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zza0031504

中国廖氏族谱资料-廖姓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22: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廖氏宗亲举行祭祖大典

庚寅年世界廖氏祭祖大典活动在唐河县举行

  河南文化产业网讯:据南阳日报消息,4月12日,位于唐河县湖阳镇境内的蓼山之巅彩旗招展,鼓乐齐鸣。由世界廖氏宗亲总会主办、唐河县湖阳镇廖氏文化研究会、唐河县廖氏宗亲会承办的“古蓼国国王廖氏始祖叔安公纪念馆落成典礼暨庚寅年世界廖氏祭祖大典活动”隆重举行。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王建民参加活动。

  上午9时,祭祖大典仪式正式举行。世界廖氏宗亲会会长廖泽云、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中联办协调部副部长廖笠、中共唐河县委书记和学民为古蓼国国王廖氏始祖叔安公纪念馆揭牌。世界廖氏宗亲会副会长廖壮福、世界廖氏宗亲会副理事长廖太全等为古蓼国国王廖氏始祖叔安公塑像揭幕。随后,来自马来西亚、港澳台、广东等世界各地的700多名廖氏宗亲行祭祖大礼,拜祭先祖叔安公。

  廖氏是百家姓的第66个姓氏。《史记》载,黄帝共有25个儿子,其中属正妃嫘祖所生的有两个,其一是昌意。昌意娶蜀山之女为妻,生一子颛顼。蓼姓就出自颛顼后裔叔安,叔安因封于蓼国,故称蓼叔安,其后代以国为姓,称蓼氏。

  世界廖氏祖籍唐河湖阳。《汉书.地理志》记载:南阳郡湖阳县,“故蓼国也”。古蓼国都邑在今河南省唐河县南四十公里湖阳镇,东北依蓼山。古蓼国辖境,约当于今唐河县南部,湖北省枣阳市北部,向东包括桐柏、随州一部分。

  千百年来,“蓼”几经演变为“廖”。但蓼氏子孙秉承世训,始终牢记着祖籍发源地———唐河县湖阳镇。世界廖氏宗亲会组织捐款修建了“古蓼国国王廖氏始祖叔安公纪念馆”,该工程总投资281万元,主体大殿工程长17.27米,进深15.67米,占地面积271平方米,花岗石条石双层重檐结构,高18.452米,建筑面积515平方米。

  祭祖仪式结束后的招待宴会上县委书记和学民致辞,他说,唐河是中华廖姓之根,蓼国故地被公认为世界所有廖姓华人的祖地,也是唐河人民十分珍视的宝贵人文资源,唐河会始终如一、不遗余力地把这一珍贵文化遗产传承好、保护好、发展好。日益繁荣的唐河永远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热忱欢迎世界各地廖氏宗亲到唐河寻根谒祖、投资兴业。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唐河崛起和跨越式发展写下辉煌灿烂的崭新篇章。宴会中,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长苏品红向廖氏宗亲会赠送了国家图书馆珍藏的廖氏族谱光盘。世界廖氏宗亲会会长廖泽云代表廖氏宗亲对唐河县、湖阳镇赠送致谢匾牌,他说,中华各族,同源同根,廖氏宗亲回湖阳寻亲祭祖,是该宗亲总会组织的又一次大型活动,对传承廖姓血脉,汇聚廖姓力量、光大廖氏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

  与会的廖氏宗亲还参观了唐河的城市建设、工业经济及旅游产业开发。唐河县还组织招商等单位与廖氏宗亲进行联络联谊,推介宣传唐河,吸引来唐投资兴业。唐河县委书记和学民告诉记者:“通过活动,打响廖氏文化品牌,把开放发展的唐河展现给全世界。将唐河的经济社会发展融入全国乃至全球的大格局中去谋划、去开拓,努力开创建设富强唐河、人文唐河、宜居唐河、和谐唐河的新局面。”


本篇文章来源于 河南文化产业网(http://www.henanci.co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22: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庚寅年世界廖氏祭祖大典豫唐河縣舉行
  
--------------------------------------------------------------------------------
时间:2010-4-12 来源:文匯網河南頻道 作者:程相逢、戚紅麗、劉蕊  







g 世界廖氏祭祖大典現場




【文匯網河南頻道記者程相逢、戚紅麗、劉蕊報道】由世界廖氏宗親總會主辦,唐河縣湖陽廖氏文化研究會、唐河縣廖氏宗親會承辦的庚寅年世界廖氏祭祖大典12日于唐河縣湖陽鎮舉行。世界廖氏宗親總會會長廖澤雲、中聯辦協調部副部長廖笠、唐河縣委書記和學民等1000餘人參加了此次大典。




是次活動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舉行古蓼國國王始祖叔安公紀念館落成典禮。由世界廖氏宗親總會會長廖澤雲、中聯辦協調部副部長廖笠、唐河縣委書記和學民將為古蓼國國王廖氏始祖叔安公紀念館揭牌。




唐河是中華廖姓之根,蓼國故地被公認為是世界廖姓華人的祖地、血脈朝覲的聖地。據《漢書·地理志》載,古蓼國在唐河縣南40公里湖陽鎮,東依蓼山,南傍蓼陽河。蓼王朝舊址位於蓼山頂,四合院,石砌牆,石板坡面,整個建築無木料,建於春秋時期,是為紀念大禹時代治水有功的蓼王而修建的。現在,蓼王朝雖已被歷史的風雨摧毀,但作為古蓼國的歷史見證已在蓼山山麓存在千餘年。在湖陽當地,群眾中仍留傳著很多蓼王治水的傳說,人們至今仍然懷念和敬仰蓼王的豐功偉績。




據廖氏宗親總會會長廖澤雲先生介紹,2006年9月世界廖氏宗親總會在廣東省惠州市成立,2007年4月15日,該宗親會在湖陽鎮蓼山成功舉辦了“丁亥年世界廖氏宗親祭祖大典”及“蓼王廟廖氏始祖叔安公紀念館”奠基儀式。此這次廖氏宗親回唐河尋親祭祖,是該宗親總會組織的又一次大型活動,對傳承血脈鏈條,彙聚廖姓力量,共築祖地輝煌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和歷史意義。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22: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非洲侨领廖智锋参加庚寅年世界廖氏祭祖大典

