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陈汉民

江西泰和柳溪陈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6 11: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家泰和县两名状元的文章和书法真迹

--------------------------------------------------------------------------------
  云南昭通aner8888在陈氏论坛柳溪版文: 近日,泰和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在螺溪镇普田村李下村小组的诰敕堂内发现一块566年前明朝正统六年的古碑刻。这块古碑刻留下了泰和县两名状元的文章和书法真迹。
  
    古碑为青石质,高1.5米,宽0.6米,碑文由明朝翰林侍讲学士奉训大夫兼修国史曾鹤龄撰,翰林侍讲学士奉直大夫同知制诰陈循书,奉政大夫吏部郎中兼侍书陈南云篆刻。碑文《报育祠碑铭》记载了时为明朝南阳县令的李桓圭为报答其养父母王效先夫妇的养育、教育之恩,在李氏宗祠旁建一座报育祠供奉养父母,特立此碑要李氏后人铭记世恩,永承孝道。李下村村民李蔚起说:这块碑石原本在报育祠,报育祠倒了很多年,这块石碑是最近在修祠堂时在废墟中发现的。
    这块石碑的事亲尽孝之意义固然可贵,更难能可贵的是石碑为我们留下了泰和两位状元的文、字。在封建社会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中,吉安历史上共有16名状元,其中三位状元出自泰和。
    陈循是澄江镇城东人,明永乐十三年状元及第,成为泰和县历史上第一个状元,当时已是朝中重臣的泰和人杨士奇赋诗云:“龙洲过县千年谶,黄甲初登第一名,从此累累题榜首,东城迎喜过西城”。仅隔六年后,澄江镇西门村的曾鹤龄再次殿试夺魁状元及第,果然应验了泰和民间流传的“龙洲过县前,泰和出状元”的谶言。国子祭酒罗璟旌送状元归第时说:“江右贤科十回榜首魁天下,西昌文运三应龙舟过县前。”折射出了“人文荟萃,文章结义之邦”的泰和曾经的辉煌。陈循和曾鹤龄同在翰林供职多年,都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在文学上颇有成就。陈循的著作有《芳洲集》十卷、《东行百韵集句》九卷、《芳洲年谱》一卷,此外有与人合撰的《寰宇通志》一百一十九卷。曾鹤龄著有《松臞集》28卷,收录于《四库全书》。他们的学识颇为当时学者所推崇,但他们却很少与人写诗文。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周建平说:在泰和现在还是首次发现这两位状元为别人写的文章和字。
    当时仅为七品县令的李桓圭他为何能得到当朝两位状元、翰林学士的垂青为他亲笔写碑铭,也许不仅仅是出于同乡之谊,而是因为李桓圭对养父母那种“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孝子品格所感动。“百事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正是古代贤人所推崇的。陈循和曾鹤龄不仅是读书人中的泰山北斗,同时也是难得的忠孝贤德之人。曾鹤龄在20多岁时便和兄长曾椿龄兄弟同科考中举人。本打算同兄长一道进京参加会试,但考虑到父母年迈,身体欠佳,放心不下,便主动留下来侍候父母,放弃赴京参考的机会。其兄曾椿龄会试时,考中进士。增鹤龄在家日夜寒窗苦读,正准备参加下一届科考时,不料兄长曾椿龄得病不起,英年早逝。因此,上要赡养父母,下要供养兄长的遗孀、幼子和自己的妻子,一家重担全落在曾鹤龄一人身上,他不得不再次放弃应试的机会。后来,父亲去世,守孝三年,里里外外都得由他一人操持,更分身不得。待到侄子长大成人后,才辞别老母赴京赶考,此时离他中举已经16年了,但他还是在“不惑”之年永乐十九年殿试中以他那广博的学识而大魁天下。
    陈循的身世与李桓圭有几分相似,幼年时期父母相继去逝,与兄长相依为命,虽无缘对父母尽孝,却写下了许多思念故乡、怀念亲人的诗文。他在诗中写道:“忆别严亲久,今朝定省游。满斟桑落盏,稳驾木兰舟。燕语东风暖,莺啼绿树稠。倚门亲望久,去去莫迟留。”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亲人真挚深厚的情感。
今天,虽然我们看到的仅是一块青石碑,但它上面刻录的这些写于566年前明朝正统六年端午节的诗文却给我们后人带来无限遐想。10多位在朝中做官的泰和游子褪去身上的朝服后,闲适的聚在一起,吃着家乡的粽子,把盏和诗,共话桑梓。遥望西昌的澄江映月、快阁盟鸥。故乡的山、故乡的水和故乡的亲人永远是他们的牵挂。



