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壹
发表于 2005-1-9 23:05:29
Posted by yanxiuhong at 2005-1-9 22:53
幽壹的牛角功,谁敢不服气呢?
说归说,做归做。我们在空谈的时候,台湾客家都在勤力实践了。相信客家书面表达只会不断自我完善,而不会停滞不前。
呵,,,牛角功也好,猪角功也罢,能自圆其说的,就是好功,,,:D
我并不认为这是在空谈,其实说的还是有点内容的,,,凡事都要理论先行嘛,所以也不能指责说就一定不好,关键是要言之有物,,,
关于客家书面表达问题,个人认为:因为互联网的出现,其实已为客家书面表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机,很多过去不可能做到或很能做到的东西,现在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了。例如各地包括海内外的客家乡亲聚于一起讨论客家,过去只不过少数所谓的专家拣几天关起门来讨论罢了,现在则是通过互联网,通过客论,无论哪里的客家人,都随时可以上来发表意见,将自己的见闻、看法与大家交流,这在过去是不可想像的,,,
所以,客家书面表达不断完善是肯定的,但只希望客家人能尽早抓住此一良机,越早将客家输入法研制出来,就能越早减少客家话的流失,,,:D
s23412
发表于 2005-1-9 23:09:23
钻图书馆的功夫我可花得多啊。
什么《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等等收单字超过四万个的字书起码查过五套。
不过我翻这些书主要是找堆磊字像“品字型”一样结构的。
近期才对考证客家话用字有所重视。
顺便问一下严老:
你是否知道“孙子的儿子”叫作“seg5(音同‘塞’) di3”的说法?前面的“seg5”写作什么?
“儿子”在客家话中说成“孻(lai4,[子盡])祗”我已经知道了。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5-1-9 23:09:45
好哇,有思考就会有问题,有问题就会有方案,有方案就可分优劣。
我自己目前为了活跃这个版面,开始考虑写作一点客家话小短文。幽壹不也在做么?上次“客家母亲”的那篇就是。可惜,两个活跃分子(丫林,蓝猫)先后辞职不做这个版主。
s23412
发表于 2005-1-9 23:12:27
做输入法的话我可以尽力,但用什么地方的口音准?这是个大问题。
我想:广西客家人做的客家输入法,福建客家人用起来肯定不行,惠阳人做的输入法,拿到赣县去,那里的人一样用不了。
幽壹
发表于 2005-1-9 23:13:03
Posted by s23412 at 2005-1-9 23:09
你是否知道“孙子的儿子”叫作“seg5(音同‘塞’) di3”的说法?前面的“seg5”写作什么?
“儿子”在客家话中说成“孻(lai4,[子盡])祗”我已经知道了。
对,孙子的儿子叫“雪”,,,
新界客
发表于 2005-1-9 23:13:36
Posted by s23412 at 2005-1-9 22:10
好,[涯]也来踩痛脚!
客家话口音“借”汉字写出来的?“借”字怎讲?难道客家话不是汉语的一个分支吗?
这样说是不是好些:客家话保留字(即在普通话环境已经废弃不用的原有的汉字)。
我再举个例子(我举的 ...
在某些人眼里,客家人不一定是汉人,故!!!汉字不是客家人的文字.因在某些地区听说!!!!千百年都是官话教学,故!!!其他无官话教学的地方(我这里就从没有)的人都是文盲.可能千百年来状元、进士、举人、秀才都在某一山区走出来.蔚为奇观!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5-1-9 23:14:27
Posted by s23412 at 2005-1-9 23:09
钻图书馆的功夫我可花得多啊。
什么《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等等收单字超过四万个的字书起码查过五套。
不过我翻这些书主要是找堆磊字像“品字型”一样结构的。
近期才对考证 ...
