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可见,珠矶巷确实是珠三角广府人的精神家园,甚至影响到了一小部分惠梅的移民。 中山的一些族谱,竟然说福建人经过珠玑巷来到了中山。一点地理观念都没有啊。
估计是那个地方来的出了一些有势力的人,后来的跟着模仿了。 原帖由 yanxiuhong 于 2009-4-19 10:19 发表 https://www.hakkaonline.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山的一些族谱,竟然说福建人经过珠玑巷来到了中山。一点地理观念都没有啊。
估计是那个地方来的出了一些有势力的人,后来的跟着模仿了。
珠玑巷不可能出现有势力的人。整个村子破破烂烂,泥屋低矮。明朝两个南海秀才过去看了,没有任何宗祠、祖墓和“宗亲”,大失所望。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有大量人造景点。珠玑巷只是一种遥远的梦境,属于广府族群认同。中山这个地方,广府族群占有绝对强势,因而这种族群认同就连闽系也选择了。 我是说,历史上广府发达人,一段时间内祖上来自珠玑巷的占了 上风,其他人跟着攀附模仿罢了。不是珠玑巷有什么达人。 他那是文艺腔,怎么看的懂呀? 原帖由 yanxiuhong 于 2009-4-19 11:24 发表 https://www.hakkaonline.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是说,历史上广府发达人,一段时间内祖上来自珠玑巷的占了 上风,其他人跟着攀附模仿罢了。不是珠玑巷有什么达人。
不是的。珠三角势力庞大的家族,古本族谱只有南雄而无珠玑巷(本人家族的族谱就是这样),珠玑巷是明朝中后期由珠三角的平民家族编出来的,造出什么“皇亲国戚”的故事,随后扩散到整个广府族群,乃至早期的巨族续谱的时候也加上“珠玑巷”。无论是南雄还是珠玑巷,都只是一种族群认同。我也看过珠玑巷族谱汇编之类的书,发现全是跟历史对不上的,诸如“宋朝世袭锦衣卫”之类的笑话层出不穷。而早期古本只有南雄而无珠玑巷的巨族族谱就相对规范很多,但那也是族群认同而已。 东莞文人还考证出,凡是名士陈琏(琴轩先生)撰写序言的族谱,都是有南雄而无珠玑巷。
[ 本帖最后由 情系珠江 于 2009-4-19 11:49 编辑 ] 百度惠州吧上,和在惠州的一些BBS上,唱得厉害呢,俨然客家人一副侵略者 的模样,突然感觉惠州人和我们变陌生了,呵呵。谁叫咱们客家人穷呢,穷在闹市无人识,富在深山有人寻。 广东博罗居民讲广东话,也有讲客家话,但博罗的客家话梅州人完全听不懂。
回复 85# hakkangin 的帖子
博罗的客家话有多种,但大部分都是很容易听懂的,梅州人也应该很容易听懂。不排除一些特别的口音难听懂、 龙岗坪山客家人都不认同当地的蛇话(东江本地话)是客家话。 不能简单根据个别听感,那样做为判断方言,很危险。必须透过系统的比较,方知其性质。
你偶尔听到部分w-f读音交替,实际上是古代匣母在合口条件下的读音问题,这个粤语内部并不统一,其中广州是读为w-的。
客家话内部两种读音都有比如,梅县也是这样的,以下是东江本地话的情况(摘自 侯小英 博士论文稿2008):
================================================================================================
这位严专家,你能不能把粤语的读音也一起加上去呢?看看你的客家话与粤语区别大还是惠州话与粤语区别大? 上表而言,客粤差不多。不过客家是 v-声母,还是与客家略近。 上表而言,客粤差不多。不过客家是 v-声母,还是与客家略近。
=================================================
既然差不多那就应该把客家话也纳入粤语(白话)里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