2010-04-14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手机看新闻
中新网4月14日 4月12日,位于河南省唐河县湖阳镇境内的蓼山之巅彩旗招展,鼓乐齐奏、礼炮齐鸣。由世界廖氏宗亲总会主办、唐河县湖阳镇廖氏文化研究会、唐河县廖氏宗亲会承办的“古蓼国国王廖氏始祖叔安公纪念馆落成典礼暨庚寅年世界廖氏祭祖大典活动”举行。非洲中华总商会名誉会长、塞舌尔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兼印度洋统促会和全非洲统促会副会长廖智锋应邀参加,并作为贵宾参与了敬燃高香、揭幕等系列仪式。 廖智锋会长说,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唐河是中华廖姓之根,蓼国故地被公认为世界廖姓华人的祖地、血脉朝觐的圣地。古蓼国国王廖氏始祖叔安公纪念馆的落成,将进一步吸引廖氏宗亲回湖阳寻亲祭祖,而每年世界廖氏祭祖大典活动的举办,对传承血脉链条,汇聚廖姓力量,共筑祖地辉煌颇具社会意义。
廖智锋会长认为,全国乃至世界不少地方都有廖氏宗亲会,廖氏人数达数百万,这是一股力量不小的队伍,其中不乏商业精英,应未雨绸缪筹备世界廖氏总商会等类似商业机构。这类商业机构,将成为全世界廖氏企业家增加交流、增进感情的新平台,揭开世界廖氏大发展的新篇章,也是世界廖氏的新一轮大融合,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廖氏宗亲的团结和发展。
廖智锋会长强调,在数百万的廖氏宗亲中,有不少身居海外,这也是一支不小的反独促统力量。因此,廖智锋会长计划今后在与廖氏宗亲联谊的同时,将向他们介绍海外统促会,动员他们加入到统促会,壮大反独促统的力量。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3 20: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崇德公后裔三郡关系之我见

