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夏荷

中原新聞網[探尋客家歷史足跡]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00: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侨的力量(上)

每笔捐款都被铭记
    华侨的每一笔捐资,每一个捐款者都有很好的记录。在十年浩劫期间,梅州华侨捐资热情受挫,然而并未完全停止。据不完全统计,从1949年至1977年,梅州全区华侨港澳同胞捐资家乡教育事业金额为151.1万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梅州市广大华侨、港澳同胞在家乡捐资办学的热忱再度空前高涨,捐资人数、捐资金额和受惠学校之多,为梅州前所未有。据不完全统计,1978年至2003年,全市华侨、港澳台同胞捐资助学者3万多人次,捐资金额折合人民币20多亿元。其梅江区、梅县、兴宁、大埔等县区受惠学校占学校总数的八成以上。如今梅州受惠的学校达数千所,仅超过100万元以上的学校就有近百所。
   
◎之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00: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侨的力量(上)

捐资占了半壁江山
    “华侨港澳同胞对教育的捐资,构成了梅州市教育总投入的半壁江山。”梅州市教育局人士介绍,1981年至现在,梅州市教育投入数十亿元,新建校舍数处,其中华侨、港澳台同胞捐资兴建近三成。据《梅县教育志》载:1988年全市华侨捐资建校金额,比政府拨给的基建投资多6.5倍。《侨乡月报》主编饶淦中,与华侨接触甚广,他说,许多捐资的华侨人士中不少人并不是太富,但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用平生的积蓄在家乡建一所学校或一幢教学楼。有的人自己没有实现这一壮志,就叮嘱儿孙辈一定要完成这个遗愿。“广大华侨热情捐资办学,极大地加快了梅州市教育事业的发展。”梅州市教育局局长说。据2003年的统计,梅州市有各类学校2778所。各个年龄的入学率均居全国前列。今年全市21493名高考生,被高校录取17314名,录取率达80.2%,居广东省第二名。

◎之四

特派记者 杨万东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00: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侨的力量(下)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广东站(七)
华侨的力量(下)
中原新闻网(2003年10月17日)

古老的围里曾是辛亥革命志士密策的地方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孙中山在海内外领导民主革命,进行推翻清王朝、建立民国的伟业。海外广大华侨纷纷热烈响应,捐资捐力,为辛亥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孙中山曾评价华侨是“中国革命之母”,而梅州籍华侨就是一支重要力量。
   
鼓动革命
   1903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办了青山革命军事学校,大力培养反清革命军事干部。创办之初的14名学员中,梅州籍的便有华侨李锡青、刘群立和饶齐公3位。1904年赴日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组织的又有谢逸桥、谢良牧、饶一梅、温靖侯、何天炯和何天瀚等一批当时汕头岭东同文学堂的学生。孙中山重视一直是反清复明的民间秘密组织———洪门会最活跃的岭东地区,试图在这里建立革命根据地,亲自从海外派遣谢良牧、梁鸣九和郭公辑等回国协助。谢逸桥、温靖侯等归侨革命党人还在松口创办师范传习所及体育传习所,以培训师资为掩护,进行革命思想教育和军事知识的学习,教员多为东南亚归侨。为了加强联络,谢逸桥还以松口体育传习所学员为骨干,创立同盟会外围组织———松口体育会。“到后来,松口体育传习所的教职员和学生可以说全数是同盟会会员。”梅州华侨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教职员和学生,许多是归侨青年,如郭典三、曾伯谔、谢鲁倩、林修明、熊越山、梁鸣九和温羽中远等。1905年8月,孙中山联络华兴会、光复会与兴中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谢良牧还被选为会长。梅州华侨许多有识之士在侨居地先后参加了同盟会,其中有:印尼华侨谢良牧、谢逸桥兄弟和梁鸣九;陈选南、梁密庵、古亮初、温生才、曾伯谔、谢英伯、朱印山、叶志远、朱质彬、谢鲁倩、张民达,这些是梅县籍华侨;张鉴初,丰顺籍泰国华侨;徐统雄、陈文褒、陈文友,大埔籍华侨;吴伟康,蕉岭籍华侨;钟木贤、古公鲁,五华籍华侨;钟明光,兴宁籍华侨。1906年,孙中山有计划地派遣同盟会骨干到诸属各国开展革命运动和组织活动,被派遣者有梅县籍华侨谢逸桥、谢良牧诸人。他们来到南洋,鼓动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并组织书报社作为广泛联络华侨志士的革命机关,介绍志同道合者加入同盟会。那时,印尼各地的华侨中有许多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组织起来的会党,因姓氏及地域的分歧而产生许多派别,如广义兴、广嘉兴、新义兴等,各会党之间彼此仇视,互相攻击,自相残杀。同盟会派员向他们灌输反清的革命意识,劝说他们放弃封建意识,参加革命组织。
   
