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92|回复: 10

客家人的“元宵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5 22: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GSR 于 2012-2-5 23:07 编辑

                 
                    客家人的“元宵节

    元宵节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又称为上元节,意在 一元复始,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而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正月十五当夜晚天上皓月高悬的,人们高挂彩灯万盏,期间伴着多彩的娱乐活动,如逛夜市、庙会看花灯、猜灯谜,舞龙、耍狮、扭秧歌等,它也是中国的“狂欢节”,人们郊游踏青、遥赏明月,而墨客们相邀文友,吟诗作赋、泼墨写画,这一天都要合家团聚吃元宵人,体现阖家团圆幸福的心情。
    u=4162643704,1356081821&fm=0&gp=0.jpg
    在客家地区元宵节活动更为丰富多彩,各种民俗更为浓郁。有客家人的地方多有“偷青”习俗,据说,若“偷青”被园主诟骂,偷青者就无病无痛,年轻妹子就一定能嫁给好后生。

    赣州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在元宵节用游彩龙、傩舞、唱戏、放添丁炮、舞灯火等方式来祈求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国泰民安。

     瑞金的客家灯彩瑞金是客家灯彩之乡,每逢元宵佳节,当地群众都以表演灯彩来庆贺。锣鼓喧天,灯彩飞舞。九节龙灯穿花、盘样、翻滚,如行云走雨,妙趣横生;马灯造型别致。

    宁都石上村,最为隆重的民俗叫割鸡割鸡的对象是头年生了孩子的人家。正月十四、十五,连续两天才能完成割鸡的整个程序。割鸡时直接参与者有几百人,看热闹者则要以万来计数。此外,为庆贺添丁,还要进行大型活动——燃放添丁炮。亲朋好友在农历正月十四这天都要送一大挂爆竹,外婆家还要请唢呐队助兴。农历正月十四的石上村是处处鸣爆竹,处处闻鼓乐,整个村子处于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正月十五,是石上村惊天动地的一段时光。石上村的六家祠堂上堆满了用竹篙串起的爆竹,与土铳鸣响的同一时刻,爆竹同时点燃。人们在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在弥漫的爆竹硝烟中,在欢天喜地的鼓乐声中,尽情释放着太平盛世的豪迈,宣泄着火红年代火红日子的喜悦。

       数以千串计的爆竹,要燃放半个多小时,地上散落着一片厚厚的爆竹红,人们的头发、身上也沾满了星星点点的红屑。在祠堂鸣完爆竹后,红光满面的石上人,龙灯领队、扛灯成串、马灯压阵,吹着号、打着鼓、放着鞭炮,开始了环村巡游。这其中还穿插着石上最富特色的灯彩表演。马灯装扮成象征皇宫里的5匹骏马,任何人都不得阻挡,有寓示马到成功之意。披红扎彩的龙灯表演着打滚、摇尾、摆动、龙盘玉柱、龙抢玉珠、龙摆龙门的各种动作。担灯队也要上场。生了儿子的人家要做一排安放6盏大灯(象征三对双胞胎儿子)的担灯。旁边还有两个孩童提着两盏小灯(象征着有儿有女,子女双全),一路鸣爆竹奏乐,游村游家进祠堂。

      曾坊村的桥梆灯烘托着村人添丁添福的喜庆。只要村里哪一家人去年生了孩子,不管第一胎还是第二胎,不分男孩女孩,都要列入扎制桥梆灯的行列,哪一家去年娶了媳妇进门也要列入扎制桥梆灯的队伍。桥梆灯是在一根长4.5米的桥梆上,扎十盏架子灯,灯座上有安放蜡烛的座孔,架子周围用红纸、白纸贴封,雪白的纸上要贴上红色的剪纸,桥梆灯排列成队,如长达近百米的火龙。由几十个壮年男子抬着进祠堂、游村巷、过家门。穿过乡道路,登山头,再返回村前的稻田里。在夜幕中,龙头与龙尾要进行各种队形的变化和表演,龙头要咬住龙尾进行反复的较量,夜幕降临以后才开始的桥梆灯巡游活动,要进行几个小时,直到全村人都看了尽兴后,才返回各家各户吃元宵团圆饭。
u=2112400653,2153142174&fm=15&gp=0.jpg
       井冈山、炎陵、茶陵等地,走村窜户打“火龙 ”,在夜晚流光飞溅的“火龙”煞是好看,湖南茶陵的舞火龙还是国家非物质遗产。


