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老家的祠堂里写着“祠公曾裕振”,不知是否说明我们是五十三世曾裕振的后人?
是的。蕉领、梅县的曾姓人多数都是曾裕振的后人。裕振公派的字辈:「仁(五十七世)玉天章海,山水盛景长,富贵由天赐,承先启后长,英才宜正义,俊杰绍贤良,道德传家宝,文明增国光,平和昭吉庆。」:P
是吗
Posted by 巴人 at 2004-3-30 22:18是的。蕉领、梅县的曾姓人多数都是曾裕振的后人。裕振公派的字辈:「仁(五十七世)玉天章海,山水盛景长,富贵由天赐,承先启后长,英才宜正义,俊杰绍贤良,道德传家宝,文明增国光,平和昭吉庆。」:P
但我们不是用这种字辈的,而是...繁祥令德...,本人是令字辈,听说是从梅县迁过来的。 Posted by zeng at 2004-3-31 08:55
但我们不是用这种字辈的,而是...繁祥令德...,本人是令字辈,听说是从梅县迁过来的。
你是梅州那里人?按辈份来说涯大你两辈,涯是繁字辈,台湾曾姓客家人有好多是裕振公的后人,听讲有几千人左右。:P Posted by 巴人 at 2004-3-31 22:21
你是梅州那里人?按辈份来说涯大你两辈,涯是繁字辈,台湾曾姓客家人有好多是裕振公的后人,听讲有几千人左右。:P
捱也无知是梅县乃处人,只系听讲是从梅县迁出来的。 Posted by zeng at 2004-3-31 23:37
捱也无知是梅县乃处人,只系听讲是从梅县迁出来的。
那你从梅县迁去那里?能否讲出来?:P 你是哪的?辈份那么低,我是广字辈的 Posted by 巴人 at 2004-1-29 22:52
龙山派字辈:「奎(八十八世)壁呈云瑞,人文焕国华,台衡思继武,鼎甲励承家,一贯书绅永,千秋锡福遐,贻谋资燕翼,世业仰清嘉。」
龙山派字辈:奎是66派与武城派的尚一样的,嘉为第105派,共40字。另龙山派系字辈,大都是延世公的后裔.我一直在寻找相关的资料,若有相关资料者请与我联系:zeng8786@163.com 谢谢
[ Last edited by zeng72派 on 2004-4-11 at 21:39 ] 我想如到中山图书馆找数据,应该如何办理手续呢?请予指教! Posted by zeng72派 at 2004-4-1 20:55
你是哪的?辈份那么低,我是广字辈的
我是广东鹤山人,我始祖佑孙公是从福建宁化石壁村迁来五华水寨七都围,二迁惠东白花镇,三迁鹤山合城镇。
我所见到的曾姓人多数的字辈都是宪庆繁祥令等字辈,极少见过广字辈,但又见过广东河源有一位曾姓人是尚字辈,他比我大十辈。 Posted by xnchan at 2004-4-1 21:39
我想如到中山图书馆找数据,应该如何办理手续呢?请予指教!
请你打开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网址:http://61.144.49.203/lanmu/yg.htm,里面详细教你如何办理手续。:P 你的老家在哪裡
我是台灣裕振公後人 台灣曾氏亮寅公派下
世次源流
太宗世系七十七派裕振二十五世開台六世曾建元編
民國九十三年四月一日版
一世黃帝公孫軒轅,二世昌意,三世顓頊,四世鯀,五世禹,六世啟,七世仲康,八世相,九世少康。
一世黃帝,為有熊國(今河南省新鄭縣)國君少典氏之子,母附寶,傳感應天樞
星而孕。姓公孫,長於姬水,一姓姬,居軒轅之丘,名軒轅,稱軒轅
氏,於阪泉(今山西省解縣鹽池)三敗炎帝神農氏帝榆罔參盧,涿鹿
(今山西省解縣涿澤)敗苗族阪泉氏蚩尤,代炎帝為天子,號有熊氏,
新鄭縣有黃水、黃溝,故稱黃帝。正配西陵氏之女嫘祖氏,生青陽(玄
囂)、昌意。舉二十五子。傳享年一百歲。逝於首陽山,葬於橋山(今
山西省襄陵縣)。
二世昌意,降居於若水,娶蜀山氏女昌濮氏,生顓頊。一說子韓流娶淖子氏女阿
女,生顓頊。
三世顓頊,繼少昊金天氏位,號高陽氏。一說繼自黃帝。《漢書》〈律曆志〉稱顓
頊傳窮蟬、敬康、勾望、橋牛五代而鯀。
四世鯀,字熙,封於西羌汶山石紐地區(今四川省廣柔縣境),姜姓,《山海經》
稱黃帝生駱明,駱明生白馬,白馬即鯀,後為陶唐氏帝堯封崇伯,即
嵩伯,居河南嵩山陽城(登封),受命治黃河洪水,以圍堵之法九年未
成,為攝天子有虞氏帝舜放逐於羽山,遣祝融處死。配有莘氏之女女嬉,
一名女志、有志、士敬、修己、修紀,於砥山夢食薏苡而生子文命,帝
舜賜姓姒。
五世禹,名文命,字密、高密,三月二十八日生於石紐山刳兒坪,配塗山氏之女
攸女,一名女媧、女嬌、女趫、嘎,受虞舜命繼鯀治洪十三年,三過家
不入,有功任司空,封夏(都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伯,劃定九州,
征三苗,虞舜欲禪位,攝政十七年。後虞舜征三苗病逝於蒼梧(今湖南
省寧遠縣),禹讓辭王位避舜子商均三次不就,隱居陽城(今河南省登
封縣告城鎮),三年喪滿,仍為諸侯擁為共主,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
西北),號夏后氏。在位五年,會諸侯於塗山,八年,會諸侯於會稽,
