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huangchunbin

《客家人》专题视频(梅县客家话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18 13: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石笔,正是象征着这么一个民系高贵的精神,也是整个中华民族一种宏博、悠久的文化精神。
教育,惟有教育,才使这种文化精神不至于中断,代代相传,在后继者中发扬光大,再穷,这一精神的维系,是决不会失去的。
还在世纪初,远在偏僻的山乡,便兴起了办学的热潮。门上不仅有中英文"日新"的字样,还有这么一组对联:

为学志在新民,
训蒙心存爱国。

也正是教育,才使这支民系有那么厚重的文明底气,永远保持积极向上,领先奋发的锐气……当不少地方,急功近利,把投资放在建厂盖楼上。客家人却自有眼光,用来办学校、搞教育,先抓母鸡后生蛋。早在20世纪50年代,梅州为支援内地的发展,便一下子奉献出上万人才!
他们又一次在世纪的挑战中"先着一子",人才的竞争,才是最大,也是最根本的,最有决定意义的竞争。而人才之源,则惟有教育,拥有了这最大的资源,正是确保他们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一种文化的根,上千年间,一直深深地扎在寻常百姓中。
连孩子,从小就会吟唱"月光光",在儿歌声中受到文化的浸润与熏陶。

就这样,客家人的所在地,成了遐迩闻名的"人文秀区",如同犹太人被人称之为"书本的民族"一样。
随着教育奇观,是必有文化奇观、科学奇观、经济奇观接距踵而至!
滋养一种高文化素质,绝非几代人的功力。客家人正是以这种千年不易的文化固守,锻造了、迎来了古老的华夏文明的复兴。

[之十四]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8 13: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集  天放的人

任何人,只要是第一次接触到客家人,便会骤然为其人格魅力所吸引,他们从不为什么训戒所规范化或格式化,每每热情如火,自由放达,多姿多彩,刚毅开朗,不可抗拒。
见到他们,你,只要是一个多少知道一部中国文化史的人,便会立即想起那个"浓于生命彩色"的年代——也就是客家先民最早开始迁徒的南北朝来。
那是一个天放的时代,如同一代宗师宗白华所说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南北朝分裂,酿成社会秩序的大解体,旧礼教的总崩溃,思想和信仰的自由,艺术创造精神的勃发……
客家人,正是在这个精神大解放、思想大自由,但也是人生大苦痛的时刻,陡然地被抛离故土,被迫开始了万里长旅……
于是,出发前的记忆,文化的记忆,也就在这历史的瞬间中给定格了——因为,这是他们在中原故土的最后记忆。
而客家人的精神,便永远萦绕于离别之际的文化定格。
一千多年,他们风貌不改!
高的文化素养,必定滋生出自由放达的人文精神!这有客家先民出发的那个时代为证,更有今天客家人的开拓,创造的如火热情为证。
从中原到边远的山区,如果没有如庄子提出的"天放"精神,一种自由放达的精神,是必为荆天棘地、艰苦卓绝所压倒,南徙的族群,也便寂灭无声了。可客家人,犹如客家籍的文化大师郭沫若在《凤凰涅槃》中所写的一样,在烈火的余烬中,仍能重新扬起无限灿烂的生命!
正是这种天放精神,使客家民系在一片蛮荒之地得以再生,从荒原中开垦沃土,从绝壁里开拓出港口,在不毛之地滋养出文明之花!

