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
怎么没见 谢姓 的源流呢? 姓乐的有吗??麻烦找找吧.:shy: 潘姓来源一、出自姬姓后裔
潘姓的最早起源与我国早期的姬姓关系非常密切。姬是我国远古时期活动在黄河流域的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姓。黄帝是传说中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伟大部族首领,他开创了中华民族的文明。黄帝本姓公孙,因常住在姬水而改姓为姬,黄帝曾居住在轩辕之立(在今河南新郑县轩辕立),因崇尚土德,而土又呈黄色,故称黄帝。
传说黄帝是一个有智慧、有能力,且有魔法的神人。在黄帝时代的部落争霸斗争中,黄帝借助各种力量,取得了绝对胜利,征服了天下。从此,黄帝成为至高无上的代表,姬姓也成为尊贵的姓。后来的许多帝王和一些归附的少数民族也都以姓姬为荣耀,自称或被称为是黄帝姬姓的后裔。
相传,黄帝有25子,得姓的有14子,共12姓。后来的唐、虞、夏、商、周、秦都是这些姓的后代。
夏、商、周人的始祖,相传都与黄帝有关。夏人的始祖是治水的大禹,大禹是黄帝的玄孙;商人的始祖契,相传是黄帝曾孙帝喾的次妃简狄吞食玄鸟卵而生;周人的始祖后稷为帝喾的元妃姜螈踏天帝脚印感孕而生。后稷承袭了姬姓,其后代建立了周朝。到周文王时,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高,被封在毕国(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后人称他毕公高。毕公高是周康王的顾命大臣,他同召公等大臣一起辅政,使周的经齐文化有了较大发展,形成“成康之治”的局面。
毕公高的小儿子叫季孙,他的封邑在番(今陕西北部一带),于是他的后代就以时地潘为姓。今天陕西北部一带成了潘姓最早的发源地。
春秋时期,楚国也有人以潘为姓。关于楚国的潘姓人,其祖源史无记载。楚成王时,潘姓中出了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叫潘崇,是太子商臣的师傅。此前,楚成王欲立长子商臣为太子,征求令尹(楚王手下的最高执政官,有军政大权,相当今总理)子上的意见。子上说:“大王年纪不老,且后宫的宠姬很多,不必急于立储。一旦立了太子以后再想改换,那就容易引起内乱,国家就会不稳定,社稷就会难保。再说商臣长相特别,眼睛鼓鼓的像黄蜂,声音尖尖的像豺狼,这是心狠手辣的征兆,肯定是个狠毒的家伙。为楚国的江山考虑,不宜立商臣为太子。”可是成王最终还是没能听取子上的建议,仍将商臣立为太子。
几年以后,楚成王年纪大了,又想废掉商臣,立宠妃所生的小儿子职为太子。商臣也听到了有关废立的风声, 因为不知道是否属实,就去找潘崇商量。潘崇建议他去有意得罪一下成王最宠爱的妹妹芈(m丫),然后就可辨明废立的真假。商臣依计而行,故意对江芈不恭敬。果然江芈发怒了,骂道:“你这个畜牲!怪不得大王要杀你呢!”商臣;把江芈说的话告诉了潘崇。潘崇说:“你甘心做职的臣吗?”商臣说:“不甘心!”潘崇又伺:“你愿意逃走吗?”商臣答:“不愿意!”“那么你敢做大事吗?”商臣想了一想说:“敢!”于是,商臣在潘崇的授意下,立即召集东宫卫队包围了成王的住处,活捉了成王。成王知道难逃活命,因平时最喜欢吃熊掌,故要求临死之前再吃一次熊掌。可是商臣却说:“熊掌难熟烧起来很费时间,夜长梦多啊!我不能再等了。”成王无奈,在长子的逼迫下只好自杀。商臣继位即楚穆王,除封他的师傅潘崇为太师外,还对潘崇大加赏赐,把太子宫里的财物全都赏给了潘崇,以示恩宠。从此,潘姓在楚国成为有权有势的大家族。
潘崇家族由于受到楚王的特别恩宠,故发展特别快,其足迹几乎遍布楚国各地,今天江苏、浙江、河南等地仍有这支潘氏的后裔。
三、出自北魏时鲜卑族的破多罗氏
