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8-11 20: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城堡”现身河源古村落(组图)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wh/200908110074.asp-来源:南方日报2009-08-11
兴井村客家方围屋远景。
客家方围屋青石门框嵌青石匾“颖川旧家”四个楷字。
谦光楼内石雕精美。
近日,位于粤东九连山区内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古村落,引发了国家文物局有关方面的重视。记者获悉,这个古村落位于河源市和平县兴井村,在不足两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一个聚集了清代至民国时期罕见的古建筑群落。近日,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广东省文物局由局长龙家有带队,专门派出一支专家考察队,近日完成了对这处古村落的考察鉴定。
经省文物局古建筑专家认定:兴井村古建筑群保存了从清代至民国时期的24座客家方围屋,密集程度在广东省内乃至国内都属罕见。而此前,中国博物馆学会会长、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专程到兴井村考察,并作出了“可与开平碉楼相媲美”的评价。
昨天,省文物局专家向记者独家披露了对河源兴井村古建筑群的“考察报告”,并透露,这里汇集的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古代民居,是受客家、广府、潮汕文化多元影响形成的独一无二的客家风格方围屋,在广东乃至全国都具有独特性。对于这一鲜有媒体曝光的神秘古村落,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文物价值:独一无二的客家城堡
“客家围屋并不少见,但在方圆不足两公里的范围内,兴井村古建筑群保存了从清代至民国时期的24座客家方围屋,密集程度在岭南是绝无仅有的。”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博士曹劲,用“震撼”来形容第一次见到兴井村古建筑群时的感受。与常见的客家围屋圆形结构不同,兴井村古建筑群都是方形围屋,外部高墙合围,有的东西长近200米,看上去就像一座座坚实的城堡。
“这些客家方围屋气势宏大,平面呈四方形,一般均高达10米,外墙不设窗户,只设狭窄的枪眼和瞭望孔。占地阔绰,每座占地1000平方米至3000平方米不等。”曹劲介绍说,由于明清和民国时期土匪流寇较多,且宗族械斗也时有发生,当地人修建了这种易守难攻的围屋,俨然一座固若金汤的小型城堡:大门和侧门都异常坚固,围墙厚近1米,门外还用粗达10厘米的铁闩加固,防御性能极好。围内房屋众多,房间、仓库、厨房、厕所一应俱全,天井里还建有水井,四角楼兼修有碉楼。
步入这些巨大的客家城堡,处处可见雕梁画栋。曹劲介绍说,一般的客家围屋内部装饰和木雕、石雕比较粗粝,但兴井村客家房屋内装潢精美,“显然是受到了广府以及潮汕精致文化的影响”。随行的专家在这些客家方屋的屋脊上找到了类似潮州金漆木雕的精美装饰。
“从地面上的柱础到屋脊上的金枋脊枋,做间隔用的屏风或是装饰用的雀替,处处使用镂雕、浮雕、圆雕,瑞兽麒麟、梅兰菊竹,表面所镀金漆,虽经数百年光阴侵蚀,至今仍金碧辉煌。”曹劲说,兴井村客家方屋内的装饰文化味非常浓郁,堪称客家民居里罕见的建筑奇葩。
耐人寻味的是,这些巨大围屋一方面非常注重风水,围屋内不少门的位置和方向都很奇特;另一方面又糅入了西洋风格,中轴线祠堂两旁的横屋有西式走廊和栏杆。“这样杂糅了多种文化元素的古代民居建筑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不多见。”曹劲说。
历史价值:屋主是身世显赫儒商
去年9月,几乎在被遗漏的情况下,兴井村被省文联、省民协认定为首批27个广东省古村落之一。当时赴实地考察的广东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梁文伟回忆说,“省内专家都是第一次到河源兴井村,那里客家方围屋的许多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对比开平碉楼,感觉它似乎更有文化味,显示了屋主文化修养不凡。”
这些客家围屋的每座角楼,大多以“大夫第”命名,各楼另有别名称谓,如新朝议第、老朝议第、美尽东南、颖川旧家、司马第等。以代表性的“颖川旧家”为例,屋主陈履中生前曾长期担任民国时期的广东省议会议员。他的宅第内处处尽显文化味,“颖川旧家”匾额上的4个大字就是由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谭泽闿所写———他是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牌匾的书写人。陈履中的宅第里还能见到屋主的自勉词语,厅中槅门、屏风隔扇上分别题有“公忠报国”、“勤俭持家”、“孝友传家”这样的语句。
曹劲告诉记者,和平县是京九铁路南下入粤的第一县,历史上曾经是粤东经济发达的地带。“清代到民国,这里出了许多做典当生意的大老板,他们在故土修建了大宅,这些方形围屋的设计饱含了许多文化因素,因为本地曾是有名的文化之乡,出过许多进士举人,屋内许多摆件透着客家儒商的世界观。”以谦光楼为例,屋内屏风和隔扇上分别书有“是亦为政”、“克和阙中”、“西焕长庚”、“兰桂腾芳”等词语,传达屋主的儒商理念。
梁文伟介绍说,这些外表恢宏内在精美的客家方围屋,不少已经改革了传统的“四点金”式围屋,防御性能已减弱,注重美观和文化内涵。“它们是研究清代及民国粤东北山区客家儒商经商史与生活史的标本。”
保护危机:围屋内精美雕刻被偷
常年地处粤赣边境的九连山区,兴井村客家方围屋的价值并未得到充分认识,而如今它正面临被偷盗破坏的危险。和平县文广新局副局长黄育文介绍说,由于这些围屋内的金器雕刻金碧辉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经常有人偷偷将容易拆除的构件偷走,其中“中宪第”屋内所有的屏风都被卖掉,卖来的钱竟然被村民做成了桌椅公用。现在除了三角楼、宣仪第外,差不多所有围屋内的精美雕刻都已或多或少被偷。
薰南楼在几年前突然失火,内部结构全部烧光,2000余平方米的精美建筑只剩下外墙。谦光楼东侧外横屋也因失火被烧毁。“现在不少围屋岌岌可危,屋内杂草丛生,瓦面大量腐朽掉落。需要整修。一些围屋竟变成了村民的养鸡场,破坏比较严重。有些围屋还堆放柴草杂物,很容易引起火灾。”曹劲说。
更令人担心的是,由于这些客家方围屋已不能居住,不少村民开始在周边修建小洋房。“有的农民房紧贴着围屋墙壁兴建,对这些围屋本体以及整个景观造成了威胁。”
曹劲告诉记者,根据7月的考察,省文物局已于近日完成一份《广东省和平县林寨镇兴井村古民居群考察意见》,提出应该“尽快制定兴井村古建筑群的专项保护规划”,并且“申请省文物保护资金”紧急对濒危的围屋进行抢修。据透露,如今兴井村客家方围屋已经加紧申报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概年底会出结果。这意味着,被蒙尘多年的兴井村客家方围屋将搭上明年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快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