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yanxiuhong

客家土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3-26 16: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推荐】客家土楼

能不能说说客家土楼的那种阴阳调和,天人合一,或者与风水,传统观念的关系之类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3-26 20: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遗经楼----最大方楼



    遗经楼位于高陂镇上洋村,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方形土楼。外墙东西宽136米,南北长76米,占地10336平方米。其后座主楼高17米5层,是永定现有土楼中最高的楼房。主楼左右两端分别垂直连着一座四层的楼房,并与主楼平行的四层前楼紧紧相接,围成一个巨大的方楼,如此环绕形成一个大“口”字。里面又有一组小“口”字形建筑,形成一个独特的“回”字形整体造型。真是“门中有门,楼中有楼,重重叠叠”,当地人都称它为“大楼厦”。 中间为祖堂。前楼一左一右建有两所学堂,楼内子女可以在楼内就读,学堂中间是个石坪,前建有大门楼,大门高6米宽4米。在主楼后面有花园一座、鱼塘一口以及碓房、牛舍等附设建筑。遗经楼共有280个房间。
    遗经楼是目前所知方形土楼中最为庞大者,共有房间二百六十七间,51个大小厅堂,占地五公顷,建筑面积四千余平方米,整个建筑布局规整,条理井然 ,费时七十多年,经三代人努力方建成。当地人形容其大说:一个人从太阳升起即开始开窗,开到中午下楼吃饭,然后上楼关窗,直到太阳下山才关完最后一扇窗。

管理員補上的來源:http://www.longyan.gov.cn/kszd/kjtl/kjtl.htm
請轉發帖子的人記住:千萬交代網絡的來源 !!!!

[ 本帖由 yanxiuhong9 于 2003-3-26 23:51 最后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4-1 16: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土楼道韵楼的模型[轉]

中国最大的客家土楼??道韵楼  
  
9月4日,住在广东省饶平县三饶镇南联村道韵楼里的黄老伯在介绍道韵楼的人文历史。这座年逾400多年历史的族居土楼以“古、大、奇”而名闻海内外。据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最大的客家土楼。  



來源:http://photo.ynet.com/view.jsp?oid=1003652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6-7 22: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土楼――花萼楼(转贴)

呵呵,我妈家就是在花萼楼后面,我小时侯常去里面玩,最爱看里面的井了,很神秘的样子!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6-8 10: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土楼――花萼楼(转贴)

當初老美用衛星偵照以為圍龍屋是核彈發射井 嚇唬了一陣子 嘻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6-10 08: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土楼――花萼楼(转贴)

现在永定土楼正在申请世界遗产。客家的土楼多为方楼和圆楼,其中又以圆楼最为罕见。我家就在永定,我是有深刻体会的。在我们那里到处是土楼,圆的方的都有。我本人现在住的就是清朝时盖的方楼。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6-28 16: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土楼――花萼楼(转贴)

永定土楼现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客家土楼以圆中圆、八卦出名。。。。当被就被美国的军事卫星拍摄到还以为是新中国刚成立时的导弹发射群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9 11: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缩小的城池放大的碉堡——客家土楼(组图)

据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间谍卫星对中国进行拍照侦察,惊讶地发现在我国福建省的山区里分布着很多的不明大型建筑,或圆或方,经过分析认为是“导弹发射基地”,中国的军事实力不可小觑。直到中美建交后,美国人才知道那些所谓的“导弹发射基地”实际上是客家典型的民居——土楼。笑话听过后一笑了之的事,却萌发了我想去土楼一探究竟的最初想法。为逃避上海蚀骨的湿冷,选择冬天去福建旅行应该是个不错的主意,永定土楼当然是此行的目的地。
  