[之十五]

[ Last edited by 夏荷 on 2005-12-18 at 14:15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8 13: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从众多客家名人的作品中,如蒲风的《六月流火》、温流的《最后的吼声》中,更不要说大诗人宋湘、黄遵宪、丘逢甲的名作中看到这种精神,作为一代名将叶挺在狱中写下的《在烈火中永生》的诗歌,也大气磅礡、力敌千钧。
著名音乐家马思聪的《自由的号声》、《青天大合唱》等,也充满了客家人的豪情。
这种天放精神,千年间,一脉相承。
尤其在百姓当中——
客家山歌,是中国民族中最为浓情、最为开放的歌种,它清丽、爽朗、隽永,哀顽感艳,染有岁月的风霜,却不失青春的活力。是自然的情感吐露,无遮无拦,绝不矫揉做作,历久弥新,回味无穷。
客家山歌中,最引人注目的,又莫过于情歌。
客家情歌,浓情直诉,火一般热烈,大胆泼辣,百无禁忌,敢于
"称情直达" ——客家人,无愧于"独钟于情"的一个朝代中走出来的
"情种",要爱就爱个死去活来。

入山看见藤缠树,
出山看见树缠藤;
藤生树死缠到死,
树生藤死死也缠。

一个"缠"字,声情并茂,将生死不渝的爱情,可以说是唱到了极致!

[之十六]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8 13:57:41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山歌,而推出了"歌仙",客家人所在地,也就有了刘三妹的传说,"年十二,淹通经史,善为歌。千里内闻歌名而来者,或一日,或二三日,率不能酬和而去……"她终于为歌而殞身, "七日夜歌声不绝,俱化为石……"
唐代,正是诗歌兴盛之时,出现这么一位歌仙,技压群芳,且又在客家地区,可见并非偶然。
以至人们将美好的愿望,点缀为传说的华彩乐段,唱歌台上 "闻仙姑修真于此,后飞升云。"
久而久之,不独新兴有刘三妹,梅州有刘三妹,沿着南岭客家人聚居地,传到了广西,乃至传入了壮族,三妹也成了刘三姐。
黄婉秋所演的刘三姐,迄今仍烩炙人口。
(提示:屈大均:《广东新语》)
(电影片段)

而刘三妹所代表的客家妇女,更表现出作为天放的人的自由精神!
她们,吃苦耐劳,自重自立,她们尤重教育子女,持家主事。
她们,既无束胸的陋习,更无中国古代缠足的恶癖。
一双放达的天足,更使她们获得了自由的空间。
由于她们的雍容大度,一个家,就落在她们的双肩,她们视死守家门的男人为没出息,自然,也对守住男人的女子表示轻蔑。她们认为,不放男人到外边去闯一番,决非好女人。于是,从家务到田园的劳作,无不是她们一肩挑起,决不被"锁在深闺"!
"父母在,不远游"的古代遗训,就这么被打破了。客家女赢得了她们的自尊与解放,男人们更赢得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去滋养日后冲天的自由精神。
而忠孝的观念,也得到了新的诠释——后人有了出息,才是最大的忠孝。
这里,也同样深深地打有了这么一个大迁徙民系的历史印记。
没有天放的精神,又怎可以在千年的漂移中救亡图存呢?

[之十七]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8 13: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刘三妹所唱的——

自古山歌从口出,。
哪有山歌船载来?

唱出的正是一种 "天籟"!中国古代最后一位大诗人,也是客家人的黄遵宪,对此钟爱倍加,认为"以人籟易为,天籟难学也",十分推崇这种"从口出"的天籟的精神。
由此,他提出了"诗界革命"中最响亮也最自由天放的口号:

我手写我口,
古岂能拘牵。

而他,也就成了"诗界革命"之首。
也正是他,在中国近代史上,成为最富于自由精神的大学者,大外交家,客家思想文化大师!
是他,以客家人的求新敢创,在 "究天人,通古今"之外,加上了
"明中外"一语,要求吸收西方的先进思想以变革中国积弱积贫的现实,积极投身于变法运动之中,虽被解职而不悔。
他在屋中挂上的"时局图",辉映着耿耿爱国丹心。
而戊戌变法的主帅之一 —— 梁启超,正是在他这位老师的影响与扶持下,才得以脱颖而出的。
在他身上,充分表现出客家人那种开放的胸怀—— 在作为外交家的上十年海外生涯中,他满怀激情地接纳了海洋文明的熏风,敢于反观为清廷腐败落后而弄得千疮万孔的故国,哀民生之多艰,成为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 "诗史",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

