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12-4 10: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300多棟“大夫第”古建築驚現廣東河源
有關方面近期在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發現了留存的300多棟客家風格“大夫第”,但目前這一罕見的建築群生存狀況堪憂,亟待開發式保護。
據史料記載,“大夫第”是中國古代高級官吏修建府邸的通稱。在河源市和平縣林寨鎮的興井村,2公里範圍內集中了3萬多平方米的古建築,氣勢恢宏、錯落有致。每座“大夫第”占地1000平方米至3000平方米不等,外立面高達8米至10米,四角均設置有碉樓,用於對外防禦。主體建築一般為三進院落式廳堂式布局,鑲嵌有精美的石雕木雕。
根據不同的歷史淵源,興井村的每一座“大夫第”都被冠以儒雅的稱謂。如謙光樓、光遠第、中憲第等。其中謙光樓建於1920年,建築呈方形,為三層走馬樓式樓房,占地2700多平方米,建有110多間房屋。
河源市和平縣委宣傳部部長朱仁恩說, 興井村的不少“大夫第”古建築有著獨特的建築、文化內涵。“不同於傳統的‘四點金’式圍屋,謙光樓的防禦性已減弱,設計上更注重美觀實用,屋內的精美雕刻和楹聯到處都體現了深厚的傳統多元文化底蘊,包括儒教、道教、佛教。”
氣勢磅礴的“大夫第”古建築群吸引了省內外眾多專家學者。“我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密集規模、設計精美的東方古建築群,堪與世界各地古建築群媲美,應該盡早申請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香港特區政府康樂文化事務署蕭麗娟在參觀完興井村古建築群後驚嘆不已。
但由於年代久遠,又缺少必要維護,大多數“大夫第”古建築已是“風雨飄搖”。
謙光樓黑瓦白墻的高大古宅已不複往日的輝煌,“每到下雨的日子,樓內各個角落就擺滿了接水的臉盆。”68歲的陳阿婆已經在謙光樓裡生活了30多年,“也許有一天,這屋子也會像外面的那些一樣。”順著陳阿婆的手向外望去,只見大片散落在田間的斷壁殘垣。
來源:新華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