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603|回复: 50

《客家人》专题视频(梅县客家话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9 12: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uangchunbin 于 2016-4-10 16:50 编辑

《客家人》专题视频(每则30分钟):

1.根系中原http://www.kjrcn.com/web/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91
2.薪火相传http://www.kjrcn.com/web/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92
3.天放的人http://www.kjrcn.com/web/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93
4.冲天一啸http://www.kjrcn.com/web/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94
5.拓荒开埠http://www.kjrcn.com/web/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95
6.世纪之旅http://www.kjrcn.com/web/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96

来源:客家人杂志网站http://www.kjrcn.com/web/index.asp

[ Last edited by huangchunbin on 2005-11-9 at 13:06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9 14: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读家炳中学时   看过两三次   但看的时间不长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8 13: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谭元亨老师的《客家人》文学剧本
(原载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的[客家文化审美导论])

由中央电视台与地方有关部门合拍的6集系列专题片《客家人》近日已在各地播放。
它以洗练、凝重而又精美的文字,集中概括了这么一个民系的方方面面,大气、深沉而又精彩——不妨亦作为一个审美的范本来阅读。  为此,应各方面的要求,我们把它列为第八章,以級饗读者。

《客家人》主題曲

一. 永恒的客家之旅
(悲怆、粗犷)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一千年走过来
一千年走下去

永恒的客家之旅

日月不淹
春秋代序
一千年走过来
一千年走下去

永恒的客家之旅

[之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8 13: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客家人之歌(制作後改涯系客家人)

你从哪里来
又往何处去
一万座大山踩脚下
一千条莽流来眼底
中原烽火,烧不尽谱谍
处处无家,处处又是故国之地
漫道岁月已逝,家乡已远
变不了的
始终是祖宗言
你从哪里来
又往何处去
一代又一代的苦难
铸作千年的自强不息
趴下,脊梁会被踩断
行进,敢扛一肩风雨
漫道海已枯,石已烂
变不了的永远是客家魂

汗水、血泪
写下一个顽强的生命
再生的奇迹
啊,客家人
苍凉的岁月会为你壮丽
无限的未来不负你希翼
嗨,涯系客家人
( 涯字应是人字旁,我的电脑沒有这个字。)

[之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8 13: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集  根系中原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向何处去?
这永远是人类一个神秘的生命主题。
在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华夏古国的土地上,有一支这样的民系,对这么一个生命主题的叩问,也许比任何民系都来得更要急骤。
尤其在今天,当世界文明呈现出空前的碰撞与交融,各种文化随着人类活动大跨度地迁徙或消隐或激活,在欧亚大陆的西边因欧共体的产生而苦思 "国家认同"与 "民族认同"之际,这样一个民系的自我追问,也就更迫切。
(插入意、奥等国加入 "申根协定"、欧共体开放边境、欧元统一的报道)

这个民系,便是中华民族中汉族的一个支系——客家人。
一个在中国近现代史中一下子推出了洪秀全、孙中山、朱德、叶剑英等一大批伟人的民系!
一个拥有黄遵宪、郭沫若、陈寅恪等众多文化大师的民系……
一个让世界骤然一惊的民系!
光客家这个称谓,便是一个历史的不解之谜:客与家,本就是一组对立的概念,客耶家耶?客而家焉,家亦客否?又怎样去循名责实。
不如回到老子的名言:
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

[之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8 13: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让我们把历史的长焦,对准公元三四世纪的欧亚大陆。
这是一片苍茫万里的大草原,横亘欧亚两大洲,人称 "鞑靼平原"。在那里,世代生活着一个游牧民族——匈奴人。
天妒其美!千年不遇的旱魃竟在此肆虐!青碧化作枯黄,草原成为焦土,迫使匈奴人不得不西进与南下,杀出一条生路来。
往西,他们击溃了里海以东的阿兰人,不久,又大败了哥特人,逼使西哥特人渡过多瑙河,向巴尔干半岛迁徙。这一切,被史家称之为世界民族大迁徙,古罗马帝国旋即寿终正寝。在古代文明史中一度辉煌的古希腊罗马文明骤然断裂了,以至大史学家汤因比称之为"死亡之门",西方从此堕人到被称之为千年黑暗王国的中世纪,古希腊罗马文明成为了世界史上被消灭的文明系列之一。
往南,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同样古老的华夏文明。八王之乱,使得匈奴人乘隙而入,席卷了黄河以北,著名的五胡乱华由此而起。其不数年,整个中原,长安、洛阳等古都尽落他手……
那边,古希腊罗马文明被扼绝了。
这边,华夏文明也到了千钧一发的危险时刻!

