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广东紫金時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4-2 17:30 编辑我的故鄉廣東紫金是純客家縣,是個山明水秀的山區小縣,以民國時代標準是三等小縣:
我的家鄉---廣東紫金縣城在秋香江泮
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049/6777641326_9738de4cf0_b.jpghttp://www.gdxcw.cn/forum/bbs/bbsedit/upload/201110/5739077059437807515.jpg
越王山風景區位於河源市紫金縣古竹鎮的東江河畔
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180/6969684061_dd06086399_z.jpg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177/6823575712_057c4549aa.jpg
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066/6786305042_4b1ef5f41e.jpg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063/6823566474_1c27b7e393.jpg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2011/09/29/2/2011092919155958419.jpghttp://www.heyuanyou.com/uploads/allimg/090813/11095254H-0.jpg
越王山屬丹霞地貌,由數十個石山組成,險峻而秀美。主峰海拔316米,四面絕壁,谷底及山腳植被茂盛,一片蒼翠。從遠處看,主峰屹立於群山的簇擁之中,如一位大王在士兵的護衛之下,巡視東江兩岸廣闊的土地。這是一座具有王者氣派的雄偉大山。
越王山的名字,本身就已經是一個故事。傳說項羽劉邦爭霸天下時,龍川縣令趙佗奉病重的南海郡尉任囂之召,順江南下番禺。船經古竹,見越王山拔地而起,氣勢磅礡,素有大志的趙佗心里一動,便上山遊覽。在一道懸崖峭壁之下,趙佗放眼四野,豪氣頓發,他面對石壁冷靜地分析了天下大勢,覺得時機已經成熟,於是立志稱王。之後,他受任囂之托行使南海郡尉的職權,還吞併了象郡和桂林郡,最終被統一天下的劉邦封為南越王。現在的越王山上還有乾坤石、面壁岩、古寨門、打鐵場等遺跡。以趙佗的傳奇故事為依託,越王山也便有了一系列與越王有關的歷史遺跡,讓後人在攀登越王山的同時,跨越時空,遙想這位傳奇的南越王的故事與足跡。
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240/7041662847_d52c50dcb2_b.jpg天字嶂】位於紫金縣紫城鎮西21公里處,跨越青溪和九和鎮,方圓20平方公里。相傳該山有—座墳墓,其後 天字嶂
代可出天子得天下,故名天子嶂。明朝末年,朝廷得知此事,命地方官把天子嶂改為天字嶂。山地由花崗岩組成,主峰海拔764米,由西向東走向與雞公嶂相連。山上有“觀音廟”、“孔子岩”、“揚景山”等古跡。山頂有形似“仙人腳跡”、“仙人切豆腐”、“仙人試劍”等天然石景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192/6786305002_42a4e5e26d_b.jpg。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064/6932416401_405e694882_b.jpg
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208/6786305028_46af755514_b.jpg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042/6786305012_7cda9feb35_b.jpg
【龍窩桂山圍石樓】桂山圍石樓位於龍窩鎮桂山圍,始建於清乾隆年間,是當地富豪廖肇衍所建。主樓6層,面 桂山圍石樓
積3000平方米,高20米。一、二層用花崗石條砌筑,三層以上用特製大火磚砌成,墻厚1.5米,主樓前面是三進的正屋,兩側各有兩座並聯朝向正屋的橫屋,與主樓聯接,構成一座佔地1.5萬平方米的建築群。石樓至今保存頗好。 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240/6895562168_9dccc99e70_b.jpg
道姑岩位於古竹鎮孔布村正南,距古竹圩4公里。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113/7041666851_3f7319573d_b.jpg
紫金觀原名天后宮,座落在紫金縣城安良片飛鳳崗下,是紫金縣道教活動中心場所。天后宮原址在縣城市區中心,始建於明末年間,已有四百多年歷史。建宮後,累顯靈異,香火不斷,經久不衰。天后宮因歷史上種種原因被損毀。改革開放後,信民仍在原址安爐奉香,日勝一日,香客如流。政府考慮到在市區中心終日香煙繚繞,人流擁擠,阻礙交通,因此,於一九九二年遷扯到紫金縣城安良片飛鳳崗下行宮。一九九四年得香港青松觀觀長侯寶垣大師率眾道長多次前來審視,勘稱此處:後依宮山嶂,前朝筆架山,左旗右鼓,旗鼓相應,道風撲撲龍運長興。乃安神之福址,建觀安神,必定威靈顯赫國泰民安。因此提議:擴建天后宮,增建前、後兩大建築群體,把天后宮陞格為紫金觀,此提議得到政府批准,遂將“天后宮”陞格更名為“紫金觀”。經侯寶垣大師與眾道長的勘定:即擇日奠基,興建前、後兩大宮殿群體。
紫金觀經政府批准用地三十六畝。主體工程分前、中、後三大宮殿建築群體。現已建成:護法殿、財神殿、太歲殿、天后殿、鐘樓、鼓樓、偏殿、三青寶殿等古典式宮殿群體。各宮殿中神像金身、供案桌及相應設施一應俱全。建好了放生了,充實了各宮殿中道教文化。雕制了三十多副柱聯及部分壁畫,已投入資金壹仟多萬元人民幣(香港青松觀董事局支助278萬元人民幣(現金)、塑制神像估約100萬元人民幣、共計378萬元人民幣)。如今、紫金觀規模初具,雄偉狀觀,成為粵工地區集宗教與旅遊於一體的較大的重要景點之一。
紫金觀現有青松派弟子九人,本觀皈依弟子231人。堅持早功課,朔望日進行法事活動。紫金觀雖初具規模,但仍有規劃中應建的:前門樓、主車道、停車場、功德堂、素食館、慈航殿、玉皇殿等建築,由於經濟緊缺,資金困難,有待續建。懇請社會賢達,仁人志士共禳善舉。以求儘快完善資金觀整體建設。
http://www.tt-ly.com/uploads/allimg/100828/4_100828115803_1.jpg
紫金九和溫泉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061/6969783169_fba70ed022_b.jpg
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188/6969792667_e160b84d88.jpg
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036/6969796027_68a7344508.jpg
紫金御臨門溫泉
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043/6823676262_872cb9de62.jpg
武頓山位於縣城東南的南嶺鎮東南面,海撥1233米,為紫金縣第一高峰。武頓山有大武 頓、小武頓兩峰,大武頓渾圓雄偉,小武頓峭聳秀撥,是韓江上游琴江的發源地。明時,曾 為“牛牯都”屯兵之所。山上有搖劍石、磨子石、雞啼石、狗頭石、臘燭石,山腰有“畫眉 磜”等景觀。若天清日朗,立於山巔可見日出,可遠眺陸豐、海豐、惠東三縣之境。
http://img94.pp.sohu.com/images/blog/2006/9/15/15/12/10e438249f7.jpghttp://img93.pp.sohu.com/images/blog/2006/9/15/15/14/10e4383ee8f.jpg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191/6899223978_8d6d6c1241_b.jpg上岩石,五馬歸槽小武頓峰,南嶺鎮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279/6899221306_6e7f899aa2_b.jpg
http://www.zijinwhg.com/yongan-stone-0/thumbnails/849-left_jpg.jpghttp://www.zijinwhg.com/yongan-stone-0/thumbnails/849-right_jpg.jpghttp://www.zijinwhg.com/yongan-stone-0/thumbnails/855-left_jpg.jpg
http://www.zijinwhg.com/yongan-stone-0/thumbnails/855-right_jpg.jpghttp://www.zijinwhg.com/yongan-stone-0/thumbnails/868-left_jpg.jpghttp://www.zijinwhg.com/yongan-stone-0/thumbnails/868-right_jpg.jpg
http://www.zijinwhg.com/yongan-stone-0/thumbnails/883-left_jpg.jpghttp://www.zijinwhg.com/yongan-stone-0/thumbnails/883-right_jpg.jpghttp://www.zijinwhg.com/yongan-stone-0/thumbnails/890_jpg.jpg
http://www.zijinwhg.com/yongan-stone-0/thumbnails/895_jpg.jpghttp://www.zijinwhg.com/yongan-stone-0/thumbnails/896_jpg.jpghttp://www.zijinwhg.com/yongan-stone-0/thumbnails/906_jpg.jpg
蠟石又名黃蠟石,因石表層及內部有蠟狀質感色感而得名。蠟石屬矽化安山岩或砂岩,主要成分為石英,油狀蠟質的表層為低溫熔物,韌性強,摩氏硬度為6.5~7.5。另外有一種說法,是說蠟石最早發現於古代柬埔寨,當時柬埔寨叫“真蠟國”,該國嚮明朝皇帝上貢過一塊極品黃蠟石,所以,蠟石就以真蠟國的國名為石名了。既然得名是因為有蠟質,有人就說了,那應該叫蠟石啊,怎麼會叫黃蠟石呢?這與中國人的一個傳統觀念有關:黃色歷來為國人所愛,天地玄黃,黃色為正統色,另外,據現代研究表明,黃色與人類最協調的顏色之一,同時,蠟石中以黃色和白色佔大多數,那當然要稱其為蠟石,方顯美石本色。蠟石在我國分佈很廣,兩廣嶺南一帶、遼寧鴨綠江畔、雲南地熱集中地都有分佈,據說江浙一帶也有少量分佈。蠟石的形成過程大致如下:石英岩礦物因為受地質變動影響,與酸性土壤混合,加上酸性土壤附近有地熱或火山等自然條件,長期受酸性土壤和地熱火山溫度的雙重催化,終於形成蠟石,其中一部分蠟石靜眠山中,一部分則由河流搬運到江河中。蠟石成因可以又解釋為:蠟石是花崗岩的低溫熱液成因的石英脈。
比較有名的原產地有:永安(現紫金):據史料記載《南越筆記》,永安(現為紫金)是蠟石古產地,清代初期用永安蠟石製造的鼻煙壺曾作為貢禮向朝廷進貢。河源蠟石以紫金的蠟石最出名,紫金(永安)的黃蠟石品種多,顏色豐富,形狀好,自然天成,無需打磨。
http://www.zijinwhg.com/yongan-stone-0/images/849-left_jpg.jpghttp://www.zijinwhg.com/yongan-stone-0/images/906_jpg.jpghttp://www.zijinwhg.com/yongan-stone-0/images/883-right_jpg.jpghttp://www.zijinwhg.com/yongan-stone-0/images/895_jpg.jpg
薜荔果http://www.topguo.com/data/files/mall/article/201112080040113706.jpghttp://www.tripdv.com/view/pic/2009728152719518.jpg薜荔果
俗稱涼粉果、木饅頭。性平、味甘酸,有活血、消腫、解毒、利濕、通乳的功能。近代藥理表明,它所含的B-谷留醇 有一定的抗腫瘤作用。薜荔果對宮頸癌、乳腺癌、大腸癌、食道癌、惡性淋巴瘤等患者尤為適宜,可用薜荔果焙干研末,每日2次,每次9克沖服。民間有用薜荔果 2個,同豬蹄1只,同煮食用並喝湯。根、莖、葉、果藥用,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消腫解毒、補腎、通乳的功效。性味酸平,具有壯陽固精、止血、下乳的功效。治遺精、陽痿、久痢脫肛、乳汁不通等病症。《本草綱目》載「壯陽道尤勝。固精消腫,散毒止血,下乳。治久痢腸痔」。
薜荔在中國古代的醫學文獻上(《中草求源》、《醫貫》、《景岳全書》等)已有記載,能有利尿作用、清熱降火、解毒、去暑、去風濕痛、治淋病、補腎固精、活血通絡、除疝氣、通絡下乳、固澀止瀉等療效。
紫金南嶺武頓日出奇景
http://www.56.com/u32/v_NjM0Mjc0Mjk.html
我的故鄉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山區小縣,雖是山明水秀自然風景天成,又因上天恩賜擁有大量稀土礦藏,而且盛產最珍貴的佛家念珠原料-黃蠟石。
礦產資源:有鐵、錫、鉛鋅、瓷土、稀土、螢石、黃臘石、大理石、石灰石、耐火石、珍珠岩等; 水利資源:河溪眾多,水能巨大,全縣水能理論蘊藏量13萬餘千瓦,可開發6萬餘千瓦,是全國能源開發重點縣之一;礦泉水、地熱資源也甚為豐富,有著經濟開發的巨大潛力。經濟現狀
紫金縣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目前,全縣形成了荔枝龍眼、春甜桔、李梅、三黃雞、瘦肉型豬等五大農業生產基地,甜竹、單叢茶、蔬菜和甲魚等基地亦初具規模,“一縣數品”、“一鎮一品”佈局初步形成資源型工業體系逐步完善,全縣初步形成製糖造紙、礦冶、水泥、陶瓷、食品加工、製藥等“六大工業產品系列”。其中,“三資”工業總產值佔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43.9%,成為全縣經濟的生力軍。交通運輸、建築、服務、旅遊等第三產業快速發展,城鄉市場繁榮,商貿流通活躍。
紫金縣南嶺松山寺
http://v.26vv.cn/s_v56v/u17/v_NjI2NDgyODA.html
紫金縣十四屆賽鳥
http://v.shentime.com/w/41bS0KWY3c.html
您的故乡捱计家乡!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6-11 20:38 编辑
回复 2# linqifeng 的帖子
版主老鄉:我無時不魂牽夢繞老家!我過年前會回家祭祖擺桌,你如果在縣城東門儒林街請賞臉喝杯薄酒,我家就在儒林街鍾家祠對面,我堂哥一家人住。
摄于1904-1920,永安城的城墙,砖砌,高约八米
http://bbs.gdzijin.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305/21/203843sk5otql1zlwyqywx.jpeg
明隆庆三年(1569年),朝廷下诣,割归善县古名都(即今秋香江流域的紫城、附城、乌石、九树、瓦溪、九和、蓝塘、凤安、好义、上义等地)、宽得都(即今柏埔河流域的青溪、义容、古竹、临江、柏埔、黄塘等地)以及长乐县琴江都(即今琴江流域的龙窝、洋头、苏区、南岭、中坝、水墩、敬梓等地)建县。取名永安,意即从此永远安定。以乌石约安民镇为县治(即今紫城镇)。
民间传说二,当时,县治位置有安民镇、乌石、蓝塘三处地方备选。永安县城是由开县“地师”林天赐靠 “秤土”(秤三地土轻重),来选定城址。
《永安县志》首志载:永安县城东北枕紫金山,西南带河(秋香江);狗田河(今响水河)从东北往南绕城、北门河从北至南,均流入秋香江,二水夹一城是为形胜。乌石方位不正,舟楫不通(旧时,选择县治位置,水运交通方面是十分重要的条件),唯有安民镇可以筑城,城西林田有宽阔的土地和大片的农田可生产粮食供县城居民食用,而张八岭以下青河径地形狭窄以为门户;凤凰岗(今蓝塘圩附近)廉险,地僻人希(稀),不适合建县城,亦唯有安民镇可筑城。永安县建县后,朝廷派魏世熙为首任县令。世熙福建建安人,隆庆三年(1569年)自平远调入,以贼活动正值炽盛,屡次催促不到任。印留惠州府。隆庆四年(1570年)改派长乐县典史、新升阳江县主簿林天赐经营县事。六月动工建筑县城,次年(1571年)三月而城告成。林天赐福建福清人,署县一年,主持建城,内绥百姓,外御群盗,功劳最大。县城池,坐落在紫金山南麓,东北枕紫金山腰,坐北朝南,东北面狭,西南面宽,南面稍平。城墙随山势建造,墙身用长1尺、宽4寸、厚4寸的青火砖砌成。周长640丈(2131.2米),高1.96丈(6.5米)。有雉堞1317个。设有内巡马路,宽1丈(3.33米)。设城门4个,东门名 “永乐”,南门名 “永丰”,西门名 “通惠”,北门名 “清源”。各门楼上皆有门楼。东北紫金山上建有“雄镇楼”,为雉堞之纲。抗战初期,紫金县城受日军飞机轰炸,为城里居民防空之需,在城墙上炸开几个缺口。后城墙被逐步拆除。1949年后,原城墙拆后逐渐成为环城路。
紫金县名由来。因永安县(今紫金)与福建省永安县(今永安市)同名,且其建置于明景泰三年
(1452年)早于该县117年。民国建立后,中央政府要求永安县(今紫金)改名。县政府召集各界
商议,决定以紫金山命名,改名为紫金县,上报中央。民国三年(1914年),中央政府复函批准
永安县改为紫金县。紫金县名由此而来。
紫金縣历史沿革紫金地域,春秋时属百越地,战国属楚,秦代起属南海郡博罗、龙川两县地,
隋唐为归善、兴宁两县地,宋元为归善、长乐两县地。明隆庆三年(1569年)置永安县,属惠州
府。民国元年(1912年)属广东省都督府,民国3年改永安县为紫金县,属潮循道,民国15年隶属
东江各属行政公署,民国26年隶属第四行政督察区,民国38年(1949年)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紫金县解放,隶属于东江专区。1952年改属粤东行政区,1956年隶属惠阳专区,
1959年改属汕头专区,1963年附属惠阳地区,1988年改属河源市。
wugang 发表于 2012-4-4 22: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2# linqifeng 的帖子
版主老鄉:我無時不魂牽夢繞老家!我過年前會回家祭祖擺桌,你如果在縣城東門儒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常回乡看看!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6-11 20:39 编辑
紫金縣礦資源豐富,有鐵、錫、鉛鋅、瓷土、稀土、螢石、黃臘石、大理石、石灰石、耐火石、珍珠岩等;河溪眾多,水能巨大,全縣水能理論蘊藏量13萬餘千瓦,可開發6萬餘千瓦,是全國能源開發重點縣之一;礦泉水、地熱資源也甚為豐富,有著經濟開稀土,用於養魚有防病、促長的作用。一般每畝用5元左右稀土,即可增產鮮魚20—30公斤。
用稀土養魚,其一,可提高魚類成活率。稀土餵魚後,草魚成活率提高28.6%,鰱魚成活率提高14.3%,鱅魚成活率提高20%左右。其二,能提高產量。稀土可促進魚的生長。據報導用稀土養草魚,畝產可提高26.4%,鰱魚產量增加33.6%、鱅魚增加22.8%、鯉魚增加24%。稀土養魚防病促長的原因一是稀土可以抑制病菌的生長繁殖,促進水中浮游生物的生長;二是稀土離子可以和病菌分泌的毒素起反應,減輕和消除毒素的毒性;三是稀土可以刺激魚的食慾,促進魚的消化和生長,增強魚的抗病性,從而使魚的產量大幅度上昇。
要達到上述目的,首先要注意稀土使用方法。用硝酸稀土50克加水拌干飼料50公斤或加水20公斤拌青料400公斤左右潑池餵魚,每3—4天喂1次,每次應選擇下午5—7時進行。其次,看水質用稀土。稀土用於黃綠色、綠豆色的水里,效果好;用於呈深藍、灰黃渾濁或黃褐色的水,效果差。第三,掌握用量。稀土的用量不能過大,否則會因為濃度過高而抑制魚類生長。另外,配量稀土母液時最好用塘水而不用井水,以免稀土在鹼性條件下沉澱失敗。發的巨大潛力。
廣東稀土大調查,您那有稀土嗎?
廣東, 稀土, 調查
1.廣州市
3.08% (2)
2.深圳市
6.15% (4)
3.珠海市
0.00% (0)
4.汕頭市
0.00% (0)
5.佛山市
1.54% (1)
6.韶關市
21.54% (14)
7.河源市
6.15% (4)
8.梅州市
9.23% (6)
9.惠州市
1.54% (1)
10.汕尾市
3.08% (2)
11.東莞市
0.00% (0)
12.中山市
1.54% (1)
13.江門市
1.54% (1)
14.陽江市
1.54% (1)
15.湛江市
1.54% (1)
16.茂名市
9.23% (6)
17.肇慶市
4.62% (3)
18.清遠市
7.69% (5)
19.潮州市
4.62% (3)
20.揭陽市
12.31% (8)
21.雲浮市
3.08% (2)
廣東曾大規模開採過稀土,那就在鍾墻的五花土中(潮語),白沙流(客語),以前每斤幾元錢,現在每斤達幾十元之多,據稱普寧梅塘石鳥鄉後山都是稀土礦,曾經開採,普寧南陽鄉也有稀土礦,也曾開採.鄰近揭西縣五經富有持大稀土礦.
稀土提據稱五花土用硫酸鈉浸泡哳出,白色粉未.
稀土,不能溶於水的土?
