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客家(广西师大出版社)
香港客家 该丛书相关图书【作者】刘义章 主编 【责编】施东毅 【品味精彩】
【封面设计】 【出版日期】2005-9-1
【字数】304千字 【页数】237
【开本】16 【印张】15.75
【定价】 ¥37.80【ISBN】7-5633-5715-7/K·340
【上传日期】2005-9-23 【点击数】1197
【策划】社本部
【内容简介】
--------------------------------------------------------------------------------
本书从源流、语言、民居、宗教信仰、环保意识、教育、饮食和生态旅游等多个角度探讨了香港客家文化的方方面面,对香港这一地区的客家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兴盛有一定的总结意义。
------------------------------
总序
导言
香港客家研究综述
作为中国国族事业的客家言说
——从香港看近代客家文化认同性质的变迁
香港客家人的源流
香港新界客家张氏源流初探
十约:沙头角地区的定居与政治
香港的客家话
香港新界之客家民居
香港客家教会的发展和贡献
香港客家村落中的天主教
香港客家人与教育事业
香港客家菜馆与“正宗东江菜”
香港风水林土壤研究的意义
以21世纪精神探讨香港客家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后记
--------------------------------------------------------------
2004年7月,当我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研究访问时,接到内子从香港转来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熊守清教授的信。熊教授邀请我主编一册有关香港客家文化的书,作为“客家区域文化”丛书的香港卷。我通过越洋电话向熊教授询问有关详情,经过再三考虑,我接受了邀请。
同年9月我回到香港,随即开始联系对香港客家研究有素的朋友,并于10月11日召开作者会议,初步拟定各章主题和撰写人。2005年2月19日召开了作者审稿会议,会上作者们彼此就每一章的内容互相论评,并提出修订建议,供有关作者在定稿时参考。其后几个月内,作者们按照有关建议修订初稿,然后将定稿交予笔者,后期编辑作业随即开始。
本书呈现香港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客家认同”这一现象所起的关键作用,由此说明香港——作为新安县的一部分——客家的“渊源”。另一方面,随着香港客家人移居海外,几乎无远弗届,反映香港客家人“流迁路线的绵长”。尽管香港客家已经因为香港都市化而不断融入本地主流社会,但香港客家文化曾经有过一段璀璨的时期,本书希望为这些光辉留下一点记录。
本书的特点有三:其一,作者来自多个界别,包括教育、科研、工程、宗教、旅游等,而且都学有专精。尽管他们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却因为对客家的共同爱好而走在一起,合作撰写本书。其二,作者中有客家人和非客家人,而前者包括香港原居民和“二战”后来到香港的新移民的下一代。其三,本书有关香港客家人与基督教的关系分别由两位神职人员兼博学之士撰写,他们同时从信仰与学术的视角观察这个对近代中国史影响深远的课题。
本书的作者们探讨了香港客家文化的多个方面,包括源流、语言、民居、宗教信仰、环保意识、教育、饮食和生态旅游资源等。此外,陈丽华为香港的客家研究作了学术史的回顾。本书既可作为大学客家学课程的参考读物,同时对有兴趣了解客家历史文化的人士也具有参考价值。
香港人的来源是四个时期的移民:原居民、早期移民、“二战”前移民、“二战”后移民。客家人是唯一一个在四个时期均有移民到香港的方言群体。虽然客家人在原居民中是比较晚到的一支,但人数几乎跟本地人相同,而在早期移民中也占一定的比例,以至于客家话在1970年代以前是新界北部的通用语言,而且曾经在乡村的私塾和早期的崇正中学中使用。
客家人移民香港的历史,大概从“迁界事件”开始。之后来港的客家人才觉得自己跟本地人不同,并且在后来产生了“客家意识”。其中,除了原居民是农民以外,早期移民到香港的客家人,很多都从事采石行业,为早期香港的建设流了不少汗水。