殺防風氏立威,十年,巡視東方,傳公元前二一一六年秋八月,逝於會
稽山(浙江省紹興縣境)。
六世啟,傳誕產於石之裂開,故名,又名建,一名余。《竹書紀年》載,夏后禹
禪位伯益,三年喪滿,啟殺伯益奪位,於陽翟鈞台(夏台)會諸侯,建
立夏朝,甲申年,做〈甘誓〉,於甘邑破有扈氏(今陜西省盧縣)君敖
奇,天下咸朝。登位九年巡狩天下舞九韶,十一年,改封幼弟觀君武至
西河,十五年武觀據西河亂,命彭伯壽征之。在位二十九年,約當公元
前二一一五年至二零八七年,傳位太康。葬箕山之陰。
七世仲康,太康弟。太康無道,五子爭位亂國,辛酉年,為東夷族有窮氏(今河
南省濮陽縣)君后羿放逐陽夏(今河南省太康縣)而死,仲康為后羿
擁立,返太康都邑斟尋(今河南省鞏縣)。丁卯年冬,失權於后羿。《路
史》載在位十八年,約當公元前二零七二年至二零五五年。
八世相,一名相安,為后羿所立,逼走商邱(位今河南省),在位八年(壬寅年),
寒國(今山東省濰坊縣北)國君妘浞殺后羿自立,仍號有窮氏,相再走
斟灌,二十八年(癸卯年),寒浞子妘澆(封過國,今山東省掖縣西北),
破斟灌,相再走昆吾國帝丘(竇,今河南省濮陽縣),過澆來圍,自殺。
在位約當公元前二零五四年至二零二七年。臣伯靡出奔有鬲氏(今山東
省德州市)。配有仍氏(今山東省金鄉縣)之女后緡,自牆洞逃出,奔
有仍,遺腹子少康。
九世少康,相與后緡所生遺腹子,癸卯年生於有仍,長任有仍國牧正,甲子年寒
浞、過澆命椒破有仍,出奔有虞(今河南省虞城縣),任庖正,娶有
虞伯姚思二女封於綸邑(今河南禹州西北康城村)。夏遺臣伯靡得有
鬲氏之助,自斟尋、斟灌伐寒浞,壬午年,伯靡殺寒浞,迎立少康於
綸邑復國,時年四十歲,「有田一成,有眾一旅」。少康命女艾滅過澆,
乃復都陽翟,會諸侯於鈞台,後再命長子杼滅寒浞次子戈君妘豷,正
式復位,次年,方夷來朝,三年復田稷,十八年遷都於原。在位約當
公元前一九八六年至一九六四年。封次子烈曲(曲烈)於鄫國(繒國),
傳位長子季杼。
鄫國一世烈曲(曲烈、曲列),少康所封,一傳季杼所封。春秋〈曾子斿鼎〉載:「曾子斿擇其吉金,用鑄將彝,惠于烈曲。」烈曲天生神異,精勤思考,擅長製作與發明,曾發明用來求直角的矩尺、用竹竿木棒做支架的方形漁網(罾)、射鳥用綁絲繩的箭(矰)、製作蒸飯盛菜用的陶器(甑)、以及教導族人織出各種圖案的絲織品(繒)。
鄫國初國在河南省滎陽市聖水峪潧水(溱水)流域之鄫水城,因水名國。鄫同潧,同曾。
二世炫忠,當夏后槐之世。
三世坤仁,當夏后芒之世。
四世錄,當夏后泄之世。
五世浩源,當夏后不降、扃、廑之世。
六世富財(材),當夏后孔甲之世。
七世焜,當夏后皋、發、履癸(桀)之世。
八世伯基,天下歸商湯(太乙)。
商卜辭有曾,可證商湯放夏桀後,復封鄫國,夏族多遷徙或為商族俘虜,鄫國獨留中原,因對商朝效忠。
九世銳,十世汪,十一世志梁,十二世煌,十三世相奎。
十四世世鑒,同伊陟佐商帝太戊而治,史稱「殷復興,諸侯稱之」。
十五世政治,守舊不更新制。
十六世模,十七世瑞煥,十八世垠,十九世錦容,二十世洪(共),二十一世桂茂,二十二世照(昭),二十三世培元,二十四世硅,二十五世允渿,二十六世杞,二十七世燋(惟)熹,二十八世塤和。
二十九世成銳,斬涪河蛟龍。
三十世一倩,生樁、仁、其民。
三十一世椿,三十二世炯,三十三世垣,三十四世銷,三十五世福波,三十六世時榮,三十七世炳。
三十八世均作,有韓人之隙。
三十九世鈴,敦仁,不依其勢。
四十世浤仁(泓一、弘一),四十一世松(一松),四十二世炲(照,怡煥),四十三世墅,四十四世鎮玉,四十五世浥。
四十六世祥槫,一名祥傳,又名祥溥,孝友執躬。
四十七世炷,時興朱仇。
四十八世方瑆(方釋),四十九坤(垢),五十世字鑾(宇鑾)。
五十一世沛恩,承志達道。
五十二世樸。
商末,鄫國遷於今安徽與河南之交的層邱。
周文王妃、周武王母太姒為鄫國姒姓本家,周武王褒封鄫國。
西周末,鄫國已遷於繒關,即今河南省方城縣,於此設關拒楚。申國改封於謝(今河南省南陽市北),與鄫國比鄰。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七七一年),申侯以幽王姬宮涅寵褒姒廢其女申后及太子宜臼,聯合鄫國曾(鄫)伯黎、西夷及犬戎入宗周鎬京,於驪山弒王,與諸侯共立宜臼,即位雒邑,是為周平王,至是西周滅亡。
曾伯黎與晉文侯曾為周平王討伐淮夷、東夷,鄫國隨之東遷,乃與東夷交惡,成為世仇。
鄫國於春秋時繼同姒姓杞國亦自河南南部東遷,先北遷拓城縣北之鄫城,魯僖公年間再東南遷淮水流域瑯琊地區,並與魯國聯姻。
周襄王七年、魯僖公十四年(公元前六四六年)夏,六月,鄫子與適魯僖公之鄫季姬於防商議,為其召,乃決定入朝魯僖公。
周襄王九年、魯僖公十六年(公元前六四四年)十二月,魯僖公與齊宋陳衛鄭許邢曹等國會盟於淮,進據鄫國,以齊國有亂,遂退兵。
鄫國經此再遷國,經東夷。
周襄王十二年、魯僖公十九年(公元前六四一年)夏六月,宋襄公子滋甫邀滕、曹、邾、鄫等國會盟於曹國之南,鄫子遲至二日,宋大夫公子子蕩建議宋襄公以鄫子祭東夷立威,己酉,宋襄公乃指使邾文公綁架鄫子至東夷人神社次睢之社(於今山東省臨沂縣,鄉人稱之為食人社),蓋鼻殺之並肢解烹煮作為人牲祭神。鄫與東夷為世仇,宋襄公使邾子用鄫子以悅淫祠,實從東夷之所甘心也。
