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31|回复: 0

从伯公庙到天后宫,客家的文化融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 11: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6951412.jpg
中英街社区沙栏吓村内的天后宫

深圳商报记者 汤浪
  中英街社区沙栏吓村内的天后宫,大门两旁挂着一副对联,上面写着“圣恩广播,母德宏施”。这座如今已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天后宫依然终年香火萦绕,让人感觉十分肃穆。
  沙栏吓天后宫保持着中国岭南传统的两进式建筑特色。无论是从二门对联上写的“出入有仪宜进步,往来无礼莫登堂”,还是正殿神门楹联上“圣恩广播千村乐、母德宏施万姓安”的句子,都能看出沙栏吓的客家村民对天后宫里供奉的海神以及自己信仰的崇敬和虔诚。
  天后宫的右方,吊着一个铜钟和一面大鼓。当信众焚烧金银衣纸时,庙祝便敲钟打鼓通知海神娘娘以表酬谢。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是庙堂的圣日“天后宝诞”纪念日,沙港乡民纷纷前来在这里举行宝诞;而每逢十年还会举行一次醮会。
  天后宫是为供奉妈祖而建。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阿妈娘,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
  沙栏吓村村长吴天其告诉记者,天后宫其实是由原三乡(现七村)的客家人,在清朝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左右建成。之后,客家人成立“三和堂”,按年月轮流管理天后宫。
  不过,前皇家亚洲学会香港分会会长夏思义博士说,根据传教士记载, 1853年沙栏吓村所在的位置其实还没有任何庙宇,只是在东和墟市(今横头街)后东门内有一个土地爷神龛。
  今天,在沙栏吓天后宫外墙后面,仍然保留着一个小小的伯公庙,里面供奉着伯公的神位。
  虽然,无论庙宇的规模和装饰还有供品,伯公庙的都处于天后宫的从属地位,但中英街博物馆馆长孙霄认为,伯公才是沙栏吓吴氏客家人最初的信仰。
  据孙霄考证,吴氏传到八十八世祖时,吴氏先祖吴尚儒率领众人迁来今新界山咀村,后被沙头角海里丰富的鱼类吸引,才从山咀村搬迁到“沙栏”上居住。
  当时这些客家人依然信奉土地神伯公,并不信仰海神天后。这一点,从沙头角现存的几口古井上就可见端倪。早在300多年以前,与其他南迁的客家人一样,吴氏的祖先们到海边定居的首要问题就是凿井取水。其实在早先,水井凿成后井旁还一直安置有“水井伯公”的神位,两旁还放有“伯德如山重,公恩似海深”的楹联。不过,吴氏客家人定居沙头角后,面对海产丰富而又喜怒无常的大海,经常措手无策。他们便逐渐接受当地人对天后的信仰,深信海神天后可以保佑他们出海平安
  至此,天后宫才终于建立。
  虽然接受了海边的生活,但从粤北山区迁来沙头角的客家人并未放弃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祖先的文化。
  孙霄在研究中说,尽管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地乡民已经用上了自来水,但沙栏吓村的客家人谈起村里的几口古井来依然津津乐道。据说群众中曾经流传,如果外乡人得了水肿病,只要喝了中英街古井的水,就会很快痊愈。
  “井随人居”。客家人迁来当地后,挖凿的井口呈方形,壁上用鹅卵石堆砌,面上铺装着麻石,保持了方形井特征的古井,正是内地井文化的象征之一。
  从内地迁来海边,很长一段时间内,客家人并不习惯于出海捕捞,还是沿用传统的农业习俗,用牛耕方式种植稻谷。之后,他们接受了大海,并从大海中获得从未有过的收获和欢乐。男人们出海捕鱼,妇女则插秧编织,丰富的鱼类和海产品给吴氏客家人带来了新的期盼。
  正是从那时开始,沙头角的客家人开始将自己的文化与海滨文化相结合,融合并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客家文化。也就是在经历丰收和捕捞失意的巨大落差和疑惑中,人们开始出现了对鱼和大海的自然崇拜。
  于是,乡民们开始在“祭神鱼”祈求渔业丰收的活动中高举“鱼头大信,顺风得利”的幡旗。而伴随着这种祭祀,类似沙栏吓鱼灯舞等独特的民俗文化开始得以繁荣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12 17:2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