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zza0031504

中国廖氏族谱资料-廖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14 00: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廖氏總族譜》所載四川中江縣花公千一郎世系

《廖氏總族譜》所載四川中江縣花公千一郎世系
一世祖     實蕃。   諱花,娶馮氏,誥封夫人,葬上杭廬豐大路背葵山,地形
                         田雞浮塘。世居延平順昌下陽墟,因避亂播遷於上杭郭坊,
                         是為杭永武威廖氏始祖。
二世祖     燕及。   諱昌,娶楊氏、周氏。元泰定二年公葬永定溪南里茶樹下
                          張公前。
三世祖     甫田。   諱徹,娶張氏,合葬上杭峯市河頭墟白露樹下路面上。
四世祖     百三郎。  娶宋、陳二氏。公墳在武平象洞岡背祖祠後龍山上畔。
五世祖     三六郎。 娶鄭、翁二氏,公墳在上杭白沙里。
六世祖     千一郎。 三六郎四子,娶項氏。
七世祖     孟一郎。 娶羅氏。
八世祖     仲四郎。 孟一郎四子,娶鍾氏。
九世祖     貴一郎。 娶鍾氏。
十世祖     文四郎。 貴一郎長子,與弟貴十郎移往福建武平藍塘。
十一世祖   元四郎。 文四郎次子,有兄元受及弟元信,娶朱、吳、宋三氏,
                           生子德富。
十二世祖   德富。   娶吳、宋二氏。
十三世祖   文長。   生子中元、潤元,(中元後代譜無記載,潤元生子
                          永九及永文。)
十四世祖   中元。   (無後代紀錄)
               潤元。   娶謝氏,生子永九及永文。
十五世祖   永九。   娶何氏,生子愛溪、念溪。
               永文。   娶王氏,生子興竹。
十六世祖   愛溪。   娶修氏,生子君重。
               念溪。   娶何氏,生子君愛、君德、君彩。
               興竹。   娶林氏,生子君連。
十七世祖   君重。   娶鍾氏,生子茂宇、騰宇、三宇、明宇。
               君愛。   娶林氏,生子立宇、和宇。
              君德。   (無後代紀錄)
               君彩。   娶劉氏,生子仲餘、仲二、仲三。
               君連。   娶林氏。(無後代紀錄)
十八世祖   茂宇。   娶鍾氏,生子建文、建昌、建忠。
              騰宇。   (無後代紀錄)
              三宇。   (無後代紀錄)
              明宇。   (總譜紀錄至此,或因移外而無後代紀錄,以後世系為
                          廖昌建宗親提供。)
           立宇。   娶周、張二氏,生子得科。
           和宇。   (無後代紀錄)
           仲餘。   生子得禧、得裕。
           仲二。   (無後代紀錄)
           仲三。   (無後代紀錄)
十九世  建文。   娶鍾氏,生子慶福。
           建昌。   (無後代紀錄)
           建忠。   (無後代紀錄)
           文明。   明宇子,生子盛昌。
           得科。   娶何氏,生子盛餘、進餘、萬餘、清餘、憲餘、榮餘。
           得禧。   (無後代紀錄)
           得裕。   (無後代紀錄)
二十世  慶福。   娶程氏,生子生壽。
           盛昌。   生子萬龍。
           盛餘。   生子利田、科田。
           進餘。   (無後代紀錄)
           萬餘。   (無後代紀錄)
           清餘。   (無後代紀錄)
          憲餘。   (無後代紀錄)
           榮餘。   (無後代紀錄)
           盛唐。   盛唐以上世系失考,不知何人所生,娶林氏,生子嘉兆。
21世    生壽。   (無後代紀錄)
           萬龍。   生子廷棟。
           利田。   (無後代紀錄)
           科田。   (無後代紀錄)
           嘉兆。   娶鍾氏,生子元光。元鳳。
22世    廷棟。   生子永達。
           元光。   娶鍾氏,生子和桂、坤桂、得桂。
           元鳳。   (無後代紀錄)
23世    永達。   生子大章。
           和桂。   娶賴氏,生子朝章。
           坤桂。   (無後代紀錄)
           得桂。   (無後代紀錄)
24世    大章。   生子興古。
           朝章。   生子世金。世瑞。世生。世利。
25世    興古。   生子仁銘。
           世金。   娶蘇氏。(無後代紀錄)
           世瑞。   娶李氏。(無後代紀錄)
           世生。   (無後代紀錄)
           世利。   (無後代紀錄)
26世     仁銘。    生子義海。
27世     義海。    生子世禮。
28世     世禮。    生子昌建。
29世     昌建。

此譜出自《廖氏總族譜》,雖經吾祖從祖墳墓碑、祠牌神主、田野調查,艱苦考證而來,但仍不免會有闕漏,故謹供參考,懇請考據斧正。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6 21: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我是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南屿镇高歧人,我这里也有几户廖姓人,我也是,很荣幸我们廖姓也有自己的论坛,我很想知道我这一支系从何而来?谁能告诉我?     我听奶奶讲祖宗来时和姓马,姓王,三人一起来的,现在我一家已迁到镇上居住了,村里就剩另外三户人家姓廖了.     我大爷爷是中医,我爷爷从广州黄埔军校毕业,呈是国民党一名中校团长,参加过七七卢沟桥事变,上海保卫战,远征缅甸,接收杭州(日本投降时),等事件.国共内战时,卸甲归田,当起了老师......我奶奶是浙江人,也是国民党中尉军官,是一名军医,呈在我爷爷手下任职,(我爷爷当过一段陆军医院院长),现在我爷爷已经去世多年,我奶奶还健在,我父亲是老师,母亲是护士............廖姓在我这儿很少,是小姓..我找不到族谱,很想了解廖姓的过去,以及我这一旁支是从何而来的?....斑主能帮帮我吗?........谢谢了!  预祝天下所有廖姓子孙繁荣昌盛,兴旺发达!   并祝大家新年快乐!        有好消息请发到我的邮箱来(MHNYLAN@163.COM),或加我的QQ 664097069...........谢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28 00: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廖氏宗亲联合邀请

廖氏宗亲联合邀请

                          廖名龙

    最近全国各地廖氏宗亲都有一些固定的祭拜祖宗活动,现将我们知道的部分活动安排通告如下,欢迎各位宗亲有选择性地组织参加。

    一、3月1日星期四,农历正月十二,江西龙南廖氏宗亲联谊筹委会,会议邀请函参看《廖氏通主页》。

    二、3月9日星期五,农历正月二十,在四川省新都三和场繁阳山廖家坟地为明达公母亲扫墓,参看《廖氏通主页》-“兴宁寻根”。

    三、3月22日星期四,农历二月初四,在四川省新都石板滩新河堰举行明达公祭祖扫墓活动,参看《廖氏通主页》-“兴宁寻根”。

    四、3月23日星期五,每年的春分后第二日,今年是农历二月初五。湖南省隆回县、洞口县、武冈县廖氏四田在湛田举行发祥公祭拜活动,地点云雾寺、发祥公墓。先给发祥公扫墓,再给德行、文、贞三公扫墓。今年有可能在原廖兰公祠,现为发祥公祠就餐,再给德文真墓扫墓(发祥公墓在石门乡,德行公等墓在湛田)。

    五、4月1日星期天,农历二月十四,在四川省仁寿县北斗镇举行清明祭祖活动为应龙公扫墓,参见《仁寿县文物保护点廖氏总祠》

    六、4月15日星期天,农历二月二十八,在河南省唐河县湖陽镇都会举行“蓼王庙会”,世界廖氏宗亲总会拟於当日在廖山山上重建“蓼王庙”征地地址举行奠基仪式。



联合邀请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1 22: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廖氏古代名人

廖氏古代名人

                             廖兴儒



    廖氏家族的悲欢聚散,繁衍生息,记载着廖氏祖先可歌可泣的创业史。廖氏祖先在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为廖氏子孙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从崎岖的道路上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了。廖氏祖先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乃至生命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进步尽了自己的责任。廖氏族人从古至今,人才辈出,文武英贤遍及神州和海外。他们为国家繁荣昌盛,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是廖氏族人的精英,是廖氏家族的光荣和骄傲,是廖氏子孙后代学习的楷模!记叙他们的事迹是为了增强民族自信心、激发一代又一代廖氏子孙继承祖先的智慧和遗产、继承祖先的各种美德,不断开拓进取,勇攀世界科技高峰,为民族的兴旺发达作出更大的贡献!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说:“廖氏之后,将愈繁愈远,诗书礼乐,悠然不赞矣。”南宋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说:“自唐至今,蛰蛰浩繁,英髦迭出,宗风远振,所居各得其所,传世无穷。且能以诗书为业,忠厚为家,自可搏鹏程于万里,驰骥足于康庄,非廖氏子孙其谁矣。”廖氏人所到之处,披荆斩棘,勇于献身,富于进取,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更不乏叱咤风云和才华横溢的历史人物。据江西省宁都廖氏族谱所载:历史上有尚书七人(昌岐、昌复、昌盛、昌信、琳宣、昌兴、昌隆);进士二十三人(兰芝、光禄、光尧、光廷、光照、廖銮、廖强、安节、季高、季渊、廖光、廖经、寿翁、祖谦、应刚、友文、应和、志同、廖澄、正古、有衡、天觉、德明);还有举人三十九名,任太守的二十二人,其它官宦一百八十一人。据史料记载:

叔安6世孙廖渊,封西北侯。廖姓人在商王朝前期已置身于贵族的行列了。

叔安7世孙廖光曾参与讨伐兰夷的战争,并在战争中立了功,被仲丁任命为司牧,由此可知,廖氏祖先在三千年前就在当时的“中央政府”中任要职了。

叔安30世孙廖宣,曾多次参与讨伐东夷和淮夷的战争,并被任命为司马(管军政的官职)。从文献记载可知,廖氏祖先之一的廖宣,在二千八百年前就已经当上周王朝的高级军政长官了。

叔安49世孙廖范(汉代)官江夏太守(相当地区专员)。

叔安56世孙廖节、57世孙廖嘉父子俩均任汉王朝的太仆(中央政府的官员,皇帝的亲信)。

叔安60世孙廖扶,是一个精通经史、地理、天文、算学的高级知识分子,是当时闻名全国的教育家。

廖化,三国时为蜀国车骑将军,封中乡侯。

叔安68世孙廖子璋,司马炎咸宁二年(276)因功封左卫镇国大将军。

从宪之子廖五桂任征吴大总管。五桂之子廖钦袭封大总管。

叔安72世孙(廖钦之子):廖守信任青州刺史、廖守义任太平州判、廖守崇任汀州刺史、廖守诚任清溪县令、廖诚达任处州通判、廖诚壁任宣州司马、廖诚忠任杭州知府、廖诚希任扬州太守。这是廖氏家族的一个显赫时代。

