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shlzy

客家百家姓源流世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7-15 11: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没有赖姓的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26 11: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尋找范姓客家人的資料,如果有的话不知可否发在此,万分感谢! (本人查不到曾经发放有関范姓的資料,希望版主再做一次。)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7-26 22: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范氏,原于晋国,出于祁姓,先世是尧帝裔孙杜氏的后人。在周封为杜伯公,亦称唐杜氏。周宣王时大夫杜伯无辜被杀,其长男显叔奔晋,被任为士师(法官名),其后子孙以官名为姓,故为士氏,至显叔第五代孙士会(名大禄,字柏元,号武子,晋国上卿),春秋时,历辅晋国五君而主盟诸候。因功升为中军元帅,赐国爵,加封太傅,执掌国政。当时士会先封邑于随(今山西介休县)故又名随会,后在周定王十五年(公元前592年)又封高平侯,因采食于范(故城在今山东范县东南二十里),故又名范会。范姓即从此时开始,经过一百余代繁衍,如今枝繁叶茂。当时晋有范氏、赵氏、智氏、荀氏、韩氏、魏氏六大家族,世称〔晋国六卿〕,范氏,乃为六卿之首,当为望族,建立“高平郡”(今山东省金乡县一带)而聚居,因而“高平郡”即为范姓之堂号和郡望。
    唐宋期间,中国历史出现了五代十国纷争,宋时又遇辽金之乱,中原地区战祸丛生,民无宁日。其时,中原各族纷纷南迁流向江浙又迁赣闽。范氏51世履冰(字始凝,又名清岐,任唐朝宰相)之次子冬菁支系隋(字以亨)由河南开封迁居苏州吴县,为苏州范氏始祖。61世范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31 10: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你好,我跟胡仙是同宗的,不过我的祖上从福建迁来广东了.

想问一下,有姓胡的在福建的资料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7-31 16: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姓的资料我已发过,请你找找好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31 17: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请问

总的来说,平远的陈姓是从河南开封迁徙而来的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31 17: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敬请教版主:石姓源流

请教版主了。
你手头的石氏族谱标题是什么,是哪年、何地出的?
里面能不能找到石姓自石碏起到汉代万石君石奋的世传?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 21: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tgbrfv at 2004-5-9 21:52
我老家是梅县的,不知道沙姓前辈怎么样来源。烦劳老师查找资料。谢谢!

兴宁有一些沙姓的。据《兴宁县志》载:元朝派臣沙XX(三个字的后两个字我已忘了)到今广东兴宁、五华一带控制局面。其后裔简姓为沙。我(在兴宁念大专函授时)有一同学沙XX,兴宁刁坊人也。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9 15: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能不能写出赖姓的来呢?
期待中啊!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9 22: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赖   氏     (颖川、西川、松阳郡 )赖氏,来自中原的河南地区。是春秋时代周天子名下的诸候赖国的后裔。赖国延生于距今3100年前,位于河南省愈县东北于鲁昭公四年(即公元前538年), 被楚国所灭,他们的子孙以国为姓。
    据考证,春秋时代的赖国,是由周武王的弟弟叔颖 所建立的,是当时的一个候爵之国。因此,赖氏家族在血缘上也是黄帝的姬姓子孙,他们的一世祖 ,就是叔颖。二千五百多年前,赖国灭亡之后,他们的子孙散布于颖川地区,到汉代统一天下,又由河南播迁到现在的浙江松阳。中国赖姓大多弄汉朝初年振兴了家族的赖先为“第一始祖”。赖先是汉文帝时的名臣,屡立奇功,官至大司马,并且加爵忠王,使得赖姓名扬天下。到晋朝陵安二年(公元398年),松阳 又出了一位杰出的子弟赖庄,在朝廷上官拜江东太守,他奏请以松阳名郡,于是松阳赖 氏,自此天下皆知。
    闽粤赖氏,绝大多数是松阳赖氏的子孙 。《蕉岭赖氏族谱》载:“其由距川继迁松阳(在今浙江松阳县西),自庄公始…… 庄之子遇,遂以松阳为郡 。遇公,一子匡……, 匡子二:长硕…… 刘宋元嘉未,偕弟毅迁南康郡之阳(今江西宁都 )……后徒居赤竹坪;隋开皇十八年,以赤竹坪虔化县(即今宁都)……硕公子三子:长微早夭;次郁……家潭州(湖南长沙),三灿,子七……次子德公仕唐,武得初(公年622年左右)官至太尉。赖氏三十三世赖灿,生七子:昭、德、明、度、思、求、彦,除德、明仍居松阳,其余均迁江西,赖德生三子:标、桂、枢于唐贞观年间入闽,其后散居汀州,其后又分徙清流、上杭、永定、兴守……。

