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shlzy

客家百家姓源流世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4 19: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看了严老师的贴,觉得很好,希望能得到“黎氏”更进一步的资料,谢谢严老师再此!!
我的邮箱:libaishu123@163.com
不胜感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2 12: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求福建武平十方蔡氏和福建长汀县河田镇蔡坊村、南段村,南山镇南山村、蔡屋村蔡氏等地蔡姓最新人口数据统计资料,感激万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6 15:5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斑竹有没有 杨氏 的  谢谢!!lingeng27@163.co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7 23: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看了严老师的贴,觉得很好,希望能得到" 郭氏“更进一步的资料,真诚感谢。
请email 到:quachhuemy@yahoo.co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29 21: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授,有不有客家林姓的情况不?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29 22: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Posted by shlzy at 2003-8-16 18:35
闽林世系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29 22: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19947 RE:客家百家姓源流世考(2003-8-16 18:35)
--------------------------------------------------------------------------------
闽林世系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31 21: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谭氏当然有客家人.我在海南工作时,有好几位工程师都姓谭...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31 2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谭氏渊源

(转贴)谭 氏 渊源
    谭永宏撰文 谭朝敦整理
    “谭”,在古代,属于姬姓的一支。周文王的一个后裔,受封于“谭”(即现在山东省济南市龙山镇东北)这个地方,建立了一个诸侯国:谭国。