---------------------------------------------------------------
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大地名大桥头
贵州大定府(今大方县)六龙场下街
云南昭通镇雄州
字辈:

     仙清锦秀
     福应思文
     仕子学多
     广大光明
     安邦定国
     永正朝廷

QQ:393222316  QQ:351195859
EMAIL:chenanshun8888@yahoo.com.cn
还有  <<百犬同槽>>
     <<八大房分之 铁马为记>>   等传说

[ 本帖最后由 陈汉民 于 2007-7-26 11:17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7 14: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陈达良先生在陈氏宗亲网上留言

姓 名:陈达良 加入时间:2007-7-26 12:03:54
内 容:2006年岁末,著名台湾电视剧编导、义门陈后裔陈文贵先生,浙江天台陈氏宗亲会会长、知名企业家陈达良先生,广州市国际陈氏商会会长、知名企业家陈东宇先生,原江西省社科院副院长、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陈文华先生一行,在江州义门陈故里共商40集电视连续剧《义门陈》编剧、义门陈故居影视城的建设、规划和投资等事宜,通过协商达成由电视剧《少年嘉庆》、《皇嫂田桂花》、《铁齿铜牙纪晓岚》、《自古英雄出少年》的编剧陈文贵先生编写《义门陈》剧本 ,陈达良、陈东宇先生组织投资。该剧本的编导于2007年元月开始进入写作阶段,同时40集电视剧连续剧《义门陈》的影视城的规划建设也在进行中,该电视剧可望在2008年底开拍。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00: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陈振业宗亲在陈氏宗亲论坛柳溪版发帖

  广东中山市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中山南部镇区,可能是因为接近珠海吧!因为珠海斗门都有一部分客家人!
中山客家人当中,有四至五成左右都是姓陈的!
但奇怪的是,位于我们坦洲镇的陈氏客家人,是不懂唱客家山歌的!


本人(陈汉民)回复:


   我经常查看中山地图,希望知道中山族人分布情况,请振业宗亲介绍。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0 12: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陈东宇谈论义门陈文化开发

