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要“亲客家[亲中]”,而不能“亲粤[越]”
广东的原始居民越人(南越,越南),土著,瑶族人,畲族人,人数不多。现在的“粤”应是原始的“越”演变而来。
广州曾是南越王的首府,现在的粤语(白话)是大量的中原人和少量的当地原居民融合的结果,现在的白话和越南语有或多或少相似处就是其中原因。
广东人(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都是大量的中原人和当地少数土著融合的结果,而客家人则是和当地人融合较低的,保留中原语最多最好的。
广东人要亲客家人(亲中原人),而不能亲粤(越南人)。广东的原始居民[越人]对外来的中原人的影响可不小啊。
现代的广东粤[越]语形成强势语,而客语[中原语]成了弱势语,可悲!
[ Last edited by 惠东海仔 on 2004-7-17 at 22:09 ] 人家有全国上卫星的广府话电视台,客家人呢?什么都没有!大家要努力呀。 Posted by 惠东海仔 at 2004-7-17 21:14
广东的原始居民越人(南越,越南),土著,瑶族人,畲族人,人数不多。
现在的“粤”应是原始的“越”演变而来。
广州曾是南越王的首府,现在的粤语(白话)是大量的中原人和少量的当地原居民融合的结果,现在的白话和越南语有或多或少相似处就是其中原因。
广东人(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都是大量的中原人和当地少数土著融合的结果,而客家人则是和当地人融合较低的,保留中原语最多最好的。
广东人要亲客家人(亲中原人),而不能亲粤(越南人)。广东的原始居民[越人]对外来的中原人的影响可不小啊。
现代的广东粤[越]语形成强势语,而客语[中原语]成了弱势语,可悲!
这是很无知的说法。客家神话使一些人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越南话“我们”怎么说?宗埃,宗即“众”,埃即“我”,我众=我们。像那种话?自己掂量。
越南革命者李班能说一口流利的客家话、闽南话、潮汕话,唯独不会说粤语。
其余的,不想浪费时间。
[ Last edited by 情系珠江 on 2004-7-17 at 23:26 ] Posted by 情系珠江 at 2004-7-17 23:23
这是很无知的说法。客家神话使一些人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越南话“我们”怎么说?宗埃,宗即“众”,埃即“我”,我众=我们。像那种话?自己掂量。
越南革命者李班能说一口流利的客家话、闽南话、潮汕话, ...
胡志明一口流利的白话,你们广府人不是常常津津乐道吗?怎么如今又不敢提到了?是不是怕真的“粤”跟“越”又挂上钩,只好忍痛割爱啊? 越南的第一任主席胡志明会说中国的普通话和粤语,却偏不会说客家话。 越南话发音的确与广府话有几分相似.什么.......北漏杜拉!!!!! 注意:
发音相似的都是汉字,其它的都完全不同.:z: 注意:
南越,越南,粤之南,古称交趾.:z: 楼主年轻,历史、地理知识还是知道不多。
在中央集权国家,区域中心就是相对“正统”的文化,是历史上就具有绝对的强势的,广府文化的强势古已有之,不是今天才有。“客家”的宣传有许多夸大其词的东西。
历史上广州府、肇庆军(府)、高州府、钦州府等粤语区,是水源相对充足、交通相对便捷的地带,经济文化在省内是相对发达的。而潮、客、雷、琼方言区(潮州府、雷州府、海南岛)则是流放官员的蛮荒之地,今天仍是相对偏远。用古语形容,总体上仍是“蛮荒”,仍是“教化”不够。
不同时空的汉越融合,形成不同民系(族群);不同时空的发展,形成各自经济文化的模式。靠“神话”自封“正统”、乱发怪论,是严重脱离实际的。
[ Last edited by 情系珠江 on 2004-7-18 at 13:24 ] haha,早年的台湾和广东都是中原发放犯人的地方,所以现在现在的说白话的广俯人和早期的台湾人都是他们和本地土著杂合的后代呀。哈哈哈哈 Posted by 情系珠江 at 2004-7-18 13:22
楼主年轻,历史、地理知识还是知道不多。
在中央集权国家,区域中心就是相对“正统”的文化,是历史上就具有绝对的强势的,广府文化的强势古已有之,不是今天才有。“客家”的宣传有许多夸大其词的东西。
历史上 ...
呵呵,说人家夸大其辞,其实那比得上阁下鼓吹广府神话的车大炮神功,佩服佩服!:D:D:D 客家文化在当今中国似乎已经不是主流的了,哪怕在两广或者福建,只是在台湾还可以,我们唯一残寸的差不多只有客家话了,这是必须承认的 广府人主要由早期移民与古越族杂处同化而成。广府民系文化特征以珠江三角洲最为突出,既有古南越遗传,更受中原汉文化哺育,又受西方文化及殖民地畸形经济因素影响,具有多元的层次和构成因素。[历来都是如实反映文化本源,而不是以假当真,泡沫满天飞,甚至自己把自己也搞迷糊了,以“神话”代替现实。--网虫声明:大括号内的此句,为情系珠江抛砖,属个人“砖论”,与原文无关。]
广府民系分布的地域西江、北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在广东是封建文化最早开发的地区。两宋以后,珠江三角洲的开发已初具规模,到了明代,是当时岭南著名的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顺德、南海、中山、番禺等地基塘农业驰名于世。多层次的农业经济架构,又有广州这个世界贸易大港为依托,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市场广阔,产销活跃。明代后期,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商品化倾向日渐明显,成为岭南最活跃、最具商品意识,因而最富有反传统精神的地区。广东近代工业的新兴产业,主要从19世纪末叶从珠江三角洲一带兴起。经济发达推动了文化的兴盛,珠江三角洲地区从宋代以来,人文兴旺,一直居于全省人才优势的地位。广府文化的中心城市广州,自古以来是广东乃至岭南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建筑、艺术、宗教、戏剧、音乐、文学、绘画、工艺、饮食、园林、风俗等各个文化领域,处处表现出悠久的历史渊源和鲜明的个性,给人以多层次、立体的和丰富的感受,使广府文化在广东各民系文化中占有优越的地位。
由于至少从汉代开始与海外文化的接触交流不断,故广府民系的人民,在三大民系中最具开放性,比较易于接受外来新事物,敢于吸收、摹仿和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将传统文化与之相互融合。广府人还具有敢于探索和尝试的拼搏精神,视野较为宽广,思路较为开阔,商品意识和价值观念较强,精明能干,善于计算,创造了珠江三角洲多元化农业商品经济,以广府人为主干的“广帮商人”清中期就已驰名全国。同时,也带来了投机性、市侩性的负面作用,以及较为浓厚的宿命观,如广府商家中普遍可见到供奉关公为财神,在穗港澳等地民间存在迷信命运,敬神奉鬼的风气。商品意识不仅弥漫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往往制约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目标,人们更多的是注重经济上的利益关系,民系中的内部凝聚力相对较弱。 Posted by 马可波罗 at 2004-7-18 15:31
客家文化在当今中国似乎已经不是主流的了,哪怕在两广或者福建,只是在台湾还可以,我们唯一残寸的差不多只有客家话了,这是必须承认的
这点没错,所以我们客家人更需要继续努力。 广府人是和古越(越南)人融合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