“迁界事件”和香港客家的关系是明显的。这在前辈学人例如日本学者濑川昌久的研究中已经相当清楚。明代以前已经在香港落户的本地人在“迁界事件”以后迁回的不多,所以清政府才招募其他地方的民众来开垦。这些主要来自粤东的农民的身份是客籍,他们因为方言的不同而跟本地人有别。时间一久,他们便面临跟本地人争考试名额的问题。由于本地人和客家之间互不通婚,因而无法融合,客藉的身份被凸显。
外国人在160年前已经开始注意到香港的客家人,而香港学者比较有系统地研究香港客家迄今也有半个世纪以上,这多少跟“客家认同”有关。陈永海指出客家认同本来是一个近代才出现的身份建构过程,他以18世纪初本地人和客籍人士间在生活上和政治上产生的矛盾为例说明了这一点。
香港在客家认同建构的历史上有不可取代的地位。第一,客家认同的起源跟“迁界事件”有密切的关系,而香港是深受“迁界事件”影响的地方。香港本地人的“五大家族”在宋代到明代间已经来港开垦,他们的语言文化和认同,跟后来因“迁界事件”前来的客籍移民截然不同,所以才有本地人和客家的对立。第二,香港在1842年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他们得知香港的居民主要有本地人和客家人。欧洲传教士首先在香港学懂客家话,然后才转往内地传教。传教士与“客家”这个概念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第三,香港是客家基督教徒最早的聚脚点,结合了基督教和客家的认同以后,发展出客家人的传教事业。今天,香港的客家教会尽管已经因为社会变迁而本地化,但它对香港社会的影响仍然深远。第四,香港也是客家人和广府人发生论战的地方之一,1921年代表客家人的团体崇正总会在香港诞生。上述几点说明了香港对“客家认同”的建立曾经起了显著的作用。
客家人移民香港的历史,还可以从香港新界张姓移民的角度来观察。张新霖的描述可以让我们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他们当中大部分都跟“迁界事件”有关。他们来自粤东北的五华、兴宁等地,在香港新界不同的角落建立了村庄,然后又移民到世界各地或者到市区打工。那些跟“迁界事件”无关的张姓移民,例如迁界以前便来港定居的,一般会认为自己是本地人。然而,事实上两者在远祖的认同上差别并不大。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一个墟市建立的经过观察客家人在香港的发展。夏思义的研究便描述了沙头角发展的历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详细描述了沙头角怎样经过填海以后,变成了一个客家人的墟市;同时也描述了整个沙头角区过去200多年来的变迁。客家人由于要寻找新的生活空间而来到沙头角,子孙繁衍以后又移民到海外。而到后来他们又因为可耕地有限,进行了一系列的填海工程,过程相当特别。
萧国健介绍香港客家民居,反映了客家人尽可能地把原乡的建筑风格也一并移到香港来。他们这样做,可以让已经徙居他乡的自己,仍然能感受到故乡生活的气息和品味。
李志刚和夏其龙让我们了解到客家基督教会在香港的发展经过。随着香港社会的发展,原来的乡村生活方式已经消失,土客对立的情况不复存在,香港的客家基督教会也随着社会变迁丢失了原来的客家风味,改用广州话传教。李牧师以客家基督徒模范村崇谦堂说明香港客家村本地化的过程。夏神父指出天主教神父在客家村设立学校,提供村民改善生活环境的条件,从而吸引了不少人信教。后来,随着香港社会的变迁,这些村落很多已经荒废,但天主教作为村民的信仰却巩固下来,成为他们在移民各地后的另一个身份标记。
客家人在香港热心办学。刘义章介绍了香港客家原居民在自己的乡村兴办书室、书塾,为村中子弟提供初等教育。香港崇正总会在市区先后创办了多间义学和崇正中学,而同业公会兼慈善机构香港安庆堂办天台学校,它们为清贫学童带来了受教育的机会。
张展鸿讨论了客家的饮食特色。20世纪以来,香港移民的来源开始多元化,潮州、四邑、福建、上海等方言群的人士开始涌入,客家移民香港的人数比例相对减少,但在本港仍然形成很多小型社区。部分社区更发展出一些饮食文化,成为后来香港东江菜的主要代表。可惜这些饭馆未能跟上时代的潮流,结果难逃被淘汰的命运。值得庆幸的是这几年香港兴起怀旧的热潮,又有人想起东江菜的滋味,但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现在的客家菜乃以一个新的风味展现于香港人面前。
