺昌属福建南平市(旧称延平),早在晋代(265~420年)就有廖棠迁将乐安居。史载,永嘉二年(308年),中原动乱,衣冠之闽者,八族,其中有廖氏一族,可能就是廖棠。延平、将乐、顺昌三地均是廖姓聚居地之一。?
(七)杭永开基?
福建上杭,古时包括永定。1478年分置。廖花初授湖广(今武昌)大夫,于南宋中叶(1130~1135年),自顺昌合阳圩迁入上杭郭坊(今兰溪乡)开基。成为上杭廖氏的开基祖。及后廖花三世孙廖徹、廖政、廖敏三房后裔,播迁闽、赣、粤、桂、湘、川、台等地开拓创业。?
(八)开创梅州?
1276年3月,南宋恭帝灭亡。5月,原宰相陆秀夫、张世杰等拥立宋皇子赵昰(九岁)为端宗,退入梅州。宋兵仍有十七万人。原丞相文天祥被俘逃脱后,奉诏起兵抗元,转战闽、粤、赣三角地区。廖氏九十八代五世廖仲远,时任台、御、察三院大尉,镇守梅州。1277年3月,宋兵大败,文天祥率部退入梅州,以后转战兴宁、五华、永安(今紫金)、海丰、惠州、新会等地,直至1279年宋亡。廖仲远约于1276~1277年间,落户梅州城南坜林坪圳背(今梅江区坜林村)。?
(九)建业兴宁?一百零一代廖德源,有兄弟五人,排行第四,祖居梅县坜林坪圳背,约于1405年由梅州入兴宁承耕官田,在和山堡大茔里(今大茔村)开基,成为兴宁廖氏的开基祖。?
(十)奔向四方?
兴宁开基祖廖德源,生一子廖敬斋,共生九子:廖思明、廖思聪、廖思温、廖思恭、廖思忠、廖思敬、廖思问、廖思难、廖思义。兄弟九人的后裔,除留下兴宁立业外,分别迁梅县、大埔、丰顺、陆河、五华、紫金、河源、惠阳及闽、赣、湘、桂、川、台等地创业。
三、迁入紫金概况
迁入紫金廖姓是廖花三个支系,据统计,紫金县廖氏有2万多人。?
(一)廖蕃初支系?
廖花传下廖政房廖德衍后裔廖蕃初,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从平远县河头迁来永安县龙窝桂山开基立业。?
(二)廖新柏支系?
廖敏房三十一郎廖德山后裔廖新柏,于明万历年间,从福建符桥头迁来紫城镇城东响水寨下开基。其后裔廖必斌迁蓝塘下圩立业;廖锡时迁花都市儒林村立业。?
(三)廖德源支系?
廖花传下廖敏房三十三郎廖德源的后裔分居:?
1、廖思明房系?
十世孙廖月辉为敬梓镇廖氏开基祖,约于明朝中叶由五华安流滴水迁入敬梓开基创业,现其后裔已繁衍到2万余人。有裔孙迁惠东、惠州、深圳、河源、增城、广州、花都、中山、阳江,广西、四川、重庆等地。敬梓廖氏四世廖尚英的后裔居龙窝镇桂山村。四世廖尚薰两子廖仝穳、廖仝〖XC禾.JPG;%100%100,迁水墩群丰(含秋溪)开基。?
十一世孙廖从易(在简),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从兴宁石崖头迁居九和官坑(含富竹)开基创业。有裔孙迁惠阳、增城、广州鱼沙坦立业。?
四世孙廖友诚的后裔迁居义容镇中兴村立业。?
2、廖思聪房系?
十世孙廖有章、廖有思于明万历年间,从洋头拓口迁上义石潭村(含好义、凤安)开基。
十四世孙廖柏流迁居黄塘镇长岌村开基。?
柏埔镇格塘村廖姓,其祖系源流待查。
四、堂号、祠堂与堂联
(一)堂号?