[之十八]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8 13: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早黄遵宪300多年,自命为"流寓客子"的李贽,更早地表现出作为这个群体的自由精神与个性解放的思想。
由于得明末东南沿海风气之先,他成为了我国最早的启蒙思想家之一。他勇敢地挑起了天赋平等的旗帜,猛烈地抨击在中国积弊数千年之久的等级观念,他最先反对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思想:渭人有男女则可,渭见有男女岂可乎";由男女平等,进而至君民平等,"上自天子,下至庶民,通为一身矣",要求大胆冲破教条禁约,归朴返真,"童心即真心"。
他"一念血诚,千磨百折而不悔",不惜为自由而献身。
多少代的客家学人,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人格上,无不孜孜以求,乃至不惜以身相殉这么一种文化上的自由精神。
太平天国后期领导人洪仁玕,受命于危难之间,为了使太平天国能成为\"新天新地新世界",他发表了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皇皇巨著《资政新篇》。
在这部巨著当中,他开崇明义,称 "治国必先主政,而为政必有取资",较之当时的启蒙思想家小心翼翼提出的"变器不变道"迈出了一大步,要 "以资为政",将这作为"立国之举"。
他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建设措施:力主
"工商皆本",要向西方学飞,"与番人并雄";并且抨击了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认为不学西方立法制度等"体"上的东西,不足以改造中国。
他说的"用人不当,适足以坏法;设法不当,适足以害人",至今仍振聩发聋!
他虽末能挽狂澜于既倒,可有了他,天京悲壮的殒落,却带来了客家精神的高高激扬!太平天国,在一部客家文化史与思想史上,都是一个巨大的惊叹号,是客家史上自立的里程碑!
丁日昌,在民族危难之际,力主引进西方技术,筹创中国轮船航运业,建立首家机器制局,主张架设首条电报线,建首条铁路,力主派出首批出国学生,发现人才、擢拔人才,丘逢甲就是他一手提携起来的……

[之十九]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8 13:5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名闻天下、开国元勋朱德,参与了推翻清王朝的革命,位尊至旅长。可他仍抛弃高官厚禄,只身一人,前往欧洲,去寻找真理。其开放的心态,可以说是客家人天放精神的体现,从而走向更新的革命征程,北伐、八一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可谓 "无役不与"……他以广阔的胸怀,容纳下新思想、新文化,始终走在历史的前面。
从黄遵宪到丘逢甲,从陈寅恪、郭沫若,到黄药眠、韩素音……我们无一不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以身殉志,不亦伟乎!
无论是普通如一位客家女子,还是伟岸如朱德、叶剑英元帅将军;无论是山野唱和的山歌手,还是名重神州的大师学人……我们都能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精神特质——
这便是自由放达,特立卓行!
这一在古汉族老树上绽出的新枝,无疑继承了汉民族众多优良传统。所谓"中原遗风",讲伦理,重道义,好学问,守礼节,等等,却又与其中的因循守旧、安土重迁相分离。无 "父母在,不远游"的迂腐,决不愿株守一隅,以视死守家门为耻,敢于离乡背井。好男儿志在四方 —— 无疑,这是大迁徙带来的文化观念上的大变化。
可以说,这种特立卓行的精神,更是千年与万里的时空中淬炼出来的。在没有任何外援与依靠,也绝不奢望外援与依靠,一切,都得靠自立、自主、自司与自强,来不得任何的犹豫与迟疑,更不可退缩与怯阵,他们别无选择,只能一往无前。
退却,便是悬崖峭壁!
正因为有着在内陆丛山峻岭中种种磨练,使得他们能从容应付一切横逆与不测,随时可抛开包袱,大步踏向迁徙之路,哪怕遇到波涛汹涌的大海,也决不望而却步,只会奋不顾身,扬帆出海,表现出这种特立卓行的气概!
天放的时代,熔铸了天放的人,更激扬起了一种天放的精神!
老树上的新枝,也就一样要拄天而立了!
独立卓行的客家人,就这么一千年走过来,再一千年走下去!
任风雨更大,
任雷电更烈!百折不挠,义无反顾!