叔安73世孙(诚希之子):廖世昌登进士。廖世清任扬州太守。

叔安74世孙(世昌之子):廖彦光任汀州节度使,镇守福建。

叔安75世孙(彦光之子):廖玉玲,二十二岁任兴州府尹,后升任湖广郡太守。

叔安78世孙(奇可之子):廖廷邦任武威郡太守,封武威郡公。廖延龄任清河郡太守,封清河郡公。廖延春任太原郡太守,封太原郡公。

叔安79世孙(延龄之子):廖崇德,唐贞观中以明经登第,任江西虔化县令。

叔安80世孙(崇德长子)廖兰芝,唐朝总章戊辰进士。

叔安81世孙(兰芝三子)廖光景,官宣州刺史。

廖爽,唐朝进士,知虔化,后梁仕楚,衡州太守,拜承相,封南阳郡开国侯。

廖匡晏,五代时期登进士,官福建顺昌令。

廖融,五代时期官郴州马平令。未几,挂冠隐居衡山,爱好诗词,人称诗中劲敌,晚年归顺昌。

廖济,官决胜指挥使。

廖理安,宋代官江西吉安太守,廉明仁恕,吏民感戴,立庙以祀。

廖刚,宋代崇宁进士,历官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御史中承、徽猷阁直学士。

廖荣,宋代官柳城令,公明果断,伸弱抑强,粤西颂之。

廖舜钦,宋代武举,任陕西参将。

廖中修,八岁能文,习举子业,治春秋,声蜚艺苑。

廖光源,宋代国学生,博览群书,气宇超卓。

廖鉴科,性敏好学,通观史册,倜傥豁达,有古人风。

廖庸,字淇惠,南宋末年,随大将孟拱转战湘鄂川,为抗金及元重要力量,庸以战功驻节潭州(今长沙)封护国功臣。

廖林龙,袭指挥职。

廖然点,中神童科,袭指挥职。

廖城景,袭指挥职。

廖元镇,元代中武举孝廉,任邵陵副将致仕郎。

金堂县龙威乡廖氏祖先从湖南邵阳迁入四川,经历二百七十余年。这二百七十余年是一个艰苦的创业时期,是一个求生存、谋发展,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时期。这段时期除了继承和发扬廖氏祖先的优秀传统文化、艰苦创业精神外,客居他乡,困难重重,我们祖先创造了惊人的业绩,出现了不少历史名人。

廖维一,字贯之,大英世系兆相公之子。后人评价:“生而多艰,鲜食寡食。然而勤俭,成性朴厚,居心勤勤勉勉,以赤手而起家,使家境逐步饶裕。常戒其子曰:‘凡屋可避雨,衣可避寒矣!无以丽为,致伤福也,一粟一粒,尤当惜之’。”

廖维稔,字稻城,大缙世系兆瓒的次子。他三个儿子,学纯、学诗、学修。其中:学修,官八品;学诗,官九品。后人评价:“生性朴厚慈俭尤勤,接邻以和,教子裕如长幼。数千人皆曰:‘公之勤以积之,而不知实,公之厚以招之也’。”

廖学诗,字言斋,维稔次子,官正九品。后人给予他很高的评价。称:“生而多慧,长更不群,刚正不阿,直断乡曲,勤劳自守,俭启家风,教子六经,接物常怀四慎,惠及于朝,邀得龙章。为人谦恭,尤兼忠厚,其行善有实心而不沽名钓誉,其交游多让德,不好讼而纷争拒。‘积善之家,自求多福,明德之后,必有达人’。”

廖学修,字慎斋,维稔三子,官八品。后人评价:“豪杰能忍,英雄肯吃亏,斯言也。诚能忍者福始大也,吃亏者德也,岂易易哉。公之饶裕,谓其勤俭得之。”

廖光泰,字午山,号炳南。学诗次子。后人评价他:“国之良也,民之秀也。生无他嗜,酷爱诗书经史。毫落云兰之纸,逸情飚发,藻思泉流,风啸月乐趣-生。以诗社骚坛,咸称伯将苍亭乐府也。”炳南的盟弟佛生一一张世杰,赠诗云:“百家诸子胸中横,诗社骚坛称劲兵,丽句新词艳且清,灵心慧舌类春鸶。啸月歌风自适情,天然机趣妙难赓,怪想奇思总不群,笔尖到处惊鬼神。”

廖光朝,字汉卿,学修长子。后人评价:“其人体虽小,而才则大,身虽卑,而智则高,目虽不识丁,而胸藏有甲兵,营谋乃翁创八百余亩之业,此则汉卿之才也,智也。其难得者,肯施荒土以埋枯骨,不吝余赀,以赈孤贫,是所谓真善也,实恩也。愿族中凡子若弟效之。”

廖显昆,字子辉,光泰五子。入国学黉案,管纂文炳。

廖耀渊,字汶川,显洲长子,入国学(情况不详)。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1 22: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金堂县龙威乡廖氏现代名人录

四川金堂县龙威乡廖氏现代名人录

           廖兴儒

廖宏寿,金堂县人民法院经济庭庭长

廖宏棋,金堂县电信局局长

廖宏源,金堂县清江镇党委书记

廖兴恕,金堂县副县长、县人大副主任

廖兴儒,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县军分区参谋长(师积)

廖兴万,1969年成都工学院本科毕业,贵州铝厂高级工程师

廖勇(绍字辈),西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律师

廖绍贵,新疆保险公司处长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1 22: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金堂县龙威乡廖氏祖先的发源地及南迁脚迹

四川金堂县龙威乡廖氏祖先的发源地及南迁脚迹

                      廖兴儒



    廖氏人的根在北方。周武王封其十六弟伯廖为诸侯国时,当时的国都在今河南省唐河县南四十公里的湖阳镇。其疆域范围:相当于今河南省唐河县南部、湖北省枣阳县北部,向东包括桐柏、随县一部分。在湖阳镇东北有依廖山,山顶有五代晋天福七年(942年)建廖山神祠(俗称廖王庙)遗址。另一说法:建在唐河县湖阳镇的廖国为西廖;建在河南固始县的廖国为东廖(今河南省固始县东有廖城冈)。西廖在先,东廖在后。这两个诸侯国都是被楚国所灭。廖氏人的根在黄河流域。是怎样由黄河流域向南迁移的呢?据资料记载:廖氏祖先先迁徙到江苏、安徽,再迁浙江、江西、福建、广东,然后又由这些省迁广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台湾以及海外一些地区。其原因,除因任地方官职迁移外,就是与中国历史上的几次大动荡有关。诸如“五胡乱华”、黄巢起义,以及辽、金、蒙的南下,明末清初的战争、灾害等。

    廖氏祖先的迁移脚迹:据有关资料记载,廖叔安的47世孙廖惠从洛阳逃往山东甄城避祸,于公元前206年又迁回洛阳。廖叔安68世孙廖子璋,在司马炎咸宁二年(276)因功封左卫镇国大将军,定居南京,子璋为廖氏始祖。(从子璋开始廖氏族谱有比较完整的记载)。廖子璋生二子:长子原宪定居洛阳,次子从宪因避祸迁居浙江省处州府松阳县顺义乡诚信里(今浙江省永嘉地区)。廖叔安72世孙廖诚希官任江苏杨州太守,因五胡之乱,于晋太元九年(384)又从江苏杨州迁回浙江省松阳县顺义乡诚信里老家。廖叔安75世孙廖玉玲,先任兴州府尹,后升任湖广太守。廖叔安79世孙廖崇德,于唐朝贞观庚子年(640)登明经(与进士相等)受虔化县令(今江西省宁都市)。从此,廖氏族人便由浙江省处州府松阳县顺义乡诚信里迁居江西省宁都县。(廖崇德是现在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四川以及台湾、南洋等地大多数廖氏人的先祖)。廖叔安81世孙廖光禄,任汀州节度使。廖光景任宣州刺史,于公元710年迁江西省宁都钓州。廖匡晏,登进士,官福建顺昌县令,举家迁顺昌县。廖融,后周时期任楚郴州马平令。廖理安,官江西吉安太守。廖荣,官柳城县令。廖舜卿,官陕西参将。廖淇惠,以战功驻节潭州(今湖南长沙),家亦迁长沙。廖城景,世袭指挥,元延佑年间由长沙迁宁乡县横日。廖城象由长沙迁宁乡九都芙蓉虾(今廖家滩)。廖万泰居宁乡九都芙蓉虾。廖元镇,从湖南邵邑迁移江西省南昌府南门外大塘。廖宗禄、廖宗亮住邵阳县大田村,廖宗荣、廖宗定迁居沩宁,廖宗贤迁居衡州。从以上廖氏迁徙脚迹看,本族人从明朝起已迁移到湖南。湖南邵阳的起祖是廖宗禄。廖宗禄往下一一廖德聪一一廖才荣一一廖文清、廖文广一一廖仲宣一一廖景旺――廖志恩一一廖廷月一一廖思荣一一廖有恩、廖有官、廖有源、廖有安一一廖大杰、廖大英、廖大汉、廖大位、廖大缙、廖大儒等十余代人,一置居住在湖南省邵阳县大田村。因此,吾族先祖由湖南省邵阳县大田村起程迁移四川确信无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2 20: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川 金 堂 县 龙 威 乡 廖 氏 历 代 族 谱 序

廖兴儒提供

2003――2004年考证与重修

四 川 金 堂 县 龙 威 乡 廖 氏 历 代 族 谱 序

(-)《宁都古虔化廖氏旧族谱序》

    皇佑五年(1053)癸巳七月,余护母丧归,附先陇界程间忽处之。故人衡山居士廖元素,束帛载酒,饯余於道,既而往邑之城南旧地,得序古今事,且示其世系曰:吾宗自西晋(公元265一317)子璋公以武功封左卫镇国大将军,次子从宪公由京之洛阳迁浙江处州府松阳县顺义乡诚信里,子五桂公建武乙卯(公元313年)以后,以武功袭封左卫大总管。八世孙延龄公任清河太守,执政以政闻,封清河郡公。迨至崇德公任虔化县令,而其孙光禄、光尧、光景以名宦著声,克昌厥后。今廖君元素,前决胜指挥使,克敬公之子也,惧夫谱牒不明,则后罔知所自,乃子璋公及崇德公派系著其生没隐显,其旁支散从,不得竞其流者,悉略不录。由崇德公以上则备载无遗,以为永传,信也。题曰:廖氏族谱。余谓家有谱也,尚矣。无谱则尊卑失序。失序则恩义不明,不明则争斗衅兴,亲亲之谊缺矣。然谱贵详实。盖不详则疏,不实则诬,诬则不孝,疏则不知,不知不孝不如无谱之为愈也。今居士族谱已详且实,尤拳拳托以序之者,其仁孝子之用心也欤!廖氏之后,将愈繁愈远,诗书礼乐,悠然不替矣!