收藏目录
    《赖氏家谱》不分卷,6册,(145×205)
    主编:赖馨,民国十七年抄本
    《南靖南坑赖氏族谱》1册,(295×210)
    主编:赖以尊,大正甲子年,铅印版
    《南坑葛竹赖氏族谱》1册,(360×260)
    编者不详,清抄本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0 16: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有啦!

其实客家还有很多姓的,如刁,黄,张,李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4 11: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姓大迁徙简史

罗氏是中国第二十位姓氏,在当代中国汉族人口中,罗姓人群大约占了0.86%,总人口大约1000多万。罗氏出自颛顼之后,祝融氏吴回之孙季连,羋部落的首领,羋姓之祖,也为春秋时楚人的先祖。夏朝时,季连的后裔羋部落穴熊氏族已经活动于有熊氏之墟和熊山之间,地区大约在今河南中部的新郑和郾陵一带。罗氏族分自穴熊氏族,以熊为姓,因善于制造罗网,并勤于罗捕飞鸟,而称罗氏族,他们活动于大别山南北的河南罗山和湖北罗田之间,北靠穴熊氏族。这一地区森林茂密,鸟类群集,也是大批候鸟南北迁移的重要的中间地带。在夏朝,穴熊部落进入河南北部的楚丘,今滑县东,改称楚部落。商朝初期,楚和罗部落逐渐发展为国。到了两朝后期,商王武丁(前1250年一前1192年在位)征伐夏朝的残余势力楚、罗、卢等国。迫使楚、罗、卢等向西迁移,楚迁到今陕西渭河流域的荆山,部落改称荆楚,罗人迁移到荆楚北面的甘肃正宁县东的罗山。商朝末,荆楚、罗人追随周武王讨伐商。周武王灭商后分别封楚、罗等国于丹阳、房州。楚氏族越秦岭,沿渐水南下,到达今河南西南的浙川(古丹阳地),罗氏族跟随荆楚向东南跋涉,沿汉水到达湖北西北的房县。此时的罗国是依附于楚国的小国。后来,罗国又东迁到湖北宜城西的罗川城。公元前690年楚武王灭罗国,罗国子孙遂以国名为氏,也有以熊为氏。罗至少有4000多年的历史,春秋中叶国灭后,罗氏正式使用也有2700多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罗氏先祖勇于开拓,锐意进取,随着历史的演进,人口的繁衍,他们越黄河,渡长江,散居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四川等省。经历了悠长的历史时代。在广阔的中华大地上上演了一部波澜壮阔的迁徙史。


