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zza0031504

中国廖氏族谱资料-廖姓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22: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廖氏网站

廖氏网站

1.中国廖氏族谱资料-廖姓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 ... page%3D1&page=1

2.廖氏增修族谱网http://liaos.webonlive.com/utf/(注:已打不开)

3.中華廖氏資料收集http://cnliao.bokee.com/

4.廖氏通主页:http://lmlkjyy.blog.163.com/

5.廖氏留言板http://name.netor.com/wjx.asp?id=19&name=

6.世界廖氏宗親网新域名:WWW.liaos.org.mo

7.廖氏QQ群QQ群:36061859  创建人:中国廖氏   QQ:156899273

网页:http://liaoshi.blog.china.com

8.廖姓互动社区http://www.blogtt.com/baijiaxing/66/

9.《廖氏文化》:http://blog.163.com/liaozijie2217/

                           http://liaozijie2217.blog.163.com/


10.唐河县湖阳廖氏文化研究会开通"蓼山网":http://www.liaoshanwang.com

11.中华廖氏在线:http://liaocj.uu1001.com/

12.廖氏家宗:http://q.163.com/liaoshijiazong/

13.廖氏宗亲论坛:http://qyou.5d6d.com/bbs.php


14.司马浦廖氏博客http://gdsmpgd.blog.163.com/

15。廖氏宗亲网:http://www.liaoshi.org   

                      或   http://www.廖氏.com

16.廖山网http://liaoguoren999.blog.163.com/

17.廖氏家园网http://www.liaojiaren.cn/

18.廖氏家园网论坛http://www.liaojiaren.cn/bbs/
回复 点赞 1 拍砖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0 22: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失女兒失雙腿 四川女子舞出新生

失女兒失雙腿 四川女子舞出新生
(明報)2009年5月9日 星期六 05:05
【明報專訊】汶川大地震,令24歲的廖智失去對於舞蹈家最重要的一雙腿,也失去對於為人母者最重要的10個月大獨生女兒。一年過去,經歷喪女之痛的廖智投入母親懷裏,由母親抱起到處義演,廖智笑說:「原來母親的力氣可以那麼大!」

廖智在舞台上套上義肢,披起艷紅綢衣,翩翩起舞,做出一字馬、連環轉圈等高難度動作,臨完場的一瞬,她突然把右腿義肢脫下,自信地展示殘障身分,觀眾掌聲響起。

記者與廖智交談近1小時,樣子標致的她總是微笑着,還伸出一雙僅至膝蓋的腿向記者扮「發炮」,絲毫不像一名死裏逃生的年輕女子,直至她談起亡女蟲蟲第一次喚她「媽媽」的一刻,廖智才淚下。

蟲蟲的一生只有短短的10個月,去年5月12日,山崩地裂,住在綿竹漢旺鎮的廖智被困達26小時,整幢樓房的其餘46人都長埋土下,只有她,失去一雙腿後活下來,廖智說:「我好像背着全部人的靈魂。」廖智形容被救時像電影一樣,那刻只會想能不能活下來。

原本經營婚紗攝影生意的廖母白家蓉,劫後餘生後扶持女兒,看着女兒成家、生女後,在45歲之年,女兒卻變回一個小孩子,要走回她的懷抱中,但廖母不言倦,反而稱讚女兒獨立堅強。

有母親的陪伴,廖智不足半年已站起來,加入成都市殘疾人藝術團,巡迴演出籌款。痛失愛女的廖智,現在反而多了很多孩子,與團裏每一個殘疾兒童都有說不出的感情,她說:「他們很需要我,我也需要他們。」

地震一周年 「媽媽不想紀念」

廖智每次憶起蟲蟲,就會拿出貼有「I Can Do It」(我做得到)貼紙的手機打備忘。四川    地震快一周年,廖智這樣寫道:「大家都開始忙着紀念去年的那天,但媽媽不想紀念,媽媽聽到天上的亡靈說他們需要的不是活着的親人哀傷的淚眼……媽媽從來不用去任何地方找尋你,因為只需要一抬頭,就看見天上那枚你無比純真的笑臉!」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7 22: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市廖氏宗亲赴台观光团汇报

深圳市廖氏宗亲赴台观光团汇报

    深圳市廖氏宗亲观光团,以廖远耿为团长,韶斌、琼山、文忠为副团长,廖彪为秘书长,一行三十人。于四月十五日至二十日赴台湾,和桃源县观音武威堂、龙潭武威堂,及云林县崇远堂廖氏宗亲联谊。汇报如下:

    观光团于四月十五日中午十二时半抵达台湾桃源机场,办完出境手续后出境。候机室内的廖善求为首的台湾世界张廖简宗亲会长和观音武威堂族长等八、九位长者,站在出口处热烈欢迎我团,相互拉开红布条访台横额现场照像,气氛相当亲热。然后出候机室外乘车。有一部黄吉普打黄灯带头开路,团长廖远耿坐张廖简张会长亲自开的奔驰车跟随,后边还有三部族长小车,最后是旅游大巴搭载团员。车向桃源观音武威堂进发,不久,观音武威堂廖云达族长说:“现在公路进入武威段了。”我问为什么叫武威段?他说:“是我武威堂而得名!”可见廖氏影响多大啊!车队在该堂门前停下。族人放炮竹欢迎。只见一大栋非常漂亮而且新建(才三年)的中式古建筑祠堂迄立在田野上,门前有口月塘,塘上有个大凉亭,祠堂后有一片大树林。祠堂进门是前堂,中间是天井,然后是武威堂。堂上摆放香案,案后神龛墙有个金色寿字,两旁是祖先神位龛。堂柱很高,光线充足,屋顶和屋檐雕刻龙凤和福禄寿人物,五颜六色金光灿烂。大门高大,门上画有大门神庄严地把关。我们非常兴奋地拉开“深圳廖氏宗亲赴台观光团”横额,抬着《我武威杨》大匾额(长六尺,宽三尺,用厚楠木雕刻,镶有金边,非常高贵),和台湾族长们在大门前合照,然后进祠堂把匾额摆在上堂香案前。全体团员向正堂祖先神位站立,和武威堂族人代表一起每人拿一支香,听司仪口令,先向祖先三鞠躬。然后由云达族长和远耿向祖先献花、献果、献酒、献匾额,最后再三鞠躬礼成。再集体在堂中照相。全部礼仪按中华传统地道、完整、庄重、欢庆、亲热、有序进行,让大家深深感觉到台湾廖氏宗亲,不折不扣的是中华民族,廖氏同宗同源,亲同一家。我们在右旁议事厅稍事休息后,右厅五围八仙桌端上地道的客家菜:白切鸡、梅菜肉、酿豆腐,咸菜煲猪肉汤、小炒韭菜肉丝等等,席间频频相互敬客家米酒,族长们陪着我们饱吃了一顿,气氛非常祥和亲热。饭后,由云达族长介绍观音武威堂廖氏渊源情况。原来他们的始祖是广东省陆河县世明公的后代,带着三个儿子漂泊来台湾开基。先做“耕仔”(替人做种田小工),几经迁徙,最后才在桃源观音村定居。历经千辛万苦,艰难创业,繁渊至今,成了一大族廖氏宗亲。族长说,此地是蟹形,犹如大螃蟹形祠堂建此留念祖先。祠堂后有片树林,象征蟹在草丛中栖息。祠堂左后有祖先骨灰墓龛,安放历代祖先骨灰骨石,每年开放祭祀,怀念祖先恩德。祠堂有公祟田出租,收租作为供奉祠堂经费。我们认真听,十分敬佩和感动。族长介绍后,远耿代表大家发言,衷心感谢台湾亲人热情接待。然后参观大树林,只见这里实际上是个私家大公园,里边有石凳石台石路和景点,是个休闲的好去处。我们参观了墓龛,是一座庙宇型建筑,大门锁上,要开放祭祀时才开门。我们没有进去参拜,只是在墓龛前全体立正三鞠躬表示怀念与敬佩。

    接着,车队赴龙潭武威堂宗祠拜谒。这里的廖氏祖先,也是二百多年前来自广东省陆河县的。车到龙潭乡前,该堂族长廖振少,开车前来迎接引路。入龙潭乡后,见一座庞大厂房,和远耿同座的云达族长说,这就是陈水扁龙潭案卖地贪污后建的厂房,生产液晶显像屏,三万多工人,其产量居世界首位。不久,我们在龙潭武威堂大牌坊门前下车,拉着观光团长红布横额,抬着《繁荣昌盛》大匾额,浩浩荡荡走向大祠堂。该祠堂比较年久,规格没有观音武威堂大,但也相当宽畅明亮。我们同样仪式合照、持香参拜、献花、献果、献酒、献匾、再三鞠躬礼成后,到祠堂左边会客室吃客家咸汤圆,表示两岸廖氏宗亲大团圆。族长们边吃边介绍说:“这些汤圆是八十七岁的宗长等亲手做的。”令人非常感动,纷纷表示万分感谢!

由于时已下午五时,为了赶赴桃源县城宗亲晚宴,匆匆告辞宗祠,和族长们一齐上车到廖妈妈开的“鹅家庄酒楼”参加宗亲大聚会!

