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夏荷

孙中山先生不是客家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5 06: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孙中山是否客家人一事,验验DNA就可,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拿拿亲属后人的DNA
看看与东莞一代居民DNA 有否吻合,有何难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5 12: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话题很无聊!!!!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5 15: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mandel at 2006-1-15 06:06
其实孙中山是否客家人一事,验验DNA就可,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拿拿亲属后人的DNA
看看与东莞一代居民DNA 有否吻合,有何难事?

这只能考证出孙中山的祖先是否从东莞出来的,不能考证出孙中山是否客家人。

孙中山是否客家人,与孙中山的祖先是否从东莞迁到中山的,我认为是两码事。

前者是文化的问题,后者是宗族的问题。

孙中山是否客家人,只与文化有关,与血缘无关。

要考证孙中山是否客家人,只需知道当时或现在孙中山的族人是否讲客家话即可。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6 03: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数学者相信孙中山初初是不讪客语的,如果真有客裔血统,家族也只能算是同化了
的客家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6 09: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mandel at 2006-1-16 03:22
多数学者相信孙中山初初是不讪客语的


你一生下來就會講客話??

我是不會啦,
是後來才學滴~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6 11: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sungjunghau at 2006-1-16 09:25
你一生下來就會講客話??

我是不會啦,
是後來才學滴~


意思是他家里说的是广府话而不是客家话。客家话是很后来学会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6 11: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mandel at 2006-1-16 11:02
意思是他家里说的是广府话而不是客家话。客家话是很后来学会的。


美國還很多客家人在家講英語滴呢!!


[ Last edited by sungjunghau on 2006-1-16 at 12:40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6 11: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這個話題已經討論到沒什麼意思了;反反覆覆.:z::z:

可以參考這個:
http://www.oliodu.com/zhujiangxuehui.html

[ Last edited by sungjunghau on 2006-1-16 at 11:19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6 12: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不是“翠亨村镇”的客家人,又不深入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当地的甘姓客家人已经证实:翠亨村(自然村)是地道广府村落,与崖口、左埗头等地有源流关系。
翠亨行政村共有四个自然村,其中三个是客家村,历史上按旧俗从不与翠亨(自然)村通婚。孙中山故居的保护范围,按照中山市政府的规划是很大的,在保护区域范围内的村庄,必然有客家人。你想推翻学者深入调查研究的结论,靠狂热是做不到的,只能换来一阵同样狂热的附和而已。
林家有教授是客家人,其调查对象也包括客家人。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 ... p;page=5&5.html


O蛋的“正确中文”,有“例句”可以参考:
日本人比中國人強的就是比較不會假造些沒有發生來刺激自己的民族。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 ... highlight=%2Boliodu


孙中山的故乡翠亨村(自然村),是广府移民形成的方言岛。学者深入调查的结论,中山市社情资料都很清楚。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原任馆长李伯新,专门作过调查研究,包括访谈孙中山童年好友陆天祥。孙中山先辈所追述更为久远的先辈,有错漏的地方,但这是其世代保留的家世资料,谁也无权无依据地否定它。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工作人员、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山市委委员邹佩丛,有详尽的调查报告。由他主编的孙中山家世研究资料,客观地收录了东莞说、紫金说的文章,只要稍懂文史的人看了,客观比较,都清楚紫金说是足以完全否定的。而客籍网虫引用上述“紫金说”的资料,吟“先辈中山识客语,****已听闻”之类口语化的“打油诗”,不是装糊涂就是真糊涂。

本人曾经认真发出的众多帖子,不是什么“复制加粘贴”,而是以其他网名在其他论坛发表看法,遇到同类问题,顺手粘贴过来。不动脑筋的网虫才会认为这是“复制加粘贴”。
为此而伤脑筋是没必要的。

至于扯到西方某个职位的准入门槛(制度)之类的问题,看原贴讨论的情况可知。港英当局当年招考公务员,其实际门槛就是大学本科毕业,当然不会公开说,只是考试、考核的时候以这个水平来作为本科以下学历难以逾越的门槛。曾荫权先生当年因为家贫,以优异成绩考上香港大学建筑系,无钱去读,只能推销药品为生。第一次投考公务员,惨遭失败。这是必然的。经过刻苦自学大学课程,曾荫权先生终于在笔试中入围,在面试中以敏锐的反应,脱颖而出,被录用为政务官。置身于本科以上学历的同事中,曾荫权的压力是相当大的。终于被保荐到美国一流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才了结一桩心愿。西方企业的管理也是大同小异的。
还有法律的问题,某些连“应”“可”之间的区别、连不可颠倒的主体都搞不懂的跟屁虫,只会用马甲来谩骂,是没什么必要的。还有户籍管理的“祖籍”问题,不点明是公安部门,就说这是“天残嘴”;詹天佑历史资料的问题,只说荔湾区,不点明‘地方史志办“或”博物馆“,也说是”天残嘴“。还有许多实话实说的东西,某公都感到心理失衡,要”比文“、”比武“。呵呵,不迂腐就不会碰到一起吵了,迂蛋之间能打得起来?闻所未闻。碰到一起,肯定是闷斗闷,闷声不响。我的朋友都这样评价。