◎之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00: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侨的力量(下)

办报宣传
    印尼当时属荷兰殖民地。为了避免荷兰殖民统治者的干涉,各地的同盟会分会许多假借书报社名义向当地的荷兰殖民政府注册立案,附设于学校内以掩人耳目。据统计,这样的书报社在印尼各地分布有5000多个。比较著名的有巴达维亚(现称雅加达)华侨书报社、万隆民议书报社和南榜书报社等。巴达维亚华侨书报社,是由印尼富商梁映堂之子梁密庵等华侨青年创办的。创办初期名为“寄南社”,后改为华侨书报社。创办后经常利用各种机会,邀请老同盟会员谢逸桥、梁鸣九和吴伟康等人宣传孙中山制定的“驱除挞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同盟会革命纲领,教育和团结广大华侨。书报社根据孙中山的革命方略,组织社会先后募集了广西钦廉、河口镇南关、庚戌(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等几场战役的军饷。百种大小报刊还广泛宣传孙中山先生民族民主革命的主张和理论。印尼第一家华文报《华锋报》的主笔廖嗣兰,是1902年林梅县家乡跟随水客到雅加达的。他任该报主笔后,极力抨击和揭露清廷的腐败和黑暗,大张旗鼓宣传孙中山的革命纲领。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后,梅州籍的谢英伯与孙科等人在美国檀香山创办《自由新报》,后又与刘思复、潘达微在香港创办《东方报》及《时事画报》,鼓动民主革命。1910年,谢英伯还在香港主持《中国日报》。是时,谢英伯还常去澳门,以濠园书报社为活动基地,宣传民族民主革命。1907年,梅县籍同盟会员林百举协助谢逸桥在汕头创办了《中华新报》,作为岭东地区同盟会的机关报。这份报纸提倡新学,暗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方略寓于新闻报道及时评之中。该报在日本、东南亚各国及中国香港等地发行7000余份。南洋各国许多进步社团首订的就是《中华新报》。据史料记载,这份报纸特别受欢迎,有时订得略迟一些,便无报可订,足见读者之多。由海外侨胞筹款在国内创办的《新中华报》,国内发行6000多份,极大地推动了岭东地区的民主革命运动。
   
◎之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0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侨的力量(下)

