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客家人族群性的清晰,是在十九世纪。十九世纪初期,客家人在东南沿海和岭南地区的移居已近完成,已经扩展到了几乎所有可以扩展的地域,且在不断迎来与其他地域族群的资源争夺、文化冲突。
《中国历史上的移民与族群性》梁肇庭著 社科文献出版社
客家的历史源头问题,学界多有争议,但客家文化、客家社会的历史悠久性,总体上是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承认的;客家传统的主体部分及大部分内容,应该说绝不是所谓的“虚拟的传统”。1815年,客家文人徐旭曾著《丰湖杂记》,力证客家具有汉族的正统性,由此揭开了客家文人学士为汉族客家民系建构进行文化努力的进程。这一进程的结果是,促进了客家族群意识的觉醒和抗争,也为汉民族的文化谱系确立、中国作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爱国主义观念推进提供了动力。
而自十九世纪起,从来华的外国传教士,再到欧美日一些国家的高校汉学学者,客家研究成为汉学中的重要命题,并形成了很长历史、拥有丰富实证和理论传统的海外客家学。海外客家学是在国内客家学研究中断数十年的情况下,发展为一门显学的,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经济学、社会学等许多学科领域。将海外客家学的研究成果介绍到国内,毫无疑问可以扩展国内同类学科的视野,弥补不足。
已故历史学者、马来西亚客家人梁肇庭所著的《中国历史上的移民与族群性:客家人、棚民及其邻居》一书,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梳理、分析、甄别求证,概括提出了岭南地区客家族群、长江流域棚民群体的移民流动特点以及在这种流动中形成、强化族群性的过程。
该书提出的重要结论是:客家人的精神特质完整形成,其族群性的清晰,是在十九世纪。这是因为十九世纪初期,客家人在东南沿海(包括台湾)和岭南地区的移居已近完成,已经扩展到了几乎所有可以扩展的地域,且在不断迎来与其他地域族群的资源争夺、文化冲突。中国国内的地域矛盾,在中央政府拥有较高权威和行动能力情况下,往往可以得到较有效的协调解决;反之,则容易导致冲突的发生乃至失控。这也是为什么当时会有大批客家文人学士会以颇为激烈的方式来为客家人族群正名。
网络来源:http://cul.qq.com/a/20140224/0035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