对崇德公后裔三郡关系之我见

崇德公是叔安公第七十九世孙,江西省虔化(宁都)县令,他在中华廖氏发展史中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其后裔在当前全世界廖氏总人数中占50%以上,约有3—400万人。在众多的后裔中,因承袭先祖的职务官名而分为武威、清河、太原三郡 。多年来,对武威与清河由谁继承问题,一直争议不休,众说纷纷,各陈其词,各述其见,没有统一的认识。笔者从2006年起,因参加崇德公祠重修工作,有机翻阅宁都境内的三郡族谱,收集到部分资料。就此谈点个人浅见,供外地宗亲参考。
一、族谱记叙的三郡关系
1、公元754年,崇德公四世孙琳瑄公在第一次组织虔化廖氏修谱时所作《虔化廖氏族谱序》中叙:公生三子,次兰阶承继清河郡。三曰:兰得承继太原郡 。余祖兰芝居长,登第而守武威郡派 。
2、公元755年琳瑄公在《唐天宝乙未初修谱序》中又叙:从宪传至清河郡公延龄于瑄为高祖,兄延邦任武威郡守生崇荣无传,延春任太原郡守生崇韬无传。曾大父曰:不可使二公失祀,命兰阶继荣,兰得继韬。二人亦格守先人成训,至今事不替。(注上述两篇序文内容摘自1998年广西出版的“中国廖氏通书”)
3、宁都邑内族谱记
兰芝裔光尧房谱记:兰阶去桃枝里(注今宁都县会同乡鹧鸪村委所在地)接继武威郡。
兰芝裔光禄房,公元1716年(即清康熙丙申岁)赖家坪与早禾田合修谱记。三郡来由断曰:廖氏之武威清河太原为其后者多不究其所,自商之裔有叔安封汝南郡,此廖之为郡始也。南北朝远祖奇可生三子,长延邦封武威郡。次延龄封清河太守;封清河郡公,即今之清河郡始。三延春承母王氏夫人封太原祀,即今太原郡始。延邦子崇荣无嗣。延龄子崇德奉祀清河。延春子崇韬无嗣。德谓子兰阶、兰芝、兰得曰:不可使武威、太原二郡失祀。命子兰阶承继武威,三子兰得承继太原,此三郡由始也,历考无谬。今他族多以三兰为祖之始,诚可叹也,意舛失次,不知根本之异,安得不传讹而起后世之疑乎。
二、宁都说法之由
前述谱资料表明,对兰阶或兰芝承继武威的看法不同,其主要原因是来源于琳瑄公的两篇序文中的说法前后矛盾。宁都宗亲使用的是第二篇序文说法。其由:
1、公元1053年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为廖氏谱作序时写到:“皇祐五年癸已七月,予护母丧归附先陇,介程间,忽宁之故人,衡山居士廖元素束帛载酒饯于道,既而偕往邑之城南旧第:得与序古今事,且示世系。……迨崇德除虔化县令,遂家焉,而兰芝又继清河祀。……德迁从第琳瑄……始将先世谱文遂一编篡成三十二帙。”序文讲得清清楚楚,受元素之邀而作序,欧公看过老谱,谱叙兰芝承继清河郡,老谱原有三十二帙。此版序文内容也许只有宁都才保存着。外地保留的此篇序文早已被人删除,只剩头与尾两部分。(笔者在广州武威廖氏第六期曾专论此事)从欧公序文中我们可明确看到,宁都宗亲一直坚持兰芝承继清河郡的说法。
2、兰阶后裔谱是武威郡的谱记。其谱叙:崇德公长子兰阶生于公元644年,殁于公元684年,葬在宁都县会同乡狮形。兰阶长子光照生于公元665年,曾任延安节度使,殁与父同葬一处。次子光廷生于公元680年,公元707年中进士,未仕,隐居武夷山。至于事出何因,有何关系去武夷山隐居,老谱未载,已成历史之迷。其孙轩惠迁闽延平,再迁建宁。这就可以肯定,光廷是崇德后裔中最早迁入闽武夷山居住,后来孙辈迁闽就顺其自然了。兰芝后裔琼瑄公(707-743)子四十一郎迁闽宁化,再迁延平。琳瑄公(714-765)子十三郎迁闽莆田,从时间上来看肯定是在光廷迁闽之后。兰阶后裔先迁入闽,较早的建立人脉关系与社会影响。兰芝后裔迁闽时只是少数人,投奔叔伯祖与堂兄弟们也完全合符情理。
3.兰得后裔(太原郡 )谱记:兰阶承继武威郡,兰芝承继清河郡
三.几点浅见
全面与系统的查阅境内三郡族谱后,对琳瑄的两篇序文形成原因及三郡关系笔者认为:
1.从时间上看初修谱的情况。琳瑄公在公元754年组织虔化廖氏初修谱,距崇德公于公元640年任虔化县令已有110多年,距崇德公于公元652年升往宣州刺使,并卒于任上,也有近百年,当时崇德公的后裔居住也很分散,可以想像那时的交通与通信条件是那么的原始与简单,非常不便。要准确的记叙一百多年前的人与事,难免出现差错。
2.从效果上看第二篇序文产生原因。琳瑄公的第一篇序文由他人代笔,又没有反映真实的历史关系。可能是琳瑄公本人发现或许是堂兄弟们指出,原序文有错,所以才写第二篇序文。其本意是用第二篇序文来纠正第一篇序文的错误之处。否则既已写序,何必多此一举,再写第二篇序文呢?
3.从行动上看两篇序文的影响。初修族谱的工作,早已进行多年,至公元754年基本完成 ,并交付刻印。当时技术是靠木刻成套的版面来印刷的,已印成的族谱或许有的已领走,要收回重刻印刷,重新装订,既费时又费力,显然效果不太好。只能把第二篇序文发给各房,作附件而予更正。但第二次修谱,时隔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外地宗亲又不了解详细情况,更无法分清这种历史关系。怀着对先祖的孝敬,就把两篇序文放在一起,久而久之,使得后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时间越长,越难分清那篇序文是对的,甚至有些外地宗亲也没有看到第二篇序文,只能根据第一篇序文来写家族历史。但宁都宗亲,尤其是兰芝、兰得的后裔从未离开宁都,一直使用和保存着第二篇序文,一千多年来,坚持兰芝继清河郡的说法应该有充分的理由。
4.从三兰出生年看三郡承继关系。宁都邑内三郡族谱记叙,兰阶生于公元644年,兰芝生于公元647年,兰得生于公元652年,他们死后都葬在宁都境内,曾有碑文。由此可以看出,公元754年的序文中说兰芝居长是错的。三兰继三郡的关系,按理说是清楚无疑了。
宁都境内武威族郡谱记的是兰阶后裔情况,清河郡记的是兰芝后裔情况,太原郡记的是兰得后裔情况。因兰阶次子光廷最早入闽隐居武夷山,武威郡的呼号也随之带入,较早形成习俗。并且武威郡的呼号,各字较为响亮,纵观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廖氏先祖担任武职的较多。从振兴家族的愿望来看,威武雄壮,也是中国人,尤其是武职家族的心愿与期望。外地宗亲(含三郡后裔在内)使用武威郡号也就完全理解了。更何况琳瑄公在公元754年的序文中说兰芝居长承继武威郡,是有文字依据的。纵观廖氏历史,外地宗亲还是以兰芝后裔人数居多。
宁都宗亲一千多年来,一直使用兰芝继清河郡的说法,不论是文字记叙还是祖辈口传都是一致的,这种历史状况,恐怕也不是外地宗亲可以随意否定吧!外地宗亲的早期家谱应该也是从宁都带出去的,这点应该不会否定吧!近几年内,宁都几位宗亲与广州和福建永定的部分宗亲探讨过此事,他们听了历史情况介绍与分析后,认为应当遵重宁都境内的资料与看法。笔者提出这种看法,只是想使外地宗亲了解崇德公后裔三郡关系在宁都的历史情况,并不是要求宁都境外的宗亲按宁都习俗改称三郡呼号。在一千多年的时间中,各地早已形成的文史资料与传统说法,今天的人们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去改变这种历史状况。三郡后裔从血缘基因来说都是崇德公的后裔,继续使用各自认定的郡号,又何为不妥呢!
研究历史,了解历史,尊重历史,一直是中国人,也是我们崇德后裔的共同责任与义务。

