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2-10 21: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公生年争议
花公生年争议
一、前提
花公生年的考证,首先要确定花公在整个族史中所处的的位置,瞻前顾后,往上溯,往后推,兼顾左右,不能只顾一头(某一族系),并且按贯例代距平均为30年左右。
西晋以后,我族世系比较明确。子璋公晋武帝咸宁二年(公元276年)以武功授左卫镇国大将军,镇守南京,为南京始祖。直传到21世花公,各代先祖的名讳、功名、官职、迁徒情况,甚至部分先祖的生年,族谱都有记载。尽管16世四十一郎之后至20世文兴公中间三代在《闽粤赣武威廖氏族谱》记载上有存疑,只写了“四十一郎之子”、“四十一郎之孙”、“四十一郎之曾孙”,但也有许多族谱己确认:17世国清,18世滔刚,19世元景,看来这三代应该是可以肯定无疑的。
花公世系是一个有着百万后裔的显赫大家族,经过一千多年的生息繁衍与发展,人丁众多,分布很广。由于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的差异,各个支系的发展速度决不可能整齐划一,完全一致。有的发展快一点,有的发展慢一点,这是无可否认的自然规律和客观事实。用发展的观点来证实花公生年,应该通盘考虑,多方查证,切忌以一个或几个少数支系的(手抄)例证作结。所有这些都是考证花公生年的前提和基本点。
二、考证
在诸多不同支系、不同(手抄)版本的廖氏族谱中,《赣于会廖氏族谱》记载了崇德公以后多代先祖的确切生年:崇德公生于602年,兰芝公生于公元647年,光景公生于公元689年,琼瑄公生于公元707年,花公生于公元925年。现在就以该谱所载各先祖生年为准,进行推算考证。
(一)、往上溯
子璋公生年未知。据所有族谱、资料记载:子璋公于276年授于左卫镇国大将军。按照一般情理,官至从(副)二品,月俸四十八石的左卫镇国大将军,年龄一般约在40岁左右。假设子璋公于40岁被授任,那么,他应生于公元276-40=236年(公元)。 花公系子璋公21世孙,他们的平均代距则为:
(925-236)*21=689*21=32.8(岁)。
1. 崇德公生于602年, 花公是他的10世孙,他们的平均代距则为:
(925-602)*10=323*10=32.3(岁)。
2.兰芝公生于公元647年,花公是他的9世孙,他们的平均代距则为:
(925-647)*9=276*9=30.9(岁)。
3.光景公生于公元689年,花公是他的8世孙,他们的平均代距则为:
(925-689)*8=236*8=29.5(岁)。
琼瑄公生于公元707年,花公是他的7世孙,他们的平均代距则为:
(925-707)*7=218*7=31.1(岁)。
小结:往上溯,从子璋公到花公,他们的平均代距都在30岁左右,应该是合情合理的。
(二) 、往下推
为寻觅往下推的例证。我整整花了几天的时间,一册册、一页页认真查阅了最新出版的入谱下限2002年的《中国廖氏族谱-花公世系》,以了解花公各地各支系的繁衍发展情况和现状。现将查得的结果列后:
繁衍发展最快的是45代:只有广东省潮阳县的一个县。
繁衍发展到40代的有:广东省大埔县,丰顺县,汕头市,饶平县,增城市,河源市;江西省定南,寻邬;四川省达县等9个县、市。
繁衍发展到39代的有:江西省兴国,福建省长汀县等2个县。
繁衍发展到38代的有:广东省五华县,陆丰县;江西省信丰,赣县;福建省上杭县等5个县、市。
繁衍发展到37代的有:广东省深圳市,紫金县;江西省瑞金;福建省武平县,广西自治区贺县等5个县、市。
繁衍发展到36代的有:广东省梅县,普宁县,肇庆市;江西省定南;福建省新罗县,南靖;湖南省江华县等6个县、市、区。
繁衍发展到35代的有:广东省蕉岭县,白云区,曲江县,揭西县,韶关市;江西省于都县,吉安县,安远县;广西自治区贵港;湖南省宝昌县等10个县、市、区。
繁衍发展到34代的有:广东省兴宁市,潮安县,广宁县;江西省遂川县,南康县,大余县等6个县、市。
繁衍发展到33代的有:广东省信宜县,新丰县,揭阳市,惠州市;江西省吉水县,龙南县,会昌县;福建省永定县;云南自治区永善等9个县、市、区。
繁衍发展到32代的有:广东省英德县,东源县;福建省闽侯县,闽清县,政和县;四川省新都县等6个县、市、区。
繁衍发展到31代的有:广东省连平县;福建省南平县;广西自治区梧洲;香港上水等4个县、区。
繁衍发展到30代的有:广东省陆河县;江西省上饶县,崇义县等3个县。
29代以下的未发现。
从这66个县市区中,可以看出, 繁衍发展最快的是45代的只有一个潮阳县。繁衍发展最慢的30代的只有广东省陆河县,江西省上饶县,崇义县等3个县。繁衍发展为数最多而且靠中间的35代计有10个县市区。如果把为数最多的35代以及与其相邻33、34.、36、37各代的县市区数相加起来,则共有36个县市区,占总数66个县市区的54.5%。
现设定花公生于公元925年, 繁衍发展到2002年最快的45代,最慢的30代,中间最多的35代来比较分析:
繁衍发展最快为数最少的45代,他们的平均代距则为:
(2002-925)*45=1077*45=24(岁)。
发展最慢为数只有3个县的30代,他们的平均代距则为:
(2002-925)*30=1077*30=35.9(岁)。
发展一般为数最多的35代,他们的平均代距则为:
(2002-925)*35=1077*35=30.8(岁)。
从中不难看出端倪,发展到最多的35代的平均代距为30.8(岁),最合常理。
我们再用另一个方式,按贯例30年为一代计算,花公若生于公元925年,繁衍发展到2002年,应该是几代才合常理?