    车到酒楼门前,廖妈妈(约五十多岁)亲切而又潇洒、笑容可掬地前来迎接。进门后,见一楼有近十张台位,晚宴包设二楼,摆上六大张圆台。宾主到齐后,宴会开始。台上摆满了正宗客家菜和海鲜。其中有廖妈妈的招牌菜“烧鹅”,相当丰富。宴会开始,宾主频频敬酒互祝团圆欢聚。酒过三巡后,由世界张廖简宗亲会张会长致欢迎词,他热情洋溢地代表宗亲会对深圳宗亲观光团表示热烈欢迎,希望今后两岸宗亲多联谊多交流。然后由远耿致答谢词,他简介了深圳市发展和深圳市廖氏宗亲会情况,介绍了中华廖氏始祖廖王庙重建情况,七十九代崇德公祠堂重建情况,八十八代花公墓扩建情况;对台湾张廖简宗亲会热情接待再次衷心感谢!希望台湾宗亲多回来参加中华廖氏宗亲联谊活动,希望两岸宗亲相互多进行宗亲交流活动。最后,远耿和廖彪代表观光团把十四件笔筒工艺礼品(由深圳工艺厂特别加工的,琉璃旋转笔筒。相当漂亮,每个250元人民币)当场送给张会长、云达、振少等台湾有关张廖简族长。晚宴从始至终在亲切、热情、祥和、欢乐的气氛中进行,台湾族长纷纷表示,廖王庙重建落成大典后,一定组团回来同庆。晚宴于九时半结束,族长们来到我团大巴前挥手辞行,场面动人。

    四月十六日,我团观光了日月潭等景点后,赶赴云林县斗北住宿。

    四月十七日上午,我团赴云林县张廖氏崇远堂宗祠拜竭。大巴沿马路走向崇远堂。该堂族长廖宜宪开车前来迎接引路。车到村前有个大门楼,因为大巴过不去,我们下车步行入村。大家拉着观光团大红布条,抬着《同宗同源》匾额,浩浩荡荡沿柏油村道至崇远祠堂。该堂建筑没有观音武威堂大,但正堂亦颇宽畅。三个大神龛供奉历代祖先牌位。正中亦设香案供奉,我们依旧合照、奉香、献花、献果、献匾、再三躬礼成。然后到左边议事厅开茶话会。书桌上摆着糖果清茶。有电视台前来采访拍照。我团出发前才知道有记者到场,事先叮嘱团员要注意不要随便答问,统一由远耿向记者回话,以免出现麻烦。茶话会由宜宪族长介绍,该堂祖先是来自闽南客属廖姓,因张姓过继廖姓为子,立下张廖一家,生者姓廖,死者姓张习俗传统。

    接着,远耿代表我团答谢,并且简单介绍了深圳市发展和深圳廖氏宗亲情况,廖王庙、崇德公、花公等祖先纪念地情况。最后由云林县议员廖清祥发言再次表示欢迎,他是位大学教师,三十岁左右,很有风度和朝气,相当亲热。座谈会后我们再到正堂参谒。电视台有备而来,摄像头对准远耿摄像现场采访。记者问:“你们为什么要到这里来观光?”远耿答:“深圳廖氏宗亲和中国闽南来的崇远堂廖氏宗亲是同宗同源,同一个廖氏始祖,同一个中华民族来源。我们来台湾观光是探望廖氏亲人的啊!”记者问:“这里是张廖一家,你那里有没有?”远耿答:“我廖氏仲远公也曾是廖张一家。因为仲远公是南宋三院校尉,带兵镇守广东梅州市。不料南宋皇帝少帝炳在新会崖门跳海驾崩,宰相文王祥又被捕,南宋覆灭。廖仲远公改姓张到福建避难。所以福建有一支张仲远公后代繁衍。而我的祖先在梅州市,没有改姓张,仍姓廖。所以张廖是一家,大家都是炎黄子孙,都是中华民族嘛!”随后记者转而采访副团长琼山。记者问:“你对台湾感觉如何?”琼山说:“是宝岛,很漂亮!”又问:“你对台湾人民感觉如何?”琼山说:“很友好!”就结束了。可是当我们出了祠堂,到右侧小花园“化妆间”化妆时(台湾对大小便处少叫洗手间,而称化妆间。)记者又追问远耿说:“你们那里是不是生姓廖、死姓张呢?”远耿答:“据我知道,我们那里没有这个习俗。各地风俗习惯不同是可以理解的。”远耿还举了深圳余韶港的爷爷是廖家儿子,过继余家,如今余韶港又叫廖韶港,参加深圳廖氏宗亲会。他家里供奉廖爷爷牌位。最近在陆丰县家乡花了一千万元人民币建了一座家祠,进门前堂祠牌纪念爷爷廖氏,后堂纪念余氏。由此可见,不论是廖氏、余氏、张氏都是中华民族,各地风俗习惯不同都没有关系嘛!记者点头称是。这样,我团完成了崇远堂拜谒后,宜宪等族长们依依不舍地欢送我们上了大巴,挥手告别了。

    我团参谒了台湾廖氏、三个大宗祠后,继续八天观光旅游。共参观了中台禅寺、日月潭风景区、玄装寺、文武庙、邵族文化村、阿里山森林公园、佛光山、高雄西子湾及前英国领事馆、钻石展示中心、六合夜市、垦丁国家公园、猫鼻头、鹅銮鼻、清代古灯塔、水往上流、三仙台、大鲁阁国家公园、大理石及玉器展示中心、雪山隧道、清水断崖、野柳风景区、101高楼、士林夜市等等景点。从桃园——云林——嘉义——高雄——台东——花莲——台北,环岛八天游。旅游期间的食、宿、行、导游都相当满意。

    这次赴台观光,我们深深感受到台湾的确是个美丽的宝岛;台湾人民对大陆游客非常友好,特别是台湾宗亲真的是亲热一家。由于台湾受世界金融风暴冲击,失业率达9.7%,所以市面相当萧条。由于两岸大三通了,到处景点看到的都是大陆旅游团队旅游活动,和他们豪爽地购买台湾土特产品。因为每天大陆拥入台湾游客有四五千人,所以各地景点和接待酒店、饭店相当挤踊,配套设施明显不足。而台湾商人对大陆人民币情有独钟,几乎所到之处,都可以通行人民币购物,其比率为1:5台币,到银行换汇才1:4.775台币,还要交30元台币手续费。

    以上情况,特此汇报。

                                                                                 深圳市廖氏宗亲赴台观光团

                                                                                             (廖远耿执笔)

                                                                                                2009年5月9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4 19: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根问祖的八大朝宗圣地

中国历代移民和姓氏迁徙,大都发生于社会激烈动荡的历史时期,因而呈现出时间相对集中,数量相当巨大,流向较为明确,地域相对固定等明显特征.尤其是明清以来,由于版图扩大,幅员增加,以及战争频繁等多种原因,政府多次组织大规模官方移民,形成了八大著名的移民出发地和集散点,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报本溯源的朝宗圣地.

1、山西洪洞大槐树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一脍炙人口的民间俗语,极其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山西洪洞大槐树,在我国移民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炎黄子孙对洪洞大槐树的眷恋之情。

据史、志、族谱等文献记载和众多的专家学者调查考证,洪洞大槐树移民多为有组织的官方移民,始于金初天辅年间(公元1117~1123),延至清代乾隆时期(公元1736~1795),历经金、元明、清四个朝代,时间跨度达六百余年。移民次数在20次以上,有确凿文献记载的即有18次。其中以明朝洪武年间移民次数最多(10次),规模最大,移民量达80万以上。移民姓氏,几乎涵括了北方常见的一百多个姓氏。

洪洞大槐树移民,多为官方组织的强制性移民。每次移民都发给川资、路引,并在安置地根据人口,发给土地、种子、耕牛、农具,并免除三至五年的钱、粮税收,是历代移民中最为成功的范例。

洪洞大槐村移民,多来自太原、平阳、泽、潞、辽、沁及汾州、代州等府州各县。移民流向主要是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安徽、江苏、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而后辗转迁徙,播向神州大地。使洪洞大槐树成为中国历史上移民次数最阳为眷恋的寻根问祖的朝宗圣地。

2、苏州阊门是苏北民众心目中的移民圣地。据史籍、方志和族谱记载,苏州阊门移民集中于元末明初,当时群雄并起,割据称王,张士诚据苏州与朱元璋争衡天下。及张士诚兵败被俘,朱元璋遂“驱逐苏民实淮阳二州”。苏州阊门遂成了移民的出发、集散之地。于是扬州、江都、泰州、淮安、泗阳、高邮、宝应、盐城、阜宁、东海以至于连云港等地,都有了苏州阊门移民的后裔。如宝应县之刘氏、乔氏、王氏,兴化市之顾氏、张氏、朱氏、周氏、姚氏、杨氏,泰和县之葛氏、徐氏等,即是此次移民后裔。大名鼎鼎的《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等文人名士,其祖籍均来自苏州。

3、江西瓦屑坝

江西瓦屑坝也是明初移民集散地之一,是当今安徽安庆一带众多姓氏所公认的始迁祖籍。元朝末年,群雄并起,烽火连天,地处南北要冲的安庆府即成为群雄逐鹿的必争之地。徐寿辉、陈友谅、朱元璋你来我往,征伐攻杀,致使安庆一带战乱不已,屡次易帜,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相形之下,江西饶州路之鄱阳、万年、乐平、景德镇则较少受战乱波及,人口稠密。明政府为鼓励向人口稀少的地区移民,制定了一系列奖励政策,饶州路贫民纷纷北迁到安庆所属各县,形成一股移民浪潮。

此次移民,虽然史无明文记载,但在方志族谱中却有大量资料足以证明。如安庆市图书馆所藏36种族谱中,迁自瓦屑坝和鄱阳县的姓氏即达18个,迁自饶州和江西的达26个,占72%以上。因此,安庆民众多把江西瓦屑坝视为自己的始迁祖地。由于历史的变迁,江西瓦屑坝的确切地址已难以确考。据移民史专家葛剑雄等调查考证,今江西鄱阳县之瓦燮岭即为当年瓦屑坝故地。