捐资革命
    “孙中山先生在国内领导发动的每一次武装起义,其所需经费几乎全是爱国侨胞捐助的。”梅州华侨博物馆人员介绍,武装起义需要的枪支弹药、粮食军饷和装备运输等都需大量的钱,组织会党的活动费、报刊的宣传费等,也需要大量的钱。广大爱国华侨,几乎完全承担了出钱的义务。据史料记载,梅州旅居海外的众多侨胞对捐款助饷,都表现得诚挚、热心。工商业主和一般侨民慷慨捐资的很多,有的捐献了全部家产。有人统计,在辛亥年,华侨捐资赞助革命达五六百万银元。1905年秋,同盟会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拟赴南洋进行革命宣传,但绌于经费,谢逸桥、谢良牧立即慷慨捐赠。谢家当时是南洋巨富,为了支援孙中山,最后倾家荡产。故孙中山在1918年夏拜访在松口隐居的谢逸桥时,曾填词一曲盛赞他“挥金为革命”的义举。1909年梅县归侨梁鸣九奉命为黄兴等筹新军起义经费,梁鸣九在书社同仁的鼎力支持下,发动客家华侨筹款5万元,又因轮船被撞沉,梁九鸣牺牲而受损失。这时,广大梅州籍侨胞合力同心支持广州新军起义,他们是丘莘荣、曾伯谔、邓树南、姚海珊等。1910年冬,孙中山决定再次发动广州起义,但因经费缺欠太多而无法进行。谢良牧接受筹款任务,他先与巴达维亚各书报社的梅州籍侨胞梁密庵、古亮初、梁纽若、曾伯谔、吴伟康、黄甲元、伍连忠、温庆武和刘芷芳等商量,并通过他们带头捐款,组织各书报社的侨胞进行募集。

◎之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00: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侨的力量(下)

 出身于富商之家的梁密庵,将其父储存的巨款,私自寄回国内支援革命。他恐怕父亲会责骂,旋即离家出走。哪知其父知道后,不但不加责备,还高兴地说:“我已寄出一笔矣!”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以大总统名义颁发一“旌义状”给梁密庵。文上写:“梁密庵于中华民国开国之初,踊跃输将,军储赖济,特给予旌义状。”辛亥革命起义成功之初时,苏门答腊梅县籍富商张耀轩以其本人的名义捐赠一笔巨款给孙中山,孙中山)*亲笔题赠“博爱”大字斗方一幅以示嘉奖。黄花冈起义失败后,同盟会员姚雨平到印尼泗水开展同盟会筹款工作,梅县籍华侨邓树南不但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而且还在香港开办公司掩护革命党人。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他不但带头倾其大部分资财帮助姚雨平购买枪支弹药,还发动其他侨胞捐款资助北伐军军饷。旅马来西亚的华侨实业家姚德胜,1911年当孙中山派员在南洋募集经费时,也从海外电汇巨款支持革命。而后,孙中山授给他一枚“一等嘉禾勋章”。梅县籍的旅美华侨刘佛良,当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同盟会进行反清革命时,即大力支持,他还多次慷慨解囊支持孙中山策划国内革命。中华民国成立后,他又响应孙中山的号召,将巨款投资上海中国银行以支持实业建国。旅居南非侨胞朱印山也从财力上给予孙中山援助。旅居南非华侨当时约有3000人,大部分为梅县籍和顺德籍,历次为孙中山领导的起义捐款数都不少,而朱印山本人总是带头捐献。旅美五华籍侨胞钟木贤,1895年孙中山在香港组织兴中会策划广州起义时,他与孙眉等捐资助饷。此外,梅州籍华侨李蓉舫、丘燮亭、潘祥初、潘君勉、曾伯谔、徐统雄、张榕轩和张耀轩等捐款都很多。据介绍,即使生活在华侨社会最低层的华侨工人,也毫不吝惜地把自己的血汗钱捐出来支持革命。
   
◎之四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00: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侨的力量(下)

