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唐的日记
流失的客家话
2011-09-27 16:41:03
下午的时候把一本写客家历史的书籍看完了。缅怀一下历史后,又为现在客家人的标志--客家话哀悼下。
“涯是客家人”。老话讲,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形形色色客家人,各式各样客家话。
每一次时候在公车地铁上,在超市,在电影院等地方,我喜欢沉默着不说话,然后静静观察周围的人,突然,听到周围有人在讲客家话,眼神即刻就亮了,然后开始留意他们的话是平的还是软的,大约会是什么地方的客家人。要是好友在旁边,一般都会跟对方咬耳朵,嘿嘿,是客家人哦。不是自己神经兮兮,而是,现在真的很多客家孩子不会讲客家话。祖宗的语言渐渐流失,听到熟悉的客家话心中会很开心。
自己总结了下,85后跟90的是自己接触比较多,在非客家方言地区成长的,大约是一半会说,一半不会说,会听而已。85后一个同宗族的哥哥是在北京出生长大,没有回过。N年前一世祖宗的祠堂弄好了,他听爷爷奶奶说了后,独自一个人回来祭祖,能讲一口京片子的他会听,可惜不怎么会说。他说从小在家是讲普通话,然后亲朋好友的也是讲普通话,不过爷爷奶奶经常会在家讲客家话,所以能听得懂,会讲的只是一两句,自己的名字,叫爷爷奶奶(我们是叫吖da吖nei),吃饭了等简单的词语。90后的表姐是从小在广州长大,家里大人忙着做生意没时间照顾她,从小可以说是大姨带大的,大姨有将近20年时间在广州生活,还是会听不会讲,好彩她的不会讲,所以表姐现在会讲流利的客家话的。而00后的孩子的话,这个数字是升到三分之二了。跟00后的孩子讲的是普通话,这很搞笑的。我们家00后的姑娘,从小是讲普通话,可以说她的发音比我准确多了,从开始学说话到上学,周围的都是讲普通话,然后爸爸妈妈也是跟她用普通话交流,所以到现在上小学了,也只是会听不会说。让她学,姑娘也是心情好会跟着你念几句,转眼就忘了发音的。
大学时,遇到一个男孩子,一开始是用白话交流,交流期间听到他在电话里讲客家话,待他讲完电话,用客家话问他你也是客家人?他点了点头。不过由于各自语调的问题改用普通话问他,怎么认识你这么长时间,即使遇到是你老乡的也不见你讲客家话的?然后他回了一句后,乡下话,讲来也没意思。听完后随便扯了个理由就跟他拜拜了。心里听到这种说法真的很气愤,自己祖宗的语言何谓之乡下话丢人呢?难道就是因为客家地区比较贫穷落后,不上档次?在广州时也遇到过很多类似的,两个人,明明是同一个地方的客家人,都是能够交流的,却从来不用自己的祖宗的语言交流,偏偏要讲白话。你们是装逼吗?
越来越多的客家后裔迁移到其他地方后,融入了当地的生活,讲起了当地的语言,这是无口厚非,喝哪里的水讲哪里的话,才能尽快融入那个地方。可是当在异地生活有了自己的子孙后,应该多跟他们讲讲客家历史,尽量教会他们祖宗的语言,守住祖先的文化。
客家地区处于的都是偏僻的地区,多山。对比起珠三角来说是贫穷是落后。穷也要穷的有志气,自己祖宗的语言都不认同,都不承认,不是忘本是什么的。写到这,想起曾经在亲戚那里听到的小故事,一个华侨,早年就去了美国,然后有了自己的一份事业,赚了钱之后经常捐钱回老家修路修凉亭的。从20多岁到60多岁的时间都在异国他乡,有一次在旧金山时去华人餐馆吃饭,偶然发现那间餐馆的老板也是梅州客家人,当老板给他弄了份腌面,用熟悉却也陌生的客家话跟他交流时,老华侨哭了。
母语是自己心中最柔软的肋骨。倒不是说客家人一定要会说客家话,客家文化本来就是大包容,融合了很多语言形成的,只是作为客家人后裔的我们,都不传承自己的文化,不学会自己的语言,那我们苦难而悲壮的客家历史会渐渐没落,最终只是历史书籍上的一页。
http://www.douban.com/note/1749282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