[之二十]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8 13: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集  冲天一啸

一千年走过来,
一千年走下去……
面对明末启蒙思想被扼绝的一个多世纪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荒漠,客家人又一次大迁徙了。
思想荒原上的迁徙,要比当年的渡江、翻山越岭,去面对狂风暴雨、山呼海啸更为艰难。那是要重塑一个民族之魂!
千年流徙是一个无可摆脱的宿命,而千年的尊师重教,自强不息,又构成了作为主人意识的核心:历史使命感。宿命观与使命感的相互砥砺,也就促使这支民系从自在走向了自为。作为一支千年的文化劲旅,备受数百年苦难与压迫,正可谓 "蓄之愈久,其发愈速",其历史能量一下子便喷发了出来,终于在中国近代史上冲天一啸!开始了其自由史与解故史!
伟岸的石笔,开始在蓝天上抒写客家人的历史主动精神!

被视为"客家人的革命"—— 太平天国,向全世界宣布了一个民系的冲天而起,也证明作为中华民族的主干 —— 汉民族的更新!
天王洪秀全,是从嘉应州迁徙到花县的,他借助于西方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发起组织拜上帝会,辗转到广西贵县等客家聚居地,揭竿而起,在广西桂平的金田村宣布了起义,从此揭开了被视为中国近代史上三大革命运动的第一场革命—— 太平天国革命!
他写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提出了"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体现出朴素的平等思想。而《天朝田亩制度》更反映了近代农民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要求。他"开女科",建立 "女兵",更是惊世骇俗。
从洪秀全到洪仁玕,其间萧朝贵、冯云山、杨秀清、李秀成、石达开等主要领导人,十有九人均是客家人……\r
虽然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合围下,太平天国悲壮地陨落了,可客家人却由此一下子震惊了整个中国,以至整个世界!
就这样,这么一支历经千年迁徙、千年沉默、千年的忍辱负重、千年卧胆尝薪与凤凰涅槃的民系,终于在血与火中,轰轰烈烈地冲天而起了!

[之二十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8 13: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平天国陨落了,但客家人的反抗却从此没有再平息过。
无论是面对清廷的淫威,还是外国侵略者的凶残,他们都没有表现过丝毫的怯懦。
甲午战争后,清廷割让台湾,一位客家义士丘逢甲拍案而起,咬指血书:
拒倭守土!
而后,又数次刺血上书,要求"废约再战"。
在 "无天可呼,无主可依"的情况下,他亲自统率在台湾的客家弟子,与台湾军民一道,同仇敌愾,在台湾全岛入侵的日寇殊死一战,打了大嵙崁、枕头山、笔架山、八卦山几大战役,教日寇闻风胆寒,连日军指挥官能久亲王也一命呜呼!
由于清廷执意割让,义军孤立无援,弹尽粮绝,伤亡过半,他不得不挥泪离开台湾返回大陆,寻求强国之路,好日后再复土雪耻。
而后,他即投身于戊戌变法,参加了辛亥革命,并且创办学校,走教育救国之路。
民国既立,他是参议院议员。
临终,仍嘱家人:"葬须南向,吾不忘台湾也。"
客家人不仅在反抗日寇侵台时以血肉之躯作抵御;
在三元里,正是五华的客家石匠,同广府人一道,将英国侵略者团团围住;
早在反抗清廷租割香港、九龙、新界时,更奋不顾身;
在新界,客家人的祖居地,英军被打得鬼哭狼嚎;
在深圳,有名的"金三枪"……