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北魏孝文帝把国都由平城(山西大同)迁到洛阳(今河南洛阳)。为了使鲜卑人适应由游牧生活到农耕生活的转变,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革鲜卑族的旧习俗,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如鲜卑人改穿汉族服装;提倡和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通婚;朝廷上不准用鲜卑语而用汉语;迁到洛阳的鲜卑人都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氏为汉姓,等等。在北魏这次大规模的改姓过程中, 曾把繁杂难记的鲜卑姓氏全部改为一个或两个字的汉族姓氏,其汉姓化的方法是根据同音对译的原则把鲜卑姓氏的第一个字译成对应的汉字,其中破多罗氏的破与潘同音,故把破姓改成潘姓。从此,这支由鲜卑人改姓潘的后代就留在了中原,在今河南一带活动。
潘姓迁徒史
发源于我国北方和南方的两支潘姓,他们在血缘上实同出一源,即都是黄帝的子孙。
春秋战国时,潘姓主要在今湖北省境内发展。
汉时,有潘姓北迁至荥阳中牟,至三国时发展兴旺,魏晋时遂成为当地一大郡望。
晋时,有潘姓北迁于广宗威县,后又发展成为潘姓历史上第二大郡望。此时又有潘姓迁入 今湖北随县及浙江杭州等地。
唐宋时,在今河南、江西省境形成了潘姓历史上另外两个郡望。
宋代以后潘姓是以我国南方为其繁衍的主要地区。潘姓南迁于福建,始于唐初,是自河南固始迁去的。至宋时,潘氏再由福建进一步迁居广东、云南等地发展。
明清时期,潘姓已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 初来贵地,详细地翻了遍帖子没找到姓葛的!我是江西赣州于都县葛坳乡人 请问版主有没有兴宁郭姓的族谱,谢谢 收藏目录:
《杭川大湖郭氏见石、连山公谱》1册(185×260)
主编:郭树先,1999年曲水电脑承印
《杭川大湖郭氏文让公谱》1册(185×260)
主编:郭灿富,1999年曲水电脑承印
《麦园郭氏文应公家谱》1册(185×260)
主编:郭永涵,1998年曲水电脑承印
《上杭郭氏西塘公谱》2册(185×260)
编者未注,1991年顺发蜡刻版
《杭川麦园郭氏族谱》1册(185×260)
编者未注,清木刻版 我想知道我的姓的历史,有谁告诉我吗
【讨论】
有没有钟氏的呀,,崖好想知道三姓趣事!!!!
普天之大,无奇不有,你信不信,有一个姓三的,全台湾只有二百多人,其祖先平乱有功,乾隆特许姓三,无奈三老扳的老婆貌若天仙,大家都称其为三太太,三太也见怪不怪,有问必答,要想充公,门都没有,人家可是三家的三太太呀????三先生收到信,邮差把三改成王,岂不知邮差做好事帮倒忙???:D有邹氏的资料吗?
寻姓
有没有姓古的,他的来历是怎么样,还有他现在的分布. 有姓管的族谱么?崖系广东大埔个!【求助】广东省信宜县思贺镇双洞刘氏寻根
尊敬的版主:谢谢您!您的上杭刘氏源流考为我的寻根之旅提供了重大的线索。
我老家在广东省信宜县思贺镇双洞管理区,在这里生息着一支刘氏支脉,现有两千多人,族谱有祖籍福建汀州府上杭县,明成化八年(西元1472年)直迁南雄府珠玑巷,后(具体年月不详,本人推测大概为晚明时期)迁往现址之记载。遗憾的是老族谱失传多年,本支开基始祖之前的资料也就缺失。
您的上杭刘氏源流考中多处提到千十郎六世孙文甫之裔孙有外迁广东者,其中令我分外振奋的是四二郎裔孙有外迁广东信宜县者。我觉得这些外迁广东者很可能就包扩本人的先祖。在此在下斗胆请教版主,您手头是否有外迁广东各支脉特别使外迁南雄府和信宜县裔孙的资料,如果有,望帮忙查证为荷。
附:本支族自入山开基始祖的基本资料如下,
叔太祖刘氏(仕?)三带领三侄子刘子富,刘子坤以及刘子雄入山开基,氏(仕?)三娶妻廖氏,亢氏,无嗣,刘子雄亦无嗣,现本族均为刘子富,刘子坤之裔孙。本族自始祖开始使用如下字派:子广金永芳成东聚仲(长)一士秀乃(作,荣,汉)锦(传,华)启(家)其(仁)文志发以大业昌正道兴泽德。现已传至“文”字辈。
有信息请联络:sammolau@126.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