投身革命
    梅州籍的广大旅外侨胞在辛亥革命中,不但捐资助饷大力支持,而且很多华侨青年主动回国参加武装起义。1911年3月,旅居马来西亚霹雳州锡矿华工温生才从客家华工中募款回国。因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多次镇压革命,故温生才想除掉他。他从南洋携回手枪,3月10日傍晚,在广州东门外咨议局前的茶馆门口,温生才对李准进行袭击,谁料死者是伪将军孚奇。温被捕后坚强不屈,临刑时他面对人山人海的市民高喊:“快死快生,再来击贼!”言毕,倒在血泊中。印尼华侨郭典三,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回国参加同盟会。经过松口体育会半年训练后,参加了云南河口起义,失败后被捕,遣送到新加坡,当地华侨领袖出面保释其出狱。他获释后潜入清军营垒策动清军起义,并参与了3月29日广州黄花冈起义。武昌起义胜利后,他担任汕头民军司令,在进攻揭阳的战斗中,不幸牺牲。在黄花冈七十二烈士墓园里,钟明光、陈敬岳、林冠慈都是梅州籍华侨。武昌起义后,东南亚广大华侨闻风而动,许多华侨青年自动返国,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队伍。其陆续在香港集会的有百余人,成立了一支华侨炸弹队,进攻广州。后来改为北伐华侨炸弹队,编入姚雨平总司令率领的广东北伐军队伍,公推梅县籍华侨周辉甫之子周达任队长。北伐军至南京后,周达因殉难,全队再推其父周辉甫任队长,“父袭子职”,一时传为佳话。这支队伍原有官兵及以后加入者300多人,其中2/3为梅县籍和大埔籍,在北伐作战中,屡建奇功。

◎之五

特派记者 杨万东 文/图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00: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河洛是根 闽西是祖地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福建站(一)
河洛是根 闽西是祖地
中原新闻网(2003年09月27日)
来源:郑州晚报
 
走近闽西
    9月8日下午3时20分,从郑州飞往福建厦门的航班准时起飞。
    闽西的客家人性格如何,客家话能不能听懂?在我一遍遍的猜想中,飞机已经在福建降落。
    从出租车司机的口中,就能知道福建的客家人主要居住在福建的西部。该地区包括龙岩市的长汀、上杭、武平、永定、连城、新罗、漳平7县(市、区)和三明市所辖宁化、清流、明溪三县的连片区域,总人口347万人。
    在闽西采访时,客家学专家们还告诉我,客家的根虽然在河洛,但闽西在客家的发展史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如果说客家在江西还是一个处在母腹中的胎儿,而客家在闽西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客家在广东梅州则已长大成人。客家的祖地在闽西是个不争的事实。在闽西这片热土上有客家的祖地宁化石壁,客家母亲河汀江也从山清水秀的闽西发源。
    许多客家人便顺着汀江迁移到广东、江西,甚至海外生活。客家人因为喜欢迁徙,又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称。
    客家地区虽然现在还有些落后,但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在闽西大地上,有高大雄伟的永定土楼;有筛选秀才的长汀汀州试院;有供奉客家李氏始祖的上杭李氏大宗祠;有连城四堡的雕版印刷……
    在闽西有古老的民俗,山间不时回荡着悠扬的山歌,少女出嫁要哭嫁,春节时节要送穷。
    闽西还有敬祖重文的传统,穿梭在客家地区,在每一个村落里都可看到有一个或数个祭拜祖先的祠堂;还有为了激励家族人奋发向上而立在祠堂前的石旗杆。闽西客家地区还是一个地杰人灵的地方。这里养育了胡文虎、胡仙父女;李嘉诚、李光耀是闽西客家的子孙;从这里还走出了将军刘亚楼、杨成武……
    在闽西采访越深入,越发感到客家文化的神秘。闽西客家文化如同一本永远读不透的大书。
   
◎之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00: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河洛是根 闽西是祖地