“汝南堂”河南汝南郡(今上蔡县西南)是廖氏的发祥地之一,后人以“汝南”为堂号。
“武威堂”甘肃武威郡,是廖姓聚居地之一。廖氏第七十八代廖延龄,唐朝时任武威郡大守,封武威郡公,数百年世袭公祀,后世裔孙以此为堂号。?
“世彩堂”1120年间,福建顺昌廖刚,宋徽宗时任监察御史。其四子皆做州官,子孙五代同堂,以世彩堂作匾,著有《万石世彩堂诗集》,时有大臣进奏,宋徽宗赞曰:“诚乃人间美事也”。此后,福建、广东廖氏以“世彩堂”为堂号。?
此外,廖氏还有“钜鹿、清河、清武、崇远、垂裕、承佑”等为堂号。?
紫金廖氏堂号多为“汝南堂”、“武威堂”、“世彩堂”。?
“万石”家声(家风)指宋代廖刚,父子五人皆做朝廷大官,年禄共万石而得名。?
(二)祠堂、堂联?
紫金廖氏堂联?
三洲世德,万石家声。?
汝南世第,武威家声。?
武威世泽,御史家声。?
世传万载,彩焕五章。?
1、紫金县廖氏总祠?
该祠原建于紫金县城米行街(今机关幼儿园内)。?
大门联:?
系传丞相府,秀夺状元峰。?
正梁联:?
得姓自西岐,想当年,世彩堂开,武威郡著,临阮井流丹,百寿图镌延祖德;?
建祠傍东岳,喜此地,金山献瑞,铁水呈祥,状元峰耸翠,一声胪唱蔚人文。?
2、敬梓廖氏鹅形祠?
该祠位于敬梓圩鹅山山麓,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兴建,上三下三砖木结构。
正梁联:?
世系肇西岐,溯吾祖,英雄人物,将相名贤,伟烈丰功,卓越声华扬赤县;?
龙飞经水嶂,看行度,起伏蜿蜒,刚柔递济,远环近抱,浩然正气贯鹅祠。?
3、水墩群丰廖氏宗祠?
正梁联:?
世德溯西周,睹斯地,前文峰,后岐寨,层峦耸翠,佳气毓钟,念先人功绩传芳,惟愿一本虔,追献椒馨於奕祀;?
肇基来东粤,览此区,左狮岭,右象山,曲水环流,祥云绕聚,喜今朝诗书不替,还期三元会,夺蜚杏苑于千秋。?
4、桂山廖三贤祠?
正梁联:?
系由敬梓开基,溯我先孝义旌扬,精微相士,真君子遗徽,笃实辉光传百世;?
派衍桂围创业,卜斯境南山秀毓,溪水钟灵,大人峰耸翠,挺生贤哲耀三洲。?
5、桂山廖肇衍石楼?
该楼碑位于龙窝桂山村,桂山人廖肇衍建于清乾隆年间,主楼高6层、20多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是紫金县文物保护单位。?
顶梁联:?
高见仰前人,想当年,建高楼。登高第,掇高科,事业崇高垂百世;?
大家期后裔,愿此日,积大德,立大功,为大善,门闾光大耀千秋。?
6、上义石潭廖元龙祠?
正梁联;?
发迹始河南,支承兴乐,披星戴月,筑闾宇于贻孙谋,堂开世彩,诗礼家声垂百世;?
基开于上义,业创石潭,克勤我俭,建祠堂而绳祖武,三洲门第,箕裘事业继千秋。?
7、九和官坑廖仕达祠?
正梁联:?
堂庭复焕彩,恒念启后承先,继九思,发亿枝,兰馨桂馥,五湖腾达振家声;?
祠堂庆盛世,当思木本水源,联一脉,分三郡,松茂竹苞,四海衣冠沾祖德。
五、族规家训
(一)敬梓廖氏开基祖廖月辉家训:?
天理当存,存者盛之;地理当好,好者兴之;?
人理当尽,尽者安之;书理当习,习者荣之。?