佛、道、儒,都讲一个”缘“字。这段单一色调的网缘,在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中,算不了什么东西的。传统文化根本就是少人关注。

我去看了广州军区体育馆的客家人文历史展,可看得出来是广府系教授谭元亨的策划,主要观点都是他的。我不赞同他的观点(已经发贴说过很多次了,不重复),但赞同他的实干精神。身在广州而不去看看的客家网虫,干嗥一百句口号,都不如我抽空到展览现场逗留十几分钟(很忙,匆匆一瞥即走)。

BYE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6 13: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珠江终于缓过气了!

上一次交手:孙家后人在成都客家大会(2005年10月)再次强调"孙中山系客家人"计事实让您差点昏过去!到现在才缓过气来,等您很久了!
您不是去彻查"孙长文"是不是孙中山后人了吗?结果怎样?他可在"客家大会"重申"孙中山系客家人"哦!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6 13: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去参观都知道"孙中山系客家人"了!

身在广州而不去看看的客家网虫,干嗥一百句口号,都不如我抽空到展览现场逗留十几分钟(很忙,匆匆一瞥即走)。

"孙中山系客家人",还用去看参观,您看了也没改变谬论,白看;很多人没看展览都知道,不用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6 17: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sungjunghau at 2006-1-16 11:18
這個話題已經討論到沒什麼意思了;反反覆覆.:z::z:

可以參考這個:
http://www.oliodu.com/zhujiangxuehui.html


这话题的确没什么意义,只让人有机会借故谩骂。
孙中山是什么人都无所谓,只要不是日本人就OK啦。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6 19: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大家不要和猪浆怎论,冷饭炒了又炒,闲。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6 19: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sungjunghau at 2006-1-16 11:18
這個話題已經討論到沒什麼意思了;反反覆覆.:z::z:

可以參考這個:
http://www.oliodu.com/zhujiangxuehui.html

这个网页是谁为猪浆而写的,非常高明阿:D:D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8 12: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O猫及一些人,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孙中山家世源流的研究。凡是说孙中山不是客家人的,包括专家学者和专门机构,甚至普通网民,都被攻击为“邪说”。这种封闭的所谓”正统“,正是长期单一信息渠道而形成的狭隘观念。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家文物局、中山大学和省社科院的孙中山研究所经过研究得出“孙中山不是客家人”的结论。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汇集双方争论的文章供比较研究,并根据长期从事文物保护、文史研究所掌握的情况,十分肯定地表明态度:孙中山祖籍(应为“祖居”)东莞(长安上沙),不是客家人。这么明确的结论,依据充足,与孙中山亲人祖辈相传的祖居认同(东莞)吻合。有人用近年来连篇累牍发表的客家神话书籍来证明“未有定论”,或说“已有定论”说孙中山是客家,并以狭隘的族群观念,把一切不同意见都看作是针对客家的。

什么“十八恨”,十个“恨”都是关于孙中山家世源流的。这种偏激观点来源于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编修的《孙中山家世-资料与研究》收录的何国华、潘汝瑶的文章。只要比较邱捷的答复、广东省孙中山研究会的意见、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的声明、孙满的声明,就清楚潘、何文章这种偏激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

《孙中山家世-资料与研究》主编邹佩丛,长期工作于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这是专著之一:



http://www.zsnews.cn/ZT/ZSZX/Wen ... asp?category_id=929
  孙中山家族源流考

邹佩丛  男,1964年4月生,辽宁人。1988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博物馆学专业,现为文博系统副研究员,中山市孙中山研究会会员、中国管理科学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四川省侨光东方文化科技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先后在地方与国家级报刊上发表了《袁希洛与我国创办革命纪念馆的最早尝试》、《名人足迹·民居荟萃·民俗大观——试为翠亨旅游区定位》、《翠亨孙中山故居的建筑特色、历史意义及其文化内涵》、《从新发现的一枚火车票看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在美国的活动》、《孙中山与民国初年的泗水华侨事件》、《香港大学生活对孙中山的影响》、《略谈学术界对孙中山祖籍问题的争论及我们的看法》、《孙中山先生先世在粤传徙之经历与翠亨孙氏家族繁衍情况之管窥》、《孙中山不是客家人》、《林百克笔下的孙家不是客家人》、《关于孙中山祖籍之辩证》等学术论文15篇。并为已出版的《中国古代名物大典》、《中国博物馆志》、《中山文化志》撰写词条300多个,共约4万字。主编了已出版的《孙中山的家世——资料与研究》一书,曾独立完成了孙中山纪念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一孙中山》大型陈列方案的内容设计初稿及《孙中山与广东》赴台展览的内容与形式设计工作。与人合作撰写了已出版的《肯尼迪家族命运之谜》一书,并参与了已出版的《孙中山与宋庆龄》大型图片集及《孙中山言粹》一书的编辑工作。

摘要:

(二)转抄或编制翠亨孙氏各房世系表

http://www.zsnews.cn/ZT/ZSZX/showcontent.asp?id=500583
--------------------------------------------------------------------------------


  1、翠亨孙敬贤房系世系表(据《翠亨孙氏达成祖家谱》):



  注:孙德彰即孙眉,孙德佑即孙典,孙德明即孙中山,孙建谋即孙昌,孙建唐即孙威,孙建华即孙科,孙名誉即孙满,孙名良即孙乾。另,《翠亨孙氏达成祖家谱》未将孙穗芳、孙穗芬入谱。


  2、翠亨孙尊贤房系世系表(据相关史料):



  注:孙尊贤,又写作孙专贤;孙富成,名新汉;孙富成或孙万成又名孙观德(或孙德);孙梅生,字德修。


   3、南蓢孙旭贤房系世系表(据《翠亨敦业堂茂成孙公家谱》):



  注:孙德勤,名惠;孙德联,名丁财;孙建廷,名社正;孙建文,名帝彬;孙名川,号锦源,又名孙锦言;孙名善,号锦兴,又名孙锦亨。孙锦言和孙锦兴原为孙德联养子,后分别过继给孙建文和孙建邦为子,即由子辈改为孙辈。


  4、翠亨孙业贤房系世系表(据《翠亨敦业堂茂成孙公家谱》):






  5、翠亨孙国贤房系世系表(据《翠亨敦业堂茂成孙公家谱》和相关史料):




  注:孙来,字玉成。孙中宏,又写作孙中荣(或钟荣)。孙中宏和孙华贵为“德”字辈。


  6、翠亨孙光贤、孙拔贤、孙集贤房系世系表(据《翠亨敦业堂茂成孙公家谱》和笔者推测):