姓 名:陈东宇 加入时间:2007-8-10 9:36:57
内 容:尊敬的各位陈氏后裔全体同胞:
你们好!我是广州义门陈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的陈东宇。众所周知,天下义门陈氏的发祥地“义门陈村”,古称“江洲义门陈”,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其发源地座落于风景秀丽的庐山脚下、清波碧浪的鄱阳湖畔。这里青山逶迤,鄱河环翠,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唐宋时期的江洲义门陈家族,创造了三千九百余口、历十五代、三百三十余年聚族而居、同炊共食、和谐共处不分家的世界家族史奇观,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人口最多、文化最盛、团结紧密的和谐大家庭,成为古代社会的家族典范而名动朝野。义门陈氏忠义立家而家国一体,制定家法、撰立家范,对家族内部事务进行高效合理的管理,为古代乃至当今社会提供了可资效法的家庭管理样板,被誉为“天下第一家”。唐宋两代七位皇帝二十多次旌表义门陈氏。唐僖宗李儇题诗:“九重天上书声旧,千古人间义字香”;宋太宗赵光义题诗:“聚居三千口人间第一,合炊四百年天下无双” 。大批文人墨客、名宦仕子,如苏轼、欧阳修、晏殊、陆游、朱熹等等,更是挥毫吟咏,留下了大量的锦绣诗篇。
义门陈氏长期合居,屡世积累,建成了一个以“义门堂”为中心,方圆二十余平方公里相互呼应、错落别致、糅合了皇家建筑和江南民居特色的庞大建筑群,出现了“亭台楼阁,耸延四方,楼宇连云,旌旗映日”的壮丽景观。有史可查的景点四十多处。高度重视教育,创办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私立学校——东佳书院。吕端“八百头牛耕日月,三千灯火读文章”的诗句,是对义门陈氏耕读盛况的真实描写。
所谓合久必分,盛极而衰,这种似乎不可抗拒的规律也反应到这个典型的孝义之家。宋嘉佑七年(1062年),江州义门陈的发达和繁荣被宋仁宗一道圣旨所分析。义门陈氏别离乡土,分迁到全国七十二郡州(今18省、144县)。从此,一家繁衍成万户,户户皆为新义门。紧接着南宋金兵洗劫、元末陈友谅兵败鄱阳湖后被毁----,战乱、匪患,昔日家园已成废墟,空留古柏数株、古井一口、残墙半堵。回顾浩浩历史,以一朝之大而析一家之烟,也确为一种历史奇观,发旷古幽思,羡和谐社会,我们陈氏子孙后代也该为祖先做点事了。
一千年来,分析到全国各地的义门陈后裔重新演绎“真良家”的风范,同时也从来未忘记自己充满传奇的故土,每年来义门陈村寻根祭祖的陈氏后裔纷至沓来,络绎不绝。从义门陈走出的后裔成就着一方水土,其中有着卓越的企业家:上海盛大的陈天桥宗亲,广东宏远的陈林宗亲,香港的陈永棋宗亲等。2006年5月,义门陈文化的开发工作启动,第一期工程“江州义门陈文化历史展览馆”于10月开馆,当地政府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我在广州成立义门陈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就是因为义门陈既是一个历史奇迹,又是一个世界奇观,义门陈文化是不可多得的世界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重建义门陈,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资源,挖掘义门陈文化的先进性,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对构建和谐社会、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华文明和文化,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经济效益。并且通过开发义门陈文化,可以带动其它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土地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开发文化旅游业、生态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经济造福一方。
开发义门陈我预备把它分成四个步骤:1、拍摄《义门陈》、《陈毅元帅》两部电视剧,这是首当其中的,主要是宣传义门陈,对义门陈起到广告作用,从而节省了巨额的广告费,预计投资7000万。2、开发九江市太平宫文化园。这个主要是做义门陈始祖陈伯宣公纪念堂,即伯宣公纪念堂,以及相关的一些反映唐宋时代鼎盛时期的文化建筑。更反映出义门陈的“清明上河图”3、开发九江义门陈庄园,这个主要是开发旅游房地产,因为周边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庐山。通过文化旅游资源来带动房地产。这一点很有必要。4、开发义门陈森林公园,开发的目的也是发展旅游业。从这四个战略步骤完成了义门陈的完美建设。每个步骤详见可行性报告。
开发这些项目的有利条件:(1)初级平台建设完毕。义门陈一千年前曾有过无比辉煌的历史,这些闪亮的辉煌现已通过义门陈文史馆的展示、义门陈网站的建立、各种义门陈书籍、画册、挂历的发售,各种新闻媒体的宣传,更大范围地传扬了义门陈文化,为义门陈文化相关产业的推动做了大量的宣传发动准备。(2)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义门陈村至今山清水秀,没有工矿企业,没有工业污染。2005年申报省级“义门陈森林公园”,已获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这里耕田用水牛,盖房用土砖,烧饭用木柴,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耕夏种,秋收冬藏,鸡鸣犬吠,千年不变。如果我们在这块犹如世外桃源般清山秀水间建立一座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的乡间都市,供人们旅游、休闲、生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极大的吸引力。(3)发达便捷的交通。义门陈村地处江西省经济文化中心九江市,昌九高速公路起点,距南昌机场120公里,北至庐山机场20公里,离九江市区、京九铁路8公里左右,紧靠庐山旅游区。这些发达便利的交通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把义门陈村建成乡间都市和旅游休闲胜地的绝好条件。
开发以上项目的意义:(1)义门陈既是一个历史奇迹,又是一个世界奇观,义门陈文化是不可多得的世界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重建义门陈,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资源,挖掘义门陈文化的先进性,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对构建和谐社会、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华文明和文化,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经济效益。(2)通过开发义门陈文化,可以带动其它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土地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开发文化旅游业、生态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经济造福一方。
整个项目预计投入的资金估计20亿,在此我呼吁,陈氏的后裔企业家,财团。共同成立股份公司,要通过大手笔来运作,这样才能成功。希望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早日把义门陈项目建设这把火烧起来。重震义门雄风,以慰祖先在天之灵。
联系电话 :020----88317389,13143334003   
地址:广州市机场路金迪城市花园1001房


