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5-3-27 17: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向翠亨杨氏致敬
翠亨杨氏家族与孙中山及其之后的革命
邓丽兰
翠亨因孙中山的名字而闻名遐迩,翠亨孙姓也因孙中山的名字而为世人嘱目和尊崇。其实,翠亨的第一大姓是杨姓。过去,杨姓多作为孙姓等小姓的对立面,即剥削阶级的形象而出现在有关孙中山青少年时代的史料传记中。事实上,随着中国近现代化的变迁,翠亨杨氏也由传统的封建大家族而分化,且在变迁中与孙中山及其之后的中国革命息息相关。翠亨村里,号称“翠亨四杰”的孙中山、陆皓东、杨鹤龄、杨心如四人中,翠亨杨氏族人便居其二;广东地区著名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有“三杨三谭”之说(杨匏安、杨章甫、杨殷、谭平山、谭植棠、谭天度),其中之一也出自翠亨杨氏家族。
翠亨杨氏是崖口杨氏的分支。翠亨杨氏是十五世起茂公由崖口迁来的。孙中山的母亲杨太夫人系崖口杨氏人。故孙氏与杨氏有着姻亲关系,孙中山本人也是这种姻亲关系的结晶。孙中山的舅父杨文纳带着孙中山的大哥赴檀香山谋生,孙家得以由贫苦农家而成为富裕华侨,杨文纳还参加了檀香山兴中会。孙中山的姐姐孙妙茜也嫁给崖口杨紫辉。
也许正因这种密切的关联,在孙中山发动和领导革命的过程中,不少翠亨杨姓青年成了孙中山的追随者。早年参与孙中山革命活动的有杨鹤龄、杨心如、杨贺等人。杨鹤龄,字礼遐,号鹤龄,是孙中山早年的密友。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读书期间,常与杨鹤龄、陈少白、尢列等好友抨击时政,多有反清言论,被人称为“四大寇”。1892年孙中山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时,欲在澳门行医,须找借款担保还银人。杨鹤龄的妹夫吴节薇是澳门富商,杨鹤龄游说妹夫为孙中山作了担保还银人。孙中山发起兴中会组织时,杨鹤龄是最早的会员之一,杨家在香港的商号“杨耀记”也成为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的场所。杨心如,名兆蓉,字正乐,号心如。其兄早年在海外做生意,因此家境饶裕。他天资聪颖,但不喜走科举之路。杨心如也是兴中会最早的会员之一,广州起义失败后,在台湾坚持兴中会组织的活动。1899年孙中山为筹划革命前往台湾,与杨心如同起居饮食。杨心如还参与筹划了1900年的惠州起义,1911年黄花岗起义时,他又奉召在香港策划。翠亨村人杨贺是孙中山儿时在翠亨冯氏宗祠读私塾时的同学,后来去檀香山做工。在孙中山等乡亲的影响下,他也参加了同盟会,常捐钱给孙中山,并获得过孙中山补发的同盟会员证书。
正因为翠亨杨氏族人或多或少地参加了孙中山的革命斗争,故当胜利到来时,他们也比常人拥有更多的喜悦与自豪。在孙中山的英文藏档中,有一封发自檀香山的翠亨村杨姓乡亲的来信:
邮政信箱:807号
致孙逸仙医生 中华民国总统 火鲁奴奴
1912,1,15
阁下:
我的名字在您看来或许是陌生的,令您一个一个地回想您在这个国家结交的众多的熟人。不过我仍要很高兴地说,在您上次旅经这些岛屿时我曾荣幸地就我们国家的事务同您单独谈过话。
现在您已经实际完成了您的目标,并当之无愧地就任我们盼望已久的新成立的共和国的首领,您不仅是四万万同胞的恩泽,而且是您的家庭和我们翠亨人的光荣。我真挚地祝贺您的成功及您为我们国家将来的幸福、繁荣和富强所做的神圣的工作。
自革命爆发后,在这个国家的华侨有了很大变化。过去许多人支持无能的满族皇帝,现在则成了积极的共和主义者。所有的人都紧跟革命运动,我们非常高兴听到革命同志迅速成功的消息。群众集会表明了我们对事态的关注,游行直接抒发了我们的喜悦,红-白-蓝旗被升起来表达我们的共鸣。毫无疑问,您已知道了夏威夷岛上中国人的热情。有关于此的进一步的消息,你的杰出的儿子会比我更适合告诉您。他热心地答应替我带这封信给您。
毫无疑问,当共和国巩固地建立后,中国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如您能看看有机会让我为可爱的祖国效劳的话,请就以上述地址写信给我,如需要我立刻动身,请致电《自由新闻》给我。我目前受雇于岛内航海轮船公司(Inter-Island Steam Navigation Company)的一只轮船,我已经为其干了二十年。
预先谢谢您,祝愿您永远成功。
杨桐敬禀 翠亨村
又及: 王云庆是同盟会会员,我请他人代写这封信,也真诚地表示他的良好的祝愿。
杨桐只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旅檀华侨,但他的爱国热情确是令人感动的。他请孙科捎信给孙中山,也可看出在檀香山的翠亨村人的往来。