    公元前698年,和谭国邻近的大国齐的国君齐喜公死了,由他的长子齐襄公继承君位。齐襄公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即以后的齐桓公)都逃跑到国外避难。当公子小白路经谭国的时候,谭君对他很冷淡,没有接待他。公元前685年,齐国的大夫高奚派人从莒国把公子小白迎回齐国当国君,这便是齐桓公。齐桓公即位的时候,谭国没有派遣使者去祝贺,引起齐桓公的不满。于公元前684年派兵把谭国灭了。谭君逃到莒国(现在山东莒县)去,他的后人就“以国为姓”,称作谭氏。
    原始谭氏远祖讳虢号征音翁,自东周列国时辅齐为太史,居于弘农都,称为弘农齐郡,配毛氏淑人,生二子,长滕,次昭。传至十六世,(即唐朝)十六世祖讳世绩,号彦威,是大唐吏科都给事,由湖南长沙湘谭县徙居于江西虔州,大宋乾德年间,陈桥兵变,宏轶翁与妣由江西虔州西后村,迁入广东南雄府始兴县珠玑巷居住。翁为入粤始祖,讳虔,字崇纪,号宏轶,宋建隆资政大夫吏部侍郎,迁刑部尚书,加封三千岁,生二子,长子洪翁,次子瀚翁。
虔翁祠建于广州城隍庙后街旧仓巷口(即今越华路)。清乾隆年间,幸庄、有恭取回重修宏轶书舍,设立“光裕堂。”抗日期间(民国二十七年五月间)遭日机空袭,全座荡然无存。另有谭氏宗祠建于禅山沙仔尾宝山铺。
二世伯祖讳洪翁,字文彦(叠山),号少参,宋庆历间登进士承务郎,任广东儒学提举。配曾氏,生一子,讳嘉言,字芝水,号知美,宋熙宁间登进士,特授博士。
二世祖讳瀚翁,字文江(美水),号少浩,宋资政大夫吏部侍郎,配关氏,诰封二品夫人。生一子,讳伯仓。瀚翁坟葬于广州白云山,祠建于台山城龙藏里,立“思源堂”。
三世祖讳伯仓,原名焕,字云扶,号松雪。宋乾道年间中经元连捷进士,特授资政大夫吏部侍郎,迁刑部尚书,恩荣九锡,诰封三代。配张氏,生八子,皆为大夫。伯仓太祖谭氏大宗祠于清道光二十九年七月建在金鱼塘分府衙门。
四世祖朝安太祖祠建在广州市小马站,创于清道光十五年三月初十。朝安生三子。
四世祖朝政居番禺县小龙村;朝瑞居高要县;朝用居乐昌县平浦;朝贵居东莞县;朝贤居阳江县雅韶村。
五世祖达翁,字廷显,号待聘,奉议大夫,配何氏,生六子。
五世惟曰居高明县;琰翁居长沙;瑶翁居阳春。
六世祖慕凌太祖祠于清雍正十一年建在新会城金紫街。
十世兴龙居恩平县吴德,起龙居新会县城西门,显龙居中山县小榄镇。
六世祖慕凌公又是四邑之始祖。公乃五世祖达翁之四房遗烈翁之后裔。公初居新会县古冈州,随迁白龙池。慕凌公传至七代裔孙子政公,原居新会东门,后迁炎洞村,生三子,长子茂义择里而居。
茂义公又生三子:德官、德秀、德宝。翁与三子由炎洞村迁入新宁(即今台山市)境内濠冲墟。
茂义翁是迁台山之始祖,一直在台山繁衍后代,传至十二世在台山县境建立几个祖祠:“子政太祖祠”建在台城仓盈路(今健康路);“茂义祖祠”建在大江区濠冲堡。十四世“德官祖祠”建在台山白水游鱼村,坟在涨村;“元实祖祠”建在台山白水仓前村。
五世远翁居海宴。十世希颜居水口、松朗、长塘、新会南门、凌冲;希孟居白水、广海。十一世祖康宁,号雪岛,配姜氏生七子,分居台城南门、温边、洗布山,分支居横湖、香头坟。十二世色麟居塔脚;天麟居白水。十四世德官翁,裔居游鱼、仓前、琴古、三合白石塘、南山、南蛇、黑石塘、下秀墩等地。十四世祖德彦翁,裔居台城西门、谭屋、南门正街。十四祖德实翁裔居来安市、南门五福里、上泽七角、牛眠塘、墩寨、谭屋人形山、广海望洞、下川、镇口、沙江头等地方。十七世仲严。廿一世尔掭,生四子:昌惟、昌蕃、昌立、昌贺。廿三世是友山、友恭(现附城镇元山仔建有友恭谭公祠,即昌蕃学校)廿三世友恭公生五子:延饶、延纲、延康、延琚、延会。延饶翁生二子:即廿五世嗣炳、嗣焕(分居元山仔、潮盛、潮阳、潮安、张边等),廿六世是铨捷、捷骥,廿七世是开榻、开轸等,廿八世是文字派。
十二世祖天麟翁为台城谭氏始祖,天麟翁生四子:德瑞、德常、德超、德琼。德瑞翁子孙分居北闸、书坑、月山、圆坑、联安里等地,立祠在书坑村。德常翁子孙现居河北乡新村咀、大安、仁安、常安、白水旧村、石仔路、坑尾、游鱼、大岭厚、湖边为多。德超翁,名为慕景公,原住坡厚村,为了耕种利便后迁筋坑常兴村开枝长叶。
