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减轻养父母的生活重担,只受过中等教育的熊德龙16岁就走上社会,开始了他的打工生涯。由于他聪慧、勤奋好学,百艺一学就会,很快在生意场上表现出过人的经商才华,两年后,他就在养父母和亲友的关心支持下,开设了一家小海绵厂,当上了小老板。他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毅力,凭着对客户的真诚守信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以“孝敬父母、忠义朋友、信誉事业”的座右铭时时警醒自己,博得了广大客户朋友对其人格的赞誉和信赖,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10多年间,熊德龙以其远见卓识、聪明才智及以和为贵的经营宗旨,使自己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从小小海绵厂逐步发展到了烟酒制造、金融、房地产、国际贸易、酒店、旅游、传媒等领域,企业遍布美国、加拿大、中国、印尼、新加坡、柬埔寨等国家和港澳地区,成为大型跨国集团公司。他名下拥有美国大兴银行、好莱坞大都会酒店、熊氏地产投资有限公司、新加坡国际金叶烟草有限公司、香港皇玺洋行等几十家著名企业。 在推动企业拓展、积极向海外推介中国知名产品的同时,熊德龙先生还不失时机地进军海外华文媒体,以推动华文教育和弘扬中华文化。1993年,他斥巨资收购了美国华文报纸<国际日报>。该报创刊于1981年,总部设在洛杉矶,并在美国和北美地区华人居住较为集中的各大城市设有发行网络。目前,该报已成为介绍和了解中国建设成就和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为了扩大《国际日报》的影响,熊德龙先生于2001年元旦在雅加达开始出版发行印尼版的华文《国际日报》。充满智慧和管理经验的熊先生,为长远发展先后采取了几个重大的举措:先是承印和发行中国<人民日报·海外版>和香港《文汇报》,后又增加了中国英文报纸<中国日报>,增加了读者所能获得的信息量,使读者及时了解到了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的新闻。这不仅提高了《国际日报》的地位,也扩大了中国报纸的社会效益,一举两得。紧接着,他又与印尼最大的平面媒体集团《爪哇邮报》联手,把每天的《国际日报》连同《人民日报·海外版》、《文汇报》和《中国日报》的发行,一下子从首都雅加达遍及到印尼全国22个省的/3个城镇,使该报上了一个新台阶,奠定了其在印尼第一华文大报的地位。同时,也促进了与中国内地媒体的合作。截至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有21个省市在该报出定期或不定期的专刊,比如推介侨乡潮州、泉州、梅州和厦门的专刊和黑龙江、吉林、云南、贵州等省自我介绍的专门版面等,拓宽了读者视野,及时地向印尼华人和外界打开了吸引投资的大门,敞开了长期密切合作的胸怀。 熊德龙先生事业有成后,虽身居海外却心系父邦,频频彰显其百分之百中国心的爱国爱乡情结。他说:“我虽然是‘老外’的长相,没有中国血统,但我对中国有特殊的感情,我有一颗百分之百的中国心和一腔百分之百的客家情。”因为从小深受父母辈中华民族传统及客家人文道德的影响,“爱我中华”在他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1979年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他怀着报答养父母养育之恩、回到梅州家乡尽点孝心的愿望,偕同夫人首次踏上中国这块陌生而又亲切的土地。他一踏上国门就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说:这就是我养父养母的祖国,我现在踏进来了!她,也就是我的祖国啊!他回到了养父养母的家乡梅州,看望了家乡亲人,拜访了家乡父母官,受到地方政府和乡亲的热情接待,参观了工厂、农村、学校,还瞻仰了叶剑英元帅的故居。他感慨地说:梅县真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从此,他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客家亲情。他看到山区人民生活艰辛,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内心很不平静,遂立志为发展梅州家乡经济、文化等各项建设事业奉献绵薄之力。熊德龙深知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自己以前上学受教育的机会有限,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投资进行弥补。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他就在自己养父所在的梅江区三角镇泮坑小学和水白中学,捐资兴建校舍,改善家乡中小学的教学条件。 1984年冬,梅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创办嘉应大学(今嘉应学院),培养人才,以适应加速山区经济建设的需要。他得知后,独捐人民币210万元,兴建了一座现代化的德龙会堂。在嘉应大学创办期间,他不仅自己认捐巨资,而且在繁忙的商务活动中,挤出时间,在美国各大城市和其他地区动员客属华侨,筹募了一笔可观的建校资金。1985年10月7日,嘉应大学举行首届开学庆典。本来在这期间熊先生要为他自己办的银行在侨居国的另一城市开设分行揭幕开业,但他接到嘉大的请柬后,便放弃了分行的揭幕仪式,改由他的夫人去参加,他自己则率领30多名华侨回来参加学校开学庆典。在这隆重的庆祝大会上,嘉应大学的董事会决定:授予对筹办嘉应大学有突出贡献的熊德龙先生为嘉应大学创办人的光荣称号。此后二十多年来,他倾其所能,不断地向大陆内地进行投资,先后拨出数亿元巨资资助内地的教育事业,输送了近3000名中国的基层干部出国培训。熊德龙先生还极其关心家乡的公益福利事业。自1979年以来,他为嘉应大桥、剑英纪念大桥、市华侨博物馆、梅县人民医院凤庚楼、发明桥、贤母桥、德龙大桥、如淡长廊等社会公益事业和福利事业捐资逾二千万元人民币。