孙中山南下广州建立政权后,曾聘杨鹤龄为总统府顾问,后又委任他为港澳特务调查员。杨鹤龄1934年在澳门去世,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西南执行部曾颁“褒恤令”,称赞他“性行高洁,器识闳远,早岁翊襄总理,倡导革命,厥功甚伟。民国肇造,退隐家园,功成不居”,并拨治丧费一万元,且派人前往治丧。民国成立后,杨心如留在台湾经商,实际仍为革命党人在台的联络机构。孙中山奉安大典时,杨心如本想返回内地参加祭悼,因日本人的监视阻挠而未成行。抗战时期,杨心如隐居乡间,台湾光复后才返回台北居住,表现出一个老革命党人的可嘉晚节。杨心如去世时,南京国民政府明令褒彰,称赞他:“早岁追随国父,在海外创立兴中会,提倡革命,毁家纾难,心切救国。广州惠州诸役靡不参与,几经险阻,百折不回。迨后奉命留居台湾,联络海外同志,声气应求,未尝稍懈。旧勋宿望,党国同钦……”。另一同盟会会员杨贺,晚年返乡居住并得子,其儿子现在是翠亨村村长。
不仅如此,在孙中山革命精神的影响下,翠亨村的杨姓青年人不少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活动,其中最杰出的青年是杨殷烈士。
杨殷字典乐,又名观恩,是翠亨杨氏第四宅的长房长孙,是杨鹤龄的堂侄,同杨心如同辈。杨殷的祖父杨启文早年赴檀香山,致富后回村,置地曾达300亩。曾捐得清诰授中议大夫,钦加三品衔,福建试用同知,赏戴花翎。他生有十男十女,长子杨锡京即杨殷的父亲。杨锡京字礼华,号汉川,清敕授“修职佐郎”,即文官从八品,是一种有品位、俸禄而不管事务的官职。杨汉川学识渊博,孙中山曾从师于他学国学。据杨殷的侄子杨民森回忆,他曾听母亲讲过,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时,曾请杨汉川帮助润色。
生于斯长于斯,孙中山及杨鹤龄等人的革命事迹深深影响了年幼的杨殷。1911年3月,年仅19岁的杨殷参加同盟会,在澳门中国同盟会南方支部活动,来往于广州、香港、澳门、香山之间传递情报。该支部的负责人即孙中山的大哥孙眉。1914年,杨殷参加了暗杀指使暴徒杀害宋教仁的淞沪警备区司令郑汝成的行动,将其炸伤,并乘乱躲进理发店避过搜查。1917年孙中山任职大元帅府时,杨在大元帅府参军处任副官,兼任孙中山卫队副官,出入于孙中山左右。孙中山的护法运动失败后,杨殷到广州西关盐务缉核处任职员。孙中山晚年与翠亨村同乡的合影中,杨殷也在其中。
广东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运动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杨殷于1923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杨殷是老同盟会员,他利用过去同三合会等会党的关系,积极发动工人运动,成为广东地区早期工运的著名领袖人物,参与领导了省港大罢工和广州起义。杨殷还参加了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六大,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候补委员,兼任中央军事部长。1929年8月,因叛徒白鑫的出卖,杨殷不幸被捕牺牲。在刑场上,杨殷坦然说:“朝闻道,夕可死矣”,慷慨就义。
在革命斗争中,杨殷把家中房产、田地,甚至连妻子的首饰,都变卖作革命经费。
在杨殷的带动与影响下,翠亨村不少杨氏子弟成为共产党员。如杨文英、杨文祝、杨文标,杨锦昌、杨锦强等。据杨殷的女儿杨霭兰女士回忆,杨文英在广州起义前给周恩来带路、作掩护,解放后受到周总理的接见。
在翠亨村,至今还流传着杨东夫妇送子参军全家抗日的动人故事。杨东比杨殷、杨心如低一辈,其曾祖父杨启焕曾在清朝诰授朝议大夫之职,祖父和父亲都是文人才子,杨东青年时期也获得了高等教育文凭,并娶邻乡崖口人谭杏为妻,婚后生有三子三女。谭杏是个极不寻常的农家妇女,人称“杨伯母”,她不仅是个优秀的家庭妇女,而且也是热心支持抗日救亡运动的革命女性,她先后把三个儿子送到革命战场,又把三个女儿送去参加救护工作,成为中山地区全家抗日的典范。杨日韶是杨东的长子,生于1918年,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起先后担任中山抗日游击队中队长、副大队长兼第一主力中队队长,1942年参加浮墟战斗中身负重伤,在转送小榄医治途中牺牲。杨日璋是杨东的次子,1919年生,1941年参加抗日武装,1942年任中山县抗日游击大队第一中队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4月在袭击张溪伪军时为国捐躯。噩耗传来,杨伯母悲痛万分,欲哭无泪,她把失去亲人的痛苦转化为对日寇的无比仇恨,她毅然决然地把仅有的小儿子杨日昕也送到了部队,她还倾其家产支援革命,冒险照料受伤同志,秘密传递革命情报,鼓励子女参军入党,无愧为“革命母亲”。
在翠亨村,还产生了两位革命烈士,一位是抗日烈士杨维学,另一位是杨鹤龄的侄子杨少白,他牺牲于大陆解放前夕。
总之,翠亨杨氏族人的名字,已载入中国和中山地方革命史册,他们的名字将永垂不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