廖氏宗德公祠重修筹备处四十二世裔孙:运堪  


崇德公是叔安公第七十九世孙,江西省虔化(宁都)县令,他在中华廖氏发展史中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其后裔在当前全世界廖氏总人数中占50%以上,约有3—400万人。在众多的后裔中,因承袭先祖的职务官名而分为武威、清河、太原三郡 。多年来,对武威与清河由谁继承问题,一直争议不休,众说纷纷,各陈其词,各述其见,没有统一的认识。笔者从2006年起,因参加崇德公祠重修工作,有机翻阅宁都境内的三郡族谱,收集到部分资料。就此谈点个人浅见,供外地宗亲参考。
一、族谱记叙的三郡关系
1、公元754年,崇德公四世孙琳瑄公在第一次组织虔化廖氏修谱时所作《虔化廖氏族谱序》中叙:公生三子,次兰阶承继清河郡。三曰:兰得承继太原郡 。余祖兰芝居长,登第而守武威郡派 。
2、公元755年琳瑄公在《唐天宝乙未初修谱序》中又叙:从宪传至清河郡公延龄于瑄为高祖,兄延邦任武威郡守生崇荣无传,延春任太原郡守生崇韬无传。曾大父曰:不可使二公失祀,命兰阶继荣,兰得继韬。二人亦格守先人成训,至今事不替。(注上述两篇序文内容摘自1998年广西出版的“中国廖氏通书”)
3、宁都邑内族谱记
兰芝裔光尧房谱记:兰阶去桃枝里(注今宁都县会同乡鹧鸪村委所在地)接继武威郡。
兰芝裔光禄房,公元1716年(即清康熙丙申岁)赖家坪与早禾田合修谱记。三郡来由断曰:廖氏之武威清河太原为其后者多不究其所,自商之裔有叔安封汝南郡,此廖之为郡始也。南北朝远祖奇可生三子,长延邦封武威郡。次延龄封清河太守;封清河郡公,即今之清河郡始。三延春承母王氏夫人封太原祀,即今太原郡始。延邦子崇荣无嗣。延龄子崇德奉祀清河。延春子崇韬无嗣。德谓子兰阶、兰芝、兰得曰:不可使武威、太原二郡失祀。命子兰阶承继武威,三子兰得承继太原,此三郡由始也,历考无谬。今他族多以三兰为祖之始,诚可叹也,意舛失次,不知根本之异,安得不传讹而起后世之疑乎。
二、宁都说法之由
前述谱资料表明,对兰阶或兰芝承继武威的看法不同,其主要原因是来源于琳瑄公的两篇序文中的说法前后矛盾。宁都宗亲使用的是第二篇序文说法。其由:
1、公元1053年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为廖氏谱作序时写到:“皇祐五年癸已七月,予护母丧归附先陇,介程间,忽宁之故人,衡山居士廖元素束帛载酒饯于道,既而偕往邑之城南旧第:得与序古今事,且示世系。……迨崇德除虔化县令,遂家焉,而兰芝又继清河祀。……德迁从第琳瑄……始将先世谱文遂一编篡成三十二帙。”序文讲得清清楚楚,受元素之邀而作序,欧公看过老谱,谱叙兰芝承继清河郡,老谱原有三十二帙。此版序文内容也许只有宁都才保存着。外地保留的此篇序文早已被人删除,只剩头与尾两部分。(笔者在广州武威廖氏第六期曾专论此事)从欧公序文中我们可明确看到,宁都宗亲一直坚持兰芝承继清河郡的说法。
2、兰阶后裔谱是武威郡的谱记。其谱叙:崇德公长子兰阶生于公元644年,殁于公元684年,葬在宁都县会同乡狮形。兰阶长子光照生于公元665年,曾任延安节度使,殁与父同葬一处。次子光廷生于公元680年,公元707年中进士,未仕,隐居武夷山。至于事出何因,有何关系去武夷山隐居,老谱未载,已成历史之迷。其孙轩惠迁闽延平,再迁建宁。这就可以肯定,光廷是崇德后裔中最早迁入闽武夷山居住,后来孙辈迁闽就顺其自然了。兰芝后裔琼瑄公(707-743)子四十一郎迁闽宁化,再迁延平。琳瑄公(714-765)子十三郎迁闽莆田,从时间上来看肯定是在光廷迁闽之后。兰阶后裔先迁入闽,较早的建立人脉关系与社会影响。兰芝后裔迁闽时只是少数人,投奔叔伯祖与堂兄弟们也完全合符情理。
3.兰得后裔(太原郡 )谱记:兰阶承继武威郡,兰芝承继清河郡
三.几点浅见
全面与系统的查阅境内三郡族谱后,对琳瑄的两篇序文形成原因及三郡关系笔者认为:
1.从时间上看初修谱的情况。琳瑄公在公元754年组织虔化廖氏初修谱,距崇德公于公元640年任虔化县令已有110多年,距崇德公于公元652年升往宣州刺使,并卒于任上,也有近百年,当时崇德公的后裔居住也很分散,可以想像那时的交通与通信条件是那么的原始与简单,非常不便。要准确的记叙一百多年前的人与事,难免出现差错。
2.从效果上看第二篇序文产生原因。琳瑄公的第一篇序文由他人代笔,又没有反映真实的历史关系。可能是琳瑄公本人发现或许是堂兄弟们指出,原序文有错,所以才写第二篇序文。其本意是用第二篇序文来纠正第一篇序文的错误之处。否则既已写序,何必多此一举,再写第二篇序文呢?
3.从行动上看两篇序文的影响。初修族谱的工作,早已进行多年,至公元754年基本完成 ,并交付刻印。当时技术是靠木刻成套的版面来印刷的,已印成的族谱或许有的已领走,要收回重刻印刷,重新装订,既费时又费力,显然效果不太好。只能把第二篇序文发给各房,作附件而予更正。但第二次修谱,时隔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外地宗亲又不了解详细情况,更无法分清这种历史关系。怀着对先祖的孝敬,就把两篇序文放在一起,久而久之,使得后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时间越长,越难分清那篇序文是对的,甚至有些外地宗亲也没有看到第二篇序文,只能根据第一篇序文来写家族历史。但宁都宗亲,尤其是兰芝、兰得的后裔从未离开宁都,一直使用和保存着第二篇序文,一千多年来,坚持兰芝继清河郡的说法应该有充分的理由。
4.从三兰出生年看三郡承继关系。宁都邑内三郡族谱记叙,兰阶生于公元644年,兰芝生于公元647年,兰得生于公元652年,他们死后都葬在宁都境内,曾有碑文。由此可以看出,公元754年的序文中说兰芝居长是错的。三兰继三郡的关系,按理说是清楚无疑了。
宁都境内武威族郡谱记的是兰阶后裔情况,清河郡记的是兰芝后裔情况,太原郡记的是兰得后裔情况。因兰阶次子光廷最早入闽隐居武夷山,武威郡的呼号也随之带入,较早形成习俗。并且武威郡的呼号,各字较为响亮,纵观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廖氏先祖担任武职的较多。从振兴家族的愿望来看,威武雄壮,也是中国人,尤其是武职家族的心愿与期望。外地宗亲(含三郡后裔在内)使用武威郡号也就完全理解了。更何况琳瑄公在公元754年的序文中说兰芝居长承继武威郡,是有文字依据的。纵观廖氏历史,外地宗亲还是以兰芝后裔人数居多。
宁都宗亲一千多年来,一直使用兰芝继清河郡的说法,不论是文字记叙还是祖辈口传都是一致的,这种历史状况,恐怕也不是外地宗亲可以随意否定吧!外地宗亲的早期家谱应该也是从宁都带出去的,这点应该不会否定吧!近几年内,宁都几位宗亲与广州和福建永定的部分宗亲探讨过此事,他们听了历史情况介绍与分析后,认为应当遵重宁都境内的资料与看法。笔者提出这种看法,只是想使外地宗亲了解崇德公后裔三郡关系在宁都的历史情况,并不是要求宁都境外的宗亲按宁都习俗改称三郡呼号。在一千多年的时间中,各地早已形成的文史资料与传统说法,今天的人们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去改变这种历史状况。三郡后裔从血缘基因来说都是崇德公的后裔,继续使用各自认定的郡号,又何为不妥呢!
研究历史,了解历史,尊重历史,一直是中国人,也是我们崇德后裔的共同责任与义务。