人生具此四理而行,则仰不愧,俯不怍,天地庇,鬼神佑,祖宗福,父母顺,兄弟和,夫妇恭,子侄敬,朋友信。又何患乎身名之不著于国家,徽声之不传于后世哉。勉之!?
(二)家规(桂山廖氏)?
一、孝父母;二、爱兄弟;三、重祖屋;四、重祭田;五、重坟墓;六、重人伦;七、惩闺门;八、禁窃囤;九、重继规;十、重嫁娶;十一、正婚礼;十二、重谱牒
六、创业故事
廖月辉敬梓廖氏开基祖,于明朝中期,从五华初来敬梓开基创业,早年家境贫寒,条件异常艰苦。经过数十年艰苦奋斗,积累了财富,建立了大家族。廖月辉生五子十八孙。七世廖道亨,发家致富后与廖钦孚(七世)一起,统五大房买成鹅形祠地址,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兴建大宗祠一座。?
廖肇衍龙窝镇桂山廖氏八世祖,经商致富后,创建一座独具风格的石楼。该楼占地300平方米,高六层,20多米,第一、二层用石条砌成,厚一米多,三层以上用火砖砌成。共用石料一万立方米,火砖一千万块以上,耗资值三万担谷以上,是清代永安县(今紫金县)有名的建筑群。嘉庆八年(1803年),又斥资兴建有上下七间横屋十间,占地1200平方米的学堂。并备有学生宿舍可供六、七十人使用。大门悬挂宋湘题写的“文明书舍”横匾。聘请名师执教,学子除本地外,还有来自毗邻县惠东、海、陆丰、五华等地。办学历时百余年,培育了进士廖笃材、拔贡廖秉铨、廪生廖诏銮及29名秀才,族外获功名者不少,民国改为私塾,建国后为桂山小学。?
廖时化廖肇衍之子,清嘉庆六年(1801年)举人。嘉庆22年(1817年)在京城会试,取大挑二等,借补翁源县儒学正堂。后在省城广州组建廖氏总祠,获得其父支持,首投巨资,历尽艰辛,筹资兴建,在省城学东街(与学宫相连)购买地基,到全省各地发动廖姓族人捐资组建,经过数年的努力,于嘉庆十三年(1808)建成。受到全省廖氏族人的好评。?
廖芸淑敬梓人,清增生。1925年,发动父老乡亲创建鹅山小学(今敬梓中心小学),建起一座伞形三层楼。当年招生96人,兴新学,育新人。1926年,廖芸淑承担紫金县政府指令,在中坝苏前街办一所六区高等小学,并任第一任校长,获得中坝各姓群众支持。次年建起校舍,招生80多人,后来增加到260多人,成为当时全县建制最完善、人数最多的高级小学。
七、紫金廖氏人物简介
廖笃材龙窝镇桂山人,清道光三年(1823年)中式进士,敕授文林郎,任雷州府学教授。?
廖奇彰敬梓人,清康熙国子监司。?
廖飞彰蓝塘人,康熙四十五年(1780年),考取广东第十六名举人,授肇庆封川训导。
廖笃魁上义石潭人,授蓝翎五品。?
廖作崇敬梓人,监生,曾授江西省赣州府尹。?
廖飞轮敬梓人,授军功六品衔。?
廖裕光敬梓人,授军功六品衔。?
廖济邦敬梓人,授军功六品衔。?
廖承源敬梓人,授军功六品衔。?
廖雨宁敬梓人,授军功六品衔。?
廖时化龙窝桂山人,清嘉庆六年(1801年)举人,任大挑县教谕。?
廖羽字德邻,龙窝桂山人,曾任广东省政府秘书。?
廖文芳九和官坑人,黄埔军校毕业,曾任国民革命军中央炮团团长。?
廖苍生廖文芳胞弟,黄埔军校毕业,曾任国民党青岛四十四兵工厂主任,少将军衔。?
廖达同廖文芳子(黄埔军校贵州分校毕业),曾任台湾陆军中级文官及苗栗县县长。?
廖勋策九和人,黄埔军校毕业,在抗日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步兵团长,在江西新梓县与日军战斗中牺牲。?