稀土就是化學元素周期表中鑭系元素——鑭(La)、鈰(Ce)、鐠(Pr)、釹(Nd)、鉕(Pm)、釤(Sm)、銪(Eu)、釓(Gd)、鋱(Tb)、鏑(Dy)、鈥(Ho)、鉺(Er)、銩(Tm)、鐿(Yb)、鑥(Lu),以及與鑭系的15個元素密切相關的兩個元素——鈧(Sc)和釔(Y)共17種元素,稱為稀土元素(Rare Earth)。簡稱稀土(RE或R)。
日本是稀土的主要使用國,目前中國出口的稀土數量居全球之首。
稀土作為許多重大武器系統的關鍵材料,美國幾乎都需從中國進口(某些程度上是戰略的儲備)。
稀土是中國最豐富的戰略資源,它是很多高精尖產業所必不可少原料,中國有不少戰略資源如鐵礦等貧乏,但稀土資源卻非常豐富。在當前,資源是一個國家的寶貴財富,也是發展中國家維護自身權益,對抗大國強權的重要武器。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曾經意味深長地說:“中東有石油,我們有稀土。”稀土是一組同時具有電、磁、光、以及生物等多種特性的新型功能材料, 是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能源技術等高技術領域和國防建設的重要基礎材料,同時也對改造某些傳統產業, 如農業、化工、建材等起著重要作用。稀土用途廣泛,可以使用稀土的功能材料種類繁多, 正在形成一個規模宏大的高技術產業群,有著十分廣闊的市場前景和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稀土有“工業維生素”的美稱
稀土用途
在軍事方面 稀土有工業“黃金”之稱,由於其具有優良的光電磁等物理特性,能與其他材料組成性能各異、品種繁多的新型材料,其最顯著的功能就是大幅度提高其他產品的質量和性能。比如大幅度提高用於製造坦克、飛機、導彈的鋼材、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的戰術性能。而且,稀土同樣是電子、激光、核工業、超導等諸多高科技的潤滑劑。稀土科技一旦用於軍事,必然帶來軍事科技的躍升。從一定意義上說,美軍在冷戰後幾次局部戰爭中壓倒性控制,以及能夠對敵人肆無忌憚地公開殺戮,正緣於稀土科技領域的超人一等。
在冶金工業方面 稀土金屬或氟化物、硅化物加入鋼中,能起到精煉、脫硫、中和低熔點有害雜質的作用,並可以改善鋼的加工性能;稀土硅鐵合金、稀土硅鎂合金作為球化劑生產稀土球墨鑄鐵,由於這種球墨鑄鐵特別適用於生產有特殊要求的複雜球鐵件,被廣泛用於汽車、拖拉機、柴油機等機械製造業;稀土金屬添加至鎂、鋁、銅、鋅、鎳等有色合金中,可以改善合金的物理化學性能,並提高合金室溫及高溫機械性能。
在石油化工方面 用稀土製成的分子篩催化劑,具有活性高、選擇性好、抗重金屬中毒能力強的優點,因而取代了硅酸鋁催化劑用於石油催化裂化過程;在合成氨生產過程中,用少量的硝酸稀土為助催化劑,其處理氣量比鎳鋁催化劑大1.5倍;在合成順丁橡膠和異戊橡膠過程中,採用環烷酸稀土-三異丁基鋁型催化劑,所獲得的產品性能優良,具有設備掛膠少,運轉穩定,後處理工序短等優點;複合稀土氧化物還可以用作內燃機尾氣淨化催化劑,環烷酸鈰還可用作油漆催干劑等。
在玻璃陶瓷方面 稀土氧化物或經過加工處理的稀土精礦,可作為拋光粉廣泛用於光學玻璃、眼鏡片、顯像管、示波管、平板玻璃、塑料及金屬餐具的拋光;在熔制玻璃過程中,可利用二氧化鈰對鐵有很強的氧化作用,降低玻璃中的鐵含量,以達到脫除玻璃中綠色的目的;添加稀土氧化物可以制得不同用途的光學玻璃和特種玻璃,其中包括能通過紅外線、吸收紫外線的玻璃、耐酸及耐熱的玻璃、防X-射線的玻璃等;在陶釉和瓷釉中添加稀土,可以減輕釉的碎裂性,並能使製品呈現不同的顏色和光澤,被廣泛用於陶瓷工業。
在新材料方面 稀土鈷及釹鐵硼永磁材料,具有高剩磁、高矯頑力和高磁能積,被廣泛用於電子及航天工業;純稀土氧化物和三氧化二鐵化合而成的石榴石型鐵氧體單晶及多晶,可用於微波與電子工業;用高純氧化釹製作的釔鋁石榴石和釹玻璃,可作為固體激光材料;稀土六硼化物可用於製作電子發射的陰極材料;鑭鎳金屬是70年代新發展起來的貯氫材料;鉻酸鑭是高溫熱電材料;近年來,世界各國採用鋇釔銅氧元素改進的鋇基氧化物製作的超導材料,可在液氮溫區獲得超導體,使超導材料的研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此外,稀土還廣泛用於照明光源,投影電視熒光粉、增感屏熒光粉、三基色熒光粉、複印燈粉;在農業方面,向田間作物施用微量的硝酸稀土,可使其產量增加5~10%;在輕紡工業中,稀土氯化物還廣泛用於鞣制毛皮、皮毛染色、毛線染色及地毯染色等方面。中國稀土儲量在1996至2009年間大跌37%,只剩2700萬噸。按現有生產速度,中國的中、重類稀土儲備僅能維持15至20年,有可能需要進口。
中國並非世界上唯一擁有稀土的國家,卻在過去幾十年承擔了供應世界大多數稀土的角色,結果付出了破壞自身天然環境與消耗自身資源的代價。 中國是在敞開了門不計成本地向世界供應稀土。著名的有良心的意大利稀土問題研究專家德古拉伯爵在其文章中稱:中國稀土在世界的比例,不久前說的是85%以上,但是目前中國的實際稀土量已經不足世界的30%,我們稀土儲量的三分之二已經流失。美、俄以及一些是有稀土資源的歐洲國家都早已經封礦,均為從中國進口稀土。日本已經囤積中國稀土足夠其國內使用三十年,掌握稀土國際定價權。
全球稀土蘊藏量示意圖
http://files.instrument.com.cn/bbs/upfile/images/20101228/20101228124950267.jpg
我國稀土資源分佈圖
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312/7070411189_a5fd8be87e_z.jpg
江西贛州歷來有稀土王國的美譽,是稀土最豐富的產區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4-12 02:14 编辑
河源紫金黄蜡石搜寻行记(已更新完毕) 紫金古竹
6月21日,父亲节,天气昊热,咱们一行9位石友一大早准时7:30在惠州小金口集合,在殷实的带领下往紫金出发,开始咱们搜寻黄蜡石之行。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了古竹渡口。横跨江面的一座桥梁由于桥墩地基不扎实,需要重建维修,过河的代工就是这比较老式的渡车船。这渡车船还单向上落,所以,上渡船的车子都需要倒车上船。
渡江的车都上船了,收缆,启航咯
渡车船的另一头http://image.xizi.com/attachments/day_090622/09062214239210e5c038bd0476.jpg
江面的风景不错,只是这桥有点煞风景
http://image.xizi.com/attachments/day_090622/09062214234811124a6826ecfa.jpg
两艘船对开http://image.xizi.com/attachments/day_090622/09062214231b854dc5731be3ce.jpg
http://image.xizi.com/attachments/day_090624/0906241616863a000ef6ace605.jpg
http://image.xizi.com/attachments/day_090624/090624215613cc271c7d02c28f.jpg
过了渡口不久,来到了目的地青溪,殷实的老家,把车子停在山脚下,向山里徒步。http://image.xizi.com/attachments/day_090622/090622142963faae1e59d8f11d.jpg
穿过农家的稻田,向山里前进
稻田的那边新开了一条山路,应该是林场开的路,用来运树苗或木材
绿油油的稻田,稻谷都快熟了http://image.xizi.com/attachments/day_090622/0906221439ac67dab3124240b5.jpg
农家门前的一堆石头,黄蜡石
http://image.xizi.com/attachments/day_090622/09062214397d19368ba22faf8e.jpg
继续走,自制的太阳帽
绕过这只牛就到达溪边,拦路牛?
走到溪里,水不多http://image.xizi.com/attachments/day_090622/0906221458632bf2f1a50f0e09.jpg
发现石头的踪迹http://image.xizi.com/attachments/day_090622/09062214583380338713c443e9.jpg
随手捡了一块,留着参考http://image.xizi.com/attachments/day_090622/090622145846a42ea114db2492.jpg
http://bbs.xizi.com/thread-1267136-1-1.html
本帖最后由 凯韵鸣 于 2009-6-22 14:58 编辑
http://image.xizi.com/attachments/day_090623/090623212896212309ae33d39c.jpg
http://image.xizi.com/attachments/day_090623/0906232134813d0b424477c48d.jpghttp://image.xizi.com/attachments/day_090623/0906232135dec1cffcab4053b4.jpg
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125/7068360841_c5b0a4ab71.jpg黄蜡石雕刻http://www.shuobao.com/web/Member/UpLoad/2010/3/13/S201031355168.jpghttp://pic11.nipic.com/20101125/5002941_132358061829_2.jpghttp://pic11.nipic.com/20101125/5002941_132358045496_2.jpg
文天祥在紫金的传说
来源:《民间文学集成(紫金县文学资料本)》 讲述者:钟慕良
文天祥初来南岭驻兵时,因军中无烛,就叫军士到文笔嶂山中伐木点火照明。军士把竹砍来,有些生疑地问:“丞相,生竹能燃乎?”文天祥说:“忠则照明,逆则黑暗矣!”军士将生竹点火,果然能燃烧,而且还能烧过竹节。于是,全军都把生竹点燃,晚上再也不愁无烛火照明了。
文天祥率部向龙丝殿进发时,由于山高林密,路径很难辨认。为了方便后续部队认路,文天祥每到一个岔路口,用宝剑削下竹枝,倒插在地上作记号,并吩咐身后军士传令下去,注意岔路口的“放青留标”。结果,将士们都顺利地通过了崎岖的山路,安全到达了龙丝殿。后来,被文天祥倒插在泥中的竹枝,竟繁衍下来,成为一种奇怪的竹,高不到一米,上有 上有假根,竹枝向下伸,叶子倒过来长,头小尾大。
后从就把文天祥军士点火照明的竹叫“生点竹”,被文天祥“放青留标”时插下生的竹叫“倒插竹”。
“甘泉胜迹”在南岭中学,(即原大忠庙)校门的河边,相传是文天祥驻兵南岭时留下来的胜迹。
原来这里的河边有一条路,路下面有一口毒泉,当地人都知道这口井水有毒,饮了会死人。文天祥的部队初到时,不知井水有毒,到井中取水做饭,乡民看见后,就上前劝止。文天祥听说后,亲自来到井边,发现井水清澈,就抽出宝剑,在井上面石板上划下四个字:“甘泉胜迹”,然后取水自饮,,觉得井水很甘甜,最后叫军士继续取水用和做饭。真奇怪,文天祥划石后,井水就无毒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文天祥,在河边的大石上凿下“甘泉胜迹”四个字。至今,这块石仍在河边水中,水干时字迹还可辨认。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4-22 17:47 编辑
紫金山区就是山产丰富,无污染绿色健康食物另有风味
广东省紫金县饮料食品厂生产的竹壳茶(原名葫芦茶),海外侨胞称“仙茶”,有近 400年的悠久历史。产品用山林中采集的10多种珍稀草药,通过特殊加工配制而成,用竹壳包装成葫芦状。其性味甘和可口。具有清热解暑、消炎去滞、利尿除湿、健脾胃、降血压等功能。系列产品有竹壳茶冲剂、袋泡保健茶等。1989年荣获中国消费品博览会金奖。http://shop.bytravel.cn/images/head/142.gif
紫金的竹壳茶有近400年的悠久历史,海外侨胞称“仙茶”。采用10多种珍稀草药通过特殊加工配制而成。其性温,味甘醇香,具有清热解暑、消炎去滞、利尿除湿、健脾胃、降血压等功效,成为四季皆宜,男女老幼可饮的纯天然饮料。
蓝塘土猪又名蓝塘铁猪、芙蓉猪,两头乌铁背,历史悠久,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和皮薄肉嫩等特点,1978年被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蓝塘猪经加工后色艳味美、皮酥肉脆,是港、深等地区茶楼、酒楼席上珍品,畅销国内各大市场。至目前蓝塘母猪存栏近1万头,年产商品仔猪近16万头。
http://shop.bytravel.cn/images/head/15151.gif
http://shop.bytravel.cn/images/head/14909.gif紫金县有中国最大的牛丸。每个有网球般大小,据说这样大的牛肉丸,外脆里嫩,吃起来相当过瘾。
牛肉丸是紫金县当地名小食,来源于客家菜。早期卖牛肉丸的小贩大部分是客家人,他们挑着小担在汕头市挨街串巷叫卖。尤其晚上,在韩堤路八角亭至公园后面的韩江一带,常有穿梭小舟,船头挂着一盏小灯,专为停驳在那里的客家货船供卖夜宵,专卖牛肉丸汤。20世纪40年代的新兴街一带饮食摊档甚多,以罗锦章制作的牛肉丸具有特色而闻名。以后又有外马路大香山牛肉丸和镇邦街牛肉丸,各小食摊档均有经营。
选用新鲜的牛腿包肉作料,去筋后切成块,放在大砧板上,用特制的方形锤刀两把(重量3公斤左右),上下不停地用力把牛腿肉槌成肉浆,加入少量雪粉、精盐、上等鱼露和味精,继续再槌15分钟,随后用大钵盛装,加入方鱼末、白肉粒和味精,拌匀,用手使劲搅挞,至肉浆粘手不掉下为止,然后用手抓肉浆,握紧拳挤成丸,用羹匙掏进温水盆里,再用慢火煮丸约8分钟,捞起牛肉丸。食时用原汤和牛肉丸下锅煮至初沸(煮时水不能太沸,否则牛肉丸不爽滑),加入适量味精、芝麻油、胡椒粉和芹菜粒,配上沙茶酱或辣椒酱佐食。 牛肉丸还可烤着吃,烧烤时把牛肉丸剖成两半,抹上酱料和蜂蜜烤熟即可大嚼。
河源紫金县有大面积的香菇种植地。紫金香菇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
香菇,又称香蕈、冬菇,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类。由于它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不但位列草菇、平菇、白蘑菇之上,而且素有“植物皇后”之誉。
香菇不但具有清香味鲜的独特风味,而且含有大量的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据分析,每百克鲜香菇中,含有蛋白质12--14克,远远超过一般植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含量;含碳水化合物59.3克,钙124毫克,磷415毫克,铁25.3毫克;还含有多糖类、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干香菇的水浸物中有组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天门冬氨酸及天门冬素、乙酰胺、胆碱、腺嘌呤待成分。它们不仅是营养物质,有些还具有降低血脂等功效。近年来,美国科学家发生香菇中含有一种“β-葡萄糖苷酶”,这种物质有明显的加强机体抗癌的作用。因此,人们把香菇称为“抗癌新兵”。
http://shop.bytravel.cn/images/head/14905.gif香菇不仅是一道席上名菜,而且历来被我国人民作为延年益寿的补品。它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帮助消化、降低血压、减少胆固醇、预防肝硬变、消除胆结石、防治佝偻病等功效。它不但在国内外有“植物皇后”之誉,而且也享有“健康食品”的美名,不少国家都把它作为保健食物在药房和超级市场出售http://shop.bytravel.cn/images/head/10086.gif 紫金县黄龙实业有限公司位于紫金县敬梓镇柑坑村,该公司生产的“三谷围”客家黄老酒,经国家工商局注册,产品主要包装有陶罐装、玻璃瓶装等,销往河源、惠州、深圳及上海、天津和香港等地,年生产黄酒1100多吨,客家红焖肉的独特香味就是来自老黄酒。
http://shop.bytravel.cn/images/head/15149.gif紫金县华丰国际食品企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中外合资企业,以传统的客家手工敢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摸索和撑握了一道独特的生产工艺,产品体现了紫金特色的客家风味,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建立了庞大灵活的营销网络,产品的主要材料源于客地地区的梅、李、榄、桃等果品,经过先进的生产技术深加工,形成“紫锦”牌食品系列产品。
该产品于2003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国家质量信用评价中心授予AAA级质量信誉企业。
http://shop.bytravel.cn/images/head/15148.gif 八刀汤是紫金的招牌汤,是由猪身上八个最精华的部位包括猪心、猪腰、猪肝、猪粉肠、猪肚、猪肺、猪胰脏、瘦肉等等熬成的汤。用正鲜宰温体土猪肉,据说这种汤从头天晚上一直慢火煲到第二天,汤靓味美。 是我的最爱,说不出的鲜甜!
主要汤料,以蓝塘猪为代表的客家土猪为主,在猪的身上挑选出猪心、猪肝、猪肺、猪舌、猪腰、粉肠、隔山衣(猪隔膜)、前朝肉、各切一份(八刀),故名八刀汤。
经营时间一般,早上六点钟开卖,十点半打烊收铺。因汤的鲜味无与伦比,每天的食客络绎不绝,门庭若市,曾创下四小时卖出300碗“八刀汤”的记录。
附城八刀汤是紫金县八刀汤系列之一,是1986年附城饭店在客家猪杂汤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客人的口味,精心选料改良配方,改进烹饪方法,慢慢演变而成。
http://shop.bytravel.cn/images/head/14912.gif
白切三黄鸡
1、将葱、姜切末,越细越好,记得一定要切末,而不是剁,剁出来的葱、姜末很容易烂掉。葱、姜的比例大约在1:1,数量以各两茶匙为宜。我用的是干葱。
2、将切好的葱姜末放入一个小碗中,依照口味加入适量的盐,稍微调合一下。然后炒锅烧热油,等油温在80度左右的时候关火,把热油浇在葱、姜末上。这就是我们白切鸡的沾料了。热油记得要留一些出来,备用。
3、白切鸡的烹制是使用浸的烹调法。所谓浸法,就是将水(汤)烧开,直接投入食材后,转用小火微沸,将所需烹制的原料浸至熟的一种烹调方法。但浸法对火候的要求也比较高,火大了沸水会不断冲击鸡的表皮,影响食材的美观,火小了又不利于鸡的浸透,浸得太久便老了。所以,关小火后,水温控制在80至85度为最佳,也就是水看上去似开非开就是恰到好处的。
4、浸鸡的时间不能一概而论,一只鸡与半只鸡所浸的时间肯定不同,只要你掌握下面这一点就好:即用筷子在鸡腿肉处能刺下去,而且没有血水流出好了。真要我说浸的时间的话,刚把鸡放进去,就去给小面面喂饭了,所以大概20分钟左右吧。
5、浸好的鸡捞出,迅速放入冷水中至冷却,然后用一个挂钩挂在厨房的阴凉处晾干水分,抹上一层刚才备用的食用油,过一会就可以斩件大吃啦。鸡熟后放入冷开水中冷却与在鸡的表皮涂抹花生油是为了增加鸡肉和鸡皮的爽滑度。 http://www.lovemshi.net/UploadFiles/2010-01/admin/2010013114383391387.jpg
经过一系列繁复的工序,受到如此高礼遇的三黄鸡,皮更爽肉更香滑:与腌鸡释出的汁同蒸,能让鸡吃起来更原汁原味;用冰水洗凉鸡身,以令鸡皮爽口弹牙;用风扇吹鸡身,以令鸡皮变干身。
沙姜三黄鸡
材料:
河源走地三黄鸡、红葱头等。
做法:
①鸡整净后用盐焗鸡粉、浓缩鸡汁、花生油等腌12小时入味;
②鸡与腌鸡释出的汁同上屉蒸12分钟;
③把鸡放入冰水中(带冰块的冰水)洗凉5分钟,再用风扇吹30分钟(也可放在空调房里);
④最后摆成蝴蝶形,中间放上炸过的红葱头即可。我最爱的沙姜鸡,皮脆薄无油肉爽有鸡味! http://img.bytravel.cn/14908/95/95775368.gif
紫金永安牌椒酱(原名沈鸿昌辣椒酱),创办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是广东省紫金县传统名牌产品。产品用优质辣椒、大蒜等20多种原材料精制而成。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有调和气血,助长消化,增强食欲,灭菌防病等功能。曾参加国家轻工业部在北京举办的轻工产品展销会,深受欢迎。 http://shop.bytravel.cn/images/head/3972.gif
紫金龙须神茶:采用龙须草、土茯苓、金钱草等天然值物材料加工精制而成,是天然保健饮品。
http://shop.bytravel.cn/images/head/15150.gif
仙人粄起源紫金县乌石镇书田伯公凹凉粉具有100多年历史,敏记凉粉在伯公凹凉粉的基础上,秉承多代传承,通过精心加工,遂步形成“伯公凹敏记凉粉”风味小食。
主要材料:野生凉粉草,山泉水,淀粉等。是天然绿色食品,凉粉因“味甘纯正、嫩滑爽口”,在盛夏时节,过往车辆排队购买,就连寻根问祖的海外人事、台湾同胞、港、澳华侨都慕名前来品偿。
2004年参加河源首届客家旅游文化节;2008年参加中国首届客家旅游文化节;河源第五届客家文化旅游节美食嘉年华活动,深受国内外游客及广大市民的好评;2010年选送参加23届世客会河源“十大客家靓汤、二十大客家名菜、三十大客家风味小食”评选活动中,伯公凹凉粉被评为三十大风味小食之一。
http://shop.bytravel.cn/images/head/15153.gif
红焖土猪肉
采用蓝塘土猪的五花肉、黄糖、姜等材料用慢火炆作,具有肉脆、爽、滑、甜。
http://shop.bytravel.cn/images/head/15154.gif
紫金县粮食储备有限责任公司与深圳市粮食局合作兴办的金圳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金圳”牌袋装丝苗米、精米销往全县及深圳、惠州等地,2002年10月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评为“放心粮油”称号,年加工生产800多吨,销售大米80多吨。 http://shop.bytravel.cn/images/head/15152.gif
地瓜包
醇香、柔软、嫩滑的地瓜包,是客家地区道地的充饥美食,凸现客家人的热情好客,充满浓郁的乡土韵味。
地瓜包如同北方的饺子,不同的是用地瓜粉作皮,用手工制作,土里土气,或包成棱形、三角形,或船形,大多是包成三角包。早先是山里挖掘的蕨类粉制作,而蕨类植物只有火烧山之后才能生长,虽然质量高,却数量少,远远无法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于是,以地瓜粉取而代之,故称地瓜皮。
地瓜包很讲究的是馅料。大多馅料是香菇、瘦肉、冬笋、大葱之类捣碎,加上调味品,放置锅里炒熟。芋头煮熟之后,去皮,拌进地瓜粉反复揉搓,直至如面粉一样可以捏成薄薄的皮,而后包上馅料,或蒸或煮,皆美味鲜嫩。那是山中的珍馐,能端上餐桌招待客人的一道很体面的美食!
春节,客家各户都忙于包地瓜包,亦如北方人的包饺子。在北方,没有饺子就不算过年。客家地区也是如此,没有地瓜包就没有过年的韵味,因此,再穷的人家,既使没钱买肉,也要包几盘素菜的地瓜包。新年来客,地瓜包是必不可少的美食。餐桌有地瓜包,客人就感到舒心美气,多了一分祥和喜庆,那怕客人打着饱嗝,也不能少这道美食!