鄫國經此再遷國,終至今山東省嶧縣東方、蒼山縣西北十六公里、棗莊市東、文峰山東麓,即蒼山縣向城鎮前鄫、後鄫村間之鄫城。魯僖公召各國為鄫國築向城。
五十三世姒世美,鄫子,於周定王十六年、魯宣公十八年(公元前五九一年)秋
七月,因邾國入侵而被戕殺。
五十四世姒時泰,即位後請求魯國保護。周定王十八年、魯成公二年(公元前五
八九年)十一月丙申,與魯國及秦、宋、楚等國於蜀會盟,史
稱匱盟。周靈王三年、魯襄公四年(公元前五六九年),魯襄
公朝晉國,徵得晉悼公同意,將鄫國納為附庸,冬十月,莒國
不服,會同邾國伐鄫,魯國大夫臧孫紇援鄫入邾,敗戰於邾國
狐駘。
鄫子姒時泰有女嫁為莒國夫人,生一子為鄫子外孫。姒時泰受莒國挾而欲立外孫,世子姒巫為魯僖公女之子,不服,乃援引魯國勢力相抗。周靈王五年、魯襄公六年(公元前五六七年),姒時泰歿,傳位莒國公子,入繼鄫子。鄫國以外孫(異姓己姓)為後,此舉不合宗法,《春秋》譏之,視同莒國滅鄫。
曾氏始祖巫。為鄫國國君姒時泰世子。姒時泰欲立外孫,姒巫為自保,引魯國勢
力以抗莒。魯襄公母定姒為鄫女,推為姒世美之姊妹,鄫子姒世美
為魯襄公舅,姒時泰與魯襄公為表兄弟,兩國有舅出之誼,魯襄公
為姒巫表伯叔輩。周靈王四年、魯襄公五年(公元前五六八年),
姒巫以魯國大夫身分隨魯國叔孫穆子叔孫豹出使晉國,完成鄫國附
屬魯國之儀式。秋九月二十三日,魯襄公與晉悼公及宋、陳、衛、
鄭、曹、莒、邾、滕、薛、齊、吳等國會盟於戚(今河南濮陽)抗
楚,叔孫豹認為鄫國附屬魯國對魯國會盟不利,令鄫國大夫以獨立
國代表身分與會。周靈王五年、魯襄公六年(公元前五六七年)七
月,莒國公子入繼鄫子,《春秋》譏之,視同莒國滅鄫。晉國責難
魯國任莒公子入主鄫國,季武子季孫宿使晉說明。姒巫去國奔魯,
於今山東省平邑縣築武城邑,去鄫邑為曾氏始祖。周靈王七年、魯
襄公八年(公元前五六五年),莒國入侵魯國東境,以劃定所佔鄫
國疆界。周景王七年、魯昭公四年(公元前五三八年)九月,莒著
丘公即位,未安撫鄫國,鄫國叛莒,莒廢鄫國,魯國收撫之。曾巫
葬武城東山。子夭、夫。
二祖夭。為魯國季武子季孫宿家臣,《左傳》〈昭公元年〉載周景王四年(公元前
五四一年)曾夭為季武子駕車迎接出使鄭國之政敵叔孫穆子叔孫豹返
國。葬東山。子阜、翌。
三祖阜。為魯國叔孫穆子叔孫豹家臣。《左傳》〈昭公元年〉載周景王四年(公元
前五四一年)曾阜勸說叔孫豹會見季武子。子箴。
四祖點,字子皙,號箴,魯國費縣南武城人,妣上官氏,生參,繼娶一女。師事
孔子,小孔子六歲,為孔子三十餘歲時之第一批學生,《論語》〈先進〉
〈四子侍坐章〉載,點與孔子和子路、冉有、公西華於暮春三月同遊魯
國曲阜城南之沂水岸,孔子盛贊其志向澹泊。季武子季孫宿喪,往弔倚
門而歌,時譽為士之狂者。曾因子曾參耕作誤斷瓜根,杖打曾參,幾乎
將其送命。《戰國策》卷二記其妻上官氏親自織布維持生活。孔子周遊
列國,困於陳國時,曾懷念曾點,評等其為狂放之士。唐玄宗開元二十
七年(七三九年)追封宿伯,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一零零九年)封
萊蕪侯,明世宗嘉靖九年(一五三零年)尊為先賢曾子,入祀孔廟崇聖
祠。 太宗世系
一派。宗聖曾參,字子輿。生於周敬王十五年丙申年、魯定公五年(公元前五零
五年)十月十二日,小孔子四十六歲,《說苑》〈立本〉記其「衣敝衣以耕」
。十六歲於楚國奉父命就學於孔子。曾參稟性率直且魯莽,乃立志「日三
省其身」。《孔子家語》〈六本〉載,曾因耕作誤斷瓜根為父曾點杖打幾乎
送命,孔子認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故小杖則受,大杖當逃,責
其未逃致令其父背不義惡名,曾參聞後乃登門謝師領教。曾參至孝,奉養
其後母,常一夜五起,亦不離親一夕宿於外。《孟子》〈離婁上〉載,曾子
養曾皙,必有酒肉。《孟子》〈盡心下〉載,曾點嗜食羊棗,曾點逝後,曾
參終生不忍食,而為表敬重母親,對於名稱不美的街道(勝母之閭)則不
走。《禮記》載,曾點卒時,曾參淚如滴泉,水漿不入七日,以後每讀〈喪
禮〉,則泣下沾襟。曾任官於莒、齊。《韓詩外傳》載,父母逝後,曾至楚
國任官,五十歲時,齊聘以相、楚迎以令尹、晉迎以上卿,皆不就。傳學
孔伋(子思),述《大學》,著《孝經》,主張仁與孝,認為慎終追遠,則
民德歸厚。卒於周考王六年丙午年(公元前四三五年),享年七十一歲,
葬於濟寧州嘉祥縣南四十里,武山西南玄寨山之麓。唐高宗總章元年(六
六八年)二月十九日,皇子李弘釋奠於學贈太子少保,唐睿宗太極元年(七
一二年)贈太子太保,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七三九年)封郕伯,北宋真
宗大中祥符二年(一零零九年)夏閏五月封遐丘侯(郕侯),北宋徽宗政
和六年(一一一六年)夏六月太常寺奏侯爵與孔子同名,改封武城侯,南
宋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五年)春正月封郕國公、元文宗至順元年(一三
三零年)秋閏七月封郕國宗聖公。明世宗嘉靖十年(一五三一年)夏閏六
月尊為宗聖曾子。嘉靖十八年(一五三九年),永豐房東宗五十九派裔孫