[之四]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8 13: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就是这个时候,古老的华夏文明的负载者——中原汉族,被迫向南方进行了大迁徙。他们以一个个古老的士族为单元,举室走上了逃亡的道路,他们扶老携幼,顶风冒雨,九死一生,开始了悲壮的千年迁徙,万里长旋的历史之旅。
他们被分别称之为青徐流人、司豫流人、秦雍流人……
东晋政权,正是借助流人武装,以少胜多,打了著名的"肥水之战",将如狂潮般的北方蛮族大军阻遏在了黄河与淮河之间。
汉族传统文化,也就由黄河之滨,移到了江南,得到了保存与卫护。
于是,在东方,华夏文明不曾似古希腊罗马文明一样,"世界在一座城里灭亡"!
(插人世界史书籍中迁徙图示)
(古罗马覆灭的影片)
也就是这个时期,拉开了客家民系历史的序幕——在中华民族的一个晨昏交割的神圣时刻,这个民系伴随暮鼓与晨钟一道,同时惊动了整个的世界……
正是在大迁徙的南下汉人中,主要是司豫流人,在尔后上千年的战乱与压迫之中,化外压为内聚力,紧紧地团结到了一起,有了一个一致的认同——至少,在语言上则是"祖宗言",再加上对祖上的共识,以及共同的命运与遭际,共同的千里征途、共同的血泪,从而,走出了一支特立卓行、具有鲜明特征的民系!
就这样,作为客家民系,从历史中脱颖而出,轰轰烈烈地降生了,如老树上的新枝,出现在古汉族的行列中,卓然而立了。

[之五]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8 13: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奇迹产生了,当古希腊罗马文明为蛮族灭绝之际,而在同一个蛮族入侵下,华夏文明不曾遭到同样的命运,中国没有堕人到千年黑暗王国的中世纪之中。这其中的功劳,不能不归于南下的汉民,以及他们当中的一支——客家人!
世界民族大迁徙,在东西方两端,各有了截然不同的结局,以至东方在一千年中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

衣冠士族举室南迁,先是获得了三大湖 (图、字:太湖、鄱阳湖、洞庭湖)作为汉文化保留下的"飞地",南朝亦维护了中原文明的正塑,这才有了隋唐汉文化的北伐,出现了盛唐文明。然而,唐末的大动乱,又一次把南徙的汉民,压迫到更南边的 "飞地" ——闽粤赣三省的边界。
由石城而石壁,这里正是客家人的开基之地,因而留下了诸如"葛藤坑"等"创世纪"的神话传说。
由此,宁化、长汀,一直到梅州、河源、惠州,最后延伸向深圳海边,则成了客家的大本营。
葛藤坑当然是有史可考的,但广义的葛藤坑,正是中国东南沿海一带,自赣南、闽西至粤东这么一大块的飞地。
因此,葛藤坑称得上是一个代名词,是避难所,是再生之地,是火种。
于是,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文明的奇葩,竟相在这里绽放了!
客家人终于在大距离的漂移、流亡、离乱与迁徙中,一步步地把握住了自己的命运,以无数的挫折与失败,在中华文明的圣殿上,点燃起了一丛令人威佩、令人敬服的千年圣火!

[之六]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8 13: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他们从泱泱大国的中央,压迫到了边缘地区,而且,又被当地的土著视为远方的来客,最终得了个 "客家"之名。然而,"处处无家处处家",祖上作为中原主人的意识,深深地渗透在整个民系之中,所以,无论到了何处,他们又都是主人而非客人——毕竟是在中国这片版图上,毕竟他们来自中国故都的中央,所以,他们理所当然也就是这片版图上任何一处的主人。于是,以天下为己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种种主人意识,在客家民系脱颖而出之际,便表现得格外突出。

漫长的迁徙,历史的风雨,使得这个民系自始至终抱有深刻的危机感,宋朝积弱,元兵横扫中国,到了东南一带,却遭到了客家人激烈的反抗。文天祥高举义旗,招集客家子弟,进行了殊死的乃至绝望的反抗,客家人以悲壮的牺牲,来证明与捍卫了他们曾是中原主人的自尊!
在中国史上,客家人由自在走向了自为!
紧接着,到了明末,威镇边关的客家名将袁祟焕,为抗击清兵入关而迭立奇勛,也只有在他被诬陷而冤死之后,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才如决堤般地南下,其后果,本与世界同步,业已产生了启蒙思想的中国,一下子推后了几百年。
明朝覆灭了,在客家人看来,它毕竟代表了汉民族的正朔,于是,主人意识,又促使了客家人不惜冒杀头的风险,在祟帧皇帝死节的3月19日,有了"拜太阳"的礼俗。
落后必然挨打。虚假的盛世与中兴,也未能阻挡得住列强入侵与瓜分狂潮,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中……
也就是这个时候,客家人由个体的反抗,化作了群体的崛起;
他们义无反顾地投人到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斗争之中;
随后,更爆发了被称之为"客家人的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向腐朽的、欺内媚外的清王朝挑起了战书!