宋皇佑五年癸巳岁孟秋月上浣吉日翰林学士朝散大夫吏部尚书郎中知制诰兼史馆修纂  开国伯食邑八百户,赐紫金鱼袋欧阳修永叔序(,注:皇佑五年癸巳岁孟秋月上浣吉日为1053年7月27日)

(二)《宁都古虔化廖氏旧族谱序》

    余观古虔化廖氏宗族谱,叔安公而下,历世绵远,莫考其祥。自西晋子璋公受封为左卫镇国大将军,子孙多荣膺显达,,联芳接武,照耀宗谱,可尚矣。子璋公后裔之崇德公,以明经任虔化县令遂家焉,由是子孙居虔化者蕃衍盛大,实乃崇德始也。及后六世孙俱受封尚书品秩,盖由子孙读书登第显宦,亦由累世好善积德而然也。绍兴年间,朝廷以世事不宁,改虔化为宁都,而民俗淳矣。余居翰林时,屡典文衡,今淳熙戊戍(公元1179年)科进士廖光,宁都人,余所取也。光既为进士,而犹笃志向学,请益于余,因得观其谱,知其为簪缨望族,矧光学博才优,而任郎署之职,雅宜尽忠报国,上而至是君为尧舜之君,下而泽是民为尧舜之民可也。为子孙者尚当修身慎行,力学务本,出处隐显,咸以忠孝为重,,以昭令誉於无穷,不尤美乎。诗曰:子子孙孙,勿替引之。廖氏有焉。余因光请文,故述其概而书之。

大宋淳熙五年,戊戌岁,十月望日  翰林学士临川陆九渊拜撰

[注]宋淳熙五年十月望日为1178年11月12日

(三)《宁都古虔化廖氏旧族谱序》

    余观廖氏宗谱,其声光炫於当时。今古人才,纯纯不乏,欧、陆二公世之大儒,以古文倡天下,素非仕泛执笔者,今为之作序,冠于卷首。自晋南北朝五季及我朝,隐显人物一派流传,历历无可议者其信然也。余以廖氏德明子晦从游於门,因观其谱系,故为之跋,非啻为欧陆二公引而伸之,抑亦为子晦贺。

南宋淳熙辛丑年(公元1182年)九月朔日,新安朱熹晦庵跋

[注](宋淳熙辛丑年九月朔日为1181年10月10日)

(四)《廖氏馆源流序》

    凡治谱者必溯流。诚以一源散为万派,万派本於一源。而其间脉络不可混也。我姓始于周文王子伯廖之后系,出甘肃武威凉州城,其发源远矣。递(弟)秦、汉、晋、唐以来,虽难详支派,亦代有传人,自北宋皇佑廖理安公(公元1049年)起籍於南剑顺昌,为江西吉安太守,致仕於家。理安公生荣公。荣公于宋神宗熙宁二年已酉(公元1070年)由监生授玉山县教谕,后升广西柳城知县。荣公生二子:廖舜卿、廖舜乐。廖舜卿,字文秀。北宋哲宗绍圣中戊子(公元1097年)科武举,任陕西参将。舜卿公生一子中修,字用中,名刚。北宋崇宁五年进士第,官侍御史。为官守正,知无不言。於是,廖中丞名满天下。代以华发奉亲养额,其堂曰:“世采”。廖中修生四子:廖光愈、廖光渊、廖光源、廖光远。皆秉髦节,父子五人,号万石廖氏。廖光源生一子,廖铿科,字文斗。廖铿科笃信好学,乐观史册,倜傥豁达,有古人风。廖铿科公生二子:廖淇惠、廖淇智。廖淇惠优于武略,南宋理宗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与名将孟珙讨贼靖乱,天子嘉之,封护国功臣,镇守长沙、荆湘等地,遂家迁居郡城,此吾族南来之始祖也。廖淇惠生二子:廖林龙、廖林凤,是迁居湖南长沙第二代。廖林龙世袭指挥,生一子:廖然点,世袭指挥,这是在湖南的第三代。廖然点生二子:廖城景、廖城象。这是第四代。廖城象,字少斋。元朝延佑始年(公元1314年)由长沙迁居湖南宁乡九都芙蓉瑕(霞)(即:今之廖家滩)。廖城象殁于芙蓉瑕,葬于船形山,廖万泰附焉。左右山有旗鼓状,阴阳家谓其可代出伟人。廖城象生四子:廖万泰、廖万邦、廖万安、廖万定。廖万邦迁邵宁陵,廖万安迁居襄鹿门,廖万定迁衡州京南。这是廖氏五世。唯我廖万泰公继居宁芙蓉瑕。廖万泰公生二子:添祥、添禄。廖添祥公,字登盛,这是廖氏在湘六世祖。廖添祥公生二子:元镇、元钟。廖元镇公,字明达,这是在湘廖氏七世。廖元镇公应阴阳之吉,以武孝廉任邵陵,后致仕家迁邵陵,居住粟江濠塘大田万萃庙牛郎山地区。故湖南邵陵粟江濠塘大田万萃庙牛郎山皆为廖元镇公之后裔。廖元镇公生五子:廖宗禄、廖宗定、廖宗荣、廖宗贤、廖宗亮为廖氏在湘八世。廖宗荣,字:应受,实我支系嫡祖也。其五公之子孙,日后繁居殊乡,而各为支派。廖宗荣公支系六传至廖志高公。廖志高公,字,景凝。廖志高公后返宁廖家滩省先墓,见其山青水秀,复还家焉。廖志高公殁于廖家滩,葬于滩之上水星形。自廖志高公起,先后返回廖家滩者甚众;先后复葬于邵者亦多矣。清朝康熙乙未年(1674年),我祖廖以德公与廖学魁公、廖贞生公重修族谱,合宁、湘、长、善、安而益而一之。至于邵犹有未合者,今近百年绵延益远;而廖万安、廖万定二公之子孙失考者也久矣。我廖万泰公之支系后裔难有谱牒可稽,然编残简断不急为续修。久之,亦恐失其传。今成逢圣天子仁孝浃洽万姓,熙和得念先人之泽,兴报本之恩,爰合宁、邵重辑家谱,书亦因流源之意云尔。庸材惭谫陋搜集之余,由合而辨,其分由分,而考其合,未尝不叹,子孙之渊源,有自祖宗之流泽甚长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斯篇。一一清朝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孟夏月吉旦。楚南沩宁嘉猷廖章洋辑。

(五)《东粤廖氏家谱序》

    廖氏之著始于班史,古今人表迨后,则间见史传。自唐朝廖崇德公为虔化县令,任满即家迁徙于虔,是为江西、闽、粤各支之始祖。公之孙廖光景公为唐宣州刺史,卓有政声。其孙移居福建汀州宁化石壁寨。,而廖实蕃公始迁上杭,今闽粤所称始祖者。公之八世孙。廖德源公迁粤之兴宁,派九支,支分各郡邑。生齿之繁,文学之盛罕与为俪,余家去嘉应州属三百余里,知之甚详,顾南北驰骋未得一晤宗人联族谊也。岁己,以入都纾道至兴宁大龙田本族书舍,以暇日出家谱见示,则与闽合。由廖德源公而下,条分缕晰,其所传者罔弗详也。由德源公而上源远流长,其所出者罔或道也。又自廖实蕃公以下,凡廖彻、廖政两公后,皆旁推之。至于十世无不慎载,岂非本支为经,旁支为纬,深明谱法,而大合乎亲亲之道者哉。夫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然至缌祖龟(免)至于六十庶姓,别于上,而戚单于下,于是有居同闾干,邈不相顾者,不必在散居异处之后也。诗曰: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又曰: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夫桑梓,犹致其恭,牛羊弗忍其践,况乎一本之亲,同气之戚乎!今吾族人日愈繁居,日愈涣,其必益讲夫尊祖、敬宗,收族之道,而后散者,可聚分者,可联则亲亲之道,得而绍先昌后积久,愈先行见贤哲,挺生匹休体世采矣。

乾隆十四年已巳(1750年)六月朔日翰林院检讨充太清通礼馆实录馆功臣馆纂修官奉:

旨稽察六部加一级纪录二次二十一世裔孙廖鸿章顿首拜撰。

(六)《廖氏族谱序》

    谱,之所以集一派之宗亲,别群支之次第,俾知敬宗收族,以定尊卑,正伦纪也。我宗自赐姓受氏迄今数千余载,旧说既殊,荒渺难信。即廖叔安而后,犹有未可稽者故俱。从孔圣删书之例盖致慎,即以防诬也。廖子璋公以来,系多可考。至于廖德源公,愈有相传之谱确然可徵。故今谱之作,以西晋廖子璋公为始祖,皆闵粤(福建、广东)二族所同者也。由闵而粤,而西蜀(福建一广东一四川),世历几代几传,派别支分源流不紊。至如书生,书没明斯人之终始也,书节孝励坚贞也。书懿行尚,尚德也。志祠墓敦孝敬也,载服制、述刊书,所以辨亲疏也。而防犯乱也。著常规,所以申约束,而明一家之表范也。夫一姓之兴,必有超群出类,至德可师者,然后克绵嗣续于无穷,亦必有聪颖其资、圭璋其器者,然后可光祖考于无穷尽。此自古及今,凡高门阀,阅其忠臣、孝子、志士人仁,所以世代流传声施不朽者,皆可历指也。我高祖拔起危困之中,创业成家,子孙繁衍,享血食者,至今百余年,其盛德幽光、洵足承先而启后之人为清河公。以赀分府誉著粤西(指广东西),其余教授明经,或间有可书之行略,有可表之烈操,而亦不数数觏得,非后人服畴食德,蒙业而安,稍获微名,遂以为足,不复刻自励,以就道德功名之卓者,耶夫祖宗以勤劳树业,子孙以逸佚丧志,甚为吾族不取也。然至今家风又一变矣。同宗子弟不少成材,坐拥厚赀者,或废懿亲本根弗,庇优容子弟,陆厥诒谋,至贫穷之手,又或无力自给,不免相习为非,则逸乐者,且以败德而困苦者,将致灭身,不但如前日云云也。吾滋为吾宗惧夫,人无论贤愚咸贵,自立士不分贫富,但耻无称。凡我族类,倘有远虑深思,不随流俗者,则必仰效前型,毋忘乃祖将砥德行,教子孙朝夕不倦行,见人才辈出其达也;建勋业于当时,垂令名于后世,其穷也亦克正己化,振民风,维世教,享百代之馨香,以觐光而迪后,岂仅以碌碌无奇湮没于世,己耶斯说也。吾夙夜维之翘金望之谱既成,爰当以弃其端,且为尊祖敬宗,愿昌厥后者劝。