    客家人造土楼隐藏青山绿水间

    火车先到的漳平,转车到龙岩,再在龙岩汽车站跳上开往湖坑民俗文化村的中巴。这个过程听上去复杂,但由于转车的时间和地点都能方便的衔接,所以去土楼的路一点也不难。

    汽车开出龙岩城,到了乡下风景慢慢开始好起来,这里是典型的丘陵地带,阳光下青山绿水分外妖娆,而掩藏在其中的土楼也不断地出现在我的眼前。

    说起土楼,不能不提及土楼的建造者——客家人。他们原是中原一带汉民,因战乱、饥荒等各种原因被迫南迁,历经千年,辗转万里,在闽粤赣三省边区形成客家民系。客家人很团结,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由于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林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匮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像土楼似的“抵御性”城堡式建筑住宅。在福建,土楼分方形土楼和圆形土楼两种,而圆楼相对少见。

    最富丽的土楼铸花栏杆上海造

    在我参观完民俗文化村里最有名的土楼振成楼后,我直观的感受到“土楼是一座缩小的城池,放大的碉堡”这句话形容得非常形象。土洋结合的振成楼虽然历史不长,但却是永定最富丽堂皇的圆楼。它有内外两个环,直径四十八米,外环坚固高大共有四层,一二楼对外不开窗,便于防御外敌,要是储备充足,楼里的人可以大半年不用出门;而内环是仿西洋式装修的中堂大厅,宽敞明亮,据说二楼上的铸花栏杆还是当时从上海运来的呢。领我参观的林家大爷不无骄傲地伸出手指作八字状说:“当年,我的爷爷可是花了8万光洋才建起了这座房子。”
  


    最古老的土楼样子犹如宫殿

    湖坑民俗文化村作为一个开发的景点,包括了村子里的十余座圆楼,大大小小各具特点。直径最小的叫如升楼,当地人的说法是像量米的斗大小,所以喻比。而最古老的土楼是奎聚楼,共有三进,款式犹如宫殿,原来该楼主人祖上中过进士当过官。福裕楼临水背山,高达七层,气势迫人,也许这里住的曾是一位显赫的人物。最上几层已经破败不堪,残旧的木板和厚厚的灰尘与楼下收音机里传出的流行歌曲恍如隔世之遥。村里的土楼至今还有居民住在里面,但人数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搬出去住,或者直接去沿海城市打工。不过,对于有保护价值的土楼来说,居住人口的减少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最大的土楼可住600多人

    离民俗文化村十几公里左右的周边,还有不少土楼景区值得参观,公共交通不是很方便,游客常常是打“摩的”前往。我把大包寄放在振成楼,也搭了一辆摩托去号称圆楼之王的承启楼。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的承启楼,里外一共有四环,外环直径有八十米,外圈走一圈将近四百米。人口最盛的时期,承启楼里住了有600多人,真是不可思议,住在同一个楼里的两个人有可能一辈子也不相识。在承启楼里几个孩子的指引下,顺着楼后的小路我爬上了小山上的观景台,俯瞰山下,圆楼之王尽收眼底,目光投向远处,一个个圆楼就像蘑菇镶嵌山野之中,别有趣味。

    土楼旅游贴士

    交通

    K175次列车上海出发,到漳平是凌晨五点左右,出站二十米左右即有去往龙岩的汽车。大约两小时到龙岩,在龙岩汽车站有直接发往民俗文化村的中巴,车程也是两小时左右。在当地,景点之间的交通以摩的为主,每公里1-1.5元之间。永安有直接发往厦门,福州等地的班车。

    住宿

    当地不少人在土楼里开了家庭旅馆,开价可以还价,一般每晚20元左右。建议住在振成楼,然后游玩周边地区。住在土楼里可以深入客家生活,但房间的设施极其简单,无洗手间,洗漱要到一楼才能完成。晚上9点后,楼道黑暗最好自备手电。永定县城及湖坑镇上有招待所和宾馆接待游客。

    饮食

    在民俗文化村内有个体小饭馆,供应当地的客家饭,米酒、菜干烧肉、芋包等值得一尝。

    民风

    很少会遇见强买强卖的情况。客家人热情好客崇文重教,喝茶成风,家家都有成套茶具,打个招呼、聊上几句便拉你去喝茶。

    周边相关景点:既然去了土楼,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不妨再到龙岩附近的几个景点走一遭。