秦汉时期
  罗氏在先秦时期一直活跃在湖北、河南、甘肃地区。到楚文王时,罗氏族人向南进入湖南的汨罗县。秦汉时,罗氏已经播迁到江西南昌地区。楚武王灭罗子国之后,为了在北进时,防止可能遭到罗氏遗民的干扰,于是便把罗的遗民迁到楚都丹阳附近的枝江,其目的与役使罗人修筑丹阳城有密切联系,罗这时已成为楚的附庸国。故《水经注》云:“枝江地,故罗国。”《路史·后纪八》也说:“初国宜城,后徙枝江。”《通志·民族略》亦从此说。
   到了楚文王时,由丹阳迁都于郢,因罗在枝江,逼近郢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所以楚文王又将罗的遗民迁到今湖南汩罗,《汉书·地理志》载:“长沙国罗县,”应劭曰:“楚文王徙罗子自枝江居此。”杜佑《通典》称:“邱州,古罗国地。”指定的是岳州南境一带。《路史·国名纪丙》云:“今潭之湘阴东北六十里有罗故城,秦之罗县,梁为罗州。”《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载:“罗县城,春秋时罗国也。”光绪《湘阴图志》卷六沿革表示:“楚文王灭罗,而徙都郢,乃从宜城徙罗丹阳,已而于湘阴乃是楚文王时。湘水之阴的罗国故址在汩罗江南岸,今汩罗县西北八里的屈原农场。罗子国城遗址尚留有继续的城垣和护城河遗迹。1957年,湖南省博物馆曾在此发掘,发现城垣东西长490米,南北宽400米,城北廓保存较好,墙基宽14米,高3米,用黄土夯筑而成。城内西南部有长25米、宽7米的土台,堆积有筒瓦、板瓦及绳纹陶片。城赴东面有文化遗物和墓葬,出土有灰陶绳纹鬲、豆、罐及一些绳纹硬陶片等。从出土的陶器的质地、器形、纹饰来看,与长沙楚墓中出土的陶器风格基本一致。可知,城址的时代当属春秋战国时期。与罗子国迁此立城的历史吻合。
  罗子国的活动范围,在麋子国的南面,约在今汩罗江流域。由于罗人的关系,把一条无名溪江改为罗水。范致明《岳阳风土记》云:“洞庭之南,罗水出焉。”《清一统志》云:“卢水源出卢山,南流迳故县城,至双江口入?E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4 11: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姓大迁徙简史(一)

罗氏是中国第二十位姓氏,在当代中国汉族人口中,罗姓人群大约占了0.86%,总人口大约1000多万。罗氏出自颛顼之后,祝融氏吴回之孙季连,羋部落的首领,羋姓之祖,也为春秋时楚人的先祖。夏朝时,季连的后裔羋部落穴熊氏族已经活动于有熊氏之墟和熊山之间,地区大约在今河南中部的新郑和郾陵一带。罗氏族分自穴熊氏族,以熊为姓,因善于制造罗网,并勤于罗捕飞鸟,而称罗氏族,他们活动于大别山南北的河南罗山和湖北罗田之间,北靠穴熊氏族。这一地区森林茂密,鸟类群集,也是大批候鸟南北迁移的重要的中间地带。在夏朝,穴熊部落进入河南北部的楚丘,今滑县东,改称楚部落。商朝初期,楚和罗部落逐渐发展为国。到了两朝后期,商王武丁(前1250年一前1192年在位)征伐夏朝的残余势力楚、罗、卢等国。迫使楚、罗、卢等向西迁移,楚迁到今陕西渭河流域的荆山,部落改称荆楚,罗人迁移到荆楚北面的甘肃正宁县东的罗山。商朝末,荆楚、罗人追随周武王讨伐商。周武王灭商后分别封楚、罗等国于丹阳、房州。楚氏族越秦岭,沿渐水南下,到达今河南西南的浙川(古丹阳地),罗氏族跟随荆楚向东南跋涉,沿汉水到达湖北西北的房县。此时的罗国是依附于楚国的小国。后来,罗国又东迁到湖北宜城西的罗川城。公元前690年楚武王灭罗国,罗国子孙遂以国名为氏,也有以熊为氏。罗至少有4000多年的历史,春秋中叶国灭后,罗氏正式使用也有2700多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罗氏先祖勇于开拓,锐意进取,随着历史的演进,人口的繁衍,他们越黄河,渡长江,散居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四川等省。经历了悠长的历史时代。在广阔的中华大地上上演了一部波澜壮阔的迁徙史。