[之七]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8 13: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戊戌变法,尤其是辛亥革命,从黄遵宪、丘逢甲,到孙中山、廖仲愷等一批客家弟子,终于一举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
一部中国的近代史,从此被改写。
客家人,骤然引起了全世界的注目。
他们蛰伏了一两千年,几乎默默无声,却在近一百多年间一啸冲天,不仅震动了中国,也惊动了世界,尤其是出现了一大批如洪秀全、孙中山、朱德等历史巨人,黄遵宪、郭沫若等文化巨匠,以及众多的军事、科技、艺术等方面的大师级人物……
这里面,究竟包含怎样的一个历史之谜?
面对即将过去的世纪,海内外的学者都不约而同地提出:
不了解客家人,便不了解中国,同样,也就不了解世界!

是大迁徙,不仅带来了族群与民系的流动,而且带来了文化的变迁、思想观念的变迁,从而也引发了历史的地震?!
是他们太执著根的意识,而又那么热情地拥抱了整个世界?
是他们经历了罕有的历史苦难,却仍把无私的爱奉献给整个人类?
抑或他们对自身神秘的生命主题的叩问?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向何处去?

[之八]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8 13: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集  薪火相传

每每在民族危难、国家兴亡的历史时刻,无论在何处,总有客家人揭竿而起……
(叠印历史场面,三元里抗英、冯子材抗法、刘永福抗倭保台、何如璋反对日本占琉球……一直到一批抗日将领)
哪怕是荆天棘地、远古洪荒,也有客家人荜路蓝褛、艰苦创业,在一片不毛之地上建立起乡镇、港口与城市。"客人开埠"美名传下……
(叠印历史画面:闽、粤、赣山区兴起的新城、东南亚出现的港口、丁日昌等致力变革的历史人物……)
他们是那么富于反抗精神,永远充满了革命的朝气,永不言败、一往无前。
这一切的一切,是怎么一代又一代地滋养继承、发扬光大的呢?
在千年迁徙的离乱、硝烟之中,
在万里长旋的风吼雷鸣里,
作为古老的华夏文明的负载者之一——客家人,所承受的历史灾难,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民族中首屈一指的。
然而,他们并没有被征服、被压倒以至在史册上寂灭,相反,他们每每能顽强地坚守自己的文化疆界,一次又一次地与横逆抗争,在灰烬中重新屹立!
薪尽火传,绵绵不绝。
古老的华夏文化,竟在他们身上得到最完整的反映,而且进一步的复兴。
客家人的千年迁徙,是中华民族中一个民系形成的生命轨迹,它展示的是一种文化如何经磨历劫,与一部血腥的、喧嚣的历史相伴始终。这么一个漂泊的民系,无论遇到多大的不幸,遭到怎样的打击,也从不气馁,更不放弃,永远不屈不挠地去寻找任何可以改变自已的命运,乃至整个民族命运的契机,哪怕通到了海边也不认为是绝路!

[之九]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8 13: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千多年的历史经验证明,正是那种有可能导致一个民族灭亡的恶劣环境,包括自然灾难、战乱等等,在客家人来说,却成了对他们严峻的考验。这种灾难,不测与厄运为考验的独特的民族心理,使客家人具有一种坚忍的生存精神,忍辱负重而不自暴自弃,在压力下不是分崩离析而是更增强了内聚力,从而进一步塑造了自身的品格与完成了自身的形象。
这是一种伟大的文化精神。
(宝安、龙岗、入海口)
当土地无以退守之际,惟一不可以攻克的,便只有作为一个民族及民系的文化精神了。
客家人之所以顽强地坚守自已的文化边界,为此不惜与周遭产生激烈的冲突乃至付出巨大牺牲,如追随文山公"八千子弟走勤王",不正是为了一种正气,一种民族气节,为了自身 "正"的维系?一如文天祥气壮山河的绝笔诗: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无怪乎——
"崇正",成为了客家人爱国爱乡的代名词。
这也是从南北朝一脉相承下来的——东晋再弱,南朝再僻,却总是中华正统——这一心态,传至后世,也便是客家人的精神所在,也就是民族魂的要义精髓!
失去了这个,也就失去了自身!