光绪十二年岁在丙戍(公元1887年)孟秋朔月书于华阳仁和市之养性书屋。五世孙廖守臣敬撰。[注]光绪十二年即(1887年)

(七)《纂谱引》

    丙子春,同堂弟廖汉卿者,问余曰:吾族繁衍分枝别派,其能知乎?余曰:吾族南来代经九世,家留西蜀数越百年,稽其户则数百,计其口则千余。纵存旧谱不无遗漏,虽有新纂,终属小枝,其不能穷源尽委者,非一日矣,其孰知之?廖汉卿曰:若是则无谱乎可?余曰:噫噫嗟哉!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国无史必亡,家无谱可乎?廖汉卿曰:是则如之何?余曰:其聚族之长者问而察之,集而纂之。如木虽一本,各觅其枝;水虽一源,各识其流。亲疏辨本末,分其庶几乎!于是花朝月,廖汉卿以其杯水邀集合族,问以世系,著以年代,证以旧谱,参以新纂,缺者增之,紊者理之,使族中人由木查枝,枝归一本,因源溯流,流归一源,庶不致昆之子孙冒为季之后人乎!斯举也,众族记述之实,廖汉卿成之也。廖汉卿成伟人哉!诚吾族中承先启后人哉。

大清光绪丙子(1890年)初伏金渊后裔午山氏廖炳南(即:廖光泰)撰。

(八)《奉宗引》

    尝思家犹国也。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然修史必字字具实。不实,则遗讥后世。纂谱必核其真实,不真实则污辱祖宗于铄哉?珥笔之不可不详而确也。如我廖姓者,自周辛伯赐姓以来,载在史册,朗若日星,无需复考。自西晋廖子璋公至廖光景公,虽有九子三郡之分,而吴、闽、粤均不出武威之外。然多历年代难悉其详。毋敢冒入护辱祖。咎迨廖理安公抵廖铿科公,又历代十余,迁吴、越、楚。旧帙虽有志载,而揆其岁月不无疑义,毋敢混纂遗先人羞。然实而真、详而确、联无间、信无疑者,其惟我廖氏宗谱乎。今者吾族谱奉公为始礼焉。盖亦略其疑者,宗其信者之意耳?自廖然点公以下分枝别派,又九传至大、应二辈,其前由楚(今湖南)来川者,人十有九居南住北者,地不仅一,若不详为考核,各辨经纬,注以世系,详以生没,则代远枝繁,彼之祖冒为此之祖;昆之后混为季之后矣,良可悲也。今廖汉卿不惮烦难,劳心谘度;炳南也不辞谫陋竭力纂修,由合者辨其分,分者觅其合,使我族芳为某公、某派,若住某邑、某乡,庶不致一本之苗裔,视为路人云耳。

西蜀五世孙廖光朝,字汉卿、廖光泰,字午山,号炳南   合撰

[注]廖光朝生于清道光丁亥年正月二十二日,廖光泰,生于道光癸未年八月二十一日

《廖氏西晋世系》

1世廖泰(史料不详)

2世廖子璋(廖泰之子),配蓝氏,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76年)以武功封左卫镇国大将军。廖子璋生二子:长子崇禄,次子崇德(崇禄、崇德人名有误)。崇禄留居洛阳,崇德从洛阳迁浙江处州府松阳县顺义乡诚信里。(注:多数资料记载,长子原宪、次子从宪。长子廖原宪居洛阳,次子廖从宪迁居浙江省处州府松阳县顺义乡诚信里。从宪子廖五桂任征吴大总管。五桂子钦袭封大总管。廖钦妻韩氏生四子:守信、守义、守崇、守诚,继妻谢氏生四子:诚达、诚壁、诚忠、诚希。可见,廖子璋之后记载各异。)

3世廖崇德(子璋次子),配刘氏。崇德公由洛阳迁浙江省处州府松阳县顺义乡诚信里,生子廖五桂。

4世廖五桂(崇德之子),配曹氏,生一子廖钦公。晋建武乙卯年(公元315年)五桂公为大将军杜预举荐封征吴大总管。

5世廖钦,世袭大总管(五桂之子),配韩氏,生四子:守信、守义、守崇、守希。继配谢氏,生四子:诚达、诚碧、诚宗(忠)、诚希。

6世廖诚希(廖钦第八子)任扬州太守;廖守信(廖钦长子)任青州刺史;廖守义任太平州判;廖守崇任汀州刺史;廖守诚任清溪县令;廖诚达任处州通判;廖诚璧任宣州司马;廖诚宗任杭州知府;这是廖氏家族最显赫的一代。廖诚希任扬州太守时因五胡之乱,于晋太元九年(384年)又迁回淅江松阳县。廖氏家族在此后的几百年间便一直在江南定居下来。

6世祖廖诚希,配雷氏(另一史料称配唐氏),生       三子:世用、世昌、世清。诚希公之子孙后来迁南郡(今江西省宁都)钦贤乡连唐居。

7世廖世昌(诚希次子)登进士;配杨氏、孔氏,生二子:彦光、彦邦。

7世廖世清(诚希三子)任扬州太守。

8世廖彦光,号行麟一郎(世昌三子),任清河大守(另有史科:任汀州节度使,镇守福建)。配曾氏、阳氏,生二子:玉玲、玉瑞。

9世廖玉玲(龄),号行玉二郎,22岁任兴州府尹(相当今市长),后升任湖广郡太守(注:另一说:任清河太守)。玉玲是诚希的曾孙,是南朝刘裕建立的宋帝国中期至末期或者是萧道成建立的齐帝国初期的人。配宋氏,生四子:晚苍、晚桂、晚双、庆甫。

10世廖庆甫(玉玲四子),配刘氏,生一子:奇可。

1I世廖奇可,配阮氏,生三子:廷邦、延龄、延春(注,本族家谱记载:生一子延龄)。

l2世廖延龄,奇可之子。(据江西宁都、石城等廖氏族谱记载,12世祖为延邦、延龄、延春三弟兄),延邦任武威郡太守,封武威郡公。延龄任清河郡太守,封清河郡公。延春任太原郡太守,封太原郡公。所以说,唐以后廖氏三郡全都是廖崇德公的子孙。(这就是隋、唐以后廖氏三郡的由来。)另据福建、广东、湖南等省一些廖氏族谱记载:延邦任清河太守,封清河郡公;延龄任武威太守,封武威郡公(本家族谱与此一致);延春任太原郡太守,封太原郡公。延邦生子祟荣无嗣(无后代),延春生子祟韬亦无嗣,延龄配张氏(一说邓氏),生子祟德。

13世廖崇德,生于公元602年(隋文帝仁寿二年),于唐贞观庚子年(604年)登明经(进士级)授虔化县令(今江西宁都)。举家由浙江松阳县迁移到江西虔化县(今宁都县),廖崇德是现在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四川以及台湾、南洋等地区大多数廖氏的祖先。崇德公生三子:兰芝、兰阶、兰德。兰芝承武威郡;兰阶承舅氏张伯宣(斜王宣),后为清河太守;兰德承妻父王寿宣为太原郡,后俱还清宗复武威郡。罗浮山有张廖双姓者云:祖先张伯宣乏(缺子)嗣,过继廖亲祟德公之子抚养传后。遗嘱:母亲为甥舅,宣亲为伯叔,此为清河郡之明证,生子兰芝。

14世廖兰芝,唐总章元年(公元668年)进士,配卢氏,生三子:光尧、光禄、光景。

15世廖光尧、廖光禄、廖光景。廖光尧,唐中宗神龙年间进士,曾任兵部侍郎(相当今国防部副部长);廖光禄,唐中宗景龙丁未年(公元707年)进士,曾任汀州节度使;

15世廖光景,兰芝公之子,江西宁都人,幼年翰林学士,曾任宣州刺史,卓有政声。配张氏,生九子,分三郡:太原郡一一长子文广、次子文清、三子文举;武威郡一一四子文福、五子文亮、六子文禄;清河郡一一七子文用、八子文林、九子文峰。吴、闽、粤三地多为武威郡之后。武威郡派下又数代,传到宋朝时,廖理安公由福建顺昌府发迹,任江西吉安太守致仕,遂家于本郡太和县,故廖理安公为吴西太和始祖。[注]本族《西晋世系谱》与许多史料有矛盾,为尊重吾族祖先原谱精神,故未作大的修改。

《吴西(即江西)太和世系》

1世廖理安,字日纯(醇),迟公之子。宋朝官江西吉安太守,廉明仁恕,吏民感戴,暮年致仕,即家太和县儒街乡早禾渡梅子坡圳上,及殁,郡中所在立庙以祀。配袁氏,生一子:廖荣。

2世廖荣,字耀生,号岩谷。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70年)己酉年由国学(监生)受玉山县教谕,升广西柳城县知县,分明果断,伸弱抑强,廉介之名,颂澈西粤。殁葬享堂。配刘氏,生二子:廖舜卿、廖舜乐。

3世廖舜卿,字文秀(一记膺贞),中宋哲宗绍圣戊子(公元1091年)科乡试武举,任陕西参将。配李氏,生三子:中修、中佾、中伸。

3世廖舜乐,字膺舞,邑庠生,精通诸经,尤经易理。接马融郑康成王弼诸人之传。生一子:中仕,迁袁州。

4世廖中修,字用中(一记白恭),号瑞吾,舜卿长子。宋宣和时生。八岁能文,习举子业,治春秋,蜚声艺苑。宋崇宁五年(公元1107年)登进士,官侍御史。毅然守正,知无不言,于是廖中丞名满天下,代以华发奉亲,名其堂曰:“世彩”。配王氏,生四子:光愈、光渊、光源、光远,皆秉髦节父子五人,号万石廖氏。