      广东客家的元宵节有迎锣鼓、烧"烟架""火龙",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福建客家元宵节最具热闹的是闽西姑田游大龙,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条龙从90节到150节不等,每节4米,龙身直径70厘米左右,每节由5个青壮年轮流抬举游动,有天下第一龙之誉。每年正月十四,由长者以猪、鸡、鱼等供品祭拜龙头,乐队伴奏,神铳、礼炮齐鸣。祭拜完毕,龙头在一片爆竹声中起驾,开始出游,每一节龙身顺序跟随,到村外指定地点与龙头逐一连接。黄昏时分,一条十分壮观的大龙有如腾云驾雾,缓缓行游。龙游大地,百姓紧随,家家门前燃松明、点灯烛、摆果茶、放炮仗。正月十六上午,焚烧龙身,但龙头、龙尾上的龙珠不能烧。抬龙板的人最后竞相往家里跑,谁先到家谁最吉利。至此,整个游大龙活动结束。姑田游大龙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一条大龙有两百多节,每节由五个青壮年轮流抬举,而硕大龙头由三个人擎着,一个人前面看路,四个人用绳子从四方拉住,才可平稳前行。千米多长的大龙,蜿蜒于乡间村野,穿行于大街小巷,一路上男女老少趋之若骛,前后左右相随,所到之处,家家门前燃松香、点香烛、放爆竹,队伍浩浩荡荡,非常热闹。


      罗坊走古事等。闽西新泉乡有东南、西、北三个村,每逢正月十四,家家购1万至10万响鞭炮,用一块门板作垫,将爆竹圈成三角形,像一面旗子,悬挂在屋前空坪上。次日凌晨1时许,村民用轿抬着"三太祖师",举着狮、豹、龙、凤旗,敲锣打鼓,自北村、西村至东南村游行一日。每到一家门前,村民就烧香点烛,拱手祭拜,燃放悬挂在屋前的鞭炮。只听一声声炸响,震耳欲聋,顷刻之间火光冲天,硝烟弥漫。"炮团"烧而非放,故名"烧炮",取一年大发吉利之兆。


     闽西抚市社前村的古事由本村一人装扮魁星坐在大轿上,手持斗笔;当队伍到达庵堂、宗祠前,魁星用斗笔写上风调雨顺、四季发财、五谷丰登、万事如意之类的吉祥话。古事花轿由众人簇拥,挨家挨户巡游,以庆贺旧岁丰收,祈愿来年万事如意。
台中縣的東勢地區就盛行這項舊俗。每年元宵節,以廟宇的角頭單位,角頭內新添丁的人家都製作相當數量的新丁粄分贈每戶人家。另外再做一個巨大的粄放在廟前的廣場。
   
       苗栗地區的客家人不吃元宵,而是做菜包吃,菜包因形似竹製豬籠,因此又稱「豬籠粄」。製作方法是以糯米製粄皮,裏面包上蘿蔔絲、蔥、香菇、蝦米、絞肉等餡料。包好後在表面捏出一條稜線,蒸熟即可。

    四川客家元宵节里有“四偷”的习俗,即“一偷汤圆二偷青,三偷檐灯四偷红”,还尚余客家之习俗。

    广西各地客家也秉承从闽西,梅州客家迁徙处的元宵习俗传统,有热闹的赏灯等活动。

    全世界客家人的民俗文化是同根同源的。

         素材来源:互联网(JGSR辑)
未命名88888888.jpg \
欣赏:                      元宵节诗词选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折桂令 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 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 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6 09: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连平有元宵上灯、舞香火龙的习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6 11: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香港也看过一次舞香火龙.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17: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未命名客户.jpg
2月5日下午,江西省宁都县石上镇村民在燃放添丁炮。当日是农年正月十四,江西省宁都县石上镇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客家风俗活动“燃放添丁炮”,以祈望家族昌盛,万事如意,喜迎元宵佳节到来。

未命名很高.jpg
2月5日下午,江西省宁都县石上镇村民在燃放添丁炮。当日是农年正月十四,江西省宁都县石上镇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客家风俗活动“燃放添丁炮”,以祈望家族昌盛,万事如意,喜迎元宵佳节到来。

未命名.jpg
2月5日下午,江西省宁都县石上镇村民在燃放添丁炮。当日是农年正月十四,江西省宁都县石上镇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客家风俗活动“燃放添丁炮”,以祈望家族昌盛,万事如意,喜迎元宵佳节到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17: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季连城”旅游文化年·客家元宵狂欢节


林坊大龙
  巨龙闹元宵,冠豸迎宾朋。连城客家元宵节庆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客家狂欢节”,2月4日—6日(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五),值此元宵佳节,连城县隆重举办“四季连城”旅游文化年·客家元宵狂欢节,广邀海内外宾朋相聚连城、共度佳节。

  连城是中国优秀旅游县,自然风光优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四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冠豸山风景区环抱于城市一隅,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集山、水、岩、洞、泉、寺于一身,雄幽奇秀,素有“阳刚天下第一,阴柔举世无双”、“客家神山”、“客家丹霞第一山”美称;有被誉为“北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与基因库”的世界A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奇山秀水让人流连忘返。