廖则东敬梓人,广州勷勤工学院毕业,曾任广东军械库库长。民国十八年出任紫金中学校长。?
廖玉衡敬梓人,曾任国民政府东江专员公署秘书长。?
廖钺敬梓人,曾任香港达德学院副教授。曾侨居泰国。解放初期任云南澜沧专署秘书长,后调广东省政协任秘书处副处长、广东省侨联副主席、顾问,省华侨历史学会名誉会长等职。1954~1960年,当选第一、二、三、四、五、六届省人大代表。其书法、画作品,在国内外多次展出。著有诗集《芜草集》、《廖钺文集》、《廖钺书画展集》。?
廖其奠敬梓人,原任上海机械学院副院长、副教授。1993年起赴美国讲学、研究。?
廖德添敬梓人,原任解放军空军驻北京第三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退休享受正军级待遇。
廖雨帆敬梓人,曾任紫金县副县长、县政协主席。?
廖振尔敬梓人,现任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研究员。?
廖安珠敬梓人,现任水电部第四局党委书记。?
廖杏光九和官坑人,现任解放军驻北京某部副师级干部。?
廖健为高级工程师。?
廖振凡上义石潭人,原任惠州市政协副主席、惠州市工商联合会会长,高级工程师。?
廖盛伦上义石潭人,曾任深圳市龙岗区政协副主席。?
廖宜湘(龙窝桂山籍),台湾军队上校军官。?
廖元波(敬梓籍)台军师参谋长。?
廖维驹(居台湾,九和官坑籍)。博士学位。?
廖嵩平敬梓人,2000年获美国芝加哥康尔大学博士。?
廖济忠九和官坑人,现任解放军驻北京某部团级干部。?
廖东安龙窝人,曾任紫金县委常委,河源市电力发展总公司经理。?
廖荫环敬梓人,曾任广东省审计厅处级干部,高级审计师。?
廖玉炎蓝塘人,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
廖瑞敬梓人,曾任广东省公安厅处长。?
廖菊华敬梓人,外交部处级干部。?
廖堪民敬梓人,惠州市医药管理局局长。?
廖宪民敬梓人,中国人民海军南海舰驻广州某部队参谋长(团级)。???
江西省峡江县戈坪乡汀溪村廖氏
江西省峡江县戈坪乡汀溪村廖氏世次,我村从湖南衡山迁来。廖氏辈次:匡应肤惟克 郎本臣邦世
经庭铉季梓 均懋谦宾日
岳爵乎独大 晹仕???
一世祖匡凝。 爽公次子,字熙绩,仕彭泽县令。生子三:绳,应,庸。
二世祖绳: 字祖望,博学工诗土林仰之
应: 行九郞,居嵩山下院,葬莲花坳岗上,生子一:肤。
庸: 行十一郎,居嵩山上院,葬唐州大复山,生子一:
三世祖肤: 生子四:惟中,惟高,惟寅,八郎。
四世祖惟中: 肤公长子,行五郎,生子一:克肃。
惟高: 肤公次子,生子一:克岐。
惟寅: 肤公三子,名志行十一郎,两举制科赠吏部侍郎葬罗步。生子一:克嶷。
八郎: 住湖头,生没葬未祥。
五世祖克岐: 生子六:硕,廿郎,廿四郎,廿八郎,廿九郎,三一郎。
六世祖硕:克岐长之,字安义,行十七郎。生子三:本端,本贵,本述。
七世祖本端: 硕公长子,字道严,生子一:功臣
本贵: 硕公次子,字道富,生子五:国臣,朝臣,问臣,唐臣,良臣
本述: 硕公三子,字道傅,生子三:举旦,举贤,明臣。
八世祖问臣: 本贵三子,字廷献,葬官塘。生子一:邦杰
九世祖邦杰: 字俊彦,行六郎,官将作监丞宋元丰间迁新淦五十四都潭溪洲上,今属峡江西六都,生子二:世美,世芳
十世祖世美: 子一:经。