秦汉时期
  罗氏在先秦时期一直活跃在湖北、河南、甘肃地区。到楚文王时,罗氏族人向南进入湖南的汨罗县。秦汉时,罗氏已经播迁到江西南昌地区。楚武王灭罗子国之后,为了在北进时,防止可能遭到罗氏遗民的干扰,于是便把罗的遗民迁到楚都丹阳附近的枝江,其目的与役使罗人修筑丹阳城有密切联系,罗这时已成为楚的附庸国。故《水经注》云:“枝江地,故罗国。”《路史·后纪八》也说:“初国宜城,后徙枝江。”《通志·民族略》亦从此说。
   到了楚文王时,由丹阳迁都于郢,因罗在枝江,逼近郢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所以楚文王又将罗的遗民迁到今湖南汩罗,《汉书·地理志》载:“长沙国罗县,”应劭曰:“楚文王徙罗子自枝江居此。”杜佑《通典》称:“邱州,古罗国地。”指定的是岳州南境一带。《路史·国名纪丙》云:“今潭之湘阴东北六十里有罗故城,秦之罗县,梁为罗州。”《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载:“罗县城,春秋时罗国也。”光绪《湘阴图志》卷六沿革表示:“楚文王灭罗,而徙都郢,乃从宜城徙罗丹阳,已而于湘阴乃是楚文王时。湘水之阴的罗国故址在汩罗江南岸,今汩罗县西北八里的屈原农场。罗子国城遗址尚留有继续的城垣和护城河遗迹。1957年,湖南省博物馆曾在此发掘,发现城垣东西长490米,南北宽400米,城北廓保存较好,墙基宽14米,高3米,用黄土夯筑而成。城内西南部有长25米、宽7米的土台,堆积有筒瓦、板瓦及绳纹陶片。城赴东面有文化遗物和墓葬,出土有灰陶绳纹鬲、豆、罐及一些绳纹硬陶片等。从出土的陶器的质地、器形、纹饰来看,与长沙楚墓中出土的陶器风格基本一致。可知,城址的时代当属春秋战国时期。与罗子国迁此立城的历史吻合。
  罗子国的活动范围,在麋子国的南面,约在今汩罗江流域。由于罗人的关系,把一条无名溪江改为罗水。范致明《岳阳风土记》云:“洞庭之南,罗水出焉。”《清一统志》云:“卢水源出卢山,南流迳故县城,至双江口入汩,以其流迳古罗县,故一名罗水。”卢水是罗水的一以,应是先因罗国所在而叫罗水,罗水流入湘江处叫罗渊,见于《水经注》,因位于罗水与罗国故地,才叫罗县。光绪《湘阴图志》卷二十水志:“案罗水源出巴陵罗内,以北斗岭周环罗列其中,有三源九井,谓之罗内,故得罗水之名,”其实,“罗水源出巴陵县葛藤尖”,即今岳阳县渭洞乡桂峰村葛藤尖。罗水西流叫枯港,三十五里经罗内,再西南流叫松溪,以下才叫罗水,八十八里至汩罗县红花乡双江村的小江口入于汩水,才合称汩罗江。在汨罗江北岸的楚塘乡楚南村有汨罗山,又叫罗山,屈子祠前有罗渊,皆以罗国活动地域而名。罗子国以北就是麋子国的活动范围。到战国初,楚于今湖南一带置黔中郡,而罗、麋等附庸国宣告终结,都统辖于黔中郡。
    秦汉时,罗国遗民,有的留居长沙郡,有的东迁豫章郡(江西南昌),《广韵》云:“本自颛顼末裔,受封罗国。子孙以为氏,望出豫章、长沙。”《太平寰宇记》卷一O六洪州载,豫章郡五姓中就有熊、罗二姓,一直到宋代,都是大姓,人才辈出,散布于全国各地。复国之君凌甫公的10世孙罗君用,是古罗县人。古罗城南有铁罗坪,据传是当年君用公铸铁的地方。君用公曾任秦武陵令,因督运官铁,溺死洞庭。其兄君赞,率君用子女延江号泣不止,惨不忍闻,寻尸不获,乃投水殁;其妻刘氏,感夫死义,亦投环而尽。乡人感之,于长沙城东建祠纪念。长沙太守刘真,因事感动,奉奏朝廷,封公孝感侯,封刘氏为孝义贤妃,封其女为孝昭贤妃。其遗子罗珠,汉高祖(公元206-195)封为治粟内史,并授九江太守,因功勋卓著,官拜相国大司农。罗珠在九江太守期内,筑豫章城,后定居江西,威望极高,豫章成为他的代号。后因不满吕候临朝(公元前187-180),扰乱朝纲,乃结草为庐,隐居仙游,并以清平自许,在舍前广植罗汉柏与罗汉茶,自号罗汉,以示“不忍亡汉”。珠公年九十而终。从这以后,由罗国故地罗姓人,便在江西这块大地上,有了长足的发展。
  当罗被楚灭时,还有一部罗人不愿降服楚国,他们和卢、庸遗民向西越过神农架进入川东,定居于阆中,成为板楯蛮七姓之一,后来有的便融入于土家族。一则继续西迁到北胜县,成为彝族的大姓罗氏。另一支则迁入贵州东部、南部,与于越、扬越融合为布依族,罗姓成为布依族的大姓。罗姓布依族人是古罗子国之后,罗子国被楚文王徙至湖南省汩罗后,在那里定居过一段时期。后来,有一支又越过罗霄山脉到江西。据说罗霄山脉的得名也与罗子国后裔有关。再后来,复从江西西经湖南辗转迁到贵州,形成罗甸国和罗番。《经世大典·招捕总录》的《八番顺元诸蛮》篇中载:元世祖至元十五年,罗殿国主罗阿察等及遏蛮军番主罗笃纳土来降。《元史·地理志》的《八番顺元诸蛮夷官》篇中则作:“罗甸国主罗阿察”,又谓“八番,罗氏等国”,后又分别立八番、罗甸二宣慰司。在罗甸国置罗番遏蛮军安抚司。又设罗博县,今改为罗甸县。今罗氏仍为布依族中之大姓,为罗甸国和罗番的后裔。咸丰《安顺府志》卷一五《风俗志》载仲家七大姓中有罗氏. 有的罗人,则由湘北南迁于湘南,加入了瑶族十二姓之一,如广西龙胜的白水保存的瑶族《评王券牒》中署有罗道门、罗行,原存湖南蓝山县荆竹乡新寨村的瑶人谱牒中有罗竹奉。
  秦汉时期罗子国遗民的迁徙,特别是豫章始祖罗珠公授九江太守,筑豫章城,后定居江西,确定了罗氏的迁徙繁衍的根基。为罗氏向全国各地的番迁奠定了基础。豫章成为中华罗氏认祖归宗的源地。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4 11: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姓大迁徙简史(二)