改革开放后,人们欣赏山野之物,地瓜包堂而皇之的搬上餐桌,成了一道美食,不知迷醉几多食客,那美味久久留在他们心头!
http://oa.tammyt.hk/images/upload/%e5%bb%a3%e6%9d%b1-%e6%b2%b3%e6%ba%90/%e5%ae%a2%e5%ae%b6%e5%9c%b0%e7%93%9c%e5%8c%85.jpg我故乡纯朴的客家乡亲永远张开双臂,欢迎四方来客!你会发觉那宁静清新的山区是个世外桃源,忘忧谷。你是否准备一趟紫金之旅呢,远离车马烦嚣,优攸自在呼吸新鲜空气,更是养病休养的天堂
九树山楂主要分布于在上村木勺沥一带,年产量100余吨。果实营养丰富,含钙高,有丰富的维生素、尼克酸、柠檬酸等,干片具有消滞、健胃、活血、化痰、解毒、增强心肌、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等功能。一般制作腌制鲜果,瓶装作为礼品馈赠较多。
http://shop.bytravel.cn/images/head/14907.gif
紫金春甜桔是通过省级鉴定的优质稀有水果,为紫金县独有,因迟熟应节(春节)、皮薄核少、肉脆化渣、清甜味纯而闻名。产品自投放市场以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表睐和喜爱,几年来,春甜桔上市批发价,每千克6-8元,高达10元,仍十分抢手,供不应求,是春节前后馈赠亲朋好友的最佳果品。规划发展种植面积为2000公顷,现有种植面积666.7公顷,挂果面积333.3公顷,产量达4500顿,包装规格有5千克,10千克等。
http://shop.bytravel.cn/images/head/14906.gif野生五指毛桃根http://www.ladyhua.com/uploads/111011/53_170229_1.jpg
http://a0.att.hudong.com/07/50/01300000164760121152509743655_s.jpg
http://www.mz71.com/uploadfile/yp/thumb/200908/20090810111440376.jpg
大东特产店位于县城新紫路2号http://www.zijin.gov.cn/gov/upimages/2010/08/16/3701698392287763-3701698392330776.jpg
紫金山区野生的鸡骨草茶、溪黄茶、竹壳茶、龙须茶、五指毛桃茶、紫金辣椒酱等,红瓜子等早已闻名省内外,。
紫金县九和镇御临门温泉网址
http://www.iphotspring.com/cn/introduce.aspx
御临门温泉被誉为山寨版的巴里岛来自巴厘岛原藉的美疗师,精湛独到的按摩技术,
http://traveller2010.mysinablog.com/resserver.php?blogId=121162&resource=3205206-DSC_0883.JPG&mode=mediumhttp://traveller2010.mysinablog.com/resserver.php?blogId=121162&resource=3205205-DSC_0882.JPG&mode=mediumhttp://traveller2010.mysinablog.com/resserver.php?blogId=121162&resource=3205440-DSC_0872.JPG&mode=mediumhttp://www.076266.com/Files/Images/2009050309501326839.jpghttp://www.076266.com/Files/Images/2009050211234917400.jpghttp://www.076266.com/Files/Images/2009050211250992344.jpghttp://www.076266.com/Files/Images/2009050310323065776.jpg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5-14 02:03 编辑
萬綠湖風景區是華南地區最大的人工湖,因處處是綠,四季皆綠而得名。目前已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她位於京九鐵路線上,距河源市區6公里。湖區總面積1600平方公里,其中森林覆蓋面積1100平方公里,水域面積370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68倍),總蓄水量139.8億立方米。與浙江新安江千島湖是一對“姐妹湖”。
東源縣萬綠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經營的萬綠湖風景區是華南地區最大的人工湖,因處處是綠,四季皆綠而得名。目前已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她位於京九鐵路線上,距河源市區6公里。湖區總面積1600平方公里,其中森林覆蓋面積1100平方公里,水域面積370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68倍),總蓄水量139.8億立方米。與浙江新安江千島湖是一對“姐妹湖”。 萬綠湖風景區地處北回歸線上,由於地球北回歸線帶基本上是沙漠或乾旱的荒原,但惟有河源的萬綠湖、肇慶的鼎湖山、雲南的西雙版納卻森林茂密,綠樹成蔭。故被人們並稱為北回歸線上“沙漠腰帶的東三奇”。萬綠湖風景區最大的特色:一是碧水;二是青山。萬綠湖之水質達國家一級標準,其水質之純淨、水色之秀麗、水溫之適宜、水態之裊娜、水域之遼闊,這五者俱佳在全國少有,是香港、深圳人的直接飲用水。青山,是萬綠湖的第二大特色。萬綠湖週圍的群山以及360多個島嶼均為茂密的森林所覆蓋,綠化率達98.8%。萬綠湖的氣溫、濕度、接近生物氣象學家測定的“最佳環境”指標,有北回歸線上廣東最大也是世界少有的常綠闊葉林,生長著758種植物,活躍著140多種飛禽走獸,有“植物王國”、“動物樂園”之稱,設有國家森林公園和省級動植物保護區。良好的綠色生態,釀造了負離子含量成倍高於城市的清新空氣。因此,人們把這裡比作是天然的“大氧吧”。同時,由於萬綠湖處於珠江三角洲的邊緣,又是珠三角的“後花園”。
萬綠湖風景區現在已經開發有八個景點,分別是鏡花緣、鏡花嶺、桂山、龍鳳島、水月灣、送水觀音、野趣溝、萬綠谷,並開通了2條遊覽線路,遊客可選擇線路遊覽。
萬綠湖的開發建設,始終貫徹“環保至上”的原則,堅持“生態環保”的旅遊方式,她所展示的是一位恬秀的客家少女的風采,讓人們在享受山水閒情的過程中,充分體驗綠色文化、領略客家風情。萬綠湖給人們發出的是一份綠色的請柬,萬綠湖給人們更是一份綠色的餽贈。
http://www.51766.com/img/wlh/1148356093043.jpg
萬綠湖簡介:萬綠湖湖區面積1600平方公里,水域面積370平方公里。如巨幅的綠色綢緞鋪就於藍天白雲之下,丰姿綽約,風靜則平展如川,纖塵不染,風動則波光浩淼,搖波蕩綠,湖中島嶼星羅棋佈,數量達360個之多。湖面無時不綠,無山不綠,無水不綠,甚至連空氣也也帶著綠意的,故名萬綠湖。但凡到過萬綠湖的人無不驚詫於萬綠湖的綠,朱自清筆下的“女兒綠”相信曾讓許多人為之神往,但那畢竟是一潭之綠,即使綠的驚世駭俗,也難免失之侷促。而萬綠湖的“綠”則是一種雄襟廣袤,氣吞日月的“英雄綠”,既豪氣沖天的又俠骨柔腸。有詩贊:萬山成一綠,萬綠成一湖。日月湖中聚,天地共翕呼。置身萬綠湖,仿佛置身在“綠色海洋”之中。而萬綠湖的“綠”也因其顏色之豐富,變化之微妙,分佈之複雜,決非一個簡單的“綠”字所能涵蓋。比如:湖水之綠,由於光線照射之角度,距離之遠近,湖水之深淺,呈現在眼中的有墨綠、青綠、蘋果綠、粉綠、淡綠、灰綠、甚至叫不出名的無名綠。湖中島之綠,因植被因種類季節陰晴晨昏而呈嫩綠、深綠、明綠、暗綠、抑或還有濕綠、干綠、幽綠與藍綠……只有到了萬綠湖,才能深刻領略這“綠”在大自然中的還有如此深刻的顏色內涵,而這深沉的顏色內涵卻是技藝再高的丹青妙手也難以繪之色描之魂,徒有“臨湖羨綠”之份。龍鳳島:
國家森林公園範圍內的一個植物園,因此島生得奇巧,看上去東部像一條龍,西部似一隻鳳,猶如龍飛鳳舞、游龍戲鳳之形態而又得名“龍鳳嶺”。龍鳳嶺植物園四週碧波粼粼,島上林木青青,奇樹頗多。共有植物119科346屬510種。鬆、杉、紅錐、楓、鐵東青等樹木生長茂盛,杜鵑、野牡、金銀花等花類共計90多種,據專家介紹,如此密集的植物混生分佈現象,至少在國內尚不多見。公元1997年3月3日,毛澤東的女兒李訥遊覽萬綠湖,在龍鳳嶺大門左側親手栽植一株枝葉繁茂的細葉榕。同年7月21日,100多名粵港小學生在這裡營造了l997棵“97香港回歸環保林”,種植了21個城市的市花。水月灣:水月灣取古典小說《鏡花緣》中“水月村”之意而名,這是目前萬綠湖上唯一一個可供人們水上娛樂的景點,該景點選址在湖東北面棲梅村的迭石山邊的湖灣,此處原有個美麗的民間傳說:孔雀擇婿,也許純粹是巧合,景點動工時,挖出一個酷似孔雀的樹根。景點刻意強調突出現在都市人所渴望的情調,並能讓不同心境的人在不同的娛樂環境中分別感受激情、閒情和柔情。該景點設有眾多水上活動項目:沙灘泳場、水上快艇、水上單車、摩托艇、釣魚台、漁家竹排等,沙灘泳場可同時容納上百人游泳,適宜的水溫,既洗滌了奔波的疲勞,又消除了盛夏的炎熱。鏡花嶺:萬綠湖是百花仙子的故鄉。清末小說《鏡花緣》第六回提到,“那百花仙子降生嶺南唐秀才之家,哪河源縣地方”。“鏡花嶺”就是根據這一傳說而開闢的首期以 自然風光為主的觀賞區,萬綠湖人工創造的湖光山色之景致與古典小說《鏡花緣》虛無的“鏡花水月”之意境可說是不謀而合,天意使然。鏡花嶺以自然景觀為主,是觀湖、賞湖的最佳地點,登上鏡花嶺,你就像置身於鏡花水月之仙境。客家風情館:客家風情館-由我國著名漫畫家華君武題寫館名的“萬綠湖客家風情館”以客家特有的騎樓建築風格進行設計施工,展廳共分2層,建築總面積約2000平方米,內設一個“八喜”展示大廳和“名人傳略”、“客家詩藝”、“名勝史跡”、“客家建築”、“民間工藝”、“生產習俗”、“客家洞房”、“客家廚房”、“客家美食”、“河源風光”、“民間珍藏”11個展廳。萬綠湖客家風情館以客家喜慶文化為靈魂,館內通過不同時期的歷史圖文和珍貴實物,展出以客家“八喜”為主的珍貴民間藏品,翔實地介紹了客家人五次大遷徙的歷史淵源和當地客家人的生產生活、禮儀習俗、文化藝術以及當地特有的風土民情,該館廣東省目前首個比較系統和比較完整展出客家文化的博物館。
http://www.lotour.com/imagessnapshot/20070718/s042918530.JPG
萬綠湖的大魚品種很豐富,除了黑鯇,還有鱤魚與雄魚,在萬綠湖捕獲大魚、大鱉已經不是新聞。去年2月26日,漁民江某、李某等人在萬綠湖立溪庫灣捕獲到一條特大鱤魚,體長180厘米,體寬55厘米,重60公斤,是萬綠湖旅遊風景區成立12年來捕獲到個體最大的一條鱤魚,被當地漁民稱為“萬綠湖魚王”。 去年12月1日中午,東源縣新港鎮漁民傅建藝在萬綠湖庫區南湖江水域捕獲一隻大甲魚(又稱鱉魚、腳魚):體重9.1公斤,體長51厘米,寬37厘米,將其放進一個直徑50厘米的大水盆,足足可以“撐”滿整個水盆。據悉,這隻甲魚是萬綠湖旅遊風景區成立以來,當地漁民捕捉到的個體最大、最重的一隻甲魚。據當地一位資深漁業專家推測,按甲魚形成的“背殼”層次來看,這隻甲魚至少在水下生活了100年。近年河源萬綠湖頻頻捕得體形巨大的淡水魚,而在最近的半月內,漁民在萬綠湖捕獲了新的野生魚王和野生鱉王。如何開發利用這筆珍貴的野生水產資源?大魚引起當地旅遊部門的思考,萬綠湖的魚不僅僅成為美食,還要做大魚生意,當地計劃建水族館展示 萬綠湖的水下生態,大魚、大鱉將讓遊客大開眼界。
它作為華南地區最大的人工湖---新豐江水庫,是一九五八年籌建新豐江電廠時,在新豐江流徑的最窄山口--亞婆山峽谷修築攔河大壩蓄水形成的 。 萬綠之水 萬綠湖最美妙、最具挽魅力之處,是其水域寬廣,水面最寬處達12公里。湖水來自青翠的群山,清澈、純淨、無污染,經化驗達到國家一級地表水標準,可直接飲用。湖面景色隨著清晨、中午、傍晚、日落而各有特色。水好是萬綠湖的魅力所在,她有高原湖泊的秀麗,但沒有高原的交通艱難和氣候寒冷,集“四美”於一湖。
水域壯美:湖水總面積達370平方公里,其最大長度佔整條河流的84%,達140公里,最寬處12公里,最深處達80余米,平均深度30米。親臨其境,有如置身“山中海洋”。
http://www.tvtour.com.cn/dv/video_15702.htmlhttp://www.tvtour.com.cn/dv/video_15702.html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4-16 13:28 编辑
中國稀土曾賤賣全球 而今嚴控出口刺痛西方神經
來源: 文匯論壇 發佈者:yijing531
瀏覽905次 時間:2009年9月26日 12:06
稀土在軍事領域,其最顯著的作用就是能大幅提高製造坦克、飛機、導彈和衛星的鋼材及合金的戰鬥性能。
我國稀土資源分佈圖http://60.30.242.232/jingjidili/main/6/yousejinshu.jpg
9月21日出版的最新一期美國《防務新聞》週刊載文稱:美國尖端武器研發所需的稀土大多來自中國,由於中方不斷加強對稀土Rare earths出口的控制,美國國防部或被迫開始探討應對措施。一些西方媒體也聲稱,中國如果嚴控稀土出口,西方國家的高技術產業可能面臨「無米下鍋」的尷尬局面。事實真的如此嗎?
中國稀土曾「賤賣」全球
稀土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它具有優異的光、電、磁、超導、催化等物理特性,能與其他材料組成性能各異、品種繁多的新型材料,因此有「工業味精」、「新材料之母」的美譽。在軍事領域,其最顯著的作用就是能大幅提高製造坦克、飛機、導彈和衛星的鋼材及合金的戰鬥性能。
就總儲量而言,稀土要比黃金豐富,但它的分佈極不均勻,主要集中在中國、美國、印度、俄羅斯等少數國家。作為全球頭號稀土大國,我國已探明的工業稀土蘊藏量佔世界的80%,且具有種類全、品位高、礦點分佈合理等特點。
然而,寶貴的稀土資源在中國卻被以令人吃驚的價格賤賣。據統計,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中國稀土的出口量增長了約10倍,平均價格卻被壓低到當初價格的六成左右。在世界電子、激光、超導等高科技產業規模呈幾何級數增長的情況下,中國的稀土價格並未水漲船高,美國從中國購入的稀土價格竟低於其在國內開採的成本。
戰略資源不容再流失
「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這是鄧小平的一句名言。然而,當發達國家將稀土視為戰略資源而加以保護和大量儲存的同時,中國卻對其進行「大甩賣」,導致歐美每年以極其低廉的價格進行囤積,一旦資源短缺,它們就拋出庫存以壓低價格。
今天,中國佔有世界90%以上的稀土市場份額,但卻缺乏市場定價權,這引起了有識之士的強烈關注。北京大學博士青岩的文章《中國應立即禁止稀土出口》,一度在互聯網上被廣泛轉載。國內某網站的調查則顯示,97.6%的網民認為國家應加強稀土出口管制,還有超過60%的人贊成將戰略性工業原料作為與歐美談判的籌碼。
事實上,我國國土資源部從2007年起就已開始調控稀土產量。本月早些時候,工業和信息化部也透露,將儘快完善相關政策法規,積極推進《稀土工業發展專項規劃》和《稀土工業產業發展政策》出台,配合商務部完善出口管理機制,進一步細化稀土產品出口稅號,嚴格稀土出口企業資質認定,完善稀土出口配額分配辦法,防止資源流失。
根據新的規劃,未來6年,中國稀土出口配額的總量,將控制在3.5萬噸/年以內,並嚴禁出口鏑、鋱、銩、櫓、釔等稀土金屬。同時,國家還計劃對稀土產業進行大規模兼併重組,在規範行業運作的同時,逐步建成20家左右的骨幹企業集團。
歐美憂科技優勢受創
綜合外媒報導,針對中國稀土出口政策日益收緊,一些發達國家正積極向中國以外的地區尋找稀土來源,部分礦業公司也計劃擴大旗下稀土礦的生產。
美國的稀土儲量佔世界的1/9,但在上世紀80年代,該國的稀土礦因能從中國採購到更加廉價的產品而基本關閉。有消息稱,美國鉬礦業公司正準備重啓荒廢近20年的加州芒廷帕斯稀土礦。此外,加拿大阿弗龍稀有金屬公司正試圖在加西北部開發新礦,日本雖然有可支持20年的稀土儲備,但其企業同樣在哈薩克斯坦參與了從鈾礦中提取稀土的活動,還計劃在印尼嘗試從錫礦中提煉稀土,並研究在蒙古、越南開礦的可能。
美國稀土資源研究權威杰克·利夫頓「憂心忡忡」地指出,導彈、飛機等軍用裝備都需要稀土元素,來製造耐熱電機與合金材料,精確制導武器也依賴稀土元素。如果中國限制稀土出口,西方國家必須開發替代資源,擺脫對中國的依賴,否則就會導致更多依賴稀土的高技術企業遷往中國,讓中國加速挑戰西方的科技優勢。
分析認為,西方國家儲備有大量從中國進口的廉價稀土,足以滿足近年的需求。但中國這樣做為時未晚,仍是保護本國資源優勢,確保本國工業需求的長遠之舉。
江西贛州歷來有稀土王國的美譽,是稀土最豐富的產區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4-22 17:47 编辑
http://guangdong.bytravel.cn/images/head/5924.gif学宫又称孔庙。位于县城东门内,紫金山南麓。它与永安县城同时建筑,是由三座不相连的殿宇构成,红墙绿瓦宫殿式的明代古建筑。前面一座是学宫的主殿,称“大成殿”,是供奉孔子的大殿。门首挂着一面“万世师表”的大匾。殿中央设一神龛,供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位”的神牌。殿内两旁设4个小神龛,分别放着颜子、曾子、子思子、孟子的神牌。殿门口是大天井,天井两边筑长廊,称“东西庑”,内置72贤牌位。穿心亭与大成殿相对,是进出通道。亭的两侧为“乡贤祠”、“名宦祠”。穿心亭下面是一个广场,四周围以石栏杆。场内树一石牌坊,上书“棂星门”。门内有一半月池。大成殿后面的一座殿宇称“崇圣祠”,再后面一座称文昌楼。这3座殿宇自民国18年(1929年)开始,被改建为紫金中学校舍。
本篇文章来源于博雅旅游网(cn.bytravel.cn)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http://guangdong.bytravel.cn/Scenery/xuegong616/
白溪自然保护区位于河源市紫金县内,属东莲花山支脉,属中山低山丘陵地貌,平均海拔500米,最高峰燕子岩海拔1167.5米。保护区处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类型主要有丘陵低山季风常绿阔叶林、中山山地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等。保护区内有珍稀濒危植物10种,主要有格木、伯乐树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0种,主要有豹、三线闭壳龟、蟒蛇、豺、白鹇等。
http://guangdong.bytravel.cn/images/head/5929.gif
本篇文章来源于博雅旅游网(cn.bytravel.cn)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http://guangdong.bytravel.cn/Scenery/baixi616/
白溪水库位于紫城镇北面17公里的白溪村。水库于1976年10月动工兴建,1980年12月竣工。水库坝高55米,坝顶长132米,总集雨面积36.7平方公里,库容量2246万立方米,已建有梯级电站5级6处。白溪水库有环库公路沟通库区内的商店企业,坝顶建有琉璃瓦八角亭1座。水库四面青山环抱,水面波平如镜,可乘小船漫游。
http://guangdong.bytravel.cn/images/head/5922.gif
本篇文章来源于博雅旅游网(cn.bytravel.cn)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http://guangdong.bytravel.cn/Scenery/baixishuiku616/
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永丰抗元兵败后,率部由福建汀州转至循州(今梅县、兴宁、五华一带),后驻扎在南岭八个月,留下很多故事。永安县志首志撰编叶春及,在编撰永安县志时遍访各地,搜罗事迹,将文天祥故事、遗迹载入永安县志:“永安有南岭,南岭有文信国(文天祥封信国公)、邹处置(邹凤,被任命为江东西处置副使)之迹,邑若增而重矣。余故特书,以重兹邑”。
http://guangdong.bytravel.cn/images/head/5923.gif
本篇文章来源于博雅旅游网(cn.bytravel.cn)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http://guangdong.bytravel.cn/Scenery/wentianxiangtunbingyizhi616/
万寿庵、“孔子岩”位于青溪乡东面、九和镇北面的天字嶂。万寿庵建于半山腰,创建于明万历年间,初名“显佑庵”,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改为“万寿庵”。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重修。现存有重修碑刻,上镌:“涌地千寻,峻拔万山之首;近天五尺,巍标一岫之尊。”庵侧有一景观“仙人石”。石下有迂回曲折的天然岩洞,明朝解元钟丁先曾在此讲学传道,取名“孔子岩”。洞壁镌有钟丁先所作楹联:“泉声鸟声钟鼓声,声声是幻;山色云色草木色,色色皆空。”清末拔贡蓝湘眉,曾在此召集文人墨客结拜“九老会”,吟咏唱和,还出版了诗集。
地址:河源市紫金县青溪乡东面、九和镇北面
孔子岩在寿庵屋背东侧200米的山窝处,当地人又称“新庵”。大石巧叠,石下有一天然曲折的岩洞有方条石,洞口有方条石,洞内怪石嶙峋。向上攀登,顶层有一个厅堂大小的空洞,其中有形如书案的石块。这洞称作“孔子岩”,当年的钟丁先常在这里招徒讲学。是今人可以去观赏的一个景点。
仙人石在万寿庵东面,从万寿庵沿一条石块路一直向东走去,树林茂密,古木参天,就是前面所述的“石仙”。
猫公石在万寿庵屋背山上,下面远望很像一只猫,又像一只乌龟向上爬。
仙人脚迹在天字嶂顶,从猫公石出发须经过1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在一块面积约100平方米的略倾斜的花岗石平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与常人脚大小的脚迹,呈一条直线排列,约20多个“仙人脚迹”。每个脚迹深1-2厘米,一个跟着一个。这些脚迹,自然生成?还是人工雕作?实在是一个谜。
原始森林 天字嶂山高地阔,人迹罕至,满山生长着遮天日的树木,至今仍保留原始森林风貌。因此,山中小道阴沉,游人可见野猪、山牛的足迹,多数山道上不见天,下不见地,漆黑一片,游人容易迷路。紫中师生曾迷路,竟走向富竹水库那边。1997年11月30日历,河源报记者和一班影友8人,找到2个向导,前往天字嶂,一睹尊容。黄昏时刻找不到归路。山下领导和村民前去救援相会了,但仍迷途在“仙人脚迹”的山麓,整个晚上在山上兜了一个大圈,受尽了饥饿和巅簸。这帮记者称“仙人脚迹”是奇观,天字嶂美丽难忘。本文按路线依次向读者介绍了万寿庵——孔子岩——仙人石——猫公石——仙人脚迹等主要景点,游天字峰时须注意两点:1、须提早出发,因为路线较长,所费的时间较多,而且每个景点逗留时间不宜过长。2、须带上干粮、用水、手电、镰刀等,而且要向导带路。
紫金县孙中山纪念馆,孙中山先生入粤始祖居地——河源市紫金县中坝镇落成竣工。
http://www.vohakka.com/uploadfile/2011/0930/20110930093051831.jpg