4、湖北麻城孝感乡

“湖广填四川”是流传于四川民间认祖寻根的俗语,意即四川民众来源于湖广。“湖广”一词为明代“湖广布政使司(即行省)”的简称。大致相当于今湖南、湖北两省行政区域。但元末明初迁入四川的移民多来自湖广北部,即今湖北。

元末之际,湖广一带是反元义军徐寿辉、彭莹玉等红巾军活动的主要区域。元至正十七年(1937)徐寿辉部将随州人明玉珍率部西征,相继攻占重庆、成都。至正二十年徐寿辉为陈友谅所杀,明玉珍遂据蜀称王,国号为夏。明玉珍所部多为湖北人士,徐寿辉被杀后,其旧部多入川投奔明氏政权。明氏政权在四川轻徭薄赋,保境安民,又吸引了大批湖北民众入川。

及至朱元璋攻灭陈友谅之后,纵兵烧杀,四川更成为湖北百姓避难的乐土。明洪武四年(1371),明将汤和、傅友德率兵入蜀,攻灭明氏政权,多次移民入川,大批湖北人相继入川,遍布四川各地。

明清之际,四川再次遭受严重破坏,人口锐减。于是又有大批移民陆续入川。其中大部分来自湖广,形成了“湖广填四川”的基本格局。由于湖北麻城孝感为移民入川的集散之地,故四川民众多把麻城孝感视作寻根问祖的朝宗圣地。而当年的麻城孝感今属何地,尚无定论,有的直指今湖北孝感市,也有的考证说是在今湖北红安县城关镇一带。

5、山东枣林庄

山东枣林庄是中国移民史专家葛剑雄、曹树基先生近年来实地调查考证中新发现的明初移民集散地之一。在当今山东兖州县城北七里之遥的安邱王府村,据明代石碑所载,该村原名枣林庄,明鲁王裔孙安邱王分封于此,始称安邱王府庄。

该村位于兖州东部丘陵山区,地处兖州府城郊,正当济南各州县南下的交通要道,元末明初,未受战乱波及,人口较为稠密,具备了集中移民的基本要素。虽然在官方文献中未曾发现有关移民的记述,但在安徽濉溪县志中却发现了在明洪武年间和清初由山东迁民本县的记载,并标明占本县人口80%以上的“周、吴、郑、王、李、丁、梁七姓”均为山东移民。笔者近年来在从事姓氏、族谱研究中,也曾多次收到辽宁、吉林等地民众的咨询电、函,称其祖籍原系山东枣林庄,清初移民加强边疆,迁居关外,要求帮助查证山东枣林庄的确切位置和迁徙史实。这也可作为山东枣林庄为明清移民点的旁证。

6、广东南雄珠玑巷

广东南雄珠玑巷是宋元时期北方移民迁徙岭南的集散之地,是珠江三角洲众多姓氏念念不忘的发祥祖地。在众多的族谱资料和民间传说中,都大同小异地反映了南雄珠玑巷移民的历史事实。

据说,珠玑巷原为北宋京城开封府的一条巷名。当宋室南渡时,南迁臣民落足南雄之后,为表达对故都的怀念,将自己的聚居之地取名珠玑巷。这是效法东晋以来,偏安江南的历代王朝,侨置郡县的传统作法。

当然,珠玑巷作为幅员有限的弹丸之地,不可能会有大量人口以供迁移,但其地处南下岭南的交通要塞,自然而然会成为岭南移民最为眷恋,印象最深的集散之地。据曾昭璇、鲁宪珊两位先生对家谱、方志等有关资料的统计和实地考察,列出珠玑巷移民家族多达797支。因而珠玑巷也就成为无数岭南人精神上的故乡,成为维系他们桑梓之情、宗族之谊的根之所在。

7、福建宁化石壁村

宁化壁,原名玉屏,也名石碧,由22个自然村组成。它位于武夷山脉东麓,福建省西隅,北连江、浙,南接粤、桂,四周山环水绕,中间是开阔的平原盆地,物产富饶,环境幽雅,堪称世外桃源,是历代南迁士民避乱求生、繁衍栖息的理想之地。因而早在秦汉之际,就有中原士民避乱迁徙于此。此后,在西晋永嘉之乱、唐末五代,宋室南渡及明清之际,每当中原动荡,社会激烈巨变之时,都有一批又一批的大量移民涌入石壁,繁衍栖息,并由此而分迁闽南、闽西、粤东、台湾,及湘、桂、川、黔等地。据史、志和族谱记载,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先后曾有106个姓氏在此生存栖息,并由此播向东南沿海,繁衍海外。

由于宁化石壁独特的地理位置,在社会历史激烈变动的唐末五代,各割据势力均鞭长莫及,成为较为安定的世外桃源,凝聚了众多的北方移民。据史书统计,宁化在唐末人口仅万余人,到南宋时已达11万之多,其中土著仅5000余人。由于高山的阻隔和战乱频繁中断了与中原的联系,在封闭的世界里,他们以自己所拥有的传统文化、语言、习俗,与当地土著的民风习俗混合在一起,渐渐产生出一种新的、独特的、既有中原古文化的遗风,又有区别和创新的文化,即客家文化。同时也形成了客家民系,并随着子孙后裔的播迁繁衍,洒向各地。而客家各姓氏族谱记载姓氏源流时,大多把从宁化石壁外迁的第一祖先尊为家族始祖。因而福建宁化石壁被誉为客家文化的摇篮,客家民系的朝宗圣地。

8、河北小兴州

河北小兴州是明初洪武、永乐年间官方组织移民的又一集散之地。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克元大都北京,元顺帝北遁,元朝灭亡。元朝残余势力虽然退居漠北,但仍有相当的军事实力对明王朝北边构成很大的威胁。为此洪武初年到洪武末年,在长城以外,东起辽东,西至山西北部,内蒙古西部,东西两千余里,南北数百里的广大地区,屯兵卫戍。同时,为恢复和发展北平地区因战乱遭受破坏的社会经济多次从燕山以北广大地区(俗称山后)向北平附近移民。

及至永乐皇帝登基,为进一步巩固、发展北平地区社会经济,确保京城安全,先后抽调长城以北27个卫所的将士圴5万人,在北京附近屯边戍守。同时,多次组织大规模的强制性移民,安置于良乡、顺义、平谷、大兴、宛平、通州、蓟县、宝坻、香河、遵化、卢龙、武清、丰润、清苑、容城、新城、安国、徐水、任丘、涞水、霸州、定兴等地区和河北各县,移民总数达数十万之多。涉及到张、王、李、刘、梁、孙、崔、邓、杜、魏、邢、徐等数十个姓氏。

由于小兴州是长城古北口外的第一重镇,位于辽东、内蒙古南下北京的交通要冲,因而也就成为历次移民的集散中心。由于年久日深,历次移民后裔,难以确知其祖上原籍所在,往往把先祖迁徙的集散之地视作先人故籍祖地。因而在河北、山东、东北一带现存的众多族谱家乘中,追溯家世渊源时,多称其“先世自小兴州,徙至XX地”。久而久之,小兴州成为河北、内蒙古、山东、东北等地众多姓氏寻根问祖的朝宗祖地。

上述八大移民祖地,北起关外的小兴州,南至广东的珠玑巷,东起山东枣林庄,西至湖北孝感乡,基本上涵括了清代以前汉族活动的主要区域,反映了姓氏迁徙的大致脉络,是不同地域的家族姓氏寻根溯源的重要依据,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朝宗谒祖的人文景点。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4 20: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安福廖氏