4世廖中佾,迁居桑田;廖中伸,迁居荆州;廖中仕,迁袁州。

5世廖光源,号一水,中修三子。宋绍兴时国学生,博极群书,气宇超卓,殁葬樟树岭石珑形。配肖氏,生一子廖铿科。

6世廖铿科,字通纹(一记斗文),光源之子。笃信好学,遍观史册,倜傥豁达,有古人风,引掖后进,尤善阐蕴奥。配周氏,生二子:淇惠、淇智。

《南楚世系》

1世廖淇惠,字奇听(一记以名),又名庸一,号奇聪,铿科长子。淇惠优于武略,宋理宗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甲午岁,金祖在蔡州,淇惠同名将孟珙讨贼靖乱,四月献俘太庙,封护国功臣,世袭指挥,镇守湖广省长沙,遂居家城之西南偏。配曾氏,生二子:廖林龙、廖林凤。此吾族南来之始祖也。

2世廖林龙,字禹门,号三汲,淇惠长子,世袭指挥。配邓氏,生一子:廖然点。

2世廖林凤,名克,淇惠次子。

3世廖然点,字朗照(一记淙国),林龙之子,世袭指挥,中神童科。配夏氏,生二子:廖城景、廖城象。

4世廖城象,字少斋,然点次子。配严氏。元朝延佑始年(公元1314年)由湖南长沙迁宁乡县菁华铺九都芙蓉瑕(今廖家滩。湖南宁乡县一长沙幅‘待考证’)。生四子:廖万泰、廖万邦、廖万安、廖万定。万泰留居芙蓉瑕。万邦迁邵陵、万安迁鹿门、万定迁南京。(城象、万泰系吾族先祖)。

4世廖城景,号庆云,然点长子,官指挥。元延佑年间,由长沙府迁徙宁邑七都四区横田神山庙。殁葬于二都一区乌牛山子山午向。附五云庐志可观焉。生五子:万户、万重、万仪、万熙、万凝。

5世廖万泰,字福德,城象之子,配伍氏,住芙蓉瑕。生二子:添祥、添禄。

6世廖添祥,字登成,配刘氏,生二子:元镇、元钟。

7世廖元镇,字安世,生于元朝至正四年(公元1345年)甲申年八月初六子时。配郭、刘氏。元镇由武举孝廉,任郡陵副将致仕郎,家于邵邑迁徙江西南昌府南门外,地名大塘。生五子:长子宗禄住邵阳、二子宗定住邵阳,后迁至沩宁、三子宗荣迁沩宁、四子宗贤住街川、五子宗亮住邵阳。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2 20: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省金堂县龙威乡廖氏族谱-之一

四川省金堂县龙威乡廖氏族谱

廖兴儒提供

2003――2004年考证与重修

关于廖姓的起源

    廖姓的起源,一般认为有四支:其中最早的一支出自颛顼的后代廖叔安。廖叔安又作蓼叔安,出身也与名字一样,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廖”是春秋时代的一个小国的名字,这个小国在今河南唐河或固始北部-带,“叔安”就是这个小国中一个国君的名字,其子孙以国名为姓,姓廖;第二种说法:认为廖叔安出自于子姓,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的后代。他在商朝时被封于汝南(今河南),建廖国,后代也姓廖;第三种说法:认为廖叔安是黄帝的裔孙,原出姬姓,因封于廖而改姓廖。上述三种说法各有依据,看来也言之有理。透过这些说法的背后,我们可以知道、廖国和廖叔安的确与廖姓的来源有密切的关系。

    廖姓的第二个来源是出自伯廖之后。相传,伯廖是周文王的儿子,姓姬,子孙以他的名字伯廖的“廖”为姓。廖姓的第三个来源是由缪姓改姓而来的。据《小溪廖姓祖祠房谱》载,商朝末年,因为纣王昏庸无道,有位缪姓官员辞官而去,入略阳山谷(今甘肃天水西)避难,后来便由缪姓改为廖姓。

    最后一支廖姓出自张姓,是因为张姓人入赘廖家而改为姓廖的。据《廖氏大宗谱》记载,明朝初年,居住在福建诏安官坡-带的张姓人中有位名为张元的人,入赘于同乡廖家,改姓廖。后来,他的子孙虽世代姓廖,但也未断绝与张姓的联系。如他们在堂号上,取张姓堂号“清河”和廖姓堂号“武威”各一字,称廖姓“清武堂”。至今,清武堂不仅是廖姓中的一大支派,而且还与一些张姓人联合成立了“廖张同宗联谊会”。

    廖姓尽管来源众多,但大抵与商周时期的廖国及廖叔安、伯廖等人有关。在发展中,廖姓除形成上述“武威”、“清武”堂号郡望外,又有巨鹿、汝南、清河等郡望,以及崇远、垂裕、承佑等堂号。至于历代名人,如三国名将廖化、宋代文学家廖正一、廖行之、名臣廖刚、明朝开国功臣廖永安、廖永忠、清代文学家廖燕、经学家廖平、中国民主革命家廖仲恺、数学家廖山涛、无产除阶级革命家廖承志等人,无不知名于世。

廖氏祖宗的源流考

    廖姓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姓氏。廖姓的来源-般认为有四支。其中最早的一支出自颛顼的后代廖叔安。廖叔安的出身与名字也有三种说法:-是“廖”是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字,这个小国在今河南唐河或固始北部一带,“叔安”就是这个小国中一个国君的名字,其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而姓廖。二是廖叔安出自子姓,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的后代。他在商朝时被封于汝南(今河南),建廖国,因此后代子孙也姓廖。三是廖叔安是黄帝的裔孙,原出姬姓,因封于廖而改姓廖。据本族家谱记载:本族先祖起源于周文王被封为西伯侯时,他的次子姬发夺得天下后,封其十六弟辛伯为西北侯,赐姓廖,后代子孙遂以廖为氏。廖氏始祖出武威凉州城(今甘肃省武威市)。廖氏始于周,是黄帝的后裔。廖叔安是廖氏的始祖,黄帝的裔孙是可信的。从周武王赐十六弟辛伯廖姓起,据不完整的记载,廖叔安以后已有80余代。1世廖叔安。2世(无记载)。3世(无记载)。4世(无记载)。5世(无记载)。6世廖渊,封西北侯,配公孙氏,其子廖光。7世廖光,曾参与讨伐蓝夷的战争,因立战功,被商王朝第十任国王仲丁任命为司牧。8-2I世(无记载)。22世廖澄、廖汀。23世一29世(无记载)。30世廖宣(周王朝IO-1I代),曾多次参与讨伐东夷和淮夷的战争,并被任命为司马(管军政)。廖氏先人之30世廖宣,早在二千八百多年前就已经当上周王朝的最高军政长官(周厉王姬胡于公元前84I年被赶下台)。叔安被封在醪(风谬)国(今河南唐河县)为侯,人称醪叔安,传至37世伯高,才去“风”加“广”,将醪改成廖。他的子孙也就一律姓廖了。《翰墨全书》记有:“古有廖叔安,春秋时伯高其后也。”证实了廖氏37世先伯高是春秋时代人。从伯高再下传10代到47世廖惠,已是秦王朝第一任皇帝嬴政时期,赢政推行改革,严厉打击旧时贵族和守旧的士大夫阶级,一直处于上层社会的廖氏家族也难逃这个“灾难”,于是廖惠便从洛阳逃往山东甄城避难。公元207年,秦王朝在战乱中灭亡了。刘邦进入咸阳。公元206年,廖氏的47世祖廖惠公再迁回洛阳。在此后的几百年间,廖氏家族的许多成员可能一直都生活在这个繁华的都市里。廖氏49世廖范,是汉初时期人,出仕于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廖范曾任江夏太守。廖范下传7代到56世廖节,廖节之子廖嘉,据国内廖氏族谱记载,廖节与廖嘉父子俩均任汉王朝的太仆(太仆是中央政府中的官员,司舆马之职。相当于今天的交通部长,管理皇帝及王室成员进出所需的车马,以及首都和全国各地联系的歇脚点或转运站、驿站之间的各项事务。)廖嘉之曾孙是60世祖廖扶,字文起,号北郭先生《汉书.方术传》中对廖扶有详细介绍。他是一位精通经史、地理、天文、算学的高级知识分子,是当时闻名全国的教育家。廖扶之子廖和,廖和之子廖延,廖延之子廖立,廖立之子廖化(这几代关系待考)。廖叔安世系68世廖子璋,司马炎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因武功封左卫镇国大将军,镇守南京。

  (从西晋(265-317年)廖子璋公起,族谱有比较完整的记载,留传至今已有1700余年。本支巳发派50余代。廖氏先祖起源于甘肃武威凉州,内分武威郡、清河郡、太原郡是一脉发派。因任官职而迁徙各地。在唐宋时先后就迁居浙江、江苏、湖广、福建、广东等地。如廖崇德公任江西虔化县(今江西宁都)令时,即将家迁于虔化。侍讲廖道南公迁居湖广省蒲圻。廖道宏公官任西城指挥使时,迁居广东南雄府。司宾署丞廖道逊公任职江西龙安。廖道梯公任镇远府尹时迁居福建兴华县,后来廖子孙公又迁漳州府。廖子孙公于元初迁上杭,子孙繁衍甚多。清初廖宗诚公之子孙后裔十二支迁四川)。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3 22: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兴 宁 寻 根

兴 宁 寻 根  

                                   廖品江



    汽车沿着粤东的公路奔驰向前,这是2001年1月16日,一个初冬的夜晚, 20点40分汽车从广州天河客运站出发,7个小时以后到达目的地-兴宁。  

    我是一名教师,退休后,喜欢到各地旅游观光,将自已融入祖国的山、海、湖、川之中。此次出游,出川从云南经广西到广东,经过了无数城镇和乡村,走过了漫长的路程,现在为了实现一个纠人心菲的梦想,正踌躇满志地奔兴宁而去。

                                    一  

    兴宁地处奥东山区,是广东比较贫穷的地方,属梅州市所辖的一个县级城市。梅州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客家的发源地、聚居地,有客家480万人口,其中兴宁112万人口,廖姓家族4万占据着一个重要的位置。廖姓在梅州130个姓中排列15位,兴宁排列11位。  