闽西是客家祖地
    从西晋永嘉之乱开始,居住在中原地带的汉人们为了躲避战乱,就不断南迁。他们在江淮流域稍作整顿,就又南下直奔赣南和闽西地区。中原客家人在闽西地区居住、繁衍,到南宋时期,居住在福建宁化一代的中原汉人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客家话,客家也随之形成。
    闽西作为客家“出生”的地方,是客家人的主要祖地和聚居地之一,龙岩市7个县(市、区)中有5个县的居民以客家人为主。闽西客家文化、建筑、民俗、风情,积淀深厚、丰富多彩、独具特色。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汀州城,被誉为“客家首府”,汀江河被称做“客家母亲河”;客家传统民居的代表永定土楼,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葩”;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的上杭稔田李氏大宗祠,被称为“东南亚李氏宗亲的大本营”;客家人具有尊宗敬祖的传统,在长汀的河田镇有宗祠排成行的古街。闽西有华侨及港澳台胞30多万人,其中不少是东南亚地区政界、商界知名人士和实业家。
    龙岩市交警支队退休的谢耀承说,他的家乡在永定县下洋镇东山村,他们一个家族迁往台湾省的就达42户。
    同处于闽西的宁化石壁还是客家人的祖地,每年都有许多海外的客家人来这里祭祖。
   
悠久历史值得骄傲
    据闽西客家研究会会长李逢蕊介绍,在龙岩市辖区内,历史上首次建立地方政权是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设置的新罗县(县治设在今长汀县境内),现龙岩市城关,古称苦草镇,为新罗县所辖,至今为止已有1700多年历史。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新罗县治所设在苦草镇,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新罗县改称龙岩县。
    如今,已发展为龙岩市,现辖新罗区、漳平市和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永定五县,下设123个乡镇、11个街道办事处。2001年全市总人口287万人。市政府设在新罗区,龙岩市中心城市人口26.4万人,城区建成区面积为25平方公里。

◎之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00: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河洛是根 闽西是祖地

一个四季如春的地方
    龙岩市位于福建省西部,通称闽西。地处闽、粤、赣边区,东与泉州、漳州接壤,西与江西省赣州市交界,南邻广东省梅州市,北接三明市。
    龙岩市东西长约192公里,南北宽约182公里,总面积1.9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5.7%。在采访的10余天里,我对闽西的最大感受就是山多。坐在长途汽车上,向车窗外张望,如果不想看到山,那是很困难的事,车经常在山腰盘旋。据龙岩市市委宣传部的同志说,整个龙岩市的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呈东高西低状,平均海拔460米,山地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94.8%。
    在闽西龙岩,即使30℃的高温,你也感受不到炎热,因为空气很湿润。这里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5℃~20.8℃,年平均降水量是郑州的一倍以上。这里气候温和,无霜期的天数超过了300天。据当地人介绍,这里的冬天没有严寒,也无需穿棉衣,夏天也无酷热难耐的天气,植物四季常青,无论春夏秋冬,看到的都是青山绿水。
   
重要的交通枢纽
    龙岩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交通要地。龙岩市东临厦门、漳州、泉州、南接广东梅州,西邻江西赣州,既是厦门经济特区、闽南金三角开放区的腹地,又是内地的前沿,是闽粤赣三省的交通要地和物资集散地、沿海与内地的过渡带和经济走廊。
    国道319、205线贯穿闽西全境,漳州至龙岩高速公路(龙岩段)已全线贯通,漳州段仍在紧张施工。漳(平)泉(州)铁路与鹰(潭)厦(门)铁路在漳平市交会。福建出省的第三条铁路,连接华东与华南的重要通道梅(州)坎(市)铁路已投入运营,连接京九线的赣州至龙岩铁路正在建设中,预计2005年可投入运营。连城机场开通民航项目已开工建设。龙岩作为连接东南沿海与内地的重要交通枢纽的地位不断“升级”,区位优势日益突出。
    龙岩市中心区和各个县城都建在山谷和山腰上,地势高低不平,由于出行靠自行车很困难,大多数市民用摩托车代步。在龙岩的新罗区、长汀县、永定县采访时,记者还发现,像郑州街头来回穿梭的出租车在那里还不多见,在城区内拉客的多是摩托车。

◎之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00: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河洛是根 闽西是祖地