安福廖氏

“廖”的字源,《说文》:“廖,人姓。从广,未详,当是省廫字尔。”郑珍《新附考》:“《说文》‘廫,空虚也。’后省作廖,又改作寥,因有以廖为姓者。后汉《方术传》有廖扶,非廖之本义也。”
按,廖为姓名用字,本义不详。《集韵.萧韵》:“廖,人名。”《左传.庄公二十七年》:“王使召伯廖赐齐侯命。”
廖姓,最早出于何代何人?《广韵.宥韵》云:“廖,姓,周文王子伯廖之后。后汉有廖湛。”《百家姓考略》云:“系出有熊氏,黄帝孙,飂叔安之裔。飂,古廖字,后为廖氏。汉有廖化。”今按,廖氏姓源,盖有两支:一支出有熊氏,为黄帝后裔。相传黄帝裔孙有名飂叔安者。飂,即古廖字,此为廖姓姓祖。一支出姬姓。周文王有子名召伯廖,其后遂以祖字命氏。
廖氏望族,《百家姓》注居汝南郡(今河南汝南县东南60里)。
安福廖氏出自于周文王之子召伯廖。据清道光五年(1825)撰安福《深溪廖氏族谱.廖氏受姓源流分郡图》:“出自周文王子伯廖,以名为姓。其后有廖叔安、廖扶、廖立、廖化、廖彬、廖洪、廖爽、廖光,图俱本一派。及按《风俗通》,成汤之后叔安始姓飂,封汝南郡,后去风加广,为廖,自叔安至西晋子璋,凡六十九世、二千余年。子璋,咸宁二年(276),以武功封左衙镇国大将军,生子:原宪,从宪。又六世,南北朝祖,生三子;长延邦,封武威郡;次延龄,除清河太守,封清河郡公;三延春,承母
王氏夫人太原郡祀。延邦子崇荣,无嗣;延春子崇蹈,亦无嗣;延龄子崇德,生三子,乃曰,不可使武威、太原二郡失祀,乃命长子兰阶承继武威;三子兰棏,承继太原;次子兰芝,继清河。此三邑来历,载吉水荷塘宇和公讳如春,明嘉靖乙丑进士(1565)进士支谱内。”
由此可知廖氏自汝南发源而来的大致情形。
安福廖氏直系祖源于吉水,尊廖谦为1世祖。廖礼初为安福深溪廖氏开基祖。
廖谦,字益仲,又号抑斋,因官吉州,称吉阳公。宋时汴京人。其先有廖光图,生僖,僖生四郎,四郎生徽,徽生昌武,昌武生献,献生盛,盛生思,思生教。教随宦,居临江新淦之长牌。生二子,长讳忠,世家长牌;次讳谦,少博通经史,好古修行,授吉安路吉州刺史,有惠政。“职满,适南渡播迁,室家仳离,公亦倦政思休。时州无城郭,筑室(赣)水西东溪之高家园以居去吉安府城三十里,子孙因占籍为吉州人。”“自吉阳公以下,分东溪、西溪、荷塘,俱属一家,凡吉水同姓皆是。”“至明洪武年间,我祖礼初,始居安成朱村,故我深溪,以礼初公为一世祖。”(清《深溪廖氏族谱.吉水分派图》)
廖礼初于明初迁徙安福洲湖深溪后,分为尊乐堂、培德堂、双庆堂等堂号。深溪廖氏代有族人外徙。
9世金宗、关宗、荣宗,徙本县西乡;君秀,徙永新牛田,其子梅庆又从牛田徙泰和里陂。
10世锡朋,徙湖北荆州管平县;汤,商居云南入菅。
11世大伦、大奎,徙贵州旧黄平。
12世安任兄弟,徙云南镇沅府;有福,徙四川西昌府拖浪保吉村;霭吉,亦商居拖浪。
13世九生,商居泰和县;成人,徙四川泥溪寨;小寿、小用,徙云南大姚县东界塔;得珍、小二、小田,徙四川公母营。
14世宗培,商居四川拖浪县;立、达,徙云南恩乐县;正秋,商居贵州旧黄平;宦,徙云南寻甸州。
15世宪,徙云南广南府阿姬街。
16世赞贞,徙云南姜州法罗冲。
安福其他地方廖氏,现于1984年版《安福地名志》的有:
泰山乡黄竹村鹿角垄廖氏,清末,由萍乡上埠迁入。
严田镇楠桥村方上廖氏,1949年,由湖南宁乡迁入。
洲湖镇北山村毛岭廖氏,清中期,由吉水迁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5 22: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贵州罗甸县廖氏辈分

贵州罗甸县廖氏辈分

                                                                          廖宗万

贵州罗甸县位于贵州南部,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山区县,有汉、布依、苗、瑶、壮、侗等民族。

整理族谱发现,贵州罗甸县廖氏是从四川彭水县铁厂沟搬来的,字辈为:

作文金玉实  兴朝元永世  宗佳万大本  

光荣景安康  儒学德政志  俊堂有林章   

搬来的时候是玉字辈,名叫廖玉锡。

希望与四川彭水县的廖氏取得联系。

编者网上搜索:

1.廖毅,男,罗甸县边阳镇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大学毕业后当过教师、新闻记者、机关秘书。1996年11月,前往温洲“打工锻炼”,现任正泰集团新闻发言人、宣传部长。

2.从2003年6月起,深圳廖育祺自愿捐资结对贵州罗甸县贫困的4名大学生直至他们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到现在,他仍坚持资助贵州罗甸县的38名贫困小学生读书,5年多来共捐献助学款近40万元。廖育祺还主动联系到贵州罗甸县教育局,相继资助了5名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廖育祺不但捐学费,还捐助生活费用。平均算下来,每个月仅资助学生的生活费用就达2000多元。在廖育祺的帮助下,这5名贵州籍学生又纷纷安心就读于北京邮电大学、...

3.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茂井镇八达村民族小学校负责人:廖晓流

4.廖书诚    (罗甸县公安局龙坪派出所所长)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20: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初识文豪廖免娇(日记)

初识文豪廖免娇(日记)

                                                                          廖名龙

2009年8月8日:廖国吉告诉我他们老家有知道廖氏的在成都,我前往拜访。晚饭后在营门口白芙蓉宾馆后面找到了汪英俊先生,他有许多院长、所长、会长等头衔,个子不高,按他自己的话说是其貌不扬,但是很健谈,直言直语,是书法家,正在筹备“中华国际孔子大学”。他老家是泸州合江县的。在他家里认识了贵州省赤水县大同镇华平村上王沱的黄登益老先生,今年80岁了,身体很好,眼不花耳不背,出口成章。他们告诉我,他们相识多年,虽然一个是四川,一个是贵州,但是赤水、合江相邻,两家很近。在这里的插腊沟出了举世闻名的大文豪廖免娇和廖继伟,满清时期廖免娇的著作有十几种,流传中国和海内外。他们两个都对廖免骄崇拜有加,汪先生已经研究廖免娇十几年了。我们相约明天去龙泉廖国吉家,他们会告诉我很多关于廖免娇的故事。

2009年8月9日:下午1点,我提前到了西门在门口等他们两位老先生,上车的时候还有一位女士,汪老师告诉我,她也姓廖,老家是宜宾长宁竹海风景区的,她叫廖守琴,她女儿在成都。她告诉我她们老家姓廖的很多,每年都有清明会,有族谱资料,有祖坟,墓碑有一尺多厚,她答应协助联系当地的廖氏宗亲。

来到廖国吉家,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汪先生首先说,你们廖家有一个大名鼎鼎、流传千古的大文豪你们还不知道,他就是廖免娇。这时候黄老先生取出了4本线装古书,象印刷的一样,我以为是过去的古书,他说是他自己书写的,字体很小,比苍蝇还小,他6岁就开始写字,这样的古装书他已经写100多本,带来成都只有这几本,真的让人“震撼”(我很难用震撼二字),包罗万象,无奇不有,我说是百科全书,除了记录他们黄家的世系源流外,诸如家训、族谱、为人、处事、格言、感言、诗词、歌赋、孝道、人爱、天文、地理、奇闻、异事、名利、品德、婚嫁、祭祀、政策、法规等,当地廖氏更有详细记载。老人家记忆力特别好,我说他也是奇才。听说当地政府已经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相约秋天凉快的时候去赤水考察。让廖氏历史文化发扬光大。

老人家的书没有带全,现场给我写下了五不孝和十无益

五不孝

一、     懒惰四肢 不顾父母之养 一不孝也

二、     博弈好饮酒 不顾父母之养 二不孝也

三、     好货财私妻子 不顾父母之养 三不孝也

四、     傲慢争讼辱父母 四不孝也

五、     动轭为非作歹 以为父母戳(连累)五不孝也

十无益

存心不善 风水无益    不孝父母 奉神无益

不和兄弟 交友无益    伦常?? 聪明无益

心高气傲 读书无益    富贵不仁 积聚无益

巧取人财 布施无益    不惜元气 服药无益

遥逸娇奢 仕途无益   



居心作恶 谁能替你救苦救难

回心向善 何必要我大慈大悲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20: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杰出的内江廖氏

杰出的内江廖氏

                                                                           廖名龙

内江市位于天府之国四川省的东南部,座落在美丽富饶的沱江之滨。东连重庆,西接成都,南通自贡、宜宾、泸州,北到遂宁、南充,是川东重镇。

2009年7月18日:在廖化(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办公室)的安排下,前往内江,拜会廖氏宗亲,廖政、廖化、廖承、廖常春等参加了这次活动,廖名龙介绍了世界廖氏宗亲总会和各地廖氏宗亲会,汇报了四川廖氏宗亲前段的工作,中午在廖政家吃饭,下午参观“大千纪念馆“和”西林寺“。

廖化的老家在内江市椑木镇,在椑木镇廖姓是大姓,先祖是廖恒永,辈分是:恒成庶明学校纲常礼义兴。

廖承告诉我,他的外公爷爷廖维华那一代都是名人:廖维忠(廖划平)早年投身革命,曾经留学苏联,曾著有《社会进化史》一书,在他的影响下,很多人都参加了革命:廖维民(廖霁初)1925年参加革命,红军营长;廖维华(廖释惑)、廖苏华、廖苏贞。廖承的妈妈是廖常芳,他随妈妈姓廖。

内江文化底蕴深厚。内江素有"大千故里"的美誉,人文荟萃、才俊辈出,孔子之师苌弘、西汉辞赋家王褒、东汉教育家董均、宋代理学家陈抟、国画大师张大千、著名书画家张善孖、新闻巨子范长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出现了黎冠英、廖恩波、廖释惑等一批革命先烈。

内江人民长期进行的前赴后继,英勇顽强的斗争,在内江革命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涌现了一大批革命家和英雄人物,其中著名的有,曾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的廖恩波、历任四川省委委员、监察厅厅长、重庆市副市长的廖苏华,共青团四川省委廖释惑等。内江档案馆存有内江中共烈士廖恩波、廖释惑的照片、题字、书信、遗墨等,他们的光辉业绩将永载内江革命斗争的光辉史册。

内江廖氏是望族,有著名的廖氏南祠,占据内江半壁江山,名人辈出。 廖家巷位于内江工商街,为著名的廖氏革命先行者的祠堂庭院,出身于地主家庭的廖氏兄弟姊妹先后有8人参加革命,大哥廖释惑曾为解放前中共内江县委早期负责人,其一妹解放后曾任重庆市第一任妇联主席。廖家祠堂、廖家巷现已消失。

1927年1月,在内江公学召开了国民党内江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提出了宣传三民主义、打倒土豪劣绅、打倒军阀的政治纲领。大会正式成立了国民党(左派)内江县党部,选举黎灌英为县党部负责人,廖释惑、谢独开、钟伯勋、廖泽周、彭先春、陈奇英等6人为执委,李仲权、黎守中为监察委员

廖划平,1898~1952)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内江二中校志》第一编奠基篇:内江人称为“内江三杰”的廖划平、韩文畦、李仲权等知识青年,在阅读进步书刊的基础上,经常聚集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8 21: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为廖家人争了光,我代表全廖家人向您致敬!感谢你们为人民做出的光荣贡献。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3 22: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我们廖家人丁很兴旺啊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7 17: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黄岩廖氏向各位问好!