廖氏宗德公祠重修筹备处四十二世裔孙:运堪

来源:虔化廖氏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21: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罗定廖氏辈分

广东罗定廖氏辈分

广东罗定市廖氏:泷州罗定鼻祖世北公,迨迁往粉殿河口,又迁至河头,与廖富、廖贵三人同往来。廖富、廖贵二人迁往东安、富霖居住。世北公初迁罗定三都阿留垌平迳居住。迨迁四世祖日万公生下八子,而其开枝发散,四处居住。长子福林公初迁生塘,生下二子,其长子裔兴,次子连兴。次子福寿公裔居阿留垌。三子福兴公生下三子俱无后。四子贤招公裔迁居船步。五子贤贵公裔迁居广西岑溪石灰荷垌等处桂乡。六子贤才公迁东安阿留垌亦有七子。七子贤林公裔迁广西坡头。八子贤彩公裔迁勒竹、云致、风梢住。(现在主要分布在生江镇、黎少镇、罗平镇、船步镇、连州镇等).子孙繁衍了二十代以上,人口众多。

始祖世北公——字元清,乃系子奇公之子,金骨葬在碗窑(今生罗定市江镇碗窑社区)粪篸笃。妣麦氏,葬在师片垌口(今罗定市生江镇云桂社区)。生下二子,长子安宁,次子安永。

罗定廖氏辈分

世   安   全  日   福   裔   华   国   祥   天   繁   泽   日   文    悦   成    广   显(家)   仲   新   立   定   

资料来源:http://dsliaorensheng.blog.163.com/blog/#m=0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4 19:3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连州市东陂镇寨江村廖氏寻根问祖

广东连州市东陂镇寨江村廖氏寻根问祖

        口传从江西或福建迁徙来:开基祖思贤公、巳传世24代,现住人囗约1000人,约600-700年左在。思贤公生六子宗富、宗华、宗荣、宗贵、宗信、宗敏。其中晚房和开基祖母迁到湖南郴州一带生活。留下一句古话“有太公没祖婆”。

        谱字辈:思宗復应友、文廷祟邦大、日仕際裔茂、昌志德、承先惟積善、万代名贤乐、千年理学舒。我辈为‘積’字辈。

  望各位宗亲、前辈提供有关记载以便我们寻根问祖,完善完成我们重修家谱之愿!

        联系人:廖立强13925353090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4 18: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找琳瑄公世系族谱

寻找琳瑄公世系族谱

        廖名龙

        琳瑄公以上始祖叔安公-68世子璋公- 78世延龄公,延龄-崇德-蘭芝-光景,已经有比较多的资料可以查找,但是琳瑄以后的世系族谱资料不多。本人系琳瑄世系,希望寻找琳瑄--人俊公世系族谱资料。

       始祖叔安公,至68世子璋公- 78世延龄公,延龄-崇德-蘭芝-光景。

光景:蘭芝长子,赠奉直大夫,妣杨氏生子贵宣,妣潘氏生子三,琼瑄、琳瑄、瑞瑄。

琼瑄:光景长子,徙福建汀州府等处。

琳瑄:光景次子,始徙江西,后子孙迁湖广等处官知府。

瑞瑄:光景三子,徙广东潮州府等地官上大夫。

琳瑄公---人俊公世系

琳瑄:妣余氏生子二,仲坤、仲乾。

仲坤:琳瑄长子。?山东谷城知县,妣周氏生子二永鸣、永久。

永鸣:坤公长子官御吏,妣潘氏生子一,英俊;永久:坤公次子,官大夫居湖武昌。

英俊:永鸣之子,奉直官,妣袁氏生子二应礼、明进(官将军)。

应礼:俊公长子循史官,妣贺氏生子二,万松、万昇。

万松:应礼之子,妣何氏生子三,必金、必尉、必相。

必尉:万松次子任长乐县总政,妣周氏生子二,道全、吉安。

道全:必尉长子,妣罗氏生子一,执奉。

执奉:道全之子,官知州妣姚氏生子二,国桢、夫美。

夫美:执奉次子,进士,妣王氏生子一,兴誉。

兴誉:夫美之子,岁进士任教谕,妣张氏生子二,广吉、广祥。

广吉:誉公之子,妣成氏生子一,华文。

华文:吉公之子,进士妣赵氏,生子三,子任、?、?。

子任:华公之子,举孝廉,妣王氏生子一,人俊。

人俊公--发祥公世系

人俊:翰林院侍讲学士,居江西赣州路宁都配王氏生子一哲士:哲士:俊公之子字明儒选进士候铨知县,妣扬氏生子二昭德、阳。昭德:士公之子,字大全举孝廉任教谕,妣张氏生子一长寿;昭阳:妣王氏生子一长禄(长禄妣赵士生子发福)。长寿:德公之子字星一,知县,妣周氏生子发祥。

江西旧班次(《廖氏族谱-鸡田五修卷首》):

人哲昭长发  英雄尚后来  永言多福显  景运自和开

希望有琳瑄公以后世系族谱资料的宗亲提供帮助,希望能够联系上琳瑄宗亲,谢谢!