闽西地下遍是宝
    龙岩是资源丰富的黄金宝地。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金属矿种有铁、锰、铜、铅、锌、稀土、钼、钨、金等28种。
    该市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26种,据专家估算,其中17种主要矿藏原矿价值750多亿元。有11种矿藏探明储量占该省第一位。其中,铁矿储量5.4亿吨,占全省80%;高岭土原矿储量7239多万吨,占全省44%;煤炭储量6.6亿吨,占全省49%;紫金山铜矿是全国近年发现的第二大铜矿;水力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208万千瓦,可开发量140.8万千瓦,国家重点工程,装机60万千瓦的棉花滩水电站已并网发电。
    整个闽西的树都比较多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00: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的都是客是客都尊贵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福建站(二)
来的都是客是客都尊贵
中原新闻网(2003年09月29日)
来源:郑州晚报
 
    从9月8日起,我在闽西的龙岩和三明两市采访,穿梭于永定县、上杭县、连城县、武平县、长汀县、宁化县、清流县、明溪县客家人聚居的乡村与城镇之间,所到之处均弥漫着客家人热情好客的气息。
    客家人好客,一见面他们就会给你端出一杯热腾腾的香茶。
    客家人好客,喝酒如中原人一样豪爽。客家人好客,即便上个厕所也要让客人“高自己一等”。我到福建的第一站是在厦门,接触到的第一个人是一位出租车司机。这位司机是漳州市南靖县人,家乡紧靠龙岩市的永定县。一听说我是来采访客家人的,他显得更加热情,说他就是从永定迁到南靖的客家人。在车上,这位司机不停地讲客家人的性格、风俗、建筑、生活、语言等。下车付钱时,他说什么也不肯收,说:“你为客家人服务,我作为客家人为你服务,是理所应当的。”但最后我还是把钱硬塞给了他。在闽西,你到客家人的家里,他们会端出最好的食物让你品尝,长汀人会给你端来糯米酿造的酒娘,宁化人会为你制作宁化地区特有的老鼠干。每天被热情好客的气氛包围,心情特别舒畅,我想,其他到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做客的人会有同样的感受。
    山间无数茶亭迎客
    在闽西客家地区流传着一句话: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客家人,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山,有山的地方就有茶亭。从厦门出发,一路西行,进入漳州市南靖县境内,惊奇地看到,在山上不时地会闪过一个个茶亭。车上的乘客说,看到了茶亭,就算到了客家人居住的地方。问起在闽西到底有多少茶亭,车上没有一人能说得清。他们只是这样回答:只要山上有村庄,附近就会有茶亭。
    9月14日,我走进长汀县馆前乡一座大山中的一个用木板搭建而成的茶亭。茶亭离公路不远,在通往一个村庄的石砌路旁。茶亭内的茶水已被晾成了凉开水。用碗舀起,喝几口,水非常的甜润。茶亭内还设有锅灶,是用泥巴砌成的那种土灶,在这走很远还看不到人烟的地方,茶亭对于长途跋涉的人来说,就像是一个加油站。大部分茶亭内还都放有几条长长的木凳,坐下休息一会儿,欣赏绿绿的山,青青的溪水和高高低低的梯田,心中便生出一种惬意的心情。
    据当地人说,这些茶亭有的是村民们自发搭建的,也有热心人捐钱建的,一是为了村民耕种离家较远的田地有个歇脚的地方,另一个原因就是为了给走路的客人一个休息的场所。
   
◎之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00: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的都是客是客都尊贵

