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ugang

锦田屏山邓族见证香港客家人千年“智慧”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7 10: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的姓氏历经数千年,很难说每家的姓氏都是千年一脉,中国民间一直流行修家谱以明示家族关系。一项科学研究表明,只需检测一下人们的“姓氏基因”,就可以知道两个同姓的人是否同宗。

  据多年从事姓氏与基因方面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袁义达介绍,由于人们姓氏的传递方式与人类Y染色体的遗传方式十分相似,都是以父传子的垂直方式世代相传。因此,姓氏可以看成人类Y染色体上的一个特殊遗传位点,每一种姓氏则相当于这个遗传点位上的一种等位基因,这就是“姓氏基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国家,大约在5000年前的伏羲氏时代,姓就被定为世袭,由父系传递。姓氏以其特殊的血缘文化,不仅记录了中国人5000年父系社会的进化史,同时也记录了代表男性遗传Y染色体的近5000年的进化史。

(转载自中华隆取名网http://www.qihaoming.com.cn,请保留此标记。)  通过对中国宋、元、明和当代四个历史时期的100个常见姓氏的分布进行研究,袁义达发现,中国100个常见姓氏在四个朝代的排列序号分布曲线吻合十分一致,从而证明1000年来中国人的姓氏传递是连续和稳定的,中国人的‘姓氏基因’是存在的。

  此外,袁义达还将十几年收集的上百万份不同姓氏的中国人血型数据,以及酶、蛋白质等遗传标记的数据,经计算机聚类系统分析后发现,不同人群血样中的血型、酶、蛋白质等遗传标记的区域分布,和人们姓氏的区域分布之间存在高度一致,也再一次说明中国人的“姓氏基因”传递的稳定性。

  根据以上的研究,袁义达提出,如果科学家掌握了姓氏与基因的关系,查一查Y染色体上的基因,就可以辨别同姓的人是否出自同一血脉。“姓氏基因”可以帮助中国人寻根问祖。

  


您可以访问中华隆取名网(www.qihaoming.com.cn)查看更多与本文《姓氏基因寻根问祖》相关的文章。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7 10: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2-17 20:18 编辑

族譜是層層血緣關係的載體,這個項目是對傳統家譜很好的補充。”寧化縣客家研究會副會長余保雲認為。寧化是客家早期聚散中心,修族譜時間早且密度高。去年3月,應上杭縣客家族譜館邀請,寧化縣選送了26個姓氏的族譜到臺灣參展。今年5月,寧化又選送4個姓氏的族譜參加閩臺宗親交流和姓氏族譜展。余保雲認為,如果傳統家譜研究與基因族譜結合起來,會讓更多的臺灣客家人在寧化找到祖先。

  目前,項目組已在寧化118個客家姓氏中收集了樣品,首期已收集336份基因樣本。孫朝輝説,他們不收集任何個人隱私資訊,樣品僅用於基因家譜分析,不會提供給第三方或用於別的目的。眼下,公司正在進行檢測。明年初,科研人員通過遺傳學分析,將建立數據庫供參與者查詢家譜檢測結果。

  孫朝輝的夢想是,讓更多的人了解這個項目,建立一個高精度的客家人基因族譜。目前,他正與美國的公司比較基因家譜檢測結果。“希望能讓更多別的地區的人來參與,比如廣東、臺灣,這樣就可以更好地證明客家人之間牢牢的血脈聯繫。”孫朝輝説。(劉才恒 張林勇)
期盼建立高精度客家人基因族譜
通過基因族譜,可以確定寧化孫坑的孫家同廣東中山的孫中山先生的家族是怎樣的家族聯繫。”項目啟動儀式上,孫朝輝向來賓解釋説。祭祖大典期間,不少客人對客家基因族譜很感興趣。臺灣3位劉姓賓客得知有基因族譜後,高興地説:“有了基因族譜,就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族譜上沒記載的大陸親人了。”
  “族譜是層層血緣關係的載體,這個項目是對傳統家譜很好的補充。”寧化縣客家研究會副會長余保雲認為。寧化是客家早期聚散中心,修族譜時間早且密度高。去年3月,應上杭縣客家族譜館邀請,寧化縣選送了26個姓氏的族譜到臺灣參展。今年5月,寧化又選送4個姓氏的族譜參加閩臺宗親交流和姓氏族譜展。余保雲認為,如果傳統家譜研究與基因族譜結合起來,會讓更多的臺灣客家人在寧化找到祖先。
  目前,項目組已在寧化118個客家姓氏中收集了樣品,首期已收集336份基因樣本。孫朝輝説,他們不收集任何個人隱私資訊,樣品僅用於基因家譜分析,不會提供給第三方或用於別的目的。眼下,公司正在進行檢測。明年初,科研人員通過遺傳學分析,將建立數據庫供參與者查詢家譜檢測結果。
  孫朝輝的夢想是,讓更多的人了解這個項目,建立一個高精度的客家人基因族譜。目前,他正與美國的公司比較基因家譜檢測結果。“希望能讓更多別的地區的人來參與,比如廣東、臺灣,這樣就可以更好地證明客家人之間牢牢的血脈聯繫。”孫朝輝説。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7 11: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地区是肝癌,地贫高发区。过去学者做的数据,肝癌发病率跟河南固始一带差不多,而地贫发病率跟台湾高山祖相近。有记载,今天河南固始一带居民是明代赣北移民后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祖谱很多都记载先祖从珠玑巷搬出。本人上学时几位历史老师是说白话广东人,民国年代出生,有的上过师塾,有的接受民国年代教育,他们的老师应该是清末的广东读书人。在谈到五胡乱华,东夷,西戎,北狄,南蛮,他们都说我们广东人的祖先是南蛮,受到中原文化才教化。当然,今天考古发现,几千年前,广东文化一点不比中原落后,但中原人善战,南方人最终给中原人同化。也许当年在同化过程中,南方人的男性统统给赶走?不清楚粤东客家地区和潮州地区会不会说自己祖先是南蛮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7 11: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wugang 发表于 2012-2-17 10:19
回复 29# 情系珠江 的帖子
我相信歷史記載,但是我更相信科學證據-秦征嶺南是中原漢族第一次大南遷而且是一 ...