孙中山曾亲口说过,自己的原籍在紫金县,是东江客家人。据史料记载和历史考证,孙中山的先祖孙友松公于明永乐年间由闽迁粤,定居于紫金中坝公馆背村
(即现在的孙屋排村),历经11代。
河源紫金是孙中山入粤始祖地,是孙中山的根。上世纪30 年代,在河源城区就建有中山纪念堂、中山公园;经孙中山的儿子孙科倡议,在紫金中坝创建了中山中学,并亲笔题写了校名和“和平、奋斗”的校训;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博士多次到紫金寻根问祖。
陈建华说,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驱,在领导和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的艰苦历程中所展现的中山精神与客家人文精神一脉相承;孙中山的爱国情怀、献身精神、博大胸怀和客家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山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前进,不断进取。
客家学研究的先驱罗香林。他在 1933 年所着的《国父家世源流考》中指出,紫金是孙中山先祖孙友松入粤之地,国父也曾言自己的家在东江“kungkun”,因为紫金中坝孙氏光绪二年重修族谱旧抄本与孙中山所述在时间上吻合,据此可以推断“kungkun”即中坝公馆背村。此外,孙中山入粤第十二先祖为孙连昌,而紫金孙氏族谱记载的十二世祖也有个孙琏昌,应为同一人。这个说法,被孙氏后人所认同。孙中山的儿子孙科在《先世述略》中也有这样的表述:“明永乐中,有友松公者,再迁广东东江上游紫金县的中坝公馆背。”孙中山的儿媳陈淑英1983 年5 月考察祖籍时,在紫金中坝孙屋排写下了“国父是客家人,老家在紫金” 的题词。此外,据孙中山孙女孙穗芳回忆,孙中山也曾亲口对她说过老家在紫金。 http://www.heyuan.cn/system/News/UploadFiles_7510//201105/2011052708520364.jpg2011年3月4日,第31尊孙中山铜像在紫金县中坝镇揭幕。孙中山孙女孙穗芳(右三)一行到紫金中坝中山中学,为孙中山铜像揭幕。
http://www.heyuan.cn/system/News/UploadFiles_7510//201105/2011052708521422.jpg孙中山孙女孙穗芳博士2003年9月8日到紫金县中坝镇寻根问祖,确认中坝镇就是孙中山先生的祖籍。http://www.heyuan.cn/system/News/UploadFiles_7510//201105/2011052708523565.jpg2003年9月8日,孙穗芳母子拜谒孙氏入粤始祖妣骆孺人墓。http://www.heyuan.cn/system/News/UploadFiles_7510//201105/2011052708524809.jpg孙氏入粤先祖妣骆孺人墓经过7个月的奋斗,一座占地面积31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908平方米的孙中山纪念馆在中坝镇圩镇上拔地而起,并将于5月29日举行隆重的竣工剪彩仪式。今天离该纪念馆竣工剪彩还有两天时间,但翘望已久的紫金县80多万人民却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与激动,盼望着这激动人心的日子马上到来。走进紫金,可以看到该县上下充满着喜气洋洋的气氛。将于28日晚在紫金县文化活动中心举行的音乐晚会,更是把全县人民喜迎孙中山纪念馆竣工剪彩的热情推向高潮。
广东中山翠亨乡因是孙中山故居而闻名世界,而我市的紫金县却因该县的中坝镇是孙中山先生入粤始祖居地而著名。2010年11月29日,孙中山孙女、孙中山和平教育基金会主席孙穗芳博士出席在河源召开的第23届世客会时,对关于孙中山先生祖居地的争议,她一脸坚毅地说:“孙家先祖入粤的第一站,就是紫金中坝,这是有铁证的。历史不能更改。”
至今,作为孙姓家族源流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驿站——中坝镇依然保存着孙中山祖籍纪念馆。圩镇上,以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场所较多,当地居民也有着很深的“中山情结”。
孙中山与中坝之渊源
据孙中山孙女孙穗芳博士专著《孙中山家族世系表》记载,孙中山的先祖友松(考)、骆氏(妣),明永乐年自河田迁至紫金中坝,为入粤始祖(入粤一世),生四子:敬忠、惠忠、勤忠、荣忠。传至孙中山先生为十八世。到了连昌(考)、陈氏(妣)(入粤第十二世)时,清康熙年间由紫金中坝迁居广州增城,复徙中山(香山)县涌口门村。
孙中山入粤始祖居地位于中坝镇发昌村孙屋排,距中坝圩镇1公里。祖屋建于清代,民国重修,1942年辟为紫金中坝孙中山祖籍纪念馆。孙屋排是经孙中山后代确认、专家和学者考证后,认为这里是孙中山入粤始祖居地。由此,这里成为孙中山始祖入粤的第一站。
孙中山祖籍纪念馆比较简单,馆面宽三间,进深三间,砖木结构,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馆内陈列着孙氏的家世源流、列祖考妣墓碑拓片、孙科先生(孙中山长子)赠送的孙中山照片和寄来的一些函件等。在纪念馆,还有不少纪念孙中山的题词,孙中山革命时期的老照片也被挂在四壁。为了保存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1987年,该馆被列为紫金县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列为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另据《紫金县志》记载,紫金“中坝”曾叫“中山”,孙中山祖籍在河源市紫金县中坝镇孙屋排村。1947年紫金县行政设置中有中山乡,乡公所所在地在中山圩(即现在的中坝圩);1949年5月,紫金县解放,全县划为4区28乡,其中附城区辖中山乡;1950年5月,紫金县改设5区27乡,第一区辖中山乡;1957年12月,紫金县撤销区的设置,改为29个乡(镇),其中有中坝乡。1958年中坝乡改名为中坝公社,至此再没出现中山乡的名称。也就是说,解放后中山乡的名称还在紫金保持了10年之久。
孙中山的根在中坝
风光秀美的中坝镇是有理由留住辗转来到这里的孙友松兄弟的,但在当地却流传着另一个富有神秘色彩的故事。据传,孙友松的原配夫人骆八十娘随着丈夫一起南迁时,她用竹箩挑着谷种、瓜种和神牌、香炉等,日行夜宿,翻山涉水入粤。有一天,走到紫金时,她的箩绳忽然断了,箩筐掉在地上。夫妻俩便询问当地长者,才得知这里是长乐县(今紫金县)。夫妻俩惊喜之余,认为这是一个好预兆,长乐即长居久乐之意,于是便决定在这里定居。
虽然这仅是传说,但在发昌村确实还保存着骆八十娘墓。骆八十娘墓保存完好,墓在发昌村,占地30平方米,坐北朝南,用花岗石砌筑。记者看到,墓碑的阴面刻着“孙氏祖妣八十娘骆儒人墓”的字样。“文革”时期遭严重破坏,墓碑等曾被拆,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找回原墓碑,并按原址原状重新修复。可见,后人对该墓址的爱护和重视,以及对孙氏的敬仰。1987年,骆八十娘墓被列为紫金县文物保护单位。
中坝人的“中山情结”
紫金县中坝镇的居民有着很深的“中山情结”。镇上的学校、书店和餐馆等很多地方都是以“中山”命名,以表达对孙中山先生的纪念与敬仰之情。
至于孙中山的入粤始祖孙友松为何会迁到中坝,有的说法是孙友松因为家贫才携妻南迁,秀美富饶的中坝留住了他们。现在,中坝人因为这里是孙中山入粤始祖居地而感到自豪。在镇上,一些地方也用“中山”为名。位于中坝镇的中山中学,是孙中山长子孙科意欲发展教育,经乡人温济琴转告乡中父老,由乡绅张渠等人倡导筹建的学校。学校建成后孙科亲笔书写了中山中学校名和“和平、奋斗”校联。这是全国最早、也是唯一以“中山”命名的一所中学,其他地方的只叫中山纪念中学。后来,中坝镇还建了一所中山纪念小学,由民革原主席屈武题写校名。
中坝镇原来仅有的一所中学中山中学远远满足不了该镇教育发展的需要,1990年春,中坝第二中学正式动工兴建。为缅怀宋庆龄女士,1993年5月,中坝第二中学改名为庆龄中学,全国政协原主席邓颖超为庆龄中学题写了校名。
孙中山后裔寻根问祖确认紫金中坝
为孙中山入粤始祖居地1942年,中山大学教授罗香林在重庆出版了《国父家世源流考》,提出孙氏十二世祖于清初始从紫金经增城移居香山的论点。当时国民党党史会的一些资深编纂如邓慕韩、孙镜、莫纪彭、许师慎等曾撰文反对,但罗着得到蒋介石、于右任、张继题署,孙科、邹鲁、吴铁城、陈立夫作序,后来又获国民党政府学术奖,故此后出版的有关著作追述孙氏先世时几乎都采罗说。
1983年5月,孙科夫人陈淑英在紫金中坝孙屋排题写了“国父是客家人,老家在紫金”的题词。
1986年,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委员会主席屈武在紫金亲笔题写“紫金中坝孙中山先生祖籍纪念馆”馆名。
1987年12月16日,时年99岁的国民党元老陈立夫为紫金“孙中山祖籍祠堂”、“孙中山祖籍纪念馆”题词。
1999年4月,孙中山嫡孙孙治强先生题写的“孙文先生祖籍纪念馆”和“祖父孙文祖籍在紫金”,以及挂图等一批文物,在紫金中坝孙中山纪念馆展出。
孙中山先生的祖籍是紫金中坝,早已为他的后裔及史学界承认。
2003年9月8日,定居美国的孙中山先生的孙女、孙中山和平教育基金会主席孙穗芳女士率儿子王祖耀等一行来到紫金县中坝镇孙屋排,先后拜祭了孙氏先祖的墓地和祠堂,并亲笔题词“寻根问祖”和“国父孙中山先生祖籍在广东省紫金县中坝镇,希望恢复中山镇原名”等。
这是百年来,孙中山后裔第一次到紫金寻根祭祖。
保护开发孙中山祖籍地近年来,紫金县对孙中山祖籍地的文物保护、史实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立孙中山祖籍研究协会,召开纪念孙中山诞生120周年大会,编辑整理孙中山祖籍研究史料,将孙友松墓、骆八十娘墓、孙中山祖籍纪念馆列为紫金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中坝孙中山祖籍纪念馆由于是砖木结构建筑,且年久失修,在风雨侵袭中部分已经倒塌,仅存的数间瓦房也成为危房,重修迫在眉睫。
不仅当地政府重视孙中山祖籍纪念馆的保护和建设,孙中山后裔也对中坝十分关心。2003年9月8日,孙中山孙女、孙中山和平教育基金会主席孙穗芳博士回到中坝镇孙屋排村祭祖。孙穗芳当时提出恢复中坝镇“中山”的原名并希望重修孙中山祖籍纪念馆,以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升紫金乃至河源市的文化品位和知名度。2006年6月,孙穗芳先后致信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表达了筹建孙中山纪念馆的想法。这一想法得到了省、市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省领导作出批示,要求妥善处理并答复孙穗芳女士。2007年初,紫金县、中坝镇专门成立了孙中山祖籍纪念馆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实施孙中山纪念馆修建工作。当年3月23日,该县举行孙中山祖籍纪念馆重建动工仪式。后由于建设资金短缺等原因,该纪念馆建设工作一度停滞。
2008年3月,市委书记陈建华带队至中坝调查,要求重建孙中山纪念馆,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中山先生精神。经过长期筹备,孙中山纪念馆于2010年10月28日在中坝镇党委、政府办公楼旧址动工兴建。2011年3月4日,孙穗芳女士把第31尊孙中山铜像赠送给中坝的中山中学,并为铜像揭幕。为进一步弘扬中山先生精神,紫金县委、县政府决定把县第四小学和县第四中学分别改名为紫金中山实验小学和紫金县中山高级中学,并将于5月29日挂牌。
自2007年以来,该县已将孙中山祖籍纪念馆的保护和建设列入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作为打造“五彩缤纷紫金游”的主要亮点。纪念馆建成后,作为一处文物史迹,将成为紫金旅游的又一文化新景观,对促进其旅游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按照制定的施工方案,孙中山纪念馆重建计划投入760多万元,新建的孙中山纪念馆将保留老纪念馆原貌和原有的客家建筑风格,并将重建后的纪念馆打造成紫金县的旅游文化景区景点,充分发挥旅游效益,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相关链接
紫金县孙中山纪念馆大事记
紫金县孙中山祖籍纪念馆首建于1942年,位于该县中坝镇发昌村皇冠山(又称黄牛挨磨山)下,原为孙氏宗祠。
1986年,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主席屈武亲笔题写“紫金中坝孙中山先生祖籍纪念馆”馆名,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20周年时恢复陈列,民革中央办公厅发电致贺,台、港人士和美籍华人等都慕名前往参观。
1987年,孙中山祖籍纪念馆被列为“紫金县文物保护单位”。
1995年,孙中山祖籍纪念馆被列为“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3年9月8日,定居在美国的孙中山先生的孙女、孙中山和平教育基金会主席孙穗芳女士率子王祖耀等一行来到紫金中坝镇孙屋排寻根祭祖,是近百年来孙中山后裔到紫金寻根祭祖第一人。
2006年6月,孙穗芳致信广东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提出筹建孙中山祖籍纪念馆的想法。
2007年3月23日,开工重建孙中山祖籍纪念馆。
2010年10月28日,孙中山纪念馆在中坝圩镇动工兴建。
河源史志网http://www.hyszw.com/showdiqing.asp?id=533&classid=2&boardid=10
源来源: 河源日报 )
孙中山先生是辛亥革命的先驱,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考证孙中山是“客家人,祖籍在河源”之史实,对缅怀先辈们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崇高精神和丰功伟绩,继承和弘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革命精神,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社会影响。
一、历史之谱,谱谱相承,印证孙氏迁徙,始祖入粤河源
树高千丈有根,水流万里有源。中华民族最讲究血脉根源。
1.追根溯源,翠亨孙氏与中坝孙氏一脉相传。紫金县古时,分属长乐县(今梅州市五华县)、归善县(今惠州市)两县地。后设为永安县,1914年改名为紫金县。中坝镇位于紫金县境东北部,东邻梅州市五华县。明清属琴江都贺岗、上镇两社(约)。孙屋排在中坝发昌村,是孙中山入粤始祖的开基地,现仍保留有一世、二世祖屋、始祖考孙友松墓、始祖妣骆八十娘墓地等一系列文物史迹。
从最新发现的史料中,我们可以考证孙姓的发源。从春秋战国,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孙姓在南方分布渐广。近年来,在山东鄄城发现的《孙氏族谱》,是一部被称之为唯一一部奉孙膑为家族先祖的孙氏家谱,修纂于清光绪年间。它完整记载了孙膑至清代65世孙的繁衍、迁徙及分布状况。寻根觅祖,孙中山一脉就是源于孙膑。
1983年发现的江西《宁都城南富春孙氏伯房十二修族谱》是一部被史学家认为,记载孙中山先生上世源流的家谱。修撰于1939年,记载了孙中山先祖孙俐的生平事迹及孙氏家族繁衍、迁徙、分布等情况。从而将罗香林教授早年想弄清楚而未能如愿的孙氏后裔迁徙的源流世次,查考清楚。
紫金县中坝镇孙屋排《孙氏族谱》,记载着宇公之子子占齐大夫伐吕有功,齐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道以为郡。自孙书—孙冯—孙武—孙膑至唐末孙俐公为41世,是一部较详细记载孙中山先生家世的族谱。卷首载有清雍正七年(1729年)孙继周所作谱序,记述了孙氏的迁徙全过程。该谱如以时间计算,应早于山东鄄城《孙氏族谱》140年以上。可以清晰看到中坝孙屋排《孙氏族谱》与山东鄄城《孙氏族谱》、《宁都城南富春孙氏伯房十二修族谱》同出一辙,所载人物 世系与历史完全衔接,一脉相承,与孙科在《八十述略》里描述的历代族系迁徙家世完全一致。
无独有偶。1983年11月,中山市中山研究会组织了一个考证孙中山家世的专门小组,也在江西省宁都县田头乡孙屋底村发现五卷六本《宁都富春孙氏伯房十二修族谱》。考察小组也认定,孙俐公是孙中山的先祖。
由此可见,山东鄄城、江西宁都、紫金中坝之谱,与孙中山家族翠亨村的《孙氏列祖生殁纪念簿》完全相继,在历史承传上比较科学,也符合历史源流规律。可确定,孙友松是入粤河源紫金第一世祖,传至孙鼎标为十一世,鼎标公生连桥、连昌、连盛3个儿子为十二世祖,其中长子连桥未传,次子连昌移居增城后,又迁居香山县即现在的中山市,为香山一世祖;三子连盛移居外地未详。
1986年,江西省档案局根据“孙中山祖籍有新说”的情况,按照国家档案局的意见,会同紫金县有关部门组成考察组,跑遍全国各地,进行认真考察。考证了孙中山先生的祖先从河南—江西宁都—福建长汀—广东紫金—增城—中山的迁徙过程,所有这些史料记载与中山翠亨村的《孙氏列祖生殁纪念簿》有世代相传关系,各代始祖的墓碑均与族谱中的记载一一相符。同时,还了解到当年孙科先生为了保护连昌公的练武“公馆”曾派出部队处理孙氏族内、族外的纠纷等情况。
2.史学家的考证与孙氏子孙的认祖,确证河源是入粤始祖地。通过几十年的学术争鸣,早已证实孙中山是客家人,不是广府人。其实,在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中,他在公众场合曾多次提到自己是客家人。1911年广东北伐军司令姚雨平将军,谈及第一次与中山先生见面时,说先生自称是惠州客家人。1918年5月26日,孙中山在大埔县三河坝检阅粤军时,赴梅县松口拜会革命元老谢逸桥兄弟,对当地父老说,自己是客家人。
罗香林在《国父家世源流考》一书中,专门考证了孙中山祖籍确在河源紫金中坝。孙科在林添福编著的《孙氏族谱》序中也说到,吾孙氏宗族出自河南陈留,唐僖宗中和三年,由于黄巢作乱,孙俐为承宣使,领兵在闽越间从事围剿,屯兵于今江西宁都,遂家焉,此为我孙氏南迁之始族也。其后孙俐之子孙散居赣闽南部,及粤之东北部迨明朝永乐年间,有孙友松者,从福建迁徒于广东东江上流紫金县之忠坝,此为粤籍孙氏上代入粤之始族。 孙科在《八十述略》一书也提到,孙友松是孙家入粤的始祖,再经历十一世,至孙俐的第十八世孙孙鼎标。孙鼎标是位抗清义士,后因兵败,孙氏族人也多流徙离散。孙鼎标的次子孙连昌迁居到香山县,以耕渔为业。孙连昌是香山孙中山家族的始祖。孙连昌的孙子孙殿朝在乾隆时迁入翠亨村,孙殿朝的孙子孙敬贤就是孙中山的祖父。
早年跟随孙中山先生革命的抗日名将薛岳将军,他告诉台湾著名客属研究专家谢福健先生说:中山先生自己说过,他原籍在紫金县,是东江客家人。孙陈淑英夫人也曾在谢先生著作中亲签:“国父是客家人,老家在紫金”等字样。2003年9月,孙科之女孙穗芳博士率子前来中坝孙屋排祭祖,并亲笔题词:“寻根问祖”和“国父孙中山先生祖籍在广东省紫金县中坝镇,希望恢复中山镇原名”等。1986年,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代主席屈武题写“紫金中坝孙中山祖籍纪念馆”的新馆名;1987年11月7日,越南友人黄文欢题词:“题赠紫金中坝孙中山祖籍纪念馆·伟大革命先行者”。
1994年9月,笔者在报社工作采访紫金县博物馆原馆长杨增兰时,他告诉笔者一件鲜为人知的事。1986年11月,在广州召开《孙中山国际学术研讨会》,邱捷、李伯新将在中山大学学报刊登《关于孙中山的祖籍问题》的文章复印散发给大会的代表,引起本已定论孙中山祖籍在紫金的争论。当时,杨增兰在省文化厅协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广东分册》,就孙中山祖籍地问题编辑部也引起争论,不知编到河源还是东莞去?为此,文物处召开党支部会议,文化厅副厅长兼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徐恒彬认为,写入东莞不妥。最后,文物处要求杨增兰针对《关于孙中山的祖籍问题》,拿出反驳的研究成果来报中央定论。对此,杨增兰写出了《翠亨孙世家谱考证》等3篇研究成果,论证了邱捷、李伯新的错误观点。编辑部根据这些情况,也分析认为邱捷、李伯新的“东莞之说”不成立,应报请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定论。因此事影响重大,1988年,文化部派出老专家叶学明先生来广东考证。经过1个多月的研究,叶老认为,孙中山的祖籍在紫金是对的,在东莞没有依据。最后,中央派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黄景略来广州,对《中国文物地图集·广东分册》进行定稿。黄景略对有关资料研究半个来月后,表扬杨增兰的研究成果是对的,认为孙中山的祖籍在紫金中坝无可争议。最后,定论孙中山的祖籍在紫金县中坝镇,写进了由国家文物局主编的《中国文物地图集》。
从以上史实,不难看出,无论是从世代族谱上,或是历史迁徙上,还是孙氏族人的认同上,以及国内、国际知名人士,以及国家的认定,都可以确证孙中山入粤祖籍在河源市紫金县中坝镇。
二、“东莞之说”的《孙氏家谱》多次修缮,看似齐全,实为伪谱,辈分颠倒,错漏百出
1.伪谱多次修缮,难于掩饰和填补历史的痕迹。民国时,认同孙中山祖籍由东莞迁至中山的,有国民党时期的胡去非、孙绳武、叶溯中、邓慕韩等。也就是说,在罗香林先生《国父家世源流考》一书问世前,还没有人真正找到或编纂出齐全的“东莞版”《孙氏家谱》。当时,依据“东莞之说”记载,一世祖至四世祖没有承传记录,空缺;五世礼赞从东莞迁居来涌口村居住,六世乐南,七世空缺,八世怀堂,九世、十世空缺,十一世瑞英(1774年从涌口村迁迳仔蓢村),十二世祖连昌至十八世德明(中山)。以上这些,都已被罗氏的研究成果一一驳倒,成为历史。
问题的关键是,1986年,邱捷、李伯新拿出新的所谓“东莞版”《孙氏家谱》,此谱无非是把旧谱进行加工修缮,详细记载了孙氏家世。粗看去十分严谨合理,可认真细研,却漏洞百出。这个家谱,如不认真细化为公元时间来分析,任凭编谱人甲子乙丑之说,是会蒙蔽眼睛的。经一一剖析,我们可看出此谱的真伪:
一是弱族升格为望族。该谱填补了七世、九世、十世的空白,增加了过去尚无人知晓或无法考证的20多个子孙,而增加的子孙大部分没有生卒时间。由此,把孙中山一族从外地迁来不久的弱族,升格为当地的望族。
二是百岁老人生儿子。八世考怀堂,生终年月无考,享寿72岁。妣陈氏生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二月初四,享寿88岁。按推算,七世祖妣生不出八世祖怀堂。因八世祖无论是七世祖谁人所生,都相差110岁以上。百岁老人如何生养?
三是儿子比母亲大。八世祖生不出九世祖4个儿子。从此谱可以仔细看出,八世祖妣陈氏,与九世的东园、派源、辛霞有较确凿的生卒时间记载,除长房派清无生终可考外。八世祖妣生于1641年,九世祖3个儿子东园、派源、辛霞,分别生于1608年、1616年、1624年,也就是儿子比母亲分别大17岁、25岁、33岁。儿子比母亲大不是个天大谬言?
