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gang 发表于 2013-6-28 04:13:31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6-29 00:34 编辑

孙中山十二世祖孙连昌是因避害逃离紫金辗转迁入香山的外来户,与早在明代就在那定居的香山孙氏不是一回事:

据《紫金袁田孙氏支谱》载:“友松公,偕弟友义公,大明永乐年间(公元1402-1434年间)由闽迁广东嘉应州长乐(今五华)县,迨隆庆三年(1569)新建永安县,即惠州府永安县(今紫金县)上镇约开基祖也。”可见,孙友松兄弟由闽入粤时最先开基地永安县上镇约原属长乐县(五华县),至明隆庆三年,新建永安县时才划给新置的永安县,其时孙氏族人已在长乐县属下生活了146年约繁衍五代。然后至12世琏昌(或简写为“连”)公始迁增城,“康熙中,再迁香山县(后称中山县)涌口门村,又二传至殿朝公,复自涌口门村迁居翠亨村。”上述可见瑞英不是连昌的父亲。在紫金孙氏族谱里记载鼎标是连昌的父亲,而孙鼎标因为反清战死沙场,孙连昌为避害逃离紫金最后到了香山,脉络清晰顺理成章。孙连昌为什么会从紫金迁增城再迁香山的呢?据王晶明《孙中山先祖“紫金说”“东莞说”之我见》叙述:孙连昌之父孙鼎标与明末解元钟丁先,于清初在紫金一带组织义军开展反清复明活动。教练武术之公馆就设在孙屋排村附近,故后来孙屋排村又称公馆背村。反清义军在多次与清兵作战中因寡不敌众,主将孙鼎标战死沙场,钟丁先宣布解散义军。在那时,反对朝廷乃是诛九族之罪,孙鼎标之子孙连昌因避官军杀戮逃到增城,在那有孙连昌的叔公,他寄居叔公处以渔业为生,后来他驾船顺增江而下,入东江北支流,在虎门海域的珠江口人海,漂流到了香山县涌口村(那里距海仅有数里地)。那里当时已有孙姓村庄。俗话说:“同姓三分亲,五百年前是一家”,孙连昌就融入到当地孙氏族人,娶妻生子繁衍后代。孙连昌迁香山的历史背景是清廷的迁界复界。清初,清廷为防沿海居民接济郑成功反清复明势力,下令东南沿海居民内迁50里;康熙八年(1669)朝廷下令复界,官衙通知嘉、惠、潮各州百姓到沿海垦荒,于是,大批客家人由嘉应州和东江地域迁入香山、宝安等沿海地区,包括香港,当时香港属于宝安管辖。这就是沿海乡镇有不少客家居民的原因,这就是孙连昌迁香山的历史背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行政建置“地区”改为“市”,而原来的惠阳地区(现惠阳成为惠州市的一个区)管辖东江水域十几个县,这些县多为纯客家县,其中一些非纯客家县如惠东、惠来等在沿海的乡镇多为客家乡镇,这些沿海客家乡镇估计有好些是“复界”的结果。
孙中山家谱
https://www.hakkaonline.com/thread-92233-1-1.html
http://www.zsnews.cn/DATA/EPaper/zsrb/Data/2009/20090903/3/images/16_s.jpg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故乡广东紫金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