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寻访]
今年初夏,我们从梅州出发,专程前往千里之外的吴越之地苏州,寻访已经沐浴了200年历史风雨的嘉应会馆。
6月11日一早,上海客家联谊会副会长庄兆祥、党支部书记兼秘书长张军等人和我们一起,驱车从上海出发前往苏州市。从沪宁高速公路下来,进入苏州,穿越老城区,古旧的街景匆匆映过眼帘,在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处处散发着水乡迷人的书卷气,显得温馨、宁静。
临近目的地,陆续出现了一大堆古色古香的名字:“闾门”、“胥江”、“枣市街”、“泰让桥”、“盘门”……嘉应会馆就位于胥江的尾段、泰让桥头——苏州市胥门外枣市街9号(搬迁前是22号)。
整体搬迁前的苏州嘉应会馆。
苏州嘉应会馆全貌。
苏州嘉应会馆始建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建成于嘉庆十八年,距今已经200年历史。系广东嘉应州(现梅州市)所属程乡(现梅江区、梅县)、兴宁、平远、长乐(现五华县)、镇平(现蕉岭县)五县商贾集资建造,由当年旅居上海、苏州的邹敬邦、罗润琴等人牵头,参与集资的有600多人。建好后,除用于议事及方便往来寄宿外,还办有留医所、义冢等。每逢良辰佳节,众商则在此聚会欢庆,演戏酬神,饮宴作乐,以联络同乡情谊,同时作为客家贤学上京考试的据点。当时,人员往来频繁,活动不断,直至新中国成立。1954年根据有关政策,会馆移交苏州市政府,此后停止了活动。
苏州嘉应会馆正门
苏州嘉应会馆门外就是胥江
会馆附近为何会有那么多古色古香的名字呢?“泰让桥”是为纪念“泰伯让贤”而留下的名字。“泰伯让贤”、“泰伯奔吴”的动人故事让吴文化在苏州的生根更添了几分传奇的色彩。而“闾门”、“胥门”、“胥江”、“盘门”这些名字则印证了苏州水乡的绮丽色彩。
水是苏州的魂,多条水系纵横贯穿古老的苏州城,在城墙处就形成了“门”。如果说太湖是苏州的母亲湖,那么胥江就是苏州的母亲河。她东西贯穿市区,东接护城河,西至京杭大运河。沿河有条在古时就很有名且热闹非凡的小巷,名枣市街,系因古时的枣子批发集市而得名。这一带曾经是苏州甚至江南最富庶的地方。旧时候江南大宗运输,都经河道,大运河与胥江交汇,连系京杭。沿胥江口枣市街就是东西一线,成为苏州水路十字大街。清朝人记载当年盛况:店铺以能进入这条商业街而自豪。无数大船在这里停停又走走,然后无数紫红的小果实几天后便出现在苏州人的八宝饭、粽子、汤羹中。同样的,不久之后,全国的茶壶里都飘出了碧螺春的清甜味道。苏州嘉应会馆正是位于枣市街的胥江边上,其左肩正对泰让桥。以前嘉应会馆门前的河沿还砌有船埠踏步,东西两侧立照壁,其后各建货栈一间,以便让货运进出,可见当年会馆的选址考虑到了商业的因素。而门口码头的胥江与京杭大运河相连,又为客家学子赴京应考提供了中途寄宿的好场所。
我们到来之际,炎炎烈日炙烤之下,古运河泛着浊浑的流水,泰让桥水泥青石,当年的“枣市街”已改建成一排排别墅式崭新的楼房……只有嘉应会馆依旧以其端庄肃穆的姿容静静地立在胥江边上,青草紫篱、粉墙黛瓦、深深院落,无一不溢现其绝代芳华般的雍容,仿佛一位古装的女子,安坐于那十里尘嚣的现代都市。
嘉应会馆占地1000多平方米。会馆内主要建筑为头门、戏台和大殿。头门面阔五间,上层即为戏台后台,向北伸出为前台,上覆卷棚歇山顶。大殿坐北朝南,与戏台隔庭院相望,面阔三间15米,进深15米,前檐配以满天星格子明瓦长窗12扇。殿北还有楼房三间,楼前有砖雕门楼,整个会馆建筑布局仍较完整。
上:会馆内的戏台。
上:已成为美术馆展室的侧厢。
记者与附近一位姓沈的老人攀谈,他自小在那里长大,据其回忆:会馆以前的高墙门面朝南,石库门上嵌砖上刻苍劲有力的隶书“嘉应会馆”,两侧原有石狮望柱一对,现已不存,毁于“文革”之中。儿时只知那里是一个会馆,门前的地方他们都叫“会馆上”。门前的枣市街,1980年代以前还比较热闹,和山塘街南浩街齐名,沿街有好多商行,后门的街叫“长春弄”。印象中在会馆的门前是一片场子,邻居都在那里晒衣服乘凉。正对大门的河边是一个水码头,洗衣洗菜、装卸货物,一直都是比较繁忙的,夏天孩子们到河里游泳就把那里当作上下水的地方。1980年代前,会馆一直是苏州日杂公司的仓库,主要存放各类民用铁锅,1980年代初上海电影制片厂曾在会馆门前拍过名叫《大泽龙蛇》的电影,将会馆当作国民党的县党部。
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已是经过一次整体搬迁、数次重修的会馆新貌。虽其早在1982年就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进行东移10米的整体搬迁,也是按照原有风格进行原材修建的,但是由于会馆原有功能的客籍人士管理、经营、聚集等活动建国后就已停止;加上其他种种原因,馆内碑刻损毁严重,许多碑文已模糊不清难以辨认;2007年由台湾佛教人士星云大师出资重修会馆之后,经政府允诺冠名为“嘉应会馆美术馆”,不时举办美术书法等各种展览,赋予了会馆新的功能,馆内由一批佛教义工在打理,因此今日的苏州嘉应会馆已经难觅客家族群新的声音,只似一块客家的人文化石,沉积在遥远苏州水乡的胥江边上,闪现着历史的光芒。
明清或更早的时期以来,随着客家商人的不断发展,经营商业的日益扩大与繁荣,他们在省内外、国外各经商的城镇,均建立起自己的地缘性社会组织。这是一种同乡性质或同乡、同业性质兼而有之的社会组织,称为“会馆”或“公所”。凡商务繁盛之区,商旅辐辏之市,会馆、公所莫不林立。商人会馆组织结构大同小异,一般是设堂、纲、福等下属机构;领导人称谓不一:首事、董事、客长、总理、所长、主席、会长均有。会馆功能主要是敦乡情,联乡谊。以岁时聚会、宴娱为主要形式联络乡情,同时维护会员权益,并希望通过祭祀祖先及神灵求得平安与发财。
今年3月份以来,《梅州日报》“天下客商”专题小组成员先后奔赴上海、苏州、香港、澳门等地,以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在专访知名客商的同时,对分布于各地的16个客家会馆,进行了全方位采访。从今天开始,本报陆续刊出16个寻访客家会馆专版,以飨读者。
“天下客商”题字:曾宪梓
总策划:李向阳 陈国章
统筹:王赢杰
协调:杨瑞春
撰文:陈金和
执行编辑、版式:唐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