十一世祖 经: 子二:庭训,庭学。
十二世祖 庭训: 字德基,行一郎,生子一:金铉。
庭学: 字修来,生子一:玉铉。
十三世祖 金铉:字扬陈,生子一:季一。
十四世祖 季一:字幼赡,监丞司务,子二:梓茂,梓材。
十五世祖 梓茂:字应朝,子二:均寿,均海。
十六世祖 均寿:字有德,子四:懋瞻,懋简,懋泰,懋新
均海:子四:懋德,懋礼,懋立,心固,
十七世祖 懋瞻:子五:孟谦,季谦,克谦,伏谦,思颜。
懋简:子二:仲谦,润谦。
懋新: 子二:鸣谦,为谦。
十八世祖 克谦:子二:儒宾,仕宾
伏谦:子二:朝宾,泰宾
思颜:子二:葵宾,高宾
十九世祖 儒宾:子二:日正,日永
仕宾:子一:日成
二十世祖 日正:子二:世岳,嵩岳
日永:子二:崇岳,云岳
二十一世 崇岳:子一:禄爵
云岳:子四:三爵,五爵,九爵,伯爵
二十二世 禄爵:子五:礼乎,郁乎,邦乎,敏乎,显乎
二十三世 礼乎:子四:独高,独明,独秀,独载
邦乎:子二:独庆,独广
敏乎:子三:独遵,独钦,独宣
显乎:子一:独奇
二十四世 独钦:子二:大猷,国辅
独宣:子六:大名,大廷,大裕,国相,大显,大晋
二十五世 大名:子三:启晹,震晹,盛晹
大裕:子二:洪晹,名晹
国相:子二:夏晹,升晹
大显:子五:复晹,初晹,晋晹,玉晹,肇晹
大晋:子一:成晹
二十六世 成晹:子一:仕英,(1650-1724,迁湖南娄底廖家,坑梓塘村)
(本人为匡凝公37世孙廖文生,欢迎湖南江西爽公后裔及各廖氏本家与我联络,共同探讨祖先故事,QQ276010780)
永登《廖氏家谱》的史料价值
永登《廖氏家谱》的史料价值永登县志办在搜集地方文献时发现了一部《廖氏家谱》。这部家谱原藏于树屏乡上滩村廖永祯家,经县第六中学廖连太和周厚昌同志辗转索求而于1993年6月征集来的。
这部家谱由廖玉林创修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七月,同治、宣统年间由廖鉴章、周应沣补修。谱为宣纸册页,纵34、横21.5、厚3.5厘米。外为毛蓝土布硬函套,封面正中梅红纸楷书题笺《廖氏家谱》。写本,正楷为主、兼有行草书,有字迹者76页,页8行,行8—28字不等。
《廖氏家谱》1—4页为《廖氏世系图考》,楷书,道光二十年七月初一廖玉林撰。5—51页为《廖氏世系图》,楷书,廖玉林撰,记始祖廖一龙及其子孙希雷、心谟、立清、尔然、光兰、儒林、柱林与配偶的生卒年月日、葬地与坟茔方位;从第四代立清起附简历。15—35页为《玉林遗言》;伯母张氏、继章、文麒、玉林、文夔行状;楷书、行楷、行草杂陈,均同治间由玉林子鉴章撰。52—60页为鉴章、文骏与其配偶合传2篇,楷书,均宣统元年(1909)四月周应沣撰。
《廖氏家谱》有关于永登历史上人口迁移、人物、经济、军事及文化方面的资料。
谱载:永登廖氏“原籍苏州府吴县铁瓶巷人”,始祖廖缵、廖纪兄弟,在明洪武年间因功俱授郡牧千户职,后随肃庄王就藩,落籍兰州。廖缵的后裔定居兰州的西固城一带,至今在西固钟家河、廖家崖头等处仍绵延不衰。廖纪的六世孙廖一龙于明崇祯年间迁居平番县南乡红老营。乾隆年间十三世孙光兰自红老营迁至碱水河。从此一龙一支分布在红城子、红老营以及县东北各乡,这就是永登廖氏家族的来源。这些记载为兰州市西固区及永登县人口的流动提供了资料。
