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爱在西元前

從葬俗看客家和南方人的歷史聯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8-26 16: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從葬俗看客家和南方人的歷史聯繫

河源客家 于 2003-5-13 23:45 写道:
其实都不要争,我们的祖先是不是来自中原并不重要,不过现在大家都认为客家人来自中原,这不奇怪,因为现在的客家理论的主流是罗香林先生的客家迁移理论,他的理论现在是权威,所以现在的客家著作太都可以找到罗氏理 ......

请不要攻击罗香林先生的客家迁移理论,我知道我家的族谱就记载了我家的迁移史,我的朋友也告诉我他们的祖先是迁移来的,如果没有罗香林先生的客家迁移理论,也不会有现在的客家学的热潮。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4 18: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jf01 at 2003-6-20 22:54
除了这种小葬,客家人还有大葬的形式,怎么不见有人介绍.梅州在明朝有比较多的大葬,现在挖出来的尸体到都保存的很好.大葬跟古中原的贵族葬礼很相似.

客家葬俗与壮族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4 18: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Posted by 情系珠江 at 2004-8-4 18:44
客家葬俗与壮族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4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猫那贴后半段被"忽略"掉了。。。。

http://www.chinesefolklore.com/9/rsyl.files/040220.htm

上林李姓巨族(据族谱记载,宗传三十余代,现今人口二十余万人)祖传的族谱上有个故事,足以说明人们对墓地风水的看重。故事原文是: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5 13: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一意系咁 at 2004-8-4 18:48
可能是少数民族学我们汉人的习惯。


呵呵.看看,广府沙土文化不是比客家沙土文化更厉害吗??

其实,广府人,客家人都有大量争正统的,但是老猫却砖揭客家的,真是无聊.
老猫,你先先"苯苯"你们广府的屎忽再跟我们争"正统"呀!!

广府南方偏南,客家南方偏北.:D

这就是阿LOOK的主体思想!!!!:D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5 18: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蓝客 at 2004-8-5 13:41
呵呵.看看,广府沙土文化不是比客家沙土文化更厉害吗??

其实,广府人,客家人都有大量争正统的,但是老猫却砖揭客家的,真是无聊.
老猫,你先先"苯苯"你们广府的屎忽再跟我们争"正统"呀!!

广府南方偏南,客家南方偏北.

[ ...

只有客家才会那么热心争“正统”。
几十年的体质特征研究分析(有客观数据为依据),客家相对而言“偏南”,蓝客很难受,就要高喊“偏北”。
地理位置上,客家地处连绵的南岭山脉、武夷山脉,无大江、大港、大通道,移民因素能有多少?
广府地处相对平缓的中心地域,长江-灵渠-贺州-梧州-封川-广州-大海,这条古代的交通要道,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干道之一,也是历代移民(尤其是官府移民)的路线。由于交通条件所限,移民因素也是有限的,但肯定比山区多。
由于宋代以后没有成规模的移民,不同时空融合的民系基本定型。到明代全国人民大修族谱的时候(客家地区晚至清代、民国才有秀才舞文弄墨写族谱,把乡间字谜、打油诗套到皇帝、大臣头上),世代已经渺远不清,所以,北方汉族都来自山西洪洞老槐树,南方汉族都来自一座城门、一条巷、一条村。这样的族谱,只有客家学者才会奉为至宝,现在还在念这本经。
实际生活中,“广府人”无论是什么体貌,都很坦然,因为一般人都懂得汉越融合的科学观念。客家人就不同了,神话包袱一个又一个。

[ Last edited by 情系珠江 on 2004-8-5 at 18:48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5 20: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情系珠江 at 2004-8-5 18:43
只有客家才会那么热心争“正统”。
几十年的体质特征研究分析(有客观数据为依据),客家相对而言“偏南”,蓝客很难受,就要高喊“偏北”。
地理位置上,客家地处连绵的南岭山 ...