隋唐时期
  这段时间正是中原地区处于多民族战乱大融合阶段。这期间对罗氏而言也是极为重要阶段。一方面人才辈出大放光芒,另方面又以豫章及两湖向全国各地播迁。隋末炀帝无道,坐镇山东幽州总管罗艺;唐初罗士信居历城。这充分表明罗氏已衍至黄河流域。另在唐时期的罗崱公,在罗氏历史中非常重要的人物,庐陵多支罗氏为其后裔,其子孙中名人辈出,全国众多罗氏奉为始祖。崱公世系,在全国有数百万后裔,散居江西泰和、吉水、南康、赣州、上犹、安远,湖南长沙、新化、邵东、平江、衡阳、茶陵,广东兴宁、和平、梅县、惠 州、龙川 、大埔、河源、增城等地,占全国罗氏人口的三分之一。这进一步说明江西是罗氏向全国各地播迁之源地。
  罗氏徙居闽粤:主要是指公元九世纪七十年代初至朱温篡唐(907年)期间,由长江流域南迁的移民。这一时期大下大乱,其中特别是黄巢农民军还从公元878年初至880年末的南征北讨中,横扫了今河南至华南南端一线以东的所有省域,其中战火最烈的地区,除中原的河南与山东之外,长江中下游的安徽、江苏等江淮地区也是如此。
  各支派皆因战乱避难,或因官而迁,或从军而来,或拓展生存而迁入或派出。如珠系企生公房的庆祖-景春系、遵生房的温中-昂苟-大-郎系、诚中-邵筠-周文系、诚中-景新-昌龄系,较小支的均二-俊卿系、惟藩-祖良系。宋罗立行《大成谱序》:“汉大农令讳珠者,文景时,复徙豫章之西山,子孙蕃盛,衣冠相时,避黄巢乱,由豫章之西山,徙虔州虔化县太平乡。”《福安罗氏族谱》:因黄巢乱,避地入闽福州永贞县之罗平源,即罗源县是也。再迁长溪永乐乡钦德里奕儒峰下,即穆祥风源是也。珠公廿一世景春隨父庆祖,由豫章入闽沙县,子初发(公发)于隋开皇年间(580-600),由沙县迁宁化黄连峒开基,为入宁始祖。三传至令纪(号维纲)创黄连县,为开县始祖。据此外,也有一些是历代出仕官员在当地落户的,据《客家姓氏渊源》:有唐僖宗进士罗昌儒,在昭宗时为循州刺史,其时兴宁县屬循州,后因黄巢之乱,道路梗阻,遂留寓不归,在兴宁罗岺築“望先楼”居住,其祖居的堂联有“循州世德,理学家声”之句。由此可见,江西之吉水、兴国,福建之汀洲、上杭,特别是宁化石壁,可说是进入粤东之中继站。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59年)珠公廿五世志敬、志谷兄弟由江西吉水迁福建剑州开基。珠公三八世大一郎(字太郎)于五代后期,由剑州鱼鳞阁迁连城坑子堡开基。本支裔孙有二十余万,迁至本县十四个乡镇、本省廿八个县市、全国九个省市开基立业。珠公三一世周文,原籍江西南昌柏林里,于唐元和庚子年(公元824年)授沙县尉而落籍沙县。珠公三三世景新于唐禧宗之末因黄巢之乱,由豫章西山徙虔州化县太平乡(今宁都县雅鹊林),未久迁宁化县石壁葛藤村,长子仕伦返迁江西吉水县港口,其长子元杰宋初擢进士第,历翰林学士,任江西扬州刺史调任虔州太守,后辞官致仕还乡石壁,元杰三子子违徙广东大埔县,五子子远居明锦润今柞树下,后迁广西桂林,六子子达徙惠州府兴宁县,四子子建至珠公四十五世尚古、尚崇、尚立仍居宁石化壁,珠公四十三世盛贸由宁化石壁迁连城亨子堡,子应选又迁武平象洞高邦罗坑,孙万三郎三子五七郎迁上杭来苏里中都田背富坑立基。
  罗氏在湘鄂,尤其是晚唐,罗氏登上高级军政舞台的首推长沙罗弘信。他的曾祖父罗秀,祖父罗珍,父亲罗襄,都是魏州军校。他本人曾任魏博节度使,同平章事,临清王,长沙郡王。他的儿子罗绍威,袭父爵,授魏博节度使,兼长沙王。三代担任朝廷相国,在罗氏历史上绝无仅有,也是又一次“望出长沙”。绍威公长子罗应隆,郁于五代沧桑频变,乃弃藩封,隐居湖南宁乡东邑之长冲,成为宁乡罗姓的肇基人。企生公传至汉壑公,唐玄宗开元时拜尚书,膳部天官员外郎。因宗人公远擅异术,上欲学而不尽传其妙。上怒,欲斩之而不可获,迁怒于同姓。受株连者众。公知机,弃相位,隐朝阳,开籍湖北阳新始祖。传至珠公31世昌儒公,携家赴循州任刺史。兴国从此无罗。值黄巢乱,道路阻塞,难回原籍落业于龙川。传至孟郊公,以广东籍。登沈晦榜进士(宋徵宗宣和六年),拜翰林大学士。因反对秦桧和议,谪知永兴(宋代地名,现阳新)军。公挂印弃官,寻汉壑公遗址隐居。兴国才又有罗人。唐朝末年,珠传三十三传天秩、天真兄弟由南昌柏林迁徙安徽歙州开基,为呈坎前罗、后罗始祖。宋代宰相罗汝楫罗愿其后也。呈坎成为江淮罗氏番迁之地。
  