联系人廖名龙:QQ514392724,电话13008113635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23: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邀 请 函

邀  请  函

---------------------------------------------------------------------------------------------------------------------------

尊敬的廖氏宗亲:

       兹定于2010年10月3日至5日(农历八月二十六日至二十八日、星期日至星期二) 于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城召开世界廖氏宗亲总会、中国廖氏族史研究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暨赣、湘、粤、桂边区廖氏族史研究会成立挂牌大会。届时恭请台驾亲临,共襄廖氏历史文化的探索。活动日程附后。
      出席会议人员每人需交纳会务费300元,宜章县城两天食宿,红色旅游:参观湘南暴动旧址与革命先驱邓中夏公园。(恭候国内外廖氏宗亲)蒞临参加
       时间:10月3日报到(全天)
                  10月4日举行大会(全天)
                  10月5日欢送各地宗亲代表
      报到酒店:湖南省宜章县城红都大酒店
      地址:    宜章县城汽车总站对面

      世界廖氏宗亲总会            
      中国廖氏族史研究会      
      赣湘粤桂边区廖氏族史研究会
      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组
      2010年4月12日

乘车指南

海外的宗亲从广州方向来的在广州下飞机后,在广州乘坐武广高速动车在郴州西站下车,从长沙下飞机的宗亲在长沙下飞机后,改乘高速列车在郴洲西站下车,在郴州市天龙汽车站随时有直达车到宜章县城。

乘坐火车的宗亲可在郴州市火车站下车,从郴州市天龙汽车站乘坐汽车直达宜章县城。

自驾车的宗亲可走京珠高速公路在宜章县或莽山森林公园出可口即到。

联系电话:
  廖尊亮 (赣湘粤桂边区 廖氏族史研究常务会长)    18673458518
  廖志善(中国廖氏族史研究会秘书长)                    13929301616
  廖军武(赣湘粤桂边区宜章廖氏族史研究分会会长)15973562888
  廖中庭(赣湘粤桂边区廖氏族史研究会副会长)       13707354690
  廖浩祥(赣湘粤桂边区廖氏族史研究会副会长)        13786547694
  廖书林(赣湘粤桂边区廖氏族史研究会筹备组组长)        13542289151
  廖松江(中国廖氏族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13302713211
  廖桐生(赣湘粤桂边区廖氏族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13187106887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9 09: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提供这样丰富的资料,需要慢慢拜读!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9 10: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四川省三台县建平镇大湾村(廖家黑湾)廖氏正在续修家谱,寻从该村迁往贵州桐梓县的廖敦嫪、廖敦森、廖大昭、廖大端、廖洪徐、廖洪喜,迁往贵阳市的廖敦周的后裔。请知情者与我联系QQ459268775.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3 19: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省三台县建平镇廖氏前十五代字辈:昇、瑜、崇、莼、亻、氵、南、钦、言、志、臣、应、宗、世、昌。
续四十辈字辈:祖源敦大  洪衍其绪  克锡懋裔  惟德之嗣  士膺誉望  日际明熙  宝朝弼国  庆集一时  传继有永  端肇於斯。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5 10: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修水山口柘蓬《廖氏總族譜》花公政公世系(敦化堂)