曾質粹起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民國後為宗聖曾子奉侍官。妣公羊氏,敕
封一品夫人。生子三,元、申、華。
二派元,字子元,仕於魯國,配高陽氏,生子西。二人同葬嘉祥縣南武山,副室
侯氏,生子中。居於魯城曲阜,其後堂號魯國。弟曾申為費國季昭子季
孫強家臣,一說《左傳》係曾申根據費國季氏史記《春秋》所撰者。
三派西,字子照,生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丁酉年(公元前四四四年),從曾申學
《詩經》,仕於魯國,周威烈王元年(前四二五年),見任魏文侯教席之
卜商(子夏)於魏國西河,魏文侯欲官之,不受而去。配左氏,生長子
欽,副室諸葛氏,生子鐸、錫。周烈王七年壬子年(公元前三六九年)
歿。後世追封鎮江侯。
四派欽,字子敬,官都檢大夫(都檢吏),配穀梁氏,生長子得,繼室周氏,生
子莊、筐。欽與二室同葬嘉祥縣富春坪。
五派得,字若得,配卜氏,生長子羨,繼室歐陽氏,生子美。任徐州刺史,封平
海侯。葬富山。
六派羨,字學餘,娶繆氏,任撫州都提點、平陽徐州刺史,葬嘉祥縣武山。
七派遐,字子盛,娶言氏,生二子煒、盈。官陜邑太守、揚州刺史。葬嘉祥縣武
山西向。
八派煒,字子美,生於周赧王四十一年丁亥年(公元前二七四年)十月二十八日,
卒於西漢惠帝六年壬子年(公元前一八九年)。娶郯氏,生子樂。官至
漢朝工部尚書、尚書令。葬嘉祥縣南武城祖山。弟盈,官至東陽太傅。
九派樂,字訓韶,娶周氏,生子浼,繼娶洪氏,生子況。官山陰縣令有功,漢封
都鄉侯。葬東山麓。歐陽修〈與曾鞏論氏族書〉質曾樂名不見於史書年
表。
十派浼,官東陽太守、上谷太尉,娶伏氏。合葬東山麓。子旃、光。光裔子枋家
長沙。
十一派旃,字伸勤(仲功),官中壘校尉、冀州太守,太子東宮使,娶鄢氏。葬
武山西。子嘉。
十二派嘉,娶鄭氏,繼娶歐陽氏。官安縣主簿。葬伴父。子寶、頃。
十三派寶,字惟善,配歐陽氏,生長子琰,繼娶王氏,子璜、璟。官漢武威太守、
車騎侍郎,葬武山西向。
十四派琰,娶鄔氏,官提舉副使,冀州御史、武城太守、車騎侍郎,西漢封都鄉
亭侯。夫婦合葬武山西向。子據、援。
十五派據,生於西漢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四二年)正月初七日,娶陳、劉二氏。
劉氏為漢宗室。官冀州御史、諫議大夫,成帝綏和元年(公元前八年)
有功加關內侯,平帝封都鄉侯。為官清廉,遵循宗聖學說,嚴於律己,
剛正不阿,因恥事王莽,於新始建國二年(公元十年)十一月十一日,
年五十三歲時,集合全族二千人自山東南下渡長江,避於豫章郡,家
江西廬陵縣(今吉安市永豐縣)吉陽鄉,復遷至鶯遷鄉,卒與陳氏葬
於吉水仁壽鄉。東漢明帝永平六年(公元六十三年)三月十五日,追
封吉陽郡公,二室均受封吉陽郡主,劉氏封吉陽郡一品夫人。公為江
右吉陽房祖,為蕉嶺曾氏第一遷。歐陽修〈與曾鞏論氏族書〉質曾據
名不見於史書年表。子闡、瑒。
十六派闡,娶文氏,生長子植,副室王氏,子懋、楫、橫。夫婦合葬廬陵縣吉陽
鄉。
十七派植,字植賜,娶李氏,生長子燿,官諫議大夫。繼娶蕭氏,子炯、炳。葬
仁壽鄉南向。
十八派燿,一名耀、曜、萬,娶胡氏,生長子培,繼娶文氏,子城。東漢光武帝
時任諫議大夫、福州刺史、御史。葬吉陽鄉祖山趾南。
十九派培,字本固,娶陳氏,同葬廬陵南籔坪,生長子德,副室張氏,葬魚山,
子行、征。
二十派德,葬仁壽鄉南向。配董氏,葬夫所趾南。子珣、珍。
二十一派珣,字貴紋,娶朱氏。三國魏時官中郎將官,葬仁壽鄉。子渙、震、忽。
二十二派渙,一名煥,娶劉氏。西晉封景陽侯。夫婦合葬仁壽鄉上查。弟震、忽
立韶州房。子梓、曜。
二十三派梓,字伯埼,娶丁氏,葬仁壽鄉南向。子勰。
二十四派勰,字思協,生於西晉武帝太康八年(二八七年)二月二十五日,娶文
氏,官鎮南司馬。東晉成帝咸和三年(三二八年)九月,於廣州擊
破前交州刺史張璉叛軍,事載《晉書》卷七。卒於東晉哀帝興寧二
年(三六四年),夫妻合葬於荊田鄉斧形山。子端。
二十五派端,瑞,一名端仁,字正冀,娶胡氏。子鉉、鋐(道始)。鋐官梁朝車
騎將軍。
二十六派鉉,字道遠,娶蕭氏,官梁朝大司馬。葬仁壽鄉。子海。
二十七派海,一名炅,字海道,娶楊氏,官黃門侍郎、襄州錄事參軍。夫妻合葬
上查。子璜、琦。
二十八派璜,娶謝氏,合葬仁壽鄉。子興、田。
二十九派興,字兆發,娶張氏,生長子隆,繼娶羅氏(熊氏),生子陳、陂。夫
妻合葬於荊田鄉斧形山。唐太宗貞觀六年(六三三年)閏八月十八
日,中書令溫彥博、太子舍人、吏部尚書高士廉奏請制定《氏族志》,
命曾氏定譜,曾氏唐譜自興始。
三十派隆,字迪惠,娶宋氏,合葬上羅浣。子鈞。
三十一派鈞,字洪舉,生於隋文帝開皇十七年(五九七年),娶王氏,官至唐給
事中。卒於唐高宗永徽元年(六五零年),夫妻合葬於荊田鄉斧形
山。子謀。\r
三十二派謀,字以忠,娶高氏,合葬仁壽鄉趾南。子丕、巹。
三十三派丞,一名巹,娶何氏,自廬陵吉陽鄉上黎堡徙螺絲嶺凹宅后里小崤凹大
中坑,再遷永豐,為永豐房祖,官陳尚書,至唐司徒、司空兼尚書
令。與何氏合葬石獅嶺上窯岰蜘蛛形,繼娶羅氏(鄒氏),葬廬州