               


                                               义门陈南海庄后裔
                                                     陈东宇
                                                  2007年8月8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24 09: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柳溪谱序可看到宋明时吉安地区靓丽文化

           从柳溪谱序可看到宋明时吉安地区靓丽文化
   柳溪经十一修谱,从宋明开始,每次修谱,都请德高望重的外姓长者主持谱局,写出谱序,以示所修族谱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泰和柳溪十修族谱,按照惯例,当地父老请来时任教育局长的彦文主持,同样写有谱序。祖居地修谱这种做法,值得外地支派效仿。
   从十修谱序,可看到某些外地支派,不远千里,踊跃参与修谱。吉安、万安、南康、大庾、信丰等地闻风而动,尚有四川、广西来人来函联系。四川南溪县南山村儒林`、兴永二君,大足县龙永镇昌华、迺有二君,千里迢迢,前来寻根问祖。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6 15: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泰和苑前镇南昌村liang da lin 先生疑问过去村史

我就是苑前镇南昌村人,我怎么似乎不知道,我们村以前祖辈是姓陈呢?我是80年代后出生的,是否是对过去的历史不了解,还是?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6 15: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给梁大林先生回复

历史事情就是这样,当地人不知道,外地人却知道。唐宋时期一些事,在中国已失传了,日本却留有资料。不是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6 15: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在陈氏宗亲网柳溪版回复

有梁大林先生回应,太好了。如果你不是柳溪陈氏本家,就是柳溪陈氏亲戚。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7 10: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广西平南县官成镇新新村陈华富打来电话并发来电子信件

汉民仁兄,你好!
我在宗亲网在看到桂平市蒙圩镇“塘表陈”世系略考一文,上面说到:
5.2002年我在中山大学访学期间,当年8月利用闲暇回惠州市惠城区三栋镇陶前管理区陈屋村寻根并祭祖,见到了当时最年长和有文化的宗亲,但问询中知其谱碟“已失”。从长者们口中得知他们记得端章公及闰化公名讳,并知闰化公为举人,并且传说陈屋村之开基祖是从长乐大岭背迁入,而且是“先叔叔后侄儿”迁入,这些从他们口中听到的“传说”都与我看到的“归善木沥下围”谱完全吻合。当我后来示谱并对几处地名和数处墓葬情况进行核对时,他们始知我乃他们外迁近200年的嫡血宗亲的后人,当地祖辈一直有传一支宗亲迁往广西,但近十代以来杳无音信,想不到今日得见,那情境用言语无法表达,至今忆之,依然唏嘘不已!

我想,这一支走失几百年的一个分支,是不是就是我们这里的陈氏子孙呀!!我听说还有一支走到四川,后来失去了联系.