    培田古民居

    在福建省闽西山区,有一个至今保存完好的连片成群的客家古老村落,这就是已有800多年历史的连城县培田明清古民居。

    由建于明清时期的30幢高堂华屋,21座吴氏宗祠,6处私家书院,2道跨街牌坊,4座庵庙道观和一条千米古街组成,带有鲜明的明清建筑特点,与永定客家土楼在建筑形式上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培田古民居秉承了中原建筑文化的精髓,又有客家先民匠心独特的发扬光大。

    冠豸山

    国家4A级景点,位于连城县以东1.5公里。由冠豸山、石门湖、竹安寨、旗石寨、九龙湖五大游览区组成,集山、水、岩、洞、泉、寺、园诸神秀于一身,有着“阳刚天下第一,阴柔举世无双”之美誉。冠豸山名字的来历有点意思。古时法官断案时常戴着一顶形似独角神兽“獬豸”的帽子以示公正,冠豸山即是因形如“獬豸冠”而得名。

    附近的四堡印刷基地,位于连城县四堡乡,以雕版印刷名扬四海,现仍有100余处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古书坊,在这里可以当一回“先民”,穿着明清服装,亲自实践雕版印书过程。

    长汀

    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曾经说过:中国有两个最美丽的小城,一个是湖南的凤凰,一个是福建的长汀。红军长征就是从长汀起步的。

    闽西第一大河——汀江绕城而过,6个古城门将城区造成合围之势。城门上是楼阁式的房子,以砖石为体,再立有木板墙和玻璃窗,住有人家。不时可以见到勤劳的客家人撑着竹排在翠竹中缓缓穿行而过。

  ( 稿件来源: 新华网 )  
http://www.hebei.com.cn/node2/node30/node33/userobject1ai183079.html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4-16 23: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客家土围楼花萼楼

客家土围楼花萼楼

各位游客:

  大家好!现我们已来到了广东土楼之最的花萼楼景点,该楼位于大埔县大东镇联丰村,距县城有45公里,建于明万历36年(公元1608年),距今有近400年的历史,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花萼楼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86平方米,属土木结构的圆形建筑。共有三环,内环为一层30个房间,二环为二层60间,外环为三层120间,共有210个房间。楼高11.9米,楼的墙体用生土夯筑而成,底层宽2米。顶层宽1.3米,楼顶为木梁灰瓦。楼的第一层不设窗,第二、三层墙上设有内小外大呈三角的枪眼,整座楼只有一个大门供出入,大门框用厚而宽的花岗岩石板组成,大门板钉上坚厚的铁皮,这些门窗设施是为抵御外人侵扰而特意设计的。楼内有面积为283.4平方米的圆形天井,用大小不等的鹅卵石铺成,中心装饰着一个直径3米的古钱币图案,寓意着人们祈求丰衣足食的心愿。天井一侧有口古井,用于防火和生活之用。楼内还有砻、碓等常用生活设施。整个土楼布局合理、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现楼内还住着十多户林姓人家。
  