《廖谱》有人物传记资料。较为著名者有十四世孙廖玉林及其子鉴章、孙文麒的传记资料。廖玉林,字子宜,父“不顾穷酸”,送玉林读书,“每自塾回家,课以夜读关令讲解,日间所读,每有会悟,便欣然大喜”,由于刻苦攻读,终于学问有成,文笔通达,以后因孙功被封二品顶戴。鉴章,字镜泉,他“生平好读书,然志在经世”。“咸丰四年(1845)积功补恩贡,入太学”,同治四年(1865)购置军械,保卫地方。光绪元年(1875)中举,后因子功封二品顶戴武功将军。鉴章有子四,皆以武功显。长子文麒“同治三年冬遵例纳粟,特授都府衔职。”绘制《西番积石关地理图》,受陕甘总督杨岳斌表彰。次子龙潭同治元年武举。后授副将,赐二品顶戴。同治七年卒,封武功将军,晋武显将军。三子文夔亦能武。四子文骏善骑射,授昭武都尉。
《廖谱》载廖玉林嘉庆间在兰州经营资金达白银一千两的面馆,道光间在秦王川西槽运砂致富的事情,以及同治间每斗小麦值白银四十五两的资料,都是有关经济方面的有用史料。
另外,《廖谱》中有同治间回民反清斗争的资料,还有廖玉林父子所写的诗文联对,可以提供军理与文学方面的资料。
应当指出,鉴章的外孙周应沣曾为《廖谱》写了《廖鉴章传》和《廖文骏传》。周应沣为甘肃著名文人,韩瑞麟称他“蝉啸于永登,类能高视,阔步不愧。”他写这两篇传记时,正值44岁,中举已经21年,正是他诗文创作的旺盛时期。两篇传记对研究周应沣的创作手法及其思想有着一定的意义。
作者: 每日甘肃网
世界廖氏宗親總會組織架構名單
世界廖氏宗親總會組織架構名單--------------------------------------------------------------------------------
會 長:廖澤雲 ( 澳門 )
副會長:廖榮業 ( 新加坡 )
廖木水 ( 馬來西亞 )
廖金春 ( 馬來西亞 )
廖鍚麟 ( 泰國 )
廖正亮 ( 香港 )
廖頌如 ( 香港 )
廖運權 ( 台灣 )
理事長: 廖福生 ( 馬來西亞 )
副理事長:廖祥江 ( 新加坡 )
廖漢明 ( 泰國 )
廖太全 ( 香港 )
廖東海 ( 香港 )
廖煥輝 ( 美國 )
廖泰穩 ( 香港 )
廖正興 ( 馬來西亞槟城 )
廖興漢 ( 馬來西亞吉隆坡 )
廖金枝 ( 台灣 )
秘書長:廖泰穩 ( 兼 )
副秘書長: 廖博南 ( 新加坡 )
廖善求 ( 台灣 )
財務長:廖見良 ( 荷蘭 )
理 事:廖來勝 ( 香港 )
廖達明 ( 香港 )
廖進家 ( 香港 )
廖德基 ( 香港 )
廖潤昌 ( 香港 )
廖為伯 ( 香港 )
廖國瑛 ( 澳門 )
廖德根 ( 新加坡 )
廖光平 ( 泰國 )
廖啟翔 ( 台灣 )
廖雲達 ( 台灣 )
廖漢才 ( 馬來西亞 )
廖亞池 ( 馬來西亞吉隆坡 )
廖金成 ( 馬來西亞吉隆坡 )
廖純清 ( 馬來西亞吉隆坡 )
( 理事會 25 人 )
監事長: 廖駿駒 ( 香港 )
副監事長: 廖僖芸 ( 澳門 )
廖萬德 ( 新加坡 )
廖奕成 ( 馬來西亞吉隆坡 )
監 事:廖潤新 ( 香港 )
廖傑榮 ( 香港 )
廖祿全 ( 英國 )
廖貴明 ( 泰國 )
廖永華 ( 馬來西亞馬六甲 )
廖進丁 ( 馬來西亞吉隆坡 )
廖成枝 ( 馬來西亞吉隆坡 )
( 監事會 11 人 )
祝贺《世界廖氏网站》開通
祝贺《世界廖氏网站》開通热烈庆祝《世界廖氏网站》總會網站己開通,網址:http://www.liaos.com.mo
請轉告各地廖氏宗親!!!
