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4-11-13 19: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小菁 见证六堆染织史
【王安国/竹田报导】
在客家文物馆前庭的花台上,种着一棵不起眼的植物,名叫“小菁”,过去在六堆地区它是传统染织工艺不可缺少的染料,蓝衫的“美”需要它,染房的“色”非它不行。不过,随着合成染料进展,此一植物染料的主角早已被取而代之。
今年五月,实践大学服饰设计系郑惠美老师远从北投带了三株幼苗搭机南下,并交由屏县客家事务局文化保存课长赖玉梅种植。其中两株是大菁又称山蓝或马蓝,一株是小菁也叫本菁或木蓝,均属含蓝素植物中最优秀的染料。
小菁叶小,喜好日照充足;大菁叶大,适合温暖潮湿。前者主要生长在南部,后者大多分布在北部山区。由于时机不巧,在七二水灾时,大菁受淹而死,唯有小菁逃过劫数,正逐渐成长茁壮当中。
蓝色可说是客家族群的代表色,含有靛蓝色素的小菁、大菁在要使用染色之前,必须先有“制蓝”过程,从采茎叶、切碎、加水浸泡、捞出腐叶、过滤、加入石灰、搅拌到获取蓝泥为止,工序相当繁杂。
赖玉梅表示,经营碾米厂、开染房及投资酿酒是早期六堆客家身分、地位的表征。以佳冬萧家为例,鼎盛时期家大业大,同时兼营三种行业;包括美浓、内埔、万峦等六堆乡镇,当时染织工艺相当风行,处处可见依水漂染的景象,其布料主要是从上海运来,再在本地加工做成染布。她说,随着机械量产与合成染色技术的发展,传统染色产业已完全没落,连见证此一工艺历史的“小菁”,在南部六堆地区也已很少看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