各位团友,看着这宏伟的建筑,大家定要问:它是如何建起来的?建楼的资金从何来?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当地流传的传说:相传花萼楼是由林姓的第五代上祖援宇公经手兴建的,当年,援宇公家境清贫,衣不蔽体,为避风遮雨而寄宿在狮头山上的一个石洞里,常年来往于福建、江西、饶平等地,靠担盐,挑石灰为生。援宇公忠厚老实,为人正气豪爽,虽家境贫寒,仍时常接济更加贫困之人,深得乡邻口碑。据说,有一天,援宇公担石灰到饶平回家,感觉很困,尚未吃饭宽衣便昏昏沉沉睡了,睡梦中,仿佛看见观音娘娘端坐莲花座,驾着祥云,领着三头白马向他走来,朝他笑了笑便不见了,醒来后,他觉得很奇怪,便到山洞四周寻找,结果发现了三大缸白银,于是他便用此银两建造了这座土围楼,并把村里所有没有房子住的乡邻都接到这里来住,因为所建圆形楼形似花萼,又取兄弟邻居相亲相爱之意,所以取名为花萼楼。后来人们就说这是大慈大悲的观音娘娘同情人间的灾苦,显灵为他们盖了这栋房子。为感其恩德,到现在,狮头山上的石洞里还供奉着观音娘娘的莲花座像,林姓族人逢年过节都会去拜祭。
花萼楼设计精巧、结构独特,显示了客家人圆满、团结、平均、平等的生活理念,是目前广东土围楼中规模最大、设计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民居古建筑,是世界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观。1992年12月,中央电视台在该楼拍制了《神州百姓闹元宵》文艺节目;1993年4月广州电视台在该楼拍制了《客家人》专题片;1999年1月中央电视台、中国影视总公司又在该楼拍制了八集电视连续剧《嫂娘》;2000年10月,客家土楼千人茶会又在这里成功举行。最近,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中国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秘书长郭旃前来考察后,认为该楼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条件。目前,大埔县正积极准备相关材料,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各位团友,看了这独特的建筑,听了这神奇的传说,大家有何感想?是否也祈盼回去能做个好梦!最后祝各位旅途愉快,美梦成真!
  
来源 http://www.db-ly.com/meizhou/03011/site/0000651/show/lszy-12.htm
【 关闭窗口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12 17: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9.12上传 环兴楼

我们住在环兴楼楼主李书桂开的旅馆,楼主是个年轻小伙子,还是村长,代人不错.有去永定湖坑镇  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旅游的,可以和他联系,会有预想不到的收获.0597-5531015
0597-5535337  他 还有qq哦:344733719    E: yueyuanhotel@163.co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13 13: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迹保存的计划在大陆实行的是  文物保护单位制度,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的.如果被评上文物保护单位,相应级别的政府都有拨款给维修的.也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照片中的振成楼和承启楼就是国家级的,另外照片南靖田螺坑村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村,它们联合在一起称福建土楼,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福建土楼有几万座,政府没有那么多钱每座都保护,照片中的是没有得到维修的,早已经没人住了.有人住的一般住户也会维修.

[ Last edited by mayonghappy on 2004-9-13 at 13:04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9-17 00: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揭开独一无二的福建圆形土楼形成之谜(组图)

編輯  附記
嚴老師提供的資訊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 ... hread&tid=13064 购书中心有卖《福建士楼》的书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 ... hread&tid=12565 福建之窗]福建土楼是客家和福佬文化的象征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45 土楼历史文化背景 (转)

[ Last edited by andrew on 2004-9-30 at 23:11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6 14: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揭开独一无二的福建圆形土楼形成之谜(组图)


黄墙黑顶的神秘土堡,楼中有楼,圈中套圈,房拥数百,居可千人,酷似炮弹坑散落闽西南的崇山峻岭之中


福建土楼


这种圆形土楼世上绝无仅有,在没有开头没有结尾的圆圈里,往往只留一个大门通向外部世界


圆形土楼

中国的福建省在唐代以前,一直都是中原人眼里的边陲之地。它的西南部山区,更是林深路隘、山海相逼,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末,那里忽然成了媒体的关注对象,各种报道声称,在这片曾经蛮荒的土地上,发现了一些神秘土堡。尤其是圆形土楼,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人们纷纷猜测,这些庞然大物为什么在福建南部的深山里成群出现?这些城堡似的住居为什么呈奇特的圆形?斑驳的土墙后是否蕴藏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历史真相和现实证据在质疑中交织,层层推理中,答案才一步步显现出来。

    20年来,黄汉民学者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究竟是客家人还是闽南人创造了世上独一无二的圆形土楼?

