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20|回复: 0

宋氏三姐妹 本是客家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9 08: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7-16 00:57 编辑

宋氏家族 - 宋氏三姐妹 本是客家女

据《宋庆龄年谱》记载:“父亲宋嘉树(1866-1918年),原名乔荪,字耀如,西名查理琼斯宋。原姓韩,是客家人韩宏义之子,由于12岁时过继给宋姓舅父,遂改姓宋。”



  《宋庆龄的故乡———文昌县》则写到:“宋庆龄的祖父韩宏义是海南客家人,远祖则是中原汉人,原住河南相州安阳……在南宋时期,由于中亚部族侵入时中原人相继南迁,其中有个叫韩显卿的人,先到浙江会稽县任县尉,后又入粤任廉州太守。公元1197年渡琼州海峡,定居文昌锦山。”中原汉民南迁形成了南方汉族客家民系,宋庆龄祖父韩宏义是海南客家人,仍说客家话,保持客家风俗。如今海南已有数十万客家人,他们仍保持客家风俗,并说着有古汉语特色的客家话,传统风俗中透露着古中原文明的印记。到清代这一系韩氏后裔居住在罗豆市圮乌坡村,后又迁到昌洒区古路园村。宋庆龄远祖的神主牌一直安放在罗豆市圮乌坡村,1950年,回国不久的韩裕丰还到那里去祭扫。这些神主牌在1953年被毁坏了,但宋庆龄近代的祖公牌还放在昌洒祖居内。


  台湾学者陈运通主编的《客家菁英》一书中,以《客家女儿永远的第一夫人宋美龄》介绍道:“活了106岁,跨越三个世纪的蒋夫人宋美龄女士是客家人。”“现任台北市北区客家会会长刘兴明证实:当年刘兴明会长考上圆山饭店电工,慢慢培养成为高级主管,都是由于蒋夫人的提拔,蒋夫人叫他小刘,有空会找他用客家话聊天……”宋氏家族本是客家人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宋氏家族 - 家族成员
  父:宋耀如,1863年2月—1918年5月3日,海南文昌人。原名韩教准,字耀如。乳名:阿虎


  1886年自美返国途中,宋耀如着和服摄于横滨。



宋耀如1881年6月25日写给林乐知和“我的父亲”的信所提供的证据,在所著《我的父亲在中国》(1942年)中指出:“虽然这个男孩于1875年就离开了家,但他直到1878年才到美国。

母:倪桂珍,1869年—1931年7月23日,浙江余姚人,倪蕴山之女。母亲姓徐,是徐光启的后裔。桂珍,有着一双大脚,受过西式教育,能在钢琴上弹奏出美妙的乐曲,这样的女子,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简直是凤毛麟角。


  他们有三子三女,分别是宋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和宋子安。


  宋耀如和倪桂珍现葬于上海市宋园路21号宋庆龄陵园内。


  宋霭龄,女,1889年7月15日—1973年10月20日,生于上海,去世于美国纽约。丈夫:孔祥熙。


  宋庆龄,女,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生于上海,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病逝于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现葬于上海市宋庆龄陵园。丈夫:孙中山。


  宋子文,男,1894年12月4日—1971年4月25日,生于上海,去世于旧金山。妻子:张乐怡


  宋美龄,女,1897年3月5日-2003年10月23日,生于上海,去世于纽约。丈夫:蒋介石。


  宋子良,男,1899年—1987年,生于上海,去世于纽约。


  宋子安,男,1906年—1969年2月25日,生于上海,去世于香港。
宋氏家族 - 宋氏家族历史简介
  关于宋庆龄、宋美龄、宋子文这几位中国现代名人的原籍,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文昌县委员会文史组的考证,证实他们本是韩家的子女。现根据该组的考证,把宋氏家族的历史简介如下∶


  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也称宋嘉树),本名韩教准,少年时过继给姓宋的婶母的弟弟,便改姓为宋。


  很多中文书刊根据英文著作,把Uncle译为叔叔,于是说宋耀如本姓韩(Han),随叔叔而改姓宋,自己的叔叔怎么会跟自己的父亲不同姓呢?真是越说越糊涂。英文的Uncle,既可当叔叔、伯伯,也可以当舅舅、姑丈、姨丈,洋人对于这种亲属关系是分不清楚的。


  宋耀如(即韩教准)的父亲韩宏义是客家人,远祖则是中原汉人,北宋时住在河南相州之安阳。在南宋(公元1126——1279年)时期,由于受中亚部族侵入,为避战乱而南迁。族人有一位叫韩显卿,到浙江会稽(今绍兴)县任县尉,后又迁粤(广东)任廉州太守。公元1197年,韩显卿的后人渡海来琼(海南岛),定居于锦山,与其他南迁中原汉人一道形成汉族客家民系,如今海南已有数十万客家人,他们仍保持客家风俗,并说着有古汉语特色的客家话,传统风俗中透露着古中原文明的印记。到清代这一系韩氏后裔居住在罗豆市圮乌坡村,后又迁到昌洒区古路园村。宋庆龄远祖的神主牌一直安放在罗豆市圮乌坡村,1950年,回国不久的韩裕丰还到那里去祭扫。这些神主牌在1953年被毁坏了,但宋庆龄近代的祖公牌还放在昌洒祖居内。
宋氏家族 - 寻根
  宋庆龄“根”在文昌县昌洒区古路园村,祖上姓韩,有些什么根据呢?