祝贺《世界廖氏网站》開通
祝贺《世界廖氏网站》開通热烈庆祝《世界廖氏网站》總會網站己開通,網址:http://www.liaos.com.mo
請轉告各地廖氏宗親!!!
世界廖氏宗亲总会对组织架构中没有国内代表的说明
世界廖氏宗亲总会对组织架构中没有国内代表的说明廖名龍先生:感謝您和其他宗親們對“世界廖氏宗親網”的關愛。“留言版”和“論壇”由於編寫程序繁複,估計還需半個月左右才能開通使用。至於總會為何沒有大陸宗親參加,因其中存在不少問題有待解決,而總會也在想辦法吸納國內宗親加入總會,共同參與會務,如成立籌建“蓼王廟”委員會等,各地宗親均踴躍參與。希望各地宗親們繼續支持和關心“世界廖氏宗親網”,並提出寶貴的意見。謝謝!
世界廖氏宗親總會
2007/7/25
说明:1,题目是廖名龙添加;
2.廖名龙将国内部分廖氏网友的意见通告世界廖氏宗亲总会后,上面是总会给廖名龙发过来的回复;
3.关于国内没有代表的问题廖名龙已经和深圳廖远耿教授交换意见。
世界各地廖氏宗親團體
世界各地廖氏宗親團體新加坡南洋廖氏公會
會長:廖榮業
聯絡電話: (65)67433889
星馬客屬廖氏公會
會長:廖基業
聯絡電話: 65-63363612
馬來西亞雪蘭莪暨邦直轄區廖氏公會
會長:廖福生
聯絡電話: (603)21619113
馬來西亞檳城廖氏宗祠
主席:廖貴成
聯絡電話: 604-2627044
泰國廖氏宗親總會
理事長:廖鍚麟
聯絡電話: (662)3147193
溫哥華廖武威堂
主席:廖永騰
聯絡電話:
英國廖氏海外宗親聯誼會
首任會長:廖漢基
聯絡電話:
台灣世界張廖簡宗親聯合總會
聯絡人:廖善求
聯絡電話: 886-915142020
香港廖氏宗親總會
會長:廖頌如
聯絡電話: 01-94817776
澳門廖氏宗親會
會長:廖澤雲
聯絡電話: 28332266
福建上杭廖氏花公聯誼會古田分會
會長:廖曉華
聯絡電話: 13806992595
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廖氏宗親會
負責人:廖莊興
聯絡電話: 13225996456
福建省永定廖氏奬學基金會
負責人:廖連昌
聯絡電話: 0597-5833717
福建省順昌漠武廖剛文化研究會
會長:廖康寧
聯絡電話 : 13905990760
福建龍岩市廖剛文化研究會
聯絡人:廖根山
聯絡電話: 13338391008
廣東武威廖氏文化研究會
會長:廖嘉謀
聯絡電話: 13002004805
廣東省興寧市廖氏族譜續編理事會
負責人:廖升明
聯絡電話: 13794767828
廣州市廖氏宗親聯誼會
會長:廖棣和
聯絡電話: 020-37588004
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宗親
負責人:廖興旺
聯絡電話: 13827971688
廣東省連平縣廖氏宗親聯誼會
會長: 廖振南
聯絡電話: 13509270390
廣東省汕尾市廖氏宗親會
會長:廖芳樞
聯絡電話: 13543150628
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司馬浦鄉公益理事會
聯絡人:廖松江
聯絡電話: 13300713211
廣東省紫金縣廖氏宗親
聯絡人:廖耀先
聯絡電話:
廣佛地區大埔縣長教廖氏百一郎公宗親聯誼會
會長:廖榮祥