1997年在梅州市举办的世界客属联谊会秘书处成立暨客家渊源与客家学术研讨会上,熊德龙先生倡议为世界客属联谊会筹集1千万元基金,并率先认捐100万元。他认为:“一个人有了钱,就要为民众做好事,为国家做贡献,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熊先生还首创国内外经济文化科技学习交流,协助做好侨务工作,广泛联络,沟通侨情,增进友谊,这是他造福桑梓的又一突出表现。从1986年开始,他分批邀请海外华侨、华裔代表团回中国参观考察,牵线搭桥,引进资金、项目。与此同时,分批邀请祖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党政领导、科技人员出国学习考察。熊德龙还到中国落后的大西南投资。他在贵州办起了第一家外资企业。当有人问他,这些年在中国投资那么多,究竟赚了多少钱,熊德龙说,我到中国不是为了做生意、赚钱,为的是实践自己的诺言,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我的“家”在中国,我要宣传中国,回报我的“家”。我希望中国早日富裕起来。近年来,熊德龙先生又马不停蹄地奔走于雅加达、北京、上海和广州之间,足迹也包括西南、西北和东北等地。由于他对内地经济建设的贡献和远见卓识,熊先生已经先后被云南、广东和贵州等八个省政府聘请为经济顾问,并获得20多个城市授予的荣誉市民称号,受到了广泛的尊敬。熊德龙先生的爱国义举,得到了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李瑞环的多次接见和高度评价。熊德龙先生对父母的爱升华为对中国及中国人民的热爱。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移民美国后,就以自己的真诚和热情,团结当地华人社团,团结华侨和中国留学生,积极开展热爱中华活动。1995年10月1日国庆节,他组织美国南加州华人华侨、中国留学生、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冯树森夫妇、阿市市长、市议员等许多美国朋友,在美国洛杉矶阿罕布拉市隆重举行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庆祝中国国庆升五星红旗的仪式,此举在美 国影响巨大,侨胞的爱国热情高涨。随后还举办了庆祝香港和澳门回归活动。1997年,他利用自己斥资数百万美元收购的美国《国际日报》,全程跟踪报道江泽民主席访问美国期间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将江泽民主席访美期间200余幅珍贵照片及有关资料,编印成精美的<世纪之旅>画册出版,一时成为众多美国人首选的珍藏画册。他还多次拜会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为美国人民了解中国,加强和改善中美关系,促进海外侨胞的团结,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做出了卓越贡献,世人瞩目敬佩。熊德龙先生一直视自己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一直渴望报效自己所爱戴的中国。作为客家人,他只要有机会,每次都要参加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他看来,客家事业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如熊德龙当年接受养父母的传统文化教育一样,他的子女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父辈、祖辈的熏陶,在接受良好西方教育的同时,也拥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也是熊德龙最引为自豪的。不管在什么场合,熊德龙都以一个中国人自居,以一个客家人自居。在他的精神世界里,中国梅州是他永远的故乡。 以《國際日報》為母報的國際日報報業集團,旗下擁有12報2刊。《國際日報》于1981年創辦,邁進21世紀後,《國際日報》分別在美國洛杉磯和印尼雅加達設立了總部基地,代理《人民日報海外版》和《文匯報美洲版》在北美地區的發行,將之與《國際日報》捆綁發行,從而使《國際日報》走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而隨著《國際日報》的日益發展壯大,熊德龍又相繼創辦和收購了多份華文報章,使國際日報社走向了集團化的道路。2001年,熊德龍揮師海外最多華人的國家——印尼,創辦了《國際日報》。印尼《國際日報》不僅與印尼主流媒體《爪哇郵報》集團合作,而且與《人民日報海外版》、《文匯報東南亞版》同步發行。短短幾年間,印尼《國際日報》很快就發展成為擁有多家報刊的報業集團,成為印尼最有影響力的華文報紙及印尼各大小社團、企業爭相訂閱及刊登廣告的媒體。在印尼取得成功後,熊德龍又相繼進軍泰國,與亞洲日報社合作發行《國際日報》。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國際日報集團已發展成為在海外地區卓有聲譽及影響力的大型報業集團,旗下《國際日報》及《中南快報》、《華聲報》、《橙縣早報》、《棉蘭早報》、《坤甸日報》、《泗水晨報》、《萬隆早報》、《印尼日報》、《國民日報》、《今日商報》、《國際週刊》、《生活週刊》等12報2刊遍及北美洲、東南亞、港澳臺及澳洲、歐亞地區,在世界華僑、華人和關注中國經濟、社會的各國政界、商界、學者、民間人士中具有廣泛的影響力。為“讓世界瞭解中國,讓中國走向世界”,近十幾年來,《國際日報》相繼開闢了《中國招商》、《中國旅遊》、《中國名牌》、《中國中醫藥》及三十幾個省、市的專版,如《看吉林》、《重慶日報•美國版》、《大眾日報•海外版》、《今日雲南》、《廣東新聞》、《西部四川》、《連雲港之窗》、《魅力徐州》等等,定期宣傳報導各省市的歷史文化、投資環境、旅遊勝地、發展新貌、優惠政策及經濟社會發展動態等等。此外,還在海外地區承印、代理發行新加坡《聯合早報》、《獅城健康報》及《中國日報》、《福建僑報》、《山東僑報》等報刊。 |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6 12: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