    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的黄汉民,是我国最早开始研究土楼的学者之一,20年来他提出各种猜想,矛头都指向谁是福建土楼的最初建造者这个命题。1981年春,一次乡野调查让黄汉民来到了闽南的漳州,偶然的机会让黄汉民见到南靖县的怀圆楼。这样的庞然大物,看上去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很难找到突破口。

    一扇厚而重的大门,是土楼的唯一入口,它似乎通向一个不为人知的世界。但当黄汉民进入土楼内,却发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天地。这看似封闭的土楼,里面却只是普通人的住宅。惊叹之余,黄汉民的心中有着各种疑猜。圆,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基本图形。而历史上,并不缺乏人们模仿圆形创造的物体,然而,把民居建成能聚集上百人的圆形,这在世界上却是绝无仅有。它为什么只出现在福建小小的山区里?初次见了圆楼后,萦绕着它的种种谜团在黄汉民心中挥之不去。当他听说,如果翻过山再往西走,会有更多土楼时,他便决定去看看,那里是闽西的地界。

    在那边果然有更多的土楼,它们沿着小溪错落有致地排列着,看起来似乎有人在精心地进行规划。因为从外观上看,它们极为相似,都有高高的窗户,厚实的墙基,再加上封闭的大门。这一切正预示着土楼的主人要把什么拒之门外,他们到底在怕什么?

    经过调查,黄汉民了解到,闽西的土楼里,居住的正是1000多年前从北方迁来的客家人的后代。翻阅史书,结合闽西当地的情况,黄汉民对客家土楼的形成做出了第一个推测:当年,从北方迁徙而来的客家人,在闽西遇到的威胁不仅仅来自于野兽和土著外族,到后来,可能还有凶悍的山匪!

    圆土楼是客家人自我保护的最好家园,但存在一个疑点:为什么偏偏只有福建小山区有这种独特的住宅?

    客家圆楼几百个房间一律大小相同,这种布局,对于传承中原儒家文化的客家人来说,似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在它的功能安排中,一楼二楼主要为厨房和谷仓,三层以上才住人,全楼唯一至高无上的是位于圆楼中心的祖堂。这是一种奇特的聚落方式,这种方式似乎只有在人类的童年时代才能找到。在很多原始部落的遗址中,就可以发现这种以圆形为中心的聚落方式。因为那时候,生存和防御是第一需要,而圆形似乎更有利于集体的团结。

    因此,从防御角度来考虑,当年客家人从北方迁徙而来,陌生的环境中,危机四伏,如何凝聚大家的力量,是他们最重要的需求。最后他们牺牲老幼尊卑的宗法礼教,选择了那种在当时完全违反常规的居住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共同进行抵御,保护整族人的安全。

    然而,对于这种说法,黄汉民却认为还有疑点。当年客家人从北方迁徙而来,落脚的地方除福建以外,还有赣南和粤北。而在那里,他们也都聚族而居,但是那里却没有圆土楼。圆土楼的出现,会不会和闽西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关呢?

    带着这个想法,黄汉民再次来到了闽西。经过调查,他发现闽西地区五凤楼、方楼和圆楼之间的确有着某种特殊的关系。方楼出现得比圆楼要早,而方楼可能从五凤楼转变而来,这是客家人结合山区特点建造的,因为在危机四伏的福建山区,圆土楼防御性好,能省地省木材,并且能住更多的人,这样才能成为客家人躲避灾难的最好家园。二宜楼的发现,使得客家圆楼形成之谜又笼上了层层迷雾。。

    1987年,在闽南漳州的一次考察中,黄汉民偶然结识了漳州文物科科长曾五岳,曾五岳告诉他,在闽南的华安县也有一座叫“二宜楼”的圆土楼,华安并不是客家人居住地,为什么也会有土楼?