[之二十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8 14: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以洪秀全第二自命"的孙中山又在南方揭起了义旗!
太平天国的陨落只是暂时的,历尽沧桑的客家人并没有被吓倒,被屈服,他们注定要很快更高地屹立起来!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民生主义,可以说主要来自于太平天国,是太平天国的反满要求的承传与升华。他自己也亲自撰文宣示过。
当然,这一民族主义,是带有客家人的大汉族意识。明亡之后,客家人大都坚持不剃半边光头、不留长辫,自认为明代遗民,不作清朝顺民,有的一直坚持到民国,也不曾臣服。
兴中会誓词: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也带有这一意识。
但孙中山毕竟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革命家,他很快便从大汉族的种姓革命中走出来,赋民族主义以更广泛的内容,呼唤民族平等,立足于反帝反封建。
孙中山进行了长达近20年的武装革命,经历了上十次流血的失败,终于一举推翻了千年帝制,成为中国革命的一代伟人!
而在辛亥革命中,更是形成了一个客家革命家的巨大的历史群落。
而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几十年间,虽几经曲折,但孙中山身边,始终围绕有一批意志坚定迭创奇勋的客籍革命家与将领。
如被视为孙中山左右臂的廖仲皑、胡汉民、邹鲁、大将军姚雨萍,被誉为平民将军的邓铿及其弟子们,如邓演达、李章达、叶挺等。
而在"八·一三"抗战中,著名的客家将领谢晋元、黄梅兴、姚子青等,更是打得日本侵略者屁滚尿流,闻风丧胆。
由于客家人在抗战中的出色表现,使得日本军部为之惶恐,竟专门搜集关于客家人的情报向上汇报,并下令对客家人生活的地区退避三舍。

[之二十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8 14: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开一部中国20世纪史,那些改变着中国命运的人物名谱中,客家人可谓群星灿烂、英雄辈出,历史再也无法掩去他们的光辉!
新民主主义革命,那些个爆发秋收起义的地方。几乎大都是客家人聚居处。
湘赣边界,罗宵山脉中段;
黄麻、红安;
而后的中央根据地——也正在闽粤赣原客家人的"飞地"中。
兴国,成了有名的将军县。
而这一革命中众多的领袖人物与将领,也都是客家人。
从辛亥革命走过来,又在土地革命中威震敌胆的朱德总司令;
在孙中山蒙难时挺身而出,一直到在粉碎"四人帮"时挽狂澜的叶剑英元帅!
还有叶挺、杨勇、杨成武、曾生、刘亚楼……等一批沙场老将。
更有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胡耀邦、王首道、廖承志、叶选平……
可以说,爆发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的一场场此起彼伏、前仆后继的中国革命,不仅仅是世界历史进步的感召,也是中华民族、包括客家人在千年迁徙中蒙受的历史苦难所留下的遗嘱所激发出来的。
他们深信自身在民族历史上拥有一种不朽的力量,这种力量在千难万险、九死一生中仍能支撑起一个民族的脊梁!

[之二十四]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8 14: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我们步人《客家名人展》中,瞻仰上百位自古至今的客家先贤、伟人与志士之际,每每会产生一种比步人教堂更为神圣、更为浓烈的情感,可以说,是一种己超越了宗教情感的更为博大、更为崇高的虔诚,是对人类文明、人类伟大的历史功绩的由衷激赏。
只要一刹那,你便为之倾倒。
这是在史册上须用如椽之笔写下的民系!
一个蛰伏了一千多年的民系,在近一百多年间骤然如惊蛰之雷,不仅震动了整个中国,而且令世界为之侧目,这里面,究竟蕴含了一个怎样的历史之谜?
在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古老的埃及文明消亡了,古老的希腊罗马文明断裂了,古老的巴比伦文明只余下考古的遗迹,四大文明,惟有华夏文明却始终顽强地生存着,并获得了一种再生机质,独步于世界,与生气勃勃的新的文明并驾齐驱,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历史之谜?
作为华夏文明古树上的一支新枝——客家民系,当可以与全民族一道对这个问题作出响亮的解答。
壮哉,客家人!