  连城区位优势凸显。连城处于闽粤赣三省的结合点,既是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纵深连片发展的重要区域,又是内地连接沿海的重要交通枢纽。205、319两条国道穿境而过,龙长、永武高速公路及赣龙铁路、浦建龙梅铁路,构建起东出西进、南下北上的快速通道,闽西唯一的机场——连城冠豸山机场,现已开通福州、北京、上海、深圳、武夷山等航线,全方位、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连城境内资源丰富。红心地瓜干、连城白鹜鸭、连城黄兔、红衣花生等特色农产品久负盛名,是著名的中国红心地瓜干之乡、中国连城白鹜鸭之乡;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是我省南方重点林区县之一,森林覆盖率82.8%,居福建省前列,闽西首位;煤、锰、银、铜、钼、铅锌、膨润土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高,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连城是客家人聚居地和发祥地之一,客家民俗文化积淀深遂、源远流长,客家风情美仑美奂。有被誉为“天下第一龙”的姑田游大龙、“乡村狂欢节”的罗坊走古事和客家十番音乐、汉剧唱腔、四堡雕版印刷技艺、芷溪花灯、新泉烧炮等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连城拳、宣纸制作技艺、连城客家木偶戏等10项列为省级非遗项目。新泉烧炮、犁春牛、北团游大粽、芷溪花灯及舞龙、舞狮等民俗文化活动祥集城乡,各具独特风姿,被誉为中原古文化的活化石、客家民俗文化的瑰宝。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十大最美的乡村,被誉为民间故宫、客家庄园的中国建筑史上保存十分完整的明清时期建筑精品——培田古村落建筑群;明清两代著名的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四堡雕版印刷基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堡古书坊建筑群,古雕版印刷技艺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连城还是“中国武术之乡”、“中国客家美食名城”。

  连城是革命老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二十一个苏区县份之一,并坚持20年红旗不倒。1929年,毛泽东同志领导红四军在新泉开展了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第一次正规的政治、军事整训,在新泉望云草室起草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草案)》,并指导创办了中央苏区第一所工农妇女夜校。当年连城人民为中国的解放做出重大贡献。连城人民具有勤劳勇敢、敢为天下先等革命精神。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连城人民发扬革命传统,奋发图强、敢拼会赢,加快建设产业支撑、民生保障、文化繁荣、生态优美、城镇宜居、社会和谐、党建科学的富有特色的海西新连城,全力建设旅游强县、教育强县、文化强县、生态强县,努力在省、市发展大局中全力推动连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实现了“十二五”规划良好开局。2011年,连城第三次入选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蝉联),跨入全省县域经济中等发展水平县行列;全县生产总值98.57亿元,增长12.3%;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8.5亿元、增加值39.7亿元,分别增长22.9%和22.6%;城乡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3.6亿元,增长5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亿元,增长1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0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484元,分别增长14.1%和17.7%。

  新的一年,连城县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建设富有特色的海西新连城和四个强县建设,将今年定为“‘四季连城’旅游文化年”,结合连城四季特色,整体策划、开展春季民俗游、夏季清凉游、秋季山水游、冬季美食游等系列活动,将连城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厚重的客家文化巧妙相结合,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升连城文化影响力,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在今年元宵节期间举行的连城首季“四季连城”旅游文化年·客家元宵狂欢节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在三天的时间里,不但集中展示罗坊走古事、姑田游大龙、芷溪花灯、新泉犁春牛、北团游大粽、连城拳、文亨和林坊游龙等脍炙人口的客家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还将举行灯市、灯谜晚会、木偶戏表演等社区系列活动和冠豸山名人书画作品展、根雕根艺展、奇石展、连城兰花展、连城风光摄影展、古玩收藏展、连城美食小吃节等各类丰富多彩的旅游节庆活动,充分展示连城县独具特色的现代文化产业建设成果。

  本次文化节的重头戏是正月十四晚举行的开幕式和正月十五元宵节举行的“山村狂欢节”罗坊走古事和的姑田畅游“天下第一龙”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活动期间,吸引了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香港文汇报、大公报和日本共同社等数十家新闻媒体前来采访报道,福建电视台,有10万多海内外游客慕名前来,与33万连城客家人共狂欢、闹元宵。

  正月十四晚上七点,“四季连城”旅游文化年·客家元宵狂欢节在冠豸山脚下的步行街广场隆重举行,数万海内外游客和当地城乡群众欢聚一起,共庆客家元宵狂欢节盛会。在开幕式上,由连城本土艺术家表演了具有连城独有客家特色的文娱体育节目,木偶书法绝技、悬空书法绝技、茶壶唢呐绝技、连城拳表演、《冠豸情歌对唱》、《丰收谣》让大家大饱眼福。随后举行的连城客家民俗踩街巡游活动掀起了开幕式的高潮,伴随着震耳欲聋、漫天怒放的烟花爆竹,长达1000多米,由十番音乐开道,新泉犁春牛,庙前红龙缠柱、芷溪花灯,北团游大粽,莲峰社区彩车、高跷,林坊大龙等连城独具特色的客家民俗组成的巡游队伍,陆续通过开幕式现场,激起了现场观众无比的热情,簇拥、奔走在巡游队伍前后,争相用手中的相机、手机拍照留念,唯恐拉下每一个精彩的瞬间。

  罗坊走古事:

  连城县罗坊乡的正月十五元宵节素有“山村狂欢节”的美称,上午十一时许,在省级文物“云龙桥”前的清岩河河中间,七棚“古事”一字排开,数百名村民在河里泼水浸湿,河两岸挤满的数万各地观众正翘首以待。“嗵!嗵!嗵!”随着三声神铳的巨响,村民抬起古事逆水狂奔,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岸上的观众也群情激奋,不由得发出热烈的掌声、欢呼声、呐喊助威声,大呼过瘾。这就是当地最为出名的客家风俗——“走古事”。

  走古事是一种传统的客家风俗,就是将小孩装扮成古代的官员,然后站在一个木栏上,人们抬着游行的一个客家仪式。但罗坊乡的走古事独具特色,当地人为纪念祖先不远万里跋山涉水、战胜种种艰难险阻由中原迁徙而来,“走古事”不但要在岸上走,还要水里游,更要奋勇争先,用以展现先祖奋勇拼搏、力争上游的创业精神和教育、激励后人。罗坊“走古事”共七棚(棚,为扮演古事的一个轿台),挑选体壮胆大的十岁男童两名,按戏曲装扮,化妆脸谱,身着戏袍,一名扮领先的天官主角,一名扮护官的武将。天官直立在一条铁杆上,腰身用铁圈固定,武将坐立在轿台上,成两个层次。轿台由木柱镶成方形框架,四周饰上精美的画屏,两根轿杆,每棚约四百余斤,须用二十人抬。

  每年春节正月初三、初四,抬“古事”的男丁青年要上山锻炼脚力。到正月十二日开始斋戒三天。十三日晚净浴,换新内衣。十四日上午十点许,穿上统一彩服,抬着“古事”,以天官领路,跟随“古事”六棚,后有菩萨轿、万民宝伞、彩旗、十备鼓乐队,一路鸣铳,来到罗坊的屋背山坪。在数以万计的乡民和游客的围观中,一个个精神振奋,在呼喊着“嗬!嗬!”声中开始竞赛,戳力奔走。 正月十五日上午,“走古事”仍依十四日走法,到十一时许,“古事”列队从“云龙桥”下河床,鼓乐队先互泼水透湿,然后响三铳,“古事”棚蜂拥下水,逆水而走,竞争激烈。除天官一棚不能超越外,后棚若能超过前棚,则视为吉利,于是抬夫拼力而为,不顾天寒水深、河石苔滑,跌倒了再爬起,情绪异常高昂,为走“古事”之高潮,抵终点河边方允遏止,一年一度的“走古事”到此告终。

  今年是新千年的中国第一个龙年,姑田人为向世界传播姑田游大龙这一古老传统客家文化的精神和风采,藉此时机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在壬辰龙年正月十五(2012年2月6日),姑田镇以“姑田大龙,承古开新”的理念为主轴,举行史上最大规模的游龙绕境活动,决意打破这一项目现有的吉尼斯世界记录。当天,英国吉尼斯世界记录派出执行官、认证官到现场作测量鉴定,长达348节(待定)、1460多米(待定),历时10个小时、历程10公里的姑田巡游大龙活动成功打破记录成功,成为世界最长游大龙吉尼斯世界记录,天下第一龙名副其实。

  每年春节期间,姑田人便忙于游大龙事宜。当地客家人以村为单位,按规矩每一年都是由被轮到的一姓氏家族举办,再从该族中抽签决定由哪家承担龙头制作。被选中户是荣耀的象征。通常制作的龙头高2米,直径80厘米,龙口大张,含一直径70厘米的大红龙珠,气度不凡,大有吞云吐雾,威震山河之势。其余同族中每家至少须制作一节竹编纸糊龙身,尺寸一般高2.4米,长4.2米,大龙再由一节节龙身相接而成。一般姓氏家族越大,龙身越长。基本上每年的龙身长度都在500——1000米不等。

  在农家,看着做好的五彩斑斓的龙身,龙身上得以尽致发挥的诗词、书画、剪纸、美术等文才,让人不禁为此间文风之盛赞不绝口;读着龙腰两端上的题字,诸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百姓的美好愿望跃然纸上。

  正月十五元宵夜,姑田乡村,大龙翔游,少则百余节、500多米,多则200多节、千米长的大龙,蜿蜒于乡间村野,穿行于大街小巷,腾挪起伏,活灵活现。大龙每节至少由五个青壮年轮流抬举;而硕大龙头则需20多人轮番上阵,由三个人擎着、一个人前面看路、四个人用绳子从四方拉住,才可平稳前行。

  正月十六,举行化龙仪式(把游过的龙焚烧干净),宣告一年一度的游大龙民俗活动圆满结束。

龙腾冠豸
连城舞狮
红龙缠柱
社区民俗踩高跷
犁春牛
芷溪花灯
北团游大粽


       来源:               2012年02月06日    人民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17: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宵节 可到清溪观赏客家麒麟舞大赛