四是父亲或爷爷反叫儿子做父亲或爷爷。从此谱的年轮看,十世成了九世的父辈。因为九世列祖妣生年在1611年至1625年,而十世祖各房生年在1576年至1582年,子大于母29岁至50岁不等。
五是母亲死了儿子还没有出生。从十一世各兄弟看,同样发现一个问题,上一辈生不出下一代。从这两代可看出承接断层,相隔甚远。十世列祖妣为1584年至1587年生,十一世兄弟则为1652年至1683年生,按这样计算最大的祖妣即使16岁生小孩,也与最早出生的十一世祖友义公相隔52年,大的相隔80多岁。更可笑的是有些祖妣死了儿子还没有出生。
六是瑞英公无后。十一世列祖妣分别是1661年至1669年出生,而十二世诸兄弟则在1658年至1671年出生,最大的祖妣才9岁,多数为子大于母3岁至92岁。“东莞之说”的瑞英公根本生不出这些儿子。如果说,瑞英公是1774年迁入迳仔蓢,那么按谱算这些儿子早已死去12年至40年以上。这时,十五世即连昌公的曾孙恒辉都已8岁了。
七是连昌公非瑞英公之子,迳仔蓢与翠亨两村是同姓异祖。孙中山十二世祖连昌公生于1669年,卒于1728年,而“东莞之说”的连昌之父瑞英公于1774年始自外地迁入香山迳仔蓢,其世数早于连昌公,而年代却在连昌公之后,这说明连昌公与瑞英公没有传代的父子关系,由此也可以说明翠亨孙氏不是迳仔蓢之孙氏所迁,也就是说孙连昌死后16年后,孙瑞英才从外地迁至迳仔蓢,这如何说孙瑞英是孙连昌之父?这不十分荒谬可笑吗?据史料考证,可以结论迳仔蓢村和翠亨村是两个同姓的两个村落,连昌公之孙殿朝公从涌口村迁居翠亨村,根本没有迁居迳仔蓢村,与迳仔蓢村的孙瑞英无涉。
2.谎言成不了真理,“出口转内销”的伪谱还是伪谱。1942年,罗香林所着《国父家世源流考》一书问世前后,已完全排斥东莞而推断紫金为孙中山的祖籍。对于伪谱罗香林已以予反驳否定。但总有人不死心,还在致力推广、宣扬“东莞之说”,并想尽办法进行《孙氏族谱》出口,企图以假乱真。
1983年春,有人将所谓的《孙氏家谱》影印件,从美国寄给台北的孙中山之孙孙治强。孙治强认为该谱与自己的家谱不相符,系完全是杜撰,为免以讹传讹,特请台湾史学家谢福健详细研查,以正谬误。谢福健经广泛调查了解,走访了孙中山在台湾的家属及曾追随孙中山或深悉其家世情况的有关人士,如史学家、国民党中央研究院院士陈盘,孙中山的党务书记张民权等。经谢福健详加考证,所得结论是,众口一词“孙中山系客家人,老家在紫金”,所说与罗香林《国父家世源流考》所述完全一致。
谢福健在研查中发现,孙治强收到的家谱影本,就是所谓瑞英与连昌是父子关系的谱系,也就是1942年罗香林反驳否定的伪谱(即邱捷、李伯新拿出的所谓“东莞版”《孙氏家谱》),无非是填补了空缺的世祖,新增加了一些陌生的所谓世祖,如十二世增加了6位世祖,十三世增加了4位世祖,十四世增加了2位世祖。对此,谢福健根据孙治强意见,于1983年编著出版了《国父家世源流汇述》,由台湾国史馆馆长黄季陆先生题字,孙治强等作序,批驳了伪谱。
更为可笑的是,1989年12月,孙中山侄孙孙满回中山市访问。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则把孙满从台湾孙治强处带回的《孙氏族谱》,也就是被孙治强确认为伪谱的影印件,说成是孙中山家族的珍藏族谱。
明明孙治强确认为伪谱,且叫专门研究孙中山家世的谢福健考证了流传在外的族谱影印件是伪谱,而转手从孙满手带回来就成了“真谱”。好在有《国父家世源流汇述》为证,要不然谎言真的成了真理,“出口转内销”的伪谱真的成了“真谱”。
史实就是史实,无论如何改纂都是无效的,河源是孙中山入粤始祖地,已是历史的印证。
中共河源市委党史研究室 河源市地方志办公室 主办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5-14 01:55 编辑
http://www.zijin.gov.cn/gov/upimages/2010/07/05/1278313067639390-1278313067738094.jpg
御临门温泉度假村位于河源市紫金县九和镇幸福村,是集住宿、餐饮、会议、娱乐、休闲、商务、健身、和大型露天温泉功能于一体的巴厘岛风情温泉度假村,2009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还先后被国际有关旅游组织机构评为国内首家“天然温泉认证”和“中国十大温泉养生基地”。
御临门温泉自流水温86—92℃,自流量为10000吨/日,日供1500人同时洗浴。温泉水质特别好,经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测试中心化验,水质为重碳酸硅钠型,同时,还富含偏硅酸、游离二氧化碳、锂、锶、碘化物、银、钡、铅、锰等多种矿物质。其中,水化学类型为HC03—Na,矿化度是435—513/L,属淡温泉;偏硅酸质量浓度120—129mg/L,氟含量13.33—14.7mg/L,是可医疗用硅水、氟水,对人体美容、养生有辅助的功效。
御临温泉度假村乘市、县旅游发展东风,加大力度完善现有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工程,一期工程于2006年4月26日正式开业,现已有客房286间,床位407个,温泉池47个,别墅50幢,餐位450个,容纳300人的会议中心,还有KTV房、户外篮球场、网球场等体育设施,以及别具特色的正宗巴厘岛SPA水疗。目前项目二、三期工程已纳入河源市2009年重点项目,得到了市、县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1、BALI—SPA养生谷,用地226亩,建筑面积约37500平方米,该区域是温泉项目的核心区域,现规划上着力体现自然朴实的巴厘岛主题风格,注重休闲、养生、康健概念以及水文化特色,BSLI—SPA养生谷将作为温泉项目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现有河中温泉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呼应;
2、BALI水岸花园度假别墅区,用地207亩,建筑面积约85000平方米。该区面向华南、辐射全国。这里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和河源紫金地区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
根据初步规划,御临门项目总体投资将超过20亿元。已经被列为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和第三批拉动内需项目。根据省国资委和广晟集团公司的统筹计划,我们将周密筹划,分步实施,预计用两到三年时间将御临门温泉度假村项目打造成一个省内独一无二、国内一流、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温泉城。御临门温泉度假村项目经历了初建时期的艰苦创业和逐步完善、健康经营的阶段,即将迎来一个快速扩展、全面提升的全新阶段。
景 区 简 介
温泉概况
温泉区总面积62600平方米,是按国家AAAA标准规划的,建筑风格是巴厘岛风情和客家文化的结合。温泉源头出水温度高达86℃;日流量达10000多立方米,容纳总人数2700多人。温泉水质晶莹透澈,略带硫磺气味,经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测试中心化验,水质为重碳酸硅钠型,同时,还富含多种矿物质,其中包括:偏硅酸、游离二氧化碳、锂、锶、碘化物、银、钡、铅、锰等。对治疗心血管病、肥胖症、皮肤病等多种疾病有辅助医疗的功效。
温泉接待中心
温泉接待处和售票处在一楼;设有男女宾沐浴区和更衣柜998个;二楼有桑拿按摩房18间,提供各式传统中医按摩服务。
河中温泉区
面积9800平方米,温泉池数量30个,容纳人数450多人,水温33-42℃,河中温泉蔚为壮观,蜿蜒逶迤,河道最宽处为七米多,其中温泉池品种繁多,计有十二源泉和六池,还有颇具特色的十二星座池。
山地温泉区
面积43000平方米,温泉池数量64个,容纳人数2000多人,水温33-42℃。温泉随着山势起伏,置身其中,放松身心,感受宁静。此处还有美食坊、温泉水吧台、休闲阁、香薰阁、中医养生堂、健身SPA馆、沐足廊等设施静养享受。
田园温泉区(第二期推出)
面积9800平方米,容纳人数300多人,水温33-42℃。温泉池数量20多个,在此泡浴可包揽田园风光,空气清新,天籁和鸣,其乐逍遥;还有沐足廊、温泉水吧台供游客休憩享受。
客房设施
度假村内的酒店拥有设计独特、装修豪华的客房和套房201间,以及巴厘风情别墅。房内均设有特大落地玻璃窗。无限美景尽入眼帘。至别具风情浴室与客房之间的玻璃幕墙设计,更能让住客增添无限沐浴乐趣。浴室的设备非常新颖,包括设有强力花洒,宽敞的空间及设有五脏具全的迷你酒吧,提供电吹风、保险箱、浴袍、宽频上网及卫星电视。
餐饮设施
富丽堂皇的大型宴会厅可容纳高达400名宾客,是举办欢宴和大型会议的理想场所;凉爽的西餐厅可以让您品尝各种西式美食,傍晚更供应自助餐和各式烧烤。
会议/宴会
八间小型会议室可以提供各类中小型会议服务,另有多功能宴会大厅可以提供多人的大型会议服务;会议室免费提供茶水、会议便签纸、笔、白板等设施,还可以提供宽带上网服务。
康体设施
网球场、篮球场、桌球室、乒乓球室等运动设施一应俱全。
交 通 概 况
御临门温泉度假村行车段路指示
广州到御临门温泉度假村
从广州市进入广深高速公路,由广深高速公路转入广惠高速公路,在横沥水口镇蓬陵出口,往紫金方向至九和镇;进入九和镇后向热水村方向行使15分钟左右即可到达御临门温泉度假村。全程需三个半小时。
深圳到御临门温泉度假村
从深圳直接进入广惠公路,在横沥水口镇蓬陵出口,往紫金方向前往九和镇,途经矮陂镇、凤安镇、好义镇和蓝塘镇;进入九和镇后,向热水村方向行驶15分钟左右即可到达御临门温泉度假村。全程需三个半小时。
东莞到御临门温泉度假村
从东莞直接进入广深高速公路,由广深高速公路转入广惠高速公路,在横沥水口镇蓬陵出口,往紫金方向前往九和镇,途经蓬陵镇、风安镇、好义镇和蓝塘镇;进入九和镇后向热水村方向行使15分钟左右即可到达御临门温泉度假村。全程需两个小时。
珠海到御临门温泉度假村
从珠海进入京珠高速公路,由虎门大桥进入广深高速公路,由广深高速公路转入广惠高速公路,在横沥水口镇蓬陵出口,往紫金方向前往九和镇,途经蓬陵镇、风安镇、好义镇和蓝塘镇;进入九和镇后向热水村方向行使15分钟左右即可到达御临门温泉度假村。全程需五个小时。
中山到御临门温泉度假村
从中山进入京珠高速公路,由虎门大桥进入广深高速公路,由广深高速公路转入广惠高速公路,在横沥水口镇蓬陵出口,往紫金方向往九和镇,途经蓬陵镇、风安镇、好义镇和蓝塘镇;进入九和镇后向热水村方向行使15分钟左右即可到达御临门温泉度假村。全程需四个半小时。
佛山到御临门温泉度假村
从佛山进入广佛公路转入广深高速公路,由广深高速公路转入广惠高速公路,在横沥水口镇蓬陵出口,往紫金方向前往九和镇,途经蓬陵镇、风安镇、好义镇和蓝塘镇;进入九和镇后向热水村方向行使15分钟左右即可到达御临门温泉度假村。全程需三个半小时。
惠州到御临门温泉度假村
从惠州市进入广惠高速公路,在横沥水口镇蓬陵出口,往紫金方向前往九和镇,途经蓬陵镇、风安镇、好义镇和蓝塘镇;进入九和镇后向热水村方向行使15分钟左右即可到达御临门温泉度假村。全程需两个小时。
河源市市区到御临门温泉度假村
从河源市市区,往紫金方向前往九和镇,途经蓬陵镇、风安镇、好义镇和蓝塘镇;进入九和镇后向热水村方向行使15分钟左右即可到达御临门温泉度假村。全程需一小时二十分钟。
联 系 方 式
接受任何预订:
电邮:rsvn@iphotspring.com
电话:(0762)7498 888
传真:(0762)7498 899
网址:www.iphotspring.com
地址:中国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九和镇
邮政编码:517445
紫金天光牛肉丸视频
http://www.tvtour.com.cn/dv/player.php?id=19849
说起紫金两大美食,不仅紫金本地人知道,河源其他地方的人也知道,它们就是紫金有名的八刀汤和牛肉丸。
肉质细腻牛肉丸
走在紫金的大街小巷,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吃牛肉丸的小店。紫金本地人没有不钟爱牛肉丸的,它已经成为当地人早餐或宵夜的最佳选择。要是家里来了外地的客人,他们都会带客人去自己经常光顾的店里品尝牛肉丸,让外地客人了解紫金的美食和饮食文化。
听说紫金县城有一条天光牛肉街,这里聚集了很多卖牛肉丸的店子,在这里随便选一家,都可以吃到味道正宗的牛肉丸。在当地人的介绍下,我们来到了一家生意特别好的牛肉丸店。店里坐满了食客,三四个一桌,开心地吃着热腾腾的牛肉丸。招待我们的店老板名叫邓亮新,是紫金县龙窝镇人。牛肉丸的详细来历,邓亮新并不太清楚,他只是听说紫金牛肉丸的发源地在龙窝,他的手艺也是向当地老师傅学的。
邓亮新的店并不大,但食客却很多。我们坐了一会儿,店里的服务员就端上来香气扑鼻的牛肉丸。早就听说紫金牛肉丸以其个头大、口感劲、味道鲜而闻名。在吃之前,记者留意到,每个牛肉丸的个头差不多,比乒乓球还大,而且肉质红嫩,汤汁晶莹透亮。丸子虽大,但咬一口却发现其肉质细腻,偶有肉筋,口感十足。邓亮新说,这种牛肉丸在浸煮时因为体积大,牛肉的味道不会很快流失到汤水里,而且又以胡椒粉除去了牛肉固有的膻味,带出了牛肉的鲜美。这是紫金牛肉丸的特色,也是大家喜欢它的理由。
这么好吃的牛肉丸,在制法上一定不简单。邓亮新说,制作牛肉丸要通过切肉成片、打肉成羹、拉肉羹、出肉丸等四个步骤,最后将肉丸和清水一起放入锅内煮,至肉丸浮出水面再舀起,放置通风处,即为“天光牛肉丸”。
邓亮新说,在当地,紫金牛肉丸又被称为“天光牛肉丸”。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因为商家都是在天亮前购进刚宰杀的新鲜牛肉,这个时候的牛肉肉质最鲜美。另有一种说法是,当地人特别好吃牛肉,每晚要吃掉20头牛,一直从晚上吃到“天光”,所以有了这个美名。我们无法考证传说的真与假,但邓亮新的牛肉丸店确实食客盈门。据邓亮新介绍,他每天要卖掉100公斤牛肉、2500多个丸子紫金县有中国最大的牛丸。每个有网球般大小,据说这样大的牛肉丸,外脆里嫩,吃起来相当过瘾。
牛肉丸是紫金县当地名小食,来源于客家菜。早期卖牛肉丸的小贩大部分是客家人,他们挑着小担在汕头市挨街串巷叫卖。尤其晚上,在韩堤路八角亭至公园后面的韩江一带,常有穿梭小舟,船头挂着一盏小灯,专为停驳在那里的客家货船供卖夜宵,专卖牛肉丸汤。20世纪40年代的新兴街一带饮食摊档甚多,以罗锦章制作的牛肉丸具有特色而闻名。以后又有外马路大香山牛肉丸和镇邦街牛肉丸,各小食摊档均有经营。
选用新鲜的牛腿包肉作料,去筋后切成块,放在大砧板上,用特制的方形锤刀两把(重量3公斤左右),上下不停地用力把牛腿肉槌成肉浆,加入少量雪粉、精盐、上等鱼露和味精,继续再槌15分钟,随后用大钵盛装,加入方鱼末、白肉粒和味精,拌匀,用手使劲搅挞,至肉浆粘手不掉下为止,然后用手抓肉浆,握紧拳挤成丸,用羹匙掏进温水盆里,再用慢火煮丸约8分钟,捞起牛肉丸。食时用原汤和牛肉丸下锅煮至初沸(煮时水不能太沸,否则牛肉丸不爽滑),加入适量味精、芝麻油、胡椒粉和芹菜粒,配上沙茶酱或辣椒酱佐食。 牛肉丸还可烤着吃,烧烤时把牛肉丸剖成两半,抹上酱料和蜂蜜烤熟即可大嚼。 听说紫金的八刀汤很有名,一大早,我们采访组的10多个人便来到位于县城保安路的一家八刀汤店。没想到,我们还是晚了一步,这家八刀汤店已经坐满了人。等了一会儿,老板在二楼帮我们空出了一个房间。
“一天下来要卖五六十煲,销售额有四五千元。”店老板贺远桃一边招呼客人,一边跟我们寒暄。店子进门的一角就是厨房,透明的橱窗里挂着各种各样的配料,大锅里沸腾的水“呼呼”地往外冒着水汽。
贺远桃指着挂在橱窗上的各种配料说,紫金八刀汤,又称“八宝汤”,是挑选出猪心、猪肝、猪肾、猪粉肠、猪肺、猪舌、隔山衣?穴猪隔膜?雪、猪颈肉,各切一刀,因此,得名为八刀汤。这八个部位是猪身上味道最鲜美的地方,如果用山泉水煮肉的话,会更添清香。
贺远桃说,他做八刀汤生意是祖传的,已经有二三十年了。据说,很早以前紫金人就很喜欢做猪杂汤,因为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一直被当地人流传下来,有上百年的历史。听他爷爷说,以前穷人家里为了招待客人,就把家里的猪杀了,把一些有营养的部位放在一起煮,作为招待客人的最佳美食。当时这种美食还只是用来招待客人,没有正式进入市场。上个世纪90年代,有人把猪杂汤搬上街头,并采取更精致的做法,还取了个更响亮的名字——八刀汤,开始将八刀汤市场化。由于八刀汤味道鲜美,于是一进入街头便香飘四邻,引来了八方食客,逐渐成为紫金县城的美食。
“即切、即煮、即食”是八刀汤最大的特色。为了现场感受八刀汤的做法,在厨房里,贺远桃给大家现场表演了一番。他熟练地切取八种材料,然后在上面洒上盐、胡椒粉、味精,并将其倒入滚烫的山泉水中,加盖。等汤沸腾后,将其盛进葱花垫底的大汤碗里,清香诱人。
贺远桃说,八刀汤的选材和刀法都特别重要。所选的猪一定要是本地土猪,“八刀”的切割位置也一定要有精准的定位,最好是“上心下肺中山衣,左肝右肾竹肠前,舌尖喉顶腰外肉”。正是因为制作精心讲究,八刀汤才美名日盛。
http://shop.bytravel.cn/images/head/14912.gif八刀汤:精华荟萃,滋润甘香
紫金八刀汤,号称客家第一汤。此说虽然霸道了一些,却绝非浪得虚名。广府老火汤多为养生食补的药膳,火候足,时间长,少则煲一两个时辰,多则煲一天一夜。真正靓汤也!八刀汤却迥然不同,即切、即煮、即食,讲究的是新鲜热辣,快刀,快手,快意。但这并非八刀汤的秘诀,其制胜的法宝,不在于刀功,不在于火候,也不在于佐料,而在于选材。东江之源的紫金有一乡土猪种,曰蓝塘猪,与广西陆川猪形似神似,据说饲养一年不过百余斤。蓝塘猪不喂饲料,而喂黑麦草、番薯叶等百草,虽然体躯宽深短圆,背腰微弯,大腹,臀部平坦,四肢矮短,模样并不怎的,但肉质脆嫩,滋味鲜美,不可多得。八刀汤者,自刚刚开膛剖肚的蓝塘猪身上八个部位各割取一刀,分别切断、切片,装盘,待锅中水沸时一起入锅混煮。加锅盖,猛火煮十分钟,掀锅盖,只见八刀之肉绽开如花,香飘四溢。快手往锅里撒些精盐,撒些胡椒粉、鸡精,出锅,倒入汤盆。若想味道更绝,不放葱花,不放芫荽,而是八刀肉下锅时,狠狠抓一把枸杞叶与之同煮。这样,八刀汤上桌,除了那肉的滋味,更有枸杞叶那淡淡的药草清香招惹着你,牵引着你,令你欲罢不能,非吃上两大碗不可,否则此生休矣。八刀汤鲜美,丝丝入味。八刀肉爽脆,入口无渣。客家人做汤,远不及广府人,这是事实。唯八刀汤独辟蹊径,精华荟萃,滋润甘香,一汤足以匹敌。首创者,紫金老贺。他煮猪杂汤久了,便生心得,相中蓝塘猪身上猪心、猪腰、猪肝、猪粉肠、隔山衣(猪隔膜)、猪肺、猪舌、前朝肉(猪耳至猪手之间的瘦肉)等八个部位精华,竟烹饪出了“客家第一汤”。此汤最正宗者,当数紫金县附城饭店。那店家限时经营,早上六点半开卖,十点半打烊收铺,曾创下四小时卖出三百大碗八刀汤的历史纪录。真牛!售价还比别店贵一倍,仍门庭若市,足见其魅力不可阻挡。八刀汤有要诀。其一,煮汤时切莫揭开锅盖,乱翻乱搅八刀肉,否则肉就老了。其二,山泉水煮出来的八刀汤,品味更佳。
除了八刀汤和牛肉丸,紫金还有很多美食名声在外,比如三黄鸡、客家黄酒、紫金酿鸭饭等。当然,最富盛名的是紫金辣椒酱。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去紫金旅游的有机会值得去品尝一番。
客家酿鸭饭
材料:糯米,五花肉,虾米,红萝卜,老葱头,鸭肉,花生米!
配料:耗油,鸡精,胡椒粉,生抽,花生油
做法:1,糯米先用水泡5小时以上。2,捞起加耗油,生抽,胡椒粉一起蒸熟,3,把五花肉粒,虾米,干葱头爆香后加胡萝卜,鸭肉蒸熟撕成丝,4,把蒸熟的糯米饭加花生油,花生米,(花生米烤香),爆香的五花肉等捞匀后加鸭肉丝即可!
酿鸭饭是客家人大小宴席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
http://www.zijin.gov.cn/gov/upimages/2010/08/16/3701698390900970-3701698393488964.jpg
紫金油角
虽然叫油角,做法好似炸饺子。但油角的馅是甜的,还拌以椰丝、炒花生、芝麻等等香实果搅碎而成,包在饺子皮里。与包饺子不同的是油角不用褶边而是锁边,对折粘合后,用指甲沿边一路轻捏成麻绳状,然后适度煎炸即可食用。每家的油角不一样,有的咬起来硬嘎嘎的声声作响,有的松脆爽爽,口感鲜香,前者是和面时没有放鸡蛋,后者不仅放了鸡蛋还放了适量的猪油。
http://img.bytravel.cn/14913/95/95828316.gif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XaxOVhV9eU&feature=related
上-八刀汤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DwGZ_Y2T2o&feature=relmfu
梅菜扣肉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FEdPG_lkSg&feature=related
紅燒豆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anu1AO3c4U&feature=related
客家人講話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oRQ3Tt5Sto&feature=related
美死逼中國稀土的醉翁之意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4-16 13:27 编辑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新華08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新華社,轉載請註明"來源:新華08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http://img.xinhua08.com/templates/xinhua08/images/logo_content.gif
美死逼中國稀土的醉翁之意
http://video.xinhua08.com/a/20120323/927663.shtml
http://video.xinhua08.com/a/20120323/927663.shtml
視頻文稿中國資源產業進入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質量成為首要考量因素。然而就在中國對傳統的重污染產業——稀土產業調整戰略、整合重組的時候,美日歐就以中國稀土出口設限為名申訴世貿組織請求裁定。昔日的貿易夥伴為何成貿易對手?中國稀土又是緣何陷入這場貿易糾紛呢?