客家话,粤语的“曾孙”,本字可能是“息”,生生不息,子息。
各地根据同音原则俗写为“塞子”“虱子”,不妨转为“息子”。
儿子,我考证为“裔子”,不过语音解释普通读者不易理解,还是建议写简单的“赖子”或者曾经旧造字“孻”。
幽壹
发表于 2005-1-9 23:14:34
Posted by s23412 at 2005-1-9 23:12
做输入法的话我可以尽力,但用什么地方的口音准?这是个大问题。
我想:广西客家人做的客家输入法,福建客家人用起来肯定不行,惠阳人做的输入法,拿到赣县去,那里的人一样用不了。
建议以梅县的为标准,可在此基础上,再收入少量惠阳、海陆等主要地区的口音即可,,,
要方方面面的人都照顾到,肯定是不可能的啦,倘要人人都满意才去做,那就干脆说不做好了。先做出来,其它地方的人肯定会尽量向此靠拢了,此也就是“要用标准去规范人,而不是等人去治定标准”了,,,
还是邓小平说的那句话,不用说那么多,做出来了就是硬道理,,,哪怕是先在小范围内的人流传,也比光说不练的好,,,
[ Last edited by 幽壹 on 2005-1-9 at 23:18 ]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5-1-9 23:25:38
我比较以后得出的看法,客家话目前的地位,社会功能的完善程度,在全国各大方言比较中,在官话、粤语、闽南之后,但是比赣语,湘语要好。就客家话的内部通话程度,甚至与官话接近,优于粤、闽、吴,赣。
客家话的口语使用,有待客家后辈积极推广,客家话的书面表达也一样有发展的空间。这方面,我看好台湾客家的成就。他们已经有足够的文化自觉与族群认同,目前在现代媒体的介入,文化人的积极参与方面,都不错。
s23412
发表于 2005-1-9 23:31:32
梅县话我可外行了。
颍川本源
发表于 2005-1-10 04:38:54
s23412
浏览了你的帖子,大致能看出你的观点。
一项大工程,都是人民大众和专业精英两方共同完成的。缺一不可。
客家书面表达,亦是如此。
打个比方吧,就说“儿子”,“孙子”。
像千千万万我这样的普通人(人民大众这一方),哪里会去考证翻砖头,书面表达时就直接音译为“赖子”“塞子”。这是很自然的现象。
这时就要发挥诸位(专业精英这一方)的能力了。这时你们就要把“孻”呀“息子”呀之类的古字客家字词介绍给大众。尽量让客家书面表达系统化,规范化。
(当然,大众接受与否.接受程度又是另一回事,这是后话)
罗嗦这么多,无非想告诉大家,如果发现或考证到了什么合理字词,要立马公布,在大众中推广开来。毕竟,书面表达的合理.规范才是我们共同的目的。
新界客
发表于 2005-1-12 00:22:46
研造客家白话字,是可以的。但若说要能将客家话传承下去,客话教学是必要争取保留的,否则所谓创字、推广都是少数人的玩意,大学殿堂的东西。现今越来越多的客家后生不能用客家话读书、看报、写文章、连思考问题都要用普通话,若说这些客家子弟的客家话有多流利,肯定是骗人的.
从香港白话教学的经验可以得知,就算用白话音教普通话词,白话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学生在学校以外,尤喜以白话口语字写作。
客语若能保留客语教学(就算是部份),客话还是有希望的。否则的话,就算创造了客家口语字,也不见得有多少人会使用。
[ Last edited by 新界客 on 2005-1-12 at 00:29 ]
s23412
发表于 2005-1-12 16:42:15
楼上的,这好像和国家的推普政策顶风上哦。
新界客
发表于 2005-1-12 16:52:57
今日的推普政策的确危害方言,跟原意不同。
tonghe918
发表于 2005-1-30 12:22:37
我有同感,我小时候读书,好象学的是外星语一样,有时候跟家人说话,不小心说出普通话来,长辈们还骂我在卖弄,父老乡亲们说的话自己又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