        2月6日元宵节当天,由东莞市清溪镇人民政府主办、镇文广中心承办的 “和谐清溪、祥龙庆春”2012年清溪元宵麒麟展演将在该镇文化公园麒麟广场精彩上演,市民可前往一睹清溪麒麟的风采,零距离感受麒麟带来的喜庆吉祥。
  演出将于2月6日下午2点半准时开始,清溪麒麟队、长山头麒麟队、小近布麒麟队等11支清溪本土麒麟队伍将轮番登场进行表演。
  麒麟舞吉祥,元宵送团圆。麒麟展演是清溪人民面对辉煌成就的一次自豪渲泻,也是面对未来发展的一次出征宣言。举办麒麟舞大赛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民间文化,促进麒麟舞艺术活动的开展,加强该镇民间文艺的交流、增进麒麟文化的研讨。
  据了解,当天的比赛将有200多名麒麟舞爱好者参加,这些爱好者中年纪最大的已经有80岁,最小的不过10来岁。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21: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4日上午,赣州市赣县客家文化城举行了客家长龙、腰鼓、木偶戏、抢打轿等民俗活动,喜迎元宵节的到来。

  日前,于都县万余名干部群众欢聚长征源广场,开展了龙狮竞舞闹元宵、游艺迎春、民俗展演和传统手工技艺展示、“龙年春韵”图片展、“龙年春潮”文艺晚会等活动,喜迎龙年元宵佳节。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7 21: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GSR 于 2012-2-7 22:04 编辑

台湾苗栗元宵节俗


        苗栗的 (火旁)龙,何谓“(火旁)龙”。其实,“(火旁)”是一个字,起源于客家话,读作“棒”音,(火旁)龙就是炸龙的意思。在台湾的元宵四大节庆中,唯有苗栗 (火旁)龙与汉文化中的龙图腾直接相关。今年又是龙年,苗栗一年一度的 (火旁)龙文化节也分外吸引人,从糊龙、点睛到迎龙、?龙(就是跟着龙走的意思)都热闹非凡,正月十四晚上的高潮“(火旁)龙”环节更吸引数万人参与。据苗栗市公所的刘小姐介绍,这是苗栗 (火旁)龙庆典举办14年以来,前所未见的盛大规模。

  河滨 (火旁)龙 炸到龙头才算赢

  既为“(火旁)龙文化节”,(火旁)龙自然是核心环节。从正月十四晚上, (火旁)龙的鞭炮声就响彻山城苗栗,直到接近凌晨,沿街还有热情的店铺点燃鞭炮丢向舞到自家门口的彩龙。而最大规模的 (火旁)龙晚会则在苗栗市区的河滨公园举行,当天下午6点,这里已经人山人海,看台上座无虚席。对着已经完全没有空位的泊车区,主办方负责公共关系的苗栗市公所刘秀香小姐笑称“每年都这样”。

  晚上8时许, (火旁)龙正式开始。天际出现了一条长达数十米的龙形烟火瀑布,场内也点燃烟花与之呼应,蔚为壮观。此后,参与 (火旁)龙的12支舞龙队分别进场(火旁)龙。导报记者发现,与大陆舞龙队的光鲜夺目相比,这里不管是彩龙还是金龙,其中不少看上去都旧旧的,再一细看,居然还有破洞!原来, (火旁)龙的时候鞭炮都是朝着龙身上招呼,炸得越厉害越精彩。每年元宵节前后的 (火旁)龙活动都有许多场,龙身虽然伤痕累累,倒也显示出身经百战的气概。

  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几乎立刻就在会场炸响。四面八方的炮手争相将点燃的鞭炮扔向表演中的舞龙队,游动的彩龙在硝烟与火光中,顿时就有了腾云驾雾的神气。负责 (火旁)龙的炮手也有讲究,鞭炮不能炸在地上,一定要丢到半空,最好还能炸到龙头。“炸到龙头(苗栗)县长有奖!”而跑跳腾挪的舞龙队却非常淡定,躲闪腾挪摇头摆尾,就是有办法不被鞭炮炸到。一轮 (火旁)龙结束,地上的鞭炮纸屑足有好几公分厚,空气里更是硝烟弥漫,好在看客们都早早戴上了口罩。比起盐水蜂炮的惊险, (火旁)龙倒是更有狂欢气氛。

  龙图腾遗风 客家祭龙循古礼

  苗栗是客家聚居区, (火旁)龙也源自上千年的客家人风俗。在台湾的客家过年从正月初一一直过到十五,元宵节被客家人称为 “正月半”。客家谚语有“月半大过年”的说法,说明客家人对元宵节的看重。而独有苗栗的客家人,在舞龙之外,发展出了 (火旁)龙的习俗。据悉,(火旁)龙源自苗栗的迎龙庆典,以大量鞭炮炸舞龙,正是为了驱邪去旧迎新春。今年是壬辰龙年,也为 (火旁)龙仪式带来了应时应节的味道。现场有位男生告诉导报记者,龙年是自己的本命年,所以特别选择从高雄来苗栗看 (火旁)龙。“我是属龙的龙的传人,在龙年看 (火旁)龙,感觉很特别!”