为纪念祖先,后人曾在台城龙藏里(今为环城西路)立“天麟谭公祠”奉祀,该祠堂解放前为育英学校小学部课室,一九五二年因残旧拆建为台山县展览馆,育英中学复校后,因校舍不敷应用,於一九九O年拆除新建一幢雄伟壮观共高五层之台山育英中学教学楼,并於同年十月份剪彩,交付使用。若以广东宏轶始祖为第一世,延至第十二世,其字派不详。若以天麟为第一世,相加本身所属何字派,便知自身属第几代。字派联曰:“尔昌友延嗣,捷开文裔光,宗传世泽远;晋本立道隆,积善家国重,学业广成芳。
宋末,四世朝安翁随尚书罗贵避乱迁南雄珠玑巷。因宋帝失妃事,走难南下广州,居旧仓巷宏秩公谭公祠原址。配徐氏,生达、远、逵三子。因避兵乱,奔走南下。达翁迁开平龙圹,后迁台山白水。远翁迁新会白龙池,后迁台山端芳,再迁海宴小担,为海宴族之始祖。逵翁迁阳江雅韶。从此,朝安翁之后代蕃衍,分布于四邑两阳各地。
海宴谭族之始祖乃五世远翁,行二,号廷田。由台山端芬迁到海宴小担旧村立交椅村开族。大力发展海宴沿海渔盐实业,积资巨万。以三千两白银献京都授盐课提举员外衔。配朱氏,生玩、琰二子。在小担村建有廷田谭公祠。玩翁配邓氏,生三子二女。长子伟翁,次子倬翁,三子侯翁,四女名不详适容姓,五女名韶,适赵亦是堂,未婚夫死守节终生,人称贞女谭韶五娘。伟翁、倬翁居小担旧村,子孙蕃衍,在立交椅村前沙仑立新村,即今小担村。侯翁于明初由小担迁小芰荷村,为小芰荷谭族之始祖,建有侯翁谭公祠。侧祠供祀韶五娘。
七世伟翁配苏氏,生宪文、宪武二子。宪文翁配赵氏,生监之,择倬翁之曾孙骐入继。开缘葆、梅主两房。缘葆房迁奇猷(小部分在小担),为远翁祖之长嫡。宪武翁配何氏,生立之、兴之、益之、成之五子,均无孙,先后择倬翁之曾、玄孙入继。传至立之翁之玄孙第十三世康成翁迁居丹堂北头村山园,为丹堂谭族之始祖,在北头村建有康成谭公祠,早已倒塌。康成翁配彭氏,生一子绍康。绍康翁配巫氏,生玉生、乾护二子。其后裔分居丹堂北头、南头及沙边各村。北头建有玉生谭公祠,已倒塌;文煜房还建有谭文煜学堂。南头建有乾护谭公祠、梅庄谭公祠、宗盛房还建有宗盛谭公祯,后座已倒塌。
现在分布在海宴的谭族,绝大部分是远翁之后裔,有小部分是从开平、新会、阳江等地迁来的达翁和逵翁的后裔。据九O年不完全统计,海宴(含上下川)谭族共有2368户,9600多人,是海宴大姓族之一。至于分居海外及已迁出在国内谋生的估计也不下四千人之多。
究竟海宴谭族之分布情况如何?字派怎样?现简介如下:
小担村谭族:主要属伟翁、倬翁之后裔及部分侯翁后裔。现有300多户,1400多人。其他系字派诗曰:“君任乾纲重,臣寅坤德宏;时清世道泰,运显祚昌隆”。长沙子桐翁续新班派诗曰:“传家照礼义,华国焕文章;裕后鸿恩普,治谋燕翼长。”奇猷村谭族:属远翁祖之长嫡子孙。其字派与小担村字派相同。现有70多户,300多人。
北头村谭族:绝大部分是伟翁世系康成祖房及牛栏房之后裔。其字派与小担字派相同。还有部分是从新会迁来南头再迁来的宗盛房后裔,其字派诗曰:“国安肇鸿业,家齐隆帝基;文运宏开显,姓名远播扬”。现有300户,1300多人。
南头村谭族:大部分是康成祖后裔。其字派与小担、北头字派相同。另一部分是由新会迁来的宗盛房的后裔,其字派与北头宗盛房字派相同。现有200户,900多人。
小芰荷谭族:属侯翁祖后裔。字派与小担、北头字派相同。现有70户,近1000人。
凌冲村谭族:属达翁祖世系,由新会凌冲迁来。现有250户,1150人。其字派分为三种:彦实祖字派是:“仲德茂家昌,仁昭时耀义,立世光承基缵绪,嗣美扬芳,福隆祚永,庆厚胤长”。伯良祖字派是:“本发苍峰,忠厚宏开,大业名扬,华殿显承,绍述鸿猷。”后到凌冲定居的二十户的字派是:“经纶兴美孙,猷衍庆祥光;济礼传芳宗,泽延流永远”。
仑定村谭族:一部分是由新会迁来的达翁世系的冲耀祖房后裔,字派与凌冲彦实房字派相同。一部分是由阳江雅韶迁来的逵翁世系的寅光祖房后裔,字派是:“寅锡卿相荣世泽,广传宗德达贤良。”另一部分是由开平长沙迁来的远翁世系的仲和祖房后裔,字派是与小担字派相同。现在三房共近100户,400人。仑定村建有谭公祠。