美日歐將中國稀土管理措施訴至WTO
三月中旬,美國聯合歐洲、日本向世界貿易組織就中國限制稀土出口提起貿易訴訟。此次申訴並非偶然。早在2009年美歐就以中國對鋁土等9種工業原材料的出口限制申訴世貿組織。當時就有懷疑,稀土將成為下一個進攻對象。如今得以驗證,美國等發達國家樂此不疲的貿易訴訟,究竟意慾何為?
美訴中國稀土理由遭質疑
奧巴馬 美國總統 :在必要的情況下我們也會採取行動,以免美國工人和企業遭受不公平貿易行為損害。
作為聯合申訴的發起國,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聯合申訴公佈當天就發表聲明,稱針對外國的貿易分歧只為其企業與工人創造平等的競爭環境。對於這一說法,專家表示質疑。
拉里•懷特 紐約大學商學院教授:美國政府這種對特定行業里的特定工作崗位予以特殊關注的投入行為是目光短淺的,對降低美國整體的失業率、提升美國經濟增長並無明顯幫助性的作用。美國並非完全競爭市場。
美訴中國稀土的醉翁之意
張漢林 對外經貿大學中國WTO研究院 院長:那麼(美國)實際上已經不是單純把稀土問題簡單的把它當成一個技術性處理的貿易問題,其實(美國)實際上已經把它當成一個很重要的,重返亞太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稀土以全球36%儲量供90%市場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聲明,中國是世界上此類關鍵原材料的最主要出口國,因此其出口政策關乎全局。然而據美國地質勘探局的數據,在全球已探明1億噸稀土儲量,美國稀土儲量高達1300萬公噸,僅次於中國和獨聯體國家。但長期以來,中國卻以36%的儲量供應著全球90%以上的稀土市場。
張漢林 對外經貿大學中國WTO研究院 院長:絕大多數的國家和地區是否把稀土的這種供給只是單純寄託在中方一方,我們認為實際上很顯然也是不公平的。美國實際上他本身的稀土資源也是很豐富的,那麼過去它是相對的限制甚至禁止開採了,因為它帶來的環境污染比較嚴重。
中國稀土政策旨在實現可持續發展
稀土產業開發帶來極其嚴重環境污染造成資源不可持續發展,是美國封閉本國稀土礦山大量寄託進口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中國稀土產業目前爆發的重要難題。中國江西贛州歷來就有“稀土王國”的美譽。記者走訪江西贛州信豐縣水土保持教育基地時發現,過去稀土無序開採,造成山體表面的植被已經被全部剝離,整個山體被雨水沖刷得溝壑縱橫,讓人觸目驚心。
江西信豐縣水保局副局長 張永榮::這片礦跡地正是當年稀土開採造成嚴重流失的真實寫照。
商務部:稀土政策目標符合WTO規則
面臨著日趨嚴峻的資源和環境壓力,中國政府通過加快稀土行業兼併重組,調整出口配額等措施,提高了產業集中度,促使稀土產業由原來的初加工到現在的深加工的發展。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沈丹陽:中國政府對有關原材料產品的出口與國內開採、生產實施同步管理。在統籌考慮國內外市場情況、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後,合理確定年度出口量,基本滿足國際市場正常需求。這也體現了中方是負責任的世貿組織成員。中方無意限制貿易自由,更無意通過扭曲貿易的方式保護國內產業,中國的政策目標符合世貿組織規則。
稀土之爭
世貿組織已宣佈接收美、歐、日關於中國稀土出口限制的書面申請,爭端各方按照程序進行60天磋商期。然而今年年初,世貿組織對美歐上訴中國9種原材料出口限制,裁定中國違規的結果,令各方情緒難以樂觀。對此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帕斯卡爾·拉米表示,美歐日與中國圍繞稀土出口問題爭端的焦點是雙方對世貿規則和義務的不同解釋,並非某一方是否履行義務的問題。專家也表示對結果無需過早悲觀。
對外經貿大學中國WTO研究院 院長張漢林:我想也許大家太過於悲觀了,應該說(稀土)和過去的9種促進產品原材料那個案子還有所區別的。稀土的稀缺性那麼可能比其他的9種原材料更加突出。(而且)美日歐這10年來對中國的出口增長絕對遠遠高於它們對任何其他國家和地區任何的增長速度。所以如果因為這樣一個小小的案子,小小的官司最後那麼使中方對多邊貿易體制失去信心,我們如果說真正的關起了大門,我們的進口急劇的下降,我相信無論是對美日歐,毫無疑問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美、歐、日關於中國稀土出口限制的申訴進入磋商期。中方表態將積極應訴、同時保持稀土產業的整合,美國總統奧巴馬也表示更希望以對話方式解決貿易摩擦。在一系列事件影響下,3月份稀土永磁概念股走出了又一波上昇行情,未來我們將繼續關注事件進程及其對相關市場的影響。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新華08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新華社,轉載請註明"來源:新華08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http://img.xinhua08.com/templates/xinhua08/images/logo_content.gif
日本搖旗吶喊
日本從中國大量進口稀土用鋼板銲封存海底 ·
http://v.ifeng.com/news/opinion/201203/c5408f11-a38c-4d93-80ae-a45c9dee2147.shtml
http://v.ifeng.com/news/opinion/201203/c5408f11-a38c-4d93-80ae-a45c9dee2147.shtml
江西贛州歷來有稀土王國的美譽,是稀土最豐富的產區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5-8 06:35 编辑
河源紫金是孙中山先祖由江西,福建迁入广东的开基之地
孙中山先生是辛亥革命的先驱,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考证孙中山是“客家人,祖籍在河源”之史实,对缅怀先辈们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崇高精神和丰功伟绩,继承和弘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革命精神,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社会影响。
一、历史之谱,谱谱相承,印证孙氏迁徙,始祖入粤河源
树高千丈有根,水流万里有源。中华民族最讲究血脉根源。
1.追根溯源,翠亨孙氏与中坝孙氏一脉相传。紫金县古时,分属长乐县(今梅州市五华县)、归善县(今惠州市)两县地。后设为永安县,1914年改名为紫金县。中坝镇位于紫金县境东北部,东邻梅州市五华县。明清属琴江都贺岗、上镇两社(约)。孙屋排在中坝发昌村,是孙中山入粤始祖的开基地,现仍保留有一世、二世祖屋、始祖考孙友松墓、始祖妣骆八十娘墓地等一系列文物史迹。
从最新发现的史料中,我们可以考证孙姓的发源。从春秋战国,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孙姓在南方分布渐广。近年来,在山东鄄城发现的《孙氏族谱》,是一部被称之为唯一一部奉孙膑为家族先祖的孙氏家谱,修纂于清光绪年间。它完整记载了孙膑至清代65世孙的繁衍、迁徙及分布状况。寻根觅祖,孙中山一脉就是源于孙膑。
1983年发现的江西《宁都城南富春孙氏伯房十二修族谱》是一部被史学家认为,记载孙中山先生上世源流的家谱。修撰于1939年,记载了孙中山先祖孙俐的生平事迹及孙氏家族繁衍、迁徙、分布等情况。从而将罗香林教授早年想弄清楚而未能如愿的孙氏后裔迁徙的源流世次,查考清楚。
紫金县中坝镇孙屋排《孙氏族谱》,记载着宇公之子子占齐大夫伐吕有功,齐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道以为郡。自孙书—孙冯—孙武—孙膑至唐末孙俐公为41世,是一部较详细记载孙中山先生家世的族谱。卷首载有清雍正七年(1729年)孙继周所作谱序,记述了孙氏的迁徙全过程。该谱如以时间计算,应早于山东鄄城《孙氏族谱》140年以上。可以清晰看到中坝孙屋排《孙氏族谱》与山东鄄城《孙氏族谱》、《宁都城南富春孙氏伯房十二修族谱》同出一辙,所载人物世系与历史完全衔接,一脉相承,与孙科在《八十述略》里描述的历代族系迁徙家世完全一致。
无独有偶。 1983年11月,中山市中山研究会组织了一个考证孙中山家世的专门小组,也在江西省宁都县田头乡孙屋底村发现五卷六本《宁都富春孙氏伯房十二修族谱》。考察小组也认定,孙俐公是孙中山的先祖。
由此可见,山东鄄城、江西宁都、紫金中坝之谱,与孙中山家族翠亨村的《孙氏列祖生殁纪念簿》完全相继,在历史承传上比较科学,也符合历史源流规律。可确定,孙友松是入粤河源紫金第一世祖,传至孙鼎标为十一世,鼎标公生连桥、连昌、连盛3个儿子为十二世祖,其中长子连桥未传,次子连昌移居增城后,又迁居香山县即现在的中山市,为香山一世祖;三子连盛移居外地未详。
1986年,江西省档案局根据“孙中山祖籍有新说”的情况,按照国家档案局的意见,会同紫金县有关部门组成考察组,跑遍全国各地,进行认真考察。考证了孙中山先生的祖先从河南—江西宁都—福建长汀—广东紫金—增城—中山的迁徙过程,所有这些史料记载与中山翠亨村的《孙氏列祖生殁纪念簿》有世代相传关系,各代始祖的墓碑均与族谱中的记载一一相符。同时,还了解到当年孙科先生为了保护连昌公的练武“公馆”曾派出部队处理孙氏族内、族外的纠纷等情况。
2.史学家的考证与孙氏子孙的认祖,确证河源是入粤始祖地。通过几十年的学术争鸣,早已证实孙中山是客家人,不是广府人。其实,在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中,他在公众场合曾多次提到自己是客家人。 1911年广东北伐军司令姚雨平将军,谈及第一次与中山先生见面时,说先生自称是惠州客家人。 1918年5月26日,孙中山在大埔县三河坝检阅粤军时,赴梅县松口拜会革命元老谢逸桥兄弟,对当地父老说,自己是客家人。
罗香林在《国父家世源流考》一书中,专门考证了孙中山祖籍确在河源紫金中坝。孙科在林添福编着的《孙氏族谱》序中也说到,吾孙氏宗族出自河南陈留,唐僖宗中和三年,由于黄巢作乱,孙俐为承宣使,领兵在闽越间从事围剿,屯兵于今江西宁都,遂家焉,此为我孙氏南迁之始族也。其后孙俐之子孙散居赣闽南部,及粤之东北部迨明朝永乐年间,有孙友松者,从福建迁徒于广东东江上流紫金县之忠坝,此为粤籍孙氏上代入粤之始族。孙科在《八十述略》一书也提到,孙友松是孙家入粤的始祖,再经历十一世,至孙俐的第十八世孙孙鼎标。孙鼎标是位抗清义士,后因兵败,孙氏族人也多流徙离散。孙鼎标的次子孙连昌迁居到香山县,以耕渔为业。孙连昌是香山孙中山家族的始祖。孙连昌的孙子孙殿朝在乾隆时迁入翠亨村,孙殿朝的孙子孙敬贤就是孙中山的祖父。
早年跟随孙中山先生革命的抗日名将薛岳将军,他告诉台湾著名客属研究专家谢福健先生说:中山先生自己说过,他原籍在紫金县,是东江客家人。孙陈淑英夫人也曾在谢先生著作中亲签:“国父是客家人,老家在紫金”等字样。 2003年9月,孙科之女孙穗芳博士率子前来中坝孙屋排祭祖,并亲笔题词:“寻根问祖”和“国父孙中山先生祖籍在广东省紫金县中坝镇,希望恢复中山镇原名”等。 1986年,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代主席屈武题写“紫金中坝孙中山祖籍纪念馆”的新馆名;1987年11月7日,越南友人黄文欢题词:“题赠紫金中坝孙中山祖籍纪念馆·伟大革命先行者”。
1994年9月,笔者在报社工作采访紫金县博物馆原馆长杨增兰时,他告诉笔者一件鲜为人知的事。 1986年11月,在广州召开《孙中山国际学术研讨会》,邱捷、李伯新将在中山大学学报刊登《关于孙中山的祖籍问题》的文章复印散发给大会的代表,引起本已定论孙中山祖籍在紫金的争论。当时,杨增兰在省文化厅协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广东分册》,就孙中山祖籍地问题编辑部也引起争论,不知编到河源还是东莞去?为此,文物处召开党支部会议,文化厅副厅长兼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徐恒彬认为,写入东莞不妥。最后,文物处要求杨增兰针对《关于孙中山的祖籍问题》,拿出反驳的研究成果来报中央定论。对此,杨增兰写出了《翠亨孙世家谱考证》等3篇研究成果,论证了邱捷、李伯新的错误观点。编辑部根据这些情况,也分析认为邱捷、李伯新的“东莞之说”不成立,应报请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定论。因此事影响重大,1988年,文化部派出老专家叶学明先生来广东考证。经过1个多月的研究,叶老认为,孙中山的祖籍在紫金是对的,在东莞没有依据。最后,中央派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黄景略来广州,对《中国文物地图集·广东分册》进行定稿。黄景略对有关资料研究半个来月后,表扬杨增兰的研究成果是对的,认为孙中山的祖籍在紫金中坝无可争议。最后,定论孙中山的祖籍在紫金县中坝镇,写进了由国家文物局主编的《中国文物地图集》。
从以上史实,不难看出,无论是从世代族谱上,或是历史迁徙上,还是孙氏族人的认同上,以及国内、国际知名人士,以及国家的认定,都可以确证孙中山入粤祖籍在河源市紫金县中坝镇。
二、“东莞之说”的《孙氏家谱》多次修缮,看似齐全,实为伪谱,辈分颠倒,错漏百出
1.伪谱多次修缮,难于掩饰和填补历史的痕迹。民国时,认同孙中山祖籍由东莞迁至中山的,有国民党时期的胡去非、孙绳武、叶溯中、邓慕韩等。也就是说,在罗香林先生《国父家世源流考》一书问世前,还没有人真正找到或编纂出齐全的“东莞版”《孙氏家谱》。当时,依据“东莞之说”记载,一世祖至四世祖没有承传记录,空缺;五世礼赞从东莞迁居来涌口村居住,六世乐南,七世空缺,八世怀堂,九世、十世空缺,十一世瑞英(1774年从涌口村迁迳仔蓢村),十二世祖连昌至十八世德明(中山)。以上这些,都已被罗氏的研究成果一一驳倒,成为历史。
问题的关键是,1986年,邱捷、李伯新拿出新的所谓“东莞版”《孙氏家谱》,此谱无非是把旧谱进行加工修缮,详细记载了孙氏家世。粗看去十分严谨合理,可认真细研,却漏洞百出。这个家谱,如不认真细化为公元时间来分析,任凭编谱人甲子乙丑之说,是会蒙蔽眼睛的。经一一剖析,我们可看出此谱的真伪:
一是弱族升格为望族。该谱填补了七世、九世、十世的空白,增加了过去尚无人知晓或无法考证的20多个子孙,而增加的子孙大部分没有生卒时间。由此,把孙中山一族从外地迁来不久的弱族,升格为当地的望族。
二是百岁老人生儿子。八世考怀堂,生终年月无考,享寿72岁。妣陈氏生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二月初四,享寿88岁。按推算,七世祖妣生不出八世祖怀堂。因八世祖无论是七世祖谁人所生,都相差110岁以上。百岁老人如何生养?
三是儿子比母亲大。八世祖生不出九世祖4个儿子。从此谱可以仔细看出,八世祖妣陈氏,与九世的东园、派源、辛霞有较确凿的生卒时间记载,除长房派清无生终可考外。八世祖妣生于1641年,九世祖3个儿子东园、派源、辛霞,分别生于1608年、1616年、1624年,也就是儿子比母亲分别大17岁、25岁、33岁。儿子比母亲大不是个天大谬言?
四是父亲或爷爷反叫儿子做父亲或爷爷。从此谱的年轮看,十世成了九世的父辈。因为九世列祖妣生年在1611年至1625年,而十世祖各房生年在1576年至1582年,子大于母29岁至50岁不等。
五是母亲死了儿子还没有出生。从十一世各兄弟看,同样发现一个问题,上一辈生不出下一代。从这两代可看出承接断层,相隔甚远。十世列祖妣为1584年至1587年生,十一世兄弟则为1652年至1683年生,按这样计算最大的祖妣即使16岁生小孩,也与最早出生的十一世祖友义公相隔52年,大的相隔80多岁。更可笑的是有些祖妣死了儿子还没有出生。
六是瑞英公无后。十一世列祖妣分别是1661年至1669年出生,而十二世诸兄弟则在1658年至1671年出生,最大的祖妣才9岁,多数为子大于母3岁至92岁。 “东莞之说”的瑞英公根本生不出这些儿子。如果说,瑞英公是1774年迁入迳仔蓢,那么按谱算这些儿子早已死去12年至40年以上。这时,十五世即连昌公的曾孙恒辉都已8岁了。
七是连昌公非瑞英公之子,迳仔蓢与翠亨两村是同姓异祖。孙中山十二世祖连昌公生于1669年,卒于1728年,而“东莞之说”的连昌之父瑞英公于1774年始自外地迁入香山迳仔蓢,其世数早于连昌公,而年代却在连昌公之后,这说明连昌公与瑞英公没有传代的父子关系,由此也可以说明翠亨孙氏不是迳仔蓢之孙氏所迁,也就是说孙连昌死后16年后,孙瑞英才从外地迁至迳仔蓢,这如何说孙瑞英是孙连昌之父?这不十分荒谬可笑吗?据史料考证,可以结论迳仔蓢村和翠亨村是两个同姓的两个村落,连昌公之孙殿朝公从涌口村迁居翠亨村,根本没有迁居迳仔蓢村,与迳仔蓢村的孙瑞英无涉。
2.谎言成不了真理,“出口转内销”的伪谱还是伪谱。 1942年,罗香林所着《国父家世源流考》一书问世前后,已完全排斥东莞而推断紫金为孙中山的祖籍。对于伪谱罗香林已以予反驳否定。但总有人不死心,还在致力推广、宣扬“东莞之说”,并想尽办法进行《孙氏族谱》出口,企图以假乱真。
1983年春,有人将所谓的《孙氏家谱》影印件,从美国寄给台北的孙中山之孙孙治强。孙治强认为该谱与自己的家谱不相符,系完全是杜撰,为免以讹传讹,特请台湾史学家谢福健详细研查,以正谬误。谢福健经广泛调查了解,走访了孙中山在台湾的家属及曾追随孙中山或深悉其家世情况的有关人士,如史学家、国民党中央研究院院士陈盘,孙中山的党务书记张民权等。经谢福健详加考证,所得结论是,众口一词“孙中山系客家人,老家在紫金”,所说与罗香林《国父家世源流考》所述完全一致。
谢福健在研查中发现,孙治强收到的家谱影本,就是所谓瑞英与连昌是父子关系的谱系,也就是1942年罗香林反驳否定的伪谱(即邱捷、李伯新拿出的所谓“东莞版”《孙氏家谱》),无非是填补了空缺的世祖,新增加了一些陌生的所谓世祖,如十二世增加了6位世祖,十三世增加了4位世祖,十四世增加了2位世祖。对此,谢福健根据孙治强意见,于1983年编着出版了《国父家世源流汇述》,由台湾国史馆馆长黄季陆先生题字,孙治强等作序,批驳了伪谱。
更为可笑的是,1989年12月,孙中山侄孙孙满回中山市访问。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则把孙满从台湾孙治强处带回的《孙氏族谱》,也就是被孙治强确认为伪谱的影印件,说成是孙中山家族的珍藏族谱。
明明孙治强确认为伪谱,且叫专门研究孙中山家世的谢福健考证了流传在外的族谱影印件是伪谱,而转手从孙满手带回来就成了“真谱”。好在有《国父家世源流汇述》为证,要不然谎言真的成了真理,“出口转内销”的伪谱真的成了“真谱”。
史实就是史实,无论如何改纂都是无效的,河源是孙中山入粤始祖地,已是历史的印证。
中共河源市委党史研究室河源市地方志办公室主办
紫金县孙中山纪念馆,孙中山先生入粤始祖居地——河源市紫金县中坝镇落成竣工。
http://www.vohakka.com/uploadfile/2011/0930/20110930093051831.jpg
孙中山曾亲口说过,自己的原籍在紫金县,是东江客家人。据史料记载和历史考证,孙中山的先祖孙友松公于明永乐年间由闽迁粤,定居于紫金中坝公馆背村
(即现在的孙屋排村),历经11代。
河源紫金是孙中山入粤始祖地,是孙中山的根。上世纪30 年代,在河源城区就建有中山纪念堂、中山公园;经孙中山的儿子孙科倡议,在紫金中坝创建了中山中学,并亲笔题写了校名和“和平、奋斗”的校训;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博士多次到紫金寻根问祖。
陈建华说,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驱,在领导和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的艰苦历程中所展现的中山精神与客家人文精神一脉相承;孙中山的爱国情怀、献身精神、博大胸怀和客家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山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前进,不断进取。
客家学研究的先驱罗香林。他在1933 年所着的《国父家世源流考》中指出,紫金是孙中山先祖孙友松入粤之地,国父也曾言自己的家在东江“kungkun”,因为紫金中坝孙氏光绪二年重修族谱旧抄本与孙中山所述在时间上吻合,据此可以推断“kungkun”即中坝公馆背村。此外,孙中山入粤第十二先祖为孙连昌,而紫金孙氏族谱记载的十二世祖也有个孙琏昌,应为同一人。这个说法,被孙氏后人所认同。孙中山的儿子孙科在《先世述略》中也有这样的表述:“明永乐中,有友松公者,再迁广东东江上游紫金县的中坝公馆背。”孙中山的儿媳陈淑英1983 年5月考察祖籍时,在紫金中坝孙屋排写下了“国父是客家人,老家在紫金” 的题词。此外,据孙中山孙女孙穗芳回忆,孙中山也曾亲口对她说过老家在紫金。
紫金县孙中山纪念馆,孙中山先生入粤始祖居地——河源市紫金县中坝镇落成竣工。
紫金县孙中山纪念馆,孙中山先生入粤始祖居地——河源市紫金县中坝镇落成竣工。
孙中山曾亲口说过,自己的原籍在紫金县,是东江客家人。据史料记载和历史考证,孙中山的先祖孙友松公于明永乐年间由闽迁粤,定居于紫金中坝公馆背村
(即现在的孙屋排村),历经11代。
河源紫金是孙中山入粤始祖地,是孙中山的根。上世纪30 年代,在河源城区就建有中山纪念堂、中山公园;经孙中山的儿子孙科倡议,在紫金中坝创建了中山中学,并亲笔题写了校名和“和平、奋斗”的校训;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博士多次到紫金寻根问祖。