本帖最后由 1466026696 于 2014-12-10 16:53 编辑

  
          江西修水山口柘蓬《廖氏族譜》花公政公世系


                                    廖廣衍摘编
一世祖:(88世祖)
18世)
       實蕃。諱花文兴公次子。(生于后唐莊宗三年,乙酉六月九日午时,宋太祖四年为浏广参政,封万石第,由汀州宁化县迁上杭时,武平永定皆隶上杭,而籍各有所属,故公裔散处各县实多。卒于宋仁宗二十七年四月初六日子时,葬上杭廬豐乡大路背田雞浮塘形,葵山丁向,明万历三十七年十月初七日重修坟茔,初八日卯时竖碑。)娶馮氏,(生于唐明宗元年十一月初四日午时,卒于宋仁宗四十年三月十九日卯时与夫合葬)封誥夫人,生一子昌。因避亂遷於上杭郭坊,是為武威廖氏始祖。上溯順昌之祖莫得而詳,故此譜斷自公始。當干戈擾攘之際明哲保身安居樂土,其事蹟書闕有間,而器量識見當必有過人者,迄今八百餘年,傳世四十,其間理學文章、德行、治績、忠孝、節義,代有傳人,而支派繁昌,轉移閩、粵、贛、楚者亦復繁衍。凡此枝榮葉茂,實由蒂固根深景仰至德,誠創垂之可溯也。
二世祖:(89世祖)
    燕及。諱昌恩廕縣尹。生于宋太祖十六年九月十二日寅时,卒于宋神宗十一年五月十二日酉时。葬永定县武藝坪南溪横桥南坑裏架上金盤形,南里茶樹下張公前,未兼丁。即今蕭家後龍背也。明万历三十七年十二月初十重修坟茔十三日辰时竖碑。娶楊氏(生于宋太祖十三年十一月十二日子时,卒于宋神宗十七年。)、继配周氏。生于宋太祖十四年八月廿三日午时,卒于宋神宗十八年九月初二日子时。二妣合葬上杭县蓝家渡郭坊大埔坪棋盤形花心穴,坤山及向,明万历三十七年重修竖碑。生三子:长彻、次政、三敏。
三世祖:(90世祖)
      諱政,昌公次子二十郎。任甯都县尉。生于宋神宗九年九月十七日辰时,卒于南宋甯宗七年七月二十三日,葬永定县溪南大富坪距城三十里。娶梁氏(生于宋神宗二年正月十四日末时,卒于南宋甯宗九年冬月初三午时,葬大方山眠牛形坐东向西)。公妣从上杭覚坊迁龙岩小池黄畲開基。生五子:宗诚(太一郎)(裔住龙岩山塘、京源、铜钵、肖坑);懋实(太二郎)(裔住永定、江西会昌、瑞金、寻坞、广东蕉岭、平远);懋孙(太三郎)(裔住南靖、武平、清溪、黄竹隔、会昌、寻邬、嘉定、大庚、紫金、蕉岭、平远);懋纲(太四郎)(裔住大庚、魚仙塘);宗浩(太五郎)。
四世祖:91世祖)
     宗誠。(为政公长子)諱懋息,即太一郎,移龍巖小池,葬大挖高岡大盂頂。娶謝氏,生二子:长名公孫,配江氏小八娘,生二子一子卜居山塘户名廖富万、一子派居溪尾。
     宗诰。(政公五子)太五郎,娶黃氏,移龍黃畬,葬大埔上,艮兼丑。氏葬龍潭廂,艮兼丑。千五郎裔移葬小吳地茅坪,乾兼戊,上下有輔墳二穴。千七郎裔用銀牌復葬原墳。伯一公生子名五十郎配黄与赖氏,派衍上杭西门至十一世海公,遷来苏里。唯诰公长子,佰一郎配鄭氏,派居龍岩太和乡。
五世祖:92世祖)
    公義。字念十一郎。(宗誠次子) 配陈氏,生二子长厚甫、次德甫(无后代记载)。(至受生公卜居铜钵山后,吾祖宗富卜居京源,名廖彦週。则吾氏之有二户从兹始矣,我族以宗富公为始袓)派衍铜钵京源。
六世祖:93世祖)
    厚甫。公義長子,娶張氏。
七世祖:94世祖)
  一成。厚甫子,娶王氏。
八世祖:95世祖)
   忠富。一成次子,娶張氏。
九世祖:96世祖)
    德厚。(宗富公三子住京源,查本源祠旧谱宗富公生德厚,德厚生志安与世綵祠旧谱所载,公及其子两代同名,而配氏各异,今代远年湮无从考证,姑各照本祠旧谱序之)忠富次子,娶涂氏。生二子长志安。
十世 祖:97世祖)
    志安。德厚长子,殁葬大平坑绣针落槽间。娶郭氏,殁葬樟树头下。生一子彦週。裔往龍岩京源。
十一世祖:(98世祖)
   彦週。志安子,(殁葬京源寨内上水龟形,坐艮向坤)配張氏。(殁葬京源下山孩儿坐欄形。)生二子:长文瑞次文璋;继娶葉氏。(殁葬大温漿坐西向东后与张妣合葬寨内上水龟形)。生一子:文辉。文瑞之子:景德后裔在四川。
十二世祖:99世祖)(文)
     文璋。彥週次子,生于明[]辛未年八月初五日辰时,殁葬京源下山虎形,坐南向北。娶吳氏。殁葬京源河塘塸,坐寅向申。生三子:宗鑑、宗镧、宗铨。
十三世祖:100世祖)(宗)
      宗镧。文璋次子,娶张氏。生二子:石崇、仙桂。
十四世祖:101世祖)(仙)
     仙桂。字莲池,宗镧次子,生于明嘉靖庚辰年正月二十一日卯时,歿葬失考。娶吴氏。生于明嘉靖癸未年,殁葬京源马蹄金坐西向东。继娶张氏,生于明嘉靖乙酉年正月二十五日亥时,殁葬坷塘塸,坐北向南。生三子:仕和、仕科、仕穆。长:仕和配刘氏无出,后娶侧室张氏生一子兴国。次:仕科字玉田,配吳氏:生二子:长仁宇,次建宇。仁宇,配陈氏生一子:运嘉,配张氏:生二子长夺魁次?。次建宇,配赖氏生三子:长失考、次心符配陈氏生子永升配邱氏。三子孟然,配邓氏生三子:长次具失考三子少嶽公为本祠十二支之一世居京源。
十五世祖:102世祖)(仕)
     仕穆。字玉山,仙桂第三子,殁葬京源大温漿扫帚地左角后,坐巽向乾。娶戴氏。生一子:兴悠。
十六世祖:103世祖)(兴)
     兴悠。字怀远,殁葬龙岩京源坷塘塸,坐甲向庚。配郑氏。殁葬背畬水尾,坐乙向辛。生三子:天泽、天沛、天淑。天泽公兴悠长子:字惠昌,殁葬自坊山田上山弦坐戌向辰。配吴氏,生一子旭午,继配连氏生二子:日斐、日元。日斐字旭章,配吳氏无出撫,旭午三子承远为嗣,更名嗣爕;日元字旭亮无嗣。(天泽长子旭午諱日东字旭千即为廖义保四川自贡入川上祖。天沛字建昌配李氏无嗣。)
十七世祖:104世祖)(天)
     天淑。字汉阔(濶),兴悠第三子,原配邓氏。生一子:日霁。续配郭氏。生二子:日熠、日烽。
十八世祖:105世祖)(日)
    日熠。字禹千,生于顺治甲午岁(1654年)殁于康熙戊戌岁(1718年)其子辰恭、辰敏,于乾隆乙亥岁(1755年)由原籍用银牌将父迁葬(漫江祖山蟹形),配罗氏(1756年迁葬漫江后移斑鸠岭月形)。生三子:辰恭、辰宽、辰信。续配吴氏与罗氏共茔。生一子:辰敏(即是道生公太的上祖)。日熠立为我世系山口漫江始祖。
十九世祖:106世祖)(辰)
    辰恭。字伯逊,于康熙年间由福建龙岩京源铜体,同其弟辰敏迁徏江西义宁州下武乡三十都(现山口漫江)居住创业。(葬尚丰龟形,壬山丙向),配张氏。(葬斑鸠岭莲形,近罗、吴二妣茔右边,丙山壬向,午子分金。)生四子:正岑、正岐、正岳、正峘。兄弟俩各生四子,繁衍修、铜两县,至今有三百余众。
二十世祖:107世祖)(正)
    正峘。字翠严,号痴庵(葬马鞍山,丙山酉向,乙辛分金),配吳氏与夫同茔。生六子:永汪、永泮、永鸿、永淑、永洵、永治。
二十一世祖:108世祖)(永)(喜)
    永鸿。派喜雁,字淑鸾,号来宾(葬老屋后大坟中间)配张氏与夫同茔,生六子:富益、富东、富谦、富清、富廷、富珍。
二十二世祖:109世祖)(富)(我)
   富东。派晓我,字紫红,号启轩,名美南(葬老屋后有官衔<清朝九品登仕郎>的)配王氏与夫同茔。生四子:庶粮、庶粘、庶逢、庶粗。庶粗出继胞弟富珍为嗣。
二十三世祖:110世祖)(庶)(家)
    庶粗。派家凤,字以高,号小楼,名凌云(葬顺发屋旁)配蓝氏(葬老屋背)。生一子:明伦。
二十四世祖:111世祖)(明)(声)
   明伦。派德声,字敦化,号少川,名上元,配黄氏。(与夫均葬马坳)生四子:振秀、振光、振前、振裕。前三子均早夭。正兴公顶振光,四公顶振前。
二十五世祖:112世祖)(学)(振)
   振裕。字承安,(和大小老婆及振秀均葬马鞍山),原配黄氏未育,续郑氏十四岁丧,再续王氏生一子:乾修、生二女:国英、国秀。
   振立。字道生,(入继漫江大源,明友第四子) 。(葬老屋后大坟右侧)配黄氏(葬顺发屋旁在小楼公左边)生九子:(仁义礼智信元亨利贞)修、生一女:水秀。
二十六世祖:113世祖)(校)(修)
   仁修。字复礼(葬老屋背)配郭氏(葬老屋背)无嗣,江华顶。
   义修。字正兴,号隆我,(附葬老屋背振光振前墓内) 配李氏(葬柘蓬网形与次子合葬)。生二子:江南、江西。
   元修。字文亨,(葬老屋背)配赖氏(葬望夫岭)。生一子:江发、一女:江桂。
   亨修。字集成,(葬望夫岭)配朱氏(葬老屋背)。无嗣。江发顶。
   利修。字秉春,(葬斑鸠岭蓬形)配黄氏。生一女:江月。另:带浏阳廖姓江汉为嗣。
   贞修。字玉成,(殒于外葬云南)配呉氏。生二子:江荣、江华。
二十七世祖:114世祖)(纲)(江)
   江南。(葬老屋背)配邱氏。无育,(夫卒改嫁)云斋三子理衍过继。
   江西。字裕殷,号成。(与母李氏合茔柘蓬网形)配何氏(葬柘蓬网形)。生三子:廣衍、發衍、永衍、三女:鳯衍、凰衍、久衍。                                                            
二十八世 祖:115世祖)(常)(衍)
   廣衍。(江西长子)字扬铭,19461122日巳时生(农历)。64年初中毕业后应征入伍,选送吉林空军第十七航空学校第廿六期学员,毕业后分配到空军独立侦察二团机务大队,从事地勤歼击机维修工作7年。73年退役。同年考入江西冶金学院机械系{现名江西理工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技术职称;副教授。行政职务:正科级。配周氏。名衍秀,1949126日戌时生。生女一,原,过继胞弟兴盛三子庆升为嗣。
   发衍。(江西次子)字兴盛,1951514日寅时生(农历)。中师学历,小学高级教师,任中、小学会计。配赵氏。名为桃,1955220日戌时生。生子三,庆(军、明、升) 生女一,庆菊。
   永衍。(江西三子)字如桥。19561129日子时生(农历)。74年初中毕业后应征入伍,服役期,历任班长、排长、副连长等职。转业地方从事金融工作,任修水县工行保卫科科长。配候氏。名跃松,1958829日戌时生。生子一,庆康。