广西平南县官成镇新新村,陈华富敬上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7 10: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华富打来电话并发来电子信件

 陈华富打来电话并发来电子信件,他看到桂平蒙墟镇塘表陈陈立言宗亲所发资料,查对了自身族谱,认为本支派也许就是那“走失的支派”,在平南有近千人。其谱与塘表陈相近,自身为二十八、九世,当中丢失了四代。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7 21: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华富同宗在陈氏宗亲网留言

名:陈华富 加入时间:2007-9-17 8:26:12
内 容:我广西平南县官成镇新新村陈屋人,可以确定我们这里的陈氏子孙是柳溪贽公的后裔,但是我们的族谱在贽公的第四代即玉新公之后断了四代,一下跳到了惠成公。据记载,“惠成公庠生移居约银岗岭”。约银岗岭是今天的什么地方呢?惠成公的前四代又是哪位先人呢?   同时,其后人迁到惠州府归善县的“潭公嘴”这个地方后,法旺公的前人又是谁呢?如果理清了这个个问题,就等于我们的心解了一个结。请各位前辈指点,多谢!广西平南县官成镇新新村陈屋陈华富  139 2949 8809    88952002@163.com   QQ:160943944    电话:0769-88952002

以下是我们族谱记载的资料:
溯我陈氏始祖大舜圣帝后裔陈胡公。周武王克商,封于陈留,遂以邑为姓氏焉,即今之河南省开封府陈留县。迨及东汉颖思公,明帝十八年简江西吉安泰和县为县令,居官廉明,六载致任,旋日柳溪住焉。及至元朝文宗天历二年,元佐公二子:长讳誉乡,进士出身,选广东东莞县知县,后因干戈扰攘,致仕遂寓东莞住焉;次子讳贽岁,进士出身,仕循州儒学,后升宁邑县令,在兴宁住焉。故东莞以誉公为始祖也,三县以贽公为始祖也。贽公行念十三郎,妣张老儒人,葬在兴宁神背坑岭谶云,面对谷罗峰,世代出三公;贽公生下二子长讳文,次讳武,俱葬洪塘坪,相传至今不朽矣。

传述
  
先君有言曰:木有根水有源,根源相接本不可忘,兹承谱牒相相传,今昭穆不紊,盖我贽公自天历二年所任龙川循州儒学至今四百余年, 予观有十五六世、十七八世至二十世耳,于兹星散各处,宗枝有失,故昭穆多紊。今阅天性公谱,序云:“尊卑紊称,亲疏莫辨。伊承厥志,旧谱更新一代递一代,昭穆自不紊也。”予观之理极明矣。夫何长乐大岭背子叔竟将玑公为始祖,将贽公为文公容公玉新公四代付之云外,昭穆得不紊乱耶?今后子叔相看族谱者,各自慎量代数,切不舛错自尊。--------后面省略

贽公这前的世系表略,以下贽公以下的世系表:
一世祖贽公行念五十六朗,妣张孺人,生子长讳文,次讳武。本西昌人,天历中授循州训导致仕,值干戈杂起,遂寓兴宁居住,即兴宁始祖也。合葬洪塘坪神背坑谶去,面对谷罗峰。兴邑世数代始祖,峰世代出三公。
二世祖文公行念七十郎,妣普孺人,俱葬洪塘坪,生一子名容。
叔祖武公亦葬洪塘坪乃*****。
三世祖容公行念五十七郎,妣熊孺人,合葬在罗冈溪尾笋竹塘。侧岁贡生,原生四子。长玉新,次维新,三景新,四德新。
四世祖玉新公,妣李孺人。公葬兴宁县金鸡山左边猛虎形,妣葬锦洞石**眉跳架形。大岭背始祖也。二叔祖维新公妣潘孺人,土坑羊紫岭始祖也。三叔祖景新公行念三朗妣张赖二孺人,生陈祥举人,郎溪始祖也。四叔祖德新公行念四郎,妣赖孺人,因周三官作乱,奋勇保障一方,被害,无出后,葬雷打塘侧兴邑世数终矣。

