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462|回复: 41

福建士楼?客家土楼?哪个名称更合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7-13 18: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今天在广州购书中心看到有一本关于福建士楼的书,介绍得很详细,还有精美图片,值得一看,但是书价太贵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13 20: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黃漢民寫的,内容不錯。

標題不好,就應該叫做客家土樓,主要分佈于閩粵兩地的客家山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7-13 22: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介绍客家士楼的,也介绍了漳州一带的士楼.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13 22: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有福佬的,所以就没叫客家土楼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13 23: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的有道理, 比如纯闽南人居住的“漳浦圆楼”和客家土楼极相似,但就很难定义是否为客家土楼, 黄汉民先生 推断认为客家土楼的建造技术源自漳州(闽南)。http://www.sdxjpc.com/iRelease/jsp/book/browse.jsp?bookid=79
http://www.tsinghua.org.cn/alumni/qhxz/qyhc20.htm
http://www.chinaschool.org/xyfc/xyfc/school/fg/hhm.ht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14 00: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说来土楼不是客家首创,而是学人家闽南人的,而不是闽南人学客家人的,这对客家人的打击是多么大啊 !因为土楼已成客家建筑代表。请问这种说法根据何在??为什么土楼会大规模和频密地出现在客属各地山区而没有大规模地出现在闽南平原地区??闽南地区只是在边缘地区比较零星地出现?而闽南中心区域几乎没有?难道说他们是为防范客家人或者倭寇的侵挠而先创建的?而客家再学他们的??如果真的这样,我想土楼的分布状况那就应该倒过来才对啊,即闽南人的土楼多且成群而客家人的只有寥寥几座啊!

[ Last edited by 韩江不肖生 on 2004-7-14 at 12:27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14 00: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学术问题, 推断未必不可,况且还没有定论。如果真的源于闽南,也证明客家人善于学人所长,没什么不好。不能以量的多少证明土楼原本是自己的,就好比足球起源于中国但发展在欧洲且比中国强大多了,他们不能因此改变足球源于中国的事实。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14 00: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来自赣南围屋--粤东围龙的传承可能系更大。

闽南有土楼的,基本是客家区,少数是客家土楼在闽南山区的边缘分布。利用生土以及围成一圈,来自历史上的“围”。

闽南-潮汕是海边居民,典型建筑是石头屋,矮,窗小。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14 01: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因地制宜!
     不知严兄有否看过漳浦一带的围寨,年代也很久远。我也只看过照片,黄先生就是考察了那一带的建筑后推断的。在下对建筑只知一二,无法断定他的观点的可信度。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14 01: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漳浦那里的,走马观花参观过 赵家堡。

那个是宋朝的王孙逃难建设的,在闽南不普遍,原来那一带是畲族区。

不知道黄汉民先生根据是不是这个?若是,那可疑。

其中矮小的是闽南的典型建筑,与土楼风貌差别很大的样式。






典型的闽南建筑师这种: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14 01: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闽南-潮汕是海边居民,典型建筑是石头屋,矮,窗小。”


这是环境所致,要防台风啊! 台风可不是闹着玩的。
我还发现潮汕人在农村里的房子一重一重密密麻麻四四方方整整齐齐,千篇一律,没什么变化,要上门找人可能比较容易找错门、进错屋。
还听雷铎说过潮汕人的房子的门极少向正南方开的,因为正南正对着风向,而多向东南开,以避开风向。这是环境决定风水的例子。

[ Last edited by 韩江不肖生 on 2004-7-14 at 12:31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14 10: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建土楼发源于九龙江中下游

福建土楼申报世遗已被联合国正式受理,而关于土楼的起源这一“世纪之谜”,至今仍有争议,大多数人认为“中原人为避战乱南迁建土楼聚族而居”、土楼是客家文化的结晶。漳州土楼研究专家、73岁的曾五岳先生向本报记者独家披露了他多年的研究结果:福建圆土楼发源于九龙江中下游及毗邻地区,是漳州先民抗倭的产物。

    曾五岳先生是漳州历史学会副会长,漳州市文化局文物科原科长,他自1986年开始先后调查了漳州、龙岩境内300多座土楼,其中明清时期土楼100多座,掌握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1987年,现任福建建筑设计院院长、世界公认的土楼权威黄汉民先生为寻觅漳州土楼找到曾老先生,两位土楼痴迷者共同提出了“圆楼”之根在漳州的观点,并正式提出“客家圆楼”应改名为“福建土楼”。

曾老先生认为:漳州人天生喜爱“圆”。

    近郊莲花池山旧石器时代遗址采集的“凹缺刮”石器表明,早在4-8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生存。从远古时代的岩画来看,漳州的远古先民十分喜欢圆形,把圆形当作天体,生殖之神来崇拜。

1987年,曾老先生陪同著名岩画专家盖山林考察漳州岩画时,就在华安湖林乡石井村发现五个小凹穴,直径为2-4厘米,凹穴图象清楚,穴中光滑,似先刻再磨光而成。1992年,漳浦佛昙发现了六组岩画,仅第一组就有16个小圆穴,直径2-10厘米,深2-5厘米。

曾五岳认为,这体现了先民的生殖崇拜,将圆穴视为孕育生命的母体标志。究其原因,历史上漳州气候恶劣,野兽出没,唐朝时漳州府之所以从云霄迁至漳浦再迁至今天的芗城,都是为避瘟疫。当个人和群体的生存受到严重挑战,寓意生命的女性生殖器在先民心目中便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所以漳州先民对圆形符号既敬畏又迷恋。

    土楼源于明代沿海抗倭

    曾五岳先生是至今惟一明确提出土楼起源时间的研究者。他认为,土楼是明代九龙江下游及毗邻区的漳州人在抗击倭寇的血雨腥风中创造出来的,它最早出现的时间应该是明嘉靖年间。

......................