宋元时期
  此时罗姓大约有3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0.44%,排在第52位。江西为罗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罗姓总人口的38.8%,占江西总人口的1.6%。罗姓在江西发展很繁荣,为江西的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四川、安徽、湖南,这四省罗姓占罗姓总人口的70%,其次分布于河南、福建、山西、广西,这四省的罗姓又集中了19%。全国形成了赣皖湘、四川二个中心的罗姓人口聚集区。
  宋室南迁时期,这段期间由于宋王朝的丧权辱国,金元连兵饮马江淮,中原父老相继举族南移江南乃至福建广东沿海一带避难。福建宁化就成为江浙等省入闽之中转站。《丰顺汤南罗氏族谱》:祖罗安仕宋南雄府沙水镇巡检司偕弟罗康仕宋南京兵部典牧及罗兴为避元祸从江西移居福建浦田,后又从福建南徙广东揭阳蓝田上洋创居(即今丰顺汤南龙上古祠)为今丰顺、揭阳、普宁、陆丰等县一世始祖。《兴宁罗氏大成谱》、《大埔罗氏族谱》等谱牒记载,自唐末以来已逐渐有不少的罗氏族人迁至江西吉水、福建宁化等地定居,及至两宋,这些豫章罗氏子孙后代移居到广东的已日渐增多,如四十五世孙尚德,又名崇古,南宋时已遷居于福建宁化石壁遷至兴宁县城的南郊和东郊,成为兴宁南门和东门的开基祖 。
  宋季罗贵率领南雄珠玑巷三十三姓九十七户人家南迁的史事前后,这是最早有史记录开发珠江三角洲以至开启南粤人民向海外发展的一段重要历史事实,它有着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根据东莞樟村、戽斗岡以及新会、开平、高明等诸罗氏族谱的记载,豫章罗氏孙彦瑰,乃生于后晋天福元年。仕晋迄周,官至指挥都虞侯,后佐宋太祖开国有功,授御前干辨,从太祖讨叛,累迁至安国军节度,后于开宝二年,解兵柄,以散官司就第自祥符上德里徙于广东南雄府始与县牛田坊沙水村珠玑巷,是为豫章罗氏入粤南雄之始祖。罗彦瑰隐居珠玑巷后,经传七代,于南宋初绍与元年其七世孙罗贵因避胡姬之祸,率领当地九十七户珠玑巷人南遷巷人南遷,向珠江三角洲进发,最后落籍于岡州(今新会)大良都古蓈甲蓈底村。此后,开枝散业,其子孙先是散居在珠江三角洲,主要是南海、番禺、东莞、顺德和增城,及后,更有遷居至化州、信宜,甚或远至广西和海南岛。
  豫章珠系在岭南形成罗氏两大族群。《豫章罗氏源流考》中的“衍粤分布图”又载:“遵生系之景新公迁闽后传至洪山、洪德、洪源、洪敬四公,由宁化分布于长汀、连城、上杭、永定,继又蕃衍于大埔、镇平(蕉岭)、和平、程乡(梅县)、兴宁、长乐(五华)、归善(惠阳)、龙川各县,而洪德一系且西越广府而至肇属之鹤山赤溪;南至海丰、陆丰,而渡江入台,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4 11: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姓大迁徙简史(三)