  注:孙光贤名林汉,又写做孙林翰;孙帝福又名孙福,为“成”字辈。

附:参考文献与书目


--------------------------------------------------------------------------------


  A、文献、史料类:
  1. 《翠亨孙氏家谱》,稿本,原名《孙氏家谱》,形成于1880~1883年间,原藏翠亨孙中山故居,现藏翠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2. 《翠亨孙氏先祖牌位纸》,形成于1880~1883年间,现由侨居美国檀香山的孙尊贤曾孙孙华祥(祖籍翠亨村)收藏。1981年前后,孙中山长孙孙治平从孙华祥夫人处找到,称为“檀香山族谱”,现藏孙华祥处。
  3. 《翠亨孙家家谱略记》,原名《家谱略记》,形成于清末,原由孙眉保存,1979年孙满整理孙眉遗物时发现,现由孙满侄子孙必胜保存。
  4. 《总理家谱照录》,王斧手录于1930年冬,现藏台北国民党中央党史馆,馆藏号030/82 。
  5. 《孙总理家谱》,由卢慕贞主持,胡汝昌(时料理卢慕贞笔墨事务)根据《翠亨孙氏家谱》和《总理家谱》(后者即王斧所录者)记载,于1932年5月20日编成。
  6. 《翠亨孙家列祖生殁纪念簿》,原名《列祖生没纪念部》,系孙家人士根据《孙总理家谱》,于1932至1933年间摘录而成,原藏翠亨孙中山故居,现藏翠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7. 《翠亨孙氏达成祖家谱》,孙满修,1998年6月印行。
  8. 《翠亨敦业堂茂成孙公家谱》,孙社正1971年初修、2003年重修,现藏中山市南蓢镇正街孙社正处。
  9. 南蓢西亨《孙氏族谱》,清末修,现藏中山市石岐孙铁民处。
  10. 香山左埗头《孙氏族谱》,清末修,现藏中山市左埗头孙燕谋处。
  11. 东莞《上沙孙氏族谱》,1930年5月修,现藏东莞上沙乡孙衍佳处。
  12. 山东鄄城孙老家《孙氏族谱》,清光绪九至十一年续修,现藏孙老家村孙志一处。
  13. 《甲山北湾孙氏宗谱》,清道光廿七年修,现藏苏州博物馆。
  14. 《平湖湖田孙氏家乘》,民国28年续修,现藏上海图书馆。
  15. 《泗安孙氏家乘》,清光绪廿五年续修,现藏上海图书馆。
  16. 《荆西孙氏宗谱》,民国15年续修,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17. 《孙梅景等人卖田契》,清乾隆八年十二月十七日立,原藏翠亨孙中山故居,现藏翠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18. 《翠亨孙氏祖尝账册》,原名《道光廿六年十一月十五日记部》,原藏翠亨孙中山故居,现藏翠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19. 《孙达成兄弟批耕祖尝山荒合约》,清朝同治二年、三年立,原藏翠亨孙中山故居,现藏翠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20. 《孙中山复卢慕贞函》,形成于1917年6月,原藏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现藏翠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21. 《孙中山复卢慕贞函》,形成于1917年秋,原藏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现藏翠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22. 孙中山:《实业计划》。
  23. 孙中山:《民族主义》。
  24. 中山县训政实施委员会编:《中山县训政实施委员会会务汇刊》,广州民生印刷公司1932年7月版。
  25. 商务印书馆编:《世本八种》,该馆1957年12月版。
  26. 《左传》。
  27. 《春秋公羊传》。
  28. 《晏子春秋》。
  29. 《越绝书》。
  30. 《尉缭子》。
  31. (西汉)司马迁:《史记》。
  32.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阖庐内传》。
  33. (唐)林宝:《元和姓纂》。
  34.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35. 《宋史·列传第一百·孙固传》。
  36. 《明史》卷十三。
  37. 《广州人物传》卷十一。
  38. 嘉庆《广东通志》卷二百七十一。
  39. 郑樵:《通志·氏族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40. 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B、实物类:
  1. 竹高龙孙族墓地,属翠亨孙氏,位于翠亨村西北部山肩处,形成于1880年,现保存完好。
  2. 谭家山孙族坟场,属翠亨孙氏,位于翠亨村东北部低缓山地,形成于1931~1992年,现保存完好。
  3. 皓东园孙族坟场,属翠亨孙氏,位于陆皓东墓园东南侧山地,形成于1992~1996年,现保存完好。
  4. 涌口牛蜞塘山孙氏墓地,属涌口孙氏,位于涌口村东南部山地,形成于清代,现保存完好。
  5. 重修翠亨村祖庙碑记,石质,刻于清朝道光八年,原存翠亨村祖庙内,现藏翠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6. 三修翠亨村祖庙碑记,石质,刻于清朝咸丰六年,原存翠亨村祖庙内,现藏翠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7. 四修翠亨祖庙碑记,石质,刻于清朝光绪贰拾贰年,原存翠亨村祖庙内,现藏翠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C、报道类:
  1. 《孙族恳亲会纪事》,广州《民生日报》,1912年5月15日。
  2. 《孙族恳亲会欢迎中山记》传单,形成于1912年5月中旬,原由东莞上沙乡与会者孙同发保存,后由孙同发之子孙衍佳保管,现藏中山大学孙中山纪念馆。
  3. 《总理学校建筑琐闻》,《中山大公日报》,1931年9月24日。