在九龙江中游的华安县上坪村,保存有“万历三楼”,齐云楼,建于明万历18年(1590);升平楼,建于明万历29年(1601);日新楼,建于明万历31年(1603)。其中,齐云楼保存最为完好,也是我国纪年最早的圆楼。

    多数只有百来年历史  

    如今,人们看土楼大都会跑到永定、南靖,但黄汉民与曾五岳的调查表明,南靖、永定的现存土楼多是清中、晚期所建。

    被称为“客家天下第一楼”的永定承启楼,建于清代中期,1929年被火烧後重修;位于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书洋镇石桥村的顺裕楼,是南靖县最大的圆楼,建于1927年;被誉为“建筑奇葩的南靖田螺坑”“一方四圆”土楼群,最早是两座方楼-和昌楼步云楼,建于嘉庆元年(1796),1930年被白军烧毁。现在人们看到的5座楼,都是1918年以后重建或新建的,其中椭圆形的文昌楼建于1969年。

    为什么永定、南靖集中出现这么多土楼?曾五岳先生认为,它们大多是清中晚期以后发展起来的,与种植烟草、经商、侨汇等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明万历年间烟草从菲律宾经月港传入漳州石码,再传入闽西永定山区,赚了钱的富商便将沿海的土楼移植到山区家乡,并加以扩大,越建越富丽堂皇。由于商品经济发展,永定出现了“居多楼堡,高者四层、五层”的现象。

    据曾五岳调查,南靖的“怀远楼”是清光绪30年(1904)由华侨汇资白银万两缔造,龙岩适中镇现存260多幢土楼,是福建土楼最为密集的地方,也是清代“烟商大款”构建的。由于南靖、永定土楼数量密集,恢宏壮观,富有视觉冲击力,自然容易引起旅游者的兴趣。其实要研究福建土楼,实在不应该忽略哪些年代久远、极为破旧的土楼,它们才是土楼的老祖宗。

资料来源:福建厦门,厦门晚报   刘丽英  发表于2004/07/08。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14 11: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的这个观点有一定的代表性。搞研究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有太多的客家请结。假如他的推断成立,其实一点都不会影响客家土楼在建筑史上的地位。反而更加证明客家文化的广纳性。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14 13:45: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参考论坛里的转贴。。。。

汉魏晋北朝中原大宅、坞堡与客家民居
客家聚族而居与魏晋北朝中原大家族制度——客家居处方式探源之一

[ Last edited by 南洋客 on 2004-7-14 at 13:47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14 19: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土楼历史文化背景。

......这里有必要讨论一下圆寨的文化属性问题。在福建,目前有客家圆寨和漳州圆寨2种观点。据漳州市文化局文物科长曾五岳调查,现在漳州境内共有圆寨约700座。但按笔者统计,南靖圆寨总数210座中大约150座建在客家村落。平和情况相差不大,亦可以150座建在客家村落计。诏安的统计暂缺,但笔者估计客家人拥有50座与实际情形相去不远,这样一来,漳州圆寨中半数为客家人所有,在大约1000座总数中,永定占360座,加上南靖、平和、诏安3县客家圆寨350座,再加上大埔、丰顺10余座,漳州、饶平的客家圆寨若干,我们可以有把握的说,3分2的圆寨为客家人所有。

      当然,还有大约300余座分布在闽南的云霄、漳浦、华安等漳州县属。这些圆寨今天的主人认为自己是闽南人,并操闽南方言。这些圆寨一般规模较大,初建年代也相当早。曾五岳和福州的黄汉民因此推论是漳州人创造了圆寨,尔后传播到客家地区。笔者的看法是,“圆寨漳州说”本身不能成立,因为漳州今天的地界不能划分客家和闽南2大民系文化,简单从行政区划着眼无法进行实质研究。“漳州说”专家们经常列举的圆寨实例,几乎无一例外地为客家人所有。如南靖书洋乡石桥村直径70余米的“顺裕楼”,实为张姓客家人建于1945年,而该村西距永定湖坑乡仅1公里。书洋乡上板村的4圆1方土楼群,实为黄姓客家人所建,该村西距湖坑乡仅3公里。

      如平和芦溪乡直径达77米的“厥宁楼”,实为陈姓客家人建于清康熙59年(1720),该楼所在的芦丰村距湖坑仅10公进而。再如诏安官陂乡“在田楼”,实为张姓客家人11世祖于清康熙年间建造..............。

资料来源:客家梅州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03: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