二十九世祖: 116世祖)(礼)(庆)
   庆升。(扬铭嗣子)1979923日寅时生。配秦荣艳,1984827日戌时生。
生女一,小妹、生子一,小锋。
   庆军。(兴盛长子)19711129日戌时生。配周彩云,1975612日亥时生。生子一,岱松。
   庆明。(兴盛次子)1975822日巳时生。配刘则莲,1975年正月22日巳时生。生女一,虹、生子一,林波。
   庆康。(永衍之子)1983816日申时生。大学本科学历,配徐彩霞,19851015日丑时生,生子一,骏。

三十世祖:      117世祖)(义)(长)
  小锋。(庆升之子)派名,辰长,2012313日辰时生。
  岱松。(庆军之子)派名,文长,20011113日酉时生。
  林波。(庆明之子)派名,学长,2006311日酉时生。
     骏。(庆康之子)                   2014年正月初一酉时生。

江西省修、铜、武三县《廖氏花公世系》字辈:
一、  从十二世祖(99世祖)起,用大明朝(福建龙岩京源)字辈:文宗仙仕兴,天日辰正永,富庶明学校,纲常礼义敦,荣耀光家国,孝顺承祖恩。
二、  一九四八年修铜武三县合修族谱,续接大明朝(福建)字辈,至二十世祖(107世祖)正字辈,从二十一世祖(108世祖)起新撰字辈为:喜我家声掁,修江衍庆长,绮兰增馥郁,丹桂亦芬芳,植学才斯裕,敦行士最良,有时联鹭序,接翼上云閶。
发帖人QQ邮箱号:474465664@qq. co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9 03: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彻公支脉,我们传下的源流诗有点不同。
一、源流诗:        叔安始祖至子璋,六十八代世泽长;  从宪五桂钦公后,八子诚希又世昌;彦公玉龄耀祖德,庆祖之后裔又旺;  京公之子分三郡,武威延龄最为昌。       
二、武威源流诗:        崇德宗公裕后光,兰芝光景发其祥;  琼宣四十一郎后,九子文兴花又香; 昌公两妣三子秀,彻政敏公分三房。
另有部分渊源亦不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7 18: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請問清代地名為廣東省陸豐縣吉康都徑尾樓下  不知現今在什麼地方  本人姓廖 堂號為武威 榮壽公派下 家族鄉親想回去祭祖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7 21: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中国廖氏族谱资料-廖姓

本帖最后由 武略侯后裔 于 2014-10-7 21:30 编辑

武略侯廖克宽后裔寻增城平安都宗亲
族谱序:我先代本广东增城县平安都人,廖氏之旧族也,因金兵南侵,避乱徒居山东济阴郡田村都遂家焉,传至武略侯已六世矣。五世坟墓皆不可考,故既以武略侯为始祖焉。侯讳克宽元末人,以军工封侯食邑万户。二世祖讳文贵明初营善主事,因言役事谪戍江陵遗......
QQ1274463796 电话15264189008李金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31 00: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