  虽然 (火旁)龙与盐水蜂炮及台东炸寒单一样,都有“炮炸”的元素,但苗栗的 (火旁)龙庆典,实际上有一整套依循古礼演化而来的步骤。主办方告诉导报记者,最初的 “糊龙”必须在元宵节前完成,15节的传统彩龙要花两个月时间才能做好,光是龙头就重达十几斤,是“龙主”(糊龙师傅)一展身手的好机会。苗栗每年都举办舞龙大赛,也让龙主们暗中较劲,从糊龙开始就一丝不苟,非常认真。

  神龙糊好之后是盛大的点睛仪式,通常由苗栗的父母官担任点睛重任。今年的点睛仪式在正月初九进行,“客委会副主委”钟万梅、苗栗县长刘政鸿等为15条巨龙点上龙睛。据参加了超过五届点睛仪式的主办方工作人员黄先生介绍,点睛时,要先以白雄鸡冠血、朱砂、米酒掺和成“红朱”,然后先点左眼放光明、再点右眼观千里。点睛仪式完成之后,象征龙神已经携瑞气附于龙身,护佑苍生。随后的“迎龙”和“?龙”,则寓意龙神登门造访,带来喜气。而在最高潮的 (火旁)龙之后,舞龙队还须回到举办点睛仪式的土地庙 “化龙”,恭送龙神返天。
 来源:台海网(节选)
----------------------------------------------------------------------------------------------------------------------------------------------------------------

连平县元善镇邓村村传承千年客家民俗 舞动“香火龙”

      近日,连平县元善镇邓村村举行热烈喜庆的舞“香火龙”活动,庆新春,闹元宵,期盼龙年吉祥、幸福安康。

      当天晚上,一条全身插满香火、金光闪闪的“金龙”在夜幕下翩翩起舞,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飞舞翻滚,一会穿过小巷,一会进入祠堂,一会出现在屋前的空坪,形态逼真,迅捷异常。但见“金龙”所到之处,鞭炮声、锣鼓声、欢呼声响成一片,许多人争先恐后一睹“金龙”风采,场面热烈,整个邓村村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据了解,舞“香火龙”是一种已有上千年历史的客家民俗,每年从正月初十直到元宵节,邓村村都要举行舞“香火龙”活动,当地人称“闹春” ,据说这一习俗在该村已延续了400多年。许多村民相信,“香火龙”能给村庄带来好运,能逢凶化吉,保一年风调雨顺。由于今年是龙年,当地舞“香火龙”更为热烈,一些从未舞过“香火龙”的年轻人也纷纷参与。一位舞龙队员告诉笔者,他今年是第一次舞龙,老一辈的村民希望他们年轻一代能够将这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民俗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据了解,本来该县许多乡村在春节期间都有舞“香火龙”的习俗,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娱乐方式的增多,许多年轻人对舞“香火龙”已经不感兴趣,致使“香火龙”在该县许多乡村已经销声匿迹。在元善镇,如今也只剩下邓村村还在继续传承这一传统习俗。

新闻来源: 河源日报

-------------------------------------------------------------------------------------------------------------------------------------------------------------
洛带古镇客家人“闹春” 鸡公车巡游


      “咚,咚,咚……嘿!”昨日,在洛带古镇的五凤楼广场上,随着一声呐喊,由百余名洛带乡亲父老组成的“威风锣鼓”队共鸣齐奏,拉开了元宵节客家风情文艺演出的序幕。
 
    一对新郎新娘在众人的簇拥下出现在观众面前,说媒、看妹子、写庚帖等一系列客家婚嫁传统婚俗,吸引观众驻足观赏。“起程咯……”不一会儿,随着一声强有力的口号,客家先民推着鸡公车迎亲巡游的一幕幕,再次跃然眼前,鲜活地呈现在古镇的街道上。
 
    据洛带古镇游客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客家人素有“闹春”的习俗,此次元宵大巡游主要以龙灯、狮灯、川剧戏装、客家迎亲、鸡公车队等方式,展现传统的客家文化,其中洛带的“刘家龙”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了。

来源:四川在线

---------------------------------------------------------------------------------------------------------------------------------------------------------------


坪山麒麟舞 传统“客家风”




     2月6日的坪山新区热闹非凡,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起,一派喜庆祥和的气氛,我身后的一千五百多名劳务工正在吃着饺子看着具有客家特色的表演,这个元宵节过得别有一番滋味。

---------------------------------------------------------------------------------------------------------------------------------------------------------------

炎陵县龙灯之乡闹元宵 花灯点缀不夜天(组图)


    152057659.jpg

   152057865.jpg

152057135.jpg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元宵节是湖南炎陵县十都镇本地客家人的一个以灯为俗、借灯兴舞、流光溢彩的狂欢之节。2月6日晚,虽然天公有点不作美,灰蒙蒙的下起了小雨,但热闹喜庆的元宵灯会仍在花灯竞放,焰火满天,鼓铙沸作,歌舞骈阗的氛围中闪亮登场。
  
