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陕西话的“下数”:
-----------------------------------
陕西日报2012年2月19日的文章
http://www.sxdaily.com.cn/data/wtxw/20120219_86147096_2.htm
“下数”乱谝
在关中道农村的方言里“下数”的“下”,不读xia(夏),而
读ha(哈)。有一句典型的说法:“老天爷下(夏)雨,下(夏)着
下(夏)着就下(哈)大了”。这是“下”字在方言中的两个发音。
“下数”,包含含意较多:一是指本事或技能。比方说,某某人
“有几下(哈)子呢”,明显带有褒奖口吻。二是指办事的计划性。
比方说,某某人“办事有下数”;或者指责毛头小伙“弄啥没下数”。
三是指礼数,不懂礼数或礼数不周,咱关中人就会说不懂“下数”。
四是指规矩等。
“下数”的前两层含意无须多说,重点是乱谝一下后几层意思。
咱首先谝谝“礼”,最早以国家法律形式固守下来的“礼”,应该是
周礼。三千多年前,周公用铭文将周礼公示天下,从居住、餐饮、着
装服饰、婚丧嫁娶、礼乐文化、墓地方位大小等各个方面和细节,做
了一整套完备的严格规制,要求子民不得僭越,如有违反视同“犯上”
,严惩不贷。从而,卓有成效地维护了周王朝八百多年统治,成为历
朝历代借鉴和效仿的基本礼数,进而影响到华夏民族的不同礼俗、礼
节、礼仪、礼教和礼制。
西周建都于关中道,周礼形成于斯地,因而关中道的人最讲礼数
和“下数”。比如,农村的喜事,如礼数不周,娘家人会迟迟不让新
娘出门;一对新人为双方长亲敬酒,因说话不周,酒未敬成,甚至被
掀翻了桌子。在农村的红事中,如确有缘由亲朋未来,主家尚可谅解。
而如有白事,即或仇人也得上门吊唁,讲的是仇家“一辈子宁可不见
面,而临死上门要看一看”这个“下数”,用意在于利用过白事吊唁
这个方式,化干戈为玉帛,为两个仇家奠定和解和好和睦相处的基础。
在亲戚关系中,如不懂“下数”,可能会生些口诽。在单位的工作细
节上,如不懂“下数”,轻则会生些尴尬,重则会影响职场生涯。智
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无论细心的或自身素质较
高的人,还是粗心的或不大讲究细节的人,都会遇到或看到自己认为
不懂“下数”的人和事。
其二,咱接着谝谝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指一定
的标准、法则或习惯。人类的天性是追求自由,但人类又是群居性动
物,不能游离于组织和群体生存,所以又不得不在许许多多的规矩下
生存。由此可见,自由是相对的,规矩是绝对的;所谓自由,仅仅是
受规矩制约的有限度的自由。千万不敢把组织看成“车马店”,没有
敬畏,没有自卑,没有羞耻,没有谦恭。否则,不懂“下数”,坏了
规矩,迟早总得付出或大或小的代价。
其三,谝谝常识和潜规则。面对知识爆炸式发展的数字化时代,
“隔行如隔山”。每一个人总有涉猎不到的常识,千万不可“创意”
装懂。否则就是不懂“下数”。在2012年的龙年春晚,“央视一姐”,
用自己的认知,煞有介事地讲解了“竹报平安”的含意,让有文化的
华人大跌眼镜。很多时候,有的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低看
了别人的高尚人品,实在是不懂“下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
倘若要想获得成功,或者追求高品位的人生境界,就不能不自省自警
自身的细节和“下数”。
现实中,我也不懂“下数”,曾多次闹些笑话。一是对批评和议
论,我都心存感激,因为这是为咱好。二是“下数”和细节的根,是
文化和修行。三是乡党你要想更大的发展,给你推荐十七届六中全会
决定、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钱文忠的《解读弟子规》、金正
昆的《商务礼仪》。你看了,一定会比我有更深的感受。
(苏官虎)
-------------------------------------------------------------------
这个“下数”与客家话的意义有相通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