就是你这么热衷争“偏北”,但是你怎么争,也是争不过我的。

广府人比畲人还要偏南,这是事实!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5 2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人的主体不是畲族,只是畲族(“南方人”之一部)血缘文化成分比其他民系多。客家的血缘接近壮族,王鲁湘就因为这么一句话,引起客家网友激愤数十天。很多人以为王鲁湘是从网上得到这一消息的,实际上不是。他在接受陕西电视台专访的时候,很“自豪”(极力掩饰尴尬)地宣称:从来不上网,也不知道该怎么上网。蓝客们在网上干嚎多天,王鲁湘都看不到。电视机前的观众倒是看得清楚:嘉宾席上一位客家籍教授确实像壮族。
客家、广府在血缘上接近壮侗语族,湖南人在血缘上接近苗瑶语族,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广东历史上的蓝球之乡、排球之乡均在粤语区(广府系),扬威全国的是东莞男篮、顺德均安女篮,就说明在汉越融合方面,粤语区有“相对偏北”的特征。
地理位置上,客家地处连绵的南岭山脉、武夷山脉,无大江、大港、大通道,移民因素能有多少?而且公
认是华南少数民族形成最早、汉化最后的大本营,至今客家民俗是南方汉族民系中保留少数民族遗风最多的。今天仍是少数民族分布地。但搞起民族歧视言论,搞得不亦乐乎的却是客家神话的制造者和崇拜者。
广府地处相对平缓的中心地域,长江-灵渠-贺州-梧州-封川-广州-大海,这条古代的交通要道,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干道之一,也是历代移民(尤其是官府移民)的路线。由于交通条件所限,移民因素也是有限的,但肯定比山区多。由于宋代以后没有成规模的移民,不同时空融合的民系基本定型。到明代全国人民大修族谱的时候(客家地区晚至清代、民国才有秀才舞文弄墨写族谱,把乡间字谜、打油诗套到皇帝、大臣头上),世代已经渺远不清,所以,北方汉族都来自山西洪洞老槐树,南方汉族都来自一座城门、一条巷、一条村。这样的族谱,只有客家学者才会奉为至宝,现在还在念这本经。
实际生活中,“广府人”无论是什么体貌,都很坦然,因为一般人都懂得汉越融合的科学观念。客家人就不同了,神话包袱一个又一个。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5 22: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情系珠江 at 2004-8-5 22:30
客家人的主体不是畲族,只是畲族(“南方人”之一部)血缘文化成分比其他民系多。客家的血缘接近壮族,王鲁湘就因为这么一句话,引起客家网友激愤数十天。很多人以为王鲁湘是从网上得到这一消息的,实际上不是。他 ...

我们没有否认客家人有僮人血统。
但广府人比客家人有更多的越/壮/侗血统,是不争的事实!不要做无谓的挣扎,
也不要把近代新客家(非客家)变广府的所谓广府人也当作你们的模特!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5 22: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蓝客 at 2004-8-5 22:32
我们没有否认客家人有僮人血统。
但广府人比客家人有更多的越/壮/侗血统,是不争的事实!不要做无谓的挣扎,
也不要把近代新客家(非客家)变广府的所谓广府人也当作你们的模特!

近代“新客家”?可笑的说法。无知的人才会如此。
人类体质特征研究是对世居广东的农村人口进行调查的。我所引的“模特”也是世居广东的地道的广府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见。
长期的血统幻想教育迷住了你的眼,你的姓氏也使你在客家地区很苦恼,这就是现实。
楼上已述,不再重复。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5 22: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情系珠江 at 2004-8-5 22:45
近代“新客家”?可笑的说法。无知的人才会如此。
人类体质特征研究是对世居广东的农村人口进行调查的。我所引的“模特”也是世居广东的地道的广府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见。
长期的血统幻想教育迷住了你的眼,你的 ...

把符合大多数中国人审美标准的所谓明星当作模特,真是高呀!!!

请你看看普通才百姓啦,为什么我们所见的与你们所想的大不一样??/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5 23: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不敢正视现实,当然想不通了。没时间和你搞这些无聊的东东。人类体质研究是严谨的,你不能接受,也可理解,但某种思维和心态,不可理喻。
收笔啦。晚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5 23: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情系珠江 at 2004-8-5 23:06
你不敢正视现实,当然想不通了。没时间和你搞这些无聊的东东。人类体质研究是严谨的,你不能接受,也可理解,但某种思维和心态,不可理喻。
收笔啦。晚安。

你这么想和客家人争偏北,也说明了你的无奈,无知!
收手吧!不然,你的笑话可多呢。
客家人偏南,但广府人更偏南!

个体上,广府人偏南。
整体上,广府人更偏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30 10: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yanxiuhong9 at 2003-6-21 23:23
ouny網友:我想了解,贑南是不是也 二次葬?

[ 本帖由 yanxiuhong9 于 2003-6-23 00:09 最后编辑 ]


贑南宁都客家从来就没听说过二次葬! 都是一次解决问题!而且把墓碑修得很体面!墓碑上把死者的直系亲属名字都一一列上,从大到小,很多人修谱就是需要从墓碑上找到相关的一些信息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30 10: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yanxiuhong9 at 2003-6-24 18:01
丧 葬 习 俗[轉]

入殓 
入棺前,由上一辈族亲陪同长子,边行边哭泣往水滨,投钱于 水中,顺流以瓶装水,叫“买水”。

盛回之水作为最后一次供奉父母,以 报养育之恩。

家属 要围绕棺柩俯伏爬行一周,叫“爬棺”,以示告别。
然后择时下钉,每下 一钉,都要说一句吉利话。



这是有的,我爷爷的死和我外婆的死我都经历过.

[ Last edited by 德隆 on 2004-10-30 at 18:36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2-4 00:0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