南阳里(牛轭墩)谭族:是由开平长沙迁来的远翁世系的老二房琰翁祖之后裔,入迁田二芝堂范围。字派与小担相同。现有136户,600人。
西昌里(寨仔)谭族:琰翁祖后裔,由开平长沙迁来,字派与小担字派相同。现有136户,600人。
沙边村谭族:是北头山园乾护房及南头宗盛房分支出来的,其字派分别与乾护及宗盛房的字派相同。现有10多户,50多人。
沙桥村谭族:是小担一诚房支下,字派与小担相同。现有36户,近200人。
海宴街谭族:共有14户,100人。其中十一户由三水迁来西新里的远翁世系的巨恒祖房后裔,字派与小担相同。另三户由三水迁来的达翁世系的后裔。
上下川谭族:一部分属远翁世系的牛栏房后裔,字派与小担相同。另一部分是在下川岛川东村开族的属达翁世系的耕隐祖后裔,其宗派是:“捷开文裔光,宗传世泽远;后本立道扬,学业广成昌”。与白水天麟祖房字派有些异样。在下川建有耕隐书室。其子孙半渔半农。两房共有400户,1800多人。
谭氏历史上人才辈出。唐朝有国子司业谭铢,以炼丹闻名的紫霞真人谭峭和长胜将军谭忠;宋有谭佚一门三大夫:朝仪大夫谭粹、朝靖大夫谭锐、中散大夫谭拼;明朝有国子学博士谭子发,创造“竟陵体”的文学家谭元春,有谭青天美誉的户部尚书谭太初和与戚光继同名的抗倭名将谭纶;清朝有“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近代有谭延遗闓和谭人凤:
谭廷闓,1892年入府学授翰林院,1904年进士及第,1909年被推举为湖南咨议局议长,1912年为湖南国民党支部部长,后出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建设部长,1926年代理国民政府主席和中央党部主席。历任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要职。
谭人凤,1905年发动实庆会党起羲失败后,东渡日本,加入同盟会,后参加1907年广西镇南关起义和1908年云南河口起义。1911年与宋教仁等正式成立同盟会中部总部,设机关於上海,为中部总部与黄兴的联系人。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他作为湖南代表,参与政府成立的工作。中华民国成立后,任粤汉铁路督办兼巡阅使。“二次革命”时,参加讨袁运动,迫袁退位。上述可见,由古至今,谭氏族人弘扬祖德为国建功立业垂名史册无愧于后人者不少。
自开放改革以来,台山谭氏以谭国渠、谭炳根、谭伟涛、谭广平、谭景云、谭汝熙、谭广伦、谭广永、谭卓辉、谭振湘、谭伟洪、谭兆钧、谭琪添、谭子云、谭灿良、谭良安、谭炳垣、谭炳煊、谭永宏……等为首,团结内外乡亲和华侨社团,兴办各种公益事业,为侨乡的繁荣作出了贡献。如1989年筹建育英中学教学大楼,短短一年时间就筹得资金人民币82万元,使新教学楼在1990年峻工,改善了教学条件,为培养优秀人才奠定基础;又如1982年复办的谭氏《光裕月刊》,至今已出版41期,成为传播乡讯族闻联络宗谊的桥梁。今年还先后为育英中学办学基金会和《光裕月刊》基金会筹集了基金人民币100多万元和41万多元。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8 20: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侯氏

侯氏
       梅州侯氏开基一世祖安国公,先闽宁化县人也,据侯氏第四修族谱所载:一世安国公,係师聖公八世孫,先居福建汀州宁化,系以宋淳祐间乡進士,宝祐间授广东梅州教谕。因见其风俗淳美,地僻人稀,遂留於城东攀柱坊(今梅城下市角杨桃墩、东山状元桥一带)居焉。公治春秋,登宋湻祐進士,见纪邑乘。值元兵侵攘,塋所俱阙,即祖妣塋所亦阙。讚曰:
          公本闽產,肇迹奥东。梅州敎授,化被春风。