先问个好!祝各位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9 19: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廖氏华鑫-新编家誌宗谱

廖氏宗谱 (廖氏华鑫-新编家誌宗谱)
二 十 世 廖国华二十一世 廖世鑫 (十九世代上延直系世祖錄十九世代下延子女分系家譜錄) 序 論 長 九 集 敘 似 鏡 明 理 借 古 知 今 淨 化 親 情 和 貴 之 理 安 邦 之 道 派 行 定 論 長 幼 分 明 久 遠 情 近 不 忘 根 脈 慎 之 凜 之 啓 迪 人 生 派 行 论 前 人 訂 定 派 行 所 以 辯 昭 穆 別 尊 卑 也 循 次 命 名 則 昭 穆 辯 而 尊 卑 別 矣 雖 居 各 異 地 而 邂 逅 諮 詢 即 知 長 長 幼 幼 之 分 故 譜 首 敬 錄 以 昭 示 後 人 派 行 二 十 八 字 重 文 廷 本 尚 榮 隆 繼 守 學 士 永 之 從 習 承 祖 德 可 傳 世 廣 大 光 明 自 應 同 六 屆 派 行 二 十 字 英 華 鍾 毓 久 福 澤 慶 綿 長 家 國 經 猷 裕 時 清 兆 吉 昌 七 届 派 行 二 十 字 先 哲 志 宏 远 仁 贤 天 赋 宽 雄 才 延 俊 伟 诗 礼 靖 邦 安 始 祖 重 一 字 镇 川 原 籍 江 西 南 昌 府 南 昌 县 元 至 正 戊 子 科 登 进 士 第 历 任 湖 广 宣 尉 副 遂 子 武 邑 营 田 村 落 籍 焉妣 李 氏 继 妣 钱 氏公 妣 生 卒 失 考 均 葬 营 田 庵 乌 龟 山 壬 山 丙 向 兼 子 午 生 子 三 文 绣 文 彬 文 海注: 系明代太祖朱元璋(1368--1398)前朝顺帝至正年代(1341--1367)戊子年(1348)科登进士 二 世 文 海 字 光 宠 明 成 宗 驸 马 公 主 早 逝妣 王 氏 公 妣 生 殁 未 祥 附 葬 营 田 庵 丙 乌 龟 山 壬 山 丙 向 生 子 二 廷 錝 廷 珠 三 世 廷 珠妣 柳 氏 生 子 三 本 金 本 连 本 升 四 世 本 升妣 田 氏 生 子 一 尚 寿 五 世 尚 寿妣 何 氏 生 子 三 荣 碧 荣 官 荣 华 六 世 荣 碧妣 陈 氏 生 殁 未 祥 公 妣 俱 葬 罗 卜 林 北生 子 一 隆 堂 七 世 隆 堂妣 洪 氏 生 殁 未 祥 公 妣 俱 葬 罗 卜 林生 子 二 继 松 继 仁 八 世 继 松 妣 汪 氏 生 殁 未 祥 公 妣 俱 葬 罗 卜 林生 子 二 守 玉 守 相 九 世 守 玉 字 恒 谦 生 殁 未 祥妣 陈 氏 继 妣 熊 氏公 妣 生 殁 未 考 俱 葬 屋 侧 曹 家 祖 山生 子 一 学 信 十 世 学 信 字 长 发 生 殁 未 祥妣 刘 氏 生 子 五 士 赞 士 绪 士 绣 士 缙 士 绅 十一世 士 绣 妣 叶 氏 生 子 二 永 柱 永 麒 十二世 永 柱妣 秦 氏 公 妣 生 殁 未 考 俱 葬 屋 后 侧 祖 山 生 子 一 之 丰 十三世 之 丰 字 太 丰妣 喻 氏 公 妣 生 殁 未 考 俱 葬 屋 后 侧 祖 山生 子 四 从 富 从 贵 从 荣 从 华 十四世 从 荣妣 罗 氏 公 妣 生 殁 未 考 俱 葬 屋 后 侧 祖 山生 子 一 习 祥 十五世 习 祥 妣 袁 氏 生 子 三 承 亮 承 寅 承 礼 十六世 承 亮(一八一七—一八九七81) 字 明 亮 生 于 嘉 庆 丁 丑 年 九 月 初 七 日 寅 时 殁 于 光 緖 丁 酉 年 三 月 十 九 日 午 时 葬 于 屋 侧 祖 山妣 李 氏 生 于 嘉 庆 庚 辰 年 三 月 十 三 日 午 时 殁 于 光 绪 戊 寅 年 八 月 子 时 二 十 二 日 葬 屋 后 祖 山 生 子 四 祖 用 祖 书 祖 愿 祖 锦 十七世 祖 书(一八四九—一九二七78) 号 季 卿 生 于 道 光 戊 申 年 七 月 十 七 日 辰 时 殁 于 民 国 丁 卯 年 正 月 初 九 日 亥 时 葬 屋 侧 祖 山妣 黄 氏 生于 咸丰 甲寅年 正月 初十日 亥时 殁 时 未 详 葬 屋 侧 祖 山 生子四 徳 相 徳 成 徳 造 徳 棣 十八世 徳 相(一八七八—一九四八71) 生 于 光 绪 戊 寅 年 九 月 初十 日 亥 时 殁 于 民 国 戊 子 年 十 二 月 葬 武 昌 县 山 坡 乡 京 广 铁 路 桥 东 侧 大 港 以 北 九 斗 坵 边 后 于 二 0 0 0 年 移 葬 鄂 州 胡 林 廖 家 祖 山妣 熊 氏 生 于 光 绪 壬 午 年 九 月 二 十 九 日 戌 时 殁 于 民 国 癸 未 年 十 月 葬 屋 侧 祖 山 生 子 四 可 望 可 斗 可 柳 可 全 十九世 可 柳(1920.3.13丑时---1985.9.18.丑66) 生于 民国 庚申年 正月 二十三日 丑时 鄂州胡林廖家村 殁于一九八五年九月十八日丑时终年六十六岁妣 常 氏 (1922.8.13巳时---1987.8.18.酉时66) 生于壬戌年六月二十一日 巳 时 殁于一九八七年八月十八日酉时 终年六十六岁 公 妣 倶 葬 屋 后 祖 山生子 三男 四女 传桥 传国 [传毛](又名 细毛 幼时过继可全房下抱养幼年病逝) 菊英 改英 [茶英](少年病逝于武昌山坡) [晚英](幼年溺水早逝于鄂州胡林廖家) 二十世 传 桥 字国桥 生于公元一九四五年六月十日亥时(乙酉年五月初一属鸡)居鄂州胡林廖家 妣 朱 氏 字发香 生于公元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七日子时(戊子年十月初七属鼠)生子一男二女 建军 春红 小红 二十 世 传 国 字 国华 号 墨乐山人 生于公元一九五六年二月七日午时(乙未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属猴 注:二十四日立春)一九六三年启蒙于鄂州胡林小学 一九七四年毕业于鄂州华容高中 后自修大学会计专业本科毕业 职业会计师 擅长书画 1999年定居湖南长沙马王堆QQ:754504711 妣 李 氏 字春莲 生于公元一九五九年二月三日巳时(戊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属狗)职业 服装设计制作 湖南长沙黄花人氏(其父母:李庆生 王氏)生子一女一男 廖丽平 廖世鑫 二十 世 菊 英 生于公元一九四七年十月配男 周国璋 生于公元一九 殁 于二00六年十月十四日 职业 广东韶关钢铁厂汽车司机湖北鄂州人 生子一女一男 周小萍 周小秦 二十 世 改 英 生于公元一九五一年一月十二日戌时(庚寅年十二月初五)配男 谢焱生 生于公元一九 殁 于 职业 大冶公汽汽车司机 湖北鄂州人生子二男 谢俊 谢利 二十一世 建 军妣 氏 二十一世 春 红 配男 二十一世 小 红配男 二十一世 世 鑫 字小秦 生于公元一九八五年九月十日午时11:30(乙丑年七月二十六日属牛)一九九一年七月启蒙于武昌山坡小学 2006年毕业于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妣 氏 二十一世 丽 平 生于公元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二十日戌时19:30(壬戌年十一壬月六日属狗)一九八八年七月启蒙于武昌县山坡小学 二00四年七月毕业于湖北长江大学2008年就读湖南师大音乐系硕士研究生 职业 大学音乐教师配男 欧阳宇翔 生于公元(农历)一九七四年三月一日 职业 律师 法学学士、经济学硕士、 长沙市政府工业经济法律顾问 湖南大律师巡讲团首席讲师、湖南大学法学院特聘研究员, 长沙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湖南电视台公共频道专题法律顾问 长沙市律师协会金融证券业务委员会副主任 生 子一女 欧阳梦然 字 妮妮 二十一世 周 小 秦 生于一九七0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子时23;30(庚戌年冬月初一属狗)妣 方氏 字 箴涛 生于公元一九七四年 月 日 巳时9:30(甲寅年二月初五属虎)四川 人氏 生 子一男 周煊哲 二十一世 周 小 萍 生于一六九年二月二十三日午时12:00(乙酉年正月初七日属鸡)配男 陈立农 生于公元一九 职业 大学体育教师 湖南省 人生 子一男 陈卓楚 二十一世 谢 俊 生于公元 妣 氏 生 子一女 谢文晖 二十一世 谢 利 生于公元妣 氏 生 子 一女 谢文菁 二十二世 欧阳梦然 字 妮妮 生于公元二00八年八月十一日 十三点零八分(农历七月十一日 即戊子年庚申月癸未日)于湖南长沙 。 其父母: 欧阳宇翔 廖丽平 。外公:廖传国(国华) 、外婆:李春莲 。爷爷:何** 、 奶奶:欧阳国莲 二十二世 二十二世 二十二世
廖氏远祖及花公世系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华民族绵延繁衍,为人类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炎帝和黄帝,是中华儿女的共同祖先。炎帝王将相即传说中的神农氏,生于渭河流域的姜水,故姓姜;黄帝即传说中的轩辕氏,发祥于泾河流域的姬水,故姓姬。炎帝和黄帝,是中国最早的有姓者。尔后不断派衍,至今已达2500余个姓(一说8000余个姓)。姓的得来,除氏族图腾,始祖母的某种遭遇或梦幻,始祖母的生育地点等外,今天繁杂分坛的“百家姓”,有的以祖先封国为姓,有的以祖先的字、号、名为姓,有的以封邑、食邑和居住地命姓,有的以官职、爵位命姓,有的以黄帝赐姓、贬姓,还有的因避讳产生的姓,以技为姓,以天干地支为姓,林林总总, 不一而足。廖姓是炎黄子孙重要宗族,得姓已逾4000年。 一、叔安世系 廖叔安,廖姓得姓始祖之一。上古五帝中颛顼(zhuān xū)帝后裔。夏时(约公元前22世纪末至公元前17世纪末)被封在飂(liu)国,为飂国国君。其地在今河南省唐河县一带。有裔子曰董父,善养龙,以养龙服侍帝舜,为董姓始祖。叔安后代以国为姓,是为飂(廖)姓。廖叔安世系是廖氏主族。代表人物有: 始祖廖叔安—2世明公—3世闺公—4世晖公—5世信公—6世渊公—7世光公—8世颖公 —9世玦公—10世诚公—11世重公—12世蛰公—13世珊公—14世卿公—15世谭公—16世介公—17世祥公—18世潜公—19世华公—20世瑞公—21世昌公—22世澄公—23世荣公 —24世盛公—25世良公—26世辟公—27世高公—28世毕公—29世展公—30世宣公—31世雲公—32世振公—33世平公—34世隐公—35世桓公—36世闵公—37世廖伯高。春秋时代(公元前772年)至公元481前年)人。将“飂”去风加“广”成廖,即为今天的廖氏。——38世成公—39世襄公—40世敬公—41世王公—42世定公—43世真公—44世考公—45世安公—46世和公—47世廖惠。因避泰始皇暴政,从洛阳山逃东甄域;公元前206年,惠公迁回洛阳。在此后的几百年间,廖氏家族的许多成员一直生活在这个都市里。 ——48世慎公—49世廖范。西汉(公元前276年至公元25年)初期人。大约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出仕,在长江流域为官,任江夏太守;其职位与现在地区专员相当。自此,廖氏家族之一部已从北方迁徒到南方。——50世周公—51世高公—52世理公—53世中公—54世元公—55世风公—56世节公—57世嘉公—58世新公—59世斌公—60世扶公—61世祀公 —62世延公—63世立公—64世廖化—65廖倔公—66世初公—67世泰公 ——68世廖子璋。司马炎咸宁二年(276年)因功封左卫镇国大将军。妣蓝氏,生二子:长子原宪,居洛阳;次子从宪,迁居浙江省松阳县顺义乡诚信星。自子璋公起,廖氏始有族谱记载,世代相传至今已近1800年。故有论者骈:“廖姓世系由此始,子璋为始祖。”--69世廖崇宪。西晋末年由河南洛阳迁央浙江省永嘉郡松阳县顺义乡诚信里。 --70世廖五桂。以武功袭封左卫大将军,任征吴左卫大总管。 --71世廖钦。袭封大总管。妣韩氏,生四子:守信、守义、守崇、守诚;续妣谢氏,生子:诚达、诚壁、诚忠、诚希。 --72世廖守信、廖守义、廖守崇、廖守诚、廖诚达、廖诚壁、廖诚忠、廖诚希。守信任青州剌史;守义任太平州通判;守崇任汀州剌史;守诚任清溪县令;诚达任处州通判;诚壁任宣州司马;诚忠任杭州知府;诚希任杨州太守。这是廖氏家族的一个显赫时代。杨州太守诚希,因五湖之乱于晋太元九年(384)又行回浙江省松阳县。诚希妻雷氏,生子世用、世昌、世清。之后,廖氏家族在江南定居,历数百年。守信、守义、守崇、守诚、诚达、诚壁、诚忠、诚希,都是廖钦之子;另据湖南蓝山县始祖廖继琳公,进士及第,宋时(976年)宦游湘南,由江西泰和县迁新圩镇下清涵,子孙散居郴州市廖家湾、早禾板屋、北门廖家、粗石江、长坪、虎形、牛头山、宜章、汝城、广东乐昌市、韶关市、乳源县、四川大竹、邻水等省市县乡村。湖南蓝山县继琳公一脉后裔——广东省乳源县五阳都出水岩廖氏(雍正二年甲辰岁<1724>印制的老谱记载,廖钦还有一子廖守明,系该宗各支系之共同先祖),廖继琳一脉乃守明后裔之一部。 --73世(诚希4子)②世昌、②世用、③世清、④世明。 --74世(世昌2子)彦光、彦邦。 --75世(彦光2子)玉玲、玉瑞。 --76世(玉玲4子)④庆甫、③晚叔、②晚桂、①晚苍。 --77世廖奇可(庆甫子) --78世(奇可3子)②延龄、①延邦、③延春。延邦任武威郡太守,封武威郡公。延龄任清河郡太守,封清河郡公;延春任太原郡太守,封太原郡公。事在隋炀帝时代(公元605~616)。这便是隋唐以后“廖氏三郡”的由来。延邦生子崇洋媚外荣,无嗣;延春生子崇韬,亦无嗣。延龄妻邓氏,生子崇德。 --79世廖崇德。生于公元602年。唐贞观年间进士。任虔化县令。妻卢氏,生三子:兰芝、兰阶、兰得。兰阶过继崇荣,兰得过继崇韬。其后,“廖氏三郡”全部是崇德公子孙。后裔由浙江松阳县迁居江西宁都。廖崇德是现在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四川以及台湾、南洋等地区大多数廖氏宗族的先祖。大竹廖氏各宗,凡称“系出武威”的,都是廖崇德的后裔。 --80世廖蘭芝,进士。 --81世廖光尧、廖光禄、廖光景。光尧,兰芝公长子,唐中宗神龙年间进士,曾任兵部侍郎(相当于如今的国防部副部长);光禄,兰芝公次子,唐中崇景龙相未年(707)进士,曾任汀州剌史;光景,兰芝公第三子,翰林学士,曾任宣州剌史。廖氏家族进入历史鼎盛时期,成为名符其实的百年望族。光尧、光飂、光景三公子孙甚众,支系繁多,廖氏家族人口剧增,居住区域也迅速扩大。 为方便寻根问祖,特将光尧、光禄、光景三公支系简介如下: 《1》 廖光尧支系。 --82世廖奇轼,福建将乐人,唐进士,官至兵部尚书;生五子:番、玙、琬、琰、琼。 --83世廖琼。字世丹,号桂亭,唐代榜眼,官授福州佐武威将军,后任漳州司马光禄大夫;公万夫莫敌,百战百胜,封万胜将军;生三子:侁、俨、极、皆善战,封将军。 --84世廖俨,生于845年,卒于962年,享年117岁;榜眼及弟,官至御史中丞上柱国;对开发福建安溪县做出了很大贡献,颇受称赞,时有“未有安溪县,先有廖长官”之说;妻黄凤姑,生于847年卒于969年,享年122岁,封一品夫人;生9子,均有功名。此后廖俨后裔搬迁到许多地方,东南亚等海外地区都广有分布。廖俨子孙世系为:廖俨——廖君平——廖元舜——廖荀——廖彬——廖己——廖仁泽——廖宜——廖敦仁——廖固——廖泳——廖敬翁——廖高选——廖大二——廖振祖——廖佛生——廖心美——廖资祥——廖乾迪——廖朝柏——廖明德——廖汉——廖天生——廖士官——廖赞善——廖维振——廖东业——廖昌忠——廖韦应——廖世懿——廖栋——廖扬——廖眷——廖定吉——廖永平——廖亚福——廖天宝—— 《2》廖光禄支系。 --82世廖德迁,生二子:友程、友麓。 --83世廖友麓,生三子:昌歧、昌复、昌盛。 --84世廖冒歧,生于唐德宗贞元三年(788),官至礼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妣万氏、朱氏、杨氏,生子廖宽、廖荣、廖金、廖全、廖璋、廖紫、廖缓、廖铃铛、廖显、廖銮。 --85世廖銮,曾任武昌太宁;生三子:三传、四郎、五郎 。 --86世廖三传,生子廖通。--87世廖通,生三子:克敬克纯、克淘。88世廖克敬,生二子:廖融——廖凝。89世廖融隐居衡山,号衡山居士,是当时著名的学者、诗人。89世廖凝,居虔化,曾任彭泽县令变是当时名士。廖融后裔世系为:廖融——廖图——廖安重——廖永昌——廖祖谦——廖英——廖应刚——廖叔振——廖远达——廖志高——廖聪甫——聪甫后后裔多居江西宁都、瑞金、石城、黄陂等县。 《3》廖光景支系。光景后裔是廖氏家族中最大的一个分支,分布的地域极广,估计不下百万。 --82世廖琼瑄、廖琳瑄、廖瑞瑄;琼瑄于743年钦取进京,卒于途中;琳瑄曾任兵部尚书,后迁任广东增城。光景后裔几乎全部外迁。 --82世廖琼瑄,--83世廖四十一郎;其子孙系恐有遗漏。 --84世廖国清 --85世廖滔刚 --86世廖元景 87世廖文兴、文广、文举、文福、文亮、文录、文用、文明、文峰,兄弟共9人:长文广,曾任南朝宰相;老三文举,翰林学士;老四文福,翰林学士;老五文亮,翰林学士;老六文禄,地方武官;老七文用,翰林学士;老八文明,任通政司;老九文峰,任提刑司;文兴九兄弟在五代十国和北宋初期是一个颇为显赫的家族,因此廖氏源流歌中有“金街九子佐君王”、“九子文兴花又昌”之句。文兴官居参政大夫,妻梁氏,生三子:棠、花、萼。 88世廖花,字循政,号实蕃;妻冯氏。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四年(963)进士,官拜湖广参政大夫,世居延平广府顺昌县下阳圩,(960年)迁居上杭廓坊,为福建汀州上杭永定始祖。祖祠建于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十一年,永定城之(千本堂)是闽、粤、赣所称武威廖氏始祖。生一子:昌。 89世廖昌,字燕及,妻杨尚昆氏,生三子:廖彻、廖政、廖敏。廖花后裔从彻、政、敏三公以后,陆续迁到沿海各地、湖广、四川、台湾及海外许多地方,地域广阔,分支繁多,如今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台湾、香港以及新加坡、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许多地方,都必须有彻、政、敏三公后裔; 90世廖敏(廖昌三子)字讷斋,1161年5月21日生,1231年10月12日殁。妣赵五娘。子:念六郎、三十郎、三十一郎、三十二郎、三十三郎。 91世三十三郎。1186-1266子:仲达、仲远、仲琳。 92世廖仲远。曾任南宋三院太尉,随文天祥起年代抗克,后退守梅州。仲远是广东梅州廖氏始祖。1221-1291 93世廖安叔,仲远子。1333年生,1397年殁。妣周氏。子:大二郎、四十六郎。 94世四十六郎,安叔次子。1360年生,1424年殁。妣周氏。子:德贵、德秀、德明、德源、成文;德贵移居程乡,德秀移居程乡黄沙,德明移居长乐,德源移居兴宁县。 95世廖德源(广东惠州1世)由福建汀州宁化乡,迁广东惠州兴宁县东厢和山进村。为自闽迁粤始祖。妣王氏。子:敬斋。 96世廖敬斋。妻包氏、李氏、欧氏。生9子,号“九思”即:思明、思聪、思温、思恭、思忠、思敬、思问、思难、思义。“九思”后裔,几乎全部繁衍到今天。
湖北 廖氏 注释: 湖北廖氏散居全省各地,多是明朝以来先后由江西迁往湖北的。自兰山、旭山兄弟二人洪武年间宦籍汉皋梅子山由赣迁鄂,至今已有600余年。汉川、沔阳、天门、潜江、监利、应城、荆门、嘉鱼、蒲圻、钟祥、孝感、汉阳等地都有廖姓分布。总人口最多的是仙桃市,人口最集中的是天门市。此外,还有4支廖氏宗亲:一是洪湖石码头支系,二是江陵支系,三是麻城支系,四是鄂州支系。其中洪湖石码头支系于明末由江西迁入湖北,居住地较为集中;江陵支系于明代以前迁鄂,历史较长。
本门廖姓先祖:廖叔安--廖花 -子璋-光景-永忠本门廖姓始祖:重一公---文海---承亮--祖书--德相--可柳--传国-—世鑫-- (注:汉有谌公,唐有道平,元之忠公,因征边有功,封为元勋,定远候,征西大将军,乃我鄂城廖氏始祖重一公之曾祖父也) 我廖姓始祖: 重一公,字镇川 原籍江西府南昌县人,元顺帝至正戊子科 登进士第。授山东总督,时南方红巾军起,敕令督理军门副都统,领兵平江南。又年平徐寿辉之乱,升湖广宣慰副使。佥都元帅府事,分兵守武昌。妣李氏,钱氏授封夫人。因宇内纷争,干戈不息,力不能扶,遂隐于武邑营田村。生子三,长文锈,曾举孝廉;次文彬,为冼马御史;三文海,明成祖文皇帝附马。是为我族三大分。三世再传十九门房,至今派衍二十余代,丁繁万数千人,公妣生卒失考均葬营田庵乌龟山壬山丙向兼子午 注: 系明代太祖朱元璋(1368--1398) 前朝顺帝至正年代(1341--1367) 戊子年(1348)科登进士 。
本家廖姓 是重一公三子文海的后人第二十世代之后人 -----廖传国 注释qq:754504711 廖氏.华鑫(廖氏重一公第二十世代子孙.国华.世鑫 立) 家 训 格 言 孝敬父母 詹仰老人夫妻平等 相敬如宾对待子女 不可偏心敬老爱幼 满腔热忱婚姻自主 严禁近亲教育子女 莫入邪门交朋结友 正大光明作风正派 戒赌戒淫邻里纠纷 息事宁人异姓相处 礼让三分光明磊落 能屈能伸谦虚谨慎 不图虚名见义勇为 不辞艰苦奋发图强 自力更生尊师重教 百年树人移风易俗 革故鼎新士农工商 业精于勤尊纪守法 端正言行立志报国 勇于当先不欠赋税 积极应征为官廉洁 勤政爱民群策群力 共建文明 廖姓古今迁徙史 先秦时期,廖姓活动、分布的地区主要在黄河流域的陕西、河南、河北一带。两汉、三国时期,长江流域已多廖姓居住。隋唐以后,南方成为廖姓分布的主要地区。这种变化的出现,是与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背景相联系的。春秋时期的楚人灭蓼,晋朝时期“五胡乱华”,宋朝时期的“靖康之变”,元朝时期蒙古贵族对汉人、南人的奴役,明清时期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的大规模移民以及沿海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等等,对廖姓迁徙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三国时期的廖立,是廖姓最早见于记载的南方人。至于他的祖先或者他本人是如何到南方定居的,现在已无从知道了。廖立,字公渊,临沅人。临沅属今湖南常德市。刘备为荆州牧,用廖立为从事,后来升任长沙太守。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孙权派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廖立只身逃到益州,被任为巴郡太守。刘备称汉中王,用廖立为侍中,后迁长水校尉。诸葛亮称赞他是“楚之良材,当赞兴世业者也”。后廖立因恃才自负,没有被列为上卿而当面质问诸葛亮并诋毁朝臣,诸葛亮亲加弹劾,将他削职为民,徙汶山郡。他在徙所率妻子耕种自守,听到诸葛亮去世的消息,流涕叹息。后来廖立就死在汶山。汶山在今四川省。廖立是当时很著名的人物,他从湖南到四川做官,也可以说是迁徙,他的后人是留在四川汶山,或是回到湖南临沅,或是蜀亡后去了北方,无从得知其下落。名人尚且如此,许许多多普通廖姓人自然更是难免湮没无闻了 我族得姓受氏,自周伯廖始,秦汉而后,代有名流,史书未尽载,然亦时见于他说,我五世祖 尚美 尚正 尚济 诸公,于嘉靖间创为谱稿,特上溯四代以元末官湖广宣慰副使之重一公为始祖,凡重一公以前代远年淹,概不敢录,即相传有重二重三重四公,因苗裔星散,天各一方,考核未详,不敢列叙.摘光绪二十一年岁乙未腊月谷旦;2.廖氏自周授姓,汉有谌公,唐有道平,元之忠公,因征边有功,封为元勋,定远候,征西大将军,乃我鄂城廖氏始祖重一公之曾祖父也。摘自一九九三年岁次癸酉七届修谱编修组后裔孙敬撰;摘自鄂州廖氏宗谱;3.三大分公共祖山坐落营田庵,土名乌龟山,始祖重一公葬处也,坐北向南.至北向南二十三丈二尺,自东向西上段十四丈三尺,中段二十五丈四尺,下段二十丈零七尺,周围四百余步,东北角以本族大分六门私山为界,西以高姓坟山为界.详载谱首,俾后嗣保护维严,勿令他人侵削.;二分长房廖铭村廖祥华 当元之季年,红巾乱起,江右横遭蹂躏,居民徙避,十室九空,今勋襄黄武间,占籍者不下百数十姓,询其始祖,佥曰自饶州瓦屑坝来也,更上溯其始祖之由来,无复能详其宗世也.摘自廖氏宗谱;光绪二十一年岁次乙未嘉平月.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魏时巨顿首拜撰.;2.吾族发源于福建,继籍于江西,宋元以来,屡经兵灾,谱牒散亡,其先世次,荒渺无稽.;摘自廖氏宗谱.明嘉靖十六年岁次丁酉冬十月吉日;五世孙 尚用 尚美 尚济 敬撰。我们二分长房廖铭村从古自今过小年是腊月二十三而不是平民百姓二十四过小年,听祖辈说军三民四,我们的祖先是大将军。二分长房廖铭村廖祥华 我们同祖同宗的.我是二分长房华容廖铭村.你问的问题我有时间可以回老家问湾子里的老人,还可以查总谱的.今年清明我还去拜祭我们鄂州支系始祖重一公,二世文绣公,文彬公,文海公.坟地位于包王村堤东500米.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30 18: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自浙江黄岩一支廖氏。(自福建汀州府上杭县长岭下厦迁至浙江台州府黄岩乐清)现居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上洋乡前思岙村,除前思岙一支外,周围还有三支,即:石井坑派、御营派和高腴派。都系同一宗谱,居住在浙江黄岩与温州乐清一带,合称:黄乐廖氏宗谱。由于“文革”动乱,家谱被抄,幸有一前辈发现,偷偷带回,但前几页已撕,九五年重修时,经过多方查考方续,不过尚不完整,网上如有相近或同宗者,望指点一二。