《&#9829;&#9829;&#9829;&#9829;&#9829;&#9829;&#9829;&#9829;&#9829;&#9829;&#9829;请问玉新公之后,惠成公之前祖公是谁?他们在哪里开拓生活??????》
    自四世祖玉新公自长乐县大岭背移居河源程序蓝溪,历四世,谱碟断,祖公名号不强讹。**惟宋末惠成公产庠生移居约银岗岭,为始祖。代数茔墓悉列于左(下):
祖妣普孺人葬在和溪水口小土名桐树窝左边,墓酉山卯向兼庚甲分金左水倒右出。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岁八月十三日午时重修。河源君师坑大路下永案柏捕村塘背子孙共修。
祖妣廖孺人,葬在石塘岭,墓亥山已向兼乾巽分金宝,鸭穿莲形,乾隆二十八年癸未八月十一日卯时重修。河源永安二县子孙合修。
祖妣钟孺人,葬在石塘岭,墓丙山壬兼子午分金,孩儿坐栏形,乾隆二十八年癸未九月初九日午时重修,河源永安二县子孙合修。
祖妣林孺人,葬在石子下,戌山辰兼并辛乙分金,墓左畔大凹猫儿午洗面形,乾隆二十九年八月初五日午时重修,河源永安二县子孙合修。
以上四穴俱蓝溪传来老祖也。代数配失传,因先攫世纷避难,故无传信,幸我等儿孙报本同明发世守勿替鸟可也。
历居约银岗岭,乡代数胪列于佐(下)。

一世祖讳惠成公,字沛霖,庠生德行廉洁生丁明,弘治五年五月二十日寅时生,于嘉靖二十五年十月台票十七日巳时寿终。同元、续配合葬于柯树窝乾山,巽向庚戌辰分金,乾隆十十八年癸未岁十九日午时重修。墓牌石式,在**绿穴内,当时牌对。
妣**沛翁元配张孺人显祖考孝友义直沛霖翁陈大公之墓。妣敬顺沛翁续配李孺人,人杰见真龙。沛公生一子讳怀熊。
二世祖怀熊公讳庠生,元配金氏孺人,续配任氏孺人,合葬在石子下猫儿洗面形又云狮形合葬正公左金右任,先大葬此地,康熙十十年丙子岁十一月十五日起金氏复葬原穴,年向庚山甲分金兼并酉卯,雍正十二年甲岁七月十二日酉时河源、永安二邑子孙同修,怀熊公生一子讳从先。
三世祖从先公字若野,监生,妣张孺人,合葬在石子下,癸山丁向兼丑未分金,康熙三十年已卯岁十一庚申日薄西山辰时起金葬原位重修,乾隆二十八年癸未岁代表月十八日癸酉日亥时重修外向。从先公生二子,长君存,次亚二。
四世祖讳君荐公葬在君河背癸山丁向兼子午分金,乾隆二年丁已岁十一廿日午时重修,妣张孺人先人埋其里。何孺人先人埋其外。雍正十三年二月初八日是葬荐公墓左侧,脉特殊,丑山未向,乾隆二十十年丁丑年二月十十日已时重修。荐公生四子:长凤鸾,次凤标,三凤奇,四凤积。
五叔祖凤标公妣李氏生下二子长宗里次良等。
叔祖凤积公生二子长宗高次宗登。
伯叔祖凤鸾凤奇因世乱均被贼害,无子合葬君师岭头艮山坤向。
五世祖法旺公妣廖孺人,移居惠州归善县,地名潭公嘴榕树下,遂立业住焉。此公之父早逝,闻名号记错,未知何公生下之子有*,不孔敢强载旺公世某为父,旺公生下子名法旺。归善邑侧以法旺公为始祖也。因旺公身先来善邑,故以旺公为始祖,兹以旺公代数之名号。