     第一盏是书有"和谐十都"的长条花形灯,接着就是"天下太平"四个大字组成的圆形花灯。寓意在新年伊始,人们渴望来年有好的命运,好的开头,好的环境,好的生活……接下来是一条阵容庞大的"九节龙",代表"龙"年风调雨顺;龙的后面是由晓东村民间秧歌队边走边扭着欢快的秧歌,接下来出场的"彩莲船"、"蚌壳精和渔夫"、"老背少"、"八戒背媳妇"等,让所有观灯的人们沉浸在欢乐和幸福的遐想之中;"仙人推磨"、"玉兔望月"、"紫荆花灯"、"五星灯""风车灯""老鼠灯""鲤鱼灯"、"鸡公灯"等等,把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融为一体,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最随意的是民间的挑灯和排灯,三五成群出现,像民间羞涩少女的脸庞。灯阵最壮观的当属全国独一无二的十都火星龙表演,这种龙是火星龙传承人用稻草扎成龙形,外裹红布或黄布,拴上铁丝网兜,内装炭球和辅助材料,点燃后随风起舞,舞动之处焰火飞腾,星光闪烁,确如一条火龙在腾跃,煞是夺目……
    
    十都镇文化底蕴深厚,集红色、客家民俗、畲族、生态及古老文化于一体,文化事业繁荣。龙年元宵热闹非凡的民俗文化活动,打响了十都文化强镇的"第一炮"。

来源:红网
---------------------------------------------------------------------------------------------------------------------------------------------------------------
客家村扶老携幼参加 文丁百年老庙闹元宵


     文丁6日讯)翔龙腾舞,天灯开花,百年古庙欢庆元宵,掀起全民参与庙会的罕见盛况!

    具有110年历史的客家村谭公仙圣庙于昨晚首度举办“上元节闹元宵”,庙会庆典着重赏花灯、猜灯谜、燃烟花、放鞭炮、点烽火、升天灯、舞狮舞龙等民间习俗,让龙年的第一个月圆夜,给市民带来温馨充满美好的回忆。


正当客家村面对发展商拆迁的问题还处理纠缠不清的非常时期,谭公仙圣庙主办“上元节闹元宵”的庙会庆典,更显得意义深长,因此而得到村民的积极响应参与庙殿布置工作,昨晚也几乎倾巢而出,扶老携幼见证及掀开这历史性的新篇章。

元宵庙会节目丰富
    昨晚天公作美,凉风习习驱散炎闷天气,带来惬意,许多居民于晚上7时已占位置,观赏卡拉OK歌唱节目;有者进庙膜拜或揣测灯谜答案,同时期待丰富的节目流程,一齐发掘元宵庙会的喜悦。

萧馼庆:面对客家村搬迁事件 庆典助激励居民士气
     文丁军警协会的龙狮团于晚上8时许登场,呈献精彩表演,为现场营造欢腾气氛。
随后的点火把、升天灯及燃放烟花鞭炮的重头戏,把节目流程推至高峰,让观众们亢奋欢呼。
主办当局除了提供卡拉OK歌唱节目,也特别邀请到驰名口琴家,2008年杭州亚太国际口琴演奏赛亚军叶世镛呈献口琴独奏,演绎的曲目,高山流水,音韵悠扬,博得全场报以热烈掌声。

叶世镛口琴独奏赢掌声
    大会秘书萧馼庆指出,具有逾百年历史的谭公仙圣庙不但与启智华文小学持有以庙养校,相濡以沫的历史渊源,更见证客家村的兴衰起宕,也是村民们的心灵寄托之所,紧系着环环相扣的情意结。
他说,谭公仙圣庙经历百年之后,首度举办元宵节庙会庆典,特别是当村民面对拆迁的困境之际,这项活动则另具激励士气的诠释。
他表示,点持火把的传统习俗,是驱赶虫害,祈五谷丰收;点燃烟花鞭炮是消除厄运,弃旧迎新;而放天灯则是许愿祈福,冀望在谭公仙圣庙的庇佑下,激励村民调整思维,勇于面对未来挑战。
大会在现场售卖孔明灯,获得村民热烈响应。工委在庙旁空地插上12个火把,并由专人指导点燃孔明灯的升空技巧。

工委指导点燃孔明灯
    由于一部分孔明灯出现洞隙或是热气不足,影响升空条件,以致升高后徐徐掉落在村内板屋,惟年轻居民发挥守望相助的精神,乘坐摩托车沿途监视孔明灯的方向和坠落地点,避免火患的发生。

姚再添:马华介入搬迁事件 村民有望获理想赔偿
     客家村搬迁事件,有望以双赢方案解决风波!
     森州马华联委会主席拿督姚再添医生上议员披露,经过马华介入斡旋之后,汝来市议会和发展商已就客家村全盘发展计划作出调整和达致协议,村民有望获得更理想的赔偿方案。
鉴于协议内容暂时不宜对外公布,姚再添以“点到为止”的形式透露这项佳讯。