不是“大批将士”。赵佗所率为小部队,翻越山岭,走捷径,在龙川一带安营扎寨,周围是越族围困。号称五十万大军的是另一支由西江进入的,先是军职较低的屠睢,全军覆没,继而是任嚣,孤军深入到广州,占据西江沿岸城市到广州一带,逐渐沿鉴江等多个地域拓展。今天的粤语区基本与当年秦军进军路线吻合。从人口比例来看,越族人口远超汉族人口,后来大量汉化而已,包括山区越族的汉化。赵佗先是自身越化来促进汉越融合,继而趁任嚣病重夺取广州军政大权,进而一广州的南海郡为基地,率这边的越汉联合大军攻陷桂林郡和象郡,建立南越国。南越国的主体民族就是越族。赵佗就是越族酋长的装束,当然汉文化始终占优,逐渐同化越族,形成民族融合。汉武帝灭掉南越国以后,强迫移民,也很有限,网络可以查到资料。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7 12: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wugang 发表于 2012-2-16 13:06
回复 23# hd136302 的帖子
英語  TH  發音,舌頭在上下齒中間,像大舌頭在說話的音,台山話的死和四就是咬 ...

原来是舌尖前清边擦音,我开始就怀疑是这个了。我本人就是说这类音,我一般将其记为sl。
四sli 西sli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3 16: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搞笑了,客家人竟可以跳过江西进入广东
赣语是后来南迁的北方移民形成的又一方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21: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4-8 22:07 编辑


邓文蔚,字豹生,号泉庵,清代第一位香港进士。邓文蔚是锦田邓氏屏山房后人,顺治十四年(1657年)中举。康熙廿四年(1685年)乙丑科陆肯堂榜第三甲进士,乡试中举后,北上应考落弟,回到家乡陶情山水间二十多年。壬戌年(1682年),再次上京,在冠军将军倪公家中授馆,所著《燕台新艺》得到蔡升元欣赏作序,并为之印刷刊行。 3年后中进士,授浙江衢州府龙游县知县
邓文蔚葬于元朗一风水穴「獭地陇」沿锦田锦河路直行,过井坑到八乡路回旋处,想不到在高架天桥下,便是邓氏著名人物龙游尹泉庵邓文蔚风水穴,土名「獭地陇」。邓文蔚,顺治14年(1657)举人,康熙24年(1685)考中进士,后来分派到浙江省龙游县做县官,告老还乡做绅士,倡议建成元朗旧墟,并建大王古庙。右西边围,左南边围,而墟居其中。他也是元朗附近开枝散叶的邓氏开山祖。现时在锦田祠堂村有龙游尹泉庵邓公祠,为锦田邓氏四间祠堂之一,又名光裕堂,是纪念外号泉庵并曾任龙游县知县的邓文尉。祠堂建于1770年,并曾在1977年作出修葺。


陸肯堂(1650年-1696年),字邃升,又字澹成。江南长洲(今江蘇苏州)人。
生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出任江西乡试主考官,官至侍读学士。卒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8 23: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skc 发表于 2012-2-14 15:24
对。但在新界,围头人和客家人身份不大明显。很少人说围头话,也很少人说客家话,都说白话。记忆中,邓达智 ...

邓达智是锦田屏山客家人

客家人鄧達智家傳美味秘方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NKiIj8liQg

屏山貴族鄧達智 解說祖屋氣派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j4fRxKS4QI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 03: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1 18: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