    二百七十多年以前,廖姓家族中,有一位名叫廖明达的人,为了逃避灾祸,带上仅有的400文钱,举家逃离兴宁老家,投奔先期前往四川绵竹大儿子打工的地方。那时道路阻塞,交通不便,这一家五口,明达公56岁,3个儿子藏谷、兴谷、力谷分别为17岁、11岁、6岁,老伴也是50开外的人了,春夏秋冬、长途跋涉,出广州、进荆门,沿水路入川,历尽辛劳,用去整整一年的光阴,到达了目的地。  

    那时,西川地区地广人稀,土地丰润,是生存创业的好地方。湖广各省的客家人,响应清康熙“移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号召,早已大举入川,开垦置业,十分兴旺发达。廖明达的不少亲友,邻里相亲也先期入川,开创新业,谋求发展。  

    明达公一家在绵竹稍作休整后,决定到成都近郊投亲靠友,发展事业,途经什坊,夜宿一个吴姓老者宅外的墙下,第二天被吴老邀入室内,相识之后,极力挽留,赠送大片荒地和生活必须的住房和简单工具,他们便留了下来。明达公带领几个儿子,起早摸黑,勤奋耕作,得到连年的丰收,五年下来,便有了百余金的积蓄。

    这时明达公思乡心切,意欲回乡。兴宁毕竟是生他养他的故土,是祖先宗祠、家人埋葬的地方。但儿子们热爱西川这片富饶的土地,不愿回去,在亲友的劝说下,明达公留了下来,先后在新都、简阳、石板滩一带置业安居,日益发达富裕起来。如此世代相传,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每年农历十月十二至十四,在石板滩祖籍之地新河堰三天的祭祖日,规模宏大,盛况空前。以明达公为始祖的这一支廖氏世系,沿袭至今,已有十三、四代两万多人之众,遍布全国各地,海内外也有他们的踪迹。

    最引以自豪的是,石板滩明达公第七代出了个女英雄,廖观音,她领导的红灯教高举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向腐朽没落的满清政府宣战,带领起义大军浩浩荡荡打入成都府。后来虽然起义遭到失败,廖观音被发动政府处以极刑,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但却沉重地打击、动摇了满清政府的统治,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一页。

    这位明达公便是我的祖先。我曾怀着敬仰之情读过他以及他的母亲和四个儿子感人肺腑的传奇经历。并知道明达公晚年虽然生活富裕,但却满怀强烈的思乡之苦,魂牵梦绕地盼望回到兴宁,这个愿望要是在今天,当然仅仅是买张火车票,准备点时间的事情,但处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那个时代,要实现它是何等的难啊!明达公朝思暮想,终究未能在有生之年实现这个梦想(据传说,其子孙后代曾回乡祭祖)。

                                      二

    这次来到广州,到兴宁去便成为我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去兴宁,一来是想看看祖先曾经生活过的故土,二来是感怀祖先未曾了却的遗愿,代为明达公实现重回故乡的梦想。

    汽车于凌晨四点到达兴宁,我找到一个旅馆安顿下来,休整半天后开始寻找廖氏祖先的踪迹。我走过一条长长的街道,拐了两个弯继续往前走,沿途询问了好几个人,有说不知道的,有说听过但不知其地址的。心想,这是我第一次来兴宁,人生地不熟,要想问出个眉目来怕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吧!

    我信步来到一条大街上,车水马龙,十分热闹。一个市场门口停着不少轮车,摩托车,便决意去询问车夫们,他们接触的人多,想必容易打听,我走上前去,向一位中年车夫询问:“大哥,你知道兴宁廖姓家族的聚居地在什么地方吗?这个嘛,我知道好像有两个地方。”他说。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这样,我给你找个知情的人来问问。

    不一会儿他带来一位摩托车夫,他给我的答复让我惊喜不已,他说:“你要找姓廖的家族,这好办,往里走,前面有一座五层楼的房屋,上面就是廖氏会所。门口挂有招牌的。”谢过两位车夫,我朝他指引的方向走去。心想,这下可好啦!能找到廖氏会所,不是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了吗!想不到几分钟前还是渺无踪影的地方,却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真是“方才还在无觅处,不知已到大门口。”我从住地走来,半个多小时的路程,竟没有走弯路,凭直觉的指引便来到了目的地。好像事先有约,竟直赶来赴会一般。莫非真是祖先有灵,感叹我寻根问祖的执著,护佑我一路顺风。原来我来到的地方是位于兴宁市兴田路兴田市场B 幢,兴宁的廖氏会所,便位于此。往后的事情,便是件件如愿以偿。廖氏会所有一位叫廖铭超的族人热情的接待了我。并约好第二天下午和秘书长廖汉煌、廖汉泉相会。第二天我准时赴约,一阵交谈后,我们便在《廖氏通书》中查找,终于找到了祖先廖明达的名字和传记。明达公确系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离开兴宁新圩镇上蓝布村入川定居于石板滩。推算下来,他们与我同辈,汉煌兄告诉我,上蓝布村这个地方仍然存在,仍然是廖氏家族聚居的地方,甚至近400年前的祖屋还在呢!我欣喜道:既然这样,我一定要去这个地方看看 。”“那好,明天一早我陪你去,今天我事先打电话和那里联系。”廖汉煌高兴地说。

                                      三

    一月十八日一早,汉煌兄伴我乘车来到离城区20公里的新圩镇上蓝布村,一下车,家族的长辈廖茂春、廖翠彪等人早已等候在那里了,他们走向前来异常激动的握住我的双手,像迎接远道归来失散多年的亲人一般。

    来到他们家里,村里的长者齐聚一堂,畅谈古往今来兴宁廖氏宗族的兴盛和繁荣,追述爷爷的爷爷,祖祖辈辈留下的动人传说。

    我的祖先廖明达,这里老一辈的人都熟知他的名字,各种传说在家族中广为流传,有说他入川后挖到金银珠宝的,有说他做生意发了财的……。发了财后,后代回乡,资助修桥筑路,救济穷苦族人。长辈廖茂春、廖访廉、廖绍炎、廖翠彪等都感慨道:兴宁廖氏编族谱,不知缘何我们这系的人比别系的人少,原来许多人去了四川,那里热闹着呢!”

    交谈过后,在族人的陪同下,来到家族祖房,这是中国廖氏家族第一百一十代,兴宁世系第十代静山公移居兴宁上蓝布村买下的住宅。这座跨度数十米,占地上千平方米的老屋,虽已陈旧不堪,但仍屹立在庄严肃穆之中,显露出大家族的风范,土墙破瓦之间,沉淀着久远历史的兴盛。仰望着他,令人油然升起一种亲切敬仰之情。兴宁世系第十四代明达公一家,曾在这里生活劳作,并从这里走向遥远的川西平原。

    同时令我感慨的是,祖屋的结构、布局、形态 至周围的远山近水、浅丘林木和成都的祖地何其相似,置身此间,仿佛回到了石板滩廖氏宗祠之内。难怪当年的明达公要选择那里置业定居,石板滩和兴宁的地貌相似,只要建筑起结构完全相同的房屋,便如回到故乡一般了。在祖屋前和同宗族人合影留念,尔后,我又激动地频频按下快门,从不同的方位留下祖屋珍贵的英姿(照片六幅略)。

    离开祖屋,我们又来到十世静山公祠堂,参观了世采堂、余庆堂的祖联楹对。世采堂的对联是:“三洲世德,万石家声“。余庆堂的祖联为:“七闽徙业以来实邃根深绿荔丹砂长继感,十世开基而后庆余善积广南巴蜀共寻枝”。返回途中,还看了历史上为官作宦的族人修建的形态特异的房屋,并听族人讲述他们的光荣历史和传奇故事。

    回到廖茂春老叔家,中午为我准备的是一顿地道的客家大餐,虽然我也曾品尝过高等宴席,但这顿充满了无限亲情、朴素浓重的午餐,是我经历了60个春秋吃到的一顿最为丰盛、令人终生难忘的一顿午餐。

    午后同长辈们依依不舍地一一告别,便和廖汉煌乘车回到兴宁市区,车上我对汉煌兄说:“今天是我一生中最有意义的日子,收获太大,体会太多了。不过也有一点不足之处,我不通客家话,要不我一定会得知明达公更多的传闻。”汉煌兄说:“廖明达历史上在我们这里影响很大,但他去四川后的情况我们不知道,你这次来寻根真是太好了。回去后,请你转告你的族人,我们要收集廖明达相关的材料,将它补入新编的兴宁廖氏族谱中去。”我愉快的接受了这个任务。据了解由于廖明达不凡的业绩,现在已将他列入兴宁廖氏会所祖德厅先贤榜。

    回到兴宁后,汉煌兄喊来一辆三轮车,陪我去观看原兴宁廖氏宗祠的老房子。这座房子虽已住有居民,但房屋结构仍然完好无损,此处已列入拆迁的范围,不久将不复存在了,为此我又频频按下快门。

                                      四

    晚上回到住地,回想三天来的经历,激动的心情使我久久不能入睡。此次兴宁之行,原本只想来看看,了却一桩心愿,没想到竟受到如此盛情的接待,得到如此多的收获。我是明达公第九代后裔,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不远千里前来寻根,在族人中激起了波澜,意义是很深远的。短短的三天时间,跨越了近三百年的历史,那么多的意外、惊喜、感怀、收获,何等珍贵的三个日日夜夜啊!二百七十四年啦!历史的长河凝固在这三天中,明达公仿佛就在我的身旁,刚刚离去又亲切的向我走来,嘘寒问暖,讲述他不平凡的人生故事。

    廖明达的幼年家境贫寒,生活清苦,他的父亲在他六岁那年因台湾发生郑氏之乱,应募出征,一去不返,母亲抚养他们兄弟三人,度日艰难,便命长至十三岁的哥哥到台湾寻找到父亲,兄长找到父亲后留在了台湾,日久音讯渺无,下落不明。母亲带着两个孩子无以蒙生,只得往来于族人之中,帮工、织布,勉强维持生计。明达公还是少年时,便开始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贩盐于潮州与兴宁之间,以此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明达公从小勤劳善良、孝敬母亲、为人慷慨正直。成家后养有四个儿子,大儿子进谷成年后,听说西川是个富饶的地方,易于创业生存,便随亲朋好友入川打工,三年之间,收入不错,写书信劝父亲入川,父亲留恋家乡,未能成行,直至惹下祸端,方才被迫逃离入川。