新方案将皆大欢喜
   “在香火鼎盛的谭公仙圣庙的法喜加持和庇佑下,我很有信心的告诉村民们,新方案的结果将是皆大欢喜!”
姚再添于昨晚出席文丁客家村谭公仙圣庙理事会主办的“上元节闹元宵”庙会庆典,在致词时这么表示。
这项庆典得到启智校友会和盂兰胜会联谊会志工团参与协办,观赏庙会节目的居民多达400人,场面热烈。
出席观礼的嘉宾包括谭公仙圣庙和启智校友会主席谭长庆、启智华小董事长陈致祥、爱心洗肾中心文丁分院主席曾秀华、盂兰胜会联谊会财政王禄勇及筹委会副主席莫善才等。

与友族分享中华文化
    姚再添指出,在多元种族的国度里,不论在政经文化,都应该获得各友族的认同,才能百花齐放。
他说,华族本身的优良文化,如孝道、办学精神及信仰背景,如果可以透过管道让友族分享内涵,这对日后的发展带来无往不利的效果。
“马华通过政治力量,把新山古庙和槟城挥舞大旗活动列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古迹;芙蓉志元堂已经成为驰名的旅游景点以及弘扬正统宗教的文化发源地,有望在不久后获得首相署拨款,推广文化活动。
姚氏提醒谭公仙圣庙要申请政府拨款时须列明拨款用途和所需款项,他将会给予协助。
较早时,颜志淼表示,作为文丁的一座古庙,客家村谭公仙圣庙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必须加以保护和珍惜。
关于庙宇的活动空间可能在客家村发展计划下受到影响,颜氏重申将会在市议会据理力争,让谭公仙圣庙的占用地段获得圆满解决。
======================================================================
海外华侨广东兴宁赏灯闹元宵
     “兴宁的赏灯节太热闹了,围龙屋与烟花相辉映,鞭炮声与锣鼓声相互呼应,舞龙与花灯魅力四射,更有可口的客家菜,比春节还隆重。”马来西亚潮州联合会副会长拿督蔡树民在参加广东兴宁的元宵赏灯活动中欣喜地告诉记者。元宵节前夕,在广东兴宁坜陂镇大窝里刘氏赏灯仪式中,锣鼓声声,烟花艳丽,受邀参加的数位马来西亚华侨切身感受到了兴宁赏灯的浓厚节庆气息,及蕴含其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据了解,在兴宁地区,元宵“赏”灯并不是“观赏”花灯,而是家族中重要的庆祝添丁的宗族仪式,也称为“上灯”。客家人以“灯”通“丁”,即把生男孩称为添丁,“赏灯节”是兴宁人祈求人丁兴旺的特殊节日。 “赏灯节”每年从农历正月初八一直延续至元宵,外加“暖灯”日,共历时9天,其中,初十至十四为最盛,锣鼓喧天、舞龙灯、上灯,异彩纷呈。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兴宁参加上灯活动了。让我感动的是,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传统习俗仍旧传承至今,新旧文化相结合,并一代代地传承下去,这是一个好现象。”蔡树民说。
  
    晚上八点,大窝里的刘氏村民开始在刘氏祖屋前敲锣打鼓,舞龙队飞舞着龙灯,雄壮的龙灯在有五百年历史的客家屋内外盘圈、绕行飞跃……男女老少都足足过了一把别有滋味的“龙年龙戏”,,前来赏灯的马来西亚华侨也不禁连声叫好。
  
    “用舞龙灯祈求来年的生龙活虎、幸福安康,也正好切合了今年的龙年之意,使得这个舞龙灯更加有意义。”蔡树民由衷地感慨道。“我们很荣幸能受到刘氏宗祠的邀请,从马来西亚回到祖(籍)国,接受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熏陶及洗礼。”
 
   “这是我第20次回到兴宁了,虽然我是土生土长的马来西亚人,但身体里流动着的是中国血液。作为兴宁九厅十八井的后代,此刻深感只有童安格的《把根留下》这首歌能表达出我们回到家乡的感受。我们为家乡的变化而感到欣喜,我们祝福家乡更加繁荣昌盛!”马来西亚华侨罗亚光二十多年来亲眼见证着家乡的发展变化,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梅州各地举办形式多样活动闹元宵



▲由梅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及市文化馆联合举办的“梅州城区闹元宵文艺晚会”昨晚在梅城举行。图为山歌幼苗班表演的客家民俗舞蹈《杯花声声》。
猜谜

  ▲元宵节,五华县城水寨镇大布村已有201岁的“梅州市市级客家古民居”慎德楼前热闹非凡,数百上千社会各界人士、村民纷纷涌向这座古民居,兴致勃勃地参加这里的有奖猜谜闹元宵活动。图为猜中者神采飞扬。
游戏

  ▲梅州市文广新局、盛唐动漫公司及市文化馆的梅城举办“客客龙闹龙年——动漫嘉年华”活动。图为市民在做跳《兔子舞》游戏 。
 来源: 梅州日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7 23: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宵节真的可以说成是“客家狂欢节”楼主辛苦了jiaqi2004向您致敬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9 00: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希望你有更多更好的客家民俗活动资料滋养我们客家人,使作为我们客家人的历史文化骄傲。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4 22: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兴宁的赏灯热闹过过年。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4 09:4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