北路越五岭而过湘抵川,其扩展移植之广,与南雄南迁琴轩贵公相媲美。罗氏两大主流,至是汇合于粤。至企生之昭远公,亦自宁化循此途径而至兴宁,展布潮、梅、惠各属。”自唐宋入粤以来,经历了近千年的发展,发生了不少的变化,也有着不少的异同。大致说来,其相同处都是豫章罗氏源于罗珠一脈,其后由于所处环境和际遇的不同,又经历了各自不同的演变而产生了不少的差异。首先,很明显的是由梅关入粤的豫章罗氏是沿着北江向南迁移,先在珠三角扎根,再向东、西江扩散,是紧靠大江大河而发展的;相反,由江西和福建入粤东的扎根于梅州地区则是一丘陵地带,“靠山吃山”,他们是在山区发展的。两者一开始所依靠发展的路向便不同,由此而来,这两个在广东的罗氏族群的经济上的发展程度,以及生活水平等诸方面便有不少差异,前者找寻生活的出路广阔而较易,相对而言,生活内容也丰富和宽裕;而后者所处环境大多有“开门见山”之感,创业与生活水平总使人感到与前者有一定难度和差距。再者,即使语言方面来说,虽说大家是“五百年前是一家”,先祖均生活于中原地区,说相同的中原汉语,此后各自的发展演变,特?F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06:2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