吉水蘆荻塘寅向。子珪、舊、略。
三十四派珪,字子玉,娶蕭氏,封魯郡開國公,仍居廬陵吉陽。子寬、綽、豐、
暉、隱。
三十四派舊,字惟人,生於唐玄宗天寶元年(七四二年),代宗大曆十一年(七
七六年)進士。娶王、趙二氏,後合葬中義鄉銀櫃嶺。三娶呂氏。
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上柱
國。唐憲宗元和二年(八零七年)徙永豐縣雲蓋鄉望仙里角陂大坑。
為南豐房祖,蕉嶺曾氏第二遷。堂號魯國堂,號曰:「東魯傳京府,
南豐修治家」。文宗大和四年(八三零年)封魯郡柱國公。贈太尉。
子宥、廣、德。
三十五派暉,字廣州,娶楊氏,生子國傑、國俊。國俊出為廣子。弟隱子延世(延
祚)任官光州太守,唐僖宗光啟二年(八八六年)間隨光州變民軍
王潮入閩,定居泉州龍山,為閩南曾氏龍山派始祖。
三十五派廣,名彬,號起潛,貢元,娶羅氏。合葬帶上兩金扛水形。無後。暉次
子國俊入繼。
三十六派國俊,名雋,字孝敘,行小三郎,唐武宗會昌五年(八四五年)進士,
娶嚴氏,葬台嶺屋後,繼娶張氏,葬山灣高坑辰向,三娶吳氏,
葬田堆上庚向。官兗州太守,歸隱中圃莊舍榜種菊坡,後名知府
坵,錢塘羅隱撰記,葬於源蛇形,觀性寺後台嶺下黃家舍仙人踏
足形。子萬、千、彝。
三十七派萬,字持盈,行五郎,娶何、楊二氏,任鎮南將軍,與二十四派勰名熏
相將。以南康逸士名。以軍功賜田虔化(寧都)縣清泰鄉四都鎬源
村千畝而家焉。與妻叔何德捨浚源田九十三石魚塘山地及老鴉崗井
頭二地莊基,創浚源院。宋元祐年後為避金,浚源院駐院乃改觀性
寺。葬浚源院門樹下亥向。明世宗嘉靖元年(一五二二年)及明神
宗萬曆年虹房裔孫為之立碑記事。娶何氏,贅樵罔何盛翁女,副室
楊氏,三娶李氏,同葬。子泳、淵、沂。
三十八派沂,字期達(期大),行十三郎,官豐城令,累贈光祿大夫。娶楊氏,
生子蟠,葬田堆上坤向、繼娶王氏,籍湖坪,王宜尉女,封寧德夫
人。葬黃沙拖螺江蛇形坤向,生二子蟾、虹。葬望仙里荊田岰吳宅
後虎形寅山申向。虹遷虔州寧都鎬源上村。
三十九派蟾,字可大,配戴氏,籍花坑,繼娶卜氏。官金紫光祿大夫、國子祭酒,
封魯國大夫,徙虔州西門,為西門房祖。夫妻同葬南雄界下雄雞鼓
翼已向。生五子洪祥、洪立、中立、中美、中彥。
四十派中彥,字宗俊,娶吳氏,官唐通直郎,因唐僖宗乾符年間黃巢稱亂一度返
寧都鎬源,乾符五年(八七八年),虔州陷落。公遷居福建汀州寧
化縣懷德鄉郎馬墩下石壁下柑欖村(橄欖樹村)。為蕉嶺曾氏第三
遷。子美、良、俊。葬汀州府城外南山文殊古剎後,配吳氏葬寧化
縣翠華山已向。長子美,未同父中彥遷寧化,徙江西臨江新淦縣。
良衍江西石城縣石壁下。俊衍福建寧化。寧化西北有高山隔絕贛南
戰事。石壁正位於福建寧化與江西石城交界之站嶺隘東,為閩贛要
道,兼為墟場。 仁。五十二派紋光,字彩奇,行少三郎,娶李氏,同葬石壁村後。子裕懷、裕振、
裕輪。
玉。五十三派裕振,字玉鳴、行念二郎,娶陳氏,諡懿範。官至南宋、元奉政大
夫。尊為鎮平曾氏開基祖,開裕振公派。為長媳聶氏依風水師劉江東建議,
自寧化遷葬於程鄉高山大坪上湖面,即梅縣高思鎮嵩山上溪口,山形為臥豬
暴兜,一名黃龍出洞南向。陳氏同葬。公生子二人,長子添政,字天秩,號
順辰,行十一郎,次子天禎,一名真,別名志明,字添序,行十六郎。
天。五十四派(裕振公二世)天禎,訛為天爵,名真,別名志明,字添序,行十
六郎,娶范氏七娘,生長子啟瑞。范氏逝後諡淑德。繼娶危氏十四娘,生次
子啟琦,為興寧徑南湖洋村等房祖。兄天秩,訛為天職十郎,為元進士,官
至朝政大夫、大理寺評事,歿於兵亂。嫂聶氏痛夫既逝,創業未成,攜四子
及小郎添禎、范氏,肩挑父母骨灰,自寧化石壁南逃,仰天祝曰:「若遇籮
索斷則止。」至今梅縣徐溪鄉白渡桃柳村大缽里,籮索果斷,爰止斯土。此
為蕉嶺曾氏第四遷。依風水師劉江東建議,於所蓄水牛出走洗浴吃草處建置
祖堂,並依牛洗浴方位坐向,其地即江西行省廣東道梅州程鄉縣石窟都蓼陂
鄉同福村新方里門向東(今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新鋪鎮同福村新方里門向
東)。時間約當於元順帝至正二十年(一三六零年)前後。天禎被尊為蓼陂
房祖。
汀州路為元世祖女兒囊加真公主封地,因剝削嚴厲,故居民大量出走南遷廣
南。門向東祖屋坐螃蟹遊江地形,傳子孫要出門才發財。後代多撐船為業。
嫂聶氏葬徐溪何屋對面蛇頭岡龍形,妻范氏七娘葬徐溪掛蛇形。聶、范二墓
穴為同福曾姓視為風水寶地。
章。五十五派(裕振公三世)啟瑞,字大丰,又名鴻、創伯,行百五郎,葬徐溪
練凹坪南向。配賴氏,諡慈徽相宜,葬茅布畬金鵝獻卵形東向。子仕良。
海。五十六派(裕振公四世)仕良,字朝甫,名德,諡德創垂訓。娶徐氏,生子
世賢、世聖。繼娶黃氏,諡號賢相閨儀,生世謙。一說又娶官氏。原葬徐溪
鄉茅布畬金鵝顧卵形(炭裡),為三子世謙遷葬興寧縣新墟上官峰坑盤嶺仙
人動膝形癸山兼丑。世賢遷同福,世聖居福建武平,世謙入興寧洋里陳潑塘。
山。五十七派(裕振公五世)世賢,名清,生於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零五年)
十月十二日巳時,自梅縣白渡遷徙新鋪同福,為蕉嶺新鋪曾氏第五遷。此世