《&#9829;&#9829;&#9829;&#9829;&#9829;&#9829;&#9829;&#9829;&#9829;&#9829;&#9829;请问法旺公是荐公的哪一个儿子的后人??????》

一世祖旺公妣廖孺人生子字法旺。
二世祖法旺公妣黄孺人生子陈大一郎。
三世祖陈大一郎妣茅孺人生子名法聪。
四世祖法聪公妣钟卢二位孺人生一子玉*。
五世祖玉*公妣赖孺人生子名法广。
六世祖法广妣邹吴二位孺人生三子,长念二郎,次陈都五郎,三**.
七世祖陈念二郎妣罗孺人生一子,名弘公。叔祖陈都五郎妣罗妙仙娘。
八世祖弘公妣干孺人生子文标。
九世祖文标公妣干孺人生二子长锡凤,次锡麟。
十世祖锡凤公妣郑孺人生二子献文献巫。叔祖锡麟公妣叶孺人生二女无子。
十一世祖献文公妣谢孺人生三子长道荣,次道贤,三道威。叔祖献巫公妣温孺人生二子道通,次道达。
十二世祖道荣公妣曾孺人生四子玉鹏,次玉振,三玉盛,四玉亮。七叔祖道威公妣*孺人生二子玉瑞,次玉秀。八叔祖道威公妣廖孺人生四子长玉来,次玉芳,三玉昆,四玉兰。
十三世祖玉盛公妣张孺人生三子长云高次云辉三云升,女二妹。大伯祖玉鹏公妣邓曾二位孺人生二子长良昌次良奇,玉鹏公生于丙申年*月二十八日申时。二伯祖玉振公妣梁孺人生四子,长去清次去明三云富四去贵。四叔祖玉亮公妣廖孺人生四子云仓,次亚二,三亚四,四亚五。
十四世祖云高公妣张孺人,生二子长昌怀次昌和,女二妹,四妹。昌怀公去系住白马村。二叔祖云升妣张孺人生三子,昌义(五叔),昌发(六叔),昌智(七叔)。三叔祖云辉公妣杨徐二位孺人,生子昌贵。叔祖良奇妣周孺人生四子石火,亚苟,亚五,亚六。
十五世祖昌和公妣曾孺人生五子,日兰,日宽,日英,日富,日贵。伯祖昌怀公妣翁、周、曾、叶四位孺人生四子日光,日璋,日珍,日琏。伯祖昌义公,监生出身,字尚义,妣张孺人,继妣刘孺人。张孺人生一子日进,女长女,二妹。六叔祖妣邓孺人生二子日元,日隆,日强过继日智为子。七叔祖昌智公妣吴孺人,继妣曾孺人黎孺人,生二子日强,次日隆。
昌和公丙申(1776年)年十月十五日子时生,道光六年逝,二十三年(1726)五月十四日葬在广廊山,向甲兼寅申分金土,名落燕子窝。妣曾孺人,曾孺人已亥年(1780)年六月初四日己时生。(注:昌和公生时属于乾隆年间,历经嘉皇朝,逝于道光六年,即跨了清代三朝)
以下部分有完整的记载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7 21: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有钢宗亲在网上发有陈明远支派帖子,其支派曾迁广东永安(紫金)。本人以为,此帖最值得陈华富支派参考。


 其文如下---

      广西贺州市沙田镇沙田街陈氏家族世系:

  贽公--世文公--容公--玉新公--玑公--五九郎--均遂--秉敏--惠明--贞--敏--福--明雅--都世--法绿--义仁--敬霖--云台--世科--绍彩--元发(元发公生四子:宗志、宗陶、宗铭、宗伦。其中宗志、宗陶公两兄弟在清朝嘉庆年间由广东紫金县中坝乡乐平村迁居越南《其后裔失去联络,目前情况不明》。宗铭、宗伦公亦在清朝嘉庆年间由广东紫金县中坝乡乐平村迁居广西贺州市沙田镇沙田村)--宗伦--炳盛--登衡--端馨--兴庭--辉文(辉文公生七子:明高、明远、明河、明房、明发、明光、明镜)。
                            广西陈明远宗亲撰文