世系图
第五世:四十郎
第六世: 文兴
第七世:梯(
第八世:花
第九世:昌
第十世:政
第十一世:懋孙
第十二世:百六郎
第十三世:千九郎
第十四世;千一郎
第十五世:卯郎
第十六世:景才
第十七世:鲁兴
第十八世:锦清
第十九世:广
第二十世:仁发
第二十一世:堂
第二十二世:世选
第二十三世:建
第二十四世:九畴
第二十五世:永元
第二十六世:其进 其伟(自福建迁浙江)
第二十七世:三林(其伟子)
第二十八世:珍益
第二十九世:玄有(前思岙派)
第三十世:维安
第三十一世:必庚(生于嘉庆癸丑年,卒于同治辛未年)
第三十二世:铭奇(生于道光壬寅年,卒于民国丁已年)
第三十三世:春朋
第三十四世:光斌(生于宣统三年,卒于共和丁丑年)
第三十五世:焕根
第三十六世:(本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 22: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世:廖崇德。生于公元602年。唐贞观年间进士。任虔化县令。妻卢氏,生三子:兰芝、兰阶、兰得。兰阶过继崇荣,兰得过继崇韬。其后,“廖氏三郡”全部是崇德公子孙。后裔由浙江松阳县迁居江西宁都。廖崇德是现在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四川以及台湾、南洋等地区大多数廖氏宗族的先祖。大竹廖氏各宗,凡称“系出武威”的,都是廖崇德的后裔。