    祸端的事由是这样的,那年兴宁遭灾,族人生活困难,有少数不良分子,便打起了出卖祖莹的主意,遭到了明达公的坚决反对。明达公认为再穷也不能做这样缺德的事情,但恶人对他的异议不与理睬,仍将祖莹卖了。所以当分钱给他时,他愤怒地把钱掷于地上,并在祖宗灵位前谴责这种不义之行。为此得罪了恶人,他的一家不仅遭到抠打欺凌,还秘谋要将他推入河中淹死。明达公得知大禍临头,便草草收拾行装,匆匆离家上路,踏上去四川的征程。

    明达公晚年思念故土,但终究未能回来,留下了终生的遗憾,所幸他的后人曾回故乡祭祖并将他母亲的遗骨运回四川安葬。此后代代相传,再没有人回到兴宁。

    我的先辈们,便是这样的一批开拓者,那时地处西部的成都平原,因战乱频繁,人烟稀少,土地荒芜,因此吸引了湖南、江西、广东等省众多的移民入川开垦创业,他们是开发西部的先行者。

    成都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正因为有包括我的祖先在内的开辟者,不畏艰辛,入川创业,才有了天府之国的繁荣,我为此而深感骄傲和光荣。

    改革开放以来,斗转星移,历史变迁,全国拥入广东的打工者数以百万计,其中四川民工为数最多,他们仍是亲朋好友,结伴而行。历史回流,何其相似,但是众多的四川打工者,他们留念家乡,其中绝大多数最终都会回到故乡的土地,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现在开发西部的号角又已吹响,但历史进步,交通发达,科技文明,遥比几百年前更是条件成熟大展宏图的有利时机,在广袤的西部地区,聚集着成千上万全国各地的打工者,他们是当代西部开发的开拓者和创业者。

                                       五

    在兴宁的最后一天,我观赏了这座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兴宁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旧城得到改造,一个新建的新城正在崛起。宽阔的街道,美丽的广场,大桥雄伟,高楼林立,在不久的将来,一个现代化的兴宁将屹立在粤东的大地上。

    改革开放以来,梅州兴宁一带涌现出一批批勤劳创业的富裕户和私营企业家,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兴宁廖氏会所的楼房就是主要靠私营企业家和外出宗贤捐建的。会所资产上百万,主要来源于租金收入。由于资金充足,会所还专门设立了奖学金,以奖励家族中成绩优良的学子,以及需要资助的贫困学生。由于经费充足,编族谱,组织家族人员旅游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搞得红红火火。兴宁之行给我留下美好难忘的印象,兴宁寻根的收获让我此行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2002年10月,我回到成都市后,向四川省廖氏宗亲会汇报了兴宁寻根的情况,经过多方努力,终于使两地的廖氏宗亲互通来往。四川会长廖东楼、秘书长廖校升与兴宁廖氏联谊会取得了联系。

    离开兴宁,我乘车到湖州去,汽车穿梭在粤东山区的公路上,四周山峦重叠,羊肠小道在山间盘旋,我仿佛看见我的祖先廖明达正沉重地背着从潮州贩来的海盐,艰难地在山间小路上行走。

    时代风云,历史变迁,二百七十多年后的今天,明达公的身后以有数以万计的子孙后代,活跃在祖国大家庭的各条战线上,为国家的兴旺发达贡献着智慧和力量。(原文有六幅照片,因为复印不太清楚,没有收录)

    (致谢:文章由廖品正提供,廖敏协助录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4 00: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公-德源-思明--启旺世系

请廖大年帮忙查证,看看廖氏总谱下面五世祖--十二世祖是否是对?

花公-德源-思明世系
    一世祖(即兴宁始祖。)
    讳 德源公(德源公与王祖婆合葬于兴宁县东厢和山岩山脚,山形呼为“蛇形”,寅山申向兼甲分金,清代乾隆戊子年重修,每逢阴历八月十四祭坟。)
    妣王大宜人 生一子 敬斋
    二世祖
    敬斋公(敬斋公与欧氏、李氏、包氏祖婆合葬于兴宁县南厢石崖头沙湖里,亥山巳向。)
    妣欧氏、李氏、包氏 生九男(按孟子书里的九思顺序排长幼)
    思明公 妣陈孺人、蓝孺人。居兴宁县南厢石崖头。与陈孺人合葬于石公堡,蓝孺人葬于五华鲤鱼江。
    思聪公 妣曾,何孺人。居五华县华城塔岗五口塘。
    思温公 妣潘孺人。居兴宁乌池,大龙田,叶塘,叶南等处。
    思恭公 妣刘孺人。居梅县程乡小立。
    思忠公 妣何孺人。居海丰县。
    思敬公 妣李,余孺人。居梅县程乡。
    思问公 妣李孺人。居惠州(旧称鹅城)。
    思难公 妣薛孺人。居潮州。
    思义公 妣薛孺人。居兴宁蓝埔。(思义公后裔散处几遍天下,旧谱所载居某处,不过大略而已。兴宁祠堂在兴宁城西门内在左边城脚下,是明公、义公和温公三大房同建。)
    三世祖
    思明公 妣陈孺人、蓝孺人。居兴宁县南厢石崖头。与陈孺人合葬于石公堡,蓝孺人葬于五华鲤鱼江,生二子1)志诚;(2)友诚。
    四世祖
     志诚公,号并扬,妣张、杨氏。生三子:1遂良公;2遂兴公;3遂庆公。
     友诚公,号并扬,妣张、赖氏。生六子:1荣崇公;2荣旺公;3荣甫公;4仁俊公;5仁寿公;6仁新公.
   
    五世祖
    六世祖:文尚公 妣黎氏
    七世祖:宗常公 妣邱,陈氏
    八世祖:景玉公 妣叶,周氏
    九世祖:俅公    妣陈氏
    十世祖:贵轩公 妣曾氏
    十一世祖:光翰公 妣张氏
    十二世祖:文国公 妣曾氏
以上五世祖--十二十二世祖请廖大年帮忙查证,看看廖氏总谱是否是对?
以下十二世祖作为十三世祖

辈序:安启广廷任  荣华永吉庆  兴隆家道成

十二世祖:安公  妣邱孺人,生三男:1启昌:归回长乐
                                            2启旺(本房祖)移居惠州府海丰石塘都公平黄麻垅廖屋村立居一所,
                                            3启茂:归回长乐
十三世祖:启旺公 妣李孺人,生四男:1广文
                                              2广扬:归回长乐
                                              3广友(本房祖)
                                              4广  ?:归回长乐
十四世祖:广友公 妣张孺人,生五男:1廷基2廷财3廷?4廷海5廷辉(本房祖)
十五世祖:廷基公 妣江孺人,生五男:1任选2任章3任发4任妹5任和
             廷财公 妣杨孺人,生二男:1任祥2任宽
             廷? 公 妣谢,刘孺人,生一男:任泰
             廷海公 妣傅孺人,生四男:1任礼2任舜3任达4任远
             廷辉公 妣杨孺人,生四男:1任腾2任贵(本房祖)3任喜4任清   
十六世祖:任腾
             任贵公 妣黄孺人,生五男:为荣字辈(本房祖)长子荣   ?  生五男;
                                                                      次子荣   ?  生四男;
                                                                      三子荣   ?  生二男;
                                                                      四子荣   ?;
                                                                      五子荣   ?  生五男,过房一子.
             任喜
             任清公 妣钟孺人,生五男:1荣澜2荣庆3荣通4荣富5荣芬
十七世祖:荣耀公 妣林孺人
十八世祖:华金公 妣钟孺人,生二男:1永祥2永亮
十九世祖:永亮公 妣   孺人,生二男:1吉   2吉(佛)炎(注:永亮和长子迁移南洋)
二十世祖:吉炎公 妣钟孺人,生二男:1庆(水)英2庆(玉)镇
二十一世:玉镇    妣黄珠琼,生燕君,智洲,燕惠,燕雪,智恺,智旭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4 17: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简明廖氏家谱

简明廖氏家谱

尝思物本,天人本乎,祖是之祖也;故人子当抱本追远!今留此家谱珍惜保存,世代传之!

真祖系南京应天府白马县人氏,后汉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后有始祖廖仁欲,俱系湖广省永州府东安县第七都七里硐宣义中乡天子岭蒲桃村(永州府:属湖南省,民国废,为今零陵县)。贰拾连升三级,皇上封为培马臣,回湖广省发派子子孙孙,后裔无数,乐享田园。高祖廖经衽公孙叔侄弟兄上川来填占四川省川北道潼川府邃密县西路忠城里十甲,地名堰塘沟(潼川府:属四川省,民国废,今三台县)。康熙承粮撑买落业录估九沟十八岔,各府各州虽同族,人不一其地;故家谱分为三册,堰塘沟册名廖永贵,贺家沟册名廖文彩,一年沟册名廖文道、廖文美,以便相互参照对比。

廖氏班辈共计30个,堰塘沟旧班辈为:

                       仁仕万唐景,志得胜仲思;

                       文经连登启,明楚应天清;

                       朝正贞祥儒,永世同国春。

堰塘沟人取乱了,正确的班辈为:

                       仁仕万唐景,志得胜仲思;

                       经连登科第,明楚应天星(兴);

                       从我家兆起,永乐共千春。

高祖廖经衽之子孙后代如下:

    廖经衽与张氏生六男:

长子:廖连甲,号玉臣     次子:廖连武,号纯臣

三子:廖连仲,号德臣     四子:廖连福,号钦臣

五子:廖连佐,号巨臣     六子:廖连寿,号仁臣

         廖连寿妻妾依次为黄氏、张氏、杨氏,其中与张氏生四男依次为:

             长子:廖登元(妻:熊氏)  次子:廖登享(妻:黄氏)

             三子:廖登利(妻:黄氏)  四子:廖登贞(妻:邓氏)

         廖登贞与邓氏生两男:

长子:廖科举(妻:邓氏)  次子:廖科美(妻:邓氏)

         廖科全(或举、美)与邓氏生两男:

长子:廖第来(妻:邓氏)  次子:廖第敬(妻:贺氏)

         廖第来(开)与邓氏生四男:

             长子:廖明孝(妻:蔡氏)  次子:廖明第(妻:郭氏)

             三子:廖明行(妻:邓氏)  四子:廖明善(妻:邓氏)