          纲常身任,節義全忠。儒宗共仰,乡宦尊崇。
          征徭免役,史册铭功。佑啟我后,世代兴隆。
       清顺治甲午间,文宗錢讳朝鼎准公崇祀乡賢,按:邑读,公以春秋授邑,门人蔡蒙吉了其大義,年十二登宋童子科赐進士第,德祐二年易正大之变(指元兵攻馅梅州城,当时全城居民遭到屠杀),吉能以身任纲常,成忠臣之名者,公实教之也。又按邑乘谓,安国公,宋乡贡進士,邑人以蒙吉春秋受之安国忠義渊源。世称梅州文风之蔚起,实由安国公所倡。
  二世:安国公生四子:山长公、学谕公、教谕公(名讳俱缺)、德升公;
    三世:德升公生七子:世华公(元至正乡进士)、世远公、世通公、世达公、世文公、世显公、世美公(后六子后裔无考);
    四世: 世华公生居仁公和直学公;
    五世:直学公生惟吉公,为梅州百夫长,到湾下、泮坑一带开垦;
    六世:惟吉公生南波公(讳名珪)、名琿公;
    七世:南波公生九子:长文爵公,裔孙居蓝塘、芹菜洋;次文勋公,裔孙居金盘围、西洋渡背;三文命公裔孙最多,居待诏坑湾下乡;四文教公、五文端公、六文瑞公、七文俊公、八文盛公、九文质公,后裔居地分散。
    八世:文命公生碧公、琳公、琥公、玺公、璊公,
    九世:琥公生振綎公、振絟公、振緌公、振紃公、振绾公、振綨公,
    十世:振絟公生銮公、金公(梅江公)、锦公、列公;
    十一世: 列公生继承公、继圣公、继贤公;
    十二世:继圣公生子林公(讳一乾),
    十三世:子林公生宦公、宰公、宠公;
    十四世:宦公生明卿公、元卿公、鸿卿公、显卿公;
    十五世:鸿卿公生乾生公(讳汝翰)、连生公;
    十六世:乾生公生世贞公、世元公、世文公、世纶公、世盛公、世良公(孝裕公)、世忠公、世芳公。
    现在梅州侯氏基本上都是南波公后裔,解放前曾在梅城建有南波公祠和侯家祠。今侯氏人数居梅县、梅江区姓氏第24位,主要分布在湾下、三龙、梅塘(梅江公之后)、西门(由梅塘迁出)、十甲尾(由梅塘迁出)、蓝塘、古田、长沙镇、浒洲岭、荷树岗、芹菜洋、金盘围等地,在市外则有子林公与梅江公后裔迁居花县、陆丰等地,在港澳台地区的也不少,在海外则广布于泰国、缅甸、印尼、新家坡、美国等地,泰国、缅甸等地还有宗亲会、宗祠等组织。侯氏先辈曾有一首溯源之诗,凡姓侯能识此诗者皆为同宗子侄,不过今天已鲜为人知。诗曰:
    安国迁居始粤东,德升遗下世华荣。
    居仁直学传惟吉,六世南波万古隆

[ Last edited by 侯闻 on 2006-2-2 at 16:45 ]

[ 本帖最后由 侯闻 于 2007-7-25 21:35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 16: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太利害了,我有一事不明白请教shlzy版主,姓[上官]为什么要改姓[官],是历史原因还是人为原因,谢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12: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官姓氏是复姓,不姓“官”,而“上官”成为“官”姓是人为的原因,就象“萧”为“肖”、“蓝”写成“兰”一样的,人们为了简便将“上官”写成“官”,也有人将“诸葛”写成“诸”姓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3 13: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shlzy版主你好,我还是有点迷惑?
下面是我在其它BBC看到的[官]姓另一个来源
所以再次请教,这个[官]姓和[上官]姓,这二者之间有姻缘吗?

