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怡保客 于 2012-2-23 03:55 编辑
chuntse 发表于 2012-2-23 01:28
@怡保客
我一直不執著那個聲調,是另外一位先生。
我相信現在的字是古時不同方言造字之集合。如果你想尋本 ...
算了算了,这是我最后一次解说。
亡和吾基本说的通,可以略过。
"谔平声"这个现象体说明你不了解韵书。古人所谓入声是韵尾造成的声调短促,谔是入声字(-k),古人不会把韵母收-p,-t,-k的字说成平声的。如果有完全了解韵书、韵图,就会知道古人当时是把-m/-p、-n/-t、-ng/-k分别收入同一个摄(如am和ap,an和at,ang和ak,你试试发这三个音就知道古人的道理)。"谔”与“刚”字古人收宕摄,所以"谔平声"的意思是读宕摄(以谔字作代表)平声。
白话的ngok很值得探讨(或许是古音),但是"谔平声"显然解释不通,除非当时的记载是“五刚切,音谔”那就不同了。
上古汉语也是建立在几个假设上,仅供参考,但事实上解释很多本字问题,客家话的ngai也是如此。古代方言当然存在,但古书亦有记载周代的通语——雅言,所以不能全盘否定上古汉语的存在的。
至于“语”和“话”,除了意思相近,我实在想不通怎么把两者归类成同一个读音。
“王”为什么反切上字是“于”,是因为两者都是云母字,类似的解释我已经说过了,自己去理解吧。
总的来说,汉字除了意思在变,读音也一直在变。形声反切古义的方式当然是正确的,但是你有时却因为不了解以至忽略了一些细节(可能你也不想去了解吧)。
这帖子你看了就算,不需要刻意回复了(事实上好像是我在跟你的帖子,真不好意思)。有什么言语不当的地方,就在此向你致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