    黄汉民到二宜楼考察后发现,它的布局和客家圆楼是不同的。200多平方米的公共大院被分割成了12个小单元。然而就是这种隔开的单元,却有相通的地方。在土楼的第四层,各个单元都有一个门,门开启后就可以在土楼的外层环行。而且,在二宜楼还有很多精美壁画,从这些壁画可以看出二宜楼确实为闽南人所建。随后,黄汉民发现闽南地区也有很多土楼,而更为关键的是这些楼都有明确纪年。

    根据所有的证据,黄汉民有了一个猜想:圆楼,有可能并不是客家人首创的。它极有可能出自于闽南!

    为了证明自己的推论,黄汉民四处搜集和圆楼有关的信息。1993年3月,当他听说漳州南靖县郊区发现有一些圆形山寨时,就立刻赶到了那里。而据当地老人讲,这些山寨是以前一位陈元光将军所留下的。

    翻看漳州历史,黄汉民查到陈元光是漳州地区历史上的第一任州长官。在过去,漳州是地广人稀的蛮荒之地,那里曾经住着强悍的蛮獠土著。长期以来,他们一直与朝廷的地方军进行对抗。公元686年,唐政府终于下决心去平定蛮獠作乱,而陈元光正是当时的开漳圣王。据称,当年跟随他来漳州的有大量中原汉人,他们多是随从的军队和家属。最后,这些人和原来当地土著融合,形成了闽南人。从历史上来推断,这些比客家先民早到福建200多年的外乡人,同样会面临着家园重建的问题。而在史书上,的确也有着类似的记载,那么南靖县那些圆形山寨,有没有可能就是陈元光时期留下的兵寨呢?

    从地形上看,漳州地区多是丘陵地带,看来在小山包上扎圆寨的确是可能的。而在当时战争环境下,模仿这些山寨建立临时的圆形城堡似乎也是可以想象的。从圆形的兵寨到圆形的土堡有其存在的可能性,即漳州地区从陈元光时代就有建圆形建筑的传统。然而就圆土楼来说,却有一个最大的疑点。

    最早的圆土楼是1558年建成的一德楼,而从那以后土楼才开始大量兴建。那么为什么偏偏是在这个时期,也就是明朝的嘉靖年间才出现圆形的土楼呢?这和陈元光时代已经隔了上千年的距离。是什么让当时的沿海住民,重新回归这种防御性极强的住宅方式?

    明朝的嘉靖年间,奸臣严嵩当权,民不聊生。而对于福建沿海地区的百姓来说,还受到倭寇的威胁,这些倭寇凶狠残暴,勾结当地盗贼在沿海四处作乱。那么,当时的土楼有没有可能是沿海人民抗击倭寇而建呢?

    怀着这个疑问,黄汉民来到了漳州地方府志编辑部。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果然查到了他想要的证据。在《漳州府志》卷七的兵防总论上,书中明确说明,漳州地区在明朝嘉靖年间,土楼从少向多发展,其中原因正是由于盗贼倭寇的骚扰。看来闽南沿海土楼大量出现,和这个地区的历史环境有关。他们很早就有建立圆寨的传统,而当危险来袭时,土楼成了他们临时保卫自己的家园。和客家人不同的是,土楼并不是闽南人长期居住的场所,习惯独门独户的他们将土楼建成了私密性较强的单元式。在危险退去之后,他们便纷纷离开。

    至此,福建圆楼形成之谜似乎已经解开,它可能源自于闽南。然而对于黄汉民来说,对圆楼的追寻还在继续。只是无论结果怎样,这些百年老宅注定是中国南方深山内的建筑传奇。

    来源:北京科技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9-26 20: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建筑学界的学人有无从沿着江西围屋,粤东围龙,再到客家土楼的逻辑与历史联系?这不是更加自然的思路么?

闽南的主体建筑,为了适应沿海的台风,多数是利用石头,建设比较矮小的房子的,这与土楼利用生土,建设高大雄厚的大型房子,风格上很不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6 21: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若说粤东的话,可能来源于闽西,但赣南的也有可能是粤东的回流?要知道赣南客家话很多是来源于粤东客家话,是粤东客家话的倒流。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2 15: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