    官(Guān)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
    出自周代朝臣命官之后,以官职为氏。据《姓氏考略》载:“据《左传》,官有世功,邑亦如之,古人以官命族,故有官氏。”又据《姓源》云:“周大夫刘定之为官师,后因氏。”《通志·氏族略》载:“宋时有官熙者,为平度州巨族。”
二、迁徙分布
    (部分)官氏,唐尧后裔。官,布世功,古人以官命族,故有官氏。考据唐尧之后裔于舜、夏禹,都做大官,至商汤因贬,或因功被杀,其后代乃以王父之官为姓氏。源出陜、甘。官姓出有名人,宋代大儒(官键),是历史上人物,但自官键以后,便在没有如官键之大人物出现。官姓迁移八闽,缺乏历史考据,福建之福州、泉州、漳州有官姓分布,官姓入台在于清代,台湾之官姓,主要为由八闽泉、漳所属之县渡海来台,在台北、宜兰、新竹、台南定居定籍(余略)。官姓望居东阳郡(今浙江省金华一带),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置孙阳郡;梁陈天嘉三年(526年)改称金华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郡置婺州。随后多次更迭地名,建国后置金华专区。
三、历史名人
    官  廉:字汝清,明代平度人,由进士历官户部郎中,性情刚介。景州等处有万顷要谋士。
    官  谦:明代长汀人,永乐年间任汝州知州,以恭谨慈爱著称。当时,州内百姓有许多流亡在外的,他到任后,安抚百姓,借贷粮种,减免劳役,又拿出自己的俸禄修葺庙学。任职期满离去后,吏民都很想念他。
    官  文:清湖广总督,满洲旗人,性柔缓,颛昧不谙政事,诸事皆决于仆从。时人称湖广总督府有“三大”,即妾大、门丁大、庖人(厨子)大。所谓门丁大,大小官员有事禀报官文,非得门丁同意通报,才能进见。如果门丁故意刁难,纵有再紧急的事情也办不成。所谓庖人大,官文的庖人为肃顺所引荐,而肃顺是官文的老师,又是当权的御前大臣,因此该大师傅在督府里气焰嚣张,骄横跋扈,连官文也奈何不得。所谓妾大,官文之妾原为其宠婢,纳为妾后,狐假虎威,竟干预政事。湖北巡抚胡林翼为了笼络官文,不使掣肘,也要走姨太太的门子,他让自己的母亲收官文妾为义女,并大量贿赂,官、胡二人终于达成这样的谅解:官文只管坐镇,勿掣肘诸军,告捷则推其领衔人妻。此后,胡林翼所言,官文无不言听计从,而官文所请,朝议亦无不准,因肃顺秉国,官文是其弟子。然而自胡林翼死后,其左右更加恣纵不奉约束,遭到继任巡抚曾国荃严纥劾,官文终被革职。
    官抚极:明代湖北黄冈人,拔贡出身,授保定通判,累官太仆卿。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东阳郡:春秋时,吴越争霸,属越国;战国时(公元前475-公元前222年),楚伐越,又属楚;秦汉三国秦时,推行郡县制,东阳地为诸暨、乌伤县之一部分,属会稽郡。西汉郡、国并行,先后属刘贾荆王国、刘濞吴王国、会稽郡、扬州刺史会稽郡。东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建县制,取“吴地安宁”之意,名吴宁,属会稽郡。此为东阳建县之始。三国时,以吴宁县属吴扬州会稽郡。吴宝鼎元年(266年)分会稽郡西部置东阳郡,治所长山县(今金华)。吴宁县属东阳郡。取东阳名,是因郡“在金华山之阳,水之东”。唐武德四年(621年),罢郡治州,改会稽郡为越州,东阳郡为婺州。唐垂拱二年(688年),析义乌(原乌伤县)东冲要地及吴宁县故地,袭旧郡名,建东阳县。时有“婺之望县”的美誉。五代时,吴越王钱奏改东阳县为东场县。宋复东场县为东阳县,并行路治。元末明初朱元璋改婺州路为宁越路,又改为金华府。清承明制,东阳县仍属金华府。民国时期,浙江省县之间设行政督察区,前后多次划属不同行政督察区。
    2、堂号
    官姓的主要堂号有:“忠孝堂”等。
【官姓宗祠通用对联】
〖官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赉金兴学;
勘田辨诬。
——佚名撰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长汀人官谦,永乐年间任汝州知州,以恭谨慈爱著称。当时,州内百姓有许多流亡在外的,他到任后,安抚百姓,借贷粮种,减免劳役,又拿出自己的俸禄修葺庙学。任职期满离去后,吏民都很想念他。赉(Lài 音赖),谓赏赐,赠送。下联典指明代平度人官廉,字汝清,由进士历官户部郎中,性情刚介。景州等处有万顷民田,与东宫的庄田相接,被内侍(宦官)冒占,官廉受命去勘测、界定。内侍对他说:“如果把田划归我,我可以让你当讲官。”官廉答道:“用万人的命去换个官,我不干!”最后,把内侍占领的田地都归还给了农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6 16: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

请问罗氏?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7 00: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我郑氏的确大家族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1 15:4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