[之二十五]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8 14: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集  客人开埠

我从哪里来?这也许已是不言而喻的了。那么,我往何处去?便日益鲜明而凸出……
作为客家人,内陆古老文明传统的负载者,来到了几乎是一片空白的南方人之地,后来又面临海洋文化的熏风,他们取的是怎样的一种态势?
沉沦、慌乱、自失?
多少民族都已在大迁徙中消亡。
对于内陆人而言,大海带来的是恐惧、不安,大海成了世界的尽头,他们无法具有对大海浪漫的、彼岸世界的幻想。而远离中央,已成为边缘的客家人,却获得了认识世界的全新方式。世界并没有到大海便终止。漂洋过海,还是世界。大海,是一个新世界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正是强烈的生命意识建树了这一新知。
"客人开埠",便成了华人中一句至理名言。
这意味着,客家人总是能在任何不毛之地上,开拓出一个新的家园、新的城镇。他们披荆斩棘,无视丛莽激流的阻挡;他们荜路蓝褛,足以化腐朽为神奇;在他们的身后,是必会出现一座座创业的丰碑。

[之二十六]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8 14: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们不解,毕竟,文明与腐败每每是同步的,野蛮战胜文明总是有腐败的内应,而野蛮一旦为文明同化,势必也一般腐败下去。为什么客家人偏偏提出了反证,以自身的勤俭、重伦理、重教育、重耕耘、重文化,证明了腐败绝非一般的规律,并不惜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这又是怎样一个历史之谜?!
也许,正是苦难与血泪,构筑了这个民系整个的发生史与再生史?!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永恒的迁徙,方可永保旺盛的生命力?!
客家人浓烈的道德取向:重名节,薄功利;重孝悌,薄强权;重文教,薄无知;重信义,薄小人。正是保证了在开拓与创业中的凝聚力与忍耐力……
试想一下千年迁徙上一路上的险阻:荆棘遍地、风霜雨雪、雷鸣电闪、丛山峻岭、大河巨川……然而,他们走过来了!
试想一下他们抵达粤闽赣时的艰辛:穷山恶水、原始蛮荒、毒蛇猛兽、风雨无常、生死莫测……然而,他们却又在这里开基了!
背井离乡,翻山越岭,一直到漂洋过海,有谁写得下这亘古的漂泊史、坚忍史、生命史?!
这—— 便是对历史之谜的破译!
所以,他们才无惧大海的滔天巨浪与横扫的飓风,不屈不挠地要达到世界的彼岸、理想的彼岸!
他们又一次扬帆远航了。
正是一种历史的信义,塑造了这个民系的异乎寻常的品格:对中原正统的恪守,对汉文化的坚守,对生活方式的始终如一!
正是这种信义,使得他们在仅余一杯土、-瓢水之际,也能活下来。
哪怕是千年台风封锁的海隅。

[之二十七]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8 14: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从客籍作家钟理和的小说与电影《原乡人》,多少可以从台湾"原乡人"这一称谓中,品味出客家人在大迁徙中所承受的历史苦难与悲凉,以及在台湾开埠的艰辛与发绩。原乡—— 根的苦恋,原乡    充满温情的回忆与激励。
上海当年开埠,首先是广东人,更少不了客家人的参与。
本来是客家人祖居地之一的港九、新界,在一百多年的抗争与创业中,东方之珠同样浸透了客人开埠的血与汗!
五华石匠,敢把天下顽石搓揉于手,美名传五洲,天安门前的华表自不消说,如今遍及欧美的石雕、金雕、木雕,更有口皆碑。
球王李惠堂,更让梅州作为足球之乡的美誉传遍亚洲!
客家人勇于开拓、敢于创业,不仅仅在自己的祖地上,更享誉于海外。

早在宋末之初,客家人不甘受异族统治,便已沿东南半岛直下,踏浪而去,足迹遍及了南洋,直至澳洲。
而后,则遍布了全世界。
世界上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大海为他们铺路。

[之二十八]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4 21: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