于是,在客家人当中,便有了一句名言:
宁卖祖宗田,不丢祖宗言。
语言文化的承传,远远超于物质及故园的重要——这也鲜明地打上了一个大迁徙民系的烙印。
众多的学者考证:客家话,亦是中州古音,一如其自称的 "唐音"。
所以,独有客家方言,与中国其他方言不一样,不是以地域划分的,而是遍及中国十多个省,客家人不是以地域,而是以共同的语音来认同,来决定归属。语言,是他们流徙中一个精神的故乡,也是文化的根系,是他们惟一可以守护的自我的证据。
可以说,这己作为他们自我防卫的道德戒律与矢志不移的理想磐石。

[之十]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8 13: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是"祖宗言",使得这个民系在漂泊流徙中永远是一个风雨不动的精神共同体。远在异国他乡,当说中国话也遭威胁之际,他们却不惜身家性命,坚持办起了华文学校。
我们不难发现,正是从语言引发出的精神辐射,使得客家人与若干漂泊的民族一样,都有共同的特征——这就是重礼教、重文化,乃至重家族伦理!
而正由于这同一的看重,才使他们同样产生一种非凡的力量,由于对自己民族的忠诚而在上千年的流亡中顽强地维护自身的传统并从中汲取力量而重新站立起来。
中原古老的儒家文化,在客家人身上是再明显不过的了。
他们的谱牒,总是记载着祖上的辉煌,以教后人不可以辱没祖先。
同样,百万身家可以不要,一块祖宗牌位却是要随身带着的。
这也是一个流浪民系的印记——土地是无法带走的,可祖宗的牌位却不可以遭到凌辱。
带上了祖宗牌位,也就背负了几千年古老文明的嘱托!
客家人的"祖宗崇拜",也就有了更多的历史内涵。
如今,很多地方早就没了供奉的祖位,而客家人保存的谱牒仍那么完整,对祖上的光荣仍那么津津乐道。
为什么?
是当年民族在迁徙留下的巨大历史创伤,化作了一个民系千年的集体潜意识。
是一个民族太辉煌的过去——一个有着老子、孔子这样伟大过去的民族,是不可以有丝毫的悖逆与游移。
也许,是二者的结合,才如此强化了客家人这文化之薪,让它更熊熊地燃烧于后世!
而崇亲敬祖,无论在任何时代,不都是一种美德么?

[之十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8 13: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礼失求诸野",这是大教育家孔子的名言。
从堂号、门楣,一直到民居建筑,无不显示出中华传统文化那种
"内圣外王"之道。
土楼、圆楼、围楼、围龙屋,正是外圆内方的人格化的体现。
圆的文化,圆的哲学,圆里藉含着智慧,包容了历史,揭示出理想。天地玄黄,春秋代序,日月往来,生死轮回,一个圆,蕴含着客家至理,老庄思辨。
噢,这是土楼里承传的婚俗礼仪,古朴而又浓情,人们甚至可以从中找到周礼的印记。
过年了,上灯了,灯上还写有堂号,让人体味出多深的文化意蕴……
走进这些建筑,你便是走进一部历史,走进从易经、论语,到孙中山先生治国方略的古今文化智慧之中。从中,你可以感受到千年的风云际会,潮起潮落,感受到一种无形的、远大的历史臂力!
你会为之景仰,为之振奋!
而从这些建筑中保存下来的时岁习俗,更使你感觉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无处不在的龙的图腾!
从巨大的火龙,到板凳龙、草龙……都凝结了这个民系恪守的人文传统与理想憧憬。
龙,也就伴随这个大迁徙的民系,漂洋过海,去开拓一个又一个新的世界——而远在中央之外的"野",就总能保存有更多的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

[之十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8 13: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说,这一切均是古老文化的承传及物化,那么,客家更是这一文化的“活化石”!
这拔地而起,冲天而立的石笔,不仅仅是客家地区的建筑奇观。
而是人文精神的伟大写照!
后人,凡是得到功名,祠堂便可以根据其功名之大小,树立高低不一的石笔。
笔,当然是作为科举应试的一种象征,以笔为晋升奉献的阶梯,一个崇尚文治而不穷兵黩武的民族的大气!
不甘沉沦,宁折不弯,冲天一啸,傲视千古风云——石笔,正代表客家民系的性格,气度与志气。它在客家流徙地的出现,颇具深意。
沦落天涯,被逼到了穷乡僻壤,己无当年在中原的门阀可依,靠的是以往的文化底气,尤其是在贫寒中的发愤攻读,否则,有何功名可以建树!?
于是,在客家所在地,一个祠堂,便是一所学校,以至来自西方的传教士,不止一次地惊叹,说这比英法的学校密度还大。
而在每一个宗祠,都专门设有学田或学谷,用以鼓励孩子读书,不分贫富,谁读书上进,谁就能得到资助。
任在深山更深处,那里最好的建筑,便是学校,直至今天,仍一点不变。大埔,"文革"后是全国出名的特困县,可在那里,最好的房屋还是学校!
且听客家人的说法。

[之十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4 22:1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