(2002-925)*30=1077*30=35.9(代)。
这与上面所查资料繁衍发展速度居中而且为数多的35代不谋而合。
若花公生于公元1141年,繁衍发展到2002年,情况又是如何呢?
(2002-1141)*30=861*30=28.7(代)。
小结:这与上述查证的66个县、市、区的繁衍发展情况大相径庭,两相比较,那个合情理,不言而喻。
三、佐证
佐证之一:《顺昌邑志》(注:永定县连昌、德润、文豪都存有此志)出版时间为明正德庚辰(公元1521年)。重印时间为公元1985年12月。该志入编上限时间为宋朝立国(公元960年)以后。修纂为明朝顺昌县知事马性鲁。作序为当朝翰林院国史修撰舒芬。该志收入了自宋至明顺昌县所有的官吏、选举、乡举、岁贡、荐辟等人物。如生于宋朝中叶的廖刚(公元1070-1143年),则有大篇幅详尽介绍。唯独不见片言只字提及花公及其有一个宰相(文广)、四个翰林(文举、文福、文亮、文用)、四个朝廷命官(文兴、文禄、文明、文峰)的父辈九兄弟这个被誉为:"金街九子佐君王"的显赫大家族。究其原因,不外:
1、花公不生于宋朝。宋朝建立于公元960年,三年之后的公元963年花公38岁时出任了"湖广参知政事"。
2、宋时,花公的籍贯不在顺昌县。可能宋朝前花公就随任湖广参知政事的父亲文兴公离开了顺昌县,或者可能宋之前花公己迁上杭县郭坊。按《方志》贯例,不在其籍,不入其志。
3、编者有意无意把花公一家遗漏了。按理说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该志的编纂是县知事,作序为当朝翰林院国史修撰。他们都是洞悉顺昌县的人文、地理各种情况,德高望重,学富五车的文史大家、学者,决不会粗心太意或昏庸到这个地步吧!?
佐证之二:除《赣于会廖氏联谱》之外,还有《永定廖氏族谱》、《深圳大康廖氏族谱》、《紫金县桂山围廖氏族谱》......等等以及《中圉廖氏通书》(640页)、《深圳大康廖氏族谱》、《广东大埔县廖氏源流考析》、《武威廖氏》(第三期)、《廖姓史话》等均笃定花公生于后唐庄宗李存勖同光三年(即公元925年)。他们言之凿凿,应该不是信笔写来、空穴来风吧!
佐证之三:2008年6月,我们永定宗亲一行四人专程前往江西宁都县瞻仰重修的崇德公祠堂。有幸蒙宗祠修建委常务副理事长运堪宗贤的厚爱,将摘编自清康熙丙申(公元1716年)出版的《宁都廖氏族谱》中的世系表复印一份赠送给我们。表中记载了宁都上祖崇德公10世裔孙克逊公生于公元923年。克逊公和花公同属子璋公21世孙、崇德公10世孙。他们是同辈近房兄弟,一个生于公元923年,一个生于公元925年,仅差二岁,是十分正常的。这印证了花公生于公元925年是可靠的。
四、结论
根据众多族谱、史料及各种分析推断,花公生于后唐庄宗李存勖同光三年(即公元925年)是可信的、确切的!
笔者水平有限,史料不多,纯属刍议。敬祈有志于族史研究的大家、学者、宗贤们批评指正!
福建永定花公27世孙采芳拙笔 2008年12月24日
作者通讯地址:廖采芳15080242948 0597—5838892
福建省永定县县城枫南路枫西11巷7号怡庐
作者简介
采芳,字芹兴,生于1929年,福建省永定县岐岭乡上新村人,花公27世孙。
1949年初参加革命,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函授结业。曾任永定县小学教师、校长,永定侨育中学、龙岩师范永定分班语文教师,永定县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处丶教研处主任,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师资培圳工作。1985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于教育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1987年离休,享受县(处级)待遇。
积极参与和支持《中国廖氏通书》组稿发行、工作及宗族事务活动。曾任永定县廖氏奖学基金会副理事长,现任永定县廖氏宗亲会、永定县廖氏奖学基金会顾问。《武威廖氏》期刊名誉总编。
载于《武威廖氏》第八期6-8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