聯絡電話: 13500026198
廣東大埔長教百一郎公理事會
會長:廖兆開
聯絡電話: 13549177469
廣東省深圳市廖氏宗親會
會長:廖遠耿
聯絡電話: 13902442227
廣東省梅州市廖氏宗親會 ( 籌 )
會長:廖奕潤
聯絡電話: 13622946206
廣東省梅縣 ( 梅江區 ) 廖氏宗親會
會長:廖剛聯
聯絡電話: 13924471456
廣東省蕉嶺縣廖氏宗親會 ( 籌 )
會長:廖正泰
聯絡電話: 0753-7872040
廣東揭陽市惠來仙家廖氏宗親會
聯絡人:廖亞尾
聯絡電話: 0663-6821041
廣東省東源縣廖氏宗親會
會長:廖集旺
聯絡電話: 0762-8601189
廣東省河源市源城區廖氏宗親聯誼會
會長:廖偉池
聯絡電話: 13829380022
安徽省淮南市廖家灣宗親會
廖興和
聯絡電話: 13305547398
江西省龍南縣廖氏宗親會
會長:廖光南
聯絡電話: 13672291179
江西省寧都廖氏宗親會
聯絡人:廖運堪
聯絡電話: 13907070872
四川廖氏宗親會
會長:廖東樓
聯絡電話:
廣西桂林廖氏宗親會
聯絡人:廖梓傑
聯絡電話: 13768712217
湖南省尖陵縣廖氏宗親會
聯絡人:廖常書
聯絡電話: 13307410101
河南省唐河縣廖氏宗親會
會長:廖義培
聯絡電話: 0377-68920317
浙江文成縣廖氏宗親會
聯絡人:廖振南
聯絡電話: 13616620279
浙江溫州市繆顏廖歷史淵源研究會
聯絡人:廖詩貫
聯絡電話: 13002680723
世界廖氏宗亲总会邀请函
邀请函―――委员:
世界廖氏宗亲总会于今年4月15日组团前往河南省唐河县湖阳镇廖山祭祖,并于是日举行重建“蓼王庙廖氏始祖叔安公纪念馆”奠基仪式,来自海内外各地宗亲代表近300人参加,气氛热烈。
为使重建“蓼王庙”工作能更好地顺利进行,世界廖氏宗亲总会订于本月18号(星期六)上午9时三十分在广东省广州市华江花园龙岛酒家举行重建“蓼王庙廖氏始祖叔安公纪念馆”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商讨有关筹建“蓼王庙”资金筹集及筹建工作等事宜。素仰 阁下热心宗族事业,且贡献良多,诚邀在百忙之中拨冗出席是次会议。食宿由广州市热心宗亲赞助。
受邀宗亲请于8月10日前将能否出席回执传送本会,以便本会作具体安排。(出席宗亲请于8月17日到广州市龙岛酒家报到)
端此函请,颂顿
台安!
世界廖氏宗亲总会会长廖泽云敬约
2007年8月1日
回执:本人是否出席是次会议
酒店地址:广州市天河黄埔大道中113号华江花园龙岛酒家 电话020-8?677188(?-5;6)
酒店联系人:廖先生13580531710 广州市联系人:廖嘉谋13002004805
会务联络人:庄先生00853-8972083
来源于廖名龙
安徽淮南廖氏辈分
安徽淮南廖氏辈分廖延宁
我是安徽淮南安成村的,我们这里现在在写家谱,我们的辈分是:光和延世泽,纯善方志远,庭训遗全宗,保道卫令典,
一共20辈。廖延宁, QQ:“我的ぅ骄子”282575404;我的电话是13516430230 0554-6415581
附:安徽淮南廖氏宗亲会长廖兴和13305547398
副会长廖延林13855448089
编委廖利和0554-641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