“请茶”飘香客人心
    客家人请人喝茶,是无条件的,他们不管认不认识,也不管你和他有没有关系。他们只尊奉一句话:只要来了就是客。
    第一次“遭遇”客家人请茶是在9月10日。上午9时,我赶到龙岩市永定县县委宣传部联系采访工作,秘书股的吴艳接待了我。环顾整个办公室,一套紫砂茶具很醒目地摆放在门口附近的茶几上,茶杯小如中原地区的小酒盅。
    吴艳还没有问我来意,就把一小杯热茶端到了我的面前,这种热情让人无法拒绝。茶喝下,一股香气在口中回荡,同时一股暖流也在心中涌动。
    走在永定县县城的大街上,想在路边的商店里买点东西,脚还没有迈进商店的门,商店的店主就端出一杯茶来,说:“来,喝杯茶。”面对店主的热情,我有些犹豫,店主说:“买不买东西都没关系,只要来了就是我的客人。”
    在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土楼振成楼主人之一林日耕和我见面后,接待我的也是一杯热茶。在振成楼共住着14户人家,林日耕领着我参观,每到一户人家,都会有一杯热茶等待着我。在闽西地区采访,这种热情时时刻刻环绕着我,自己也不知一天到底喝了多少杯茶。
   
◎之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00: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的都是客是客都尊贵

客人入“专用厕所”
    客家人的好客不仅仅是礼节上的,在设计自己的住所时,他们就已经把如何待客敬客考虑了进去。在雄伟高大的振成楼外,我看到正面的大门高大雄伟。林日耕说,如果在平时,大门是关闭着的,但客人来了,这个大门就立即打开。让客人从正门进来,是我们对客人的尊重。在振成楼的东西两侧还各有一个侧门,住在土楼里的男女老少们进进出出都是由这两个门通过。
    就是在一些细节上,他们也为客人考虑得很周到,让客人感到处处受客家人的尊重。在振成楼厕所的建设和设计上,也展示着客家人的好客情怀。振成楼的东西两侧还有两栋附属性建筑,呈对称分布,东边的那栋原来是振成楼里的孩子上学的地方,当时称之为私塾。西边的那栋原来是振成楼里的成年人创造财富的地方,是一个做烟刀的家庭作坊。远远看去,整个振成楼就像一顶乌纱帽。就在西边的这栋用做家庭作坊的两层建筑里,还设计建造有3间厕所,一楼建有一间男厕和一间女厕,是供土楼的男女老少用的。在楼上还建有一间厕所,专门供客人使用,平时厕所门是关闭的,客人来了才把锁打开。
   
◎之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5 00: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的都是客是客都尊贵

酒风豪爽如中原
    无论是在福建的漳州和厦门,还是在福州和泉州采访,一说到客家人,人们都会说一句话,闽西客家人好客、豪爽,喜欢喝酒、划拳。
    在从龙岩出发,去永定、长汀等地采访时,龙岩市委宣传部外宣科工作人员龚祖灿告诫说:“小张,我们客家人喜欢喝酒猜拳,你要小心点,别喝醉了。特别是在长汀,如果你喝不醉,他们就觉得仿佛没有尽到地主之谊。”但在闽西经过几天的采访,我却有许多疑惑,闽西客家人喜欢喝酒,可我在街头的一些饭店内,很少看到有卖白酒的,即便有卖白酒的,酒精度也很低,高于30度的酒就少之又少。
    到长汀后,才真正感受到了客家人的豪爽。客家人不喜欢喝烈酒,他们觉得只有让客人喝自己家用糯米做的酒娘才能表达自己的心意。长汀县人大副主任李文生说,在长汀,酒娘几乎家家都会做,做好后,就盛放在铝水壶里,喝酒就像喝水一样,无论什么时候倒一杯就喝。这种酒喝起来虽然甜润,但后劲挺大。客家人也不喜欢吃凉食,所以在街上的饭店内是很难看到凉菜的,如果要一桌菜,汤大概能占到一半。按照闽西客家研究会会长李逢蕊的话说:“我们客家的菜其实和中原地带的很像。我吃过洛阳的水席,我们的客家菜和洛阳水席差不多,吃洛阳水席时,我就有一种吃客家菜的感觉。”
    客家人喝酒和中原地带一样,喜欢划拳,猜拳令也大抵和中原地区相同。他们喝酒也从来不耍滑,如果客家人想敬客人酒,他会先喝上一杯。
   
◎之四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6 00: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