邹桂昌、马路华和魏远娥合撰有关“风水林”的文章,通过对两座客家村落的研究,让读者了解“风水林”特别是它们在环保和生态方面的积极意义。虽然客家民居和风水林很容易在新界看到,但很少有人对它们有充分的了解,更少有人会想过怎样保护它们,将之开发成为香港的一个旅游资源。客家文化虽然随着香港的都市化而逐渐式微,但是香港客家人在过去300年间的生活留下不少痕迹,一些生活文化的特色却渐渐被遗忘。这些东西是属于香港本土的,是香港整体的一部分。为了发展香港旅游事业,我们在香港建立迪斯尼主题公园,把美国的娱乐文化移植到香港的大屿山,却没有把我们即将消失的本土文化重新包装,将我们的原居民的生活方式展示出来,这是值得大家深思的。
刘育谈到香港可以仿效新西兰的经验,建立客家民俗文化村,使客家文化成为香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发展出一种新的旅游品牌,用来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如果这个构思能够实现,香港客家文化将会以一个新形式再现光芒,届时它对香港社会也将作出新的贡献。
本书每一篇文章的内容都是各有关作者研究有素或长期关注的课题。香港客家方言群体虽然随着社会变迁,已经融入香港主流社会,然而,他们在香港发展史上所扮演的角色、所作出的贡献,有目共睹。书中篇章就记录了香港客家人在香港社会立足、打拼的事迹。
香港客家事象还有很多方面是本书没有涉及的,包括客家村落的人文现象和历史文化、客家社团、客家人与其他宗教如佛教以及他们与传统民间信仰的关系等。盼望本书能够引起读者方家对香港客家进一步的兴趣,从而为推动客家研究稍尽绵力。
------------------------------------------------ 听说香港有1/3是客家人,却听不到一点香港客家人的声音!!!:( 原帖由 numnumnumber1 于 2006-7-31 10:39 发表
听说香港有1/3是客家人,却听不到一点香港客家人的声音!!!:(
被同化了:( 寶安的客家人,在遷到定居之時,在香港開埠之前,已經跟操莞寶片的粵人互相影響的了。
盆菜及圍村(非圍屋)等,都是受粵人所影響而出現的。 原帖由 numnumnumber1 于 2006-7-31 10:39 发表
听说香港有1/3是客家人,却听不到一点香港客家人的声音!!!:(
谁告诉你香港有1/3是客家人? 原帖由 粤地蛮人 于 2006-7-31 12:14 发表
谁告诉你香港有1/3是客家人?
亞視本港台某節目,黃麗梅主持的,被訪問者包括客家人的太平紳士。
香港客家人人口有二百萬。 香港客家有125万左右! 香港閩人有一百萬左右,潮州人有百多萬,廣府人(指廣州市區及南番順地區的)一百萬不足,再加上四邑、東莞及其他地方的粵人合共才二百萬不到。
扣除三十萬非華人,與及數以十萬計的外省人包括上海人及海南人等,餘下二百萬多就是客人了。 原帖由 peppep 于 2006-7-31 13:53 发表
香港閩人有一百萬左右,潮州人有百多萬,廣府人(指廣州市區及南番順地區的)一百萬不足,再加上四邑、東莞及其他地方的粵人合共才二百萬不到。
扣除三十萬非華人,與及數以十萬計的外省人包括上海人及海南人等 ...
这个估计数是比较合理的。祖籍福建闽南地区的约有100万,祖籍广东潮汕地区约有100万(扣除潮汕客家人数)。祖籍大陆客家地区的约有200万。此三者约占香港总人口678万(2000年数据)的60%是可信的。其中客家人数不到三分之一(约占29%)。
问题是今天香港的客家人,仍讲客家话的很少,远远少于其人口数量。作为客家认同三要素占居其二即客家人的说法,有客家血统与客家认同即客家人。 南番顺(包括省城)150万,五邑140万,东莞60万,中山珠海30万! 潮汕和闽南一共160多万! 香港的高官大多祖籍广府地区的南海顺德番禺和长三角的上海!
富豪则以潮汕和广府为主:如潮州人李嘉诚,顺德人李兆基,中山人郭炳湘是香港三大富豪!
也是05年华人圈子里的三大富豪! 还有个号称香港肯尼迪家族的李石朋家族祖籍鹤山水乡古劳镇,也是广府人. 廣府人不會多於100萬,還沒有計算肇慶及四會等地的粵人。
珠海跟斗門通常都是算進四邑人之中的,因為語言相同。
現在東莞市人口才七十萬多,香港會有幾多呢?
香港的富豪,曾憲梓就是嘉應客家人了。
霍英東乃香港水上人,沒有籍貫的,後來變成番禺榮譽市民。
董建華的父親董浩雲是舟山人,不過都以上海人(大上海)自居。
吳光正外父鮑玉剛乃上海人。
邱德根乃潮州人。
嘉道里家族乃猶太人。 曾憲梓算什么?好笑!
霍英東是番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