標定裕振公派昭穆。卒於明太祖洪武十八年(一三八五年)八月二十日戌時,
諡清隱德壽,年五十七。葬大挖里欄溪漳河。配陳氏,生於元天順帝天順元
年(一三二八年)七月二十九日午時,卒於明成祖永樂十一年(一四一三年)
六月初五子時,年八十六,諡懿惠坤範,葬金沙鄉塘福嶺仙人翹足形。子得
禎、得齋、恭祖、恭源、恭常。
水。五十八派(裕振公六世)得禎,一書德貞,名榮,生於元順帝至正十一年(一
三五一年)正月二十三日寅時,卒於明成祖永樂四年(一四零六年)十二月
二十七日丑時,年五十六,諡榮達垂統,葬獅山坪蜘蛛結網西向。娶黃氏,
諡懿惠,葬招福鄉。子宗受、宗順、宗惠。
盛。五十九派(裕振公七世)宗受,一名淙受,又名雙,生於明太祖洪武十七年
(一三八四年)正月二十三日子時,諡雙溪耆德,配丘(邱)氏,諡懿行,
同葬金沙鄉石鼓潭瓜形。子文頊、文貴、文璟、文璘、文璇。
景。六十派(裕振公八世)文頊,名邑,生於明成祖永樂二年(一四零四年)九
月二十八日寅時,卒於明憲宗成化六年(一四七零年)九月二十二(三)日
亥時,葬油坑口泥角里飛鵝投水形,諡邑賓。娶莊、黃二氏。莊氏諡瑞慈。
黃氏諡端壯,生子瀾、漢、濡。
長。六十一派(裕振公九世)瀾,諡恩榮享壽,葬獅山坪賴屋山蝴蝶過江形。娶
江氏,諡淑德慈操,葬招福鄉九嶺,生長子鎮,又娶胡氏,葬徐溪西坡虎形,
生子銅、鈞,再副室尤氏,無出。
富。六十二派(裕振公十世)鎮,生於明英宗天順二年(一四五八年)十一月二
十一日子時,卒於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零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戌時。
諡隱德上壽。葬九嶺山母墳背坐北向南。配廖氏諡賢相,生於天順二年(一
四五八年)十月十七日辰時,卒於明武宗正德八年(一五一三年)十一月三
日酉時,與公共葬,與伴姑同處。繼娶徐氏,諡嗣順閨儀,葬獅山坪坐西向
東。生三子宏佑、宏作、宏福。
貴。宏。六十三派(裕振公十一世)宏福,字天福,生於明憲宗成化十九年(一
四八三年),卒於明世宗嘉靖十八年(一五三九年),諡剛常處士,配鍾
氏,卒於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年),諡淑德,同葬北坑裡半山人形坐
北向南美女獻花形。子聞安、聞定、聞中、聞和。
由。聞。六十四派(裕振公十二世)聞忠,一名豫忠、豫中、裕忠,明嘉靖年間
人,為人勤謹耕讀,為鎮平下屋開基祖。諡清隱耋壽,娶蕭氏,同葬
西山坪聶塘金唐內面坐西向東。下屋祠堂尚在。子二,貞僖、貞偲。
天。貞。六十五派(裕振公十三世)貞偲,又名貞思,字惟祥,生於明嘉靖二十
六年(一五四七年)十月二十五日辰時。娶陳氏,諡淑德。子三,尚龍、
尚淮、尚河。
賜。尚。六十六派(裕振公十四世)尚河,字致亮,號一河,諡勤創善士,葬西
山坪坐西向東。娶宋氏,諡勤助純節,繼娶邱氏,諡慈操上壽。子衍碧。
承。衍。六十七派(裕振公十五世)衍碧,字以碧,生於明熹宗天啟四年(一六
二四年)八月二十九日辰時,歿於清聖祖康熙三十七年(一六九八年)
三月九日子時,為人勤善修行,壽七十五,諡勤直剛義,葬西山坪父墳
背。娶鍾氏,生於明思宗崇禎二年(一六二九年)三月二十四日酉時,
卒於康熙六年(一六六七年)七月十九日巳時,諡勤慈淑德,葬壇碓山
及視凹、篤高子寮下。生子興運、興鼎、興文、興捷。繼娶黃氏,葬西
山坪,無出。
先。興。麗。六十八派(裕振公十六世)興運,諱運錫,字麗運,生於清世祖順\r
治十年(一六六七年)十二月四日辰時,為人勤勉堅守,卒於清世
宗雍正十一年(一七三三年)三月十八日子時,壽七十九,諡福(慎)
守耋壽。葬楊梅坑北坑裡。娶何氏,生於清聖祖康熙元年(一六六
二年)十一月十六日午時,卒於康熙六十年(一七二一年)八月十
九日子時,諡勤操睦懿,葬石扇新墟背甲山庚向。子毓耀、毓淮、
毓炳、毓遠。開麗運公派。\r
啟。毓。麟。六十九派(裕振公十七世)毓遠,字遠麟,台灣之業自公始創。生
於清聖祖康熙三十四年(一六九五年)二月二十四日戌時。娶宋氏,
諡青年端靜,葬西山坪十字路邊。繼娶陳氏,生於康熙四十年(一
七零一年)十二月三日戌時,卒於清高宗乾隆十九年(一七五四年)
正月十四日戊時,諡慈勷,一載勷生。子傳孝、傳价。
後。傳。振。七十派(裕振公十八世)傳价,諱廷藩,字振价,號維堂,行二,
國學生。毓遠公創業於台灣北路,公守之而又創焉。老年倡首修本
村同福村一帶河堤,不惜資本,惠及一方,諡守睦蕙,葬西山坪。
娶林氏,諡賢相肅操,葬同夫,生一子淑文。
長。紀。文。七十一派(裕振公十九世)紀淑,諱清詞,字淑文,號翰兼,行一,
生於乾隆三十五年(一七七零年),國學生。公守祖父內外之業,
和厚能忍,惟督子孫讀書。歿於清宣宗道光十一年(一八三一年),
諡厚守文訓,葬西山坪。娶謝氏,生於乾隆三十六年(一七七一年),
歿於道光二十二年(一八四二年)正月,諡孝襄勤慧。葬於徐溪鄉
長山頭坐南向北。舉五子,亮俊、亮秀、亮明、亮敏、亮寅。亮秀、
亮明皆生於台灣。 英。廣。亮。七十二派(裕振公二十世,開台一世)廣寅,字亮寅,諱駿,號崧
岳(松嶽),清仁宗嘉慶九年(一八零三年)生,清穆宗同治二年