(其他记录:廖明孝与蔡氏生廖楚家(妻:郭氏)、廖楚向。廖楚轩与曾氏生寅娃、丑娃。)

廖明第与郭氏生廖楚应;廖楚应与吴氏生三子依次为:

             长子:廖应山(妻:蓝氏)  次子:廖应各(妻:杨氏)

             三子:廖应奎(妻:卢氏)

廖应奎:

      1897年10月12日(丁酉年)生于四川省川北道潼川府邃密县西路忠城里十甲堰塘沟。

卢氏:1899年7月29日(己亥年)生于四川省川北道潼川府邃密县西路忠城秋田井。


        廖应奎与卢氏生三男依次为:

            长子:廖天元             次子:廖天必(碧)(妻:胡氏)

            三子:廖天伦(妻:田氏)

廖天必(碧):

    1934年12月22日(甲戌年)生于贵州省平越县中坪中兴板寨坪。

胡氏:

1933年12月15日(癸酉年)生于贵州省开阳县花力龙水修平谢沙。

    廖天必(碧)与胡氏生七子依次为:

廖兴权:

1955年(乙未年)4月16日亥时生于贵州省瓮安县中坪区中兴高庄大田坝。

廖兴友:

1958年(戊戌年)5月12日戌时生于贵州省瓮安县中坪区中兴高庄大田坝。

廖兴祥:

1962年(壬寅年)3月22日午时生于贵州省瓮安县中坪区中兴高庄大田坝。

廖兴前:

1964年(甲辰年)10月6日戌时生于贵州省瓮安县中坪区中兴高庄大田坝。

廖兴兵:

1966年(丙午年)11月15日子时生于贵州省瓮安县中坪区中兴高庄大田坝。

廖兴军:

1970年(庚戌年)8月15日未时生于贵州省瓮安县中坪区中兴高庄大田坝。

廖兴志:

        1974年(甲寅年)4月6日申时生于贵州省瓮安县中坪区中兴高庄大田坝。

备注:
    廖姓最早源出姬姓。《辞海》载:“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后。”武王灭商后封伯廖于古国之地,在今河南唐河县湖阳镇,史称伯廖为廖伯安。春秋时被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补充:廖姓为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后裔。周文王有个儿子叫伯廖,因受封于廖,其后裔也有以廖为氏,称廖氏。这支廖氏,望出巨鹿。)  

作者:贵州---廖从江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5 00: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關文尚公前後世系(復廖凱)

思敬文尚公世系
據《廖氏總族譜》所載,文尚公並非九思中的思明公之後,而是思敬公之後。
其世系如下:
一世      實蕃(花公)
二世      燕及
三世      甫田、拱宸、納齋,納齋生五子。
四世      念六郎、三十郎、三十一郎、三十二郎、三十三郎,三十三郎生三子。
五世      仲達、仲遠,仲遠生一子、仲琳。
六世      安叔
七世      大二郎、四六郎,四六郎生五子。
八世      德貴、德秀、德明、德源,德源生一子、成旻。(德又作得)
九世      敬齋 (敬齋生九思)
十世      思明,思明、思聰、思溫、思恭、思忠、思敬 (生三子)、
思問、思難、思義。
十一世    五郎。妣陸氏,合葬程鄉壢林本處。
必達。生十一子,只有幼子及道公後裔譜有紀錄。
法強。後裔移往湖南江華北鄉八里牛郎車村住。
十二世    及道。法名萬一郎,移長邑葵潭約開基,生四子。
十三世    千四郎。妣余氏,葬五華東樓練溪黃洞坑尾,生三子。
十四世    文尚。千四郎長子,妣黎氏,公葬丙村,生二子。
十五世    宗常。妣陳、丘二氏,移轉水開基,葬母墓左。弟宗華移歸善水東街。
十六世    景玉。譜到此只載景玉與長兄景璘移川,沒有後代紀錄。
          景玉次兄景瓏、三兄景璲則仍有後代紀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6 00: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感谢你!廖大年帮忙查证.再次谢谢!!!

很感谢你!廖大年帮忙查证.再次谢谢!!!
(花公8)一世祖: 德源
(花公9)二世祖: 敬齋 (敬齋生九思)
(花公10)三世祖: 思明、思聰、思溫、思恭、思忠、思敬 (生三子)、思問、思難、思義。
(花公11)四世祖: 五郎。妣陸氏,合葬程鄉壢林本處。
                       必達。生十一子,只有幼子及道公後裔譜有紀錄。
                       法強。後裔移往湖南江華北鄉八里牛郎 車村住。
(花公12)五世祖: 及道。法名萬一郎,移長邑葵潭約開基,生四子。
(花公13)六世祖:千四郎 妣余氏
(花公14)七世祖:文尚公 妣黎氏
(花公15)八世祖:宗常公 妣邱,陈氏
(花公16)九世祖:景玉公 妣叶,周氏

(花公17)十世祖:俅公 妣陈氏
(花公18)十一世祖:贵轩公 妣曾氏
(花公19)十二世祖:光翰公 妣张氏

族谱有注明少抄一世,十二世祖作为十三世祖

辈序:安启广廷任 荣华永吉庆 兴隆家道成

十二世祖:安公 妣邱孺人,生三男:
                                1启昌:归回长乐(今为五华)
                                2启旺(本房祖)移居惠州府海丰石塘都公平黄麻垅廖屋村立居一所,
                                3启茂:归回长乐(今为五华)
十三世祖:启旺公 妣李孺人,生四男:
                                1广文
                                2广扬:归回长乐(今为五华)
                                3广友(本房祖)
                                4广 ?:归回长乐(今为五华)

再请廖大年帮忙查证,看看廖氏总谱是否是有以下名字?或把景玉次兄景瓏、三兄景璲則仍有後代紀錄补上。
(花公17)十世祖:俅公 妣陈氏
(花公18)十一世祖:贵轩公 妣曾氏
(花公19)十二世祖:光翰公 妣张氏
十二世祖:安公 妣邱孺人,生三男:
                    1启昌:归回长乐(今为五华)
                    3启茂:归回长乐(今为五华)
十三世祖:启旺公 妣李孺人,生四男:
                    2广扬:归回长乐(今为五华)
                    4广 ?:归回长乐(今为五华)
再次谢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21 20: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廖氏宗親總會往湖陽祭祖活動行程表

世界廖氏宗親總會往湖陽祭祖活動行程表

日期/時間 地 點 活動內容 聯絡人/電話
2007年農曆2月27日,公曆4月14日下午 河南省唐河縣泗洲宾館 世界各地宗親在泗洲宾館集中並入住泗洲宾館 房德亮先生 電話:13949396889
15日上午8時至8時20分 泗洲宾館餐廳 早  餐   
上午8時30分 泗洲宾館大堂集合 乘車前往湖陽鎮廖山山下出席當地政府舉行的一年一度的“廖王廟會”開幕禮   
上午9時 廖山山下 参加廖王廟會開幕禮,會長代表世界廖氏宗親總會致辭   
上午10時 “廖王廟會”開幕禮結束 前往廖山祭祖及舉行奠基儀式   
上午11時 廖 山 司儀宣佈拜祭儀式開始:1.鳴炮;2.世界廖氏宗親總會會長宣讀祭文;3.各地宗親輪流上香致祭。拜祭儀式結束。   
中午12時 廖 山 司儀宣佈奠基儀式開始:1.鳴炮;2.世界廖氏宗親總會會長或代表暫短講話;唐河縣政府代表暫短講話;3.湖陽鎮政府代表暫短講話;4.奠基(8至10人參加。)奠基儀式結束。   
下午1時 回湖陽鎮 出席湖陽鎮政府舉行的午宴   
下午2時30分 回唐河縣泗洲宾館 休 息   
晚上6時   出席唐河縣政府舉行的晚宴   
晚上8時 泗洲宾館 各地宗親相互交流   
16日早上   各地宗親各自回程   

聯絡電話:(853)8972083  傳真:(853)28727768

注:各地宗親可乘機到南陽、襄樊或武漢天河機場,武漢機場最近。

各位宗亲:世界廖氏宗亲总会已经将河南省唐河县湖陽鎮廖氏祭祖活动的安排和时间表发过来了,你们那边那些人参加可以直接和总会联系,如果觉得不方便我也可以代劳(通过网络给你报名)---廖名龙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1: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召开调整、充实武威廖氏花公陵墓修建委员会成立大会纪要

关于召开调整、充实武威廖氏花公陵墓修建委员会成立大会纪要

    二00六年三月二十六日,在永定县红叶宾馆召开为期一天的调整、充实武威廖氏花公陵墓修建委员会的成立大会,参加会议的有27人,其中江西2人、广东4人、龙岩3人、上杭10人、永定8人。

    会议由芳春主持,并对花公陵墓曾经三次修建的情况作了简介,接着向与会宗亲汇报了这次修建花公陵墓,是蒙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委员、全国港、澳、台、侨联谊会副会长、澳门企业家泽云先生的重视,取得了龙岩市委、上杭县委及有关部门的支持,批准征地400平米,并将花公陵墓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大喜事,然后由连昌提出这次会议应讨论研究的六个问题:即:(一)调整、充实修建“花公陵墓”的领导机构定何名称;(二)领导机构成员的具体职责如何定?(三)如何作好加快征地工作;(四)审定花公陵墓的图纸;(五)请提《告宗亲书》修改的意见;(六)编印修建花公陵墓纪念册定那些内容等。

    通过与会宗亲热烈讨论,积极发言后决定领导机构名称定武威廖氏花公陵墓修建委员会。共有成员85人,并以举手表决通过荣誉会长,荣誉副会长,顾问,常务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委员。下设联络、宣传、财务、设计施工四个组,四个组的成员由常务正、副会长五人讨论决定。(附表)

    对征地问题,庐丰乡丰康村离退休干部要求廖氏宗亲赠送25套八仙凳桌给丰康村公用,与会宗亲也同意赠送。修建花公陵墓图纸和预算,由龙岩市陵园管理处的添桂宗亲负责。修建工程采取招标承包。

    《告宗亲书》基本可行,由金龙宗亲略加修改后,打印发给各位宗亲。

    有关编印修建花公陵墓纪念册内容及敬祖功德榜待后一步进行。现随此会议纪要附上领导机构名单、《告廖氏花公裔孙书》各一份。

                             武威廖氏花公陵墓修建委员会

                                 二〇〇六年三月三十日

(廖敏协助录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14 06: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