二世:廖蘭芝,进士。

三世:廖光尧、廖光禄、廖光景。光尧,兰芝公长子,唐中宗神龙年间进士,曾任兵部侍郎(相当于如今的国防部副部长);光禄,兰芝公次子,唐中崇景龙相未年(707)进士,曾任汀州剌史;光景,兰芝公第三子,翰林学士,曾任宣州剌史。廖氏家族进入历史鼎盛时期,成为名符其实的百年望族。光尧、光飂、光景三公子孙甚众,支系繁多,廖氏家族人口剧增,居住区域也迅速扩大。

廖光景支系。光景后裔是廖氏家族中最大的一个分支,分布的地域极广,估计百万以上。
四世廖琼瑄、廖琳瑄、廖瑞瑄;琼瑄于743年钦取进京,卒于途中;琳瑄曾任兵部尚书,后迁任广东增城。光景后裔几乎全部外迁。

四世廖琼瑄,

五世廖四十一郎;其子孙系恐有遗漏。

六世廖国清

七世廖滔刚

八世廖元景

九世廖文兴、文广、文举、文福、文亮、文录、文用、文明、文峰,兄弟共9人:长文广,曾任南朝宰相;老三文举,翰林学士;老四文福,翰林学士;老五文亮,翰林学士;老六文禄,地方武官;老七文用,翰林学士;老八文明,任通政司;老九文峰,任提刑司;文兴九兄弟在五代十国和北宋初期是一个颇为显赫的家族,因此廖氏源流歌中有“金街九子佐君王”、“九子文兴花又昌”之句。文兴官居参政大夫,妻梁氏,生三子:棠、花、萼。

十世廖花,字循政,号实蕃;妻冯氏。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四年(963)进士,官拜湖广参政大夫,世居延平广府顺昌县下阳圩,(960年)迁居上杭廓坊,为福建汀州上杭永定始祖。祖祠建于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十一年,永定城之(千本堂)是闽、粤、赣所称武威廖氏始祖。生一子:昌。

十一世廖昌,字燕及,妻杨尚昆氏,生三子:廖彻、廖政、廖敏。廖花后裔从彻、政、敏三公以后,陆续迁到沿海各地、湖广、四川、台湾及海外许多地方,地域广阔,分支繁多,如今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台湾、香港以及新加坡、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许多地方,都必须有彻、政、敏三公后裔;

《廖氏總族譜》花公世系
一世祖 實蕃。宋參政,諱花,娶馮氏,誥封夫人,葬上杭廬豐大路背葵山,地形田雞浮塘。世居延平
                順昌下陽墟,因避亂播遷於上杭郭坊,是為武威廖氏始祖。上溯順昌之祖莫得而詳,故此
                譜斷自公始。當干戈擾攘之際明哲保身安居樂土,其事蹟書闕有間,而器量識見當必有過
                人者,迄今八百餘年,傳世四十,其間理學文章、德行、治績、忠孝、節義,代有傳人,
                而支派繁昌,轉移閩、粵、贛、楚者亦復繁衍。凡此枝榮葉茂,實由蒂固根深景仰至德,
                誠創垂之可溯也。

二世祖 燕及。恩廕縣尹,諱昌,娶楊氏、周氏。元泰定二年公葬永定溪南里茶樹下張公前,未兼丁。
                架上金盆形,即今蕭家後龍背也。二妣合葬郭坊大埔坪棋盤形花心穴,申兼庚。

三世祖 甫田。太學生,諱徹,娶張氏,合葬上杭峯市河頭墟白露樹下路面上,黃龍過江形未山。此地失祭
                多年,於喜慶七年認祭,又於庚午二月初四築墳更葬。
          拱辰。寧陵縣丞,諱政,娶梁氏合葬永定南門外大富村葛布叚乙山。嘉慶間居上杭古田鄉千七郎之
                裔用銀牌合葬龍巖黃畬芋卵墩屋後,庚兼酉。
          訥齋。德安府通判,諱敏,娶趙氏合葬永定南門外古鎮坪,坤兼未。

四世祖 百三郎。娶宋、陳二氏。公墳在武平象洞岡背祖祠後龍山上畔。
          百一郎。娶鄭氏。  (以上二人為徹公所出)
          宗誠。諱懋息,即太一郎,娶謝氏,移龍巖小池,葬大挖高岡大盂頂。
          懋實。太二郎。
          懋孫。太三郎,駕前指揮,娶朱氏。
          太四郎。諱懋綱,娶林氏。
          宗誥。太五郎,娶黃氏,移龍黃畬,葬大埔上,艮兼丑。氏葬龍潭廂,艮兼丑。千五郎裔移葬
                小吳地茅坪,乾兼戊,上下有輔墳二穴。千七郎裔用銀牌復葬原墳。(以上五人為政公所出)
          念六郎。娶何、張、蕭三氏,合葬李田隔,午兼丙。
          三十郎。
          三十一郎。娶趙氏。恩貢生,諱廷英,號五齋,合葬箭灘。
          三十二郎。
          三十三郎。(以上五人為敏公所出)

供参考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 22: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廖光景支系

一世:廖光景支系。光景后裔是廖氏家族中最大的一个分支,分布的地域极广,估计百万以上。
二世:廖琼瑄、廖琳瑄、廖瑞瑄;琼瑄于743年钦取进京,卒于途中;琳瑄曾任兵部尚书,后迁任广东增城。光景后裔几乎全部外迁。

二世:廖琼瑄,

三世:廖四十一郎;其子孙系恐有遗漏。

四世:廖国清

五世:廖滔刚

六世:廖元景

七世:廖文兴、文广、文举、文福、文亮、文录、文用、文明、文峰,兄弟共9人:长文广,曾任南朝宰相;老三文举,翰林学士;老四文福,翰林学士;老五文亮,翰林学士;老六文禄,地方武官;老七文用,翰林学士;老八文明,任通政司;老九文峰,任提刑司;文兴九兄弟在五代十国和北宋初期是一个颇为显赫的家族,因此廖氏源流歌中有“金街九子佐君王”、“九子文兴花又昌”之句。文兴官居参政大夫,妻梁氏,生三子:棠、花、萼。

八世:廖花,字循政,号实蕃;妻冯氏。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四年(963)进士,官拜湖广参政大夫,世居延平广府顺昌县下阳圩,(960年)迁居上杭廓坊,为福建汀州上杭永定始祖。祖祠建于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十一年,永定城之(千本堂)是闽、粤、赣所称武威廖氏始祖。生一子:昌。

九世:廖昌,字燕及,妻杨尚昆氏,生三子:廖彻、廖政、廖敏。廖花后裔从彻、政、敏三公以后,陆续迁到沿海各地、湖广、四川、台湾及海外许多地方,地域广阔,分支繁多,如今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台湾、香港以及新加坡、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许多地方,都必须有彻、政、敏三公后裔;

转载自『客家人社区』 http://www.HakkaOnline.com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 ... &extra=page%3D1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13 07:3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