(一八六三年),民國前五十年,年六十一歲時來台,為開台祖。
公來台後初抵平鎮,後定居於新竹廳竹北二堡新埔街枋寮,蓋新埔
為鎮平人之主要移民地。同治三年(一八六四年)妻陳氏與四子坤
貴及孫文郎相繼來台,嗣後三子臺貴率子端郎、鑑郎、鎔郎(蓉郎)
亦來台。亮寅生五子昭壇(壇貴)、昭坤(坤貴)、昭臺(臺貴)、
昭堂(堂貴)、昭垣(垣貴),壇貴早逝,正譜無載,立堂貴之子為
嗣。公於義民廟以劈售甘蔗致富,有田業三甲。卒於台灣,諡號英
直藝士,原葬於新竹縣新埔鎮枋寮義民廟後背左邊。民國六、七十
年代義民廟擴建,後人議遷葬者,傳皆遭凶厄。終在墓外二十尺地
下尋得金甕,臺貴後人鑑郎子鴻勳長子泉芳時任警察,啟視之,為
甕中濁氣傷眼,數年方癒。後租地遷葬附近茶山。妻陳氏於同治十
一年(一八七二年)前即逝,諡號德靜慈端,葬於徐溪鄉龍岩畬坐
北向南。開亮寅公派。
才。昭。貴。七十三派(裕振公二十一世,開台二世)昭臺,字臺貴,號作夫,
冊名國樞,生於道光十二年(一八三二年)正月四日子時,為台灣
府庠生。娶余氏,生鑑郎、端郎,續娶范氏,生鎔郎(蓉郎),又
娶鍾氏、徐氏。定居於今新竹縣新埔鎮。傳說為文武秀才,然品性
不佳,曾踰牆與鄰婦有染,事發力敵事主眾人僅以身免,為人狀告
官府,因善刀筆,得免牢獄之災,一日酒醉途中遇女鬼索命,驚嚇
返家即逝,時當清德宗光緒十年(一八八四年)四月十日。後改葬
於新竹縣新埔鎮枋寮義民廟後臺貴派下祖塔。
才。昭。貴。七十三派(裕振公二十一世,開台二世)昭垣,字垣貴,同治十一
年(一八七二年)前即逝於台灣,未娶,立臺貴二子端郎為嗣。
坤貴葬楊梅街,建有祖塔,堂貴祖塔於民國八十八年建於新豐。
宜。憲。郎。七十四派(裕振公二十二世,開台三世)鑑郎,生於同治二年(一
八六三年)四月十一日,清朝貢生,屢試不第,在關西南華任塾師,
教學嚴格。為人作保代償債務蕩盡田產,鄉傳為償父業障。妻范氏
石蘭,生於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日本慶應元年)十二月二十日,
新埔客戶范阿明與林氏碧楊長女,光緒十二年(一八八六年;日本
明治十九年)十月二十日結婚,籍於新竹廳竹北二堡新埔街三百四
十五番地。鑑郎於光緒二十七年(一九零一年;日本明治三十四年)
三月十五日故世,得年三十八歲。後合葬於臺貴派下祖塔。
遺二子,長子鴻勳,十歲,次子鴻鈞,六歲。鴻鈞兼祧端郎。二女,
長女嗣徽,四歲,小女務徽,初生。
范石蘭孀居售地維生,容買者賒價金。傳與鑑郎學生私生二子,鴻章、鴻英,清末帝宣統元年(一九零九年;日本明治四十二年)九 月九日攜二私生子改嫁竹北二堡四座屋庄陳長順次男陳本源。
宜。憲。郎。七十四派(裕振公二十二世,開台三世)端郎,同治五年(一八六
六年)七月生,娶楊氏,兼祧垣貴,無男後,生一女。後合葬於臺
貴派下祖塔。立鑑郎次子鴻鈞為嗣。
正。慶。鴻。七十五派(裕振公二十三世,開台四世)鴻鈞,光緒十八年(一八
九二年;日本明治二十五年)四月二日生,因母改嫁,十歲出鄉奔
業,先於新竹、後於十一歲時卜居新竹州竹南郡竹南街,年及弱冠,
與漳州裔中港人氏林氏知母,於宣統三年(一九一一年;日本明治
四十四年)三月十二日結褵。林知母生於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
年;日本明治二十八年)五月八日,為中港九十七番地林朝基與陳
氏新長女。鴻鈞公得力於妻家祖母謝味蓮,於民國二十九年(日本
昭和十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建家於竹南街營盤邊字營營盤邊五百一
十四番地即今中正路祖屋。公自學從事司法書記代書業,曾任竹南
鎮第一屆調解委員會主席。民國三十四年發起重修因民國二十四年
兩次地震損壞之中港慈裕宮,日治時期曾盛裝經香港訪蕉嶺,回台
後不語此行事。舉子七人,培芳、遠芳、蘊芳、梅芳、照芳、群芳、
馨芳及一女麗香。民國五十三年農曆四月十七日因肺氣腫謝世,享
年七十三歲。卜居竹南計六十二年。原葬竹南,遷葬於臺貴派下祖
塔。林知母逝於民國七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享年九十歲,葬於
苗栗縣竹南鎮尖筆山公墓。
義。繁。芳。七十六派(裕振公二十四世,開台五世)群芳,民國十七年(日本
昭和三年)農曆十月十七日(國曆十一月二十七日)生於竹南中港,
竹南公學校、新竹州立新竹中學校、國立台灣大學法學院經濟專修
科畢。娶實踐家政專科學校家政科夜間部學生蔡麗瑛,蔡氏台灣省
嘉義市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縣客裔,生於民國二十三年七月
二日,係台灣省嘉南農田水利會總幹事蔡崔源與林展之二女。舉一
子建元,三女士珍、懷慧、薰慧。曾任大同製鋼股份有限公司會計
課長、財務處長、大同工學院事業經營學系兼任副教授、華成電子
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台灣東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財務協理、華