  D、照片类:
  1. “广东孙族欢迎中山家先生恳亲大会”纪念合影,形成于1912年5月中旬,原由东莞上沙乡与会者孙同发保存,现藏孙同发之子孙衍佳处。
  2. 孙中山、孙婉在左埗头孙氏祠堂与宗亲合影,形成于1912年5月底,由左埗头孙氏保存,翠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和左埗头孙氏祠堂均收藏有翻拍件。
  3. 孙眉在左埗头孙氏祠堂与宗亲合影,形成于1912年5月底,原由左埗头孙氏保存,现藏翠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4. 孙谭氏、卢慕贞、孙娫在左埗头孙氏祠堂与宗亲合影,形成于1912年5月底,原由左埗头孙氏保存,现藏翠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5. 香山左埗头孙氏贺上沙孙氏大宗祠维修竣工赠送堂对,木质,2副,形成于清朝光绪年间,原存上沙孙氏大宗祠,现台北国民党中央党史馆收藏有1932年5月党史会成员邓慕韩所摄照片,馆藏号017/4。
  6.  “国父先代故乡”题字照片,摄于东莞上沙车站茶亭,系孙科于1947年所题,该茶亭已拆,照片现藏香港上沙同乡会。
  7. 孙满、孙乾在上沙孙氏宗祠与宗亲合影,形成于1992年6月,现藏东莞上沙乡孙氏宗祠。
  8. 孙治平、孙国雄、孙必胜、孙必达等拜谒左埗头孙氏祠堂合影,形成于2001年11月底,现藏左埗头孙氏祠堂和翠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E、调查、测绘类:
  1. 《总理故乡翠亨村平面图》,1929年杨永棠测绘,同年11月粤汉铁路株韶段工程局制作,现藏翠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2. 邓慕韩撰:《总理故乡调查纪要》,《新声》第18期,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宣传部1930年秋出版。
  3. 王斧撰:《总理故乡史料征集记》,南京《建国月刊》第5卷第1期,1931年出版。
  4. 钟公任撰:《总理幼年事迹报告书》,形成于1931年4月,现藏台北国民党中央党史馆,馆藏号030/88。
  5. 《广东员头山孙族为编总理先族族谱年谱致胡汉民函》附印刷件,印刷件形成于1932年前后(函件形成于1933年6月),现藏台北国民党中央党史馆藏,馆藏号030/631。
  6. 《中国国民党执行委员会西南执行部党务月刊》第14期,1933年3月出版。
  7. 黄彦、李伯新:《孙中山的家庭出身和早期事迹》,《广东文史资料》第25辑,1979年出版。
  8. 翠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1856~1876年翠亨村居民构成情况统计表》,形成于1956~1986年,现资料展出于翠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9. 李伯新编:《孙中山史迹忆访录》(《中山文史》第38辑),资料形成于1955~1996年,1996年10月结集出版。

  F、著述类:
  1. [美]包尔·林百克(Paul Linebarger)著:Sun Yat Sen and the Chinese Republic,美国世纪公司,1925年4月出版。上海民智书局1926年2月出版徐植仁译本,书名《孙逸仙传记》。稍后,徐植仁略作修改,由上海三民公司于同年5月再版。
  2. 国民党党史会编:《总理年谱长编初稿》,1932年9月印行。
  3. 国民党党史会编:《总理年谱长编初稿各方签注汇编》,1933年5月印行。
  4. 广州培正同学总会编:《培正同学通讯》第106期。
  5. 国民党党史会编:《总理年谱长编稿》,1935年11月印行。
  6. 国民党党史会编:《总理年谱长编稿抄本》,1944年1月印行。
  7. 台北罗家伦主编:《国父年谱》,台北国民党党史会,1958年11月版。
  8. 罗家伦主编、黄季陆增订:《国父年谱》,台北国民党党史会,1965年11月版。
  9. 罗家伦主编、黄季陆、秦孝仪增订:《国父年谱》,台北国民党党史会,1985年11月版。
  10. 谭彼岸:《孙中山系同何门?——罗香林著〈国父家世源流考〉的三大错误》,香港《明报月刊》,1986年11~12月号。
  11. 邱捷:《关于孙中山家世源流的资料问题》,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编:《孙中山研究论丛》第5集,1987年出版。
  12. 李伯新撰:《孙中山与翠亨》,《“孙中山与亚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出版。
  13. 罗家伦、黄季陆主编、秦孝仪、李云汉增订:《国父年谱》,台北国民党党史会,1994年11月版。
  14. 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8月版。
  15. 翠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编:《孙中山的家世——资料与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16. 田昌五:《孙子里籍辨误》,《孙子学刊》,1992年第3期。
  17. 陶汉章:《孙子简介》,《孙子研究新论》,新华出版社,1992年版。
  18. (晋)杜预:《春秋左氏传集解》。
  19. (唐)孔颖达:《春秋左氏传集疏》。
  20. (宋)邓名世、邓椿:《古今姓氏书辨证》。
  21. 阮元审定《宋刊本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左传十四》,清陈廷瑛撰《春秋左传综览·卷二十五》,上海锦章图书局,1926年刻印。
  22. 上海人民出版社:《春秋左传集释》,该社1977年8月版。
  23. 郭化若:《孙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24. 杨伯峻、徐提编:《春秋左传词典》,中华书局1985年11月版。
  25. 朱军:《孙子兵法释义》,海潮出版社1992年版。
  26. 黄葵:《名著名家导读·孙子兵法》,巴蜀书社1996年版。
  27. 甘满堂著:《中华姓氏通史·孙姓》,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3月版。
  28. 陆允昌著:《孙武研究新探》,沈阳白山出版社2002年7月版。


  
发布日期:2005年4月12日  作者:邹佩丛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山市委员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6 ZhongShan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13 11:4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