  一、祖屋∶宋庆龄祖籍房屋有两间,那是文昌县贫苦农民所住的旧式老屋,座西南向东北,有个小庭院及四间横屋。宋庆龄的祖父母韩鸿翼夫妇,就是在这间老屋逝世的。这几间老屋因年久不修而崩坍,仅存一间小房子。1985年文昌县政府拨款按原貌重建两间正屋。现在这挂上“宋氏祖居”牌额的屋子,由宋庆龄的堂弟韩裕丰(88岁)看管。


  



二、祖坟∶在宋氏祖居西北约四百公尺的牛酸树林中,有宋庆龄祖母的坟,墓前有一小块花岗石的墓碑,正中刻“清韩妣王氏之墓”七个大字。左下方刻“男政准教准致准孙乾丰裕丰立”字样。碑上的“教准”,就是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宋耀如的父亲韩鸿翼的墓在文昌县宝芳区(在昌洒西南方)大品坡上。墓地还相当完整,墓碑正中刻有“韩考讳鸿翼公之坟”八个大字。左边刻着“住古路园村男政准教准致准孙乾丰德丰裕丰立”字样。


  三、本家祖公牌∶此牌现保存在宋氏祖居,祖公牌上的二十世祖韩儒循及二十一世祖韩锦彝是宋庆龄的高祖及曾祖。四、现居住在宋氏祖居的亲属,现年88岁的韩裕丰是宋庆龄同辈的亲属,他称宋庆龄为堂姐,用海南话说,他们是“同公隔父”。
宋氏家族 - 历史记事
  宋氏祖居所在的古路园村是个很小的村落,1917年韩裕丰离乡时,村里只有九户人家,四家姓符,五家姓韩。宋庆龄的父亲曾经在本世纪初回乡探亲。


  宋庆龄的父亲本姓韩的另一个有力证据是宋耀如本人在离开海南家乡六年后,用英文写了几封信,都有提到自己父亲的名字是韩鸿翼(他在信中写自己父亲的名字是Han Huag-i)。美国人斯特林·西格雷夫(Sterling·Seagave)所著《宋家王朝》一书,收录了宋耀如1881年6月25日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写给上海的传教士扬·艾伦(中文名字林乐知)博士的信,宋耀如在信中请求林乐知博士帮助他把一封信转寄给在海南岛家乡的父亲,那封致给父亲的信也是用英文写的。


  为什么给自己父亲写家书用英文呢?因为宋耀如童年只读过一点中文书,到美国后专用英文,当时他的中文程度还不足以写信。在这封信中,宋耀如告诉自己的父亲,他已经成为基督教徒,他地址是北卡罗来纳州圣三一学院。信末署的是“你的儿子韩嘉树”,还附上“查理·琼斯·宋”这个教名及随舅父的姓。
宋氏家族 - 他人说"宋"
  如果说洋人写宋氏家族的历史,可能因不了解中国人的习俗而搞错了宋耀如的名字,那么,中国人自己写的书,或翻译洋人的有关著作,这样的失误是应当避免的。但我们查阅了几本书,就发现了不少这方面的失误。


  蒋洪斌著的《宋庆龄》一书(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2月出版),介绍宋庆龄的父亲时,说他本姓韩,生于海南岛文昌县。还说他的祖父是韩锦彝,父亲名叫韩鸿翼,叔父名叫韩鹏翼,这都没有错,但说宋耀如本名韩致准,弟弟叫韩教准,那就把哥哥与弟弟的名字弄颠倒了∶宋耀如本人是韩教准,致准是他的弟弟。


  李豫生等人译的《宋氏家族》(美国人埃米莉·哈恩著,中译本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说,宋氏家族祖籍在山西,在宋耀如诞生的前几年,由于内战而逃往海南岛,看来是搞错了。根据宋氏祖居及韩裕丰本人所收存的史料,宋耀如祖籍是河南,而且早在宋耀如的前几代已经定居在海南岛。


  该书又说宋耀如随其叔叔被送往本家族在波士顿的远方小店里,还说这位叔叔他母亲家族里的人,这就越说越糊涂了。叔叔是自己父亲的弟弟,怎么会变成“母亲家族里的人”呢?母亲那边的兄弟,是舅舅而不是叔叔。洋人不晓得分别,一律称“安哥”(Uncle),中国人翻译Uncle时,凭常识就可以知道母亲那边的人不会是叔叔,而只可能是舅舅。


  实际情况是,宋耀如是成了自己婶母的弟弟的养子。这点,我们前文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宋氏家族 - 家族后人
  宋氏家族后人人丁不算多,把宋子文3个女儿所生的孩子算在内,也才20多人。


  以宋耀如为脉,第二代均已不在人世,宋家6兄妹中,最早辞世的是小弟宋子安;之后,宋子文、宋霭龄相继在美国去世;1981年,宋庆龄在北京逝世;2年后,宋子良在美国辞世;20年后,宋美龄离世。


  第三代中,宋子文与夫人张乐怡有3个女儿:长女宋琼颐,次女宋曼颐,三女儿宋瑞颐,都还健在,大女儿住纽约,一个女儿住香港,一个女儿住菲律宾。宋子良与夫人席曼英只育有独生女儿宋庆怡。宋子安与夫人吴其英生有两个儿子宋伯熊与宋仲虎,长子宋伯熊住在纽约,主要从事财经管理,只育有1个女儿;次子宋仲虎和曹琍璇生有1男4女共5个孩子,儿子叫宋元孝,算是单传接代,今年20岁,在加州戴维斯大学读书,最小的女儿在斯坦福大学读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13 09: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