成公司總經理、台灣東光公司董事長、華成公司董事長及中華人民
共和國廣東省汕頭市華建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現任華成公司名譽
董事長暨財團法人東光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晶采光電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監察人。
俊。祥。元。七十七派(裕振公二十五世,開台六世)建元,民國五十五年三月
十七日寅時生於台北市。台北市私立育航幼稚園、台北市立中山國
民小學、台北市立中山國民中學、台灣省立板橋高級中學、東吳大
學法律學系比較法學組法學士、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法學
碩士、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博士,著有《馬克思主義
法律概念的批判性研究》、《台灣一九九零年代憲政改革之研究──
民族主義與民主轉型的觀點》、合著有《權利自助手冊》、主編《大
學、社團、人──社團學初論》、《東亞自由化、民主化與區域和平
──中國民運民主台灣之旅》,合譯有《總統與國會──憲政設計
與選舉動力》,台大九十年優秀青年,財團法人彭明敏文教基金會
暨紀念陳同仁先生二零零二年台灣研究博士論文獎得主,曾任世新
大學法律學系、育達商業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暨會計學系、元培
科學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致理技術學院財務金融學系兼任講師
、苗栗育達商業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現任新竹中
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暨經營管理研究所公共管理組助理教授、世新
大學法律學系暨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兼任助理
教授,台灣新竹地方法院調解委員,美國紐約民主亞洲基金會台灣
代表。民國九十一年十月十四日由汕頭華建公司員工二人陪同訪蕉
嶺,謁下屋豫忠公祠。民國九十三年三月二十八日於亮寅公塋前向
親族宣布族譜修訂成果。
士珍,民國五十六年十月三日生於台北市。東海大學音樂學系學
士、美國威斯康辛州立大學麥迪遜分校音樂藝術碩士、美國華盛頓
州立大學西雅圖分校音樂學系音樂藝術博士,著有《Literary
Characteristics Hidden in Schumann’s Piano Music, Taken from
Mutually-Related Ideas of E. T. A. Hoffmann and Robert Schumann從
作曲家舒曼和文學家霍夫曼的文字創作中思想的連結探討舒曼鋼
琴作品中的文學特質》,現任開南管理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
教授。
懷慧,民國五十九年九月二十五日生於台北市。台北市私立曙光幼
稚園、台北市立中山國民小學、台北市立中山國民中學、台北市立
中山女子高級中學、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文學士、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理論組西洋美術史碩士。著有《羅斯科(Mark
Rothko, 1903-1970)抽象繪畫研究》。
薰慧,民國六十二年十月二十二日寅時生於台北市。台北市私立長
春幼稚園、台北市立中山國民小學、台北市立中山國民中學、台北
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文學士、東海大學社會
學系碩士、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西雅圖分校文化人類學研究所博士
班研究生。著有《台灣五零年代國族想像中「共匪/匪諜」的建構》。
傑。令。鈐。
曾姓派語
裕振公派:人玉天章海 山水盛景長 富貴由天賜 承先啟後長 英才宜正義
俊傑紹賢良 道德傳家寶 文明增國光 平和昭吉慶
(五十七派世賢標定)
麗運公派:麗麟振文亮 貴郎鴻芳元鈐
武城派:宏聞貞尚衍 興毓傳紀廣 昭憲慶繁祥
(清聖祖頒賜,六十三派宏福起用)
令德維垂佑 欽紹念顯揚
(清宣宗道光二十一年(一八四一年)湖南湘鄉大界曾氏修譜時頒賜)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蔚文煥景瑞 永錫世緒昌
(孔子七十六世孫孔令貽擬,國父孫中山民國元年頒賜)
=世代朝廷用 安邦治國賢
(傳清帝頒賜,民國肇建不用)
=鼎新開國運 克復振家邦(嘉聲)\r
(袁世凱頒賜,刊於《洪憲快報》,以袁氏竊民