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将泡好后滤干的大米用木桶挑到碓寮中来,一家大小便来打粉了。母亲用清水将“碓坑”和“碓锤”冲洗干净,舀几勺大米放入石碓中,父亲站在两根木柱之前,双手扶在横杆之上,左脚单立,右踏在转轴后端的木杆上,用力一踩,那木杆另一端“碓锤”便高高的升了起来,再一松脚,那“碓锤”便落下来打在碓坑中的大米之上,然后又用力一踏,那“碓锤”便又升起来了。母亲则乘“碓锤”再次落下来之前将那米粒翻将过来。一天下来,两桶米粉便踏好了,我们便可做那美味可口的客家美食了。 转载自『客家人社区』 http://www.HakkaOnline.com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 ... hread&tid=57281
使用道具 举报
转载自『客家人社区』 www.HakkaOnline.com 父亲教我说,莳田时不要左瞄右瞄,越瞄则越弯,只要好好去对格子就好了,保证每四棵秧苗组成一个正方形格子却可。我明此理,却做不了很好。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 ... hread&tid=57281
转载自『客家人社区』 www.HakkaOnline.com 糯米饭蒸好了,却不马上蒸酒,要先请邻舍“吃饭”,用饭碗将那柔软的冒着香气的糯米饭盛好了,每家一碗送去,然后带回一屋的祝福之词。我当然也是要吃这糯米饭的,却不用碗,用手抓了一个饭团在嘴里咀嚼。 吃过糯米饭了,母亲便将甑从灶上端了下来放在大木盆上,然后用瓢装了掏碎的酒曲,里面加上温水搅匀了淋要糯米饭上。将糯米饭与酒曲拌匀了便装入酒缸里去,酒缸口用油纸扎紧了,要密不透风,上面再用盖子盖了。弄好的酒缸是放置在温暖的炉灶之前的,在那里它能更快更好的发酵出甘醇的“水酒”来。 等待出酒的日子是磨人的,然而却又不敢老是开盖子去看,便只好将鼻子凑到那酒缸口去闻酒香。在第五日的早晨,又或是第六日的早晨,我在酒缸边上惊叫起来:“有酒香了,有酒香了”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 ... hread&tid=57281
转载自『客家人社区』 www.HakkaOnline.com 禾苞糖是儿时爱吃,常吃的食品之一,记得那时上小学中午不回家吃饭,便常常是书包中放有一包禾苞糖。后来离乡求学,又出来为生计而忙,便吃得少了,只是每年春节回家方能吃上,吃起来也依旧香甜。只是再也失去了制作时的参与之乐,是为一憾。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 ... hread&tid=57281
转载自『客家人社区』 www.HakkaOnline.com 林真儿时,除在灶间煨番薯之外,还常煨番薯于山野之间。小时候在野外放牛,三两个顽童,在附近地里挖七八个番薯,拣些干枝,找一避风地方,生火煨薯。过不了多久,便会薯香远飘,说不得又引来几个顽童,齐享野炊之欢。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 ... hread&tid=57281
原帖由 林真 于 2008-3-8 16:47 发表 客家山村里的棋 文/林子牛 牛儿在山坡上吃草。山坡上荆棘丛生,牛儿伸出舌头卷了那嫩叶放入嘴中细细咀嚼,咀嚼之声充满悠闲。山坡之下是一个水库,水库之水碧波荡漾,映出瞵瞵微光;水库的另一面也是山 ...
原帖由 林真 于 2008-3-8 16:50 发表 客家山村里的蛙 文/林子牛 与朋友在餐馆中小饮,点了一盘“火山白雪”,端来时却是一盘凉拌西红柿,鲜红的西红柿堆在盘中确象火山,而撒在上面的白砂糖则恰似火山上的白雪。于是便聊到了各式各样的菜名 ...
原帖由 林真 于 2008-4-2 18:04 发表 客家山村里的象棋 文/林子牛 十行九竖一棋盘,楚河汉界隔两方。 身先兵卒车马炮,兵卒横排卫边疆。 将帅稳坐中军帐,相士执弋立两旁。 车走直来马走日,炮隔高山破敌关。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4-8 02: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