陈建华说,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驱,在领导和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的艰苦历程中所展现的中山精神与客家人文精神一脉相承;孙中山的爱国情怀、献身精神、博大胸怀和客家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山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前进,不断进取。
客家学研究的先驱罗香林。他在1933 年所着的《国父家世源流考》中指出,紫金是孙中山先祖孙友松入粤之地,国父也曾言自己的家在东江“kungkun”,因为紫金中坝孙氏光绪二年重修族谱旧抄本与孙中山所述在时间上吻合,据此可以推断“kungkun”即中坝公馆背村。此外,孙中山入粤第十二先祖为孙连昌,而紫金孙氏族谱记载的十二世祖也有个孙琏昌,应为同一人。这个说法,被孙氏后人所认同。孙中山的儿子孙科在《先世述略》中也有这样的表述:“明永乐中,有友松公者,再迁广东东江上游紫金县的中坝公馆背。”孙中山的儿媳陈淑英1983 年5月考察祖籍时,在紫金中坝孙屋排写下了“国父是客家人,老家在紫金” 的题词。此外,据孙中山孙女孙穗芳回忆,孙中山也曾亲口对她说过老家在紫金。
2011年3月4日,第31尊孙中山铜像在紫金县中坝镇揭幕。孙中山孙女孙穗芳(右三)一行到紫金中坝中山中学,为孙中山铜像揭幕。
http://www.heyuan.cn/system/News/UploadFiles_7510//201105/2011052708520364.jpg
孙中山孙女孙穗芳博士2003年9月8日到紫金县中坝镇寻根问祖,确认中坝镇就是孙中山先生的祖籍。
http://www.heyuan.cn/system/News/UploadFiles_7510//201105/2011052708521422.jpg
2003年9月8日,孙穗芳母子拜谒孙氏入粤始祖妣骆孺人墓。
http://www.heyuan.cn/system/News/UploadFiles_7510//201105/2011052708523565.jpg
孙氏入粤先祖妣骆孺人墓
http://www.heyuan.cn/system/News/UploadFiles_7510//201105/2011052708524809.jpg
经过7个月的奋斗,一座占地面积31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908平方米的孙中山纪念馆在中坝镇圩镇上拔地而起,并将于5月29日举行隆重的竣工剪彩仪式。今天离该纪念馆竣工剪彩还有两天时间,但翘望已久的紫金县80多万人民却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与激动,盼望着这激动人心的日子马上到来。走进紫金,可以看到该县上下充满着喜气洋洋的气氛。将于28日晚在紫金县文化活动中心举行的音乐晚会,更是把全县人民喜迎孙中山纪念馆竣工剪彩的热情推向高潮。
广东中山翠亨乡因是孙中山故居而闻名世界,而我市的紫金县却因该县的中坝镇是孙中山先生入粤始祖居地而著名。 2010年11月29日,孙中山孙女、孙中山和平教育基金会主席孙穗芳博士出席在河源召开的第23届世客会时,对关于孙中山先生祖居地的争议,她一脸坚毅地说: “孙家先祖入粤的第一站,就是紫金中坝,这是有铁证的。历史不能更改。”
至今,作为孙姓家族源流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驿站——中坝镇依然保存着孙中山祖籍纪念馆。圩镇上,以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场所较多,当地居民也有着很深的“中山情结”。
孙中山与中坝之渊源
据孙中山孙女孙穗芳博士专着《孙中山家族世系表》记载,孙中山的先祖友松(考)、骆氏(妣),明永乐年自河田迁至紫金中坝,为入粤始祖(入粤一世),生四子:敬忠、惠忠、勤忠、荣忠。传至孙中山先生为十八世。到了连昌(考)、陈氏(妣)(入粤第十二世)时,清康熙年间由紫金中坝迁居广州增城,复徙中山(香山)县涌口门村。
孙中山入粤始祖居地位于中坝镇发昌村孙屋排,距中坝圩镇1公里。祖屋建于清代,民国重修,1942年辟为紫金中坝孙中山祖籍纪念馆。孙屋排是经孙中山后代确认、专家和学者考证后,认为这里是孙中山入粤始祖居地。由此,这里成为孙中山始祖入粤的第一站。
孙中山祖籍纪念馆比较简单,馆面宽三间,进深三间,砖木结构,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馆内陈列着孙氏的家世源流、列祖考妣墓碑拓片、孙科先生(孙中山长子)赠送的孙中山照片和寄来的一些函件等。在纪念馆,还有不少纪念孙中山的题词,孙中山革命时期的老照片也被挂在四壁。为了保存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1987年,该馆被列为紫金县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列为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另据《紫金县志》记载,紫金“中坝”曾叫“中山”,孙中山祖籍在河源市紫金县中坝镇孙屋排村。 1947年紫金县行政设置中有中山乡,乡公所所在地在中山圩(即现在的中坝圩);1949年5月,紫金县解放,全县划为4区28乡,其中附城区辖中山乡;1950年5月,紫金县改设5区27乡,第一区辖中山乡;1957年12月,紫金县撤销区的设置,改为29个乡(镇),其中有中坝乡。 1958年中坝乡改名为中坝公社,至此再没出现中山乡的名称。也就是说,解放后中山乡的名称还在紫金保持了10年之久。
孙中山的根在中坝
风光秀美的中坝镇是有理由留住辗转来到这里的孙友松兄弟的,但在当地却流传着另一个富有神秘色彩的故事。据传,孙友松的原配夫人骆八十娘随着丈夫一起南迁时,她用竹箩挑着谷种、瓜种和神牌、香炉等,日行夜宿,翻山涉水入粤。有一天,走到紫金时,她的箩绳忽然断了,箩筐掉在地上。夫妻俩便询问当地长者,才得知这里是长乐县(今紫金县)。夫妻俩惊喜之余,认为这是一个好预兆,长乐即长居久乐之意,于是便决定在这里定居。
虽然这仅是传说,但在发昌村确实还保存着骆八十娘墓。骆八十娘墓保存完好,墓在发昌村,占地30平方米,坐北朝南,用花岗石砌筑。记者看到,墓碑的阴面刻着“孙氏祖妣八十娘骆儒人墓”的字样。 “文革”时期遭严重破坏,墓碑等曾被拆,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找回原墓碑,并按原址原状重新修复。可见,后人对该墓址的爱护和重视,以及对孙氏的敬仰。 1987年,骆八十娘墓被列为紫金县文物保护单位。
中坝人的“中山情结”
紫金县中坝镇的居民有着很深的“中山情结”。镇上的学校、书店和餐馆等很多地方都是以“中山”命名,以表达对孙中山先生的纪念与敬仰之情。
至于孙中山的入粤始祖孙友松为何会迁到中坝,有的说法是孙友松因为家贫才携妻南迁,秀美富饶的中坝留住了他们。现在,中坝人因为这里是孙中山入粤始祖居地而感到自豪。在镇上,一些地方也用“中山”为名。位于中坝镇的中山中学,是孙中山长子孙科意欲发展教育,经乡人温济琴转告乡中父老,由乡绅张渠等人倡导筹建的学校。学校建成后孙科亲笔书写了中山中学校名和“和平、奋斗”校联。这是全国最早、也是唯一以“中山”命名的一所中学,其他地方的只叫中山纪念中学。后来,中坝镇还建了一所中山纪念小学,由民革原主席屈武题写校名。
中坝镇原来仅有的一所中学中山中学远远满足不了该镇教育发展的需要,1990年春,中坝第二中学正式动工兴建。为缅怀宋庆龄女士,1993年5月,中坝第二中学改名为庆龄中学,全国政协原主席邓颖超为庆龄中学题写了校名。
孙中山后裔寻根问祖确认紫金中坝
为孙中山入粤始祖居地
1942年,中山大学教授罗香林在重庆出版了《国父家世源流考》,提出孙氏十二世祖于清初始从紫金经增城移居香山的论点。当时国民党党史会的一些资深编纂如邓慕韩、孙镜、莫纪彭、许师慎等曾撰文反对,但罗着得到蒋介石、于右任、张继题署,孙科、邹鲁、吴铁城、陈立夫作序,后来又获国民党政府学术奖,故此后出版的有关著作追述孙氏先世时几乎都采罗说。
1983年5月,孙科夫人陈淑英在紫金中坝孙屋排题写了“国父是客家人,老家在紫金”的题词。
1986年,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委员会主席屈武在紫金亲笔题写“紫金中坝孙中山先生祖籍纪念馆”馆名。
1987年12月16日,时年99岁的国民党元老陈立夫为紫金“孙中山祖籍祠堂”、“孙中山祖籍纪念馆”题词。
1999年4月,孙中山嫡孙孙治强先生题写的“孙文先生祖籍纪念馆”和“祖父孙文祖籍在紫金”,以及挂图等一批文物,在紫金中坝孙中山纪念馆展出。
孙中山先生的祖籍是紫金中坝,早已为他的后裔及史学界承认。
2003年9月8日,定居美国的孙中山先生的孙女、孙中山和平教育基金会主席孙穗芳女士率儿子王祖耀等一行来到紫金县中坝镇孙屋排,先后拜祭了孙氏先祖的墓地和祠堂,并亲笔题词“寻根问祖”和“国父孙中山先生祖籍在广东省紫金县中坝镇,希望恢复中山镇原名”等。
这是百年来,孙中山后裔第一次到紫金寻根祭祖。
保护开发孙中山祖籍地
近年来,紫金县对孙中山祖籍地的文物保护、史实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立孙中山祖籍研究协会,召开纪念孙中山诞生120周年大会,编辑整理孙中山祖籍研究史料,将孙友松墓、骆八十娘墓、孙中山祖籍纪念馆列为紫金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中坝孙中山祖籍纪念馆由于是砖木结构建筑,且年久失修,在风雨侵袭中部分已经倒塌,仅存的数间瓦房也成为危房,重修迫在眉睫。
不仅当地政府重视孙中山祖籍纪念馆的保护和建设,孙中山后裔也对中坝十分关心。 2003年9月8日,孙中山孙女、孙中山和平教育基金会主席孙穗芳博士回到中坝镇孙屋排村祭祖。孙穗芳当时提出恢复中坝镇“中山”的原名并希望重修孙中山祖籍纪念馆,以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升紫金乃至河源市的文化品位和知名度。 2006年6月,孙穗芳先后致信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表达了筹建孙中山纪念馆的想法。这一想法得到了省、市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省领导作出批示,要求妥善处理并答复孙穗芳女士。 2007年初,紫金县、中坝镇专门成立了孙中山祖籍纪念馆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实施孙中山纪念馆修建工作。当年3月23日,该县举行孙中山祖籍纪念馆重建动工仪式。后由于建设资金短缺等原因,该纪念馆建设工作一度停滞。
2008年3月,市委书记陈建华带队至中坝调查,要求重建孙中山纪念馆,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中山先生精神。经过长期筹备,孙中山纪念馆于2010年10月28日在中坝镇党委、政府办公楼旧址动工兴建。 2011年3月4日,孙穗芳女士把第31尊孙中山铜像赠送给中坝的中山中学,并为铜像揭幕。为进一步弘扬中山先生精神,紫金县委、县政府决定把县第四小学和县第四中学分别改名为紫金中山实验小学和紫金县中山高级中学,并将于5月29日挂牌。
自2007年以来,该县已将孙中山祖籍纪念馆的保护和建设列入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作为打造“五彩缤纷紫金游”的主要亮点。纪念馆建成后,作为一处文物史迹,将成为紫金旅游的又一文化新景观,对促进其旅游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按照制定的施工方案,孙中山纪念馆重建计划投入760多万元,新建的孙中山纪念馆将保留老纪念馆原貌和原有的客家建筑风格,并将重建后的纪念馆打造成紫金县的旅游文化景区景点,充分发挥旅游效益,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紫金县孙中山纪念馆大事记
紫金县孙中山祖籍纪念馆首建于1942年,位于该县中坝镇发昌村皇冠山(又称黄牛挨磨山)下,原为孙氏宗祠。
1986年,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主席屈武亲笔题写“紫金中坝孙中山先生祖籍纪念馆”馆名,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20周年时恢复陈列,民革中央办公厅发电致贺,台、港人士和美籍华人等都慕名前往参观。
1987年,孙中山祖籍纪念馆被列为“紫金县文物保护单位”。
1995年,孙中山祖籍纪念馆被列为“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3年9月8日,定居在美国的孙中山先生的孙女、孙中山和平教育基金会主席孙穗芳女士率子王祖耀等一行来到紫金中坝镇孙屋排寻根祭祖,是近百年来孙中山后裔到紫金寻根祭祖第一人。
2006年6月,孙穗芳致信广东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提出筹建孙中山祖籍纪念馆的想法。
2007年3月23日,开工重建孙中山祖籍纪念馆。
2010年10月28日,孙中山纪念馆在中坝圩镇动工兴建。
据罗香林《国父家世源流考》和孙科《八十述略》诸书的考证和记载,该孙氏族人的先祖是晚唐僖宗时期的中书舍人及两浙节度使孙拙,族人长年居住于河南的陈留郡,即今河南开封东南的陈留县。孙拙的儿子孙誗,很贤达能干,中和三年(公元883年)黄巢举事时,孙誗为承宣史,带兵去平息义军,征战于闽越江右之间,英勇善战立了军功,被封为东平侯,驻军于虔州虔化县,即今天的江西宁都县。由于治理地方成绩显著,老百姓安居乐业,当地人都挽留他,于是就在那里定居下来。由是孙誗便成为该孙氏族人由豫入赣的南迁始祖。
1984年前后,广东中山市中山研究会专门组织进行了孙中山家世的调查,在江西省宁都县田头乡孙屋底村孙世龙家发现了5卷本宁都《城南富春孙氏伯房十二修族谱》,里面记载了该孙氏家族从晚唐到明永乐年间在河南、江西、福建一带的迁徙繁衍情况,其中也是将唐中书舍人孙拙之子孙誗作为由豫入赣的南迁始祖,有关史实考证与上述记载大致相同。而其谱名所谓“富春孙氏”的记载,说明该族应是江浙富春孙氏的后裔。另外,如广东兴宁《章峰堡孙氏族谱》等,也都记载有孙拙、孙誗父子,及其世居河南陈留和选将南征诸事迹。
查《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15,唐朝后期有《唐故朝散大夫□尚书工部侍郎柱国赐紫金鱼袋乐安孙公墓志铭》载:“公讳拙,字几玄,武水乐安人也。”据碑文记载,孙拙曾祖父孙会,官至吏部尚书;祖父孙公x,以工部尚书致仕;父亲孙瑝,为御史中丞。孙拙进士及第后,历任监察御史、右补阙、河南府长水令、殿中侍御史诸官职,政绩不错,声闻京师,后又拜中书舍人,金紫出使浙越。晚年,授西都留守副使、检校礼部尚书,直至后唐初年拜工部侍郎。粗略一看,此人主要在唐僖宗、昭宗朝为官,且官拜中书舍人,出使浙越,应即为孙誗之父无疑。这样的话,该支河南孙氏应来自山东武水(今山东聊城西南),应为乐安孙氏之后,并非富春孙氏,且世代为显宦,灿然一高门大族。
但仔细考孙拙的生卒年,碑载:孙拙“以天成元年岁在丙戌五月十二日薨于洛城税舍,享年69岁。”就是说他生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死于后唐天成元年(公元926年)。而黄巢起义是在公元875-884年,孙拙此时是18-27岁,如说孙拙本人率军与起义军作战,还勉强能成立;而说此时孙拙之子已为将官,率军去平息起义军,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碑中也没有孙拙子孙的记载,只是笼统地说:“嗣子尽心全孝道,志在保家,仰奉训慈,专营大事。”孙拙葬于河南县平乐乡张扬里,俯祖坟旁,也非陈留郡人。这样便只有两种可能性:要么孙誗不是中书舍人孙拙之子;要么在唐朝后期有两个同名同姓的孙拙,且都官任中书舍人。可以推测,后者的可能性极其微小。
我们再查一下宁都《城南富春孙氏伯房十二修族谱》中所载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所撰《先祖孙誗公五修墓志》,碑文说:“宁之有吾孙氏也,以鼻祖讳誗于唐僖宗中和间,因黄巢之寇,充承宣使,提兵江右,略地至是。民皆安堵,父老遮道请留,遂家焉。”其后是孙誗子孙的详尽记载,而对其父祖,却只字未提。它只能说明,直到清朝前期,人们还不能肯定孙誗祖上的情况。其实,孙誗能率军参加镇压黄巢起义,其年龄至少与孙拙相差不多,而将中书舍人孙拙找出来,作为孙誗之父,那是后来修谱之人惯用的手法。查一下地图,该族人所居河南开封之陈留,离先秦卫国孙氏当时的世居之地:汲郡(今河南汲县一带),只有五六十公里,应该说相当靠近,所以唐代的河南陈留孙氏也很有可能是先秦卫国孙氏之后。
该《修族谱》记载,孙誗约在唐光启四年(公元888年)被封为百将东平侯,即定居江西宁都,生子孙实,实生七子,其第三子孙士元生孙有敬,有敬第一个由江西宁都迁居福建长汀河田,成为孙家由赣迁闽之始祖。此后,孙家在闽历居四代,直到明永乐年间,孙有敬的第四代孙即为孙誗的第七代孙:孙友松由福建迁徙到广东紫金县忠兴坝落户,成为孙家由闽入粤的始祖。这一记载中,有关迁徙路线应大致不错;然而其世系肯定有误,就以孙友松于永乐初年(公元1403年)迁粤计算,从孙誗至孙友松共八辈人,而经历了500多年,平均每代相隔64年之多,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以一般25-30年为一代计算,其中应相隔了17-20代人。
而罗香林《国父家世源流考》中考证出,《宁都南门外直街孙氏族谱》载,孙誗公有第四世孙曰承事者,其后裔今居福建汀州河田,其余各房则无迁福建者。孙科《八十述略》中说,孙誗五传至承事公迁闽。总之,是孙承事或其后裔迁闽,与孙誗相差5代以上,这样反而比《修族谱》要合理一些,而孙承事再传至十几代才至孙友松迁粤。
孙友松入粤后的家世迁徙情况,罗香林《国父家世源流考》记载考证得比较详细:以孙友松为入粤始祖,至十一世祖孙鼎标,时值明清之交,鼎标随钟丁先起义抗清,虽英勇善战,然终不敌清兵。孙氏族人为避免战祸,纷纷离散流徙。鼎标次子、十二世祖孙连昌迁居增城,康熙中叶再迁居香山县涌口门村,成为孙家入香山之肇祖。再传两代,连昌之孙、十四世祖孙殿朝始由涌口村迁入翠亨村,成为翠亨村孙家之开基祖。再传三代:十五世祖孙恒辉,十六世祖孙敬贤,到十七世祖孙达成便是孙中山的父亲。孙达成生于1813年,从孙友松1403年入粤,经100余年,传17代。以后,孙中山及其子孙科都出生于翠亨村。
从地图上鸟瞰,孙中山祖先家族的迁徙路线稍有曲折,而由北往南之方向却是明显的。不过,该族人在进入南方后,其支脉也逐步分散迁徙。紫金县忠兴坝孙氏光绪二年重修族谱旧抄本,所载孙见龙撰谱序说:“苗裔定居汀州府、或居雩都城内,或居本郡,或居雩都青塘、或居安远。……积德后昌,生齿日繁,其子孙遂多莺迁。”该孙氏族子孙散居于赣南、闽南与粤之东北部为多。
……
在罗香林《国父家世源流考》将孙中山的家世考实出版之前,许多人认为总理家世是源于广东东莞孙氏。如胡去非《总理事略》第一章第二节《家世述略》谓:“翠亨孙氏,系出金陵,其远祖有名固,字允中,谥温靖者。宋英宗治平间进士,曾官神宗朝枢密使,与韩琦友善,及王安石为相,改行新法,不合去官,谪居江西。传十五世祖常德公,仕元为杭州刺史,及明初,应友人何真之聘,至广东东莞任西席,遂居东莞之员头山,此为孙氏迁粤之始。常德公生四子,仲子华贵公,合居上沙乡(亦作长沙乡)……”
即是说该支广东孙氏先祖为北宋之孙固,他先去官谪居江西,其后裔十五世祖孙常德,为元末明初人,始迁广东东莞,此说有东莞诸乡的族谱为据。再如《西南党务月刊》十四期上,经东莞上沙乡代表孙绳武修正后的《总理始迁祖一案》,更将其世系表排列了出来。其中列出孙常德迁粤后四子的分徙状况:孙贵武居肇庆,孙贵绍居惠州三株竹,孙贵华居东莞上沙乡,孙贵荣居东莞员头山。同时,东莞县长邓庆史派人调查了上沙乡孙氏宗祠的先祖牌位,确是由孙贵华为始祖,后裔依次排列。另外,中山县左埗头孙氏名谱亦载始祖为孙常德,也为同源。可见这支孙氏的后裔在广东分布较广。实际上,至今仍有人坚持孙中山家族源出东莞之说法,并对罗香林的观点提出种种质疑。不过,经罗香林详尽考证后,绝大多数人已认同该支孙氏族人并非孙中山家族之先祖。
又以中山县小榄孙氏为例,民国《香山县志·续编》卷三“舆地氏族”谓:“孙族始祖永奇,由南雄珠玑巷迁居羊城,爰及有明三卫兵移居小榄,永奇与弟永源同隶后卫陈宪旗下,遂家焉。分三房,现历二十四代,丁口二百有奇。”1912年5月11日,在广州举行欢迎孙中山辞去大总统职务后回广东的“孙族恳亲会”上,宣布员孙龙光在演说词中道:“我孙氏子孙,自南雄珠玑巷迁来广东后,散居各处,枝派虽同,毫无联络。”其实,广东各姓氏几乎都有从“南雄珠玑巷”迁粤的传说,该“巷”作为广东北部与江西交界的交通门户,对移民的南迁具有象征意义,是一个理想的南移民居集结地,然后再分散迁徙。所谓“枝派虽同”也只是一句联络感情之语,而此恳亲会有广东各地孙氏族200多人参加,就可见其枝派之繁。
再如《榕冈孙氏世系图谱》谓,其先祖孙乙为孙觉的嫡孙,江苏高邮人,绍兴三年进士,授广东揭阳县令,遂占籍于揭阳榕冈。宋末元初,其族人为避难,散居于惠来县华湖镇、潮阳市成器镇及沿海之海丰、陆丰等地。《吴川孙氏重修族谱》称,其为富春孙氏后裔,世居江西饶州鄱阳县。先祖孙祥任福州知府,家族遂迁居福建古田基巷仁寿里。再由闽迁粤,居化州(今广东化州县)之龙塘,又迁茂名落户,最后由茂名迁吴川(今吴川县)油麻坡。可知,广东孙氏族系派别之不一,主要为宋末以来北民南迁运动之结果。如罗香林《国父家世源流考》中所指出:“考广东各地孙氏多系自外省迁入,其源流派别,不一而足。