(叔达公后裔)用宾公第22世嗣孙 陈有钢2006.2.2摘录
 
 (以上供陈汉民宗亲参考)                        
   本人作出如下判断:                 
  
   "大概你族惠成是广西沙田支派九世惠明的兄弟,当时住广东紫金中坝乡乐平村,与孙中山祖上相邻。"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18: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广东地区的柳溪陈氏

--------------------------------------------------------------------------------
            在广东地区的柳溪陈氏
 
  在广东地区的柳溪陈氏:一为南宋末珠玑巷南迁派,除广州凤翔派之外,还有一些居南雄和新丰县某些派别;二为元末明初从江西泰和直接迁往粤东的支派,包括贽公派、千三郎公派、千七郎公派、或者还有其它派别。本人分析,千三郎公派,应与贽公同时从柳溪入粤,千三郎公伴随贽公来到粤东;至于千七郎公等人,则由于元末红巾军之乱(1360),柳溪村庐舍焚毁,族人从柳溪村出逃,来地广人稀的粤东。千三郎公和千七郎公,应为泰和柳溪二房十三世,“五十一郎”贽公则为十五世。请丰顺和揭西的柳溪派认真鉴别。

[ 本帖最后由 陈汉民 于 2007-10-3 18:45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5 00: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揭西小溪陈氏始祖千七郎公世次如何?

  有一种说法:广东揭西小溪陈氏始祖
    千七郎公后裔遍布揭西、丰顺六十多个乡村及东南亚,人数超过十万,已见二十六世,各世祖清楚无误。但长期以来,对于千七郎公究竟是属哪世,却说法不一。
    明嘉靖六年(1527)千七郎公七世孙瑛、球二公主持首修族谱约其外侄孙萧如聪所撰之《序立族谱》说:千七郎公兄弟三人,生子五人,为大一郎、大二郎、大三郎、大四郎及大五郎。大一以至大四郎,或亡或徙,世远年湮,书简有缺,皆混而不可考。唯大五郎生子三人,二子念二郎仍居长乐,三子念三郎无后,惟念一郎号称淳节公,先父择小溪而居。
    查千七郎公远祖系,知老十一世玉新公(兴宁陈氏始祖、陈氏总八十四世、泰和柳溪派十世贽公之曾孙)共三兄弟,其本人生有子五人,为大一郎、大二郎、大三郎、大四郎、大五郎。无后续文字。再查千七郎公世系,知二世祖为大五郎公,三世祖为念一郎淳节公。可见,千七郎公当为老十一世应是无误的。且立谱五十年后,千七郎公后人七世孙坦居公和八世孙东山公1577年重修族谱,请福建银邑解元林奇石所撰《重修族谱序》并未对萧序有所质疑和更正,只是提及"三世念二郎仍居长乐之茯溪"。亦可作旁证。
                                  (江西陈益清供稿)
 
 本人以为,以上世次说法有错。千七郎公应为江西泰和柳溪二房十三世,柳溪十一修族谱详细记述世次为: 1晖---2承逸---3羽---4裕---5璿---6(言先)---7逵---8厢---9卓--10浙--11正甫--12炜--13千七。

  以上世次,供揭西派参考。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5 21: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广东鹤山,寻找柳溪派时机成熟

在广东鹤山,寻找柳溪派时机成熟。鹤山陈大平在宗支源流版发帖,找寻自身源流。
 
 “我是颍川支系的,开居祖陈罗从福建宁化县石壁村移居广东长乐县洑溪(是从手抄族谱知道的).请问各位宗亲,陈罗是生活于什么朝代或者有关资料请告之?谢谢了!”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2 13: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