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自商務印書館出版 粵語壯傣語問題 惠州話系屬考-劉叔新
※請嚴教授或本社區對惠州話較為了解的朋友 能夠說出您的不同意見 謝謝!
在東江流域首邑惠州市,主要流行著兩种方言,一是客家話,一是和它相對的所謂本地話。這后一种方言通稱為惠州話,是世居本城的大多數居民所操用的母語。近40-50年以來,惠州話使用人數雖然不減,但是占惠州城總數的比例有日益下降的趨勢。
惠州話雖然在惠州市外有几個可以看出地方變异的零星支派,如惠陽縣的水口話
、橫瀝話,但自身早已受到周圍農村地帶的客家話的包圍,流行地區只局限于市內。而今天,就是在惠州市內,惠州話也逐漸失去其早先作為机關、學校通用語的地位,由當地客家話取代之。
<漢語方言概要>把粵方言分為粵海系、欽廉系、高雷系、四邑系、桂南系,從分布的范圍看來,包括惠州在內的東江中、上游地帶被排除在粵方言分布之外,被看成客家方言的地區。這是有代表性的一般看法。<漢語方言概要>雖然沒有提到惠州話,但指出惠州是客家先民第二次遷徙時最遠到達地。這似乎給惠州話同客家方言的系屬聯系提供了某种設想。
近來,有學者論定惠州話是一种客家方言。在語音方面,一位論者所舉列惠州話与客家話同、与粵語不同之處,實際上參有适足表明同于粵語而异于客家話的重要事實(如有撮口呼);而所列舉的惠州話和粵語相同而与客家話不同之處,卻未免簡略不全。另一位論者所舉惠州話具有客家話語音基本特征共9個,其實只有4個能夠成立;其余几個「特征」或為粵語所同樣具有,或許客并非一致,或很少語音特征的意義。在詞匯方面,一位論者所制的「詞匯對照表」僅列舉59個詞語看來,數量太少,似不能像論者所說的据以「看出惠州和廣州、梅縣詞匯异同的大致情況」。問題還在于,即便就這59個詞語來看,惠州話或相近于廣州話(粵語的代表)而大异于梅縣話(客家話代表)的,其實占了大多數;真正与梅近同而异于廣的只占很小的比例。另一論者列舉的惠州話和廣州話相同的詞僅只13個,和實際的數量相距太遠,据以得出的「各類詞和客家方言相同的還是比較多」的結論,未免有武斷之嫌。
從這樣情況看來,把惠州話判斷為一种客家方言,不能不令人感到缺乏足夠的根据。這种判斷一般難以為惠州本地人及許多客家人所接受,并不是偶然的。使用惠州話的人都否認使用母語的客家性質,在習慣觀念上都把惠州話看作本地話,看作世世代代的鄉土語言,同當地「外來的」客家話不僅絕不類同,而且對立。
不過,惠州話确實有一些地方接近于客家方言;而同時,它与鄰近的粵方言又有頗多相近之處。反過來看,惠州話既与粵方言有一定距离,又同客家話存在明顯的差异。至于滲入到惠州地區的福佬話(潮汕方言),惠州話是同它相距很遠的。因此理論上說,惠州話的系屬可以是下列三种可能情況之一:客家方言的一個分支;粵方言的一個分支;既不屬客家方言,也不屬粵方言,是同這兩大方言平行成的或介乎于其間的一种獨立的方言。哪一种可能的情況符合客觀現實,只有通過考察和研究才能确定。
由于整個東江中、上游域出了惠州、惠陽之外,其他各縣市博羅、惠東、河源、龍門、紫金、龍川、和平、連平等在不同程度上保有存著各自的「本地話」,這些土語地理上比較靠近惠州的又同惠州話十分相似,隔得較遠的也相當接近,而且它們和惠州話一樣地都已分別陷入客家話包圍,處于孤立殘存的境地。因而先研究東江中、上游域土語群中使用人口最多(約6万左右)、最有代表性的惠州話,最有代表性的惠州話,特別是首先弄清其親屬,以作為研究和「搶救」這整個土語群的突破口,顯然极有必要。
[ 本帖最后由 ALIN 于 2006-10-9 19:0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