孙中山先生唐朝祖先孙俐墓,孙俐(音禅),生卒年不详,原籍河南陈留(汜水河柏庙一带),唐僖宗中和三年(西元883年)以才武选为百将,次年敕封为东平侯,为孙中山先生第三十五代先祖。孙俐元配陈氏墓也位于此山头之另一侧,为绣针落槽形,坐北向南(壬山丙向)。 孙中山祖墓
孙中山的祖墓位于宁都城南梅江镇高坑村马家坑的大山里。这个已经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的古墓,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来寻宗觅祖的孙氏后裔,也吸引了络绎不绝的风水界人士来考察学习。有资料记载孙俐墓是杨公的作品http://www.zangshu.com/ifeng/uploadfile/2010/0819/20100819055941313.jpg
”
http://tw.people.com.cn/mediafile/200905/31/F200905311026591584619837.jpg孙中山生父孙达成(1813-1888年)香山县(即今中山市)翠亨村人,16岁往澳门鞋店当学徒三年,后在澳门板樟堂街一间葡萄牙人开设的鞋店当鞋匠,月工资四元。32岁回乡务农时成婚。孙达成在乡间没有自耕土地,佃入祖堂田二亩五分,及弟媳程氏田地四亩,种水稻及杂粮。一年辛勤劳动只获得微薄的租馀入息,致使孙达成除白天劳动外,夜晚还兼做村中更夫,年俸二百斤谷以帮补家讦。直至1880年才辞去更夫职责。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寿终。
孙达成墓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犁头尖山脚http://image.wangchao.net.cn/baike/1276190105240.jpghttp://www.wh3351.com/upfile/191/20100630035404146.jpg
国父的母亲杨太夫人http://sun.yatsen.gov.tw/sys_image/big_ftimg/0006.jpg。杨太夫人生于1828年
(道光八年),卒于于1910年6月13日,享年83岁
香港孙母墓 孙中山母亲杨太夫人墓,位于香港九龙西贡飞鹅岭百花林,坐申向寅http://www.dawonn.com/images/20081026_ad2c9ec3227b6dbe8a1d1W257LXOOucg.jpghttp://www.fengshui123.org/bbs/attachments/day_071016/20071016_b7da55e86faf9ee2fc7djVhnmxUasySO.jpghttp://www.yedasheng.com/news/pics/20111114/201111141321222825427.jpghttp://www.gzzxws.gov.cn/xhgm/gmxhww/201108/W020110822465948582518.jpg孙中山元配卢慕贞http://link.photo.pchome.com.tw/s11/168vn/28/127864234664/卢慕贞是一位曾与孙中山同甘苦共患难,勤劳质朴,襟怀坦荡,深明大义的伟大女性,值得载入史册的不平凡的女性。
卢慕贞生于1867年7月30日,其父卢耀显承先祖业读书,后漂洋过海到檀香山谋生,与孙眉同为檀香山华侨。
1885年5月7日,卢慕贞在与年方20岁的孙中山定亲后不久就结婚了。与卢慕贞结婚3个月后,孙中山离开家乡再赴香港中央书院复学。卢慕贞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女子,身材矮小,肤色较黑,自幼缠足,是一个相貌很普通,个性内向的旧式女子。
而孙中山温文儒雅,相貌秀美,身材适中,堪称为美男子。现在的讲法就是帅哥,孙中山前后所受的中西式教育,多达20年之久,长久留学于海外,学贯中西,见多识广。因此,从传统观念看,夫妻二人不管从哪方面来衡量,条件都不相当,相似之处也少。然而,由于孙中山一向敬重父母,所以,他当时在婚姻问题上没有违抗父母和大哥之命。
1891年10月20日,卢慕贞与孙中山结婚6年后,儿子孙科出生。1892年7月,孙中山以全校之冠的优秀成绩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孙中山在澳门镜湖医院任外科医师。由于受葡萄牙籍医生的排挤,后来到广州自己开设了一间「东西药局」,单独行医。生活有了着落以后,孙中山就把他的妻子和儿子接到了澳门。这段时间,相夫教子,生活安逸,其乐融融,是卢慕贞感觉最幸福的时日。1894年他们的长女孙娫降生了。1896年二女儿孙婉出生。一个儿子、两个女儿这是孙中山与卢慕贞的爱情结晶。有学者著述说孙中山与卢慕贞没有感情,是不合情理的。
澳门卢慕贞墓http://farm9.staticflickr.com/8151/7154268872_795d39ca0b_z.jpg
孙中山孙女孙穗芳自述族谱及家世http://drsunacademy.com/DesktopModules/GalleryServerPro/gs/handler/getmediaobject.ashx?moid=736&dt=3&g=2
孙殿朝是孙氏入中山翠亨村的开基祖。孙殿朝生孙恒辉,孙恒辉生孙敬贤。孙敬贤是孙中山的祖父。从孙敬贤以上几代均以农耕为生,到孙敬贤这一代,十四岁即遭父丧,依寡母为生,有先世遗下田产十数亩,孙敬贤笃信风水,常与风水师到处寻找风水吉地,破费颇多。后来生下长子达成公,为孙中山的父亲,孙达成和其父一样,也十分相信风水,终年与一名来自嘉应州的风水师寻找宝地,将祖先茔冢不佳的,改葬至附近的风水吉地。据孙中山胞姐孙妙茜说:各祖先坟地,皆父亲所寻得,地师谓葬后十年,必出伟人。而后十二年有孙中山先生诞生
敬贤公(孙中山的祖父墓)
http://www.yedasheng.com/news/pics/20111114/201111141321222201660.jpg
孙中山祖母黄氏墓
翠亨村西南方的长沙埔有个土名叫黄草冈的地方,这里埋葬着孙中山曾祖孙恒辉、高叔祖孙殿侯、祖母黄氏,坐酉向卯,全部朝向金星门淇澳岛。
嘉庆二十二年(1817)秋,崇尚堪舆之说的孙中山祖父孙敬贤,在风水先生的指导下,葬父亲孙恒辉于黄草冈。墓碑上镌字如下:“嘉庆丁丑年仲秋吉日立 显十四十五世祖考殿侯 恒辉之墓 惠州龙川县地师钟盛扬卜迁 孙观德观林”。墓碑现已无存。
颇负盛名的黄草冈,是一座圆圆的小山包。晚年照料年幼的孙中山起居的孙中山祖母黄氏(1792—1869),如今就静静地安卧在这里。山不高,墓穴离山顶30多米,上面连个墓碑也没有。孙氏一族发迹后,对所有的坟墓均不加修缮,这表明了孙氏的低调,顾国忘家。对黄氏墓,地师留下了一首歌谣:“土名黄草冈,大海作明堂。鳌鱼游北海,旗鼓镇南方。金星塞水口,燕石在中央。谁人葬得着?黄金大斗量。”
http://www.dawonn.com/images/73684g.jpg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2-5-27 20:11 编辑
http://photo.southcn.com/bbs/F732672005.10.26.12.28.371.jpg
http://photo.southcn.com/bbs/F732672005.10.29.11.7.02.jpg
http://photo.southcn.com/bbs/F732672005.11.1.15.9.12.jpg
http://photo.southcn.com/bbs/F732672005.11.1.15.8.421.jpg
http://photo.southcn.com/bbs/F732672005.10.26.12.33.315.jpg
http://www.56.com/u23/v_MTkzMDc0NzY.html
http://bbs.gd.gov.cn/viewthread.php?action=printable&tid=153763
http://photo.southcn.com/bbs/F732672005.10.26.12.32.494.jpghttp://photo.southcn.com/bbs/F732672005.10.29.11.7.344.jpg
孙中山孙女孙穗芳著述家世源流http://video.sina.com.cn/v/b/48259623-1827796610.htmlhttp://photo.southcn.com/bbs/F732672005.10.29.11.7.02.jpg
从孙友松又十一代,适时明清之际,十一世祖孙鼎标(孙大食),随钟丁先起义抗清,以英勇善战,为钟氏器重,尝于一日升官三级。时人乃称公馆为连升馆,颂其功也。此后,鼎标公以兵败北,孙氏族人为避免战祸,多流徙离散。其次子连昌公,迁居增城,康熙中叶,再迁居香山县涌口门村务农渔,成为孙家入香山的肇族。孙连昌公到涌口门村,越二传,至连昌公之孙孙殿朝起,始由涌口门村迁入翠亨村,成为孙入翠亨村的开墓祖。殿朝生恒辉,辉生敬贤,贤生达成,而孙达成就是祖父孙中山的父亲。由此可知,孙恒辉、孙敬贤、孙达成、孙中山、孙科都诞生在翠亨村。 祖父孙中山的祖父孙敬贤公生于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去世于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享年62岁。孙敬贤公共生三子,我的太祖父、孙中山的父亲达成(1813--1888年)是长子,还有次子学成(1823--1864年)和三子观成(1826 -1867年)。
钟丁先(1613—1672年),字后觉、南山,号忏云,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苏区乡永坑村人。自幼聪颖好学,才思敏捷,勤奋攻读,明崇祯十五(1642)年,中壬午科解元。崇祯十七年,北上赴试,到达河南省,得悉太平军攻陷北京,投考无望,折回原籍。他具有一代才子气质风貌,曾被誉为“天南之异人”、“永安第一诗人”。不久,清兵入关,明幼主南下,钟丁先倾尽家产,招募几千人,屯于中坝凹下山,起兵勤王,明幼帝福王朱由崧迁都南京后,获悉钟丁先起义勤王,钦授其福建监军道。桂王(朱由榔)建都肇庆后,升钟丁先为参议,翌年又升为广东按察使司副使。此后,钟丁先出兵与汀州、惠州、班固山等地清兵交战15年,兵败。退回凹下山,欲图再展。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明南朝覆灭,钟丁先解散义军,解甲回乡。清廷两次劝其出仕,许以高官厚禄,但丁先不为所动,均遭拒绝。并以此与尘世隔绝,隐居深山,削发为僧,发誓“不着清朝衣,不踏清朝地、不食清朝谷。”“一臣不事二主”。隐居天字嶂万寿庵、凤安下石彼岸庵。康熙年间,死于彼岸庵,葬在庵侧,终年59岁。
孙中山的祖居地有三处:一是江西省宁都县;二是福建省长汀县;三是广东省紫金县。
据孙中山的家世族谱目前最权威的《台湾乐安孙氏族谱》(1971年台湾版)(由孙中山之长子孙科作序)载:孙氏远祖唐朝以前居住在河南陈留地方,至唐僖宗时孙拙曾任中书舍人及两浙节度使。其子孙俐由于黄巢作乱被朝廷任命为承宣使,领兵游击于闽越江右间,因军功封为东平侯,屯兵虔州虔化县(即今宁都)。孙俐便将家族迁入虔化。五传至承事公又迁居福建汀州河田,为河田始祖。又五传孙友松偕弟孙友义由河田迁居长乐县忠坝公馆村(今属广东紫金县)。孙友松为孙中山一脉孙氏入粤始祖。另据河源市和平县林寨镇严村孙氏族谱记载,孙寰生三个儿子:孙伯瑫、孙伯玮、孙伯晋;孙伯玮生两个儿子:孙友义和孙友松;孙友松迁往当时的永安县(即现在的紫金县),孙友义没有外迁。紫金县中坝镇孙屋排的《孙中山家族世系表》记载,孙屋排的始祖为孙友松,孙中山是孙友松的第18代子孙。:“依据俊翁老人之墓的碑文、严村孙氏族谱、紫金县中坝镇孙屋排的《孙中山家族世系表》、《紫金县志》等文献资料考证,林寨镇严村孙姓族谱所指的孙友松外迁永安应是紫金县,孙中山的祖地也在林寨镇严村孙屋。谭伟伦也说,根据严村《孙氏族谱》和紫金县中坝镇孙屋排的《孙中山家族世系表》可知,孙中山先生早前祖籍是在和平县林寨镇严村孙屋。在孙屋,每年都在祠堂里开展纪念中山先生的活动仪式。http://www.beinet.net.cn/tzxf/shenghuoxiaofei/wenhua/201103/t767448.htm
在江西宁都县,得县政协文史委和县地名办等单位的大力支援和帮助,在县政协赖副主席陪同下深入到孙氏宁都始祖东平侯孙俐及其夫人陈氏墓地进行考察。该墓葬坐落在宁都县城郊南门4华里的乌石营马架坑,处于两个小山岗中间,面向南偏东,背后群山起伏,前面是一小块低地和隆起的小丘;隔山坳远望可看到蜿蜒伸展的山脉;左边是滔滔梅江,有虎踞龙盘之气派。墓碑高1.4米、宽0.7米、厚0.11米。据介绍,1965年11月14日,民革江西省委、江西大学统战部曾组织联合调查小组,到宁都调查孙中山先生始祖东平侯孙?的墓址,因时间短促而未有结果。1983年,宁都县地名志办公室邱常松先生在编撰地方志的过程中,发现了孙中山先生的祖籍家谱,并按家谱记载寻找到了孙俐及其夫人的坟墓。随后《江西日报》及电台记者先后前往采访并作了报道。1985年10月民革江西省委、江西大学民革支部、江西大学历史系、宁都县政府组成联合调查组,再次对坟墓进行了调查考证,认定无误后遂正式向中共江西省委统战部报告,并于同年拨专款对墓道进行维修。
与此同时,在县政协帮助下,我们查阅并复制了由当地孙世龙家珍藏的《宁都富春孙氏伯房十二修族谱》(民国三十八年修,五卷六本)和《宁邑孙氏八修族谱》(民国三十八年修)。两谱都在首卷中记道:孙氏始组讳?。居汴梁陈州(即今河南东部陈留一带),俐公乃唐中书舍人孙拙之子,唐末因黄巢之乱以公武材选为百将,引兵游击于闽越江右间,遂居虔化县,即今宁都县,以功封百将东平侯。
以下传孙实,孙实传第三个儿子,再传孙有敬,以后分别是六郎、十六居士、九承士、三承士。三承士之后迁居福建长汀河田。现引族谱原文于下: “生四居士讳实,生七子,五郎、六郎皆殇,长大郎讳耀,次二郎讳英、三郎讳士元、四七郎讳爽、五八郎讳见,以公侯伯子男编立五房。公房查老谱所载人丁稀少,传到廿三世仁兴、仁旺即无续笔。侯房自英以下散处乡里,到十一世彬公字彦父,迁青塘而分居于都,丁财甚盛。伯房祖士元生四子:有恭、有敬、有惠、有信。有恭房在宁都者仅数丁,迁居兴国、赣州者人丁亦少;有敬房今居严坑、法沙等处;有惠房居城南暨平阳乡孙屋底等处,两处子孙为多;有信房查志谱唯载一宣教子孙迁浙江余姚县,传十六世,八县尉讳时敏,子孙迁韶州、兴宁。”
孙中山直系先祖为三世祖讳士元(即伯房)。按该谱《孙氏伯房世系总考》载:“三世祖讳士元,生四子:长十五郎字有恭、次十七郎字有敬、三念二郎字有惠、四念六郎字有信。恭房之后居兴国、赣州,敬房之后传到七世九承士,生二子,长二居士,次三承士,三四职匡。二居士之后明居下乡严坑,三承士之后居福建汀州河田,四职匡之后居法沙湖田。”
从上述宁都孙氏族载资料与罗香林教授所撰《国父家世源流考》(民国三十六年商务印馆出版)及《台湾乐安孙氏族谱》(1971年版)所载内容资料,是完全连接,并且是一致的。
在福建省长汀县,我们通过县政协文史委,与对孙氏河田祖居颇有研究的学者范汝生、邹子彬先生等进行座谈,他们都是年逾古稀的老人,其中邹先生虽已八十七岁,但身体健壮,记忆力很好,对孙中山祖居地河田的情况了如指掌。据他们介绍,孙氏在长汀生活过的地方,主要是现在的河田镇,其次在附城蓝屋坪村的“孙屋桥”。河田古称柳村,又称“和田”。地处汀江之滨,是一片平川,有温泉,周围几十里,有大小几十个小村庄,地旷人少。早在唐朝,就有不少从中原南迁的客户聚居。因此,孙中山先生上祖孙有敬自赣入汀选择这个村庄定居是有见地的。现在孙氏在河田留下的遗迹有“孙屋田”、“孙屋地”、木 录屋”,民国时期在木 录屋曾建有“中山台”,以纪念孙中山的历史功绩。可惜现在河田已无孙姓人居住。中山台早在大跃进年代被夷为平地、良田。“孙屋桥”坐落在城关西门外的蓝屋坪村,据该村的老人反映,这里过去曾有好几栋房子,都是孙姓人居住过的。20世纪50年代早已迁走他乡,现无孙姓人居住了。抗战时期曾有过十几个讲广东话的人来这里扫墓,其后再未见有人来扫过墓。在不远的山上,发现有七座朝向江西的孙氏古墓。另外,在牛岭峰还有一座孙姓的兄弟墓,可辩认出“有”字样的碑文,可见当时或先后从宁都入汀的孙氏,不止孙有敬一家,还有同裔兄弟来汀。据族谱载,五传至孙友松迁居入粤时,孙姓在汀已有一百余人。
在紫金县,我们得到县政协、县志办、博物馆、档案馆等单位的热情接待、介绍并陪同前往孙中山先生祖居地紫金县忠坝镇公馆村调查。据《紫金县志》载,紫金县古称永安县,于明朝隆庆三年即1569年建县。建县前其境分属长乐县(今五华县)、归善县(今惠阳市)地域。长乐县于宋末1071年建县。明朝嘉靖年间,境城内农民起义、矿工起义不断,其中青溪寨头山矿工起义持续达20余年,范围波及兴宁、长乐、程乡(今梅县)、揭阳、河源、龙川、博罗及海丰、归善、东莞,均以归善县古名都、宽得都及长乐县琴江都为大本营。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两广都御史吴桂芳派兵进行第五次征剿,镇压了起义。为确保安靖,明隆庆三年(1569年)朝廷批准划归善县之古名都(秋香江流域)、宽得都(柏埔河流域)、长乐县之琴江都(琴江流域)三都设立永安县,意即从此永远安定;以古名都鸟石约安民镇(今紫城镇)为县治,建筑县城。后因与福建省延平府永安县同名,且其建县早于本县,民国三年(1914年)经中央政府批准改名为紫金县,以紫金山命名。
紫金地域属丘陵山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山环水绕,层峦叠翠,林木参天,风景幽美,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明朝永乐年间(15世纪20年代)孙中山的高祖孙友松、孙友义兄弟从福建长汀河田迁到这里定居,其定居点在距县城19公里的忠坝镇北面的黄牛埃磨山下一个叫孙屋排的发昌村,老地名又叫公馆村。这是因入粤始祖十一世孙鼎标于明末清初在孙屋排兴建的一所武术馆而得名。这武术馆是对族人进行武术训练,从事抗清保家卫乡的场所,曾被称为“公馆”。可惜公馆现已十分破烂不堪。据介绍,现在公馆和入粤始祖孙友松、孙友义兄弟墓,孙友松太夫人骆八十娘墓已分别被河源市、紫金县列为市县二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政府拟在公馆旧址建设孙中山祖居陈列纪念馆。1997年11月县政协在忠坝镇召开孙中山诞辰131周年座谈会,县、镇、村领导和中山先生族裔近百人参加,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与“公馆”隔河相望的地方有一处叫卧龙岗,1942年乡人张仿渠等为纪念伟人孙中山先生,集资创办了一所“中山中学”,请中山先生长子孙科题写校名和题字。孙科除题写校名外,还根据他父亲生前的教导为这所学校题词“和平奋斗”,并立为校训。1990年,在原有中山中学基础上忠坝镇又增办了忠坝二中,1992年,为纪念中山先生夫人宋庆龄,忠坝二中更名为庆龄中学。现中山中学已办了60年,成为一间完全中学,庆龄中学也办了10年,是一间初级中学。这两所中学共有学生2000多人,正日益兴隆,桃李芬芳。
孙中山先生是客家人,他的客家渊源深远而流长。我们在宁都、长汀、紫金三县政协文史委及县博物馆、档案馆等单位搜寻到许多谱牒资料,除了已有的江西省宁都县孙氏族谱、台湾孙氏族谱以及紫金县孙氏支谱证实中山先生的客家渊源外,还有60年前公开出版发行的罗香林教授编著的《国父家世源流考》一书。该书指出:“香山的孙氏本是中原世族,唐末之乱渡江南徙,子孙散布于赣南、闽南与粤省各地。晚唐僖宗时,河南陈留有孙俐者,因‘黄巢之乱’迁居江西宁都。越五传有承事公者,复迁福建长汀之河田。至明初永乐年间,有友松公者,再迁广东东江上游紫金县之忠坝,是为国父上代入粤始祖。又十二传有连昌公者,以累世参与反清义师,兵败流散。于康熙年间自紫金迁居增城。又过了两代,再迁至香山县涌口门村。这是孙氏全家族迁居本县之始。又两代有殿朝公,自涌口村迁至翠亨村定居。从中山先生的高祖友松公入粤传至国父已经有十八代,就从迁到翠亨村算起,也有五代。”
再是孙哲先生手着八十述略中也说到:“我祖先上世于唐朝时,从河南陈留南迁江西宁都,明初由闽西迁广东省紫金县,清初由紫金县迁香山县。从迁粤始祖友松公至先父的嫡孙治平、治强,恰好二十代,并称我的父祖辈皆深明大义,对先父的影响极大。而先父领导民族革命,推翻满清帝制,一方面固然受当时环境所刺激,另一方面也未尝不是祖先遗传的结果。”
1972年,世界客属总会在台北筹办第二次恳亲大会。筹备干部邹志奋、翁玲、蓝萼洲三人向孙哲公报告工作时,孙哲对筹备工作垂询甚详,并予嘉勉,也欣然接受任大会名誉会长。说话间,哲公称父亲曾告诉他,老家住东江永安县(现名紫金),并对客属从中原南迁,及代出英豪史迹知之甚详。
此外,早年曾随侍中山先生革命多年的北伐、抗日名将薛岳将军,他告诉台湾著名客属研究专家谢福健先生说:中山先生自己说过,他原籍在紫金县,是东江客家人。孙陈淑英夫人也曾在谢先生著作中亲签:“先翁是客家人,老家在紫金”等字样。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中山先生本人也曾说过自己是客家人,承认客家渊源。据杨庆平先生着《孙中山的家世与客属渊源》一文载:“有日孙中山在大元帅府接见到访客家人,对国家大事多有谈及,并蒙先生多作指示,无不表示敬佩,临别前有一位客家人对孙中山先生说:‘中山先生,您是客家人?’中山先生肯定地答:‘是,是!’在座陪客都满怀疑惑。其中有广府人直言对孙中山先生说:‘中山先生,你明明是广府人,为何说是客家人?’孙先生很和蔼地对他们说:‘我们都是中国人,而且在革命时期,要通力合作,他们说我是客家人乃指祖先是客家人’。他们听了哑口无言,由此也可见孙先生的伟大胸怀。”
孙中山先生次女孙婉女士,于1966年3月参加五华同乡会议时说:“民国十年,我准备与戴元先生结婚,父亲很和蔼地对着母亲说:恩赛(即戴元)品德佳,学问好,俩人感情也好,而且又是老同乡。”戴元是孙先生的女婿,嘉应五华县人,孙先生称他的爱婿是老同乡,又一次证明了孙先生是客家人,他的客家渊源是确切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