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1-21 23: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2345 于 2011-1-21 23:38 编辑
客家人在演唱方面无疑要向特色方面靠近,才能取胜.不与青藏比高,不与草原比远.,也不与秦淮河比软.所以我说,山水才是一切艺术的灵魂.新中国以来,大陆客家人两位较成功的歌唱家.一是罗天婵,她的成功一半依赖他的天赋,二是叶佩英,她则是靠苦练和机遇.
客家人在音乐创作方面,也有一些杰出的人才,但有些人才总是与车祸有关,真是天妒客家.可惜的是有三首取材于客家的经典,不是出自客家人手,这可能是对象距离在作怪.
罗大佑说,我要创作客家歌曲,必须把客家流在血液里.本人并不同意这样的观点.
周杰伦背后的那位叫方文山的,可能是位客家人,我最近才注意到他,他的创作情况已应证了我前面提到的一些观点.在他许多优秀作品中,刻意的韵还是多了,露出了做作,还是没有回避M,N.而独独<<千里之外>>为何能脱颖而出,傲立群芳,就是这个道理.方文山是一位非常杰出的人才,如果能回避一些问题,如平仄韵在愁喜意境的运用.应该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分解和翻新古诗词,对"字"的运用,有一定文化规律性.
客家民歌要出头,必须突破电影<<刘三姐>>带来的审美效果.只有认识了<<刘三姐>>这样的经典,你才有突破的方向.连突破的方向找不到,客家民歌只能永远在他人的阴影下生存.刘晓庆说,她黄大姐只演了一部电影,就够吃三辈子.这从另一方面说明这部电影的经典意义.我不想更深入讨论这部电影与客家民歌的关系,我只想引用一位海南文化人的话:海南民歌不能出头,因为有一位客家人叫黄遵宪.细心的聪明人应该从中发现这样的文化关系.可见,没有人才,没有投资,客家民歌是很难很难出头的.那叫张艺谋的确是天才,因为他发现了这座文化大山.虽有人才,袋子也有银两,就试图去征服.但我想,经典需要时代配合默契.值得注意的是,<<刘三姐>>是以优美的山水为她背书的.
客家民歌有一种特别的修辞,是其它南方民歌没有的,必须承前启后,这就留给聪明人去发现去运用.
"直下三千尺,银河落九天",平心而论,此样的句子也太普遍了吧,对不起,又打了仙人一棍.所以,歌词的创作,力求回避前五种常用的修辞.啥夸张、比喻,最是俗不可耐。
欣赏一下周立波的骂人手法:
你喜不喜欢和天天写检举信的人交朋友?
周立波的骂比冯小刚骂人为“孙子”的,艺术得多了,那落水狗的经典骂法就是泼妇式的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